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彩虹股份(600707)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康宁发起“337调查”,中国显示供应链遭遇全球围堵
虎嗅· 2025-08-16 07:22
核心观点 - 美国康宁公司针对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龙头企业发起"337调查"和多国诉讼,指控侵犯玻璃基板专利及商业秘密 [1][7][9] - 中国显示产业链面临全球围堵,玻璃基板市场90%被美国康宁和日本企业垄断,中国彩虹股份突破技术垄断后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0% [4][14][15] - 这是一场关乎中国显示产业命运的商战,涉及1.5万亿元投资、60余条生产线和2.5亿平方米年产能的产业安全 [5][24][17] 行业格局 - 全球显示产业链分为玻璃基板(上游)-液晶面板(中游)-电子显示屏(下游),下游应用于电视、手机等领域 [3] - 中国显示面板产值占全球50%,出货量占70%以上,已建成全球最大显示产业聚集地 [4][19] - 玻璃基板市场长期被美国康宁(50%份额)和日本旭硝子、电气硝子垄断 [15][30] 技术突破 - 彩虹股份用20年突破8.5代线量产技术,投入超百亿元,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 [13][15][23] - 玻璃基板制造工艺是世界性难题,要求0.5毫米厚度、微米级表面粗糙度 [15] - 中国实现国产化后玻璃基板价格从上千元降至二三百元 [16] 法律行动 - 康宁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两个月内连续两次申请"337调查",涉及彩虹股份、TCL华星光电、惠科等企业 [1][7] - 截至2025年8月,康宁在全球发起13起诉讼,涵盖美国、欧盟、印度、中国等主要市场 [2][9] - "337调查"周期12-18个月,已进入听证会关键阶段 [10] 产业影响 - 中国显示产业从下游电视制造(长虹、TCL等)发展到中游面板(京东方等),现向上游玻璃基板延伸 [18][20] - 若诉讼失利,中国唯一突破主流技术的彩虹股份产品可能被禁售,导致关键材料再次被外国垄断 [17] - 行业专家认为跨国诉讼是产业转移中的常见现象,35%涉华337调查案件最终和解 [26][27] 企业动态 - 康宁强调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其核心竞争力,准备在全球维护专利权益 [22] - 彩虹股份已组建专业团队全球应诉,并在咸阳建成国产首条超高世代基板玻璃生产线 [15][23] - 惠科已与康宁达成和解,终止337调查 [28]
美国康宁发起“337调查”和多国诉讼 中国显示供应链遭遇全球围堵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23:48
核心观点 - 美国康宁公司对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发起全球性专利围堵,涉及"337调查"及多国诉讼,旨在遏制中国企业突破玻璃基板技术垄断的势头 [2][7][8] - 中国显示产业虽在中游面板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产值占50%、产能占76%),但上游玻璃基板90%市场被康宁等外企垄断,彩虹股份是唯一突破8.5代线量产的本土企业(市占率10%) [4][12][14] - 诉讼焦点集中在基板玻璃的"溢流法"工艺专利,康宁通过知识产权护城河发起法律攻势,而彩虹股份宣称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并组建全球应诉团队 [17][19] - 案件结果将直接影响中国1.5万亿元面板产业链安全,若败诉可能导致关键材料再度被外企垄断 [13][20] 行业格局 - 全球显示产业链分为玻璃基板(上游)-液晶面板(中游)-电子显示屏(下游),中国已建成60余条面板生产线,年产能2.5亿平方米 [3][14] - 中国面板产业2024年规模达1080亿美元占全球49%,但上游玻璃基板被康宁(50%+份额)、日本旭硝子/电气硝子垄断,三者合计控制90%市场 [4][12] - 彩虹股份通过20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突破8.5代线量产技术,使基板玻璃价格从千元降至200-300元,目前市占率约10% [12][13] 诉讼动态 - 康宁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两个月内连续发起两起337调查申请(案件号337-TA-1433),指控侵犯其4项美国专利及商业秘密 [7][8] - 截至2025年8月共发起13起跨国诉讼,覆盖美欧印中等地,337调查已进入听证会关键阶段,此前举证环节耗时5-8个月 [2][8][9] - 惠科已与康宁达成和解,历史数据显示35%涉华337案件以和解告终 [20] 技术竞争 - 玻璃基板制造需满足0.5mm厚度、微米级粗糙度等苛刻工艺要求,彩虹与康宁均采用"溢流法"实现原子级平整度 [12][17] - 康宁凭借先发专利优势构建知识产权壁垒,其发言人强调创新保护是业务核心 [17][18] - 彩虹2024年11月建成国产首条超高世代基板玻璃生产线,计划继续扩产以确保产业链安全 [13] 产业影响 - 案件被视为中美显示产业从下游终端向上游材料延伸的博弈,类似欧盟对康宁的反垄断调查最终以取消排他条款等条件和解 [15][21] - 专家建议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指出日韩企业也曾面临类似专利纠纷 [20] - 若败诉将导致彩虹产品被禁售,使中国面板产业重新依赖进口基板玻璃 [13]
