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盛业(06069.HK):业绩符合预期 期待电商等新行业增长
格隆汇· 2025-08-20 11:57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05百万元,同比小幅下降7 1% [1] - 2025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03百万元,同比增长23% [1] - 经调整净利润203 5百万元,同比增加22 6% [1] 业务结构 - 轻资产战略导致收入阶段下滑,平台科技服务收入210 6百万元,同比增长37 0%,占比52%,同比提升14pct [1]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194 02百万元,同比下滑29 5% [1] - 供应链资产余额264亿元,同比增长10 5%,其中自营占比12%,撮合占比88% [2] 平台运营 - 平台累计客户数19 128个,相比2024年底增加1 015个 [2] - 平台累计帮助客户解决资金周转2 780亿元,相比2024年底新增290亿元 [2] - 资金合作方181家,同比增长31%,授信额度38 497百万元,同比增长28% [2] 行业拓展 - 电商业务累计放款超28亿元,覆盖shopee、shein、抖音、得物、快手及微信视频号等平台 [2] - 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聚焦供应链服务、海外销售合作、AI应用三大领域 [2] - 斯坦德为全球前五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在3C、汽车领域出货量位列第二 [2] 未来展望 - 公司深耕供应链金融及金融科技服务,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3] - 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至497 43/655 01/821 54百万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17/14倍 [3]
盛业(06069):业绩符合预期,期待电商等新行业增长
东吴证券· 2025-08-18 20: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2025H1实现收入405百万元,同比小幅下降7.1%,净利润203百万元,同比增长23% [7] - 轻资产战略导致收入阶段下滑,平台科技服务收入210.6百万元,同比增长37.0%,占比提升至52% [7] - 净利润快速增长主要因平台客户及放款金额增长,平台累计客户数19,128个,新增1,015个,累计解决资金周转2,780亿元,新增290亿元 [7] - 资金合作方数量和授信额度快速增长,2025H1资金合作方181家,同比增长31%,授信额度38,497百万元,同比增长28% [7] - 供应链资产余额264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自营占比12%,撮合占比88% [7] - 电商业务累计放款超28亿元,覆盖Shopee、Shein、抖音等平台,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E/2026E/2027E营业总收入预测为1,097.31/1,328.74/1,571.74百万元,同比增速12.4%/21.1%/18.3% [1] - 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97.43/655.01/821.54百万元,同比增速30.8%/31.7%/25.4% [1] - 2025E/2026E/2027E EPS预测为0.49/0.65/0.81元/股,对应PE为22.41/17.02/13.57倍 [1] 财务数据 - 2025H1平台科技服务收入210.6百万元,同比增长37.0%,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194.02百万元,同比下滑29.5% [7] - 2025E/2026E/2027E营业成本预测为290.07/304.58/319.81百万元 [8] - 2025E/2026E/2027E研发费用预测为20.81/25.44/30.30百万元 [8] - 2025E/2026E/2027E ROE预测为10.90%/12.57%/13.63% [8]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2.01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5.26/15.24港元,市净率3.13倍 [5] - 港股流通市值12,118.57百万港元,总股本1,009.04百万股 [5][6] - 每股净资产3.50元,资产负债率66.09% [6]
12个月操盘620亿资产,新加坡青年低调挣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21:55
