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建筑集团(03822)

搜索文档
三和建筑集团(0382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7-08 16:3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发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10][14] - 公司在香港成立近30年[19][21] - 公司股份代号为3822[1][8][9]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8][9]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等五家银行[8][9] - 公司香港总部位于九龙尖沙咀东加连威老道92号幸福中心10楼[7][8] 市场环境与前景 - 政府未来数年投资基建工程,年均开支超1000亿港元[13][15] - 政府未来十年将建316,000个公营房屋单位[13][15] - 公司预计2021年下半年及2022年营商环境将改善[12][14] - 公司董事会对建筑市场长远前景保持审慎乐观[19][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全年收入减少61%至3.56亿港元,2020年为9.17亿港元[31][33] - 2021年公司录得毛损400万港元,2020年为毛利1.27亿港元;2021年净亏损3400万港元,2020年为纯利7300万港元[32][33] - 2021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5倍,2020年为1.7倍;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91亿港元,2020年为2.10亿港元;净借款为零[57] - 公司本年度净亏损3400万港元,2020年为纯利7300万港元[60] - 行政开支从去年4300万港元增加11%至4800万港元[63][67] - 公司本年度录得净财务收入约1万港元,2020年为净财务费用约10万港元[64][68] - 公司本年度投资约1200万港元购置机械设备,2020年为2100万港元[65][69] - 2021年3月31日公司净流动资产约为1.09亿港元,2020年为1.81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5倍,2020年为1.7倍[72][75] - 2021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91亿港元,2020年为2.1亿港元[73][76] - 2021年3月31日公司借款总额约为1.07亿港元,2020年为1.19亿港元[74][77] - 2021年3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约为6.31亿港元,2020年为6.98亿港元[80][84] - 2021年3月31日公司三项履约保函担保分别约5000万、1800万及700万港元,2020年为5000万、1800万及1700万港元[82][86] - 2021年3月31日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为零,2020年为1600万港元,机械设备约3500万港元,2020年为5200万港元已质押[83][8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3月31日,西九文化区项目完成58%,预计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剩余合约金额5700万港元[3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启德发展区项目完成96%,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剩余合约金额400万港元[3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观塘商业大厦项目完成15%,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剩余合约金额1.37亿港元[36] - 东九龙公营房屋项目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合约金额约2.50亿港元,2021年无收入贡献[36][44][45][50][51] - 西九文化区项目约占2021年公司收入的23%[37][39] - 启德发展区两个项目约占2021年公司收入的32%[42][47] - 观塘商业大厦项目约占2021年公司收入的7%[43][49] 业务运营模式 - 公司按项目与供应商和分包商签约,无长期合约,有预先认可名单并定期更新[89][91] - 公司地基业务以非经常性和项目为单位运营,未与主要客户订立长期综合合约[88][90] 员工管理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约有285名员工,2020年为331名,员工数量同比减少约13.9%[95][96] - 公司员工在开展工作前接受健康和安全培训,公司定期检修机械设备,年内无致命事故,事故率低于行业平均[94][96] - 公司提供的员工酬金组合包括薪金、酌情花红及津贴,根据员工资历、职位和表现确定薪金[95][96] - 公司设计了员工绩效评估制度,以此决定加薪、奖金和晋升[95][96] - 员工性别分布为男性占93%(258人),女性占7%(20人)[174] - 员工年龄分布为31岁以下占46%(16人),32 - 45岁占24%(66人),46 - 60岁占6%(129人),61岁及以上占24%(67人)[174] - 公司严格遵守《香港雇佣条例》等法规,期内无违规情况[178][180] - 公司推行多元化非歧视政策,招聘晋升参照员工表现、经验和能力[179][181] - 公司定期参考行业薪酬基准,按《香港雇佣条例》与员工签订合约,保障员工法定权益[186] - 公司鼓励管理层和员工双向沟通,使用不同渠道通报集团消息并收集意见,高级管理层定期审核建议并解决问题[187] - 公司为员工提供行业相关安全培训,要求所有进场员工提前参加安全指导课程,设立培训津贴补贴员工参加外部课程[199] - 公司鼓励员工终身学习,积极提供培训,促进员工个人发展,期望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200]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开展业务时注重环保,建立管理系统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98][100] - 公司获颁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续证,实施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99][100] - 公司就环保规定对全体员工(包括分包商员工)进行培训[98][100] - 年内公司未因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被政府机关起诉[99][100] - 报告涵盖公司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企业社会责任表现[104][107] - 报告范围包括公司总部运营及启德项目、机场项目地基工程[105][108] - 