美国康宁发起“337调查”和多国诉讼 中国显示供应链遭遇全球围堵
经济观察网· 2025-08-15 11:49
337调查与诉讼进展 - 美国康宁公司于2024年12月18日向美国ITC申请针对中国彩虹股份、TCL华星光电、惠科等企业的337调查 指控侵犯基板玻璃专利及商业秘密 涉及美国注册专利号7,851,394、8,627,684、9,512,025 [5] - 美国ITC于2025年1月17日启动337调查 调查编码为337-TA-1433 举证环节截止日为2025年8月8日 听证会即将开始 [5][6][8] - 康宁公司在全球发起13起诉讼 覆盖美国、欧盟、印度、中国等多个地区 诉讼内容均围绕专利与技术秘密 [4][7][11] 玻璃基板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玻璃基板市场由美国康宁公司及日本旭硝子、电气硝子主导 康宁公司市场份额超过50% [10] - 中国显示面板产业规模全球领先 投资超1.5万亿元 建成60余条生产线 年产能2.5亿平方米 占全球产值50%及出货量70%以上 [3][12][16] - 彩虹股份突破8.5代线技术瓶颈 实现规模化量产 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0% 是唯一突破国际技术垄断的中国企业 [3][10][11] 技术工艺与知识产权 - 玻璃基板制造采用溢流法工艺 要求厚度0.5毫米 表面粗糙度达微米级 技术难度极高 [10][14] - 康宁公司通过专利构建知识产权护城河 彩虹股份拥有8.5代线全套自主知识产权 累计研发投入超100亿元 [10][15] - 康宁公司发起诉讼旨在限制中国企业产能扩张 玻璃基板价格从1000元降至200-300元 [11] 产业影响与全球博弈 - 若337调查或诉讼失利 彩虹股份产品可能被禁售 导致中国显示产业链上游材料再度被外国垄断 [11] - 中外显示产业竞争从下游终端延伸至上游材料 玻璃基板成为新一轮博弈焦点 [12][13] - 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7月18日结束对康宁反垄断调查 康宁承诺取消排他条款 设置50%全球采购比例上限 接受9年监督期 [20] 案件进展与行业动态 - 美国ITC于2025年8月6日基于和解终止对惠科公司的337调查 [18] - 337调查案件中涉华案件和解率为35% 2021-2024年全球和解率分别为49%、40%、29%、25% [17] - 康宁公司在全球手机盖板玻璃市场占比超过50% 曾触发多国监管部门调查 [19]
彩虹股份转让子公司30%股份 京东方近50亿元接盘
证券时报· 2025-08-13 13:51
交易概述 - 京东方以48.49亿元报价获得彩虹光电30%股权受让权 双方于6月24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1] - 交易完成后彩虹股份持有彩虹光电69.79%股权 仍为控股股东且继续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1] - 股权转让基于评估基准日2024年9月30日彩虹光电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168.12亿元 扣除派发现金股息6.5亿元后确定挂牌底价 [2] 战略动机 - 转让股权为抓住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机遇 优化主营业务结构并提升业务抗风险能力 [1] - 推进新型显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满足基板玻璃业务发展战略需求并发挥产业优势 [1] - 获取资金将主要用于主营业务发展和新技术研发投入 [1] 行业背景 - 液晶显示面板行业历经多年发展 产业格局已基本确定 [1] - 中国内地面板制造商已占据LCD液晶显示行业主导地位 市场整体供需趋于动态平衡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基板玻璃和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形成"面板+基板"上下游产业联动布局 [2] - 2024年加快推进G8.5+液晶基板玻璃产线建设 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2] - 已建成产线快速量产并达产 生产效能大幅提升 基板玻璃产品产销量和销售收入同比持续增长 [2] 交易细节 - 彩虹光电其他股东咸阳金融控股集团和咸阳中电彩虹集团控股已放弃优先购买权 [2] - 本次转让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显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3]
从垄断到破局:巨头齐涨价!显示玻璃基板500亿市场谁主沉浮?
