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研新材(600206)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洗霸等在北京成立新材料科技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1:33
人民财讯10月24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安石固锂(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 元,经营范围包含: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销售;高纯元素及化合物销售 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上海洗霸(603200)、有研新材(600206)持股企业有研稀土新材 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
政策“种”在链上,服务“跑”在前面!德州半导体产业的生长密码
齐鲁晚报网· 2025-10-21 20:07
"原本计划2026年5月底交付,按照天衢新区管委会和项目商要求,经过参建各方的多次研讨,我们把工期提前了整整7个月,预计今年10月底即可完 成。"德州天衢新区绿色低碳半导体产业园项目负责人钱汉指着现场展板介绍。这一"建设加速度"的背后,是施工团队与政府部门的紧密协作,更是将"不 可能"变为"可能"的实干成果。 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高性能、高算力芯片的巨大需求,推动着半导体产业不断创新,并由此迎来巨大的增长空间。2022中国(德州)集成电路产 业峰会、2023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德州)峰会、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今年,又一盛会——2025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暨人工 智能创新应用(德州)大会接续召开,与会嘉宾们开启高端对话、寻求合作商机,推动德州市半导体产业持续发展。 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到高规格产业大会连续四年举办,德州市已然成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热土,而其背后的发展密码,正等待着进一步探 寻。 近年来,德州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用硅片项目先后通线量产,威讯二期、先导科 技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随着"有研系" ...
半导体公司持续释放业绩利好,华为报告指全球算力将暴增10万倍,机构:看好人工智能推动半导体超级周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10:56
本周一(10月20日),科技股迎来反弹,半导体板块小幅收涨,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单日再获超 1100万元资金净流入,近20日该ETF累计获净流入15.75亿元。 消息面上,据华为官网,华为于近期正式发布《智能世界2035》与《全球数智化指数2025》报告,指出 通用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的技术驱动力。预测到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实现高达10万 倍的增长。 天风证券认为,随着AI大模型训练与数据中心建设成为核心驱动力,国产存储芯片在企业级市场快速 渗透。国内厂商扩产提速,四季度需求与开工稳健复苏。四季度国内存储公司有望继续受益于"价格回 升+国产替代"的双重驱动,该机构预计第四季度国内存储芯片公司的需求、订单及开工情况将呈现稳 健复苏的态势。 另一只芯片设计龙头海光信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90亿元,同比增54.65%;实现归母净利润19.61 亿元,同比增28.56%。 从业绩预告披露情况,根据三季报预告,长川科技、有研新材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预计也均在1倍 以上。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华金证券指出,持续看好人工智能推动半导体超级周期,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以及上游设备 ...
有研新材涨2.02%,成交额1.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3.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09:56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有研新材十大流通股东中,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 ETF联接A(007300)位居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627.8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55.56万股。香港中央结算 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580.86万股,相比上期减少63.74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 (512100)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547.6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03.82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 (159845)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322.4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76.39万股。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 (516150)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01.94万股,相比上期增加55.97万股。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 主题ETF(159516)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70.75万股,相比上期增加43.39万股。 资料显示,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号D座有研科技创新中心18层 1801,成立日期1999年3月12日,上市日期1999年3月19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稀土材料、 光电材料、高纯/超高纯金属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 ...
稀土管制:卡住全球半导体与军工命脉的战略博弈
