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能建(03996)
icon
搜索文档
系统打好改革组合拳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连续三年荣膺国资委“双百企业”“标杆”评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1 19:35
公司业绩表现 -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连续三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专项考核"标杆"等级[1] - "十四五"期间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年均增长率分别达34.09%、18.76%、20.93%、21.63%[1] - 2024年实现集团2.0级提质进位,基本提前完成"十四五"翻番目标[1] 公司治理机制 - 深化"三会一层"运行机制,动态更新《治理主体决策事项清单》[2] - 建立党委前置清单运行效果评估机制,提升决策精准度[2] - 董事会首次公开选聘副总经理并在集团考评中获"优秀"[2] 市场化经营机制 - 公开招聘率、关键岗位竞聘上岗率、全员绩效考核率连续保持100%[2] - 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覆盖范围扩展至高管及二级机构负责人[2] - 对242个岗位实施价值评估和标准化建设[2] 薪酬分配体系 - 建立工效联动机制,推进薪酬优化试点[2] - 项目模拟股份制实现新开工直管项目全覆盖[2] - 薪酬分配向核心岗位、价值创造者和一线倾斜[2]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安全保障三大领域[3] - 目标建成行业一流的国际型工程公司[3] - 助力建设"四新"能建和服务国家战略[3]
中国能建建筑集团:聚焦主责主业 提升核心竞争力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06
公司战略定位 - 聚焦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双主业,增强核心功能和竞争力 [2] -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央企担当 [2] 传统能源业务 - 装机总容量突破1.65亿千瓦,承建36台百万千瓦机组和近70台66万千瓦机组 [3] - 运检百万千瓦及66万千瓦机组420余台,拥有30多台9H、9F燃机 [3] - 新疆重能石头梅电厂1号机组19个月28天投产,甘肃正宁百万煤电项目助力"陇电入鲁"特高压线路 [3]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业务占比从2020年12.8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8.47% [4] - 新能源订单增长7.4倍,承建鄂尔多斯200万千瓦光伏和新疆天山41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 [4] - 拥有国家级科创平台,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 [4] 基础设施业务 - 承建建筑面积超8000万平方米,重点布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 [6] - 广州白云机场安置住宅项目实现首个集中交房,南浔180米超高层装配式大象酒店亮相 [6] - 杭州亚运会配套项目获中国钢结构金奖,打造"能源+"和"建筑+"融合模式 [6] 国际业务 - 业务覆盖24个国家和地区,深耕"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市场 [7] - 文莱恒逸工程获国优金奖,土耳其胡努特鲁电厂成为质量标杆 [7] - 乌兹别克斯坦光伏EPC项目提前3个月并网 [7]
湾区点亮新“气”象——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建设东莞高埗燃气热电联产项目纪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4 20:45
项目概况 - 东莞高埗燃气热电联产项目4号机组于6月29日正式投运,总装机容量逾900兆瓦,标志着项目全面竣工 [1] - 项目采用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年发电量逾33亿千瓦时,可满足百万家庭用电需求 [2] - 同步建设的热网系统每小时可输送200吨工业蒸汽,能源梯级利用率达70%以上 [2] 技术创新 - 采用行业领先的高位收水型冷却塔设计方案,将循环水泵和循环水加药设备有机整合,消除大部分淋水噪声 [3] - 在燃机润滑油系统施工中创新采用"爆破吹扫"新工艺,确保油质清洁度并提高施工效率 [3] - 针对流沙地质条件,创新采用"底板预制+吊装"方案,将80吨的油池底板整体吊装,化解塌方风险 [3] 施工管理 - 项目持续保持安全生产记录1000余天,累计开展全方位安全检查248次 [2] - 创新性成立八个专项小组,建立三级配电系统,实现临时用电标准化管理,推行"日巡查、周验收"制度 [2] - 项目荣获中国能建2023年度"十化"管理示范项目 [2] 工程挑战与解决方案 - 面对狭小场地、密集设备到货与苛刻工期构成的"不可能三角",创新采用"动态工况匹配"方案,节省工期6天,节约成本10万元 [5] - 在仅200平方米的作业面完成24.7吨膨胀节的高精度吊装,通过3D模拟推演提出"先占位后穿插"施工方案,实现工序无缝衔接 [5] - 在暴雨期间实施"雨隙抢工法",200余名建设者昼夜接力,提前36小时实现主厂房封顶目标 [6] 项目影响 - 项目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清洁电力通过电网注入湾区城市群,工业蒸汽赋能制造业升级 [6] - 项目成为"气电"领域能建新标杆,绘就"双碳"征程上的动人篇章 [6]
中国能建(601868):能源及算力基础设施龙头,求新求变蓄势向上
