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康农牧(02419)

搜索文档
德康农牧(2419.HK):从追赶到超越
格隆汇· 2025-08-28 10:44
核心观点 - 德康农牧通过轻资产模式实现行业突围 形成低投入高周转高回报的生猪养殖体系 2024年头均盈利403元 ROE达38% ROIC达29% 在优质猪企中表现突出 [1] - 公司扎根西南地区 养殖成本优势明显 完全成本13.6元/公斤 出栏量从2020年137万头增长至2024年878万头 [1] - 行业产能管控背景下 优质猪企利润中枢或将中长期抬升 [1] 商业模式创新 - 创新建立轻资产二号农场模式 克服培训难投资大信任不足等阻碍 系统性转化行业难题为护城河 [1] - 轻资产模式下实现低投入高周转高回报的生猪养殖体系 [1] - 坚持家庭农场合作制度 规范培训资源支持 保证代养户高于行业的代养收入 [2] 财务表现 - 2024年生猪头均盈利403元 为上市猪企中最优秀水平 [1] - 2024年ROE为38% ROIC为29% 高于牧原股份的27%和14%及温氏股份的25%和15% [1] - 研发费用率平均1.2% 处于上市公司领先水平 [2] 区域优势与产能扩张 - 养殖业务扎根西南地区 积累超额成本优势 [1] - 生猪出栏量从2020年137万头快速增长至2024年878万头 [1] 管理团队与公司治理 - 创始人耕耘农牧行业三十余年 管理层多具备深厚行业经验 [2] - 价值观为大舍大得不难不做艰苦奋斗 注重团队激励 员工薪酬优于行业 高管持股比例高 [2] - 形成专业勤奋持续奋斗的团队 [2] 发展历程与战略布局 - 前身特驱集团饲料起家 2006年超前布局养殖 重点发展育种与养殖技术服务 [2] - 2015年创新性提出二号农场模式 尊重养殖专业性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2] - 2018年非瘟挑战下快速建立完善防控体系 加强生物安全防控能力 超前布局AI精细化养殖 [2] - 2021年至2025年多个养殖小区连续上榜农业部无非瘟小区 [2]
德康农牧(02419):深度报告系列一:从追赶到超越
长江证券· 2025-08-27 19:5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德康农牧"买入"评级 [13] 核心观点 - 德康农牧通过轻资产模式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创新式突围 成为中国农牧业引领养猪业从重资产向轻资产模式变革的典范 [4][8][18] - 公司形成"低投入、高周转、高回报"的生猪养殖体系 2024年生猪头均盈利403元 ROE达38% ROIC达29% 在优秀猪企中表现突出 [4][8][9][18] - 在行业产能管控背景下 优质猪企利润中枢或将中长期抬升 看好德康助农惠农的优质养猪发展模式 [4][8][18]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养殖业务扎根西南地区 养殖成本优势明显 2024年生猪养殖完全成本13.6元/公斤 为上市公司中最优秀水平 [9][34][38] - 生猪出栏量从2020年137万头快速增长至2024年878万头 2018-2024年CAGR达44% 市占率稳步提升 [9][24][32] - 2024年ROE为38% ROIC为29% 高于牧原股份(27% ROE,14% ROIC)和温氏股份(25% ROE,15% ROIC) [9][19][20][34] - 生猪养殖业务贡献公司81%收入和93%毛利润 且占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24][26][27] 管理模式与团队 - 创始人深耕农牧行业三十余年 管理层多具备深厚农牧行业经验 公司价值观为"大舍大得、不难不做、艰苦奋斗" [10][41][45] - 公司注重团队激励 2024年员工人均薪酬14.9万元(行业平均12.3万元) 高管人均薪酬81万元(行业平均76万元) 高管持股比例8%(行业平均3%) [49][50][51][53] - 形成了一批专业、勤奋、持续奋斗的团队 [10][45] 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前身特驱集团以饲料业务起家 2006年起超前布局养殖 重点发展育种与养殖技术服务 [11][41][57] - 2015年创新性提出二号农场轻资产模式 将母猪养殖环节交予农户 实现轻资产扩张 [11][41][86] - 2018年以来研发费用率平均1.2% 处于上市公司领先水平 通过长期选育积累 种猪性能行业领先 [11][56][67][74] - 2020年引入托佩克Z系、E系种猪 实现全基因组育种覆盖 E系种猪达100公斤日龄仅124.5天 Z系种猪窝均总仔数达17.82头 [21][56][75][76] 模式创新与优势 - 二号农场模式具备轻资产、低成本、高效率优势 2023年前五个月占公司出栏量14.9% [86][89][92] - 公司单头折旧成本较低 2024年为104元/头 较牧原股份低95元/头 [86][96] - 二号农场代养费为340元/头 较一号农场高出57% 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86][94][104] 风险应对能力 - 2019年非瘟期间快速建立完善防控体系 加强生物安全防控能力 超前布局AI精细化养殖 [11][42][56][106] - 2021年至2025年多个养殖小区连续上榜农业部无非瘟小区 [11][56][113][115] - 公司生物安全费用2019-2021年快速增加 随疫病管理常态化后回落 [106]
德康农牧(02419) - 延迟寄发有关持续关连交易及须予披露交易的通函
2025-08-26 22:50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码2419[2] 通函情况 - 原定于2025年8月26日或前后寄发持续关连交易及须予披露交易通函[3] - 因确定资料需更多时间,通函寄发日期延至2025年9月9日或前后[3]
德康农牧涨超8% 上半年调整前净利润明显增长 生猪成本保持领先
智通财经· 2025-08-26 11:03
股价表现 - 德康农牧股价上涨8.12%至93.2港元 成交额达1.01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公司营业收入116.95亿元 同比增长24.3% [1]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12.7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50.6% [1] 生猪业务 - 生猪板块收入98.79亿元 同比增长32.6% [1] - 生猪销量511.74万头 同比增长27.1% [1] -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12.4元/kg 保持行业第一梯队水平 [1] 机构评价 - 国信证券认可公司为管理优秀的生猪标的 单位超额盈利持续验证 [1] - 上半年生猪养殖成本呈现稳步改善趋势 [1]
港股异动 | 德康农牧(02419)涨超8% 上半年调整前净利润明显增长 生猪成本保持领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1:01
