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证券(601066)

搜索文档
破发股今创集团股东拟减持 上市募13.7亿中信建投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11:36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非第一大股东中国轨道计划减持不超过23,511,562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不超过7,837,187股,占1%)和大宗交易(不超过15,674,375股,占2%) [1] - 减持期间为自公告披露日(2023年10月17日)起15个交易日后(即2023年11月7日)的3个月内,至2024年2月6日 [1][2] - 拟减持股份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及后续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取得的股份,已于2019年2月27日解除限售 [1]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公告日,中国轨道持有公司股份152,706,2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48% [1] - 股东减持原因为自身经营发展需要 [1][2]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18年2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价格为32.69元/股,发行数量为4,200万股 [2][3]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372,98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321,814,333元 [3] -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陈菁菁、冷鲲 [2] 公司历史分红与股价 - 公司于2018年7月25日实施分红方案,每10股转增4股并派发现金股利3元(税前) [3] - 公司于2019年7月5日实施分红方案,每10股转增3股并派发现金股利2元(税前) [3] - 目前公司股价处于破发状态,低于发行价32.69元/股 [2]


中信携手42家资产管理机构,共建财富管理新生态
经济观察网· 2025-10-17 11:03
大会概况 - 中信第二届财富管理大会于2025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办 主题为“融合与发展:共创财富管理新价值” [2] - 大会由中信金控指导 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信银理财主办 [2] - 参会方包括42家公募基金、理财、保险、全球资管的头部机构 参会人数超200人 [2] - 大会启动了“全球资产配置新生态”并发布“信成长”公益慈善平台 计划通过“中信创品”慈善理财在2025年实现捐赠超千万元 [2] 公司战略与业务规模 - 中信财富管理总规模约31万亿元 资产管理规模达9.3万亿元 服务个人与企业客户超2亿 [4] - 中信银行个人财富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 稳居可比同业第二 [6] - 中信证券资管规模超1.56万亿元 市场占比12.8% 稳居券商行业首位 [6] - 中信建投证券资管规模4852亿元 市场占比5.2% [6] - 中信信托资产余额超2.6万亿元 位居行业第一 [6] - 中信保诚人寿资管规模3046亿元 位居中外合资寿险资管机构前三 [6] - 华夏基金资管规模超3万亿元 位居公募行业非货管理规模第二 [6] - 信银理财资管规模突破2.3万亿元 稳居全市场前三 [6]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截至2025年6月末 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70万亿元 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6] - 过去五年 中国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规模保持了8%的年均增速 [6] - “跨境理财通”吸引16.46万个人投资者参与 规模突破1200亿元 显示中国居民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进入加速释放期 [6] - 市场机遇集中在红利资产、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医养健康、出海和国产替代等领域 [5] - 资管机构的投资策略正从单一资产 向“固收+”、多资产多策略和海外配置不断进阶 [5] 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将围绕智能投研、资产配置、投资者教育、风险联防等领域 推动财富管理行业向专业化、数智化、普惠化方向迈进 [4] - 客户资产配置需求已从单一资产向多元配置转变 财富管理机构需从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不断发力 [5] - 将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 推动服务从“人找产品”向“产品懂人”升级 [5] - 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信托和理财等不同资管机构互补合作的生态正在不断演化形成 [5]
国投丰乐向控股股东定增获深交所通过 中信建投建功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10:40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7日讯国投丰乐(000713)(000713.SZ)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昨日获得深交所审核通过。 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日。本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5.91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 价的80%。 本次发行的股票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将申请在深交所上市交易。本次向特定对象 发行A股股票的数量为不超过184,204,494股,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8,864.86万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本次发行前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没有变化,仍为国投种业,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 变化。 据公司8月22日关于变更公司名称、证券简称暨完成工商登记变更的公告,自2025年8月22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丰乐种业"变更为"国投丰乐",英文 简称由"FENGLE SEED"变更为"SDIC FENGLE",公司证券代码"000713"保持不变。 ...


