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集团(601718)

搜索文档
突发利空!230亿市值巨头被立案,股价刚刚“两连板”,年内已涨超85%!去年巨亏42亿元,董事长等多名高管曾被处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9 12:03
公司概况 - 际华集团主营业务为职业装、职业鞋靴、纺织印染、防护装具及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未涉及脑机接口领域 [6] - 公司承担军队、武警部队的军需品生产及保障任务 [1] - 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股东户数超过10万 [1] 股价表现与市场动态 - 公司年内股价已涨超85%,近期收获"两连板"后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1][4] - 立案公告发布时公司股价为5.28元,市值231.88亿元 [1] 监管与合规问题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但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4] - 2024年11月被上交所通报批评,涉及未及时披露借款事项及募投项目延期程序缺失 [9][13] - 董事长吴同兴、时任总经理夏前军等多名高管因未及时披露公司相关事件被处分 [9] - 2025年1月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涉及业绩预告相关事项 [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亏6,000万至8,000万元,扣非净亏损1.3亿至1.5亿元,同比亏损扩大(上年同期净亏损1,882.84万元) [14][16] - 2024年巨亏42.28亿元,同比下降2,418.90%,营业收入98.86亿元(同比降14.49%),总资产211.73亿元(同比降19.91%) [16][17] - 亏损主因包括:重点客户订单减少导致收入下滑、产能利用率不足、计提低效资产减值(含房地产相关资产)、存货减值及应收款项减值 [16][18] 业务发展 - 2024年收入下降受招投标推迟、订单减少及产品标准变化影响,但公司加快新材料(高强尼龙、玄武岩纤维等)及新装备(单兵产品、消防装备等)布局 [17] - 公司战略聚焦"保军、应急、为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战新产业落地 [17][18]
际华集团被证监会立案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证券日报· 2025-08-09 10:40
公司动态 - 际华集团于8月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2] - 公司表示目前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均正常开展,将积极配合调查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际华集团股票在8月7日和8月8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8月8日收盘价为5 28元/股,总市值达231 88亿元 [2] 市场表现 - 际华集团股价在立案公告披露前已连续两日涨停,显示市场存在异常波动 [2] - 公司总市值在8月8日达到231 88亿元,反映投资者对公司的估值水平 [2]
2连板热股际华集团被证监会立案!
证券时报网· 2025-08-09 08:42
解禁市值概况 - 下周将有34股解禁 合计解禁市值逾2300亿元 [3] - 海光信息解禁市值最高达1957.11亿元 涉及14.38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 [4] - 智微智能解禁市值94.48亿元 涉及1.76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 [5] - 超达装备等16股解禁压力较小 解禁市值均不足亿元 [6] 解禁比例与股价表现 - 智微智能、满坤科技、海光信息解禁比例均超60% [6] - 34只解禁股8月以来股价平均上涨3.45% 巍华新材涨幅居首达17.75% [7] - 巍华新材回应解禁影响称将提升经营业绩 其解禁市值为24.06亿元 [7] 公司业绩与解禁关联性 - 海光信息合同负债达30.91亿元 反映产品需求旺盛 [8] - 金溢科技上半年预计亏损1200万至900万元 解禁股占比0.84% [8] - 宝馨科技预计亏损4900万至3200万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 [9] - 国信证券等5股上半年业绩预增 国信证券拟通过并购拓展跨境资管业务 [7][9] 机构动态与业务进展 - 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获审核通过 计划协同发展跨境资管业务 [7] - 海光信息表示客户预付款支撑后续业绩增长 产品交付将分批进行 [8]
公告精选︱弘景光电:拟15.33亿元投建弘景光电研发制造总部基地项目;吉视传媒:不涉及“国资云”相关业务





格隆汇· 2025-08-09 08:42
热点澄清 - 际华集团主营业务及现有产品体系未涉及脑机接口相关领域 [1] - 吉视传媒不涉及"国资云"相关业务 [1] 项目投资 - 弘景光电拟15.33亿元投建研发制造总部基地项目 [1] - 万润科技拟设立全资子公司负责先进存储模组制造项目建设 [1] - 丰茂股份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建智能底盘热控系统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1] - 广钢气体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建武汉半导体电子大宗气站项目 [1] - 连云港云港轮渡公司拟出资5.488亿元投资建造船舶 [1] 中标合同 - 卓锦股份中标龙超线周边地块土壤管控工程 [1] 经营数据 - 江淮汽车7月销量25197辆 同比下降21.73% [1][2] - 广汽集团7月汽车销量119482辆 同比下降15.38% [2] - 民和股份7月销售收入4136.02万元 [2] - 唐人神7月生猪销售收入5.896亿元 [3] - 天康生物7月生猪销售收入3.35亿元 [3] - 