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声(09678)

搜索文档
云知声(0967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16:3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4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9678 | 說明 | H股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41,621,883 | RMB | | 1 RMB | | 41,621,883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41,621,883 | RMB | | 1 RMB | | 41,621,883 | | 2. 股份分類 ...
大模型增457%!云知声港股财报展现AGI赛道提供技术-场景-业绩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9-04 11:5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 [1] - 大模型业务收入同比激增457%至近1亿元人民币,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 大模型技术突破 - 山海大模型自2023年5月由BERT架构升级至GPT架构,参数规模达千亿级别 [2] - 实现三大技术突破:支持高效混合推理模式、多模态融合能力、可接入模型上下文协议(MCP) [2] - 技术升级使垂直领域解决方案构建周期缩短40%以上,形成"感知-决策-行动"业务闭环 [2] 业务场景表现 - 日常生活场景收入3.35亿元,占总收入82.7% [4] - 医疗场景收入0.70亿元,占比17.3%,增长质量显著 [4] - 医疗场景落地突出,病历生成及质控产品系列已在多家医疗机构应用 [4] 政策环境支持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目标 [6] - 政策要求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与公司智能终端和医疗业务高度契合 [6] 技术发展路径 - 未来将持续推动通用大模型底座、专家级大模型与Agent、端侧大模型及芯片优化等技术演进 [8] - 技术研发与政策支持双重驱动有望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 [8]
云之声跌超8% 公司上半年亏损扩大 获纳入恒指系列成分股
智通财经· 2025-09-03 15:39
股价表现 - 云之声股价下跌8.96%至716港元 成交额2720.29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益4.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2% [1] - 期内亏损2.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16.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97亿元人民币 同比扩大16.4% [1] - 每股基本亏损4.28元人民币 [1] 指数纳入 - 获选纳入恒生指数系列成分股 自2025年9月8日起生效 [1] - 纳入指数包括恒生综合指数 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 [1]
港股异动 | 云之声(09678)跌超8% 公司上半年亏损扩大 获纳入恒指系列成分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15:35
股价表现 - 股价下跌896%至716港元 成交额272029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收益4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2% [1] - 期内亏损2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16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97亿元人民币 同比扩大164% [1] - 每股基本亏损428元 [1] 指数纳入 - 获选纳入恒生指数系列成分股 自2025年9月8日起生效 [1] - 纳入指数包括恒生综合指数 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 [1]
最新!香港上市规则及披露文件汇总
梧桐树下V· 2025-09-03 15:08