材料汇· 2025-08-10 00:00
显示器玻璃基板行业概述 - 玻璃基板是显示面板的核心原材料,在TFT-LCD面板成本中占比约15.2% [1] - 一片TFT-LCD面板使用两片玻璃基板(TFT阵列和彩色滤光片),OLED面板使用一片作为载板玻璃 [1] - TFT-LCD是目前最主流显示技术,约80%显示玻璃基板用于LCD面板 [1] 市场规模与供需情况 - 2025年全球FPD玻璃基板市场规模预计达70.5亿美元(约500亿元),同比增长15% [2] - 2024年FPD玻璃基板需求量6.45亿平方米(+4.34%),供给过剩率7% [3] - 2025年需求量预计达6.79亿平方米(+5.31%),供给过剩率缩减至5% [3] - 玻璃基板生产能源成本占比超50%,2023-2024年厂商提价超10%应对成本压力 [2] 竞争格局与技术壁垒 - CR3(康宁/AGC/NEG)市场份额合计约80%,康宁市占率超50% [4] - 高世代线(8.5/10.5代)由国外厂商主导,10.5代线基本被康宁/NEG/AGC垄断 [4] - 国内企业如彩虹股份已实现8.5代线突破,加速国产化进程 [4] - 行业存在工艺/料方/装备三大技术壁垒,溢流下拉法为主流生产工艺 [36] 技术发展趋势 - 向大尺寸/超薄/柔性方向发展,UTG(<0.1mm)应用于折叠屏等场景 [16] - 高世代线(G8.5+)通过套切提升生产效率,G10.5单切65英寸效率达95% [15] - 显示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LCD/OLED/MiniLED/MicroLED将长期并存 [19] 产业链与下游应用 - 中国LCD产能占全球70%,面板年产值超8000亿元 [60] - 2024年中国TFT-LCD玻璃基板市场规模316亿元,其中电视面板占比71.4% [44] - 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头部面板厂商年玻璃基板采购额约100-150亿元 [66][69] 重点企业分析 - 康宁2024年显示业务收入38.7亿美元,净利率26% [50][51] - 彩虹股份2024年玻璃基板收入15.1亿元,毛利率20.56%,净利率1.59% [53] - 彩虹股份规划投资200亿元建设20座G8.5+窑炉,现有10条产线 [49]
显示玻璃基板行业深度报告:国产玻璃基板技术破局,本土替代提速
国元证券· 2025-08-07 17:20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评级,首次覆盖 [5] 核心观点 - 显示器玻璃基板是显示面板的核心组件,占TFT-LCD面板成本的15.2% [2] - 2025年全球FPD玻璃基板市场规模预计达70.5亿美元(约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 [3] - 高世代玻璃基板国产化加速,彩虹股份等国内企业突破8.5代线技术 [4] 行业概述 - 玻璃基板主要用于TFT-LCD和OLED面板,TFT-LCD占比80% [2] - 玻璃基板生产能源成本占比超50%,2023-2024年厂商提价超10%应对成本压力 [3] - 2025年FPD玻璃基板需求量预计达6.79亿平方米,供给过剩率缩减至5% [3] 竞争格局 - 康宁、AGC、NEG三家市占率合计80%,康宁独占50% [4] - 国内企业彩虹股份突破8.5代线量产,逐步替代外资厂商 [4] - 高世代线(8.5/10.5代)技术壁垒高,国内厂商加速研发G10.5/11代线 [18] 技术趋势 - 玻璃基板向大尺寸、超薄、柔性方向发展,UTG(超薄柔性玻璃)应用前景广阔 [13][19] - 溢流熔融法是主流生产工艺,技术壁垒包括料方、装备、工艺三大难点 [36][42] - TFT-LCD仍是主流技术,但OLED/Mini-LED/MicroLED在高端市场快速渗透 [22][23] 下游需求 - 中国大陆LCD面板产能占全球70%,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头部厂商集中采购 [52][66] - 2024年TFT-LCD玻璃基板下游应用中,电视面板占比71.41% [48] - 京东方年玻璃基板采购需求约140-150亿元,康宁为主要供应商 [72]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彩虹股份,其8.5代线量产能力及规模效应有望提升净利率至23%-26% [78] - 面板厂商供应链多元化需求为国产替代提供机会,本土企业运输成本优势显著 [79] - 高世代玻璃基板国产化是长期趋势,技术突破企业具备投资潜力 [81]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控股股东股份解除质押情况 - 咸阳金控持有公司股份1,112,759,643股,占总股本的31.01%,本次解除质押后累计质押股份761,717,584股,占其持股比例的68.45% [1] - 