Workflow
和铂医药(02142)
icon
搜索文档
和铂医药-B(02142)10月22日斥资64.7万港元回购5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20:18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10月22日执行股份回购操作 [1] - 此次回购涉及5万股股份 [1] - 回购总金额为64.7万港元 [1]
和铂医药(02142)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10-22 20:11
股份数量 - 2025年10月20日开始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870,851,722,库存22,437,000,总数893,288,722[3] - 2025年10月22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870,814,722,库存22,487,000,总数893,301,722[4] 股份变动 - 2025年10月22日购回股份50,000,占比0.0057%,每股12.9462港元[3] - 2025年10月21日因股份奖励计划发行新股3,000,占比0.0003%[3] - 2025年10月22日因股份奖励计划发行新股10,000,占比0.0011%[4] - 2025年1月8日购回股份250,000,占比0.0327%,每股2.25港元[4] - 2025年1月10日购回股份156,000,占比0.0204%,每股2.39468港元[4] 购回相关 - 2025年10月22日购回付出总额647,310港元[12] - 合共购回50,000股,付出647,310港元[12] - 购回授权2025年6月11日通过,可购回82,834,612股[12] - 已购回占通过当日已发行(不含库存)0.5%[12] - 股份购回后暂止期截至2025年11月22日[12]
2200亿美元,国际顶级投行从质疑到All-in中国创新药
36氪· 2025-10-22 09:00
外资态度转变 - 摩根士丹利在2025年9月的报告中对中国的生物技术行业态度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一年前的中性偏负面评级转为极度看好,认为其已从区域性故事升级为全球新药供应链的下一站[1] - 报告预计中国产药品年收入将在2030年达到340亿美元,并在2040年跃升至2200亿美元,同时美国FDA批准的药品中中国占比将从当前的5%大幅提升至35%[1] - 高盛同样发布深度报告,持续看好中国生物科技领域,并预计一批头部企业将在2025年及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的里程碑式盈利拐点[4] 资本行动与持仓变化 - 外资机构调研活动在2025年下半年显著增加,例如百济神州单家企业便接待了53家外资机构调研,百利天恒、艾力斯、博瑞医药等公司也迎来野村证券、高盛、Point72等巨头身影[1] - 外资将调研迅速转化为实际持仓,例如2025年8月,摩根大通对药明康德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从5.87%增至6.01%,花旗集团则从4.71%大幅提升至5.12%,推动其股价单日大涨6.52%[2][5] - 多家顶级机构在2025年进行了大规模增持,包括贝莱德增持三生制药约14.33亿港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增持和铂医药约5.11亿港元,以及The Capital Group增持百济神州约3.07亿港元[6] 行业叙事框架重构 - 外资对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叙事框架已完成从“Cheap China”(廉价中国)到“Innovation Dawn”(创新黎明)的根本性转变,承认其完成了从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跨越[3] - 过去外资的主流论调集中于仿制药制造、集采价格压力和创新能力不足,而当前则将其视为全球科技竞赛中的核心资产进行战略性布局[3][6] -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Laura Wang在2025年9月透露,在其会面的美国投资者中,超过90%计划增加对中国股票的敞口,生物科技是重点看重的领域之一[6] 转变的核心驱动力:全球专利悬崖 - 摩根士丹利测算,到2035年,跨国药企(MNC)将因专利到期损失约1150亿美元收入,其中2030年前就有400亿美元的营收缺口,肿瘤、免疫、心血管代谢疾病是缺口最大的三大领域[8] - 为填补缺口,MNC预计将投入近60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并购和业务发展,为中国创新药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10] - 具体到公司,BMS、默克、辉瑞在2030年前的专利到期收入占其2025年营收的比例分别高达51%、61%和34%,合计需填补360亿美元缺口,它们已开始频繁与中国药企合作[12] 中国创新药企价值兑现 - 中国创新药研发与美国的时间差距已从2005-2009年间的10年大幅缩短至2021-2023年间的3.7年,显示出研发能力的快速提升[18] - 在2020-2024年期间,中国共有112个新分子实体上市,约占全球同期上市数量的四分之一,美国FDA在2021-2023年批准的药物中,有24%的中国管线已在国内获批[20] - 中国临床研发具有显著成本优势,临床3期受试者直接成本为2.5万美元/人,远低于美国的6.9万美元/人,采用混合研发模式的投资回报率(IRR)可达8.5%,是美国本土研发的2.4倍[23] 交易活动与全球参与度提升 -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额在2024年已超过500亿美元,2025年预计将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创新交易的核心参与者[12] - 2024年全球药企与中国生物制药公司达成11项授权引进交易,总预付款达33亿美元,其中单笔预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交易占27%[17] - 欧洲药企如诺和诺德、阿斯利康已加速与中国药企建立早期合作,例如诺和诺德以2亿美元首付加18亿美元里程碑引进联拓生物的肥胖三重激动剂[15] 未来增长情景预测 - 摩根士丹利设定了三种发展情景:基准情景(50%概率)下,2040年中国药企海外收入达2200亿美元;乐观情景(30%概率)下为2760亿美元;即便在悲观情景(20%概率)下,收入也将达到1220亿美元[25] - 报告认为,基于跨国药企填补专利悬崖的强烈需求以及中国的研发优势,未来最可能走向竞争合作的路径[27] - 外资态度的逆转源于行业数据的实质性突破,包括管线质量、临床数据完整性(行业认可度超80%)以及中国赞助的全球临床试验占比提升至30%等关键指标[22][23]