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如按ISO14064汇报温室气体排放[110][111][112][113][114] - 公司通过联交所指定网站定期披露经营情况和项目进展[117][118] - 公司与投资者、客户、员工、供应商等通过多种渠道沟通[120] - 公司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污染控制、资源利用、平等雇佣等领域[122][124] - 公司制定多项环境管理政策,遵循ISO14001和ISO50001体系并定期评估[125] -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无违规起诉案例[126] - 公司关注废气排放,采取洒水等措施减少扬尘[127] - 集团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0,349.87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直接排放(范围一)为10,349.48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能源间接排放(范围二)为0.4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34] - 机场地基工程项目报告期内产生无害废弃物10,684.28吨[142] - 集团关注废气排放问题,主要废气为施工尘土及汽车排放,采取洒水等措施减少扬尘[129] - 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减少排放,包括鼓励员工使用视频及电话会议系统、优先选用本地供应商、优先选用环保设备[132] - 集团严格执行ISO 14001环境管理系统及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并定期评估[128] - 集团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未有因违反环保法规被检控的个案[128] - 集团推动源頭减废,为各工程项目制定建筑废物管理计划[137][140] - 启德工程项目的有害及无害废弃物由总承包商处理,集团严格遵从其管理措施[138][140] - 机场项目按废物管理计划管理废弃物,报告期内集团未产生有害废弃物[139][140] - 集团审慎处理污水排放,推广废水循环利用,减少废水排放并节约用水[142][143] - 集团总能源耗量为37,855,836.16千个千瓦 时,总能源耗量密度为247.85千个千瓦 时/每平方米混凝土用量[151] - 集团直接能源耗量为37,855,206.16千个千瓦 时,直接能源耗量密度为247.84千个千瓦 时/每平方米混凝土用量[151] - 集团燃油耗量为37,855,206.16千个千瓦 时,燃油耗量密度为247.84千个千瓦 时/每平方米混凝土用量[151] - 集团间接能源耗量为630.00千个千瓦 时,间接能源耗量密度<0.01千个千瓦 时/每平方米混凝土用量[151] - 集团电力耗量为630千个千瓦 时,电力耗量密度<0.01千个千瓦 时/每平方米混凝土用量[151] - 公司采用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多年,期望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46][148] - 公司提倡使用国家和行业推荐的节能环保设备,按施工要求采取节能措施[146][148] - 公司积极推行工地使用循环水,处理后的施工废水用于降尘和设备清洗[152][153] - 公司绿色办公室政策包括照明和空调分区控制、设定空调温度为25°C等[157][158] - 公司与供应商合同含环保规定,为新员工提供环保培训[160] - 公司有“绿色施工方案”控制环境排放,确保施工符合环保法规[164] - 工地噪音不得超过《噪音管制条例》及《绿建环评-新建建筑》规定[166] - 工地采取洒水、地面硬化等防尘措施,确保扬尘控制达《空气污染管制条例》等规定[166] - 污水排放需按要求申请许可证,委托检测,确保符合《水污染管制条例》[168] - 废弃物设临时贮存场地,分类摆放,有害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封闭存放,积存一定量委托处理[168] - 公司参照相关指引应对恶劣天气,制定环境问题应急应变计划[170][171] 职业健康与安全 - 公司以零工作意外为目标,实施管理措施防范职业病和工业伤亡风险,报告期内通过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88][191] - 公司严格遵守《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等法规,报告期内无违规情况[189][191] - 公司为运营和现场工作进行初步视察,识别潜在风险级别,对高风险工作提供评估并制定控制措施[190][192] - 公司针对办公室潜在危险制定管理及控制方法,涵盖电力、火警等多方面安全[194][196] - 公司推行安全视察计划,职安健委员会监督健康及安全表现,每月召开安全会议检讨分判商表现并制定改善措施[195][197] - 公司在工作前简报中提醒员工安全事项,针对高风险工作为员工选择合适防护装备,每月奖励职安健环表现出色的前线工人[195][197]
三和建筑集团(03822)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03 16: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21上半年公司收入1.28亿港元,较2019/20上半年的2.86亿港元减少55%,本期净亏损4300万港元,去年同期纯利400万港元[6][8] - 2020年9月30日流动比率1.8倍,高于2020年3月31日的1.7倍;权益总额6.21亿港元,低于2020年3月31日的6.98亿港元[6] - 2020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1.46亿港元,低于2020年3月31日的2.1亿港元;借款净额为零[25] - 本期行政开支约2100万港元,与2019年大致相同;本期投资400万港元添置机械及设备[26][28] - 2020年本集团经营活动所得资金为2700万港元,2019年为1500万港元[29] - 2020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46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2.1亿港元[30] - 2020年9月30日借款总额约为7000万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1.19亿港元[31] - 2020年9月30日权益总额约为6.21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6.98亿港元[34] - 2020年9月30日履约保函担保分别约5000万、1800万、1700万及700万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约5000万、1800万及1700万港元[36] - 2020年9月30日使用权资产及机械设备质押账面净值分别约为800万及3600万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1600万及5200万港元[37] - 