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业期货(03678)

搜索文档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67.07亿 内资抢筹盈富基金(02800)超52亿港元 绩前抛售腾讯控股(00700)
智通财经网· 2025-05-14 18:00
北水资金流向 - 5月14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67.0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0.03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17.04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为盈富基金(02800)、建设银行(00939)、中国平安(02318),净卖出前三为小米集团-W(01810)、腾讯(00700)、中芯国际(00981) [1]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40.89亿港元,建设银行获净买入7.61亿港元,中国平安获净买入2.98亿港元 [2][5] 个股资金流动 -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15.44亿港元,德意志银行指出其汽车业务订单下滑引发担忧,但里昂上调全年电动车交付预测至40万辆 [8]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7.23亿港元,公司一季度收入1800.22亿元同比增13%,净利润478.21亿元同比增14%,资本开支230亿元主要用于AI业务 [7]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3.53亿港元,一季度收入22.47亿美元环比增2%低于指引,毛利率22.5%超预期 [6] - 阿里巴巴-W净卖出1.25亿港元,中国移动净买入1.09亿港元,中海油净卖出1456万港元 [2][8] 行业动态 - 大金融板块获资金加仓,建设银行、中国平安、弘业期货分别净买入7.61亿、2.98亿、1256万港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修订放宽权益类资产风险因子 [5] - 电子烟行业思摩尔国际净买入8621万港元,美国对非法雾化电子烟监管趋严,合规市场扩容趋势明确 [6] - 电信行业中国移动获资金流入,高盛指出其企业业务转型影响现金流但资本支出减少将稳定自由现金流 [5] 市场情绪 - 交银国际认为中美经贸谈判进展超预期,降低全球贸易和衰退风险,短期风险情绪平稳利好港股 [4] - 盈富基金获52.4亿港元净买入,反映市场对港股整体乐观情绪 [4]
港股概念追踪|券商板块盈利能力与估值存在预期差 AH差价巨大存补涨空间(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14 13:46
中资券商港股IPO战略布局 - 具备跨境一体化运营能力的头部中资券商正加速深化港股IPO战略布局,境内外政策协同支持是主要推动力 [1] 券商业绩修复驱动因素 - 2024年券商业绩显著修复,核心驱动来自政策利好、自营收益正增长及2023年低基数效应 [1] - 2025年市场交投持续回暖,股基交易额、融资余额及权益基金发行有望继续提升,提振财富管理收入 [1] - 2025年一季度自营投资低基数影响下,行业盈利弹性或继续释放 [1] 券商板块投资价值 - 当前券商板块兼具估值安全边际与政策催化预期 [1] - 2025年一季度大券商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大幅增长92%,扣非净利润同比+51% [1] 券商行业三大主线 1)扩表趋势延续,金融投资规模驱动总资产进一步扩张,但杠杆率分化 [1] 2)投资贡献增长,大券商投资类收入普遍增长,体现较强弹性 [1] 3)轻资本业务修复,一季度全市场日均股票基金成交额同比+71%,经纪净收入同比提升、投行净收入普遍改善、资管净收入相对稳健 [1] 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 政治局会议定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中央汇金进一步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1] - 后续资本市场支持性政策有望持续落地,关注资产负债表运用能力强、业绩增长稳健的头部券商 [1] - 建议把握并购主题的结构性机会 [1] 中资券商相关AH差价较大的港股 - 中金公司(03908)、中信证券(06030)、光大证券(06178)、中信建投证券(06066)、弘业期货(03678)、广发证券(01776)等 [2]
港股中资券商股走高,弘业期货(03678.HK)涨近20%,中金(03908.HK)涨超5%,华泰证券(06886.HK)、招商证券(06099.HK)、中信证券(06030.HK)跟涨。
快讯· 2025-05-12 14:25
港股中资券商股表现 - 弘业期货(03678 HK)股价上涨近20% [1] - 中金公司(03908 HK)股价涨幅超过5% [1] - 华泰证券(06886 HK) 招商证券(06099 HK) 中信证券(06030 HK)股价跟随上涨 [1]
港股中资券商股震荡上行,弘业期货(03678.HK)涨超40%,中信证券(06030.HK)、招商证券(06099.HK)、中州证券(01375.HK)、申万宏源(06806.HK)等均涨超4%。
快讯· 2025-05-07 09:40
港股中资券商股表现 - 弘业期货(03678.HK)涨幅超过40% [1] - 中信证券(06030.HK)、招商证券(06099.HK)、中州证券(01375.HK)、申万宏源(06806.HK)等涨幅均超过4% [1] 行业整体趋势 - 港股中资券商股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1]
弘业期货(03678)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5 22:54
