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回购
icon
搜索文档
百济神州:上半年净利润4.5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丨公告精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22:20
经营业绩 - 百济神州2025年上半年产品收入173.60亿元同比上升45.8%,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同比上升46.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华夏基金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58亿元,净利润11.23亿元,综合收益总额11.06亿元,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28512.37亿元 [3] - 浦发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不良贷款率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3.97%较上年末上升7.01个百分点 [6] - 顺博合金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0.56%,杰瑞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04%,盛美上海上半年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增长56.99% [14] - 天坛生物上半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2.88%,华密新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8.57% [14] 重要事项 - 赛诺医疗控股子公司赛诺神畅研发的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是美国FDA历史上全球首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产品 [2] - 仙鹤股份拟在四川泸州投资约110亿元建设林浆纸用一体化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建设年产80万吨竹浆和120万吨高性能纸基新材料生产线,一期投资约55亿元预计年产值51.5亿元 [7] - 天阳科技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通联金服及相关公司部分股权,通联金服是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系统运维和技术外包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10] - 电连技术拟1.80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爱默斯39%股权 [12] - 中船科技子公司拟投资57.12亿元建设130万千瓦风电项目 [15] - 浙江永强投资2300亿印尼盾在印尼设立子公司 [16] - 迪哲医药DZD8586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认定,恒瑞医药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19] 股权变动 - 菲林格尔总裁刘敦银在股价异动期间减持8600股,减持均价20.21元 [4] - 东方国信控股股东管连平于2025年8月5日减持2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24%,减持后控股股东合计持股比例由27.06%减少至26.82% [5] - 长盛轴承询价转让价格为61.82元/股,罗博特科股东拟询价转让1.2%公司股份 [15] - 天洋新材珠海横琴财东基金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迪威尔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0.82%公司股份 [19] - 皓元医药苏信基金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众生药业董事龙春华拟减持不超过90万股 [19] - 康强电子持股5%以上股东司麦司拟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19] 