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集团(601718)

搜索文档
超2900家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 2025-08-08 11:53
市场行情 - 沪深三大指数窄幅震荡小幅收高 上证指数报3642.1点涨0.07% 深成指报11173.87点涨0.14% 创业板指报2347.83点涨0.21% [3] - 科创50指数表现较弱 下跌8.30点跌幅0.78% 中证1000微跌0.01% 中证红利上涨0.22% [4] - 超级水电站、稳定币、商业航天、创新药、液冷服务器概念股表现活跃 PEEK材料、AI智能体、半导体、机器人题材回调 [4]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医药生物、公用事业等板块 净流出计算机、电子、传媒、食品饮料、银行等板块 [8] - 个股方面 英维克、山河智能、际华集团分别获净流入16.56亿元、13.08亿元、12.84亿元 鼎捷数智、用友网络、东方国信遭抛售3.7亿元、3.64亿元、3.56亿元 [8]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52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9] 板块表现 - 雅下水电概念震荡回升 山河智能涨停 设研院涨超15% 深水规院、五新隧装涨超10% [10][12] - 电力板块走高 华光环能、华银电力涨停 上海电力、乐山电力等跟涨 [13][14] - 医疗器械板块短线拉升 尚荣医疗、赛诺医疗涨停 伟思医疗、中红医疗等跟涨 [17] - 燃气板块表现强势 洪通燃气四连板 长春燃气、新疆火炬等纷纷走高 [19] 指数动态 - 三大指数集体翻红 脑机接口、商业航天、燃气等方向涨幅居前 [15] - 沪指早盘一度跌超0.39% 后拉升翻红 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早盘分别跌0.14%和0.18% [16] -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沪指跌0.13% 深成指跌0.19% 创业板指跌0.2% 创新药题材跌幅靠前 [22] 港股及汇率 - 恒生指数开盘跌0.45% 恒生科技指数跌0.83% 中芯国际跌3.77% [23][24]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37个基点 报7.1382 [26] 其他市场动态 - N天富龙上市首日高开200.81% 现涨逾191% [19] - 集运欧线期货主力合约日内涨幅扩大至3% [12] - 央行开展12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单日净回笼40亿元 [25]
脑机接口概念股进一步上涨,创新医疗、际华集团涨停,倍益康涨超2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0:09
脑机接口概念股表现 - 脑机接口概念股整体上涨,创新医疗、际华集团涨停 [1] - 倍益康涨幅超过20%,三博脑科、爱朋医疗、诚益通涨幅均超10% [1]
脑机接口板块高开 创新医疗涨停价开盘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09:29
脑机接口板块市场表现 - 脑机接口板块呈现高开态势,创新医疗(002173)以涨停价开盘 [1] - 三博脑科(301293)、际华集团(601718)、中科信息(300678)、翔宇医疗等公司股价跟涨 [1]
利好来了!刚刚,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8-07 20:11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17条具体举措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2] - 目标到2027年突破关键技术,建立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 2030年目标包括形成安全可靠产业体系,培育2-3家全球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4] 技术研发与产品发展 - 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探索高密度神经记录传感器和超低功耗芯片集成,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4] - 推动非植入设备向轻量化、高速率、低功耗发展,创新额贴式、耳贴式等产品形态 [4] - 突破关键脑机芯片技术,发展高通道脑信号采集芯片、超低功耗处理芯片及高速通信芯片 [5] - 研发辅助生理信号设备和高精度手术机器人,提升交互控制精准度和三维重建能力 [5] 企业培育与产业生态 - 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 [5] - 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完善梯度培育体系 [5] - 鼓励领军企业开放算法框架和共性技术,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5] 产业动态与市场前景 - 苹果与脑机接口公司合作开发"使用大脑信号操纵苹果设备"技术标准,渐冻症患者已实现意念控制iPad操作 [6] - 国家医保局新增"脑机接口置入费"等价格项目,技术成熟后可快速进入临床应用并收费 [7] - 2030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计达70亿美元,2025-2030年CAGR为16.4% [8] - 中国市场规模2023年达17.3亿元,占全球比重较2020年提升超5%,2040年预计超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 [8] 应用场景与行业趋势 - 医疗健康是当前最成熟赛道,覆盖神经疾病诊断、康复治疗及功能替代 [7] - 未来将向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军事等场景拓展,形成更广泛产业生态 [7] - 行业有望从早期阶段步入高速成长期,医疗场景率先落地,后续向大众消费拓展 [8]
