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能建(03996)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能建(601868) -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2-21 17:30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2月21日召开,8名董事均参加表决[1]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延长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决议及授权有效期议案,均延长12个月,需股东大会批准[1][3] - 审议通过提请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等议案,将另行发布通知[3][4]
中国能建20250219
2025-02-20 00: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电力、新能源、储能、氢能、数字化、投资运营等 公司:未提及具体名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4年公司整体生产经营情况 - 主要指标稳定增长,1月公告新签合同额提升,境内同比增长约8%,海外接近15%,营业收入和利润稳中向好 [1] - 优化业务布局,形成千亿级和五个百亿级核心市场,升级海外布局,海外多国签约额可观,与多家集团签战略合作协议,高端拜访转化落地成果转化率高 [2] - 重点领域转型成效明显,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签约同比增长超5%,占比接近40% [2] - 新兴产业加快布局转化,在国务院国资委占新产业考核中位列建筑央企首位,多个新业态和新技术落地,多个项目入选相关工程,湖北应城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3] - 数字化发展开创局面,布局多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35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4] 各业务板块情况 - **传统能源(火电)**:2024年火电表现好,占新签合同比重高,2025年增速可能放缓但持续性存在,因有在手订单和转化,且火电灵活性改造后作用明显 [5][6] - **光伏**:2024年境内光伏订单减少,海外如伊拉克有1GW光伏电站新签项目 [7] - **抽水蓄能**:2024年稳中有升,上半年占比不理想,四季度略有上浮,2025年新订单不会爆发式增长,维持去年稳定性 [7][8] - **电网**:国内电网建设市场更多是联网布局和投资安排,公司从勘察设计环节介入,15期间国内电网有一定幅度上升安排,公司在电网勘察设计布局环节有优势 [9] - **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计划中长期全国布局100座,截至2024年下半年有几十个选址完成,二三十个完成初期可研分析,今年建设和开工约10个项目,湖北应城项目收益率约6.6%,新项目有望接近7%甚至更高,300兆瓦投资额约18亿,工期有望压缩到1.5 - 2年 [11][12][13] - **氢能**:是公司发展方案重点,吉林松源项目一期投资70亿左右,下游产品销售好,盈利预期适度上调,回报率按7%测算,今年开始在另外两个地方布局,规模约几十个亿 [14][17][19] - **投资运营**:2024年装机速度放缓,行业影响更大,2025年结合十四五阶段会超过二十几万 [21] - **数字化AI**:在全国八大数据中心抢先布置五个节点,甘肃沁阳东数西算项目数据楼投入使用,研究算力和土能、电力建设结合,通过数据中心楼宇建设和电力系统布局等参与业务,数据中心项目滚动开发,一期部分数据楼基本建成 [22][24][25] - **海外业务**:2024年新签合同额两位数增长,亚洲地区占比最高,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超90%,公司要求逐年提升海外业务绝对值和占比 [27][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3月底将对外发布年度报告 [4] - 公司财务针对化债有专项行动,截至1月中上旬化债在公司整体“两金”中无明显占比提升,应收款减值情况待审计安排 [26]
中国能建(601868) -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进展情况的公告
2025-01-15 00:00
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2024年10月15日起6个月内拟增持3 - 5亿元A股[2][4] - 2024.10.15 - 2025.1.14累计增持68,185,000股,金额150,007,000元[2][3][6] - 增持不设价格区间,资金源于自有及借款[4] 持股情况 - 增持前集团直接持股18,710,456,522股,占44.88%[3] - 增持后集团直接持股18,778,641,522股,占45.04%[6] 其他 - 集团承诺增持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7] - 公司将关注并披露增持情况[7]
中国能建(601868) -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A股实施公告
2025-01-11 00:00
利润分配方案 - 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于2024年11月26日通过股东大会审议[2] - 以41,691,163,636股为基数,每股派现0.0125元,共派现521,139,545.45元[4] 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1/17,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1/20[2][5] 股东派现情况 - A股股份数32,428,727,636股,派发A股股东现金红利405,359,095.45元[4] - 不同类型股东税负及实际派现情况不同[7][8][9] 红利发放方式 - A股股东(除自行发放对象外)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6] 咨询信息 - 咨询联系部门为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10 - 59098818[10]
中国能建: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所属企业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4-12-30 17:31