股价表现 - 德康农牧股价上涨8.12%至93.2港元 成交额达1.01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116.95亿元 同比增长24.3% [1]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12.73亿元 同比增长250.6% [1] 生猪业务 - 生猪板块收入98.79亿元 同比增长32.6% [1] - 生猪销量511.74万头 同比增长27.1% [1] 运营效率 -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12.4元/kg 保持行业第一梯队水平 [1] - 养殖成本稳步改善 单位超额盈利持续验证 [1]
智通港股通占比异动统计|8月2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08:42
港股通持股变动核心数据 - 山东墨龙、中兴通讯、蓝思科技在单日增持榜位列前三,持股占比分别增加3.41%、2.52%、2.22% [1] - 恒生中国企业、盈富基金、力劲科技在单日减持榜前三,持股占比分别减少2.31%、0.74%、0.69% [1] - 中兴通讯、龙蟠科技、同源康医药-B在5日增持榜前三,持股占比分别增加7.26%、6.03%、5.38% [1] - 东阳光药、浙江世宝、泰格医药在5日减持榜前三,持股占比分别减少3.85%、2.73%、1.99% [1] 单日持股变动详情 - 单日增持前20名中,弘业期货持股比例最高达64.41%,南方恒生科技持股60.66%,国联证券持股55.08% [2] - 单日减持前20名中,宜搜科技持股比例仍达48.45%,北京北辰实业持股41.42%,东阳光药持股44.05% [2][3] - 单日增持幅度较大个股包括昊天国际建投(+1.00%至57.93%)、京城机电(+1.35%至49.54%) [2] - 单日减持幅度较大个股包括平安好医生(-0.65%至19.25%)、金斯瑞生物科技(-0.40%至31.07%) [2][3] 5日持股变动趋势 - 5日增持榜中凯盛新能持股比例达67.91%,申万宏源持股42.87%,安井食品持股12.63% [3] - 5日减持榜中浙江世宝持股比例仍保持55.74%,泰格医药持股55.73%,锦欣生殖持股46.91% [3] - 中兴通讯在5日内获得显著增持7.26%,持股比例升至54.86% [3] - 赣锋锂业在5日内遭遇减持1.34%,持股比例降至31.63% [3] 20日长期持股变化 - 长飞光纤光缆在20日内获增持22.04%,持股比例达56.07% [4] - 美中嘉和在20日内获增持12.55%,持股比例达37.75% [4] - 重庆钢铁股份在20日内遭减持5.91%,持股比例降至32.47% [4] - 东方电气在20日内遭减持5.60%,持股比例降至37.80% [4] - 一脉阳光在20日内获增持11.66%,持股比例达40.40% [4] - 恒瑞医药在20日内获增持7.10%,持股比例达10.60% [4]
德康农牧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生猪销售增长推升销售成本,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同比下滑近9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3 00:19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16.95亿元同比增长24.3% 但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滑24.06% 呈现增收不增利局面 [1] - 整体毛利率从上年同期12.4%提升至17.4% 主要受益于新式家庭农场扩张 管理效率改善及饲料原材料价格下降 [2]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730万元 较2024年同期14.28亿元大幅下滑93.9% [3] 生猪板块表现 - 生猪板块营收98.79亿元同比增长32.6% 占总营收比重最大 [2] - 生猪销量511.74万头同比增长27.1% 商品猪售价2032.7元/头同比增长3.5% [2] - 销售成本同比增加17.3%至96.66亿元 几乎等于该板块全部营收 [2] 家禽板块表现 - 家禽板块营收13.36亿元同比下滑13.5% 黄羽肉鸡销量4270.33万羽同比增长7.2% [2][3] - 平均售价12.88元/公斤同比下降20.9% 主要受餐饮消费低迷影响 [3] 辅助产品板块表现 - 辅助产品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16.1% 生猪屠宰量24.9万头同比增长18.5% [3] 行业周期特征 - 公司业绩波动反映猪周期影响 2020年利润34.88亿元 2021年亏损29.97亿元 2022年利润9.93亿元 2023年亏损17.75亿元 2024年净利润创新高达41.02亿元 [4][5] - 生猪养殖行业效率仍有优化空间 龙头企业价值挖潜工程或将持续数年 [4] 未来发展战略 - 生猪板块深化"龙头带中小"模式 巩固西南市场领导地位 [6] - 家禽板块优化西南 华南区养殖效率并扩大市场份额 [6] - 辅助产品以成都 眉山及宜宾为核心基地 聚焦低温及腌腊制品 [6] - 同步推进期货风险对冲 "百村百万"工程及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6]
德康农牧(0241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2 21:46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16.953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10] - 公司营业收入116.954亿元同比增长24.3%[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16.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117] - 公司客户合约总收入同比增长24.3%,从2024年上半年的9,407,081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1,695,381千元[137] - 公司总外部客户收入同比增长24.3%至116.9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94.07亿元人民币)[141][143]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净利润为12.730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6%[10] - 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为人民币1,273.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63.1百万元大幅增长[48] - 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12.731亿元同比增长250.6%[31] - 公司除税前利润为13.60479亿元人民币[8] - 公司期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3.60367亿元人民币[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13.60474亿元人民币[126] - 期内利润为13.