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旗科技(603341)
icon
搜索文档
龙旗科技(603341)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4 22:59
财务审计 - 审计认为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5] - 审计针对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可回收性执行相关程序,认为管理层判断恰当[9][10][12][13]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公司确认收入463.82亿元[8] - 2024年末货币资金较2023年末增长约33.66%[22] - 2024年末短期借款较2023年末增长约160.09%[22] - 2024年末应收票据较2023年末增长约15121.72%[22]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较2023年末增长约29.17%[22] - 2024年末应付票据较2023年末增长约99.45%[22]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较2023年末增长约38.63%[22]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合计较2023年末增长约31.58%[22]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较2023年末增长约8.61%[22]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较2023年末增长约46.41%[22] - 2024年末资产总计较2023年末增长约32.89%[22]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463.82亿元,2023年度为271.85亿元[24] - 2024年度营业总成本462.06亿元,2023年度为266.40亿元[24] - 2024年度净利润4.93亿元,2023年度为6.03亿元[24]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1亿元,2023年度为6.05亿元[24]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1.10元/股,2023年度为1.49元/股[24] - 2024年度稀释每股收益1.10元/股,2023年度为1.49元/股[24] - 2024年度营业利润5.13亿元,2023年度为6.62亿元[24] -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25.15亿元,2023年为299.11亿元[2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6亿元,2023年为14.66亿元[27]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67亿元,2023年为 -6.98亿元[27]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06亿元,2023年为3.67亿元[27] - 2024年末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较2023年末增长50.44%[31] - 2024年末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较2023年末增长38.83%[31] - 2024年末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较2023年末增长44.79%[31] - 2024年末母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较2023年末增长137.23%[31] - 2024年度母公司营业收入较2023年度增长18.22%[34] - 2024年度母公司营业成本较2023年度增长31.00%[34] - 2024年度母公司研发费用较2023年度增长26.16%[34] - 2024年度母公司营业利润较2023年度下降58.19%[34] - 2024年度母公司净利润较2023年度下降49.97%[34] - 2024年度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较2023年度下降47.80%[34] - 2024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997.43万元,2023年为 - 2.31亿元[36] - 2024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01亿元,2023年为5.74亿元[36] - 2024年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1亿元,2023年为 - 1031.46万元[36]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39.40亿元,2023年末为25.08亿元[39][40] 股本信息 - 2024年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6,000.00万股,发行后股份总数变为46,509.65万股[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为46,509.65万元,股份总数为46,509.65万股[44] 会计政策 - 公司以自身和子公司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63]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或近似汇率折算[89] - 金融资产初始按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初始以公允价值计量[97][98] - 存货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145] - 公司对控制的长投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68] - 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177] - 固定资产按取得时实际成本确认[179][180] - 无形资产按取得时实际成本入账,使用寿命有限的采用直线法摊销[190][192] - 开发阶段支出满足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197]
龙旗科技(603341)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持续督导年度报告书
2025-04-24 22:59
持续督导情况 - 华泰联合证券对龙旗科技持续督导期为2024年3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2] - 保荐人已建立健全并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2] - 保荐人已与龙旗科技签署持续督导协议并备案[2] 合规情况 - 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及相关主体无违法违规等不良情况[4][6] 信息披露审查 - 华泰联合证券核查确信龙旗科技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格式合规[9] - 经保荐人核查,龙旗科技不存在应向证监会和上交所报告的事项[10]