2020年9月30日集团有265名雇员,2020年3月31日为331名[3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1.28472亿港元,2019年为2.85548亿港元[5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亏损及全面收入总额为4290.3万港元,2019年为401.3万港元[52] - 2020年9月30日资产总值为811,60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043,370千港元下降约22.21%[54] - 2020年9月30日权益总额为621,42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697,927千港元下降约10.96%[54] - 2020年9月30日负债总额为190,18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45,443千港元下降约44.95%[5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87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5,30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75.63%[6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978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1,06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4.05%[6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0,117千港元,2019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9,845千港元[60] - 2020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67,219千港元,2019年增加净额为24,083千港元[63] - 2020年9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0,102千港元,较期初的207,321千港元下降约32.42%[63] - 2020年本期亏损42,903千港元,2019年本期溢利4,013千港元[58] - 有关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为33,600千港元[58] - 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地基工程及附属服务收入为128,472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85,548千港元[75] - 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及行政开支总额为189,66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80,670千港元[77] - 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9,479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32千港元[79] - 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收入净额为359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47千港元[80] - 香港利得税按16.5%拨备,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为 - 8,451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444千港元[82][83] - 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2,903千港元,2019年同期溢利为4,013千港元[85] - 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2.55港仙,2019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为0.24港仙[85] - 2020年9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16,035千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19,284千港元[89] - 2020年9月30日租赁负债为8,161千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4,364千港元[89] - 2020年9月30日机械设备为541,122千港元,2019年9月30日为530,844千港元[90] - 2020年9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及保留金为93,956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261,672千港元下降64.1%[92] - 2020年9月30日合约资产为4,835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379千港元增长1175.7%;合约负债为4,919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1,366千港元下降56.7%[95] - 2020年9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及保留金为44,505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24,299千港元下降64.2%[100] - 2020年9月30日长期银行贷款为6,202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0,045千港元下降38.3%;短期银行贷款为52,986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00,903千港元下降47.5%[105] - 2020年借款总额为69,691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19,482千港元下降41.7%[10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给嘉勋有限公司等关联公司的租金开支与2019年持平,分别为1,080千港元、23千港元、23千港元、300千港元、438千港元、300千港元[104]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应付一名董事的利息开支为32千港元,与2019年持平[10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报酬为2,910千港元,与2019年持平[107] - 2020年9月30日应付董事刘振明先生款项为3,177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3,145千港元增长1.0%[107] - 2020年9月30日及2020年3月31日,公司并无资本承担[10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机场物流中心项目于2020年中竣工,收入占本期收入约28%;医院扩建项目于2020年中竣工,收入占比约20%[10][12] - 西九文化区项目2020年7月中标,合约金额约1.38亿港元,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本期未带来收入[9][13][14] - 启德发展区两个项目2020年中动工,合约总值约9000万港元,收入占本期约24%[15][16] - 将军澳交汇处项目进度90%,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收入占本期约14%[9][18] - 其他项目收入占本期约14%;观塘区拟建商业大厦项目预计本财年下半年动工,2022年初竣工[19][20] 董事持股情况 - 截至2020年9月30日,董事刘振明、梁丽苏在公司普通股持股百分比均为71.43%[40]
