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国际(02302)
搜索文档
中核国际(02302.HK)高开14.91%,昨日收涨129.78%。
快讯· 2025-05-27 09:27
股价表现 - 中核国际(02302.HK)高开14 91% [1] - 公司昨日收盘涨幅达129 78% [1]
港股中核国际高开15%
快讯· 2025-05-27 09:27
港股中核国际股价表现 - 港股中核国际今日高开15% [1] - 该股昨日收盘涨幅达129 78% [1] 港股交易渠道 - A股账户可直接T+0交易港股 无需通过港股通渠道 [1]
5月27日电,港股中核国际高开15%,昨日收涨129.78%。
快讯· 2025-05-27 09:26
股价表现 - 港股中核国际今日高开15% [1] - 公司昨日收盘涨幅达129.78% [1]
中核国际(02302.HK)领涨核电板块:铀资源开发"国际选手",凸显稀缺性价值
格隆汇· 2025-05-27 09:08
核电板块大幅上涨 - 中核国际(02302 HK)股价单日涨幅超过129% 创近十年新高 [1] - 上涨主要受美国签署4项核能产业改革行政命令刺激 包括扩大核能规模 缩短审批周期等 [1] - 机构预计美国新政到2035年可能带来35吉瓦新增核电装机 铀需求年增1000万-1500万磅 [1] 全球核电发展态势 - 全球核电并网容量396GW 在建容量71 8GW 31国承诺2050年装机容量提高两倍 [2] - 中国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以上核电机组 2030年前在运装机规模有望全球第一 [2] - 2024年中国四大核电集团新项目集中获批 审批时间早于往年且一次性通过10台机组 [2] 铀资源供需格局 - AI算力需求推动全球用电量增速达2 5% 远超过去十年平均水平 [5] - 全球铀矿资源总量充足但生产供应存在不确定性 现有矿山资源枯竭 新建项目投产周期长 [5] - 高盛预计2025年起铀矿缺口加速扩大 到2040年将达1 3亿磅 [5] 中核国际业务表现 - 公司2024年销售577万磅天然铀 总收入18 41亿港元同比增217% 净利润1 95亿港元同比增83 4% [6] - 依托中核集团完整产业链优势 中国铀进口依赖度超70%使公司战略价值凸显 [6] - 公司计划继续参与国际市场投标 探索多资源渠道 寻求并购海外矿山资产 [6] 行业长期驱动因素 - 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推动核电需求 AI基建对稳定清洁能源需求紧迫 [5] - 天然铀作为核能发电关键原料 中国将成为需求大国 中核国际作为海外开发平台直接受益 [3] - 核电板块估值修复空间大 中核国际上涨前市盈率仅4 46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中核国际经营向好净利1.8亿增83% 可控核聚变火爆盘中股价创10年新高
长江商报· 2025-05-27 07:35
股价表现 - 5月26日中核国际股价最高涨至5.10港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1.78港元/股大涨186%,收盘涨幅收窄至129.78%报4.09港元/股 [2] - 盘中5.10港元/股创2015年6月3日以来近10年新高 [2][6] - 公司2003年上市发行价0.93港元/股,历史最高价为2009年8月4日的12.90港元/股 [3][4] 股价驱动因素 - 可控核聚变概念成为市场最强风口,带动核电产业链股票上涨 [7][8] - 公司为中核集团旗下唯一海外铀资源运作平台,天然铀业务将显著受益核电需求预期增长 [2][8]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完成关键部件建设,中国贡献18%核心部件并启动BEST堆工程总装 [9] 行业前景 - 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可控核聚变市场规模达4965亿美元,2050年突破万亿美元 [11] - 国内在建可控核聚变实验堆总投资或超600亿元 [12] - 高盛预计铀矿结构性短缺2025年加速,2040年全球缺口达1.3亿磅 [12] 公司经营 - 2024年公司营收17.05亿元(同比+216.95%),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83.42%) [2][13]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2.32亿元/8.11亿元/5.30亿元,净利润0.02亿元/0.72亿元/0.96亿元 [13] - 主营业务包括铀产品贸易(占收入80%以上)和铀矿勘探 [8]
近20股涨停,核电黄金十年大幕或已开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21:01
核电板块市场表现 - A股核电板块5月26日集体爆发,尚纬股份、中核科技等近20股涨停,港股中核国际单日暴涨129.78%,年内涨幅达143.45% [1] - 国光电气年初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139.02%,海陆重工年内涨幅超78%,南风股份、应流股份、纽威股份分别上涨57.72%、48.59%、35.39% [1] - 中核国际港股成交量2043.8万股,成交额7889.97万港元,振幅185.39% [1] 资金动向与政策支持 - 安泰科技5月19日至23日累计融资净买入6099.86万元,融资余额从6.70亿元增至7.31亿元,增幅9.13% [2] - 国家能源局印发《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核电建设市场秩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2] - 2022-2025年中国连续4年核准核电机组≥10台,2025年核准浙江三门三期等5个项目共10台机组,装机容量1234.6万千瓦 [2] 全球核电复兴趋势 - 美国总统签发三份核能复兴总统令,加速核电技术发展、项目审批和建设增容 [3] - 德国支持核电与可再生能源同等地位,比利时议会推翻核电退役法案 [3] - 高盛预测全球铀矿缺口到2040年达1.3亿磅,核电需求在AI时代激增,行业进入十年黄金周期 [3] 企业订单与收入增长 - 中国核建2024年核电工程收入322.12亿元,同比增长34.63%,新签核电工程订单551.44亿元,同比增长43.61%,新增中标14台核电机组 [4] 公募基金持仓动态 - 89只公募基金重仓持有中国核电1.69亿股(2025Q1),较2024年底减少4500万股;32只基金持有中国广核9501.84万股,同期下降4100万股 [6] - 部分基金转向"技术壁垒高+订单确定性强"的核心标的及铀资源稀缺性标的 [6] - 天然铀价格从65美元/磅回升至71美元/磅,全球核能政策推动铀价情绪修复 [6]
欧洲股市大涨!黄金跳水,一度跌破3330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19:55
欧股市场表现 - 5月26日欧股普遍高开,德国DAX指数涨1.76%,法国CAC40指数涨1.32%,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1.64% [1] - 截至19:45,德国DAX指数涨1.70%,法国CAC40指数涨1.18%,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1.50% [1] - 英国富时100指数微跌0.24%,意大利MIB指数涨1.30%,俄罗斯MOEX指数跌2.07% [1] 美国关税政策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欧盟征收50%关税的起征时间从6月1日延至7月9日 [1] - 5月23日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远高于此前暂缓的20%关税,并建议对苹果进口手机征收至少25%关税 [6] - 关税政策反复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混乱,美股主要股指大跌,加密货币回吐,美元指数下跌 [6] 金融市场反应 - 现货黄金短线走低至3330美元/盎司下方,COMEX黄金期货报3329.8美元/盎司 [2] - 美元指数跌0.07%至99.0539 [3] - 标准普尔500指数跌0.67%至5802.82,苹果公司股价跌3.02%,比特币跌3.93% [6][7]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0.46%至4.507%,伦敦现货金涨2.15%至3365.80美元/盎司 [7] 美国国债市场风险 - 美国联邦政府总负债达36.89万亿美元,债务利息支出从2019年5642.41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11108.53亿美元 [7] - 5月21日美国财政部拍卖157.8亿美元20年期国债,发行利率高达5.047%,认购率仅2.48倍,引发市场恐慌 [8] - 20年期国债发行利率较2024年9月的4.16%显著上升,反映投资者对通胀和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 [8] 财政政策与市场影响 - 美国众议院通过税收与支出法案,预计未来10年增加3.8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加剧债务问题 [7] - 穆迪因债务不可持续性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7]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若持续攀升可能对美国金融市场造成重大冲击 [10]
核电股集体冲高,中核国际飙升近130%
金融界· 2025-05-26 18:54
核电板块市场表现 - 港股核电板块5月26日集体大涨 中核国际收盘飙涨129.78% 中广核矿业涨8.43% 中广核电力涨3.92% 中广核新能源跟涨 [1] - A股核电概念股同步冲高 大西洋 保变电气 尚维股份 融发核电均涨停 久盛电气大涨13.25% 国光电气涨10.49% 南风股份涨7.42% 英杰电气涨6.43% [1] - 美股核电板块5月23日被引爆 核燃料公司Centrus Energy股价飙升21.59% 自4月7日累计涨幅达108.14% 全球最大上市铀业公司Cameco收涨11.13% 自4月7日累计涨幅55.14% [2] 核电行业政策驱动 -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23日签署行政命令 计划2030年前启动10座大型核电站建设 2050年前将美国核电产能翻四倍 [1] - 投行Jefferies表示 这是美国数十年来对核能产业最大力度的干预 可能大幅提高铀需求 [1] AI发展推动核电需求 - 美股核电股活跃深层逻辑与AI爆发式发展带来的电力危机有关 美国AI市场电力需求大且供给不足 寻求可控核聚变等新能源支持 [2] - 核电因排放极低 输出稳定性较佳 被看作解决AI电力需求的关键方向之一 业内专家提出"AI尽头是核电"观点 [2] - 机构测算 AI耗电占比将从2023年2%提升至2030年10% 通用人工智能时代耗电量更大 电力行业缺口将更严重 [3] - 特斯拉CEO马斯克警告 AI扩大规模面临发电能力限制 预计明年将遭遇发电挑战 谷歌也因电网不稳定问题开始探索核能应用 [3] 铀矿市场供需格局 - 高盛指出全球铀矿市场走向结构性短缺 现有矿山资源枯竭 新建项目投产周期长 如NexGen能源RookI矿需6至8年投产 [4] - 高盛预测铀矿短缺趋势2025年加速 2040年全球缺口达1.3亿磅 核电需求在AI时代激增推动全球装机潮 [4] - 浙商证券认为天然铀将显著受益于远期核电需求增长 供需偏紧格局或进一步强化 天然铀长牛可期 [4]
龙头股突然暴涨超180%!核电板块涨停潮!