咸阳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221,644,097股,占总股本的34.04%,本次解除质押后累计质押股份848,717,584股,占其持股比例的69.47% [1] 本次解除质押具体细节 - 控股股东咸阳金控于2025年8月1日解除质押给陕西信用增进有限责任公司的流通股2,500万股 [1] - 咸阳金控表示将根据经营需求拟定后续股权质押融资计划,并承诺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对公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1] - 公司明确公告不包含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
彩虹股份(600707) - 彩虹股份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5-08-01 16:00
股权结构 - 咸阳金控持股1,112,759,643股,占比31.01%[2][3] - 咸阳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1,221,644,097股,占比34.04%[2] 股份质押 - 本次解质25,000,000股,占咸阳金控持股2.25%,占总股本0.70%[3] - 解质后咸阳金控累计质押761,717,584股,占其持股68.45%[2] - 解质后咸阳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848,717,584股,占比69.47%[2] 解质时间 - 咸阳金控解质时间为2025年7月31日[3]
京东方入股后,彩虹光电管理层“大换血”多位高管发生变更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18:18
公司股权变更 - 京东方成为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进股东 交易于7月23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1][4] - 股权转让后京东方持有彩虹光电30%股权 成为第二大股东 彩虹股份仍持有69.79%股权并保持控股地位 [7][10] - 交易对价为48.5亿元 涉及彩虹股份转让控股子公司30%股权予京东方 [7] 管理层重组 - 彩虹光电7月23日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备案变更 涉及董事/总经理/监事会主席等职位调整 [4][5][6] - 原退出高管包括董事邓虎林/韩彬/李淼/王晓春/杨隆丰 总经理许满星 监事会主席冯坤 [5][6] - 新进高管包括董事陈建国/方忠喜/王闰企/徐剑/杨秦刚 总经理吴永良 监事会主席王一 监事陈万生 [5][6] 公司业务概况 - 彩虹光电注册资本约142.5亿人民币 运营8.6代TFT-LCD生产线 成立于2015年11月 [4] - 客户覆盖海信/TCL/小米/海尔等国内品牌及三星/VIZIO等海外电视整机厂商 [4] - 2024年彩虹光电贡献营业收入102.91亿元 净利润13.39亿元 占彩虹股份整体业绩主要部分 [10] 财务表现 - 彩虹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16.64亿元同比增长1.73% 归母净利润12.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7.55% [10]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4.1-4.8亿元 同比减少47.59%-55.23% [10] 战略意义 - 交易采用参股非控股模式 彩虹股份保留经营主导权及合并报表范围 [7][10] - 彩虹光电在印刷OLED领域拥有基础专利布局 可补足京东方技术短板 [11] - 收购有助于京东方丰富产品线 优化客户结构 提升面板份额至30%以上 [11]
彩虹股份:公司为控股子公司及合营公司担保总额为人民币123.09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7-29 21:11
担保情况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及合营公司提供担保总额123.09亿元 [1] - 实际发生担保余额71.09亿元 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比例33.04% [1] - 2025年度预计担保额度内未使用额度52.00亿元 [1] - 担保总额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比例57.20% [1] - 公司无其他对外担保行为及逾期担保情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