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业(06069)

搜索文档
盛业(0606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7 17:51
平台客户与资产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台累计客户总数超18,100家,较2023年同比增加约18.3%,中小微融资客户占比超9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台累计处理供应链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2,490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29.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金合作方增至163家,较2023年增加24.4%,资金合作方总额度超人民币366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57.8%[3] 业务线收入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平台科技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46.6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03.6%,科技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约17.7%增长至约37.7%[3]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9.194亿元,同比减少4.6%[18][19] - 2024年平台科技服务收入3.466亿元,同比增长103.6%[18][21] - 2024年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5.219亿元,同比减少27.8%[18][22] - 供应链资产再融资确认收益从去年同期7050万元降至5090万元,同比减少27.8%[23] - 2024年其他收益为7290万元,较去年同期2360万元同比增加208.4%[24] - 2024年平台科技服务收入346,571千元,2023年为170,234千元;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2024年为521,884千元,2023年为722,811千元;供应链资产再融资时确认的收益2024年为50,911千元,2023年为70,473千元[98]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919,366千元,2023年为963,518千元;其他收入2024年为56,851千元,2023年为60,707千元;其他收益及亏损2024年为72,861千元,2023年为23,627千元[98] - 2024年平台技术服务收入346,571千元,2023年为170,234千元[124] - 2024年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521,884千元,2023年为722,811千元[126] - 2024年供应链资产再融资时确认的收益50,911千元,2023年为70,473千元[128] - 2024年其他收入56,851千元,2023年为60,707千元[130]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72,861千元,2023年为23,627千元[130] 利润与股息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税后溢利为人民币390.9百万元,较2023年大幅增加36.9%[3] - 董事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股息每股人民币34.7分(2023年度:每股普通股26.9港仙),派息率为90%[3][7] - 2024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约人民币390.9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6.9%;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约人民币919.4百万元,同比下跌约4.6%;应占联营公司业绩约人民币124.6百万元,同比增长约511.8%[5] - 2024年净利润3.90867亿元,同比增长36.9%[18] - 2024年每股盈利39分,同比增长44.4%[18]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从去年同期2040万元大幅增至1.246亿元,同比增加511.8%[26] - 2024年净利润为3.909亿元,较2023年2.855亿元同比增加1.054亿元或36.9%[29] - 截至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加17.7%至3.433亿元,2023年为2.916亿元[30] - 董事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發末期股息每股本公司普通股人民币34.7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普通股26.9港仙)[52]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39分,2023年为27分;摊薄每股盈利2024年为39分,2023年为27分[98] - 2024年年内溢利390,867千元,2023年为285,545千元;应占本公司拥有人2024年为380,180千元,2023年为268,246千元;应占非控股权益2024年为10,687千元,2023年为17,299千元[98] - 2024年年内其他全面(开支)收益,扣除所得税为(1,995)千元,2023年为10,397千元;年内全面收益总额2024年为388,872千元,2023年为295,942千元[99] - 2024年应占本公司拥有人全面收益382,627千元,2023年为277,831千元;应占非控股权益全面收益2024年为6,245千元,2023年为18,111千元[99] - 2024年年内溢利为390,867千元,2023年为285,545千元[106] - 2024年已确认分派的本公司普通股股东股息为239,33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7,861千元人民币[138]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380,18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68,246千元人民币[139] 中小微客户业务数据 - 中小微客户留存率超80%,首贷户数量占比超30%,平台助力中小微客户年销售规模提升幅度超60%[6] 公司研发与荣誉数据 - 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人民币2.5亿元,研发人员占比接近30%,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共80项[8] - 公司入选2024年“福布斯中国金融科技影响力企业TOP50”榜单[8] 公司业务布局数据 - 公司布局电商、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潜在市场规模超10万亿元,潜在客户超1000万家[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帮助数百家电商商家解决数十亿金额的供应链资金周转需求[9] - 与辛巴达合作预计撬动近100亿元业务规模,与东南亚电商平台合作预计撬动近千亿元业务规模[10] 公司运营效率预期数据 - 预计2025年运营效率至少提升50%,人均服务资产规模将大幅提升[16] 公司算力资源数据 - 无锡经开区可提供智算算力超1000P[17] 供应链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自有供应链资产日均余额为57.789亿元,较2023年下降27.2%[33] - 2024年供应链资产利息收益率为8.