总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6.4268217343亿元,同比增长259.09%[5][1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0.315163万元,同比增长109.07%[5][1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2.4561360762亿元,同比下降291.00%[12]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为92.430436984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1.00%[12] - 2025年3月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8.800691757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18%[12] - 2025年第一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9.544603万元[13]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642,682,173.43元,上期为178,976,300.11元[35] - 营业总支出本期为641,337,262.77元,上期为195,445,557.48元[35] - 净利润本期为1,203,151.63元,上期为 - 13,266,963.32元[36]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本期为2,087,370.77元,上期为58,443.48元[36]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3,290,522.40元,上期为 - 13,208,519.84元[37]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0012,上期为 - 0.0132[37] - 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0012,上期为 - 0.0132[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836,219,650.10元,上期为2,483,579,242.18元[3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4,081,833,257.72元,上期为784,292,353.16元[3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3,245,613,607.62元,上期为1,699,286,889.02元[3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47.021744632亿美元,上期为19.690243836亿美元[4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46.8979993952亿美元,上期为22.885877106亿美元[4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237.452368万美元,上期为 - 3.19563327亿美元[4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017328亿美元,上期为500万美元[4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8207.451975万美元,上期为2024.2242万美元[4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965.828025万美元,上期为 - 1524.2242万美元[40] -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本期为 - 55.970084万美元,上期为21.99511万美元[4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32.1414050453亿美元,上期为13.6470127112亿美元[41]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70.3646083563亿美元,上期为48.1244483369亿美元[4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38.223203311亿美元,上期为61.7714610481亿美元[41] 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2025年3月货币资金为42.5038788124亿元,较2024年12月下降41.04%,因客户权益规模下降[16] - 2025年3月应收质押保证金为1.68583152亿元,较2024年12月下降41.49%,因仓单质押业务规模下降[16] - 2025年3月融出资金为465.933022万元,较2024年12月增长31.70%,因子公司证券经纪融资业务规模增长[16] - 2025年3月短期借款为5402.9625万元,较2024年12月增长86.19%,因子公司新增银行短期借款[16] - 2025年3月31日较2024年12月31日,衍生金融负债从9,859,658.01降至537,220.00,降幅94.55%[17] - 2025年3月31日较2024年12月31日,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从4,298,255.52降至0,降幅100%[17]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250,387,881.24元,期初余额为7,208,804,109.21元[29] - 2025年3月31日期货保证金存款期末余额为3,790,702,865.10元,期初余额为6,778,156,567.10元[29]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货币保证金期末余额为3,367,639,880.35元,期初余额为2,848,560,087.28元[29]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9,243,043,698.44元,期初余额为11,699,369,620.88元[30]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7,362,974,522.71元,期初余额为9,822,590,967.55元[31] - 