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禾迈股份(688032)
icon
搜索文档
禾迈股份(68803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0 00:00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元(含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总股本40,000,000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20,000,000元(含税),占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9.48%[4]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总股本40,000,000股,合计转增16,000,000股,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56,000,000股[4] - 2021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20,000,000.00元(含税),占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9.48%[181] - 2021年度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合计转增16,000,000股,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56,000,000股[18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7.95亿元,较2020年增长60.64%[18]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亿元,较2020年增长93.78%[18]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6亿元,较2020年增长98.19%[18]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9.85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486.96%[18] - 2021年末总资产64.23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835.07%[18]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6.72元/股,较2020年增长93.66%[19]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20%,较2020年增加10.22个百分点[19]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76%,较2020年减少0.07个百分点[19]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8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13.83万元[21]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518.56万元,同比增长60.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73.98万元,同比增长93.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571.30万元,同比增长98.19%[2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518.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73.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78%[94]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795,185,561.41元,同比增长60.64%;营业成本455,245,380.16元,同比增长57.34%[95][98] - 主营业务收入780,507,886.47元,同比增长64.46%;主营业务成本450,901,083.81元,同比增长62.19%[98] - 光伏行业营业收入780,507,886.47元,营业成本450,901,083.81元,毛利率42.23%,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64.46%,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62.19%,毛利率比上年增加0.81个百分点[99] - 销售费用53,545,108.17元,较上年同期35,376,974.85元增长51.36%,主要系人员及薪酬、市场推广费和质保费增加[95][97] - 管理费用31,501,555.72元,较上年同期24,557,949.55元增长28.27%,主要系经营规模扩大引起行政开支增加[95][97] - 财务费用6,149,355.59元,较上年同期3,013,441.07元增长104.06%,主要系境外销售收入增加引起汇兑损失增加[95][97] - 研发费用45,781,714.20元,较上年同期28,874,946.18元增长58.55%,主要系研发人员及薪资增加[95][97] - 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收入451,676,075.18元,同比增加130.70%[100][101] - 公司境外收入427,090,952.04元,同比增长163.35%[100][101] - 光伏行业营业成本450,901,083.81元,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62.19%[104] - 销售费用本期5354.51万元,上年同期3537.70万元,变动比例51.36%[1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1.50亿元,上年同期9378.41万元,变动比例59.93%[115]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55.8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6.88%,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3046.98%[116]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3027.8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47%,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 - 38.70%[116] - 存货本期期末数2.1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34%,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69.80%[116]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2.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34%,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40.57%[117] - 应交税费本期期末数5003.7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78%,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21.48%[1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实现收入45,167.