其他公告 - *ST东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黄永军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公司曾于2025年4月14日因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被立案 [8][9] - 塔牌集团拟回购不超过1000万股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拟5000万元—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19] - 科创新源数据中心散热结构件业务仍处于客户开拓和产品认证阶段,该业务模块收入占比较低 [19] - *ST亚振股票交易异常波动8月7日起停牌核查 [19]
8月6日涨停股:25股封单资金均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8:49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8月6日收盘共77股涨停,剔除ST板块个股后63股涨停,整体封板率为75.49% [1] - 25股封板未遂,封单金额均超1亿元 [1] - 铜陵有色涨停板封单量最高达83.38万手,中国重工、中安科、北纬科技紧随其后分别为64.66万手、28.83万手、23万手 [1] 个股封单资金排行 - 倍加洁封单资金5.06亿元居首,收盘价44.97元,换手率3.99%,连板5天,涉及益生菌+三胎概念+口腔护理+外销领域 [2] - 长城军工封单资金3.46亿元排名第二,收盘价46.98元,换手率5.88%,5日4板,涉及兵装重组概念+弹药武器装备+中报亏损收窄 [2] - 铜陵有色封单资金3.36亿元位列第三,收盘价4.03元,换手率7.75%,涉及回购+铜箔扩产+国企改革 [2] 重点个股分析 - 中国重工封单资金3.33亿元,收盘价5.15元,换手率4.24%,涉及吸收合并+船舶制造+国企改革 [2] - 中国船舶封单资金3.17亿元,收盘价38.51元,换手率5.01%,涉及并购重组+中报预增+邮轮进展 [2] - 洪通燃气封单资金3.15亿元,收盘价13.96元,换手率2.06%,连板2天,涉及天然气+节能环保 [2] - 飞龙股份封单资金2.43亿元,收盘价19.59元,换手率3.95%,涉及液冷服务器+人形机器人+净利润增长 [2]
创投圈新流行词:柔性退出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21 17:07
柔性退出机制 - 投资机构不再强硬启动对赌和回购,采用灵活处理方式,如让项目寻找"接盘方"以本金+利率形式接手股份,或与创始人签署补充协议约定在新创业公司占股以豁免回购 [1] - 部分VC主动放弃早期项目回购条款,以换取更合适的估值和更透明的信息披露等优越投资条件 [2] - "柔性退出"定义为不再仅通过对赌和回购退出,而是寻找更柔和的解决方式或新机会 [3] 回购问题现状 - 约13万个项目、涉及1万多家公司面临退出压力,90%风投/私募项目使用回购权 [7] - 90%回购案件将创始人列为被告,10%创始人沦为失信被执行人,平均仅能偿还法院判决金额的6% [7] - 创业公司集中触发回购成为紧迫问题,特别是创始人承担无限责任的案例激增 [6] 市场背景与压力传导 - 经济上行周期低估风险导致回购问题在下行周期集中爆发 [5] - GP因LP压力被迫启动诉讼与执行,部分引导基金已起诉管理人或启动强制清算 [8][9] - 华东地区引导基金指出GP过度依赖IPO退出导致DPI普遍低于1,加剧退出困境 [9]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湖南省立法鼓励科技创新类基金取消针对创始人的强制回购条款 [12] - 山东省拟出台方案鼓励国资基金放宽或取消回购条款 [13] - 国资机构在退出要求上展现更大灵活性 [11] 系统性解决方案呼吁 - 创业公司回购潮被视为系统性问题,需多方协商合作而非单方追责 [14] - 呼吁保持宏观经济信心,通过制度建设与友好协商解决微观问题 [15] - 建议优化政府投资基金容错机制,推动资本向长期化、耐心化转型 [16] 行业活动 - 母基金研究中心启动2025专项榜单评选,拟于7月发布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7][21]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即将举办 [21]
回购,正在逼“死”一部分医疗企业
36氪· 2025-07-10 09:31