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1%[117]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3.32元人民币[8] - 基本每股盈利为3.32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117]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26.8%至3.32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54元人民币)[1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0.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0%[117] - 可呈报分部毛利同比增长66.5%至20.9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2.57亿元人民币)[141] - 公司整体毛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12.4%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7.4%[42] - 经营利润为15.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7%[117]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利润为0.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8%[117] 成本和费用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804.7百万元,同比增长15.1%,主要因雇员薪酬及保险费用增加[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51.2百万元,同比下降32.3%,主要因银行借款利率下降及贷款减少[47]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32.2%至1.5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23亿元人民币)[143][145] - 2025年上半年员工薪酬总额为人民币7.908亿元,同比增长17.0%[69]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额增长154%至14,028千元,其中薪金及花红占比98%[187] 各业务线表现 - 家禽板块及屠宰食品板块出现小幅亏损[10] - 公司生猪板块收入达人民币9878.8百万元,同比增长32.6%[32] - 销售生猪及相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2.6%,从2024年上半年的7,449,257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878,752千元[137] - 生猪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6%至98.7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74.49亿元人民币)[141] - 生猪分部毛利同比增长108.1%至21.3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0.23亿元人民币)[141] - 公司家禽板块收入为人民币1335.5百万元,同比下降13.5%[38] - 销售家禽及相关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3.5%,从2024年上半年的1,543,403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35,498千元[137] - 家禽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3.5%至13.3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5.43亿元人民币)[141] - 家禽分部毛损为0.5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毛利:1.92亿元人民币)[141] - 公司辅助产品板块收入为人民币481.1百万元,同比增长16.1%[39] - 销售辅助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6.1%,从2024年上半年的414,421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81,131千元[137] - 辅助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1%至4.8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14亿元人民币)[141] 生产和销售数据 - 生猪销量位居全国上市猪企第四,黄羽肉鸡销量位列全国第三[10] - 公司生猪销量511.74万头同比增长27.1%[31] - 公司生猪销量511.74万头,同比增长27.1%[32] - 公司黄羽肉鸡销量4270.33万羽同比上涨7.2%[31] - 公司家禽销量4270.33万羽,同比上涨7.2%[38] - 公司屠宰生猪24.9万头同比增长18.5%[31] - 公司商品猪售价2032.7元/头,同比增长3.5%[32] - 公司家禽平均售价为12.88元/公斤,同比降低20.9%[38] - 黄羽肉鸡平均售价同比下降明显[30]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 - 公司录得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人民币87.3百万元[43]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为人民币68.364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5.8%[65]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对利润产生净收益人民币8730万元[65]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0.8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9%[117]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下降93.9%至0.8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4.28亿元人民币)[143] - 公司生物资产总额从2024年初的人民币49.23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8.36亿元,增幅达38.9%[151] - 2025年上半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人民币8729.5万元,其中种猪公允价值收益人民币2.49亿元[151] - 