2025年3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880,069,175.73元,期初余额为1,876,778,653.33元[31]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期末余额为9,243,043,698.44元,期初余额为11,699,369,620.88元[31] 收入收益项目变化 - 2025年1 - 3月较2024年1 - 3月,利息净收入从25,726,973.00降至12,358,396.42,降幅51.96%[18] - 2025年1 - 3月较2024年1 - 3月,投资收益从14,844,223.71增至21,567,833.73,增幅45.29%[18] - 2025年1 - 3月较2024年1 - 3月,其他业务收入从106,013,351.83增至560,281,868.05,增幅428.50%[18]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8,944,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20] - 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7.33%,持股数量275,456,777股[21]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4.78%,持股数量249,691,239股[21] - 苏豪弘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4.68%,持股数量147,900,000股[21] - 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34%,持股数量63,930,134股[21] 公司人事变动 - 2025年2月18日,原非执行董事姜琳先生届满离任,蒋海英女士被选举为非执行董事[25] - 2025年2月18日,章蕾女士因换届离任职工代表监事职务,龚琦女士被选举为职工代表监事[26] 利润分配情况 - 2025年3月28日公司审议通过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1,007,777,77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共计10,077,777.78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33.79%[27]
21日铜上涨1.71%,最新持仓变化
新浪期货· 2025-04-21 16:22
价格表现与成交量 - 主力合约铜2506收盘上涨1.71%,成交量达12.25万手 [1] - 全合约总成交量23.91万手,较前一日增加6.69万手 [1] 持仓结构分析 - 主力合约前20席位净空头差额头寸为1466手 [1] - 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持仓32.26万手(较前日增3500手),空头持仓33.17万手(较前日增2870手) [1] 机构持仓集中度 - 全合约多头前三席位:中信期货(49,470手)、国泰君安(33,434手)、金瑞期货(29,041手) [1] - 全合约空头前三席位:中信期货(54,709手)、金瑞期货(36,623手)、国泰君安(33,052手) [1] 主力合约多头动态 - 多头增仓前三:国泰君安(+1,948手至15,957手)、永安期货(+814手至7,078手)、银河期货(+486手至8,044手) [1] - 多头减仓前三:中信期货(-2,471手至21,207手)、中财期货(-1,639手至5,974手)、弘业期货(-345手至2,371手) [1] 主力合约空头动态 - 空头增仓前三:国信期货(+1,000手至3,791手)、申万期货(+965手至2,421手)、金瑞期货(+439手至14,509手) [1] - 空头减仓前三:中信期货(-1,936手至16,618手)、东证期货(-476手至7,285手)、光大期货(-200手至2,979手) [1] 全合约持仓数据 - 全合约前20席位成交量双边合计273,316手,较前日增77,123手 [4] - 全合约前20席位持买单287,663手(较前日增2,723手),持卖单298,219手(较前日增1,941手) [4]
弘业期货收盘下跌3.03%,滚动市盈率281.12倍,总市值83.85亿元
金融界· 2025-04-16 16:41
公司表现 - 4月16日收盘价8.32元 单日下跌3 03% 滚动市盈率281 12倍 总市值83 85亿元 [1] - 2024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28 76亿元 同比增长47 99% 净利润2982 62万元 同比增长282 80% [1] - 股东户数40409户 较上次减少517户 户均持股市值35 28万元 户均持股数量2 76万股 [1] - 主营业务包括商品期货经纪 金融期货经纪 期货投资咨询 资产管理 基金销售等 获得上期所橡胶项目二等奖等荣誉 [1] 行业对比 - 公司PE 281 12倍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37 85倍和行业中值19 00倍 在多元金融行业PE排名第20位 [1] - 公司市净率4 47倍 高于行业平均2 93倍和行业中值1 35倍 [2] - 行业总市值平均193 71亿元 中值173 42亿元 公司总市值83 85亿元低于平均水平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PE范围从负值(爱建集团-58 60倍)到300 05亿市值的江苏金租10 54倍 [2]