4.65亿元资金今日流入纺织服饰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6:5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7日上涨0.16%,申万行业中有18个上涨,涨幅居前的为有色金属(+1.20%)、美容护理(+0.99%)[1] - 纺织服饰行业上涨0.81%,医药生物(-0.92%)和电力设备(-0.74%)跌幅居前[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78.24亿元,电子行业净流入31.24亿元居首,有色金属净流入6.50亿元次之[1] - 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63.21亿元最多,国防军工(-60.71亿元)、医药生物等紧随其后[1] 纺织服饰行业资金动态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4.65亿元,105只个股中47只上涨,5只涨停[2] - 37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际华集团(+10.09%)以3.88亿元净流入居首,飞亚达(+10.03%)、莱绅通灵(+10.02%)分别流入1.35亿、1.10亿元[2][3]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华孚时尚(-1.15%)流出1.12亿元最多,万里马(+3.57%)、南山智尚(-2.20%)分别流出8616万、3982万元[2][4]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净流入前十个股 - 际华集团(601718):涨停(+10.09%),换手率9.66%,主力资金流入3.88亿元[3] - 锦泓集团(603518):涨停(+10.05%),换手率10.85%,流入1.04亿元[3] - 曼卡龙(300945):涨5.71%,换手率18.00%,流入8432万元[3] 净流出前五个股 - 华孚时尚(002042):跌1.15%,换手率9.28%,流出1.12亿元[4] - 探路者(300005):跌0.44%,换手率5.09%,流出3920万元[4] - 七匹狼(002029):跌1.47%,换手率7.40%,流出3740万元[4]
际华集团(601718) - 际华集团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2025-08-04 19:02
回购方案信息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12月7日[3] - 实施期限为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22日[3] - 预计回购金额1亿至2亿元[3] - 用途为减少注册资本[3] 已回购情况 - 累计已回购股数1524.0401万股[3] - 占总股本比例0.3470%[3] - 累计已回购金额3993.5046万元[3] - 实际回购价格2.51 - 2.73元/股[3] 未来展望 - 将在回购期限内择机回购并披露信息[7]
国企改革板块8月4日涨0.37%,东杰智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16:56
国企改革板块市场表现 - 8月4日国企改革板块整体上涨0.37%,领涨个股为东杰智能(涨幅19.99%),飞乐音响(涨幅10.07%),长城电工(涨幅10.03%)[1] - 上证指数当日上涨0.66%至3583.31点,深证成指上涨0.46%至11041.56点[1] - 板块内涨幅居前个股成交活跃,东杰智能成交48.75万手(8.03亿元),飞乐音响成交122.12万手(7.24亿元)[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十个股平均涨幅达9.98%,其中航天电子(600879)成交119.99万手(12.78亿元),联环药业(600513)成交62.12万手(12.03亿元)[1] - 跌幅最大个股为史禮監神(300528)下跌11.33%,成交72.38万手(14.11亿元),中化装备(600579)下跌9.18%[2] - 江淮汽车(600418)跌幅4.33%,成交额达50.72亿元,为当日板块最高成交额个股[2] 资金流向分析 - 国企改革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4.0亿元,游资净流出15.18亿元,散户净流入11.19亿元[2] - 建设工业(002265)主力净流入716万元(占比18.19%),长城军工(601606)主力净流入5.47亿元(占比15.65%)[3] - 航天电子(600879)主力净流入4.59亿元(占比35.91%),但游资净流出2.33亿元(占比-18.22%)[3] - 中金黄金(600489)主力净流入2.73亿元(占比15.39%),山东黄金(600547)主力净流入1.95亿元(占比7.78%)[3]
际华集团上涨6.4%,报4.49元/股
金融界· 2025-08-04 11:57
股价表现 - 8月4日盘中上涨6.4%至4.49元/股 [1] - 成交额10.41亿元 [1] - 换手率5.48% [1] - 总市值197.18亿元 [1] 公司概况 - 总部位于北京市大兴区 [1] - 国内重要军需、武警、工装、行配制式服装鞋靴生产基地 [1] - 承担50%左右军需武警被装产品生产任务 [1] - 旗下50余户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分布在全国23个省级区域及香港、欧洲 [1] - 资产规模超310亿元 [1] 生产能力 - 年产服装5600万套 [1] - 年产服饰产品2800万件 [1] - 年产鞋靴7500万双 [1] - 年产纱线1.78亿吨 [1] - 年产坯布5700万米 [1] - 年产印染色布7400万米 [1]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10.93万 [1] - 人均流通股4.02万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31亿元 [1] - 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7.35% [1] - 归属净利润739.61万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128.02% [1]