三和建筑集团(03822)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20 16:34
公司业务合同情况 - 公司获得机场物流中心地基工程主要合同,造价约5亿港元,项目2019年中动工,预计2020年中完成[12][15] - 机场物流中心项目合约造价约5亿港元,占2020年总收入约51%,截至2020年3月31日完成约93%[34][36] - 医院扩建项目合约总造价为17.8亿港元,占2020年总收入约30%,截至2020年3月31日接近竣工[38][39][42] - 将军澳交汇处项目合约造价约1.7亿港元,占2020年总收入约3%,截至2020年3月31日完成约80%,预计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40][43][44] - 将军澳跨湾连接路项目合约造价约7000万港元,占2020年总收入约7%,2020年初已完成[41][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年内合约收入显著增加至9.17亿港元,净利润为7300万港元[12][15] - 2020年公司收入增加103%至9.17亿港元,2019年为4.52亿港元[26][29] - 2020年公司毛利为1.27亿港元,利润率为14%;2019年毛利为400万港元,利润率为1%[27][29] - 2020年公司净利润为7300万港元,2019年净亏损5000万港元[56][61] - 2020年建筑工程合约收入增加超100%,达9.17亿港元[56][61] - 2020年行政开支从3800万港元增加15%至4300万港元[58][62] - 2020年净财务费用约10万港元,2019年净财务收入100万港元[59][63] - 2020年实际所得税率为13%,2019年为12%[60][64] - 2020年投资2100万港元购置机械设备,2019年为1400万港元[67][72] - 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1300万港元,2019年现金流出净额6300万港元[69][73] - 2020年3月31日净流动资产约1.81亿港元,2019年为9000万港元[70][73] - 2020年3月31日借款总额约1.19亿港元,2019年为9600万港元[76][80] - 2020年3月31日权益总额约6.98亿港元,2019年为6.26亿港元[78][81] - 2020年3月31日,三项地基工程及附属服务项目履约保函担保分别约为5000万港元、1800万港元及1700万港元,2019年分别约为1800万港元及1700万港元[85][88] - 2020年3月31日,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约1600万港元(2019年:6400万港元),机械设备约5200万港元(2019年:7600万港元)已质押[86][89] 建筑市场情况 - 公司预计建筑市场需更长时间全面复苏,明年市况仍艰难[13][16] - 立法会拨款审批积压及社会事件、疫情影响,使建筑市场公开招标合同数大减,竞争激烈,价格受压[11][15] - 预计机场第三跑道计划及启德发展项目将有更多建筑工程推出,但价格竞争仍激烈[13][16] - 政府加大经济刺激力度,鼓励公私营投资建设项目,建筑业有望重拾动力[14][16] - 公司预计建筑市场需更长时间复苏,未来半年合同收入将显著低于今年,盈利能力短期受影响[48][5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支付末期股息,每股0.02港元[20]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派息比率约46%[23][49][52] 公司基本情况及展望 - 公司在香港成立近30年,在公共基建和私营发展界别业绩良好[19][21] - 董事视《香港2030 + 发展策略》为满足中长期房屋和基建需求、加强香港可持续发展的方针[18][21] - 公司作为地基行业可靠承建商,有信心未来获得更多标志性工程[19][21] 公司股权收购情况 - 2017年3月公司收购金冠企业有限公司5%股权,金冠对可行发展计划持开放态度[51][54] 公司员工管理情况 - 公司按项目与供应商和分包商签约,无长期合约,有预先认可名单并定期更新[92][95] - 公司员工在开展工作前接受健康安全培训,对机械设备定期检修,年内无致命事故,事故率低于行业平均[93][96] - 公司提供的员工酬金组合包括薪金、酌情花红及津贴,按个人资历、职位及表现定薪[94][96] - 公司设计了员工绩效评估系统,据此决定加薪、花红及晋升[94][96] - 2020年3月31日,公司约有331名员工,2019年为175名[94][96] - 员工性别分布为男性占比94%(312人),女性占比6%(19人)[171] - 员工年龄分布为18 - 30岁占比26%(17人),31 - 45岁占比49%(87人),46 - 60岁占比26%(161人),61岁或以上占比5%(66人)[171][173] - 公司以成为「最佳雇主」为目标,报告期内未发现或收到有关歧视或招聘的违规事件或投诉[174][176] - 公司推行多元化及非歧视性政策,招聘和晋升参照员工表现、经验和能力,严禁违法骚扰行为[175][177] - 公司参考行业薪酬基准提供有竞争力薪酬,按《香港雇佣条例》签合约,保障员工法定权益[179][182] - 公司不强迫员工超时工作,超时工作有超时薪津或补假[179][182] - 公司将军澳地盘不时举办文娱活动,促进员工工作与生活平衡和身心健康[180][182] - 公司鼓励管理层和员工双向沟通,高级管理层定期审核员工建议并提出解决方案[181][183] - 公司为员工举办业界相关的安全培训,建立培训津贴计划[194][196] - 公司鼓励员工终身学习,积极为员工提供培训[198] - 公司赞助员工参加各类培训,如机械操作培训和执照考试[199] - 公司安排团队领导为年轻初级员工提供在职培训[200] - 公司安排管理人员参加行业或专业组织举办的研讨会[200] 公司环保与社会责任情况 - 公司开展业务时注重环保,建立管理系统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99] - 公司获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审核续约[100] - 公司实施基于ISO 50001的能源管理系统,促进能源高效利用[100] - 报告提供公司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环境、社会及管治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情况[105][107] - 