港股IPO市场概况 - 截至8月25日港交所共有57家新股上市实际募资金额达1319亿港元另有211家企业已递交上市申请[1] 香港上市规则框架 - 香港上市规则汇总涵盖主板及GEM市场包括上市规则执行纪律处分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及海外发行人上市等专项规定[5][6][8] - 规则文件包含主板上市规则GEM上市规则费用规则及新上市申请人指南等核心文档[8] - 监管表格体系全面覆盖上市申请表格(如A1表格适用于股本证券及债务证券)正式申请表格(如C1表格适用于股本证券)及保荐人声明表格等[9][10] 上市发行人持续责任 - 上市发行人需遵守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规定包括董事资格公司秘书经验要求及会计审计事宜[14][16][27] - 持续上市准则涉及是否适合上市充足的营运和资产以及短暂停牌停牌除牌机制[14][16][24] - 证券发行与再出售规则包括配售供股可转换证券发行及全流通安排等具体条款[17][24] 专项上市制度 - 特殊上市架构覆盖海外发行人矿業公司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及认可集体投资计划[24] - 分拆上市核心股东保障水平及企业管治要求(如ESG报告守则)均被纳入规则体系[23][26] 境内企业上市案例 - 2024至2025年境内企业赴港上市披露文件涵盖多个行业包括汇舸环保(02613 HK)宜宾银行(02596 HK)及古茗(01364 HK)等57家企业[32] - 典型案例涉及新能源(宁德时代03750 HK)医药(恒瑞医药01276 HK)消费(沪上阿姨02589 HK)及科技(赛目科技02571 HK)等领域[33][34]
第一份中报透视:云知声找到AGI价值密码
新浪财经· 2025-08-31 18: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 [4] - 核心大模型业务收入达987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7.4%,占总收入近25% [11] - 毛利率为13.0%,较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 [5] - 期内亏损扩大至2.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 [5] - 研发费用达1.68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41.5% [11] 业务结构分析 - 日常生活解决方案收入3.35亿元人民币,占比82.7%,同比增长19.7% [9][10] - 智慧医疗业务收入约0.70亿元人民币,占比17.3% [9] - 大模型相关业务收入近1亿元人民币,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4][11] - AI芯片上半年出货量1650万颗,累计出货量接近1亿颗 [19] 技术体系与研发实力 - 研发团队312名工程师,占员工总数68.7% [11] - 构建Atlas AI基础设施、云知大脑(UniBrain)和AI应用解决方案三层技术栈 [12][14][15] - 山海大模型参数规模达千亿级,在多个权威评测中处于第一梯队 [14] - 医疗版大模型多次获得MedBench评测第一名 [14] - 端侧大模型参数压缩至0.5B以内,响应时间低于300ms [19] 垂直领域应用突破 - 医疗领域:门诊病历生成系统单份病历采纳率达85% [17] - 保险科技领域理赔审核服务收入增长1386.8% [19] - 智慧座舱解决方案已部署于吉利博越L等车型 [19] - 支持多国语言,已搭载于知名车企海外车型 [19]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市值达600亿港元,体现资本市场对AGI赛道龙头企业的认可 [3] - 与国家"人工智能+"战略高度契合,聚焦医疗和日常生活等高价值垂直领域 [6][17] - 通过兽牙智能体平台将行业解决方案构建周期缩短40%以上 [24] - 商业模式从项目制向平台/模型服务转型 [11] - 目标实现L3级别AGI能力落地应用 [22]
港股AGI第一股“云知声”首战告捷:大模型贡献1亿收入,单客价直线提升116.2%,AI保险业务暴涨1386.8%
搜狐财经· 2025-08-29 20: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4.05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同期3.37亿元增长20.2% [1][6] - 大模型收入大幅增长457%至近1亿元人民币 2024年同期为1772万元 [1][9] - 毛利同比增长13%至1.31亿元 整体盈利能力增强 [9] 业务板块分析 - 日常生活业务收入3.35亿元 占总收入82.7% 其中解决方案收入2.83亿元占比69.8%同比增长22.6% 产品收入0.53亿元占比13% [4][5] - 医疗业务收入0.70亿元 同比增长22.3%占总收入17.3% 客单价从46.9万元大幅增长至101.3万元增幅达116.2% [5][6] - 保险理赔审核服务收入爆发式增长1386.8% 从2024年同期67万元增至996.3万元 [6][7] 技术研发投入 - 研发开支1.68亿元 占总收入41.5% 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68.7% [9] - AI芯片销售1650万颗 累计出货量近1亿颗 芯片及模块收入同比增长5.8% [5][6] 大模型技术优势 - 山海大模型在MedBench多项评测中稳居第一 综合得分93.1分 [15][16] - 基于10T级别数据和代码预训练 支持多模态融合和动态推理 [19][24] - 行业解决方案构建周期缩短40%以上 形成感知-决策-行动业务闭环 [19] 战略布局与政策契合 - 构建"大模型平台+算力设施+自研芯片"AGI能力架构 重点布局日常生活和医疗场景 [9][25] - 业务布局高度契合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 在智能终端和医疗民生领域提供实践案例 [11][15] - 智能体(Agent)应用普及率目标与政策方向一致 已在机场、地铁等场景落地 [11][1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港股AGI第一股 大模型成为直接收入增长引擎 全栈AI布局形成飞轮效应 [1][9] - 医疗领域服务大型三甲医院和保险机构 技术深度与政策适配性形成商业护城河 [15][17] - 智算集群可动态调度数千GPU 算力调度和可扩展性是核心竞争优势 [25]