龙旗科技(603341)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向关联方收购股权暨关联交易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5-04-24 22:5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惠州龙旗拟5776.54万元现金收购上海利龙持有的惠州龙和100%股权[2] - 收购获20134.40平方米工业用地及房屋建筑物[24] - 收购有助于统一规划运营、增配套设施、降关联交易金额[24] 业绩总结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惠州龙和总资产3954.36万元,净资产3938.34万元,2024年营收309.47万元,净利润113.63万元[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4007.16万元,净资产3988.25万元,2025年1 - 3月营收101.68万元,净利润49.92万元[8] 数据评估 - 以2025年3月31日为基准,惠州龙和资产增值率44.63%,股东全部权益增值率44.84%[12] - 本次交易评估较2018年转让,土地、房屋及建筑物增值718.63万元[13] 交易安排 - 转让价格以2025年3月31日评估价值确定为5776.54万元[16] - 惠州龙旗4月30日前一次性转账付款[17] - 双方协议生效后十日内办变更登记[18] 审批情况 - 2025年4月14日独立董事专门委员会审议通过收购议案[26] - 2025年4月24日董事会全票通过收购议案[26] - 保荐人认为收购合规无异议[27]
龙旗科技(603341)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康至军)
2025-04-24 22:28
会议情况 - 2024年召开5次董事会,独立董事应、实出席均为5次[5] - 2024年召开3次股东大会,独立董事应、实出席均为3次[5] 履职情况 - 2024年独立董事参加各委员会及专门会议若干次[5] - 2024年独立董事参加3次股东大会等交流活动[6] 公司运营 - 2024年关联交易合理,无对外担保[8] - 2024年续聘容诚会计师事务所[8] 薪酬财务 - 2024年董高薪酬及考核按规定执行[9] - 2024年定期报告财务信息合规[9] 其他 - 独立董事2022当选,2025年继续履职[2,10] - 报告期2024年,2025年4月24日发布[2,12]
龙旗科技(603341) -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舆情管理制度
2025-04-24 22:28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舆情管理制度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舆情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 为提高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应对各类舆情的能 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妥善地处理各类舆情对公司股价、商 业信誉及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造成的影响,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相 关法律法规及《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 的相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定义 本制度所称舆情包括: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舆情管理制度 第二章 舆情管理的组织体系及其工作职责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 (一)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公司进行的负面报道; (二)社会上存在的已经或将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的传言或信息; (三)可能或者已经影响社会公众投资者投资取向,造成股价异常波动的 信息; (四)其他涉及公司信息披露且可能对公司或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交易价 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信息。 第三条 舆情信息的分类: (一)重大舆情:指传播范围较广,对公司公众形象或正常经营活动造成严 重影响,并使公司已经或可能遭受损失,已经或可能造成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交 ...
龙旗科技(603341)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杨川)
2025-04-24 22:28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本人作为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独立董事,自 2022 年 1 月 26 日当选为公司独立董事以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 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 章程》")《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的规定和要求,本着 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忠实地履行独立董事职责和义务,谨慎、认真、勤勉地 行使公司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对公司重大事项发表独立客观的意见,积极维护公 司整体利益和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现就本人 2024 年度(以下 简称"报告期")任期内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独立董事基本情况 (一)个人履历、专业背景及兼职情况 杨川:1969 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2 年 6 月取得首都 经济贸易大学财务会计专业学士学位,1999 年 7 月取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0 年 8 月取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 硕士学位。 ...
龙旗科技(603341) -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沈建新)
2025-04-24 22:28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本人作为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独立董事,自 2022 年 1 月 26 日当选为公司独立董事以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 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 司章程》")《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的规定和要求, 本着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忠实地履行独立董事职责和义务,谨慎、认真、勤 勉地行使公司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对公司重大事项发表独立客观的意见,积极维 护公司整体利益和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现就本人 2024 年度(以 下简称"报告期")任期内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独立董事基本情况 (一)个人履历、专业背景及兼职情况 沈建新:1969 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1 年 7 月取得西 安交通大学电机专业学士学位,1994 年 6 月取得西安交通大学电机专业硕士学 位,1997 年 10 月取得浙江大学电机专业博士学位。1997 年 12 月至 1999 ...