威力传动连亏1年半 正拟定增2023年上市中信建投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09: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13.17% [1][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50.9万元,由盈转亏,同比下降343.76% [1][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40.99万元,同比下降165.36% [1][2]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减少37.60% [2] - 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54.97万元,同比减少171.72% [2] 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3年8月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1809.6万股,发行价格35.41元/股 [3]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6.4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55亿元 [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募资额7.8亿元少2.25亿元 [3] - 2025年8月29日公司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亿元,用于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一期)及补充流动资金 [4] 业务与项目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原计划募集资金用于精密减速器研发生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3] - 2025年拟进行的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将用于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一期)建设 [4]
中信建投:“反内卷”推动光伏产能出清,看好新技术迭代方向
中证网· 2025-10-17 09:28
10月17日,中信建投(601066)表示,光伏产业链目前仍处于供需失衡状态,行业后续核心矛盾仍在 于"反内卷"推动产能出清。光伏"反内卷"目前主要包括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产能整合及淘汰落后产 能。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已取得显著成效,硅料、硅片、电池价格逐步上涨,组件价格短期涨幅有限, 后续顺价情况需要重点关注。产能出清方面,多晶硅能耗新标准明显收紧,预计后续可能是产能出清的 重要手段。短期重点关注产能整合以及行业联合控产力度。中信建投认为,行业供需扭转仍需要看到产 能政策力度超预期,板块内部看好头部主材企业,以及新技术方向(BC、TOPCon3.0、浆料)。 ...
中信携手42家资产管理机构 共建财富管理新生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7 08:57
大会概况 - 中信第二届财富管理大会于2025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融合与发展:共创财富管理新价值” [1] - 大会由中信金控指导,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六家主要金融子公司主办 [1] - 42家头部资管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等200余人参会 [1] 中信集团战略与业务规模 - 中信集团启动“全球资产配置新生态”,并发布“信成长”公益慈善平台,计划通过慈善理财在2025年实现捐赠超千万元 [1] - 中信财富管理总规模约31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达9.3万亿元,服务个人与企业客户超2亿 [2] - 中信金融子公司在各细分领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将围绕智能投研、资产配置等领域推动行业向专业化、数智化、普惠化发展 [2] 中信主要子公司业务数据 - 中信银行个人财富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稳居可比同业第二 [4] - 中信证券资管规模超1.56万亿元,市场占比12.8%,稳居券商行业首位 [4] - 中信信托资产余额超2.6万亿元,位居行业首位 [4] - 信银理财资管规模突破2.3万亿元,稳居全市场前三 [4] - 华夏基金资管规模超3万亿元,位居公募行业非货管理规模第二 [4] - 中信建投证券资管规模4852亿元,市场占比5.2% [4] - 中信保诚人寿资管规模3046亿元,位居中外合资寿险资管机构前三 [4]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截至2025年6月末超170万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3] - 过去五年,中国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等资管规模保持了8%的年均增速 [3] - 市场机遇集中在红利资产、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医养健康、出海和国产替代等领域 [3] - 客户资产配置需求从单一资产向多元配置转变,资管机构的投资策略正向“固收+”、多资产多策略和海外配置进阶 [2][3] 业务模式与服务升级 - 财富管理机构需从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发力,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推动服务从“人找产品”向“产品懂人”升级 [2] - 不同资管机构互补合作的生态正在演化形成 [3] - “跨境理财通”已吸引16.46万个人投资者参与,规模突破1200亿元,显示中国居民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进入加速释放期 [3]
中信建投:光伏反内卷成为当前行业核心矛盾 看好新技术迭代方向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08:12
行业核心矛盾 - 光伏产业链处于供需失衡状态 核心矛盾在于反内卷推动产能出清 [1] - 行业各环节产能均大于需求 当前核心矛盾在于供给 [2] - 行业景气度能否扭转的关键在于反内卷政策的执行力度 [2] 反内卷政策成效与方向 - 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已取得显著成效 硅料价格从底部3.4万元/吨上涨至5.2万元/吨左右 已位于头部企业全成本上方 [3] - 反内卷主要方向包括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以及产能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和行业自律控产 [3] - 硅片和电池价格跟随硅料上涨 组件价格短期涨幅有限 后续国内招投标价格能否顺价是核心观察点 [1][3] 产能出清手段与挑战 - 多晶硅能耗新标准大幅收紧 预计2026年底开始执行 将是硅料去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1][3] - 硅料环节总库存预计在40-50万吨 在高库存和产能体量较大的背景下 行业控产力度及去库节奏是重点观测点 [4] - 只有将硅料排产限制至8万吨/月且2026年需求持平的条件下 硅料库存周期才有望在2026年内回归正常的1-2个月水平 [4] 投资看好方向 - 反内卷政策推进将引导主材环节回归合理盈利水平 看好各环节龙头企业 [4] - BC电池凭借差异化优势相对TOPCon享受溢价 [5] - TOPCon3.0技术通过引入多项提效技术 组件功率今年底可达640W 明年有望达660W 技术领先企业将受益 [5] - 银价上涨增加电池非硅成本 行业对无银化、少银化方案需求强烈 关注相关进展较快的电池企业 [5]
中信建投:光伏“反内卷”成为当前行业核心矛盾 看好新技术迭代方向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07:45
行业核心观点 - 光伏产业链目前仍处于供需失衡状态 [1] - 行业后续核心矛盾在于通过“反内卷”推动产能出清 [1] “反内卷”措施与成效 - “反内卷”措施主要包括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产能整合及淘汰落后产能 [1] - 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已取得显著成效 具体表现为硅料、硅片、电池价格逐步上涨 [1] - 组件价格短期涨幅有限 后续顺价情况需要重点关注 [1] 产能出清与政策影响 - 多晶硅能耗新标准明显收紧 预计后续可能是产能出清的重要手段 [1] - 行业供需扭转仍需要看到产能政策力度超预期 [1] - 短期重点关注产能整合以及行业联合控产力度 [1] 投资关注方向 - 板块内部看好头部主材企业 [1] - 同时看好新技术方向 包括BC、TOPCon3.0、浆料 [1]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网下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0-17 07:36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保荐人(主承销商):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特别提示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生天合"、"发行人"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 民币普通股(A股)并在主板上市(以下简称"本次发行")的申请已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 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已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证监许可〔2025〕1713 号)。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证券"或"保荐人(主承销商)")担任本次发行的保荐 人(主承销商)。 本次发行采用向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定向配售(以下简称"战略配售")、网下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询 价配售(以下简称"网下发行")与网上向持有上海市场非限售A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凭证市值的社会公 众投资者定价发行(以下简称"网上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发行人与保荐人(主承销商)协商确定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为13,188.00万股,本次发行初始战略配售数量 为3,956.4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数量的30.00%,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承诺的认购资金已于规定时间内 足额汇至保荐人(主承销商)指定的银行账户。依据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