证券时报· 2025-05-26 17:0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走势分化,沪指微跌0.05%报3346.84点,深证成指跌0.41%报10091.16点,创业板指跌0.8%报2005.26点,北证50指数逆势涨1.94%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0340亿元,较前一日减少近1500亿元,场内近3800股上涨 [1] - 港股全线走低,恒生指数跌超1%,恒生科技指数跌近2%,吉利汽车、比亚迪股份均跌约9% [1][10] 核电概念 - 核电板块集体爆发,瑞奇智造、金利华电、哈焊华通等涨停,常辅股份涨超16%创历史新高 [2] - 港股中核国际单日暴涨130%,中国核能科技涨30%,因美国推出核电产业扶持政策 [4] - 行业逻辑: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推动美国核能复兴,天然铀供需偏紧格局强化,2030年全球铀矿或将进入开采末期 [4] IP经济概念 - IP经济板块活跃,京华激光、来伊份、实丰文化等涨停,游族网络涨9.97% [5][7] - 行业动态:泡泡玛特旗下珠宝潮牌POPOP首店即将试运营,52TOYS递交港股IPO申请,系中国第二大IP玩具公司 [8] - 机构观点:头部IP公司资本化加速将提升品牌力,推动IP消费高景气 [9] 新能源汽车 - 比亚迪A股跌6%失守400元关口,成交120亿元居首,因推出最高5.3万元限时促销 [10][11] - 促销详情:王朝网12款车型起售价6.38万元,海豹07DM-i智驾版直降5.3万元至10.28万元 [11] - 行业影响:头部车企降价或引发跟进,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刺激需求释放 [12] 其他热点板块 - 智能物流概念走强,中邮科技、智莱科技20%涨停 [1] - AI应用概念表现活跃,中科信息、鸿博股份、浪潮软件等涨停 [1] - 医药股疲软,海辰药业跌近10%,宁德时代、赛力斯均跌超4% [1]
港股收评:恒科指跌3连跌!汽车股遭重挫,核电股逆势爆发
格隆汇· 2025-05-26 16:51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5月26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 恒生科技指数收跌1.7%录得3连跌 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下跌1.35%及1.7% [1] - 盘面呈现普跌格局 大型科技股全线走低拖累大市 汽车股重挫 苹果概念股低迷 生物医药股等多数下跌 [2] - 南向资金净卖出15.07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深)净卖出33.63亿港元 [10] 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普遍收跌 美团跌5.48% 小米跌3.21% 阿里跌1.6% 腾讯跌1.54% 百度跌1.44% [4][5] - 哔哩哔哩逆势收涨1% 网易微涨0.37% [5] 汽车及新能源车板块 - 汽车股领跌市场 吉利汽车暴跌9.46% 比亚迪股份跌8.6% 零跑汽车跌8.45% 长城汽车跌5.52% [5][6] - 价格战加剧是主因 比亚迪推出"百亿补贴双元抢先购"活动 摩根士丹利认为这反映终端市场压力巨大 [5] 医药板块动态 - 医药外包概念股回调明显 荣昌生物重挫10.16% 再鼎医药跌6.97% 君实生物跌4.23% [7] - 政策面影响显著 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将迎来重大修订 或促使企业主动降价 [7] 核电及电力板块异动 - 核电股集体爆发 中核国际暴涨129.78% 中广核矿业涨8.43% 中广核电力涨3.92% [9] - 驱动因素为特朗普签署核能行政命令 计划2030年前启动10座大型核电站建设 [9] 航空板块表现 - 航空股逆势走强 中国国航涨5.58% 东方航空涨3.69% 南方航空涨3.54% [10] - 行业数据显示4月客座率同比多数增长 南方航空旅客周转量居首 [10] 市场展望 - 中信证券指出A股公司密集赴港IPO受三重因素推动 包括出海战略、制度便利和港股流动性改善 [12] - 优质核心资产在港上市后可能活跃对应A股交易 部分资产定价权或逐步南移 [12] - 港股市场吸引力系统性提升 资产供给结构和质量持续改善 海外资金回流带来流动性趋势性改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