新加坡投资巨头接连出手 和铂医药持续获GIC增持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08:34
主要股东增持 - 新加坡政府投资基金GIC于10月16日以每股13.5791港元增持和铂医药69万股,斥资约937万港元,好仓持股比例从6.97%提升至7.05% [2] - GIC于8月29日以每股12.7133港元斥资约5.11亿港元大举增持和铂医药4022.2万股,好仓比例从1.62%大幅提升至6.37% [2] - 自8月30日至10月15日期间,GIC累计增持和铂医药830.8万股 [2] 公司财务表现与估值 - 和铂医药一年来收入激增243%,远超行业增速 [3] - 公司市盈率低于生物科技行业平均水平 [3] 投资机构观点 - GIC为新加坡最大国际投资机构之一,管理资产规模超过8000亿美元,其长期价值投资方向被视为重要风向标 [2] - 澳大利亚投资机构Simply Wall St报告将和铂医药列为亚洲市场三大“潜力黑马”之一,认为公司未来具有很大增长潜力 [3] - GIC的大手笔增持被视为对公司技术实力、管线潜力以及商业前景的认可 [2]
和铂医药-B(02142.HK)获GIC Private Limited增持69万股
格隆汇· 2025-10-22 08:00
公司股权变动 - GIC Private Limited于2025年10月16日增持和铂医药-B 69万股股份,每股平均价格为13.5791港元,涉及总金额约为936.96万港元 [1] - 此次增持后,GIC Private Limited的持股数量增至6297.5万股,持股比例由6.97%提升至7.05% [1] - 此次权益变动属于买入操作,相关披露表格序号为CS20251021E00017 [2]
GIC Private Limited增持和铂医药69万股 每股作价约13.5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21 19:22
投资动态 - GIC Private Limited于10月16日增持和铂医药69万股 [1] - 增持每股作价为13.5791港元,总金额约为936.96万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为6297.5万股,最新持股比例为7.05% [1]
GIC Private Limited增持和铂医药(02142)69万股 每股作价约13.58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9:18
公司股权变动 - GIC Private Limited于10月16日增持和铂医药69万股 [1] - 增持每股作价为13.5791港元,总金额约为936.96万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为6297.5万股,最新持股比例为7.05% [1]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10月21日
智通财经· 2025-10-21 09:51
公司回购概况 - 2025年10月20日,包括蒙牛乳业、伟仕佳杰、方正控股等在内的32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了股份回购 [1] - 蒙牛乳业(02319)是当日回购金额最大的公司,回购70.00万股,金额达1014.14万元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蒙牛乳业(02319)年累计回购1921.60万股,累计回购数量占总股本的0.491% [2] - 云工场(N23027)当日回购187.40万股,金额753.34万元,年累计回购数量占总股本比例最高,达5.330% [2] - 联易融科技-W(09959)当日回购245.00万股,金额743.93万元,年累计回购6543.90万股,占总股本3.063% [2] - 固生堂(02273)当日回购23.20万股,金额683.52万元,年累计回购数量占总股本1.974% [2] - 康臣药业(01681)年累计回购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达7.321%,在列出的公司中比例较高 [2] - 力鸿检验(01586)年累计回购数量占总股本4.156% [2] - 威高股份(01066)年累计回购1544.32万股,占总股本3.420% [2] - 信利国际(00732)年累计回购8087.00万股,占总股本2.558% [2]
和铂医药-B10月20日斥资64.27万港元回购5万股
智通财经· 2025-10-20 19:38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10月20日执行股份回购 [1] - 回购股份数量为5万股 [1] - 回购总金额为64.27万港元 [1]
和铂医药-B(02142)10月20日斥资64.27万港元回购5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19:37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10月20日回购5万股股份 [1] - 此次回购总金额为64.27万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