报告内容涵盖公司总部办公室运营,以及将军澳与机场的地基工程项目[106][108] - 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参照ISO 14064汇报温室气体排放,依循香港特区政府指引进行大楼能源及碳审计[111][113] - 自2017年起,公司遵循“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进行汇报[112][113] - 公司在业务执行中注重质量、安全及环保,获颁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续证[101] - 公司实施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促进能源管理持续改善[101] - 公司按上市规则要求,在指定网站定期披露经营情况及项目进展[116][118]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与客户及承判商保持紧密联系[116][118] - 公司就环保规定对全体员工(含分包商员工)提供培训[101] - 年内公司无因违反适用环境法律法规被政府机关起诉情况[101] - 公司采用ISO 14001环境管理系统及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并定期进行内外部评估[122][125] - 报告期内公司未有因违反环保相关法例而被检控的个案[123][126] - 公司机场地基工程项目报告期内产生无害废弃物151,836.75吨,无害废弃物密度(以生产重量)为4.96吨/产量吨[134][136] - 公司制定建筑废弃物管理计划,包括回收、处理、转移和弃置建筑废弃物[129][132] - 公司将军澳工程项目的有害及无害废弃物由总承建商收集、处理及弃置,公司严格遵从其管理措施[130][132] - 公司机场项目的有害废弃物独立储存于专用垃圾桶并附标签,按法规安排处理,报告期内未产生有害废弃物[131][132] - 公司建筑废水先经污水处理池处理,确保符合排放牌照要求后排放,并推广废水循环利用[134][136][139][141] - 公司采用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多年,期望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38][140] - 公司在工地推行使用循环水,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减尘洒水及清洗装备[139][141] - 公司通过培训宣传水资源管理措施,加强用水设备维护检查,提高员工节水意识[139][141] - 公司在报告期内电力总耗量为673.05千瓦时,汽油(流动源)为26,950.89升,柴油(流动源)为82,382.98升,柴油(固定源)为3,888,044.00升,乙炔为245.52公斤,食水为80,608.00立方米,纸类物料为818.36公斤[144] - 公司办公室照明及空调系统采用分区控制,鼓励无纸化办公,设定空调温度为25℃,安排供应商回收碳粉匣,提倡使用再造纸[148] - 公司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包含环保规定,不时用海报和邮件鼓励分包商遵循环保措施,为新员工提供环保培训,在日常会议提醒员工实施环保工作[150] - 公司优先选择高效低排的型号,完工后将状态良好的工具装备带回仓库,按实际需求采购材料并记录用量,定期检查保养机器[151] - 公司有“绿色施工方案”,现场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确保扬尘和噪音控制达到相关规定,在施工场界即时监测与控制噪音[152][155] - 公司按排放要求申请污水排放许可证,委托单位检测废水水质,确保污水排放达标,设立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分类存放废弃物,委托收集商处理有害固体废弃物[157] - 公司参照《绿建环评-新建建筑》指引,制定区域采购措施,优先选用本地供应商和地区物料[159] - 公司吸纳新技术和设备,定期维护设备,提高运行效率,降低额外排放[160] - 公司定期监测和检视温室气体排放量,确定未来应对方针[161] - 公司直接排放为10,472.6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能源间接排放为0.34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0,472.99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63] - 电力消耗673.00kWh,碳排放0.337tCO₂e;汽油(流动源)消耗26,950.89升,碳排放71.687tCO₂e;柴油(流动源)消耗82,382.98升,碳排放226.562tCO₂e;柴油(固定源)消耗3,888,044升,碳排放10,173.573tCO₂e;氧乙炔消耗245.52千克,碳排放0.830tCO₂e[165] 公司职业健康与安全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OHSAS 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1名工人受伤,损失32个工作日[185][186] - 2019/20年度因工死亡人数为0人,2018/19年度同样为0人[190] - 2019/20年度因工伤损失日数为32天,2018/19年度为0天[190] - 公司确立工地安全管理系统并通过OHSAS 18001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87] - 公司推行安全视察计划,职安健委员会负责监督健康及安全表现[193][195] - 公司每月召开安全会议,检讨各分判商在职安健环的表现[193][195]
三和建筑集团(03822)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1-29 16: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20上半年公司收入2.8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43亿港元增加17%,本期溢利40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400万港元[4][6]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85,54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43,026千港元;本期溢利为4,013千港元,2018年同期亏损4,189千港元[4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4港仙,2018年同期亏损0.25港仙[44] - 2019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303千港元,2018年为 - 7468千港元[50] - 2019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1065千港元,2018年为 - 12564千港元[50] - 2019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9845千港元,2018年为37249千港元[50] - 