重庆建工上半年累计新签合同金额242.71亿元 同比减少19.20% [3] 股权收购 - 广东宏大子公司拟收购长之琳60%股权 [3] - 宁波能源拟收购甬能综能合计41%股权 [3] - 天阳科技拟投资获取魔数智擎51%股权 [3] - 拉卡拉拟转让部分子公司100%股权 [1][3] 回购 - 海特高新累计耗资7091.04万元回购669.995万股 [1][3] 业绩 - 汤臣倍健上半年净利润7.37亿元 同比下降17.34% [1][3] - 五矿资本上半年净利润5.25亿元 同比下降41.47% [3] - 双一科技上半年净利润9987.03万元 同比增长324.50% [3] 增减持 - 雪浪环境股东杨建平和许惠芬拟减持合计不超3%股份 [1][3] - 华夏幸福平安人寿与平安资管拟合计减持不超3%股份 [1][3] - ST路通特定股东顾纪明、尹冠民拟减持合计不超3.27%股份 [3] - 久量股份股东融信量、卓楚光拟合计减持不超3%股份 [3] - 艾力斯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合计不超过1350万股 [3] 其他 - 三鑫医疗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5.3亿元 [1][3] - *ST高鸿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3]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际华集团被立案
证券日报· 2025-08-09 00:41
信息披露违规及股价异动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2]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触发异常波动[2] - 股价异动或与控股股东新兴际华集团与天津大学合作脑机接口技术传闻相关[2] - 公司澄清主营业务未涉及脑机接口领域[2] 历史违规及法律风险 - 2023年11月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未及时披露借款事项被上交所通报批评[3] - 律师指出公司内部治理或存在持续性短板可能引发投资者诉讼[3] 财务表现及业务调整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2.28亿元主因商业地产项目减值计提影响损益-22.5亿至-10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8000万至6000万元扣非后亏损1.5亿至1.3亿元[3] - 公司拟退出际华园商业地产项目并面临土地收储款回款困难[3] 主营业务说明 - 公司核心业务为职业装职业鞋靴纺织印染防护装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
刚走出两连板,就公告被立案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0:06
公司动态 - 际华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公司表示经营活动和业务正常开展,将配合调查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属于异常波动情形 [6]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职业装、职业鞋靴、纺织印染、防护装具及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6] - 公司明确表示现有产品体系未涉及脑机接口相关领域 [6] - 公司自查及控股股东核实后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8000万至600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5亿至1.3亿元 [7] - 亏损主因是重点客户产品订单减少导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产能利用不足且固定费用较高 [7] - 截至8月8日收盘,公司股价涨停报5.28元/股,总市值231.9亿元 [7] 公司背景 - 际华集团2010年8月16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国内军需被装领域首家上市企业 [4] - 公司旗下拥有5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资产规模超过310亿元 [4]
“两连板”股票突发利空 际华集团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23:44
公司动态 - 际华集团股价连续两日涨停后收于5.28元,市值达231.88亿元 [1]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1] - 公司发布异动公告澄清主营业务未涉及脑机接口领域 [1] 监管处罚 - 上交所2024年11月对际华集团及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1] - 公司存在两项违规:未及时披露借款事项及募投项目延期未履行审议程序 [1] - 2024年1月24日公司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涉及业绩预告相关事项 [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职业装、职业鞋靴、纺织印染、防护装具及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现有产品体系确认不包含脑机接口相关领域 [1]
际华集团被证监会立案;好利科技:实际控制人被证监会处罚|晚间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23:40
