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603000)

搜索文档
人民网(603000)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1 16:30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 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证券代码:603000 证券简称:人民网 公告编号:2025-025 本期业绩预告具体适用情形:净利润为负值。 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预计 2025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 万元到-5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预计 2025 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的净利润为-2,315 万元到-1,815 万元。 (二)业绩预告情况 1 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 2025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 万元到-5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 现亏损。 预计 2025 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的净利润为-2,315 万元到-1,815 万元。 (三)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二、上年同期业绩情况 (一)利润总额:1,993.01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人民网: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500万元-1000万元
快讯· 2025-07-11 16:17
人民网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核心财务数据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到-500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1]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315万元到-1815万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联营单位人民中科(山东)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投资收益亏损约1352万元 [1] - 公司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 [1] 业务表现 - 未披露具体收入下降幅度及细分业务数据 [1]
人民网:江汉大学学子暑期科研实践不停歇
人民网· 2025-07-11 08:48
暑期科研实践活动 - 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近200名学生暑期坚守 投身科研实验与野外实践 涵盖微藻合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等课题研究 部分学生备战科研竞赛或延续学期实验项目 [1] - 黄陂区野外实习基地学生开展植物群落调查与昆虫多样性研究 包括测量植株 记录叶片形态 捕捉标本 标注地点等实操活动 [1] - 学院组织多项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乡村健康知识普及 "湖北省网络外卖食品安全调研"数据收集 "东西湖区青少年暑假托管班"科普教学 [1] 学院支持措施 - 学院领导班子7月7日携带校友种植基地西瓜慰问野外实习基地 校内实验室和复习室学生 了解食宿与实践难题 交流科研进展 [2] - 学院建立留校学生联络群和辅导员值班制度 每日跟踪需求 调整实验室 复习室开放时间以保障暑期活动顺利开展 [2] 教育理念体现 - 通过"实践育人 全程育人"理念 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操能力 院长曾长立强调野外实践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源头活水 [1] -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献策环保 践行责任 实现"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的教育目标 [1]
人民网:武汉硚口赴沪揽获20个前沿产业项目
人民网· 2025-07-10 18:58
汉沪产业合作交流会概况 - 活动主题为"走进长三角 硚见新机遇"2025楚商聚硚投资促进交流会,聚焦人工智能、现代商贸、大健康及金融投资领域 [1] - 现场签约20个重点项目,包括诺玛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上海电气生物医疗、摩天飞航低空经济等,签约金额达68亿元 [1][4] - 活动创新采用"AI推介官"形式,通过硚口AI数字人"硚硚"展示区域产业优势 [3] 区域战略定位 - 武汉定位为长江经济带核心,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双方推动资源互通与优势互补 [2] - 硚口区重点发展现代商贸、医疗健康、科技服务三大产业,打造汉正街中央服务区等三大功能区 [5] - 区域规划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城市更新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三个先行示范区" [5] 产业政策支持 - 人工智能领域推出"三券联动"政策(算力券、数据券、模型券),年度支持资金1500万元,具身智能应用最高奖励100万元 [4] - 健康产业设立10亿元"同济健康城科创基金",首创"基础研究+产业转化"机制,最高支持200万元 [4] - 人才政策对重点产业引进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高层次人才成果转化项目最高资助100万元 [5] 重点签约项目 - 诺玛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项目签约,属于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应用 [1][4] - 上海电气生物医疗项目落地,强化大健康产业布局 [1][4] - 摩天飞航低空经济项目签约,契合城市智慧治理与新兴领域发展需求 [1][4] 企业反馈与合作意向 - 企业家认可硚口区历史底蕴、产业基础和创新活力,积极寻求合作切入点 [5] - 硚口区三大区属国企发布产业场景,涵盖大健康与AI技术转化、低空经济应用、城市更新等领域 [3]