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4083千港元,2018年为17217千港元[52] - 2019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6964千港元,期末为221047千港元;2018年期初为256401千港元,期末为273618千港元[5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地基工程及附属服务收入为285,54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43,026千港元[7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及行政开支总额为280,67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48,438千港元[77] - 2019年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为232千港元,2018年为 - 192千港元[79] - 2019年财务收入净额为347千港元,2018年为415千港元[80] - 2019年香港利得税为1,444千港元,2018年为 - 1,000千港元[82] - 2019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013千港元,2018年为 - 4,189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24港仙,2018年为 - 0.25港仙[84]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9月30日借款净额为0,与2019年3月31日相同;流动比率为1.3倍,2019年3月31日为1.5倍;权益总额约6.3亿港元,2019年3月31日约6.26亿港元[4] - 2019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2.24亿港元,2019年3月31日约2亿港元[18][24] - 2019年9月30日借款总额约1.19亿港元,2019年3月31日约9600万港元[2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601,972千港元,流动资产为377,372千港元,资产总值为979,344千港元[4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29,722千港元,负债总额为349,622千港元,权益及负债总额为979,344千港元[45][46]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借款非流动部分为14,326千港元,流动部分为101,034千港元[45][46] - 2019年9月30日股本为420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94087千港元,保留盈利为419765千港元,总计为629722千港元[48] - 2019年3月31日至4月1日,机器及设备非流动资产从563,615千港元降至499,229千港元,减少64,386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从0增至74,347千港元[62] - 2019年3月31日至4月1日,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流动资产从5,852千港元降至5,512千港元,减少340千港元[62] - 2019年3月31日至4月1日,储备权益从621,716千港元降至621,509千港元,减少207千港元[62] - 2019年3月31日至4月1日,借款-非流动部分非流动负债从3,400千港元降至1,969千港元,减少1,431千港元;租赁负债-非流动部分从0增至4,699千港元[62] - 2019年3月31日至4月1日,借款-流动部分流动负债从92,498千港元降至84,778千港元,减少7,720千港元;租赁负债-流动部分从0增至14,280千港元[62] - 2019年3月31日至9月30日,使用权资产总计从74,347千港元降至38,419千港元[70] - 2019年3月31日所披露的经营租赁承担12,468千港元,经贴现等调整后,2019年4月1日已确认租赁负债为18,979千港元,其中流动租赁负债14,280千港元,非流动租赁负债4,699千港元[70]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机械及设备价值为530,84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75,674千港元[87][89] - 2019年9月30日,使用权资产总计38,419千港元,租赁负债总计9,738千港元[88] - 2019年9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及保留金净额为134,612千港元,3月31日为45,858千港元[90] - 2019年9月30日,在建合约工程计入流动负债金额为 - 11,859千港元,3月31日为 - 25,695千港元[93] - 2019年9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及保留金为129,854千港元,3月31日为34,833千港元[98] - 2019年9月30日借款总额为115,360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95,898千港元增长约20.3%[101] - 2019年9月30日非流动借款中,长期银行贷款为14,326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1,969千港元增长约627.7%[101] - 2019年9月30日流动借款为101,034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92,498千港元增长约9.2%[101] - 2019年9月30日经营租赁承担不迟于1年需支付1,089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9,040千港元下降约87.9%[104] - 2019年9月30日经营租赁承担迟于1年但不迟于5年需支付129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3,428千港元下降约96.2%[104] - 2019年9月30日及2019年3月31日公司并无资本承担[102] 公司业务项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机场物流中心项目合约造价约5亿港元,已完成8%,预计2020年中完成,收入占本期约14%[7][8][9] - 医院扩建项目已完成91%,预计2020年中完成,收入占本期约49%[7][11] - 将军澳交汇处项目已完成73%,预计2020年中完成,收入占本期约11%[7][13] - 将军澳跨湾连接路项目已完成80%,预计2019年底完成,收入占本期约16%[7][15] 公司人员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集团约有308名雇员,较2019年3月31日的175名有所增加[32] 公司股权结构相关 - 