国盛证券· 2025-07-04 17: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9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逆势稳健增长,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运营业务占比有望提升,算力基础设施投建营一体化布局潜力大,市值管理动力强化,预计未来盈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逆势稳健增长,业务结构优化 - 2024 - 2025 年 Q1 业绩稳健增长,2024 年营业总收入 4367 亿,同比 +7.6%,归母净利润 84 亿,同比 +5%;2025Q1 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04/16 亿元,同比 +3%/+9% [13] - 订单规模持续增长,2024 年新签合同额 14089 亿元,同比 +10%,2021 - 2024 年 CAGR 为 17.3%;2025Q1 新签订单 3889 亿元,同比 +5.8% [19] - 订单结构优化,电力工程订单占比由 2021 年的 45%提升至 2025Q1 的 65%,传统基建订单占比下降 [19] 占据能源规划核心地位,新老能源一体化综合服务龙头 - 以电规总院为依托、中电工程为支撑,承担能源规划与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主力 [23] - 传统能源领域,火电、核电、特高压市占率均为第一,大型水电市占率超 50% [26] - 新能源领域,积极开拓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业务,2024 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 5553.5 亿元,同比增长 5.0% [27] 运营业务占比有望不断提升 新能源装机量快速增长,收入与利润占比不断提升 - 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2024 年末累计并网新能源 1520 万千瓦,同比高增 60%,十四五期间力争到 2025 年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达 2000 万千瓦以上 [41] - 新能源运营收入与利润占比持续提升,2024 年新能源及智慧能源投资运营业务营业收入 53.01 亿元,同比增长 42.6%,毛利占比 4.5%,较 2021 年提升 2.8% [42] 氢能、空气储能、抽水蓄能多领域布局,强化运营业务成长动能 - **氢能**:2024 年氢能政策地位显著提升,签约项目达 74 个,总投资额超 4700 亿元;公司境内氢能项目总投资超 2500 亿元,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年内预计投产 [53][54] - **新型储能**:政策大力推进,2024 年底全国在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78315 兆瓦,同比增长 127%;公司控股并网项目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 46.7 万千瓦,湖北应城 300 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已投运 [57][61] - **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明确行业扩容空间,截至 2024 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 5800 万千瓦;公司截至 2025 年累计投资装机规模超 2700 万千瓦 [67] 算力基础设施投建营一体化布局潜力大 - 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广阔,2023 - 2028 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 CAGR 46.2%,通用算力规模 CAGR 18.8%,政策支持下预计建设持续景气 [72] - 公司是电力能源规划与建设主力军,在为算力设施提供电力能源方面具备优势,切入算力领域具备天然优势 [78] - 公司深度参与全国八大节点区域算力枢纽中心建设,已布局多个数据中心项目,如甘肃庆阳项目 [79][80] - 拟战略收购城地香江,强化“投建营”一体化模式,有望打造新增长点 [82][83] 市值管理动力持续强化 - 政策引导下,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办法》及估值提升方案,定增获批复,当前股价破净,市值管理动力有望增强 [85][86] - 2024 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全年分红率 19.2%,较 23 年提升 5.65 个百分点,未来分红比例有望继续提升 [87] - 大股东自 2024 年 9 月来多次增持,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90]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730/4996/524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6%/5% [91]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3/101/108 亿元,同比增长 10.9%/8.5%/6.6%,EPS 分别为 0.22/0.24/0.26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0.0/9.2/8.6 倍,PB - LF 为 0.86 倍,维持“买入”评级 [95]
多家能源电力国央企调整一把手,“跨界”调任情况增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9:57