财务表现 - 1至6月净利润约2亿元,同比增长23% [2] - 公司已连续11年盈利,2025年预计为丰收年 [2] - 过去12个月处理供应链资产总额约为620亿元 [4] - 2027年净利润预计接近10亿元 [4] - 1至6月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7%,占营收50% [5] - 净利润同比增长22.9%至202,959千元 [6] 业务转型 - 从自有资金放贷转向平台撮合服务,走轻资产路线 [5]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成为增长引擎 [5]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29.5% [6] - 供应链资产再融资收益同比下降94.1% [6]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33.9% [6] - 联营公司业绩同比增长94.1% [6] 资金合作 - 链接资金合作方达181家,同比增长31% [7] - 与无锡、宁波、厦门、青岛国企成立合资公司 [7] - 开展合资公司增资计划以扩大规模和利润 [7] 行业布局 - 基本盘来自基建工程、大宗商品、医药医疗行业 [8] - 潜在市场规模4万亿,供应商超150万家,目前仅占2% [9] - 平台科技服务收益率目前2%,计划2027年提升至2.7% [11] 电商业务 - 电商服务费率最高达5%,传统行业为1%-2.5% [13] - 合作头部电商平台6家,包括抖音、SHEIN、Shopee [13] - 电商资金撮合规模超28亿元,同比增长近8倍 [13] - 与辛巴达达成供应链金融合作 [14] - 2026年计划电商业务全部转为平台撮合 [15] 国际化布局 - 设立新加坡国际总部,落地首笔国际资金周转撮合业务 [15] - 计划探索稳定币在国际供应链资金周转中的应用 [15] 公司发展 - 创始人董志锋38岁,2013年创业,4年后上市 [5] - 服务客户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97% [5] - 累计服务1.9万多家中小微企业,首贷户占比超30% [17] - 通过平台科技服务帮客户降低30%融资成本 [17] 科技布局 - 公司定位为"AI+产业供应链的数智科技公司" [20] - 1.6亿美元建设华东总部,获算力资源超1000P [21] - 与斯坦德机器人合作,落地首笔供应链服务业务 [23] - 预计机器人领域机会在2025年底或2026年爆发 [23]
盛业中期股东应占溢利2亿元 同比增加28.66%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9:01
盛业2025年中期业绩 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为4 0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 1% [1] - 股东应占溢利为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28 66%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20分 [1] 收入结构变化 - 收入下降主因深化轻资产战略 引导客户资金需求通过外部合作方满足 [1]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及供应链资产再融资收益减少 [1]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显著增长 部分抵消收入下降影响 [1]
盛业(06069):高成长的AI+供应链龙头企业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7-25 17: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13][17][1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供应链金融发展空间广阔,商业保理是重要业务形式,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痛点,预计2023 - 2027年供应链基础资产规模将以5.7%增速增长,2027年末达121.1万亿元 [10][34] - 公司是AI + 产业供应链龙头企业,有三大驱动力保障业绩高增长,AI赋能下能兼顾风险与效率 [1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有良好增长,3年CAGR分别为13.67%、28.44%,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3][17][130] 各部分总结 供应链金融:发展空间广阔 - **发展阶段**:我国供应链金融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历起步、发展、转型与规范阶段后,2018年后步入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阶段,政策持续规范行业发展 [22] - **发展空间**: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缺抵质押物和担保等,从银行获融资难,供应链金融能降低其融资门槛,预计2023 - 2027年供应链基础资产和金融市场规模分别以5.7%、9.5%增速增长 [25][34] - **商业保理**:是供应链金融重要业务形式,2022年末应收账款在供应链基础资产中占比53.36%,“小企业”和“大企业”对保理业务需求大,商业保理公司有较大发展空间 [38][41][51] AI + 产业供应链龙头企业 - **深耕产业十余年,管理层经验丰富**:公司2013年成立后专注保理业务,发展成果显著,截至2024年末累计处理供应链资产总额2490亿元等;核心管理层经验丰富,有望带领公司发展 [55][61] - **三大驱动力保证公司业绩高成长** - **重资产业务逐步减少,平台化转型快速推进**: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下滑,2024年约5.22亿元,同比 - 27.8%;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快速增长,2024年达3.47亿元,同比 + 103.59% [68][82] - **公司积极开拓跨境电商等业务领域**:过去业务围绕基建、医疗、能源三大板块,2024年开拓出海电商等业务,潜在市场规模超10万亿元,潜在客户超1000万 [91][94] - **国企合资模式成功验证并复制**:多家国企合资公司业绩超预期,预计撬动超200亿元增量资金,2024年应占联营企业利润占营业利润31.49%,占比较2023年末 + 25.68pct [102][104][106] - **数据优势显著,AI赋能下风险与效率兼顾** - **AI赋能保障公司资产质量**:通过与核心企业数据直连实现“弱确权”模式,能精准判断交易真实性,2024年逾期率、不良率分别为0.18%、0.10% [110][114][117] - **AI明显提升员工能效**:AI提升运作和获客效率,人均创收超1400万,合同审核处理效率是人工8倍,人均解决资金周转额CAGR达52%,成本收入比下降 [118][120][12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自有资金资产收益率和担保费率分别维持在8.30%、1.20%,撮合费率分别为1.30%、1.40%、1.50%;自有资金放款供应链资产日均余额分别同比 - 10%,平台普惠撮合资产日均余额分别同比 + 45%、+ 30%、+ 25%;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71、13.39、15.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0、6.36、8.06亿元 [129][130] -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分红比例有望维持较高水平,作为商业保理龙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32][133][137]
2025年第21周:跨境出海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6-04 17:13
电商全球化与数字化营销 - 2012至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增长5.7倍达14.2万亿元,数字营销预期增长率19% [2] - 社交电商崛起,钛动科技等平台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2] - 消费需求从"量"转向"质",企业出海核心能力聚焦数字化营销 [2] 手机厂商出海策略 - 2025年中国手机行业进入成熟期,华为回归加剧竞争,荣耀、OPPO、小米加速布局欧洲及东南亚中高端市场 [3] - 传音非洲成功案例显示本地化策略重要性,中国厂商从产品出海转向模式出海 [3] - 需应对政策、专利及供应链挑战,生态建设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 [3] 茶咖品牌全球化扩张 - 瑞幸、沪上阿姨等品牌加速美国布局,沪上阿姨港交所上市首日涨68.5% [6] - 产品创新注重健康化,推出马黛茶等新品,外卖渠道成增长点 [6] - 星巴克中国与瑞幸营收增长显著,库迪因供应链问题影响销售 [6] 中欧经贸新机遇 - 欧洲市场消费升级,80%消费者愿为可持续商品支付溢价,需求聚焦高品质与环保认证 [7] - 建议中国企业拓展新能源汽车及节能家电领域,适应文化差异 [7] - 中欧同步取消交往限制推动经贸合作进入新阶段 [7] 中美关税战影响 - 美方取消91%对华加征关税,中方暂停24%关税90天,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前受损严重 [8] - 消费电子抗压较强,企业转向区域化布局及跨境电商渠道 [8] - "逆全球化"促使战略调整,全球化2.0阶段需韧性创新 [8] 品牌全球化升级 - 中国品牌从"制造溢价"转向"品牌溢价",安克和小米借助亚马逊平台提升广告回报率 [9] - AI技术降低创意门槛,亚马逊广告助力抢占用户心智 [9] - 2025年Q1中国货物贸易显示强劲增长 [9] 无人驾驶科技竞赛 - 萝卜快跑与Waymo为全球唯二规模化落地企业,萝卜快跑依托中国复杂路况技术积累及成本优势 [11] - 萝卜快跑布局香港、中东及欧洲,2025年或成行业关键节点 [11] - Robotaxi可降低运力成本并解决各国独特出行难题 [11] 家电出海高端化趋势 - 2024年美的营收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9.5%,格力下滑 [12] - 海尔卡萨帝表现突出,TCL和海信聚焦"高端+大屏"海外战略 [12] - 智能化与品牌化成为未来核心驱动力 [12] 智能清洁机器人市场 - 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210.1亿美元,年均增长23.7% [13] - 美国关税壁垒高,东盟享关税优势,需应对多国法规挑战 [13] - 国内厂商成本控制强,但需提升多模态传感及云端AI技术 [13] 茶饮品牌出海现状 -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达4895家,奈雪的茶高端定位布局东南亚 [14][15] - 2028年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将超1.1万亿美元,东南亚为主要增长点 [14] - 供应链管理及文化适配能力决定竞争胜负 [15] 头部品牌动态 - 长安汽车4月新能源销量增长46.7%,计划2025年新能源目标100万辆 [16] - 汾酒启动国际化战略1.0,以清香文化连接全球消费者 [17] - 华为数字金融服务全球5600家客户,推出"融海计划"升级合作模式 [18][19] - 茅台2024年海外营收增长19.27%,目标2035年成为国际化价值创造型企业 [21] - TikTok Shop欧洲市场规模预计达3.96万亿美元,社交电商收入267亿美元 [22] AI与IP产业全球化 - 昆仑万维2025年Q1海外收入占比94%,AI生态覆盖短剧、游戏等场景 [25] - 中国IP企业需提升叙事深度与全球化能力,泡泡玛特接近"万代模式" [24] - 万代南梦宫"IP轴心战略"为中国企业提供参考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