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服务

搜索文档
重庆建工:二季度新签合同额降42.97%
新浪财经· 2025-08-08 16:49
重庆建工新签合同金额变动 - 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合同金额81.01亿元,同比减少42.97% [1] - 2025年上半年累计新签合同金额242.71亿元,同比减少19.20% [1]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数据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26 08:03
主要经营情况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新签订单70项合同金额总计人民币3410655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89% [1] - 2025年4月至6月新签合同34项累计合同金额为人民币9425417万元 [1] -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及已中标未签约订单金额总计人民币3911624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004% [1] 重大项目履行情况 - 公司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潮峰钢构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与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期项目(萧政储出(2020)8号)地块EPC总承包合同》签约合同价格为人民币412405413万元其中公司承担工程总额约为20427030万元 [2]
中国建筑(601668) - 中国建筑2025年1-6月经营情况简报
2025-07-24 16:45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6月新签合同总额25010亿元,同比增0.9%[3] - 2025年1 - 6月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23265亿元,同比增1.7%[3] - 2025年1 - 6月房屋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14964亿元,同比降2.3%[3] - 2025年1 - 6月基础设施业务新签合同额8237亿元,同比增10.0%[3] - 2025年1 - 6月境内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22117亿元,同比增2.2%[3] - 2025年1 - 6月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0107万平方米,同比降1.3%[3] - 2025年1 - 6月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1745亿元,同比降8.9%[4] - 2025年1 - 6月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面积633万平方米,同比降3.3%[4] 市场资源 - 2025年6月末土地储备7627万平方米[4] - 2025年1 - 6月新购置土地储备520万平方米[4]
天风证券: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 关注智慧城市等相关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07:36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核心目标 -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 [1] - 城市发展主题为高质量发展,主线为内涵式发展,重要抓手为城市更新 [1][2] - 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2] 中国城市发展阶段转型 - 城市发展历经三阶段:1960年代控制人口规模→1978年大规模城镇化→2015年质量变革为核心 [2] - 城镇化率已达相对高位,增长斜率放缓,重心从扩容转向提质 [2] - 发展核心从城市建设现代化转向以人民群众价值判断和满意度为核心 [2] 新型城镇化战略重点 - 国务院2024年行动计划提出5年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70% [3] - 三大行动体现战略重心: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人为本)、潜力地区城镇化提升(分类施策)、城市更新与安全韧性(差异化推进) [3] 城市更新政策内涵演变 - 政策目标从基础民生转向构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4] - 驱动模式从物理空间改造转向可持续多层次机制建设 [4] - 重点任务包括老旧小区更新、基础设施补短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4] 城市更新相关投资领域 - 城市规划领域涉及蕾奥规划、苏州规划、新城市等企业 [6] - 建筑建材领域包括中国中铁、东方雨虹、北新建材等标的 [6] - 智慧城市领域覆盖深城交、数字政通、秦川物联等技术服务商 [6] - 地下管网与公用事业涉及三和管桩、深圳燃气、伟星新材等基础设施供应商 [6]
中国建筑20250625
2025-06-26 22: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 - 公司:中国建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情况 - 2025年前五月建筑业务合同额近1.7万亿元,同比增2.2%,房屋建筑合同额约1.1万亿元略降,工业厂房等细分领域仍增长,基建业务合同额近6000亿元,同比增16%,能源工程增速近翻倍[2][5] - 地产业务销售额约1300亿元,同比略降,4、5月销售额同比降幅收窄[2][5] - 2025年1 - 5月基建新签订单同比增16.2%,能源工程、水利水电、市政工程推动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基建投资维持约5%增速,为基建项目提供释放空间[3] - 2025年一季度能源工程新签订单同比增96.6%,市政工程新签订单同比增44.4%[7] - 海外订单增速下降因去年同期承接大型项目,未来坚持积极审慎策略,优先发展高质量海外市场[3][5] 财务情况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约200亿元,同比增加58亿元,主要为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减值和土地存货减值,一季度应收账款回收平稳,加大地产存货去化力度[3] - 应收账款结构中,纯政府类项目占10%,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占40%,央企占10%,外资占5%,民营企业占35%,依赖地方政府发债进展,预计2025年超长期国债和专项债仍有较大释放空间,现金流有望改善[2][7] - 