材料汇· 2025-10-16 23:2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对稀土及其相关产品实施的全链条出口管制,是基于其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旨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话语权 [2][4] - 管制措施精准锁定半导体与军工两大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命脉,对高度依赖中国供应的美国等国家构成严重的产业链断供风险 [4] - 中国的稀土产业通过深度整合与技术创新,形成了从资源到成品的闭环控制,此次管制是产业从“资源输出型”向“价值主导型”升级的战略举措 [32][37][47] 半导体产业的稀土应用与影响 - 半导体制造的关键环节,从晶圆抛光到光刻、薄膜沉积,100%依赖特定的稀土元素以实现纳米级精度,管制清单实现了对这些物项的全覆盖 [6][7] - 在光刻领域,ASML EUV光刻机的晶圆台驱动电机需使用含铽、镝的钕铁硼永磁体,定位误差小于0.3纳米,若断供将导致光刻机出货周期从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冲击台积电、三星的先进制程产能 [9] - 在晶圆加工领域,7nm及以下制程依赖高纯氧化铈抛光粉,台积电5nm制程的抛光速率达3000Å/min,若供应受限,芯片良率可能从98%暴跌至60% [12] - 在下一代半导体材料领域,5G射频滤波器需使用铝钪合金靶材,钪的掺入使压电性能提升40%,若管制收紧,5G基站射频模块成本预计将上涨50% [15] 军工领域的稀土依赖与风险 - 稀土元素被称为“战争金属”,美军87%的武器系统依赖稀土材料且无成熟替代方案,管制清单覆盖了从单兵装备到战略武器的全谱系应用 [17][18] - F-35战斗机每架需417公斤稀土材料,其机身作动器使用铽镝铁合金磁体,配套的AN/APG-81雷达使用钇铁石榴石晶体,若断供将导致战机机动性下降40%,雷达可靠性受影响 [19] -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无轴泵喷推进器使用含镝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使航行噪音从110分贝降至95分贝,隐蔽性提升60%;其核反应堆屏蔽使用镝铝合金,中子吸收率是硼的5倍 [24] - 导弹制导系统与激光武器依赖稀土永磁体与晶体,“标准-6”防空导弹使用钐钴永磁体,“寂静狩猎者”激光武器使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输出功率达30kW [27][30] 中国稀土产业生态与战略布局 - 国内稀土产业形成“南北两大巨头引领、细分龙头补充”的格局,六大稀土集团整合了全国90%以上的资源与冶炼分离产能,支撑管制政策高效执行 [32][33] - 核心企业矩阵分工明确:北方稀土为全球最大轻稀土供应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2.5%-287.3%;中国稀土集团控制国内70%中重稀土配额;盛和资源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50% [34] - 产业整合带来资源集约利用与技术协同突破,包头稀土矿综合利用率从67%提升至92%,中国稀土集团首创的“联动萃取法”将铽、镝分离周期缩短40%,纯度提升至99.999% [35] - 管制政策引导产业向深加工转型,国内高性能钕铁硼产能占比从2020年的35%提升至58%,靶材、永磁部件产能年均增速超30% [38] 对美国产业链的冲击与挑战 - 美国对中国的稀土进口依赖度高达77%,其中镝、铽、钇等中重稀土的依赖度达93%,且几乎丧失重稀土精炼能力,唯一的芒廷帕斯矿精矿需全部运至中国分离提纯 [43] - 管制导致美国军工生产受阻,F-35生产线产能从每月15架降至8架,“标准-6”导弹生产停工,五角大楼评估有1000个武器系统面临供应风险,现有库存仅能支撑6-8个月 [43] - 美国重建完整稀土产业链面临巨大障碍,新建精炼厂审批周期需5-8年,投资成本是中国的3-5倍,预计总耗资3000亿美元且达到中国当前产能需10年时间 [44] - 管制措施覆盖含中国重稀土的境外制成品,彻底阻断美国通过日本、韩国等第三国转口获取管制物项的路径,对半导体和军工产业造成全面打击 [45] 全球产业格局的重塑 - 中国的优势源于“资源+技术”的双重壁垒,不仅掌控全球90%以上的冶炼分离产能,更在关键工艺上拥有全球60%的专利,形成难以撼动的产业控制力 [47] - 管制政策重塑全球定价权,欧洲氧化铽价格从2024年的1200美元/公斤飙升至3500美元/公斤,国内稀土企业平均毛利率从17.6%提升至28.6% [38] - 美国盟友的替代供应链建设进展缓慢,澳大利亚稀土年产量不足中国的10%且缺乏重稀土资源,预计2030年才能投产的精炼厂也无法供应镝、铽等关键物项 [48] - 此次博弈凸显资源主权与技术霸权的重新平衡,表明技术领先不等于产业控制,中国的稀土管制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全球话语权与产业竞争力 [47][48]
有研新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6 19:12
公司经营原则 - 公司秉承合规经营的原则 [1]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经营活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1] 业务开展方式 - 对于有许可要求的领域 将基于业务实际需求审慎决策 [1] - 依法依规开展业务 [1]
有研新材: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原材料相关资产业务已经转让
证券日报网· 2025-10-16 19:10
公司业务动态 - 有研新材在互动平台确认其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原材料相关资产业务已经完成转让 [1] - 公司建议投资者查阅相关公告以了解该业务转让的具体情况 [1]
有研新材:公司重要信息请以信息披露口径为准
证券日报网· 2025-10-16 19:10
公司互动平台回应 - 有研新材于10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提问 [1] - 公司表示重要信息请以信息披露口径为准 [1]
有研新材: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6122户
证券日报网· 2025-10-16 19:10
股东信息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6122户 [1]
有研新材为新凯来提供少量靶材产品
巨潮资讯· 2025-10-16 18:43
合作进展 - 公司已为新凯来提供少量靶材产品,目前合作规模较小,尚处于初步阶段 [1] - 所供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及光电材料相关领域 [1] 公司业务与技术能力 - 公司是高纯金属、溅射靶材及晶体材料等领域重要的功能材料供应商,具备长期技术积累与产业化能力 [1] - 公司可为下游厂商提供多元化定制方案 [1] - 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推进高端靶材的技术迭代与国产化进程 [3] - 公司未来将继续围绕半导体、显示面板、光伏等新兴应用领域深化布局,扩大高纯靶材及功能材料的应用场景 [3] 行业趋势与协同效应 - 有研新材与新凯来的合作体现了国产半导体设备与核心材料环节间的协同发展趋势 [3] - 随着国产设备产业化步伐加快,上游材料企业的协同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3] - 靶材作为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耗材,其质量与稳定性直接影响芯片良率和性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