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3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获取的供应链资产共5125笔,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87笔增加[35] - 2024年12月31日无来自集团关联方的供应链资产,2023年12月31日为3.974亿元;供应链资产期限为7天到25个月,实际利率为每年5.00%至15.50% [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供应链资产为48.913亿元,同比减少36.2%[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供应链资产为48.9130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63344亿元[37] - 集团供应链资产减值亏损拨备由2023年12月31日的8530万元同比下降32.7%至2024年12月31日的5740万元[38] - 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供应链资产为4,891,30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663,344千元人民币,实际利率在5.00% - 15.50%[140] - 2024年供应链资产逾期账面总值为9,007,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2,551,000元人民币[141] 公司借款与融资成本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借款为51.361亿元,同比下降28.5%;2024年日均借款余额为59.174亿元,同比下降9.1%;融资成本同比下降4970万元[39] - 2024年融资成本总额为359,10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08,797千元人民币[133] - 2024年来自关联方的贷款为5,513,871千元,2023年为2,947,513千元[109] - 2024年新增借款为2,925,725千元,2023年为6,934,709千元[109]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585,643千元,2023年为 - 705,915千元[109]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为2,899,520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6,219,986千元人民币[151] 公司风险管理数据 - 集团建立并维持审批及风险评估程序、内部控制体系及信贷风险控制政策,应用行业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信用评估[41] - 集团在数字金融解决方案业务中应用核心企业准入评估及交易级别评估的双重审批机制[42] - 交易级别评估由“盛易通云平台”赋能,通过多技术核实交易真实性和合理性[46] - 集团风险管理部监控还款情况及风险敞口,与银行合作加强风险控制并实现资金闭环管理[47] 公司现金流与资产负债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5156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65820万元),其中89.5%及8.6%分别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50]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7.596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人民币16.819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0.777亿元[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计息借款及来自关联方的贷款为人民币51.36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71.829亿元)[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杠杆率为1.58(2023年12月31日:1.91)[51]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085801千元,2023年为2202232千元[100] - 2024年流动资产为7513121千元,2023年为9617336千元[100] - 2024年流动负债为5881474千元,2023年为6131088千元[101]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603066千元,2023年为1625193千元[101] - 2024年资产净值为4114382千元,2023年为4063287千元[101]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070593千元,2023年为3926566千元[101]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43789千元,2023年为136721千元[101] - 2024年经营所得现金为2,871,632千元,2023年为1,765,092千元[106]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60,597千元,2023年为1,137,726千元[106] - 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出售所得款项为2,109,897千元,2023年为1,061,953千元[107]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311,000千元,2023年为 - 898,406千元[107] - 2024年已付企业所得税为111,977千元,2023年为83,156千元[106] - 2024年物业及设备折旧为1,637千元,2023年为2,819千元[106]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0,257千元,2023年为13,710千元[106]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为19,418千元,2023年为14,099千元[106] - 2024年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付款开支为6,920千元,2023年为5,578千元[106]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136,988千元,2023年增加净额为77,615千元[109]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5,614千元,2023年为658,210千元[109] - 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为810,21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16,077千元人民币[140] - 2024年定息已抵押银行存款利率范围为0.10% - 4.00%,2023年为0.00% - 5.71%;市场利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利率范围2024年为0.00% - 4.55%,2023年为0.00% - 2.15%[144] - 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为1
盛业(06069) - 自愿性公告与辛巴达达成战略合作助力中国產业带与跨境电商平台加速「出海」
2025-03-06 06:03
市场合作 - 盛业控股与辛巴达达成战略合作[2][3] - 未来双方将围绕跨境电商平台深化合作[10] 合作成果 - 合作预计撬动近百亿元跨境供应链普惠金融业务规模[7] 双方优势 - 辛巴达有30家自营、管理400多家“卫星工厂”,目标未来10年运营管理1000家[5] - 盛业控股链接160多家资金合作方,提供资金保障[9] 合作意义 - 实现供应链信息实时共享与精准分析,提升风控与决策效率[3] - 助力辛巴达全球化布局,拓展资源,降低成本[3] - 提供金融支持与资源整合,应对“小单快反”需求[9] - 优化生产计划与库存管理,缩短交付周期[9]
盛业(06069)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3-03 17:39
业绩相关 - 2025年3月17日董事会将审议2024年度综合全年业绩及发布[3] 股息相关 - 董事会将考虑派发末期股息建议(如有)[3] 董事会构成 - 截至2025年3月3日,董事会有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
盛业(06069) - 自愿性公告全面接入DeepSeek 大模型,探索「AI+ 產业供应链」的创新...