多维施策提升专利质量 知识产权护航创新发展(人民网)
人民网· 2025-07-10 11:33
专利数量与质量提升 - 截至今年5月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7万件体现出创新主体的蓬勃创造力 [1] - 国家知识产权局正聚焦创新主体需求持续优化工作机制推动专利质量提升 [1] - 近500万件发明专利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孕育潜能 [1] 专利申请与审查优化 - 推动调整专利相关指标考核政策避免唯数量论建立以产业化前景为核心的评估制度 [2] - 今年1至5月开展三种专利优先审查8.4万件快速审查11.6万件延迟审查9300余件集中审查13批次 [2] - 研究应用大模型技术推动审查智能化升级 [2]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效能 - 全国77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覆盖80%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服务17.2万家备案主体 [3] - 今年1至5月预审后发明专利授权7.5万件受理维权案件3.8万件平均办结周期2周内 [3] - 备案外资合资企业超8000家开展导航分析项目97个提供海外纠纷应对指导1137次 [3] 专利代理行业升级 - 启动"十五五"专项规划编制引导行业走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路线 [4] - 联合财政部发布采购需求标准推动代理服务优质优价整治"内卷式"竞争 [4] - 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推进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建设举办涉外律师培训 [4] 行业规范与自律 - "蓝天"行动强调综合治理查办重大案件整治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 [5] - 协会通过倡议承诺活动制定操作规范指引提升行业质量意识 [5] - 加强人才培养搭建交流平台提升服务能力支撑专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5]
8.07亿主力资金净流入,AI语料概念涨1.09%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16:40
AI语料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9日收盘,AI语料概念上涨1.09%,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5位 [1] - 板块内28股上涨,中文在线、掌阅科技、新开普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0.86%、6.40%、4.47% [1] - 汇纳科技、慧辰股份、每日互动跌幅居前,分别下跌4.69%、1.92%、1.61%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托育服务以1.82%涨幅领涨,中船系以-2.12%跌幅领跌 [2] - AI语料概念涨幅1.09%,在涨幅榜排名第5,表现优于文化传媒概念(0.82%)但弱于短剧游戏(1.25%) [2] - 存储芯片(-1.49%)、稀土永磁(-1.48%)等科技相关概念表现疲软 [2] 资金流动情况 - AI语料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8.07亿元 [2] - 27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10股净流入超3000万元 [2] - 中文在线主力资金净流入4.46亿元居首,掌阅科技(2.41亿元)、昆仑万维(1.65亿元)紧随其后 [2] 个股资金流入分析 - 掌阅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达15.88%,佳都科技(14.21%)、中文在线(12.03%)分列二三位 [3] - 人民网主力资金净流入5543.66万元,净流入率10.80% [3] - 芒果超媒净流入4090.21万元,净流入率8.77% [3]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居然智家主力资金净流出2822.05万元,净流出率-14.56% [5] - 四川长虹净流出6389.33万元,净流出率-9.53% [5] - 每日互动净流出8286.21万元,净流出率-10.21% [5]
人民网:两岸(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落户武汉
人民网· 2025-07-07 09:22
两岸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作 - 中部地区首个两岸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在武汉经开区揭牌[1][2] - 该基地是大陆地区第二个同类示范基地[2] - 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将作为核心载体[2] 发展规划与目标 - 发布《两岸(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5—2027年)》[2] - 推动两岸汽车产业从"产业链条互补"升级为"创新链条共生"和"生态体系共建"[2] - 到2027年培育三至五家台资合作的研发机构或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5] - 推动10项两岸联合技术攻关项目[5] 产业生态建设 - 打造台商集聚核心区[5] - 深化台湾优势企业技术人才合作[5] - 推动在汉台企转型升级[5] - 强化产业链深度融合[5] - 构建新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5] 区域发展愿景 - 武汉经开区力争到2027年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2] - 目标跻身全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第一方阵[2]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最新版名单!证券时报、证券时报网在列