回购条款对医疗企业的影响 - 吉凯基因因无力支付2.27亿元回购债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2] - 斯微生物、世和基因、至本医疗等医疗企业均陷入回购漩涡 [2] - 约13万个项目面临退出压力,涉及1.4万家公司,其中不少为医疗企业 [2] 企业案例深度分析 - 至本医疗因股东申请财产保全导致账户冻结,资金链断裂后停工停产 [4] - 至本医疗团队从500人缩减至200人,亏损减少70%但仍无法避免倒闭 [4] - 吉凯基因2019年获得4笔融资,投资机构达20家,但因IPO失败触发回购 [5] - 吉凯基因2021年IPO被拒后研发投入占营收40%,但仍无法扭转亏损 [6] 回购条款的演变与滥用 - 硅谷私募项目中回购权使用比例仅2%,中国高达80%-90% [7] - 法院支持回购请求比例82.39%,10%创始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8] - 国资LP出资比例达80%,其短周期特性加剧回购压力 [9] 行业影响与解决方案 - 回购案件平均执行回款率仅6%,100%回款案件仅占4.62% [10] - 建议医疗企业谨慎引入资本,签订协议时需充分评估风险 [11] - 投资机构应避免霸王条款,提供缓冲期而非逼企业绝路 [12] - 行业需拓展IPO之外的退出路径如并购、S交易等 [13] 行业反思与政策导向 - 政策提倡"耐心资本",应给予优质项目调整时间 [16] - 需区分正常市场出清与滥用回购导致的非理性淘汰 [15]
现金回报 + 增长投资如何协同?高盛解析中国上市公司的 “钱袋子” 策略
智通财经· 2025-07-07 22:52
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回报创历史新高,主要受政策推动、保守现金回报传统、强劲现金流及充足现金储备支撑 [1][2] - 预计2025年总股息达3.0万亿元(同比+10%),回购达0.6万亿元(同比+35%)[1][2][12] - 国内机构对高收益股票需求达4万亿元,保险公司/养老金为主要需求方 [5][21] 现金回报与增长投资的协同关系 - 将6700余家中国公司分为"旧中国"(传统行业)和"新中国"(新经济行业)[3] - "旧中国"公司现金支出每增加10%用于股息/回购,估值平均提升14% [3] - "新中国"公司现金支出10%用于增长投资(资本开支、研发、并购),估值略增2% [3] - 2025年增长投资预计同比+1%(2024年为-5%),AI科技和私营部门分别占36%/44% [3] 现金回报的需求激增 - 低利率环境下现金回报策略(股息/回购)相较债券更具吸引力 [4] - 现金回报可拓宽资本来源并吸引收益导向型投资者 [4] 中国现金策略的资本利用 - 高盛构建"股东回报组合"包含30只股票,覆盖16个GICS行业组 [6] - 组合特征:日均成交额1.87亿美元,前瞻市盈率9.8倍,股东回报率5% [6] - 过去2年总回报43%(夏普比率1.6),跑赢MSCI中国指数11个百分点 [6] 政策推动下的高股息 - 2024年"九项措施"后监管强化股息要求,低股息公司被列为"ST" [11] - 2024年A/H/ADR市场合计股息2.7万亿元(+7%),1080家A股公司支付中期/特别股息达7000亿元(较2023年增4倍/3倍)[11] - DDM分析显示若A股股息支付率达亚洲/欧洲平均水平,估值或有15%/25%上行空间 [13] 回购规模扩大 - 2024年A股/离岸公司回购1600亿/3000亿元(同比+56%/+79%),近900家公司为5年来首次回购 [14] - 政策支持包括央行1330亿元回购再贷款计划及国资委1800亿元借款 [15] - 2025年预计总回购6000亿元(+35%),因低债务成本(年利率最高2.25%)和高股权成本(沪深300约10%)[15] 股息与回购的选择 - 传统行业/国企偏好股息,新经济行业偏好回购 [16] - 2024年40%派息公司同时回购,71%回购公司同时派息 [18] - 盈利稳定/估值低的公司倾向派息,高回购收益率公司往往净增债务 [19] 国际经验借鉴 - 日本/韩国通过优先股东回报、透明改革KPI等措施吸引外资流入 [20] 投资者偏好 - 保险公司/养老金2025年持股预计4.1万亿元,主要为高收益股票 [21] - 2024年国内高收益公募基金/ETF规模达4500亿元 [21] - H股高股息板块较A股折价至少20%,南向资金流入高股息股票占比33% [21] - 国企股息支付率提高10个百分点可为政府带来2200亿元现金(相当于2024年土地出让收入4%)[21]
我,项目的投资人董事,被连带限高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12 17:23
