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信软件(600845)
搜索文档
宝信软件:腾讯云分布式云
宝信软件· 2024-07-12 17: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腾讯云分布式云产品未提供具体的投资评级。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传统私有云面临成本高、效率低、安全可靠性不足等挑战 [6][7] 2) 腾讯云分布式云具有专属安全、弹性便捷等优势,可全面替代传统私有云平台 [40] 3) 腾讯云分布式云实现国产化、智能化和云原生化,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41][54] 4) 腾讯云分布式云提供一云多芯、软硬一体的高性能算力,并支持云边端一体化部署 [52][55][56][77] 5) 腾讯云分布式云具有丰富的产品矩阵,可满足企业各类数字化场景需求 [38][81] 分组1: 腾讯云分布式云的价值优势 - 专属安全、弹性便捷,全面替代传统私有云平台 [40] - 实现国产化、智能化和云原生化 [41][54] - 提供一云多芯、软硬一体的高性能算力 [52][55][56] - 支持云边端一体化部署 [77] 分组2: 腾讯云分布式云的典型应用场景 - 传统私有云平台升级优化替代 [82] - 满足数据本地化需求 [83] - 提供低时延本地算力 [84] - 作为行业云/产业云底座 [85][86][87] - 提供一站式建云、上云、用云、管云服务 [87][88] - 支持海外公有云未覆盖区域上云 [89] - 助力企业构建本地智算平台 [90]
宝信软件20240711
2024-07-12 10:55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层面的拐点 1. 公司的国产化订单在Q3加速落地,这是国产替代和订单层面的拐点[1] 2. 公司正在经历动能转换和业务接力的拐点,国产自动化业务正在接棒信息化IDC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引擎[2][3] 3. 公司的业绩和盈利能力也在迎来拐点,未来随着国产化订单确认和自动化业务发力,业绩增速和毛利率有望大幅提升[4][5][7] 行业层面的拐点 1. 国产替代趋势在产业界确实已经到来,各行业都在加速向国产化转型[8] 2. 钢铁行业也在迎来投资拐点,正在大规模进行智能制造、高端化和低碳化改造,这将带动大量自动化需求[9][10][11] 3. 整个智能制造和国产替代的趋势正在加速,这是行业层面的拐点[12] 公司产品力分析 1. 公司产品组合聚焦高端、高难度的产品,如大型PLC、AI大模型、工业软件等,竞争壁垒较高[12] 2. 公司产品已经得到了重要客户如鸿茂集团的认可和大规模应用,体现了强大的产品力[13] 3. 公司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布局新品,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14] 总结 综合来看,公司和行业都已经到来拐点,公司的国产化订单加速落地、动能转换顺利、业绩和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行业国产替代和智能制造趋势加速,公司产品力也得到客户认可,是一个绝佳的底部布局时机[15]
宝信软件系列解读(六)通信
2024-07-12 09:20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层面 - 公司的国产化订单在Q3加速落地,这是国产替代和订单层面的一个拐点[1][2] - 公司正经历动能转换和业务接力的拐点,国产自动化业务将成为未来最核心的成长驱动力[2][3] - 公司的业绩和盈利能力也在迎来拐点,未来业绩增速和毛利率有望大幅提升[4][5][6][7] 行业层面 - 整个行业正在迎来国产替代的拐点,外部环境、政策导向以及供给缺货等因素都推动了这一趋势[8][9] - 钢铁行业也在迎来投资拐点,大量的产线改造和高端产品需求将带动智能制造需求[9][10][11][12] - 行业内国产化和智能制造的拐点正在加速到来[12][1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llie Jiang 提问** 公司的产品力是否足够强,能否支撑公司未来发展?[13] **Jiazhen Zhao 回答** 公司的产品组合都是高精尖、高竞争壁垒的产品,如大型PLC、AI算法等,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产品力非常强,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核心武器。[13][14] 问题2 **Yang Bai 提问** 公司的全球化布局进展如何?[14] **Jiazhen Zhao 回答** 公司已经开始布局全球化,这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公司已经在钢铁、港口、半导体等行业获得了一些海外订单,未来全球化扩张是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14] 问题3 **Joyce Ju 提问** 综合来看,公司和行业都迎来了哪些关键拐点?[15][16] **Lei Chen 回答** 公司在订单、动能转换、业绩和盈利能力等方面都迎来了关键拐点。行业层面,国产替代和智能制造的趋势也正在加速。综合来看,公司和行业都处于积极的拐点期,是布局公司的绝佳时机。[15]
宝信软件: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上海力推智能车发展,宝信智算中心需求有望提升