2025-02-17 07:28
业绩相关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0%[6] - 2024年净利润预计增长超30%[6] 研发与技术 - 累计研发投入近3亿,研发人员占比近30%[6] - 拥有专利及著作权共80项[6] - 盛易通云平台与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2] 业务生态 - 盛易通云平台与10多家核心企业对接,围绕150多万家供应商建生态,链接超160家资金方[3] 未来展望 -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AI + 产业供应链”转化[6] - 探索前沿大模型在产业供应链应用潜力[6]
盛业:事件点评:业绩盈喜,轻资产模式已被验证
天风证券· 2025-01-22 16:45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盛业(06069)"买入"评级,目标股价为13.42港元,当前价格为8.1港元 [6] 核心观点 - 盛业2024年净利润预计为3.71亿元,同比增长30%,平台化发展战略已被验证成功 [1]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40%,轻资产模式快速复制 [2] - 公司深度合作央国企核心企业10+,平台普惠撮合日均余额同比增长180%,累计帮助18,100家中小微企业获得2,480亿元普惠金融服务 [3] - 公司通过战略投资进入电商供应链服务和创新医药产业投资,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4] 财务预测 - 2024-2026年收入预测调整为9.41/10.85/13.31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3.47/4.59/6.38亿元 [5] 业务发展 - 公司与无锡、宁波、厦门、青岛等地方优质国企合资成立的商业保理公司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资金合作方增至138家,增长13.1% [2] - 公司服务客户数量和累计处理的供应链资产规模分别增长超18%和28% [3] - 公司通过战略投资与多家头部出海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创新的出海电商供应链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4] 市场表现 - 盛业股价在2024年1月至9月期间表现优于恒生指数,涨幅显著 [9]
盛业(06069) - 正面盈利预告
2025-01-20 08:00
业绩 - 2024年度溢利预计较2023年增加超30%[3] - 2024年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占比增至约40%[3] - 公司持续十一年盈利并稳健增长[8] 用户数据 - 2024年末平台累计服务客户超18100家,同比增超18%[4] - 公告发布日集团中小微企业客户占比超96%,首贷户超30%[7] 业务数据 - 2024年平台普惠撮合日均余额同比增超180%[4] - 2024年末平台累计处理供应链资产超2480亿,同比增超28%[4] 市场合作 - 已与10余家大型央国企建战略合作,围绕超150万家供应商建生态[7] - 集团链接资金合作方163家,同比显著增超24%[7] 技术研发 - 集团拥有80项专利及著作权,助超18100家企业获超2480亿普惠服务[7]
盛业(06069)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职权范围
2024-11-29 20:35
委员会组成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董事会委任不少于三名董事组成[5] 会议安排 - 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必要时可额外举行[7] - 会议通告须提前三日发出[7] 会议规则 - 法定人数为两名成员,其一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 - 决议案多数票通过,票数相等主席有决定票[7] - 全体同意可用书面决议方式通过[8] 委员会权限 - 获授权开展活动,要求雇员提供资料[10] - 可付费获取外部建议,获资源履行职责[10] - 可将部分职能转授予工作小组[10] 会议记录 - 公司秘书保管会议记录并传阅[11]
盛业(06069)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
2024-11-29 20:32
董事名單與其角色和職能 自2024年11月29日 起,盛 業 控 股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會(「董事會」)成 員 載 列 如 下: 執行董事 Tung Chi Fung (主席) 王 瑩 非執行董事 SY HOLDINGS GROUP LIMITED 盛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6069) 獨立非執行董事 主席-相關董事委員會的主席成員 成員-相關董事委員會的成員 Fong Heng Boo 鄧景山 陳玉英 孫偉勇 董 事 會 成 立 四 個 董 事 委 員 會。下 表 提 供 各 董 事 會 成 員 在 有 關 董 事 委 員 會 中 所 擔 任 的職位。 | | 董事委員會 | 審核委員會 | 提名委員會 | 薪酬委員會 | 可持續委員會 | | --- | --- | --- | --- | --- | --- | | 董 事 | | | | | | | Tung Chi Fung | | – | 主 席 | 成 員 | – | | 王 瑩 | | – | – | – | 主 席 | | 盧偉雄 | | 成 員 | – | – | 成 員 | | Fo ...