龙旗科技(603341)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22: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463.82亿元,较2023年增长70.62%,主要因各板块业务持续增长、销售规模扩大[25][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1亿元,较2023年下降17.21%[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4亿元,较2023年下降26.92%[2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26亿元,较2023年下降29.99%[2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6.0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46.42%,主要因首发上市收到募集资金[25][27] - 2024年末总资产263.4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2.80%[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10元/股,较2023年下降26.17%[2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65%,较2023年减少8.03个百分点[26]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3.82亿元,同比上升70.6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1亿元,同比下降17.21%;扣非净利润3.84亿元,同比下降26.92%[41]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463.82亿元,同比上升70.6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1亿元,同比下降17.21%;扣非净利润3.84亿元,同比下降26.92%[61] - 营业收入463.82亿元,营业成本435.61亿元,销售费用8983.97万元,管理费用4.51亿元,财务费用 -7780.83万元,研发费用20.80亿元,其他收益3.99亿元,投资收益4822.41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1.66万元,资产减值损失 -1.10亿元,营业外收入763.37万元,营业外支出622.93万元,所得税费用2065.36万元[63][6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26亿元,同比下降29.99%;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20.67亿元,同比下降196.06%;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06亿元,同比增长473.49%[64] - 2024年销售费用8983.97万元,同比增12.41%;管理费用4.51亿元,同比增11.36%;财务费用 -7780.83万元,同比增20.71%;研发费用20.80亿元,同比增23.25%;期间费用合计25.44亿元,同比增22.59%[78]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20.80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48%,资本化比重为0[79]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26亿元,同比降29.99%;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20.67亿元,同比降196.06%;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06亿元,同比增473.49%[82] - 期末货币资金68.20亿元,占总资产25.89%,较上期增33.66%,因首发上市募集资金到账[85]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80.25亿元,占总资产30.46%,较上期增99.45%,因销售订单增加对应原材料采购及应付票据余额增加[8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361.33亿元,同比增长65.58%[42] - 平板电脑业务收入36.96亿元,同比增长47.32%[43] - AIoT业务收入55.73亿元,同比增长121.99%,手表、手环、耳机总出货量突破2900万台[44] - 智能眼镜总出货量超200万台,第二代AI眼镜销量领跑全球市场[39][45] - 智能手机营业收入361.33亿元,营业成本343.57亿元,毛利率4.92%,营收同比增65.58%,成本同比增72.40%,毛利率减少3.76个百分点;平板电脑营收36.96亿元,成本33.78亿元,毛利率8.62%,营收同比增47.32%,成本同比增49.52%,毛利率减少1.34个百分点;AIoT产品营收55.73亿元,成本49.45亿元,毛利率11.28%,营收同比增121.99%,成本同比增149.57%,毛利率减少9.80个百分点[67] - 境内销售营业收入306.93亿元,营业成本281.45亿元,毛利率8.30%,营收同比增33.13%,成本同比增35.35%,毛利率减少1.50个百分点;境外销售营收147.09亿元,成本145.34亿元,毛利率1.19%,营收同比增288.42%,成本同比增330.69%,毛利率减少9.70个百分点[68] - ODM业务营业收入440.86亿元,营业成本422.71亿元,毛利率4.12%,营收同比增70.32%,成本同比增78.37%,毛利率减少4.33个百分点;专业服务营收13.17亿元,成本4.08亿元,毛利率69.00%,营收同比增37.58%,成本同比降13.26%,毛利率增加18.16个百分点[68] - 智能手机生产量10667.74万台,销售量10710.89万台,库存量76.62万台,生产量同比增62.30%,销售量同比增53.45%,库存量同比降36.03%;平板电脑生产量1166.28万台,销售量1155.85万台,库存量19.66万台,生产量同比增94.64%,销售量同比增93.57%,库存量同比增113.00%;AIoT产品生产量3646.85万台,销售量3566.87万台,库存量116.89万台,生产量同比增159.50%,销售量同比增146.04%,库存量同比增216.69%[69] 金融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3.8490167099亿元,当期变动13.8490167099亿元,影响利润2625.237531万元[34]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4265156913亿元,当期变动 - 7587.398459万元,影响利润 - 1910.589419万元[34]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余额72.622968万元,当期变动72.622968万元,影响利润1164.29173万元[34] - 衍生金融负债期末余额2763.648557万元,当期变动451.60858万元[3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为23,298,328.77元,本期购买金额9,584,900,000.00元,出售/赎回金额 -8,271,248,853.97元,期末数1,384,901,670.99元[9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318,525,553.72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 -22,781,689.87元,购买金额10,000,000.00元,其他变动 -63,092,294.72元,期末数242,651,569.13元[93] - 衍生金融资产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726,229.68元,期末数726,229.68元[93] - 