开源证券· 2024-07-11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宝信软件"买入(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上海政府政策利好宝信软件 - 上海市政府推动科技创新、智能车等产业发展,有望给宝信软件创造良好的高科技研发环境,同时推进自动驾驶、智能车的发展有望提升对于宝信软件上海宝之云智算中心的需求,从而带动公司IDC业务逐步复苏 [8] 公司国产替代发展三条主线 - 产品端:公司是国内稀缺的拥有自主大型PLC的企业,以大型PLC为核心逐步深化三电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AI大模型等国产化产品的布局 [9] - 行业端:从民营钢铁企业等开始切入突破,逐步拓展到宝武集团等国营钢企,后续有望逐步向港口等各大行业逐步扩展 [9] - 全球化:公司已投产印尼永旺不锈钢冷轧项目,并拟设立沙特阿拉伯分公司,同时公司图灵机器人已在国际舞台上亮相 [9] 宏旺集团多次使用宝信国产化产品 - 宏旺集团是专业生产冷轧不锈钢、硅钢和配套精加工产品的企业集团,与公司在国产化方面有保持紧密合作,多次采用宝信全栈国产化PLC产品,充分体现了宝信软件国产化产品的强劲实力 [10]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7/40.1/52.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8.2/21.6/16.3倍 [8] - 公司2022-2026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等主要财务指标均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11] - 公司2022-2026年ROE分别为21.1%、21.6%、24.5%、28.8%、32.1%,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1]
宝信软件系列解读(五)
-· 2024-07-03 23:23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认为当前是底部布局保信软件的绝佳时机,今年是公司动能转换的关键一年 [1][2] - 公司的国产化订单在Q3加速落地,标志着国产化的拐点已到 [1][2] - 公司的国产自动化业务(包括大型PLC、SCADA、机器人等)将成为未来最强的成长驱动力,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2][3][5][6][7][8] - 公司产品力强,在钢铁等行业已获得客户认可,未来有望快速渗透到各行业 [8][9][10] - 行业层面利好政策频出,如钢铁行业节能减碳、设备更新贷款补贴等,有望提升公司产品需求 [12][13][14] - 公司今年是国产化订单规模落地元年,明年业绩有望进入高增长轨道 [15][1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无相关内容
宝信软件深度解读
开源证券· 2024-07-03 23:07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认为当前是保信软件的底部布局绝佳时机,今年是公司动能转换的关键一年,与2017年类似,公司将从信息化转向国产自动化业务作为新的增长动能 [1][2][3][4] - 公司的国产自动化业务包括自研大型PLC、SCADA公共软件Runtime、机器人等,这些产品在公司内部和全国范围内的渗透率都非常低,未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3][5][6][7] - 公司的国产自动化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大型PLC、AI大模型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都有独特优势,产品力和行业地位都很突出 [5][6][8][9][10] - 公司正在积极拓展跨行业应用,目前已经进入港口、半导体等行业,未来有望快速渗透到各行各业 [11][12] - 公司也在加快全球化布局,已经在沙特和印尼等地设立分公司,未来全球扩张也是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 [12]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llie Jiang 提问** 公司在国产替代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优势和计划?[2][3][5][6][7] **Jiazhen Zhao 回答** 公司在国产自动化产品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大型PLC、AI大模型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拥有独特优势。公司将依托自身在钢铁行业的深厚积累,快速推进国产替代,未来几年国产化订单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跨行业应用,未来有望快速渗透到各行各业。 问题2 **Yang Bai 提问** 公司在全球化方面有什么规划和进展?[12] **Jiazhen Zhao 回答** 公司正在加快全球化布局,已经在沙特和印尼等地设立分公司,未来全球扩张也是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随着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背靠宝五集团在全球的不断扩张,公司未来在全球市场的拓展也是可期的。 问题3 **Joyce Ju 提问** 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动力在哪里?[13][14][15] **Lei Chen 回答** 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今年是公司国产化订单规模落地的元年,未来几年国产化订单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15] 2)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和设备更新将带动对公司智能制造产品的需求 [12][13][14] 3) 公司新产品不断推出,以及跨行业和全球化拓展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15][16]
宝信软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4-07-02 20:24