所有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均属第三级别,采用重大不可观察参数进行估值[154][156] - 市场价格和重置成本增加10%将使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增加人民币6.68亿元,减少10%将使公允价值减少人民币7.11亿元[158] 资产负债表项目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截至2025年6月30日约为人民币5,055.2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12.5%[52]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290.78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1,679.338亿元人民币,增长3.4%[12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9.19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05.522亿元人民币,增长12.5%[121] - 公司流动生物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514.94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19.887亿元人民币,增长1.0%[121] - 公司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75.006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7.590亿元人民币,下降9.9%[121]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858.534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959.383亿元人民币,增长11.7%[122]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770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7.337亿元人民币,增长61.0%[122][126] - 公司计息借款(流动+非流动)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85907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0.42139亿元人民币,下降5.7%[121][122]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42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5488亿元人民币,增长210.8%[121] - 存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750,064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75,904千元,降幅9.9%[160]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421千元激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5,488千元,增幅210.7%[161]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0,497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83,141千元,增幅66.3%[164] - 衍生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94,951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6,629千元,降幅50.9%[16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91,952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055,223千元,增幅12.5%[166]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44,826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72,072千元,增幅11.7%[167] - 计息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85,907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042,139千元,降幅5.7%[170] - 一年内到期的计息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72,589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63,139千元,降幅13.6%[171]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94,478千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666,215千元,降幅1.0%[173]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73千元,增幅4,225.0%[174] - 递延收益减少2.2%至806,204千元,期内新补助29,598千元,计入损益减少47,995千元[175] - 股本保持稳定,普通股数量388,876千股,金额388,876千元[176]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同比增长14.9%,从2024年上半年的1,512,794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739,147千元[129]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扩大66.5%,从2024年上半年的260,462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33,695千元[129]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扩大135.7%,从2024年上半年的314,918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742,335千元[12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同比下降39.9%,从2024年上半年的937,295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62,881千元[12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55,22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489,545千元增长44.9%[129] - 