董事刘振明先生和梁丽苏女士分别持有公司12亿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均为71.43%[34] - 刘振明先生和梁丽苏女士分别持有Actiease Assets Limited和Silver Bright Holdings Limited 100%的股份[34] - 主要股东Actiease Assets Limited、Silver Bright Holdings Limited、Managecorp Limited、IQ EQ (NTC) Trustees Asia (Jersey) Limited分别持有公司12亿股股份,持股百分比均为71.43%[36] 公司合规与准则相关 - 公司于本期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全体董事于本期遵守标准守则规定准则[39][40]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58] - 集团首度应用多项香港会计准则修订,其中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对财务资料有影响[59] 公司费用相关数据变化 - 行政开支由约1800万港元增加9%至本期的2000万港元[19]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给嘉勳有限公司的租金开支为1,080千港元,与2018年持平[10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应付一名董事刘振明先生的利息开支为32千港元,较2018年的20千港元增长60%[107]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报酬为2,910千港元,较2018年的2,919千港元下降约0.3%[109] - 2019年9月30日应付董事刘振明先生款项为3,107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3,075千港元增长约1.0%[109] 公司租赁相关数据变化 - 2019年4月1日对租赁负债应用的加权平均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为4%[64] - 2019年3月31日,公司有不可撤销经营租赁承担约12,468,000港元[67]
三和建筑集团(03822)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7-12 18: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收入减少13%至4.52亿港元,2018年为5.18亿港元[29][32] - 2019年公司毛利及利润率分别为400万港元及1%,2018年分别为4400万港元及8%[30][32] - 公司2019年净亏损5000万港元,2018年净利润为600万港元[58][61] - 2019年3月31日净负债比率为零,财务状况健康[53][56] - 行政开支从去年6100万港元减少38%至3800万港元[60][62] - 公司就两个澳门项目应收保留金计提2500万港元拨备[58][61] - 本年度净财务收入约100万港元,去年净财务费用约200万港元[67][70] - 本年度实际所得税率为12%,2018年为2%[68][71] - 本年度投资约1400万港元购置机械设备,2019年3月31日资本承担为零[73][77] - 2019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约6300万港元,2018年为净流入6700万港元[75] - 2019年3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2亿港元,2018年为2.59亿港元[59][61][76][79] - 2019年3月31日借款总额约9600万港元,2018年为8100万港元;其中短期银行贷款约8000万港元,2018年为2900万港元;长期银行贷款及融资租赁责任即期部分约1300万港元,2018年为3600万港元[82][86] - 2019年3月31日净流动资产约9000万港元,2018年为1.56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5倍,2018年为1.7倍;权益总额约6.26亿港元,2018年为6.86亿港元[84][87] - 2019年3月31日两项地基工程及附属服务项目履约保函担保分别约1800万港元及1700万港元,2018年相同[90][93] - 2019年3月31日根据融资租赁持有及质押以获长期银行贷款的机械设备账面净值分别约6400万港元及7600万港元,2018年分别为8400万港元及1.17亿港元[91][9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医院扩建项目合同价值17.8亿港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完成84%,预计2020年中完成,本年度收入占比约72%[36][38][39][41][45] - 将军澳交匯处项目合同造价约1.7亿港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完成54%,预计2019年底完成,本年度收入占比约20%[36][42][46] - 将军澳跨湾连接路项目合同造价约6000万港元,2019年中动工,预计2020年中完成[36][43][47] - 黄大仙区商住发展项目合同总额约3.2亿港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首阶段完成77%,预计2020年中完成,本年度收入占比约3%[36][44][48][51] - 首阶段侧向承托工程于2019年3月31日已完成约77%,预计2020年中左右完成[54] 公司年报及报告期信息 - 公司发布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10][16] - 公司报告期为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涵盖总部办公室运营及将军澳地基工程项目[110][113] 建筑市场环境 - 立法会拨款审批延误致建筑市场招标合同数大减,竞争激烈,合同价格受压制[11][16] - 受中美贸易及香港立法会运作影响,建筑市场全面复苏需更长时间[14][17] - 预计明年机场第三跑道计划有更多工程推出,但价格竞争仍激烈[14][17] - 因公共工程和基建项目资金审批受阻,投标数量有限且价格竞争激烈,公司利润率将受抑制[52] - 机场第三条跑道计划的建设工程逐步开展,或对建筑市场有积极影响[52] - 施政报告中的“明日大屿”项目涉及填海1700公顷,对香港及建筑行业中长期发展是利好[52] 公司业务项目获取 - 公司获将澳交匯處钻孔桩分包工程,造价约1.7亿港元,2018年中动工,预计2019年底完成[12][16] 公司投资情况 - 2017年3月公司收购一家地产公司5%股权,以探索地产投资或开发机会[20] - 2017年3月公司完成收购物业控股公司5%权益[24] 公司发展战略与前景展望 - 董事将香港2030+发展战略作为满足中长期住房和基建需求的指引[21] - 公司在港成立近30年,董事会对建筑市场长期前景审慎乐观[22] 公司致谢 - 公司感谢董事会成员、管理团队、员工、供应商、分包商、合作伙伴、股东和客户的支持[23] 公司环保管理 - 公司获颁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续证,实施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105][106] - 