证券时报· 2025-07-02 23:36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更新 - 国家网信办公布截至2025年6月的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涵盖1451家单位 [1][45] - 名单包括中央新闻网站、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主管报刊网站、地方新闻网站等8大类 [45] - 证券时报、证券时报网被列入中央新闻单位主管主办的报刊网站类别 [1][5] 稿源单位分类及范围 - 中央新闻网站和重点理论网站31家,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 [3][4] - 中央新闻单位19家及其主管主办的报刊网站67家,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 [5][6] - 中央和国家机关、群团组织等主管主办的报刊网站122家,涵盖各部委主管媒体 [8][9][10] - 地方新闻网站513家和地方新闻单位573家,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稿源单位管理机制 - 除政务发布平台外,名单仅列出稿源单位主体,不展示具体服务形式 [2] - 稿源单位取得许可的各类服务形式发布的信息均可作为转载来源 [2] - 许可信息可通过国家网信办官网"全国网信政务办事大厅"查询 [2][46] - 名单将定期复核更新,动态调整不符合要求的单位 [46] 政务发布平台情况 - 中央和国家机关、群团组织等政务发布平台87家,明确展示官网及新媒体账号 [12][13][14][15][16][17] - 省级政务发布平台31家,包括各省区市政府门户网站及新媒体 [41][42][43]
人民网:武汉立法规范流域垂钓行为 多元共治守护母亲河
人民网· 2025-07-02 09:00
长江流域垂钓管理新规 - 武汉市出台《武汉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垂钓管理暂行办法》,于7月1日正式实施,以政府规章形式规范长江流域垂钓行为 [1] - 武汉市垂钓者近百万,长江流域垂钓人员超三千万,近期查办的涉渔案件中违规垂钓占比达三分之二 [2] 生态修复与监管措施 - 长江十年禁渔实施五年来,武汉段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江豚频现、鳤鱼重现成为常态 [2] - 《办法》创新构建"两江四湖"监管体系,覆盖150.5公里长江干流、72公里汉江干流及4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2] - 明确禁止6类行为:一人多杆、一线多钩、多线多钩垂钓;使用探鱼设备、无人机(船)等辅助装置工具垂钓;使用有毒有害饵料、窝料和添加剂;使用泥鳅、鱼虾等水生生物活体作为饵料、窝料等 [2] - 禁止使用船、艇、排筏等水上漂浮物垂钓,禁止在武汉长江、汉江桥梁上垂钓 [2] - 误钓中华鲟、江豚等珍稀物种须立即放生,钓获外来入侵物种则严禁放流 [2] 多元共治与监管体系 - 武汉市农业农村部门牵头监管,公安重点打击"电毒炸"等非法捕捞,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水源地禁钓管理 [4] - 建立74名江段长、343名岸线长划片包干机制,159路"渔政天网"实现24小时智能监控 [4] - 武汉市将围绕"江豚回归江城"计划动态优化禁钓区划定,持续完善"人防+技防"监管体系 [4] 公共垂钓服务平台 - 发布长江流域首个政企民联动智慧平台"汉钓通APP",集成电子钓点导航、禁渔区实时预警、渔获登记等功能 [6] - 平台通过"垂钓服务—执法监管—生态保护"闭环管理,为百万钓友提供合法垂钓解决方案 [6] - 平台已收录全市安全钓场信息,将引导垂钓活动从天然水域向规范场所有序转移 [6]
“618”促销期间 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共收到投诉信息近1.4万条 促销规则虽简化 售后响应不省心(百姓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6-30 05:47
电商平台促销策略转变 - 平台和商家摒弃"卷低价"策略,主打"简单让利",拼服务、拼技术、拼效率 [1] - 促销规则简化,更多采取立减直降、优惠券和补贴即领即用等措施 [1] - "算不清""买早买贵"等投诉量较2024年下降72.6% [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不再将低价视为唯一决策依据,更关注商品品质和配送效率 [1] - 消费者更趋于理性,对优惠透明度和履约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提升 [1] - 物流延迟、系统卡顿、优惠券失效、售后响应等问题仍是投诉热点 [1] 数码家电领域问题 - 数码家电领域是"618"期间投诉量最大的品类 [2] - 销售服务响应速度和退款效率成为主要痛点 [2] - 物流运力承压,配送时效和包裹完整性难以保障 [2] - 直播带货中夸大功能或隐瞒瑕疵,导致"货不对板"问题时有发生 [2] - 售后安装问题、性能不达标等服务欺诈频现 [2] 消费者维权诉求 - 退差价、退换货、按时发货、平台监督、退"国补"资格、客服响应为维权比例最高的诉求 [3] - 消费者投诉较为集中的是退款退差价,部分平台"先涨后降"或拒绝履行价保承诺 [3] - 价保期间的商品价格变动频繁,部分商家刚过价保期就降价 [3]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商生态正从"价格内卷"向"服务竞争"转型 [4] - 未来需警惕新型变相欺诈,如AI换脸直播虚构折扣等 [4] - AI将与购物节深度融合,但可能因"算法黑箱"或AI误判引发投诉 [4] - 二手电商融入大促,二手商品交易量增长,但鉴定标准不统一、售后责任模糊或将成投诉热点 [4] - 监管强制直播间留存全量数据,虚假人气、刷单等灰色操作空间被压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