弘业期货(0367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4 16:5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2年11月29日在江苏成立,H股于2015年12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A股在深交所上市[17]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100,777,778股A股股份,并于2022年8月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1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发行758,077,778股A股[16] - A股为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境内上市普通股,股票代码为001236[16]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777.7778万元[28] - 1995年7月31日成立,成立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江苏省冶金物资交易市场和江苏省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分别持股60%和40%[33] - 1999年,江苏省工艺品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0%,江苏鹏程国际储运有限公司持股10%,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33] - 1999年,公司更名,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3,000万元,江苏省工艺品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94%,江苏鹏程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占6%[34] - 2001年,弘业投资出资人民币1,440万元,占48%;弘业股份出资人民币1,380万元,占46%;鹏程国际出资人民币180万元,占6%[34] - 2006年,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3,800万元,弘业投资占48%,弘业股份占46%,鹏程国际占6%[34] - 2007年,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5,000万元,弘业投资和弘业股份各占42.87%,鹏程国际占4.56%,弘瑞科技创业投资占4.90%,上海铭大占4.80%[36] - 2008年,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10,800万元,各股东投资比例不变[36] - 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为001236;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证券代码为03678[32] - 2009年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38亿元,弘业投资和弘业股份各出资6129.96万元,占比44.42%[37] - 2011年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8亿元,更名江苏弘业期货有限公司,苏豪控股出资8108.12万元,占比21.34%[38] - 2012年弘业投资21.75%股权转给苏豪控股,苏豪控股持股变为43.09%,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6.8亿股[39] - 2015年汇鸿国际被汇鸿集团吸收合并,汇鸿集团承继6800万股股份,公司发行不超2.6105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并在港上市,上市后总股本9.07亿股[40][41] - 2022年公司获批发行不超1.00777778亿股A股并在深交所上市,完成发行后注册资本及股本为10.07777778亿元[42] - 2022年发行A股后,苏豪控股持股275456777股,占比27.33%;弘业股份持股147900000股,占比14.68%[42] - H股发行包括公司发售的2.27亿股及售股股东发售的2270万股,报告期末共发行2.497亿股H股[19] - 弘业国际资管于2016年7月7日在香港注册成立,2019年12月更名[21] - 弘业国际金融于2011年10月2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2019年12月更名[21] - 弘业物流于1996年2月12日在中国成立,是公司发起人之一及股东[21] - 弘苏实业于2011年2月23日在中国成立,是公司发起人之一及股东[21] - 弘瑞科技创业投资于2002年9月29日在中国成立,是公司发起人之一及股东[23] - 上海铭大实业于2002年12月26日在中国成立,是公司发起人之一及股东[26] - 弘业资本2013年6月25日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公司持股100%,主营基差贸易等业务[45] - 弘业国际金融2011年10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2.4亿港元,公司持股100%,主营期货合约交易等业务[45] - 弘业国际资管2016年7月7日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港元,由弘业国际金融出资成立并100%持股,主营资产管理等业务[45] - 公司组织架构包括运营部、交易投资部等多个部门及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治理机构[44] - 公司拥有位于中国的营业部33家、分公司5家[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网点及分公司共38家[75] 公司经营方针与未来工作重点 - 2024年公司制定“稳收入、控成本、防风险、强考核”的经营方针[13] - 2025年公司将着重抓好强党建、明方向、搭队伍、勇担当、重合规等方面工作[15] 公司业务发展举措 - 公司立足“对标”与“提升”,持续夯实传统经纪业务基础,拓展创新业务领域[14]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推出“保险 + 期货 + N”模式[14] - 