盛业(06069) - (I) 委任执行董事;(II) 独立非执行董事辞任;(III) 董事委员会组...
2024-11-29 20:29
人事变动 - 王莹自2024年11月29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三年[3][6] - Loo Yau Soon自2024年11月29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 - 2024年11月29日董事会进行董事委员会组成变更[14] - 公司对多个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16][17] 薪酬与权益 - 王莹任执行董事年袍金120,000港元,任财务总监年薪2,080,000港元[7] - 截至公告日,王莹于400,000份购股权中拥有权益,占比约0.04%[7] - 2024年11月29日向王莹授出99,336份购股权,占比约0.01%[9] 购股权授予 - 2024年11月29日向合格人士授出319,921份购股权,行使价7.25港元[18][19] - 购股权十年内有效,2025年11月29日归属[19] - 授出后假设全接受,可供日后授出股份98,655,079股[23] 委员会成立 - 公司董事会可持续委员会于2024年11月29日成立[14] - 可持续委员会负责制定及检讨公司ESG工作策略等职责[15]
盛业20241120
2024-11-21 13:40
一、涉及公司 - 公司为盛业,是供应链金融垂直赛道的科技平台[1]。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公司基本情况 1. **业务规模与使命** - 累积帮助超过17000家中小微企业获得超2100亿金融服务,使命是让供应链更高效,金融更不贵[1]。 2. **股东与指数纳入情况** - 有知名机构股东如无锡交通产业集团、中国太平、Tamase、Olympus、BlackRock等,纳入华盛顿指数MNCI、深港通、滬港通、富时等,还有MNCISG的A评级[2]。 3. **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2013年年底在天津注册保理公司,当时境内保理刚开始试点。2020年提出平台化新资产路线战略,旨在突破表内资金限制,从传统基于保理的主营业务形态向平台化发展[2][3]。 (二)业务模式 1. **自营模式** - 中小微企业向核心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形成应收账款,公司通过与核心企业系统链接分析应收账款真实性合理性,中小微企业可在盛业云平台转让应收账款申请供应链金融服务,经智能化风控验证后放款。金融机构向平台提供表内资金[5]。 2. **平台化模式(普惠金融撮合模式)** - 中小微企业与核心企业关系不变,产生应收账款后向平台申请,资产直接给资金方,盛业作为平台撮合供应链金融资产和资金方,向资金方提供科技服务,中小微企业向云平台支付服务费(约2 - 3个百分点)。平台化业务占比提升快,今年中期平台撮合余额占比超75%,平台供应链资产余额达239亿。收入方面,自营计入利息收入,撮合计入take away,目前撮合业务收入占比今年中期达35%,预计2025年达50%左右[6][7]。 (三)客户与风控 1. **客户情况** - 普惠金融单笔TD size约300万人民币,中小微企首贷占比约30%[8][9]。 2. **风控逻辑** - 提出“重交易新主体”风控逻辑,与银行不同,只需真实合理应收账款,通过在产业端打造数据画像帮助中小微企业。银行倾向供应链结算周期靠尾端业务,手续复杂,盛业针对前端节点提供更灵活金融服务,通过数据驱动[9][10][11]。 - 风控三大要点:植入基建、医药、能源三大产业生态,应收账款金融风险低;多维度数据采集交叉验证应收账款真实性合理性;要求中小微企业在盛业账户下设立受监管账户,实现资金闭环。同时对企业实控人、交易等进行多维度数据交叉验证,有69项发明专利和著作权,研发人员占比近30%超100位,在数据安全方面有多项认证[12][13][14]。 (四)科技应用与新市场拓展 1. **科技应用** - 在AI应用上,如NOPOCR对合同和文件智能化提取,效率是人工8倍;利用大模型对用户回款预测比人工准;用业务流程机器人自动采集银行流水,降低人工成本,可24小时作业[15]。未来在AI方面有更多应用场景规划如智能获客、智能匹配、风控模型自动评估等[16]。 2. **新市场拓展** - 在深耕基建、医药、能源行业基础上,拓展电商和新能源市场。电商潜在客户2500万家,已与抖音、拼多多、Shopee等合作;新能源方面已与央企企业集团落地产品业务,新行业拓展底层逻辑与传统行业类似但业务模式更分散,新市场对中长期发展有稳定增长作用[16]。 - 与国资合作模式为参股不控股,出平台、人员、技术、产品,过去合作的四家国资保理公司成长性强,未来作为平台资金方带来确定性增长[17][18]。 (五)财务数据与投资亮点 1. **财务数据** - 2017 - 2023年平台管理规模K格达53,总收入K格28,供应链余额和平台累积客户数稳健增长。2024年资金方增长13%至138家,供应链资产余额同比增加70%至239亿,平台累积客户数增加23%至17000家,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3%。平台不良率过去十年加起来不到1%,逾期率低,今年年初将贷息率提升到90%,股息率达6.48,承诺未来三年派息率维持在90%[18][19]。 2. **投资亮点** - 高派息加稳增长,未来三年派息率不低于90%;通过科技植入央国企供应链,连接10家央国企核心企业生态,超30%研发人员研发平台,有独特风控逻辑构建中小微企业产业端数字化项目;在普惠金融赛道有稀缺性和行业龙头地位,是服务B端的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独特,是供应链金融第三方赛道隐形龙头且为港股通标的[20]。 三、其他重要内容 (一)无锡国金相关情况 1. **增资情况** - 2月对无锡国金增资而非出售,引入无锡泰浦星辰集团资金,以前控股现占股49%,对方占51%。因国家十倍杠杆要求,合资保险公司业务发展快接近杠杆限制,增资可扩大其作为资金方对平台资金效应。太湖新城增资5.7亿后新资产达10亿,在监管限制下可放大到100亿资产规模[21][22]。 2. **对公司影响** - 无锡国金出表后中期营收和净利润可能暂时下滑,但从平台资产管理规模看,自营业务和平台业务盈利模式类似(自营赚利差约2 - 3个百分点,平台赚take away约2 - 3个百分点),平台业务发展更多会更新资产,只要供应链资产规模扩大就有未来增长确定性,长期是积极的[23]。 (二)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平衡 1. **平衡情况** - 在业务扩张和风险控制上有严格把控,先看整体供应链资产质量,如21年收入下降因地方隐形债务影响公益链资产质量而策略性调低筛选。现在发展受资金限制,平台触达资金方额度和能匹配资产端数量影响发展,目前接入国资保理公司使平台供应链资产余额确定性增长,同时供应链资产质量上升,在严格风控模式下放款总量提升且坏账率控制得低,把优质资产推给资金方[24][25][26]。 (三)跨境电商业务情况 1. **业务进展** - 跨境电商平台商户有20多天账期,有急切融资需求,公司侧重于提供流动性支持,将原有逻辑复制到电商行业但业务形态和实施方式不同,目前处于探索阶段,规模较小时暂不汇报具体进展,中长期有催化作用[27][28]。 (四)业绩增长指引与目标 1. **指引情况** - 年初给出今年约3亿的指引,年中期估计净利润1.5亿符合指引,今年增速可能比预期好,中长期有稳健增速,最保守估计每年十多(未明确具体单位)[29]。 (五)资金提升与资本架构优化 1. **相关考虑** - 包括发债等以前有考虑,但平台业务与表内资金联系不直接,目前重心在平台业务,未来在资本市场相关操作如placement会持续考虑[30]。 (六)股东回报情况 1. **举措情况** - 公司从去年前几年开始持续回购,因当时股价低谷,为保证股东利益,同时未来三年派息率维持90%回馈股东[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