公司购置于联营公司的投资为28,650千元,而2024年同期无此项投资[129] 财务比率和资本结构 - 公司权益回报率从2024年6月30日的31.7%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14.2%[51] - 公司有息负债净资产比率从2024年6月30日的163.9%改善至2025年同期的69.9%[5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为人民币1,878.0百万元,同比增长81.7%[55] - 公司银行贷款年利率区间从2024年末的2.55%-5.39%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5%-4.05%[56] - 公司净债务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253.2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450.4百万元,净债务权益比率从26.2%改善至15.1%[58] 资本开支和投资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5.566亿元,同比增长114.5%[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为人民币8.207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4.8%[64] - 资本承担中已订约未拨备金额为820,696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4.8%[186]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525亿港元,已动用7.271亿港元[109] - 拓展生猪和黄羽肉鸡养殖业务已动用3.81亿港元,占该用途总分配额(4.763亿港元)的80.0%[109] - 研发投入及信息技术系统已动用0.303亿港元,占该用途总分配额(0.953亿港元)的31.8%[109] 合作农户与养殖效率 - 合作农户户均代养费达8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11] - 公司新式农场户均代养费达0.8百万元,同比增长15.5%[37] - 合作农户的PSY(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提升至27头[11] - 公司致力于协助中小养殖户提升400-600元/头的养殖效率[16] - 多产5头仔猪能使农户增收2000元以上[17] - 公司服务目标为1700万个中小养殖户[16] - 中国养猪农民平均规模超过2000头/年[1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自主研发的ELY配套系相比市场主流DLY配套系提前10天以上出栏[14] - 单头肉猪通过ELY配套系可增收超100元[14] - 每头母猪年增效2000元以上通过精液生产供给体系[14] - 饲料成本控制技术体系包含低蛋白日粮等技术[74] - 若中国平均养殖效率达丹麦PSY35头水平可年节约1800万吨粮食并减少排放约1.1亿吨[14] - 育肥综合料比降低0.3可减少饲料耗用约2500万吨并减少排放约0.8亿吨[14] 风险管理 - 公司未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外币波动风险[68] - 公司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对冲生猪售价波动风险[74] - 公司利用生猪期货对冲降低经营风险[76] - 人民币理财产品公允价值敏感度:预期回报率变动1个百分点将影响利润±1,779千元[181] - 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增加5,780,000千元,出售6,011,733千元,期末余额523,319千元[182] - 非上市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减少240千元,期末余额为零[18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下半年家禽市场需求将增加[76] - 公司聚焦中国西南及华南地区提升养殖效率和扩大市场份额[76] - 公司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提升屠宰业务运营效率[76] - 公司持续投资ESG计划,包括"百村百万"工程[76] - 公司将成都、眉山及宜宾作为扩大区域市场份额的核心基地[76] - 公司在宜宾投资5000万元建设生猪养殖技术实训中心[13] 股息和股东回报 - 2025年上半年不宣派中期股息[10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宣派股息3.49988亿元人民币[126] - 派付上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349,988千元,2025年中期无股息派付建议[179]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交易额大幅增长:向股东控制公司采购804,797千元(同比增长106%),向联营公司销售33,352千元[188] - 关联方贸易应付款项增长424%至82,837千元,计息借款减少至2,000千元[189] - 公司与特驱农牧修订饲料供应年度上限至人民币21.9亿元[85] - 公司与华西希望签订新饲料供应协议,期限至2026年12月31日[85] - 公司修订新津希望饲料供应协议年度上限并延长至2026年[85]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公司完成29,524,269股内资股转为H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7.59%[82] - 董事长王德根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内资股119,400,900股(占内资股51.62%,占总股本30.70%)[87] - 德康控股为第一大股东,持有内资股119,400,900股(占内资股51.62%)及H股11,666,269股(占H股7.40%)[92] - 张强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内资股131,316,098股(占内资股56.78%,占总股本33.77%)及H股11,666,269股(占H股7.40%)[92] - 陈育新先生直接持有H股44,626,889股(占H股28.32%,占总股本11.48%)[92] - 光大系关联实体(含光控麦鸣/光控汇领/光大深圳等)合计持有内资股38,398,864股(占内资股16.60%,占总股本9.87%)[92] - 王德辉先生通过实益拥有及受控法团持有内资股11,553,841股(占内资股5.00%)及H股5,596,243股(占H股3.55%)[87] - 中央汇金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内资股38,398,864股(占内资股16.60%,占总股本9.87%)[92] - 公司总已发行股本为388,875,636股(含内资股及H股)[91] - 员工持股平台众诚金宜持有9,469,072股股份,同创德恒持有1,723,413股股份[91] - 除披露外无其他董事/