云知声2025年中期业绩:营收同比增加20.2%,大模型收入飙涨457%
搜狐财经· 2025-08-29 15: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2% [1] - 大模型业务收入达近1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457% [1] - 日常生活业务收入3.35亿元人民币 占总收入比重82.7% [1] - 医疗业务收入0.70亿元人民币 占总收入比重17.3% [1] - 解决方案销售收入2.8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6% [1] - 研发支出1.68亿元人民币 占总营收41.5% [2] 业务进展 - AI芯片出货量达1650万颗 累计出货量近1亿颗 [1] - 医疗客户单价达101.3万元 同比增长116.2% [1] - 保险业务收入实现1386.8%暴涨 [1] - 在MedBench多项测评中稳居第1 [2] - 深度参与3项人工智能大模型国家标准编写 [2] - 自然语言处理顶会ACL 2025有4篇论文成果入选 [2] 技术发展 - 基于山海大模型能力升级实现业务突破 [1] - 持续积累各垂直领域业务经验 [1] - 依托Atlas基础架构推动通用大模型底座技术演进 [2] - 发展专家级大模型与Agent技术 [2] - 推进端侧大模型及芯片优化技术 [2] - 构建行业知识与数据飞轮以打造竞争优势 [2] 行业环境 -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持续扩张 [1] - 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形成双轮驱动 [1] - 人工智能市场需求增长强劲 [1]
云知声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0.2% 大模型收入同比增长457%
证券日报· 2025-08-29 15:0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2% [2] - 大模型业务收入达近1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457% [2] - 研发支出1.68亿元人民币 占营收比重达41.5% [3] 业务板块构成 - 日常生活业务收入3.35亿元人民币 占总收入82.7% [2] - 医疗业务收入0.70亿元人民币 占总收入17.3% [2] - 解决方案销售收入2.8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6% [2] - AI芯片出货量达1650万颗 累计出货量近1亿颗 [2] 细分领域表现 - 医疗客户单价达101.3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6.2% [2] - 医疗保险业务收入实现同比1386.8%的增长 [2] - 在MedBench多项测评中稳居第一 [3] - 深度参与3项人工智能大模型国家标准编写 [3] - 自然语言处理顶会ACL2025有4篇论文入选 [3] 技术发展与战略布局 - 基于山海大模型能力升级推动业务增长 [2] -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巩固AI行业领先地位 [3] - 依托Atlas基础架构推动通用大模型底座等技术演进 [3] - 构建行业知识与数据飞轮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 [3] 行业背景 -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持续扩张 需求增长强劲 [2] - 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形成双轮驱动 [2]
云知声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大模型收入涨457%
环球网· 2025-08-29 13: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2% [3] - 大模型业务收入大幅增长457%至近1亿元人民币 [3] - 日常生活业务收入3.35亿元人民币 占总收入82.7% [3] - 医疗业务收入0.70亿元人民币 占总收入17.3% [3] - 研发支出1.68亿元人民币 占总营收41.5% [4] 业务细分 - 日常生活领域解决方案销售收入2.8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6% [3] - AI芯片出货量达1650万颗 累计出货近1亿颗 [3] - 医疗领域客户单价101.3万元 同比增长116.2% [3] - 保险业务收入实现1386.8%暴涨 [3] 技术研发 - 基于山海大模型能力升级实现业务突破 [3] - 在MedBench多项测评中稳居第1 [4] - 深度参与3项人工智能大模型国家标准编写 [4] - 自然语言处理顶会ACL 2025有4篇论文入选 [4] 战略规划 - 依托Atlas基础架构推动通用大模型底座技术演进 [4] - 发展专家级大模型与Agent、端侧大模型及芯片优化技术 [4] - 构建行业知识与数据飞轮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