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原保险保费收入共计572.87亿元,同比增长5.26%
产业信息网· 2025-08-03 17:25
行业概述 - 再生涤纶短纤以废旧聚酯瓶片、纺丝废丝等为原料制成,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家具填充料、服装、家纺等领域 [3] - 2020-2024年中国再生涤纶短纤产量波动上行,2024年达421万吨,同比增长5.8% [1][14] - 废旧纺织品回收量从2019年400万吨增至2024年515万吨,为再生纤维提供稳定原料来源 [10] 政策支持 - 2022年《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鼓励纺织企业优先使用再生纤维,提高替代比例 [5][7] - 2024年《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涤纶)企业规范公告申报通知》推动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和行业升级 [5][7] - 多项政策将再生涤纶产品列入鼓励类目录,支持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料包括废旧纺织品、乙二醇等,供应稳定性影响中游生产成本 [8] - 中游生产环节中,龙头企业如扬州天富龙、优彩资源等具备规模和技术优势 [16][17][19] - 下游服装领域需求最大,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如汽车内饰)市场潜力显著 [8] 竞争格局 - 扬州天富龙集团产品覆盖再生有色短纤维、差别化复合纤维等三大类,应用于汽车内饰、家用纺织等领域 [17] - 优彩环保2024年再生有色涤纶短纤营收5.41亿元,同比下降3.27%,但持续拓展出口市场 [19] - 宁波大发化纤为全球最大再生中空涤纶短纤维生产企业,产品规格超100种 [16][17] 发展趋势 - 环保政策趋严和消费者需求推动行业增长,汽车内饰等领域渗透率将提升 [23] - 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等差异化产品因低碳、低成本优势前景广阔 [24] - 技术创新将提升产品功能性(如抗菌、吸湿速干),并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 [26] 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纺织行业营收48353.66亿元,同比增长3.87% [12] - 2025年1-3月纺织行业营收10741.39亿元,同比增长0.90%,带动上游再生纤维需求 [12]
研判2025!中国再生涤纶短纤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政策积极推动再生纤维应用,推动行业产量增长至421万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3 11:24
再生涤纶短纤行业概述 - 再生涤纶短纤以废旧聚酯瓶片、纺丝废丝等为原料制成,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家具填充料、服装、家纺等领域 [3] - 2020-2024年中国再生涤纶短纤产量波动上行,2024年达421万吨,同比增长5.8% [1][14] - 产品类型包括普通纤维、中空纤维、三角丝、阻燃纤维等,规格覆盖1.5D-20D,长度32-102mm [3] 政策支持 - 2022年4月《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鼓励纺织企业优先使用绿色纤维原料,提高再生纤维替代比例 [5][7] - 2024年3月工信部发布通知推动废旧纺织品、瓶片高值循环利用,促进行业结构调整 [5][7] - 《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优先在再生涤纶等领域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 [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料包括废旧纺织品、聚酯瓶片及乙二醇等化学原料,2024年中国废旧纺织品回收量达515万吨(2019年为400万吨) [8][10] - 中游生产企业如扬州天富龙、优彩资源等,产品涵盖再生有色短纤维、低熔点纤维等差异化品类 [16][17][19] - 下游最大需求来自服装领域,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如汽车内饰)市场快速增长 [8] 行业竞争格局 - 龙头企业包括扬州天富龙(差别化涤纶短纤维)、优彩资源(再生有色短纤维)、闽瑞股份(仿羽绒产品)等 [16][17][19] - 宁波大发化纤为全球最大再生中空涤纶短纤维生产商,产品达100多种规格 [17] - 优彩资源2024年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营收5.41亿元,同比下降3.27% [19] 发展趋势 - 全球环保政策趋严推动需求增长,汽车内饰等领域渗透率提升 [23] - 差异化产品如再生有色短纤维因低碳、低成本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24] - 技术创新将提升产品功能性(如抗菌、吸湿速干),并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 [26] 行业经济数据 - 2024年中国纺织行业营收48,353.66亿元,同比增长3.87%;2025年Q1营收10,741.39亿元,同比增0.90% [12] - 废旧纺织品回收量从2019年400万吨增至2024年515万吨,为再生纤维提供稳定原料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