金融资产合计期初数318,525,553.72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516,638.90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726,229.68元,购买金额9,594,900,000.00元,出售/赎回金额 -8,271,248,853.97元,其他变动 -15,140,098.53元,期末数1,628,279,469.80元[93] - 私募基金期初账面价值47,383,196.51元,期末账面价值49,349,278.06元[94] - 股票投资合计最初投资成本34,999,979.38元,期初账面价值67,563,160.73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664,379.05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47,027,899.01元,本期购买金额 -6,080,798.95元,本期出售金额9,012,234.48元,期末账面价值13,870,882.67元[95] - 外汇衍生初始投资金额545.32万美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68,705.90%,期初账面价值 -2,312.04万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378.99万元,报告期内购入金额88,160.58万美元,期末账面价值 -2,691.03万元,占比 -0.48%[96] - 以套期为目的的衍生品交易实际盈利1,164.29万元[96] 市场环境相关数据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2.4亿部,同比增长6.4%[50] - 2024年平板电脑出货量达1.476亿台,同比增长9.2%,小米出货920万台,较2023年增长73.1%[51] - 2024年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1.9亿台,同比下滑1.4%,中国出货量6116万台,同比增长19.3%[52][53] - 2024年全球TWS耳机市场出货量3.3亿台,同比增长13%,小米出货2600万台,同比增长58%,华为出货1500万台,同比增长60%[53] - 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1019万台,同比增长30.5%,无显示功能音频眼镜及音频拍摄眼镜出货270万台,同比增长167.9%[53] - 2024年AI PC全球出货量占PC总出货量的17%,预计2025年市场渗透率继续提升[54] - 2023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1.07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突破2.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54] 公司战略相关 - 2024年公司产品战略从“1+Y”升级为“1+2+X”,“1”指智能手机业务,“2”指个人计算和汽车电子业务,“X”代表其他多品类业务[100] - 公司客户战略聚焦全球头部客户,成立国际事业部推进国际业务,聚焦北美、韩国、日本、欧洲等海外市场[103] - 公司智能制造战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升国内生产基地能力并推广至越南和印度工厂,构建全球制造网络[104] - 公司创新和数字化运营战略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创新,2025年将深化质量运营及流程数字化变革,加速全球化组织升维[105] - 2025年公司坚持全球化布局,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把握AI机遇构建新能力和业务边界[106] - 2025年公司在智能手机和平板领域强化技术创新与成本竞争力,推进5G产品线交付,加速AI技术赋能[107] - 2025年公司在AIoT产品领域,穿戴品类聚焦高端产品,耳机品类聚焦中高端市场,MR/AR/AI眼镜品类储备核心技术[108] - 2025年公司全面发力AI PC赛道,构建多平台开发能力,突破关键技术,深化与芯片厂商合作[109] - 2025年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夯实现有布局,拓展海外客户,推进制造能力升级,构建业务壁垒[111] 公司风险相关 - 公司面临行业周期、国际贸易摩擦、市场竞争、ODM市场规模下滑、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112][113][114][115][116] 公司治理相关 - 2024年5月20日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3项议案[119] - 2024年9月23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项议案[119] - 2024年10月14日召开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项议案[119]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3月14日召开,审议通过5项议案[137]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4月25日召开,审议通过24项议案[137]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4年8月29日召开,审议通过7项议案[137]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4年9月26日召开,审议通过3项议案[137]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4年10月29日召开,审议通过1项议案[137]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为5次,其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次数为5次[138] - 审计委员会成员为杨川(主任委员)、康至军、杜军红[139] - 提名委员会成员为沈建新(主任委员)、康至军、杜军红[13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为康至军(主任委员)、杨川、葛振纲[139] - 战略与ESG委员会成员为杜军红(主任委员)、葛振纲、沈建新[139]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战略与ESG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140][141][142][144] 人员相关 - 董事长杜军红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45.13万元[122] - 董事、总经理葛振纲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21,443,635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240.02万元[122] - 董事王伯良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1,091,533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52.21万元[122] - 独立董事沈建新、康至军、杨川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均为12.00万元[122] - 监事会主席覃艳玲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04.95万元[122] - 全体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监高年初和年末持股总数均为32,535,168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225.45万元[122] - 杜军红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任职于中兴通讯,2002年7月至2004年1