公司就环保法定及相关规定向全体员工(含分包商员工)提供培训[104][106] - 公司年内未因违反适用环境法律法规被政府机关起诉[105][106] - 公司采用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内外部评估[117] - 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758.2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直接排放757.8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能源间接排放0.3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17/18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8419.36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直接排放8419.0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能源间接排放0.36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28] - 电力总耗量681.35千瓦时,碳排放0.3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汽油(流动源)总耗量18432.97升,碳排放40.89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柴油(流动源)总耗量47238.01升,碳排放130.96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柴油(固定源)总耗量220500.00升,碳排放577.0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30] - 公司严格遵守环保法规,报告期内未有因违反环保相关法例而被检控的个案[121][124] - 公司参照《绿建环评-新建建筑》指引制订区域性采购措施,优先选用本地供应商及地区生产的物料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122][125] - 公司致力吸纳新技术及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额外排放[123][125] - 公司关注废气排放问题,主要废气为施工尘土及汽车排放,会采取洒水等缓解措施,少量私家车对环境影响不大[131][134] - 公司推动源头减废,制订建筑废物管理计划,将军澳项目有害废物由总承建商处理,公司严格遵从相关措施[136][139] - 公司审慎处理污水排放,建筑污水先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再排放,推广废水循环利用理念[138][140] - 公司制订行为准则和技术指导,确保能源、水等资源高效节约使用[142] - 公司采用ISO50001能源管理系统多年并获认证,期望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43] - 报告期内,公司电力总耗量为681.352千瓦 时,汽油(流动源)总耗量为18,432.97公升,柴油(流动源)总耗量为47,238.01公升,柴油(固定源)总耗量为220,500.00公升,纸类物料总耗量为938.65公斤[150] - 公司制定实务守则及技术指引,概括对员工、承包商和供应商的环保要求[144] - 公司采用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并持续多年获认证,期望降低能源成本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45] - 公司在工地推行使用循环水理念,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减尘洒水及清洗装备[147][148] - 公司建立绿色办公室政策及绿色营运管理措施,如照明及空调分区控制、鼓励无纸化办公等[151][152] - 公司为新员工提供环保培训,在日常会议中提醒员工实施环保工作[153] - 公司在符合要求下优先选择高能效、低排放型号支持环保,完工后将状态良好的工具及装备带回仓库再用[153] - 公司有“绿色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按环保法律法规执行,降低对周边环境影响[155][156] - 工地采取洒水、地面硬化等防尘措施,确保扬尘控制达相关规定[158] - 工地噪音不得超相关规定,并进行即时监测与控制[158] 公司员工情况 - 2019年3月31日公司约有175名员工,2018年为177名[100] - 2019年3月31日公司有雇员约175名,2018年为177名[102] - 员工性别分布为男性占比89%(159人),女性占比11%(19人)[163] - 员工年龄分布为18 - 30岁占比50%(11人),31 - 45岁占比23%(38人),46 - 60岁占比6%(88人),61 - 84岁占比21%(41人)[163] 公司员工权益与发展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或收到有关歧视或招聘的违规事件或投诉个案[164][166] - 公司定期参考行业薪酬基准提供具竞争力薪酬福利,按《香港雇佣条例》签合约保障员工权益[169][172] - 公司将军澳地盘不时举办文娱活动促进员工工作生活平衡和身心健康[170][172] - 公司鼓励管理层和员工双向沟通,高级管理层定期审核员工建议并提解决方案[171][173]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OHSAS 18001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75][178]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反当地职业健康和安全法律法规情况,无工作相关死亡案例[176][178] - 公司推行安全视察计划,职安健委员会监督健康及安全表现[181][183] - 公司为员工提供行业相关安全培训,设培训津贴补贴员工参加外部课程[182] - 公司为员工举办业界相关安全培训,建立培训津贴计划[184] - 公司鼓励员工终身学习,积极提供培训促进个人发展[186][189] - 公司资助员工参加各类培训,如机械操作培训、新机型操作训练等[187][190] - 公司关注初级员工事业发展,安排小组主管提供在职培训[188][190] - 公司管理层参与业界或专业团体举办的讲座提升管理知识[188][190] - 公司禁止雇佣童工和强制劳动,招聘时核查年龄[192][194] 公司供应链管理 - 公司按逐项基准与建筑材料供应商及分包商订立合约,无长期合约,有预先认可名单并会检讨更新[101] - 公司期望与供应链共创美好环保未来,招标采购列明要求标准[193][195] - 公司建立内部政策规范招标报价,评估供应商多方面表现[197][200] - 公司采用供应链管理机制,定期评估供应商合规情况[198] - 公司项目管理团队监测承包商表现,实施环保和职安健指引[199] 公司沟通与联系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投资者沟通,与客户和承包商通过会议、电话会议和邮件保持密切联系[116] - 公司认为与利益相关者真诚沟通是业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