高管持股情况 - 董事长夏雪松持股1435514股,占总股本0.0498%[2] - 副总经理陈健持股533312股,占总股本0.0185%[2] - 副总经理梁越永持股203657股,占总股本0.0071%[2] - 副总经理黄颖雷持股303075股,占总股本0.0105%[2] - 财务总监吕子男持股443461股,占总股本0.0154%[2] 高管减持计划 - 董事及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470000股,占总股本0.0163%[2] - 夏雪松拟减持不超150000股,占比不超0.0052%[6] - 陈健拟减持不超110000股,占比不超0.0038%[6] - 梁越永拟减持不超40000股,占比不超0.0014%[6] - 黄颖雷拟减持不超70000股,占比不超0.0024%[6]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设备更新贴息政策落地,宝信软件核心受益
开源证券· 2024-06-26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宝信软件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四部门印发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通知,有望提升国产智造需求,宝信软件有望核心受益。[7] 2. 公司国产替代发展分为"产品端"+"行业端"+"全球化"三条主线,有望打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8] 3. 宏旺民营钢铁集团多次使用宝信国产化产品,充分彰显对公司产品的认可。[9] 财务摘要 1.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7/40.1/52.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1/23.0/17.4倍。[10] 2. 公司2022-2026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等主要财务指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10]
宝信软件: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入选国资委“科改企业”,“科特估”有望重塑估值
开源证券· 2024-06-23 12: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宝信软件(600845.SH)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宝信软件入选国资委"科改企业","科特估"有望重塑公司估值[1] 2) 宝信软件作为国内稀缺的国产高科技领军企业,将核心受益于新质生产力发展[1] 3) 宝信软件国产化产品在钢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充分体现了公司产品的强劲实力[3] 4) 公司发展分为"产品端"+"行业端"+"全球化"三条主线,未来发展空间广阔[2] 财务数据总结 1)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7/40.1/52.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1.2/23.9/18.1倍[1] 2) 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良好,分别为9.0%、19.8%和20.1%(2024年)[5] 3)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和ROE持续提升,分别达到38.3%、21.8%和24.5%(2024年)[5] 4)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负债比率为负,偿债能力较强[5]
宝信软件:智能制造向自主可控突破,PLC+机器人+AIDC前景广阔
中泰证券· 2024-06-21 09:30
国内工业软件龙头,深耕钢铁行业数智化转型 - 宝武集团实控,全面布局信息化+自动化+机器人 [17][20] - 产品线横向扩张,行业应用持续拓展 [24][25] - 业绩加速扩张,增强自主可控能力 [29][30][31][32][33][34][35][36] 新型工业化推进,国产化进程加速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软件助力企业数字化 [37][38][39][40][41][42] - PLC国产化水平提升,大中型有待突破 [43][44][45][46][47] - 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化发展,加速融合AI+5G新兴技术 [50][51][52][53][54][55][56][57][58] 钢铁智能制造升级,PLC+工业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 -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加速,内需外政驱动数字化转型 [66][67][68][69][70][71] - 信息化软件品类丰富,钢铁MES行业份额领先 [72][73][74][75][76][77] - PLC十年一剑,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完善自动化布局 [78][79][80][81][82][83][84] 具备IDC稀缺资源,AI带动向AIDC升级 - AI驱动算力提升,IDC向智算中心演进 [87][88][89][90][91][92] - 拓展全层次云服务,打造宝之云工业引擎 [93][9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宝信软件深耕钢铁数字化转型,主营业务包括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服务外包、系统集成 [95][96][97][98][99][100][101] 风险提示 - 钢铁行业数字化投资建设不及预期风险 [102] -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103] - 产业政策调整风险 [104] - 技术迭代不及预期风险 [105] - IDC交付上架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106] - 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