坚持每年分红金额绝对增长,今年每股分红0.271元,股息率维持在4.5%以上,持续进行第七轮集团增持,自去年年底累计增持超6亿元[2][5][6] 业务增长原因及可持续性 - 能源工程业务高增长受益于市场需求和国家绿色转型政策,公司通过EPC模式形成成熟体系[2][7] - 市政工程增长是基于去年下降的反弹,城市更新需求带动提速,中国建筑作为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基础设施项目承接能力强[2][3][8] 市值管理 - 建立健全市值管理制度,将市值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战略,设定定性与定量指标,通过资本市场指标、投资者沟通交流、信息披露以及资本运作等措施提升公司估值[3][11][12][13] 房地产行业及公司表现 - 今年房地产行业延续分化态势,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表现较好,三四线城市需求不足,全国房地产投资1 - 5月下降超10%,TOP100企业拿地同比增长28.8%,中国建筑集中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拿地,销售表现优于整体行业[14] - 未来房地产市场将逐步企稳,需基本面改善,国家政策加力推动将促进市场稳定发展,中国建筑将在保障房建设等领域发力[16] 城市更新领域 - 城市更新是中国建筑关注重点领域,今年一季度保障房项目同比增长超20%,公司在广州等城市投资城市更新项目进展顺利,国家出台城市更新专项方案带来积极影响,中国建筑在该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15] 战略规划 - 十五五规划中,房建、基建、地产以高质量发展为前提,优先“优、做强、做大”,房建引入科技元素,基建推进规模增长并专业提升,地产集中核心区域开发高质量产品,积极拓展海外业务[16][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减值主要为建筑业务中的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减值和土地存货减值,按会计准则计提[8] - 公司集中资源于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优化存货结构,推进“好房子”建设,销售表现优于市场[3][9][10] - 国家化债政策对中国建筑产生利好影响,已纳入多个项目,今年经营现金流较去年同期好转[13][14]
浙江建投: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1:13
公司评级与财务概况 -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22浙建投MTN001"债项信用等级同样维持AA+ [4]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1,208.82亿元,同比下降0.63%,所有者权益95.13亿元,资产负债率92.13% [7]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06.43亿元,同比下降12.89%,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下降40.63%,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9.14亿元 [7] 业务运营情况 - 2024年建筑新签合同额1,070.13亿元,同比下降5.90%,其中房建工程占比81.75% [16] - 浙江省内新签合同额占比71.36%,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9.66%,主要来自香港、马来西亚等地 [18] - 公司涉及阿尔及利亚杜维拉体育场项目诉讼,被索赔约10.56亿元,案件尚在审理中 [17] 财务风险指标 - 2024年总债务216.29亿元,总债务/EBITDA升至11.20倍,EBITDA利息保障倍数降至1.98倍 [7] - 受限资产143.47亿元,占总资产11.87%,主要为保证金及司法冻结资金 [26] - 两金规模(应收账款+合同资产)747.03亿元,占流动资产比重较高 [23] 行业环境分析 - 2024年建筑业受房地产下行影响显著,房建产值占比约60%的行业面临需求萎缩 [10] - 基建投资结构向铁路、水利等领域倾斜,但地方财政压力制约增量项目资金 [11] - 建筑企业垫资和回款压力突出,业主付款账期延长现象普遍 [11] 股东支持与融资能力 - 公司为浙江省国资委下属企业,在业务资源、融资等方面获政府强力支持 [28] - 截至2024年末获银行授信835.27亿元,未使用额度553.76亿元,备用流动性充足 [24] - 正在推进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预计增强资本实力 [12]
上市25年七度“保壳” 科新发展业绩何以逆势狂飙
证券时报· 2025-06-24 02:58
公司摘星脱帽 - 公司因2024年年报触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消除,于5月20日成功"摘星脱帽" [2] - 公司上市25年来第7次成功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成为A股市场"保壳王" [2] - 公司自2000年登陆资本市场后持续挣扎在保壳路上,曾用名包括天龙股份、山水文化等 [2][4] 公司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434.28%,其中建筑工程业务贡献3.6亿元,同比增幅超500% [6][7] - 建筑工程业务毛利率为12.56%,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提达装饰、提达建设、提达机电开展 [7] - 提达装饰2024年贡献营收3.52亿元,净利润3788.7万元,占公司全年净利润近95%,而2023年该子公司亏损1.45亿元 [7] - 公司2024年新签项目39个,金额达8.47亿元 [8]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2.2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0.93%,均为新增客户 [11] 行业对比 - 2024年Wind中信建筑装修板块28家相关上市公司中,18家归母净利润亏损,18家业绩同比下滑 [9] - 行业整体受宏观因素影响,竞争加剧,大部分同行企业业绩呈亏损或下降趋势 [9] 财务特征 - 公司2024年业绩呈现明显季节性,一、二季度净利润分别为-734.87万元、30.18万元,三、四季度分别达到1852.28万元、2850.11万元 [9]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997.7万元中,非经常性损益贡献3187.57万元,包括出售资产收益1248.8万元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93.71万元 [17] - 公司2024年扣非净利润仅为810.13万元 [17] - 2022-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892.62万元、-3921.65万元、-1235.4万元 [18] - 2024年公司货币资金6111.02万元,应付账款2.16亿元,应收账款同比激增178%至2.33亿元 [18] 股东结构 - 2024年7月连宗盛出资2亿元,通过间接持有33.23%股份成为公司新实控人 [12] - 连宗盛为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常务副会长,与潮汕资本巨头连氏家族关联密切 [12] - 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包含五位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8.04% [17] 历史沿革 - 公司2000年以天龙大厦为核心资产上市,2001年因停业装修等因素亏损超7000万元 [4] - 2003年公司因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被实施ST [4] - 公司2004年首次成功保壳,此后在2007、2010、2014、2017、2020及2025年均完成保壳 [6] - 公司2009年及2013年均在前三季度亏损情况下,依靠第四季度实现全年扭亏 [6] 业务转型 - 公司主业频繁变更,从最初自有房屋租赁调整至红酒贸易、广告传媒,再到建筑装饰工程 [17] - 上市25年来公司扣非净利润仅在6个会计年度实现盈利 [17] - 当前公司主业包括建筑工程、写字楼出租和互联网广告营销三大类 [6]
牧原股份: 关于2025年度增加日常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3 19:14
关联交易基本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增加与关联方牧原集团及其子公司、参股公司、正泰牧原、牧原建筑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 [2] - 关联交易议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2] 预计关联交易类别与金额 - 向牧原集团及其子公司采购车辆及零配件、车辆维修等,调整前金额9,000万元,调整后16,000万元,2025年1-3月已发生4,267.35万元 [2] - 向正泰牧原采购工程、机械设备材料及安装、维修等,调整前金额5,000万元,调整后6,000万元,2025年1-3月已发生1,321.19万元 [2] - 向牧原建筑接受建筑工程服务、购买设备及材料,调整前金额200,000万元,调整后400,000万元,2025年1-3月已发生66,567.71万元 [2] - 向牧原集团及其子公司、参股公司接受住宿、餐饮、会议、物业、租赁、平台等服务,调整前金额10,000万元,调整后13,500万元,2025年1-3月已发生1,897.02万元 [2] - 向牧原集团及其子公司、参股公司销售猪肉制品、猪粪、产品等,调整前金额14,600万元,调整后15,600万元,2025年1-3月已发生4,400.82万元 [2] 关联方介绍 - 牧原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2,088.55亿元,负债总额1,303.13亿元,净资产785.42亿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1,428.79亿元 [3] - 正泰牧原为牧原集团间接参股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4,546.42万元,负债总额1,528.39万元,净资产3,018.03万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5,910.07万元 [3] - 牧原建筑为牧原集团全资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82.62亿元,负债总额46.30亿元,净资产36.33亿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26.53亿元 [4] 关联交易主要内容 - 关联交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交易价格遵循市场化定价原则,由双方协商确定 [5] 关联交易目的和对公司的影响 - 关联交易因公司经营业务所需,交易价格公允合理,未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5] - 关联交易对公司独立性不构成影响,公司主要业务未对关联人形成依赖 [5]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核意见 - 独立董事一致同意2025年度增加日常关联交易议案,认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未损害公司及非关联股东权益 [6]
中国建筑(601668) - 中国建筑2025年1-4月经营情况简报
2025-05-16 17:46
新签合同情况 - 2025年1 - 4月新签合同总额15202亿元,同比增长2.8%[3] - 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14247亿元,同比增长3.7%[3] - 房屋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9153亿元,同比下降4.8%[3] - 基础设施业务新签合同额5053亿元,同比增长24.0%[3] - 勘察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41亿元,同比下降16.5%[3] - 境内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13547亿元,同比增长4.2%[3] - 境外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700亿元,同比下降4.0%[3] 房屋建筑情况 -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65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8%[3] - 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99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7%[3] 地产业务情况 - 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956亿元,同比下降9.0%[4]
青建国际:获授三份总合约额约20.9亿港元的建筑工程合约
快讯· 2025-05-09 16:38
公司动态 - 青建国际近期获授两份香港建筑工程合约及一份新加坡建筑工程合约,总合约额预计约为20 9亿港元 [1] - 香港合约包括蚝涌合约和沙田合约,分别计划于2026年10月及2028年6月完成 [1] - 新加坡合约为兀兰合约,预计于2029年3月完成 [1] - 合约额包含或有款项,实际合约额未必等于预计总额 [1] 行业信息 - 公司获得香港和新加坡两地建筑工程合约,显示在两地市场的业务拓展 [1] - 合约执行周期较长,最晚项目预计2029年完成,反映建筑行业项目周期特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