公司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加强团队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14]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28.76亿元,同比增长48%[1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2,982.62万元,同比增长283%[1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87,579万元,较2023年的194,322万元增加93,257万元,增幅48%[51] - 2024年利润总额3,829万元,较2023年的1,047万元增加2,782万元,增幅266%[51] - 2024年净利润归属本公司股东为2,983万元,较2023年的779万元增加2,204万元,增幅283%[5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234,808万元,较2023年的流出161,715万元增加396,523万元,增幅245%[5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296元/股,2023年为0.0077元/股[5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0%,2023年为0.42%[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1,169,937万元,较2023年的931,308万元增加238,629万元,增幅26%[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982,259万元,较2023年的746,558万元增加235,701万元,增幅32%[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34%,2023年为25%[51] - 2020 - 2024年资产总额分别为116.99、63.49、80.83、104.84、93.13(单位未明确),归属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18.77、16.47、16.82、18.37、18.47(单位未明确)[55] - 2020 - 2024年净利润归属公司股东分别为1.24、0.78、2.98、8.02、6.63千万元[57] - 2020 - 2024年相关比例分别为0.71%、0.42%、1.60%、4.84%、4.07%,2024年相关金额为28.76亿元[58] - 2024年末公司净资本为9.14亿元,较2023年末的8.41亿元同比增加0.73亿元[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为116.99亿元,较期初增长25.62%;归属集团净资产为18.77亿元,较期初增长1.59%[74]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76亿元,同比增长47.99%;利润总额3828.90万元,同比增长265.63%;净利润2982.62万元,同比增长282.80%[74] - 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116.99亿元,同比增长26%;负债总额98.23亿元,同比增长32%;净资产18.76亿元,同比增长2%[87] - 2024年末扣除应付客户权益的负债为9.8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7%,资产负债率为34%,较2023年末增长9个百分点;经营杠杆率为1.52倍,较2023年末增长13%[88] - 2024年末集团借款总额为2901.86万元,年利率介于2.60%至3.45%之间,报告期内提前偿还全部长期借款[91]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2.24亿元,同比增加37.28亿元,主要源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9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48亿元,较2023年增加39.6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38亿元,较2023年减少0.84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7亿元,同比减少1.47亿元;汇率变动影响为 - 471万元,同比减少575万元[92] - 2024年集团实现净利润2983万元,同比增加2204万元,增长282.80%[9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87579万元,同比增加93257万元,增长48%[93]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利息净收入合计29068万元,同比减少1406万元,下降5%[94]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7932万元,同比减少2382万元,下降12%[95] - 2024年利息净收入11136万元,同比增加976万元,增长10%[104] - 2024年金融资产收益11163万元,同比增加11157万元[106] - 2024年投资收益7286万元,同比增加9924万元,增长376%[107] - 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877万元,同比增加1233万元,增长47%[106] - 2024年集团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877万元,同比增加1233万元,增长47%[110] - 2024年度集团其他业务收入24.73亿元,同比增加8.35亿元,增长51%[111] - 2024年度集团其他收入76万元,同比增加11万元,增长17%[112] - 2024年度集团业务及管理费用30999万元,同比增加2048万元,增长7%[116] - 2024年度集团其他业务成本25.09亿元,同比增加8.74亿元,增长53%[120] - 