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0.70%,销售量约为40.44万台[28] - 2021年公司境外销售金额42,788.19万元,同比增长152.38%[29] - 微型逆变器生产量49.37万台,同比增加135.66%;销售量40.44万台,同比增加128.22%[102] - 电气成套设备生产量32,808台,同比增加201.24%;销售量22,821台,同比增加83.51%[102] - 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直接人工成本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253.97%[105] -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制造费用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66,693.29%[105] - 逆变器产量49.37万台,产能利用率96.8%,在建生产线总投资额25,756.22万元,当期投资额3,661.45万元,设计产能60万台,预计2022.8投产[125] - 逆变器产销率81.91%,境内销售收入2,458.51万元,境外销售收入42,709.10万元,境内销售毛利率44.64%,境外销售毛利率54.86%[126] - 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产品在北美、拉美、欧洲和其他地区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9,026.45万元、18,687.72万元、13,731.03万元、1,263.90万元,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3.13%、53.37%、57.97%、55.67%[127]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5.58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87.40万元[22] - 2021年公司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为1,130,807.78元[23] - 2021年公司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金额分别为2,150,492.40元、546,871.81元、 - 1,861.47元、47,502.47元[23] - 2021年公司所得税影响额为1,310,243.18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1,149,115.55元、562,021.98元[23] - 2021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026,850.14元、5,352,577.69元、3,502,093.03元[24] 公司上市相关 - 2021年11月9日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000万股,12月20日公司股票正式在科创板上市交易[32] 产品技术参数 - 公司微型逆变器一拖一逆变器最大输出功率为250W/350W/400W/450W/500W,峰值效率约为96.7%,CEC效率约为96.5%,动态MPPT效率约为99.8%;一拖二逆变器最大输出功率为600W/700W/800W/900W/1,000W,峰值效率约为96.7%,CEC效率约为96.5%,动态MPPT效率约为99.8%[36] - 一拖四逆变器最大输出功率为1,000W/1,200W/1,500W/1,800W/2,000W,峰值效率约为96.7%,CEC效率约为96.5%,动态MPPT效率约为99.8%[37] - 一拖六逆变器最大输出功率为1,800W/2,250W,峰值效率约为96.5%,动态MPPT效率约为99.8%[37] - 高压开关柜产品额定电流可达4,000A,分段能力可达50kA[42] - 低压开关柜产品额定电压为380(400)V,额定短时耐受电流达100kA,常规产品额定电流均达6,300A[44] - 配电箱产品额定电压为220V[45] - 逆变器转换效率为96.5% - 99%[121] 光伏行业市场数据 - 预计2021 - 2025年全球平均每年新增光伏装机量约210 - 260GW,至2030年全球光伏年度新增装机量保守估计超300GW[50] - 2019年度国内光伏装机量为30.1GW,2020年为48.2GW,预计2022 - 2025年我国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达83 - 99GW[50] - 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54.88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25.6GW、分布式光伏电站新增29.28GW,占比53.35%[50] - 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力争实现光伏覆盖率达到50%[51] - 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有望达到1721GW,到2050年将进一步增加至4670GW[53] - 2021年大型地面电站占比为46.6%,分布式电站占比为53.4%,户用光伏占分布式市场的73.8%[134]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主要原材料采用“以销定采”采购模式,光伏逆变器及相关产品、电气成套设备产品基本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47][48] - 光伏逆变器及相关产品销售路径通过“集成商 - 安装商”或“EPC”等方式,电气成套设备销售以直销为主[49] 公司技术研发情况 - 公司加紧研发用于与组串式逆变器配合的关断器与优化器,实现组件级电力电子领域更全品类供应[57] - 云监控平台是公司的核心增值服务,配合微型逆变器可实现电站大数据管理与精准运维,延长光伏建筑整体发电寿命[58] - 储能产品能实现电能1 - 2天的短暂储存,配置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基本能实现电能自发自用,增强电网消纳能力[59] - 电气成套设备数据化方向转型是公司电气成套设备领域重要转型方向[60] - 公司未来将以微型逆变器产品为基础,推广产品线至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其他领域,增强自身行业地位[6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已授权知识产权120项,报告期内新增32项[64]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新增申请6个、获得3个,累计申请29个、获得19个[65] - 报告期内实用新型专利新增申请5个、获得13个,累计申请41个、获得41个[65] - 报告期内外观设计专利新增申请3个、获得3个,累计申请7个、获得6个[65] - 报告期内软件著作权新增申请13个、获得13个,累计申请54个、获得54个[65]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45781714.20元,上年度28874946.18元,变化幅度58.55%[66] - 研发投入总额本年度45781714.20元,上年度28874946.18元,增长58.55%[66][6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5.76%,上年度5.83%,减少0.07个百分点[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研发和技术人员179人,较上年度151人增长18.54%[67] - 功率优化器系统V2.0预计总投资规模180万元,本期投入346.87万元,累计投入446.08万元[69] - 户用三相储能系统V2.0项目投入850万元,非接触高压带电显示器研发投入22万元,固封极柱系列装置投入50.4万元,高压开关智能控制装置投入62万元,合计投入3034.4万元[71] - 2021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0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6.26%,上期研发人员数量为95人,占比为17.96%[73] - 2021年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060.38万元,平均薪酬为19.44万元,上期薪酬合计1008.52万元,平均薪酬为11.46万元[73]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16人、本科44人、专科36人、高中及以下6人[74]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33人、30 - 40岁51人、40 - 50岁18人、50 - 60岁4人、60岁及以上0人[74] 公司优势与风险 - 公司已成为微型逆变器细分领域具有一定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厂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领域[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