能源电力国央企人事调整 - 2025年6月集中调整多家能源电力国央企一把手,包括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大唐集团、中国航油等[2][3] - 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辞职,由副董事长倪真代行职责[3][5] - 中国石化新任董事长侯启军来自中国石油,符合"三桶油"高管轮动惯例[5] - 中国海油首次任命非"三桶油"背景的张传江为董事长,其新能源经验或助力转型[6] - 大唐集团总经理李向良来自中国华能,中国航油总经理李炜来自中国石化分公司[6] - 国家能源集团和大唐集团董事长均为跨界调任,分别来自大唐集团和中粮集团[6] - 中核集团是唯一内部升任案例,由原总经理申彦锋接任董事长[8] 企业背景与经营情况 - 中国能建2024年营业收入4367.13亿元,总资产8690.05亿元,业务涵盖能源、基建等多领域[4] - 中国能建承建过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国家级重大项目[4] - 中国海油正在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发展海上风电[6] 行业动态与合作 - 能源电力国央企负责人频繁互访,中核集团与中国石油探讨深化合作[9] - 国家电投在青海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强调能源央企的规划重要性[9] - 行业面临"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的关键节点[9] 人事调整特点 - 绝大多数企业一把手为外部调任[6] - 跨界调动现象显著增多,涉及物流、粮食等领域高管转入能源电力行业[6][7] - 调整旨在应对能源转型挑战,部分任命侧重新能源领域经验[6][9]
中国能建易普力:智启未来 逐绿向新 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爆破及施工与智慧矿山一体化服务商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09
绿色发展 - 现场混装炸药生产流程比传统炸药更安全便捷,大幅减少包装、运输、储存成本,绿色属性突出[1] - 公司围绕消纳"煤代油"产品煤基费托蜡形成发明专利5项、团体标准1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1] - EXPL系列混装水胶炸药技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不依赖传统炸药外部热源,"碳足迹"与"水足迹"更优[1] - 公司积极探索融入绿电制绿氢、绿氢制绿氨产业链,提升炸药原材料与产品环保水平[1] - 公司拥有新能源钻机、矿卡等65台套,助力打造国家级绿色矿山10个,参编绿色矿山建设团体标准5个[1] 数智赋能 - 公司业务拓展至煤田火区、海拔超5000米高原矿山等极端复杂场景,解决含硫矿山、火区爆破等技术难题[2] - "十四五"期间构建"1+N+X"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2] - 自主研发基于三维实景的智能爆破设计系统,实现地理信息自动采集、智能钻爆设计等全过程智能作业[2] - 建成民爆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基础数据标准化、安全预警智能化[2] - 新疆承接的大型露天矿山已有10个通过中级智能化验收,推动矿山施工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 行业地位 - 公司是我国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混装炸药产能占比领先的上市头部企业,现场混装炸药产能占比超过50%[3] - 2005年将现场混装炸药技术从水电行业引入矿山领域,推动该技术在大型矿山项目广泛应用[3] - 公司在露天煤矿爆破市场占比约13%、金属矿山占比超11%、建材类矿山占比近10%[3] 社会责任 - 3年来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领域累计投入资金超1500万元[4] - 推行"织密一个体系、传递一个理念"等举措,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同乡村全面振兴同频共振[4] - 派驻援藏干部、驻村工作队协助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等地发展,直播带货协助农产品销售[4] - 以专业优势支援洞庭湖抢险,爆破拆除危桥、援建乡村道路等[4]
中国能建(601868) -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长变动的公告
2025-06-30 18:45
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长宋海良因工作调动辞职,原定任期至2025年6月30日[3][4] - 宋海良离任后由副董事长倪真代行董事长等职责[4] - 公告于2025年7月1日发布[6] 影响与贡献 - 宋海良辞任不影响公司日常经营,与公司及董事无分歧[4][5] - 宋海良任职提出并践行战略,为公司作卓越贡献[5]
中国能建: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推进情况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3:25
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 公司系统打造"四新"能建,推动"四大转型",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新高[1] - 首创伞梯式千米高空风能发电技术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推进安徽绩溪世界首个兆瓦级示范项目[2] - 建成哈密50MW塔式光热发电站、玉门100MW熔盐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主编发布首部光热IEC国际标准[2] - 2025年一季度末新能源控股并网项目装机容量1550.85万千瓦,累计获取开发指标7249.47万千瓦[2] - 湖北应城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2025年1月全容量并网,吉林松原绿色氢氨醇产业园拟2025年底投产[2]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成果 - 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A1数据楼2024年12月投产[3] - 