担保事项 - 公司拟为间接控股子公司SK公司提供28亿元资金补足担保[3] - 担保保证期间从2031年4月至2035年4月[4] - 若账户金额低于要求,公司对差额部分的98%履行担保义务[3][4][6][7] 子公司情况 - SK公司由子公司合计持股98%,在巴基斯坦建884MW水电站,总投资预计19.62亿美元[3][4] - 被担保人SK公司资产负债率70.2%,2024年6月末资产总额132.80亿元,负债93.28亿元,净资产39.52亿元[4][5] 担保额度与金额 - 2024年度对资产负债率70%以上子公司担保额度196.6亿元,本次用28亿元[4] -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706.45亿元,占归母净资产63.95%[9] -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实际担保金额383.79亿元,占归母净资产34.74%[9] -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对全资和控股子公司担保总额623.86亿元,占归母净资产56.48%[9] -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对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实际担保金额316.45亿元,占归母净资产28.65%[9]
中国能建: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工程中标公告
2024-12-27 16:3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子公司联合体中标国家电投揭阳前詹电厂项目EPC总承包[1] - 项目中标金额约58.8669亿元人民币[1] - 项目总工期约27个月[1]
中国能建江苏院中标国家级近零碳排炼钢示范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4-12-26 17:42
项目概况 - 项目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 [1] - 包含57.97兆瓦分布式光伏系统 [1] - 包含37.5兆瓦风电系统 [1] - 包含120兆瓦/240兆瓦时用户侧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系统 [1] - 包含一套具备能碳溯源和交易功能的微电网综合运行管理平台 [1] 项目意义 - 中国能建江苏院成功中标国家级近零碳排炼钢示范项目 [1] - 项目为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绿色低碳能源介质供给总承包 [1] - 打造电炉短流程炼钢第一个国家级示范项目 [1]
中国能建: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工程中标公告
2024-12-23 16:58
公司信息 - A股代码601868,简称中国能建[1] - H股代码03996,简称中国能源建设[1] 项目中标 - 子公司联合体中标江苏常熟发电项目EPC总承包标段[2] - 中标金额约69.2868亿元[2] - 项目为3×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替代扩建项目[2] - 项目总工期约48个月[2] - 相关方未正式签合同,项目有不确定性[2] 公告时间 - 公告发布于2024年12月24日[3]
中国能建:电力建设龙头,传统业务优势稳固&新兴产业蝶变可期
长江证券· 2024-12-17 09:26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中国能建(601868.SH)"买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能建是国内能源建设龙头企业,在火电、核电常规岛和输变电工程等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同时积极布局储能和氢能等新兴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中国能建是能源电力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吸收合并葛洲坝集团在上交所上市,2023年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持续跃升,全球品牌价值500强跃升至192位 [26] 经营情况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60.3亿元,同比增长10.8%,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2.1% [5] - 2024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1.4亿元,同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增长17.3% [35]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12.64%,同比增加1.7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77%,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38] 业务布局 - 2023年公司传统能源、新能源工程建设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1201.8亿元、1157.1亿元,同比-5.5%、+39.4%,营收占比分别为36.9%、35.6% [6] - 2023年公司新能源投建营毛利率为47.4%,营收为37.2亿元,同比增长58.8% [6] - 2024Q1-Q3公司新能源业务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4%、10.1% [6] - 2023年公司完成新签合同额12837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新签合同额2673.8亿元,同比增长62.0% [5] - 2024Q1-Q3公司境外业务营收为281.2亿元,同比增加10.3%,境外新签合同额为1753.81亿元,同比增长9.9% [61] 传统能源电力建设优势 - 公司在火电、核电常规岛和输变电工程领域处于龙头地位,承担我国70%以上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100%的特高压工程勘察设计任务 [6] - 2023年公司传统能源营业收入为1201.76亿元,同比下降5.45%,营收占比为36.9%,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 [71] - 2023年公司火电业务勘测设计及工程建设订单分别为26.4亿元、728.09亿元,火电业务勘测设计实现营业收入17.29亿元,同比增长18.88% [84] 新能源投建营转型发展 - 2023年公司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业务营业收入为1157.09亿元,同比增加39.36%,新能源工程建设业务营收占比为35.6%,同比增加8.1个百分点 [118] - 2023年公司新能源工程建设业务毛利率为5.5%,同比略微增长0.2个百分点 [118] - 203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在252GW以上,2024-203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合计规模可达1102-1352GW [122] 布局储能&氢能新兴业务 - 公司通过"研投建营"一体化实施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市占率在35%左右,预计2030年在全国布局百座压气储能电站 [6] - 公司前瞻布局绿氢产业,在手项目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吉林松原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IRR为3.4%,投资回收期为15.38年,制氢成本为12元/kg [6]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4368.0/4449.6/4558.3亿元(+7.6%/1.9%/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7/93.7/104.4亿元(+8.6%/8.0%/11.5%),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1.3/10.5/9.4倍 [7]
中国能建20241211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 2024-12-13 14:39
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能源建设领域的企业,传统能源业务具有显著优势,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和储能领域 [5] - 公司在国际业务上加速发展,主要聚焦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5][13] - 公司在海外市场通过收购和投资布局,例如在西班牙收购了两家工程设计公司,并具备河岛勘察设计和施工能力 [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与转型升级 - 公司财务数据在行业内处于前列,尽管受限于今年内需不旺盛的大背景,但通过持续拼搏和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果 [1] - 公司自2020年开始提出“四新能见”和“四大转型”,至今已有近四年时间,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1] 新能源与储能布局 - 公司成立新能研究院,聚焦“3060”目标,以新能储能为核心支撑点 [2] - 公司在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园项目中,一期投资70亿,风电750兆瓦,光伏50兆瓦,预计明年下半年投产 [3] - 湖北硬程压缩空气储能项目(300兆瓦)已成功并网发电,预计年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未来将在山东泰安等地布局 [4] - 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能电时代,重点研究电化学储能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同时布局飞轮储能等技术 [9][22]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订单 - 传统能源订单增长显著,主要受益于火电、水电和核电的齐头并进,尤其是火电表现突出 [7][8] - 新能源订单因抽蓄调整略有下降,但风光订单表现良好,预计明年新能源订单将保持稳定或增长 [7][10] - 公司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控股装机新能源容量20GW,预计明年年底可达成 [10] 国际业务与一带一路 - 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广泛,包括沙特阿拉伯、阿拉伯等,涉及新能源建设、基础建设和水务处理等项目 [13][17] - 海外业务毛利率高于国内,主要因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海外项目回款和利润率表现较好 [16] - 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水泥业务表现优异,西班牙收购的工程设计公司具备河岛勘察设计和施工能力 [14] 储能与技术创新 - 公司在储能领域多点发力,包括抽蓄、电化学储能、重力储能和飞轮储能等,积极推动与电网的合作 [22] - 公司在吉林松园布局绿安出口项目,主要面向欧洲市场,同时研究青的稳定性问题 [23] 核能与技术发展 - 核电在国家能源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公司从初期参与华龙二号等项目,未来将继续推动核能技术发展 [26] - 公司在西班牙收购的工程设计公司也在核能领域进行资源整合和技术研究 [27] 市值管理与分红 - 公司计划在2024年首次提出中期分红,分红比例从15%提升至20%,并计划在春节前完成分红 [28] - 公司积极寻求市场优质资源整合,控股股东增持后,正在研究股权激励等措施 [29][3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负,但三季度为正,化债政策对公司有积极影响 [18] - 公司在算力服务领域布局广泛,与华为等企业合作,抢占市场先机 [6] - 公司在海外市场通过高端营销与各国首脑和能源部长会面,推动业务拓展 [15] 总结 公司作为能源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均有显著布局,尤其是在储能和“一带一路”国际业务上表现突出 公司通过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同时通过市值管理和分红政策回馈投资者 未来,公司将继续在新能源、储能和核能等领域发力,推动业务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