2024年度集团其他资产减值损失1137.69万元[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为116.99亿元,同比增加23.86亿元,增长26%[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类资产为103.46亿元,占资产总额的88%,同比增加20.70亿元,增长25%[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金融投资类资产为4.36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同比减少0.16亿元,下降4%[129] - 2024年集团汇兑收益为 - 31万元,未使用财务工具对冲汇率波动风险[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资产为9.18亿元,占资产总额8%,同比增加3.32亿元,增长57%[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为98.23亿元,同比增加23.57亿元,增长32%[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付客户权益为88.39亿元,占负债总额90%,同比增加19.98亿元,增长29%[1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运营负债为9.84亿元,占负债总额10%,同比增加3.59亿元,增长57%[1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8.77亿元,同比增加0.29亿元,增长2%[140] 行业市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77.29亿手,同比下降9.08%,累计成交额619.26万亿元,同比增长8.93%[67]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场有效客户总数首超250万个,同比增长13%,2024年全年期货开户量87万个,同比增长18%[67] - 法人客户总数较5年前增长116%,2024年当年法人客户开户量较5年前增长61%[67] - 2024年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约1.63万亿元,同比增长8.3%[67] - 2024年我国期货市场新上市品种15个,目前已上市近150个期货和期权品种[68] - 2024年末境外有效客户数同比增长17%,境外客户持仓量同比增长28%[69] - 2024年全国期货公司营业收入412.93亿元,同比上升约3%;净利润94.71亿元,同比下降约4%;全市场总管理规模1.54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8.1%[17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日均客户权益同比增长11.30%,期末客户权益较期初增长29.21%;代理成交額同比上升37.82%,代理成交量同比上升8.36%[74] - 2024年公司开户数同比增长19.2%,法人和机构客户日均权益占比59%[75] - 2024年集团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73亿元,较2023年下降12.04%;客户资金存款利息收入为8536.1
弘业期货收盘上涨5.93%,滚动市盈率295.99倍,总市值88.28亿元
金融界· 2025-04-14 16:47
股价表现与估值水平 - 4月14日收盘价8.76元 单日上涨5.93% 总市值88.28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达295.99倍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39.13倍和行业中值19.52倍 [1][2] - 市净率4.70倍 高于行业平均2.89倍和行业中值1.38倍 [2] 行业地位与机构持仓 - 在多元金融行业市盈率排名中位列第20位 [1] - 71家机构合计持股1.51亿股 持股市值14.59亿元 [1] - 持仓机构包括65家基金、3家其他机构、2家QFII和1家券商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8.76亿元 同比增长47.99% [1] - 净利润2982.6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282.80% [1] 业务构成与行业认可 - 主营业务涵盖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及基金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期货经纪、资产管理、基金销售、风险管理等七大业务板块 [1] - 荣获上期所橡胶项目二等奖和"强源助企——提高期权成交量活动"三等奖 [1] 同业比较数据 - 行业总市值平均197.24亿元 中值175.95亿元 [2] - 同业公司中江苏金租市盈率10.40倍 市净率1.27倍 总市值295.99亿元 [2] - 南华期货市盈率17.05倍 市净率1.90倍 总市值78.09亿元 [2]
弘业期货(0367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28.76亿元,同比增长48%[14] - 公司2024年净利润为人民币2,982.62万元,同比增长283%[14]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8.76亿元,较2023年的19.43亿元增加9.33亿元,增幅48%[52] - 2024年利润总额3829万元,较2023年的1047万元增加2782万元,增幅266%[52] - 2024年净利润归属于本公司股东为2983万元,较2023年的779万元增加2204万元,增幅283%[5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23.48亿元,较2023年的流出16.17亿元增加39.65亿元,增幅245%[5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16.99亿元,较2023年末的93.13亿元增加23.86亿元,增幅26%[52] - 2024年末负债总额98.23亿元,较2023年末的74.66亿元增加23.57亿元,增幅32%[52] - 2024年末应付客户权益88.39亿元,较2023年末的68.41亿元增加19.98亿元,增幅29%[52] - 