并购重组 - 广东宏大下属子公司宏大防务拟以现金10 2亿元收购长之琳60%股权 交易完成后宏大防务将成为长之琳控股股东 [1] - 宁波能源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甬能综能41%股权 收购价格分别为780 13万元和133 74万元加上过渡期损益分摊值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甬能综能100%股权 [2] - 天阳科技拟以自有资金3060万元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扩股方式持有魔数智擎51%股权 魔数智擎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3] 业绩披露 - 三鑫医疗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 61亿元 同比增长10 83% 归母净利润1 15亿元 同比增长8 35% [4] - 汇丽B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3 5万元 同比下降0 11% 归母净利润4210 42万元 同比增长1222 72% 主要因转让汇丽涂料公司37 50%股权取得投资收益5195 96万元 [5] - 金龙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 57亿元 同比增长32 98% 归母净利润6671 6万元 同比下降20 19% 固态电池业务暂未形成长期稳定收入 [6] 增减持 - 雄帝科技董事高晶计划减持不超过559 9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 [7] - 雪浪环境股东杨建平和许惠芬计划减持不超过999 43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 [8] - 艾力斯员工持股平台计划减持不超过135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 [9] 风险事项 - *ST高鸿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 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0] - 际华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11] - 好利科技实际控制人汤奇青因隐瞒一致行动关系导致信息披露重大遗漏 被中国证监会处以150万元罚款 [12]
创新高!这一概念股连续涨停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8 23:04
脑机接口概念股表现 - 脑机接口指数创历史新高,概念股集体走强,赛诺医疗、光电股份、尚荣医疗、际华集团等多只个股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 [2][3] - 创新医疗早盘一度涨停,午后回落,利德曼、博拓生物涨超11%,麦澜德涨10%,美好医疗、乐普医疗涨超7% [3] - 三博脑科、岩山科技、狄耐克、倍益康等跟涨 [3] 公司业务布局与技术进展 - 三博脑科下属院区完成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展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新治疗方式 [3] - 诚益通确立"侵入式与非侵入式"双轨并行战略布局,升级康复设备功能,建设脑机接口技术研究验证中心与动物实验中心 [4] - 岩山科技全资子公司以脑电大模型为基础,在临床电极上实现中文语言精准识别,多例临床试验验证系统性能 [5] 技术原理与应用前景 - 脑机接口通过采集神经信号解码并转换指令,实现与外部设备交互,应用于医疗及消费、工业领域 [5] - 在医学领域,脑机接口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促进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 - 麦肯锡预测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2030年达400亿美元,2040年达1450亿美元 [5] 政策支持与商业化加速 - 北京、上海、四川等地2025年以来密集发布政策支持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推动医保定价落地 [6] -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产业规模壮大,2030年形成国际竞争力 [6] - 政策协同对前沿产业快速落地至关重要,明确严肃医疗和消费领域两大应用方向 [7] 产业发展挑战与方向 - 降低产品价格是关键课题,如将下肢康复机器人从百万元级降至数万元级以惠及大众 [7] - 进入医保收费目录是商业化落地的核心步骤 [8]
创新高!这一概念股连续涨停
第一财经· 2025-08-08 22:33
脑机接口行业现状与市场表现 - 脑机接口概念股近期集体走强,指数创历史新高,赛诺医疗、光电股份、尚荣医疗、际华集团等多只个股连续两日涨停 [2][4] - 创新医疗早盘一度涨停,利德曼、博拓生物涨超11%,麦澜德涨10%,美好医疗、乐普医疗涨超7% [4] - 三博脑科完成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展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新治疗方式 [4] 企业战略布局与技术进展 - 诚益通采用"侵入式与非侵入式"双轨战略,建设脑机接口技术研究验证中心与动物实验中心,构建完整创新链条 [5] - 岩山科技子公司基于脑电大模型实现中文语言精准识别,临床试验验证系统优异性能 [5] 技术原理与应用领域 - 脑机接口通过采集神经信号解码成控制指令,应用于医疗及非医疗领域,如疾病治疗、功能增强等 [6] - 在医学领域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康复及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6] - 麦肯锡预测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2030年达400亿美元,2040年达1450亿美元 [7] 政策支持与商业化路径 - 2025年以来多地发布政策支持脑机接口发展,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出台专项行动方案 [9] - 工信部等七部门提出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产业规模壮大目标,2030年形成国际竞争力生态 [10] - 严肃医疗领域如脑控机器人可提升康复效果,消费领域可解决睡眠障碍等精神问题 [10][11] - 行业需降低设备成本(如康复机器人从百万元降至数万元)并纳入医保目录以加速商业化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