龙旗科技(603341)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4 22:1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3.78亿元,上年同期103.37亿元,同比减少9.27%[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上年同期1.28亿元,同比增长20.33%[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062.86万元,上年同期8533.19万元,同比减少28.95%[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74亿元,上年同期7.10亿元,同比减少5.05%[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上年同期0.32元/股,同比增长3.13%[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54.07亿元,上年度末263.46亿元,同比减少3.56%[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7.77亿元,上年度末56.01亿元,同比增长3.15%[4] - 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93.78亿元,同比下降9.27%;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20.33%[1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93.78亿元,2024年同期为103.37亿元,同比下降9.27%[19]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51亿元,2024年同期为1.27亿元,同比增长19.37%[20]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4亿元,2024年同期为7.10亿元,同比下降5.05%[24] - 2025年第一季度末负债合计为196.40亿元,2024年末为207.52亿元,同比下降5.36%[16]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7.66亿元,2024年末为55.93亿元,同比增长3.09%[16]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3元/股,2024年同期为0.32元/股,同比增长3.13%[20]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2056.18万元,2024年同期为1847.85万元,同比增长11.27%[19]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5.44亿元,2024年同期为4.78亿元,同比增长13.61%[19] - 2025年第一季度其他收益为1.75亿元,2024年同期为0.82亿元,同比增长113.15%[19]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350.66万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23亿元[6]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9075户,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9] - 昆山龙旗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9579.35万股,持股比例20.60%[9]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67.41亿元,同比下降20.86%;平板电脑业务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21.56%;AIoT产品业务收入14.05亿元,同比增长53.48%[11] 资产负债表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78.78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68.20亿元[14] - 2025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13.49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13.85亿元[14]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93.82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116.36亿元[14] - 2025年3月31日存货19.68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18.82亿元[14]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211.61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221.61亿元[14]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42.45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41.85亿元[15]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254.07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263.46亿元[15]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185.90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197.24亿元[15]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2.18亿元,2024年同期为3.86亿元,同比增长1769.84%[24]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70.9906170121亿美元,上一时期为9189.230306万美元[25]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430万美元,上一时期为69.5万美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2.7003864102亿美元,上一时期为3.0127801434亿美元[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245.887451万美元,上一时期为 - 2.6272739003亿美元[25]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3.5009016927亿美元,上一时期为11.148458973亿美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3.5009016927亿美元,上一时期为25.968458973亿美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0.7722095816亿美元,上一时期为8.7947477386亿美元[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86921111亿美元,上一时期为17.1737112344亿美元[2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0363254286亿美元,上一时期为21.5937609696亿美元[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3.6636864572亿美元,上一时期为65.6628266538亿美元[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