2024年末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18.77亿元,较2023年末的18.47亿元增加2929万元,增幅2%[52] - 2024年末公司净资本为9.14亿元,较2023年末的8.41亿元,同比增加0.73亿元[6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0%,较2023年的0.42%有所提升[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116.99亿元,较期初增长25.62%,归属集团净资产18.77亿元,较期初增长1.59%[77]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76亿元,同比增长47.99%,利润总额3828.90万元,同比增长265.63%,净利润2982.62万元,同比增长282.80%[77] - 2024年公司开户数同比增长19.2%,法人和机构客户日均权益占比59%[78] - 2024年集团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73亿元,较2023年下降12.04%[80] - 2024年客户资金存款利息收入8536.16万元,较2023年增长2.30%[80] - 2024年公司代理成交额71306.23亿元,较2023年增长37.82%[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161.12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2.54%[81] - 2024年弘业资本实现营业总收入25.64亿元,利润总额2082万元[84] - 2024年弘业资本场外业务名义本金规模达369.1亿元,同比增长82.3%[84] - 2024年公司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2809.37万元,同比增长183.26%[85] - 截至2024年12月,境外期货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63%,日均客户权益同比增长130.75%[87] - 2024年公司上线17家基金公司的2357只公募基金产品,新增210只,新增58户基金客户,销售规模8829万元[88]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76亿元,同比增长48%;归属股东净利润2983万元,同比增长283%[89]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116.99亿元,同比增长26%;负债总额98.23亿元,同比增长32%;净资产18.76亿元,同比增长2%[90] - 2024年末扣除应付客户权益的负债为9.8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7%;资产负债率为34%,较2023年末增长9个百分点;经营杠杆率为1.52倍,较2023年末增长13%[91] - 2024年末公司借款总额为2901.86万元,均为一年内须偿还借款,年利率在2.60% - 3.45%之间,报告期内提前偿还全部长期借款[94]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2.24亿元,同比增加37.28亿元,主要源于客户权益增长[9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48亿元,较2023年增加39.6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38亿元,较2023年减少0.84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7亿元,同比减少1.47亿元;汇率变动影响为 - 471万元,同比减少575万元[95] - 2024年度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利息净收入合计29068万元,同比减少1406万元,下降5%[97] - 2024年度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7932万元,同比减少2382万元,下降12%[98] - 2024年度公司投资收益为7286万元,较2023年的 - 2638万元增加9924万元,增长376%[96] - 2024年度公司营业利润为3464万元,较2023年的655万元增加2809万元,增长429%[96] - 公司2024年利息净收入1.1136亿元,同比增加976万元,增长10%,主要因自有资金存款利息收入增加[106] - 2024年经纪业务收入1.7332亿元,同比减少2372万元,降幅12%;资产管理业务收入600万元,同比减少10万元,降幅2%[107] - 2024年金融资产收益1.1163亿元,同比增加1.1157亿元,其中投资收益7286万元,增长37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877万元,增长47%[108] - 2024年金融工具持有期间收益318万元,同比减少720万元,下降69%;处置收益6922万元,同比增加1.0598亿元,增长288%[111] - 2024年其他业务收入24.73亿元,同比增加8.35亿元,增长51%,含弘业资本期现基差贸易业务现货销售收入等[113] - 2024年其他收入76万元,同比增加11万元,增长17%,主要因政府补助增长使其他收益增长[114] - 2024年业务及管理费用3.0999亿元,同比增加2048万元,增长7%,各项费用有不同增减变动[118] - 2024年其他业务成本25.09亿元,同比增加8.74亿元,增长53%,含弘业资本期现基差贸易业务现货销售成本等[122] - 2024年其他资产减值损失1137.69万元,均为子公司弘业资本期现基差贸易业务现货计提跌价准备[123] - 2024年汇兑收益为 - 