国家将于近期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 多机构称猪价中枢有望上移(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8-22 07:24
生猪价格与市场供需 - 生猪价格小幅回落 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跌至6:1以下 进入三级预警区间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以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1] - 7月生猪均价持续走低 8月18日全国生猪均价13.55元/公斤 较上周回落0.21元/公斤 连创年内新低 [5] 行业产能调控政策 - 农业农村部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 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 [1] - 政策倡导减母猪、控二育、降体重 要求暂停能繁母猪扩产 出栏体重控制在120公斤左右 [2] - 产能调控效果将于10个月后落地 预计26年下半年猪价中枢有望抬升 [1][5] 企业运营数据 - 牧原股份7月生猪销售均价14.30元/公斤 环比上涨1.56% 销量750万头 环比下降10.40% [3] - 温氏股份7月生猪销售均价14.58元/公斤 环比上涨1.32% 销量316万头 环比上升5.24% [3] - 新希望7月生猪销售均价14.44元/公斤 环比上涨1.83% 销量130万头 环比上升2.07% [3] 出栏体重变化 - 牧原股份7月出栏均重108.57公斤 温氏股份105.69公斤 新希望95.81公斤 [4] - 行业降重出栏趋势持续 除神农集团和东瑞股份外各企业出栏均重环比下降 [4] - 牧原股份预计本月底出栏体重将降至120公斤 [4] 企业战略调整 - 牧原股份响应产能调控号召 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 预计年底降至330万头 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 [4] - 德康农牧7月销售生猪78.02万头 商品肉猪销售均价14.21元/公斤 环比下降0.70% [6] - 中粮家佳康6月生猪出栏42.7万头 商品大猪销售均价14.08元/公斤 [6] 机构观点与预测 - 开源证券认为2025Q3生猪供给收缩已至 猪价中枢有望逐月上移 [5] - 华福证券指出政策调控加速行业低效产能出清 长期猪价中枢有望上移 [5] - 中邮证券预计25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压力较大 四季度尤为明显 [5]
港股概念追踪 | 国家将于近期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 多机构称猪价中枢有望上移(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7:23
生猪价格与市场供需 - 生猪价格小幅回落 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跌至6:1以下 进入三级预警区间 [1] - 生猪市场供应增加 因夏季天气炎热 消费季节性偏弱 及前期二次育肥生猪出栏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 以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1] 行业产能调控政策 - 农业农村部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 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 [1] - 能繁母猪存栏是生猪供应总开关 调减能繁母猪存量将使10个月后生猪出栏量相应减少 [1]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要求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 合理淘汰能繁母猪 减少二次育肥 控制肥猪出栏体重 严控新增产能 [2] - 6月上旬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生产调度会 通过降低出栏均重减少下半年供给 并限制基础产能调减100万头以稳定明年上半年供给 [2] - 5月底相关部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要求多家头部猪企暂停能繁母猪扩产 并将出栏体重控制在120公斤左右 [2] 企业运营数据 -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正邦科技和新希望7月份生猪销售均价分别为14.30 14.58 14.31和14.44元/公斤 均价环比分别变动1.56% 1.32% 1.85%和1.83% [3] -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新希望和正邦科技7月份生猪销量分别为750 316 130和70万头 环比分别变动-10.40% 5.24% 2.07%和-2.16% [3] -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新希望7月出栏均重分别为108.57 105.69和95.81公斤 除神农集团和东瑞股份外 各企业出栏均重均有环比下降 [4] - 牧原股份预计年底能繁母猪存栏规模将降到330万头 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 并持续降低出栏均重 预计本月底将降至120千克 [4] 概念股业绩表现 - 德康农牧2025年7月销售生猪78.02万头(其中商品肉猪74.19万头) 销售收入14.27亿元人民币 商品肉猪销售均价14.21元/公斤 较2025年6月下降0.70% [6] - 中粮家佳康2025年6月生猪出栏42.7万头 本年累计289.8万头 生鲜猪肉销量2.45万吨 品牌收入占比33.56% 商品大猪销售均价14.08元/公斤 [6] - 万洲国际2025/26年核心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6.14/16.83亿美元 交易在8.1/7.8倍25/26年P/E 目标价8.56港币/股 [6] 行业趋势与预测 - 生猪行业去产能大幕拉开 产能阶段性偏高 存在生产大起大落 价格大涨大跌风险 [1] - 行业降重出栏趋势持续 出栏均重下降 [4] - 2025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压力较大 因能繁存栏 新生仔猪量均环比增加 政策托底或使猪价降速放缓 政策效果集中体现或要到26年下半年 [5] - 2025Q3生猪供给收缩已至 猪价中枢有望逐月上移 政策调控加速行业低效产能出清 长期猪价中枢有望上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