新公司法对投资机构董事责任的影响 - 新公司法施行后对公司董事责任要求更高,担任董事不仅意味着权利更是责任 [2] - 投资机构在项目公司占股超过10%通常会要求董事会席位,但董事一般不参与日常经营,更多是投资权利保障的象征意义 [2] - 因项目公司被起诉执行而连带限高的投资人可通过向法院提交申请说明解除限高,但过程对生活造成困扰 [2] 一级市场对赌与回购问题现状 - 去年以来对赌和回购问题被推上一级市场风口浪尖 [3] - 经济上行周期时低估风险,投资期限到期叠加资本市场下行周期使回购问题被放大 [4] - 创业公司集中批量触发回购,创始人个人承担连带无限责任,投资机构批量诉讼与强制执行成为紧迫问题 [5] 回购问题的探索与解决方案 - 湖南省鼓励科技创新类基金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时不设置针对创始人团队的强制回购条款 [6] - 部分机构灵活处理回购,如让项目找接盘方采用本金+利率形式接手股份,或通过签署补充协议在创始人新创业公司占股来豁免回购 [6] - 业内出现VC主动放弃回购,以换取更合适的估值和更透明的信披等优越投资条件 [6] VC/PE基金回购退出情况 - 目前约13万个项目、涉及1万多家公司面临退出压力,风投、私募使用回购权的项目比例超90% [7] - 2019年前投资方直接逼迫公司回购较少见,如今90%回购案件将创始人列为被告,10%创始人沦为失信被执行人 [7] - 抽样显示真正发生的回购中,平均每家公司只能偿还法院判决金额的6% [7] LP压力与GP退出困境 - GP对创业项目启动诉讼与执行部分源于LP压力,子基金退出成为箭在弦上之事 [8] - 创投引导基金因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需程序合规,已起诉不少管理人并对十几只子基金启动强制清算 [9] - 国内多数GP过度依赖IPO退出,DPI不到1,IPO节奏放缓及项目估值缩水使退出更难 [10] 创业公司回购潮的系统性问题 - 创业公司回购潮是系统性问题,没有独立责任者,需多方协商合作解决 [12] - 湖南鼓励不设置强制回购条款等举措对解决问题有示范性作用 [13] - 呼吁各方保持理性克制,宏观层面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保持信心,微观层面通过合作与制度建设寻求解决方案 [13]
高盛:资⾦流向分析
高盛· 2025-06-06 10: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短期前景给予绿灯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散户持续在美国股市下跌时买入且机构投资者活动低迷,市场短期前景乐观,在夏季技术面和经济数据发挥作用前将持续上升,投资者在有意义回调前会被阻止进一步下跌 [2][3] - 介绍市场不同方面的表现及相关交易策略和潜在机会与风险,如流动性、Gamma、CTA/系统化交易等情况 [5][11][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奖项/最高荣誉 - **最佳进步球员:流动性**:顶级订单流动性为1108万美元,高于一年平均值1065万美元,略低于五年平均值1234万美元,明显高于四月的一年低点110万美元和一个月低点469万美元,充足流动性助未来1 - 2周健康交易,到夏天将失去动力 [5][7][8] - **最可能受影响:Gamma**:过去几周Gamma估计值在正负两端较小,有轻微多头Gamma行为且影响甚微,交易商抛售时持仓增加、反弹时持仓减少,此局面防重大抛售,转变将支持市场回调 [11][14][16] - **最受追捧:CTA/系统化交易**:近几周无止境买入停止,但仍可能重新流行,CTA对短期技术指标反应,其他系统性策略对中期波动率压缩反应,CTA买入活动不再是利好,下行风险大,对罗素指数未来1周和1个月有一定需求 [19][21][24] - **最可能已见顶:空头杠杆**:美国股票连续六个交易日净买入,买入力度三周来最快,个股和宏观产品净买入,分别占总净买入额62%和38%,整体账簿总杠杆率升至289.2%,净杠杆率升至77%,总杠杆率处90百分位数由短期杠杆指数级上升推动,交易停止将迫使杠杆率下降 [26][27][28] - **最被忽视的:资金利差**:融资利差反映加杠杆的犹豫态度 [30] - **全美之星:回购**:上周成交量略有下降,较2024年年初至今日均成交量减少0.9倍,较2023年年初至今日均成交量减少1.3倍,预计禁售期6月16日左右开始,持续至7月25日左右 [34][39][40] - **啦啦队长:因素/MOMO**:六月是动量因子全年表现最强月份,因子ETF资金大幅流入,五月是大选以来资金流入最多月份,交易台偏好直接期权 [43] - **万事通:ETF资金流向**:揭示MOMO与QQQ/IWM交易对比、全球投资者与其他地区关系两个故事,动量交易与QQQ/IWM走势不同有操作空间,美元走弱和美国经济增长不确定使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股票且中期可能持续 [49][50][54] - **最可能引发麻烦的因素:资金流动**:全球资金流动偏向全球股票和美国现金,大量现金供应和交易暂停对美国股市有利,需关注外国投资者从美国股市的资金流出情况 [58] - **5年学生:季节性**:六月上中旬市场适度上涨但走势震荡,接下来1 - 2周考虑其他技术因素提供不错交易环境,尤其长期观点偏空时 [64] 特别提及 - **被指导者**:市场未充分反映此次非农就业数据可能带来的波动,投资者预测交易中的止损点,将继续推动该策略直到形势转变 [74] 推荐交易策略 - **SPX 2025年7月6010 6160 1x2看涨价差**:净价19.4(参考价5985, - 4天,最大收益7.73倍,最大亏损无限) [5] - **用于对冲多头头寸**:19年12月25日.SPX<95%及10年期SOFR>ATMF CMS + 0.25% @ 9%(股票/利率个体分别为24%/39%) [5][6] - **SPX 31Jul25 95.0%回溯看跌期权**:1.37%报价(相比普通期权1.03%报价,提前10天) [5][6] - **QQQ持有实物期权** [5]
个人投资者汹涌逢低买入美股之际,对冲基金大举做空
美股研究社· 2025-05-21 19:59
对冲基金做空行为 - 对冲基金近期大规模做空美股 5月6日至13日新增空头头寸达111亿美元 净多头头寸减少69亿美元 [1] - 对冲基金净卖出额达73亿美元 其中做空规模激增至94亿美元 创至少十年来最大规模 [1][3] - 对冲基金空仓占比升至41% 为2021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 [4] 投资者行为分化 - 个人投资者持续抄底买入 单日净买入额创54亿美元纪录 推动美股V型反转 [7] - 资产管理机构和非报告投资者分别买入9.4亿美元和3亿美元 其他投资者净多仓减少8.3亿美元 [1] 市场环境与预期 - 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幅回落 市场情绪出现变化 [5] - CEO信心与美股走势出现显著偏离 部分言论与对冲基金立场一致 [6] - 硬数据保持韧性支撑增长预期 软数据剧烈波动 消费者信心指数崩塌且通胀预期飙升 [8] 市场驱动因素 - 高盛交易部门指出当前市场三大关键驱动因素:CTA持续买入 个人投资者逢低吸纳 企业回购授权创历史新高 [8] - 纳指近期表现优异 但新增空头头寸远超多头开仓 形成强烈反差 [1]
对谈茅台大会现场股东:现金流、分红、回购是重点,关注下一次回购落地时间
新浪财经· 2025-05-19 08:43
股东大会交流重点 - 茅台集团董事长张德芹与知名私募林园在股东大会上与投资者交流现金流、分红、回购三大核心问题[1] - 股东关注公司庞大现金流如何高效利用以实现资金增值而非闲置[3] - 股东建议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应加大分红力度以提振投资者信心并带动白酒行业复苏[3] 公司资本运作规划 - 2023年11月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4-2026年度现金分红回报规划》《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等多项资本运作议案[3] - 2024年4月披露将按上限60亿元完成剩余40.5亿元股份回购及注销程序并起草新一轮回购方案[3] - 控股股东茅台集团同步起草增持方案强化市场信心[3] 投资者反馈与预期 - 股东认为回购方案体现企业担当后续方案出台时间将影响股价走势[3] - 投资者对公司发展保持信心期待具体资本运作方案落地[3]
晚间公告丨5月13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5-13 18:34
品大事 - 东湖高新终止股权收购事项 原计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湖北普罗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 因交易未能满足前置条件和条款且关键条款未达成共识而终止 未签署正式股权收购协议且未支付任何款项 [2] 增减持 - 浙江荣泰股东及董事拟减持 董事郑敏敏拟减持不超过0.46%股份 股东戴冬雅拟减持不超过0.47%股份 股东宜宾晨道新能源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合计减持不超过1.93%股份 [3] - 黄河旋风控股股东拟增持 许昌产投计划增持金额1亿元至2亿元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1.4亿元专项贷款 增持不设价格区间 [4] - 万向德农控股股东拟增持 万向三农集团计划增持金额2500万元至5000万元 增持期限为12个月 [5] 做回购 - 海南华铁拟回购股份 回购金额2亿元至3亿元 回购价格不超过15.95元/股 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