31万元,因汇率波动且未使用财务工具对冲风险[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为116.99亿元,同比增加23.86亿元,增长26%[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类资产为103.46亿元,占资产总额88%,同比增加20.70亿元,增长25%[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金融投资类资产为4.36亿元,占资产总额4%,同比减少0.16亿元,下降4%[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资产为9.18亿元,占资产总额8%,同比增加3.32亿元,增长57%[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为98.23亿元,同比增加23.57亿元,增长32%[1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付客户权益为88.39亿元,占负债总额90%,同比增加19.98亿元,增长29%[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运营负债为9.84亿元,占负债总额10%,同比增加3.59亿元,增长57%[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8.77亿元,同比增加0.29亿元,增长2%[142] - 2024年货币资金为72.09亿元,占集团资产总额62%,较2023年增加23.68亿元,增长49%[130] - 2024年存货为4.0963亿元,较2023年增加3.4561亿元,增长540%[133] - 2024年全国期货公司营业收入412.93亿元,同比上升约3%;净利润94.71亿元,同比下降约4%;全市场总管理规模1.54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8.1%[179] - 2024年公司境内代理期货成交总额71306.23亿元,市场份额0.58%,较2023年的51739.20亿元和0.46%有所增长[182] 业务发展战略与方针 - 公司2024年制定“稳收入、控成本、防风险、强考核”经营方针[14] - 公司立足“对标”与“提升”,夯实传统经纪业务,拓展创新业务领域[15] - 公司针对大型产业客户实行“一企一组一策”,定制风险管理方案[15] - 公司创新推出“保险 + 期货 + N”模式助力乡村振兴[15] - 公司2025年将着重抓好强党建、明方向、搭队伍、勇担当、重合规等工作[16] - 公司将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秉持创新、协同、共赢理念[16] - 公司未来以「科技驱动、专业深耕、创新突破」为发展主轴[200] - 公司未来构建「以期现为牵引、以交易为核心、以投研为驱动」新模式[200] 公司历史沿革与股权变动 - 公司前身金陵期货于1995年7月31日成立,成立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冶金物資市場和江蘇有色分别持股60%和40%[33] - 1999年股权变更后,公司注册资本仍为人民币1,000万元,江蘇工藝出资人民币900万元,占90%;鵬程國際出资人民币100万元,占10%[33] - 1999年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000万元,江苏工艺出资2820万元占94%,鹏程国际出资180万元占6%[34] - 2001年弘业股份转让48%股权给弘业投资,转让后弘业投资出资1440万元占48%,弘业股份出资1380万元占46%,鹏程国际出资180万元占6%[34] - 2006年公司将800万元未分配利润转增实收资本,注册资本增至3800万元,弘业投资出资1824万元占48%,弘业股份出资1748万元占46%,鹏程国际出资228万元占6%[34] - 2007年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元,弘业投资、弘业股份、弘瑞科技创业投资、上海铭大分别认缴319.5万元、395.5万元、245万元、240万元,增资后弘业投资和弘业股份各出资2143.5万元占42.87%,鹏程国际出资228万元占4.56%,弘瑞科技创业投资出资245万元占4.90%,上海铭大出资240万元占4.80%[36] - 2008年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0800万元,由资本公积492万元与未分配利润1508万元转增2000万元,股东现金增资3800万元,各股东投资比例不变[36] - 2009年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38亿元,弘业投资和弘业股份各出资6129.96万元占44.42%,鹏程国际出资492.48万元占3.57%,弘瑞科技创业投资出资529.2万元占3.83%,上海铭大出资518.4万元占3.76%[37] - 2011年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8亿元,弘业投资和弘业股份各出资8265万元占21.75%,苏豪控股出资8108.12万元占21.34%,弘苏实业出资8021.8万元占21.11%,汇鸿国际出资3800万元占10.00%,弘瑞科技创业投资出资529.2万元占1.39%,上海铭大出资518.4万元占1.36%,弘业物流出资492.48万元占1.30%[38] - 2012年弘业投资21.75%股权转由苏豪控股持有,变更后苏豪控股持股43.09%,整体变更后公司总股本6.8亿股,苏豪控股持有2.92992674亿股占43.09%,弘业股份持有1.479亿股占21.75%等[39] - 2015年公司发行不超26105万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并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后总股本9.07亿股,苏豪控股持有2.75456777亿股占30.37%,弘业股份持有1.479亿股占16.31%等[41] - 2022年公司发行不超1.00777778亿股A股并在深交所上市,发行后注册资本及股本为10.07777778亿元,苏豪控股持有2.75456777亿股占27.33%,弘业股份持有1.479亿股占14.68%等[42] - 公司于2022年8月5日完成A股发行,首次公开发行100,777,778股A股股份,全部657,300,000股内资股转换为A股,报告期末共发行758,077,778股A股[17] - 公司于2015年12月30日完成H股发行,发售227,000,000股H股及售股股东发售22,700,000股H股,报告期末共发行249,700,000股H股[20] 公司组织架构与人员变动 - 赵伟雄先生于2024年9月6日获委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