2025年2月确立155个"人工智能+"业务场景建设任务,包括财务数据分析与预警、供应链智能管理等[3] - 创新研发BEST小机、汽电双驱等核心技术,推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5] - 5年累计授权专利11000余项,获批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5][6] - 甘肃酒泉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完成工程建设,厦门电化学储能电池项目启动施工[5]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5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3888.96亿元(同比+5.75%),营业收入1003.71亿元(同比+3.05%),归母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8.83%)[4] - 2024年现金分红16.13亿元(同比+48.80%),分红比例提升至归母净利润的20%(较2023年+5.76个百分点)[4] - 实施"五大专项行动"改善经营质效,加强亏损治理和"两金"压降[4]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2024年召开董事会14次决策议案99项,组织董事调研6次[8] - 修订独立董事相关制度3项,新订子企业董事会管理制度4项[8] - 2024年至今召开业绩说明会4次,参加券商策略会16场[6] - 2025年2月开展机构集中路演,3月组织算力专题反向路演[7] - 信披工作连续3年获上交所A级评价,2024年获新财富A+H股最佳IR港股公司等荣誉[7] 战略布局与行业地位 - 创新提出能源网、交通网等"八网"融合理念,建成山东枣菏高速全国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3] - 无锡洗砚湖生态科技城、能建大厦二期近零碳建筑项目稳步推进[3] - 控股股东2024-2025年合计增持金额3.5亿元[9] - 2025年3月通过《市值管理办法》,建立全链条管理框架[9]
中国能建: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变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3:25
董事变动情况 - 赵立新先生于2025年6月24日离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监督委员会委员及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离任原因为年龄原因且原定任期届满[1] - 赵立新先生离任后未在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继续任职,未持有公司股份,不存在未履行完毕的公开承诺事项[1] - 公司已补选裴振江先生为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止[2] 新任董事背景 - 裴振江先生1964年5月出生,拥有正高级工程师职称和工学博士学位[2] - 曾担任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3] - 曾任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现任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3] 变动影响 - 赵立新先生离任不会导致董事会成员及专门委员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因公司已及时补选并调整相关委员会成员[1] - 赵立新先生确认与公司董事会无任何意见分歧,无需要提请股东注意的事项[2] - 公司对赵立新先生任职期间为公司改革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2]
风电/光伏配储!中国能建海投中亚再落子
中国电力报· 2025-06-19 17:42
中亚地区新能源投资布局 - 公司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签署哈萨克斯坦图尔克斯坦州300兆瓦光伏配储项目购电协议及卡拉干达州500兆瓦风电配储项目股东协议 [2] - 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总投资6.67亿美元,是中亚地区首个大型新能源项目及"一带一路"框架内最大光伏项目 [3] - 奥兹和洛奇储能项目总投资约2.8亿美元,是乌兹别克斯坦首批外商投资的电网侧储能项目,已于2024年投入运营 [4] 多元化业务拓展 - 撒马尔罕水泥项目年均生产水泥约300万吨,是中亚地区单条产能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水泥生产线 [4] - 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哈萨克斯坦能源部签署中亚氢能科研创新备忘录,将建立科研中心聚焦电解水制氢及固态储氢技术 [6] - 公司海外投资决策总金额超500亿元人民币,其中80%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5] 社会效益与区域影响 - 公司在中亚地区通过绿色能源项目创造数千人次就业岗位,显著降低化石能源消耗 [6] - 组织校园援建、科普参观、实习培训等融合活动上百次,获得属地政府和民众认可 [6] - 图尔克斯坦州300兆瓦光储项目是哈萨克斯坦首个光伏配储项目,将提升当地电力系统稳定性 [5]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公司作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海外投资主要平台,坚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3] - 将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发展规划,持续擦亮中国能建品牌 [2] - 未来将在文化融合、ESG理念践行等方面持续发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