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导纳米(688147)
icon
搜索文档
OLED概念涨3.03%,主力资金净流入91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7:06
OLED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4日收盘,OLED概念板块整体上涨3.03%,位列概念板块涨幅第10位,板块内126只个股上涨[1] - 江丰电子涨停20%,彤程新材、北方华创、格林达等个股涨停,汇成股份、微导纳米、南大光电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5.84%、15.54%、12.50%[1] - 景旺电子、利和兴、翰博高新跌幅居前,分别下跌6.20%、4.52%、3.68%[1] 资金流向分析 - 当日OLED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8.84亿元,其中91只个股获净流入,21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2] - 北方华创主力资金净流入12.15亿元居首,豪威集团、江丰电子、蓝思科技分别净流入6.95亿元、5.45亿元、4.21亿元[2] - 格林达、彤程新材、太极实业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最高,分别为25.46%、19.66%、17.32%[3] 个股资金流量详情 - 北方华创换手率2.59%,主力资金净流入率14.65%[3] - 豪威集团换手率3.78%,主力资金净流入率10.33%[3] - 江丰电子换手率18.27%,主力资金净流入率14.50%[3] - 蓝思科技换手率2.45%,主力资金净流入率10.64%[3] - 大华股份换手率6.94%,主力资金净流入率11.04%[3] 资金流出显著个股 - 景旺电子主力资金净流出2.05亿元,净流出比率-5.05%[10] - 欧菲光主力资金净流出2.97亿元,净流出比率-8.18%[10] - 大族激光主力资金净流出1.98亿元,净流出比率-6.71%[10] - 新莱应材主力资金净流出1.81亿元,净流出比率-6.10%[10]
光伏设备板块9月24日涨4.27%,微导纳米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8.7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16:46
板块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单日上涨4.27% 领涨个股包括微导纳米(涨15.54%)、聚和材料(涨10.22%)和TCL中环(涨10.04%)[1] - 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0.83%和1.8% 板块表现显著优于大盘[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5% 仅4只个股下跌 其中*ST金刚跌幅最大(-5.75%)[1][2] 个股交易数据 - 阳光电源成交额达180.39亿元 为板块最高 隆基绿能成交额30.38亿元位列第二[1] - 微导纳米成交量29.31万手 聚和材料成交量35.38万手 TCL中环成交量190.54万手[1] - 跌幅最大的*ST金刚成交额9332.14万元 成交量7.21万手[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8.79亿元 游资净流出13.94亿元 散户净流出14.85亿元[2] - 阳光电源主力净流入13.42亿元(占比7.44%)隆基绿能主力净流入5.10亿元(占比16.78%)[3] - 德业股份主力净流入2.28亿元(占比9.76%)TCL中环主力净流入1.54亿元(占比9.91%)[3] - 迈为股份游资净流出1.07亿元(占比8.58%)隆基绿能游资净流出2.44亿元(占比8.04%)[3]
微导纳米成交额创上市以来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4:27
成交表现 - 公司成交额达13.27亿元 创上市以来新高[2] - 股价单日上涨14.90%[2] - 换手率达23.33% 显示交易活跃度较高[2] - 上一交易日成交额为6.36亿元 单日成交额环比增长108.6%[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25日[2] - 注册资本为4.61亿元人民币[2]
硬科技板块强势领涨!AI、半导体产业链接连爆发,科创综指ETF汇添富(589080)、科创100ETF汇添富(589980)双双大涨超3%!
新浪财经· 2025-09-24 14:06
科创板市场表现 - 科创综指ETF汇添富(589080)上涨3.13%,科创100ETF汇添富(589980)上涨3.46%,资金持续涌入科创板[1] - 科创100ETF汇添富(589980)连续9日吸金,近10日累计吸金近2亿元[1] -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上涨3.60%,成分股微导纳米、神工股份、上纬新材均涨超20%[3] -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000698)上涨3.57%,成分股微导纳米涨20.01%、杰华特涨18.23%、中科飞测涨14.56%[4] 资本市场科技创新支持 -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加速,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4]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1/4,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4] - 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24家[4] - 全市场科创板ETF数量突破100只,总体管理规模近3000亿元[4] - 科创板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形成多层次指数产品体系[4]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半导体板块全线爆发,国产芯片迎多重利好共振[5] - 科技大厂明确芯片迭代节奏,未来三年算力稳步翻倍[5] - 摩尔线程9月26日IPO上会,冲击"国产GPU第一股"[5] - 阿里、百度等大厂加速芯片布局,推动国产化情绪升温[5] - 华泰证券预测2026年中国本土设备企业国产化率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至29%[5] 科技行业投资前景 - 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市场资金三大因素共同催化科技行情延续[5] - 科创100ETF汇添富(589980)与"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政策方向高度契合[5] - 科创综指ETF汇添富(589080)覆盖更全面、科创属性更高、成长潜力更强[5] - 重点关注AI、机器人、创新药等高精尖领域产业创新突破潜能[5]
半导体板块持续爆发,神工股份、江丰电子2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24 10:30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半导体板块持续爆发 设备方向领涨 [1] - 神工股份和江丰电子股价20cm涨停 [1] - 盛美上海和微导纳米股价涨幅超过10% [1] - 北方华创 京仪装备 华海清科涨幅居前 [1]
存储芯片板块盘初活跃,京仪装备盘中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9:54
存储芯片板块表现 - 存储芯片板块在9月24日盘初表现活跃 [1] - 京仪装备盘中股价创出新高 [1] - 通富微电股价涨停 [1] - 兴福电子、微导纳米、赛腾股份、江丰电子、聚辰股份等公司股价跟随上涨 [1]
微导纳米:提名宫晨瑜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证券日报· 2025-09-23 21:37
公司治理变动 - 微导纳米董事会提名宫晨瑜为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2]
微导纳米:拟授出382.76万股限制性股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9:52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拟授予382.76万股限制性股票 占股本总额46,115.7283万股的0.83% [1] - 首次授予332.76万股 占股本总额0.72% 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86.94% [1] - 预留50.00万股 占股本总额0.11% 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13.06% [1] 激励对象与股票来源 - 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共计420人 [1] - 标的股票来源为二级市场回购或/和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 [1] 现有激励计划情况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尚在实施中 未归属标的股票数量880.84万股 占股本总额1.91% [1] - 全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涉及标的股票总数1263.6万股 占股本总额2.74% [1] 行业动态 - 国家组织大型采购中出现报价过低需解释的情况 引发全行业关注 [2]
微导纳米:9月2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9:40
公司董事会会议 - 公司于2025年9月23日召开第二届第二十六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采用现场结合通讯表决方式在公司会议室举行 [1] - 会议审议《关于补选公司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等文件 [1] 行业采购动态 - 国家组织的大型采购活动中出现报价过低遭严防现象 [1] - 投标企业被要求对低价报价"解释清楚" [1] - 该采购事件引发全行业关注 [1]
微导纳米(688147) -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告
2025-09-23 19:33
股权激励 - 本激励计划拟授予382.76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0.83%[3][10] - 首次授予332.76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72%、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86.94%[3][10] - 预留50.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11%、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13.06%[3][10] - 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股权激励计划涉及标的股票总数为1263.6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2.74%[10] - 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共420人,约占公司全部职工人数1514人的27.74%[13] - 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24.30元/股[20]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8个月[24] - 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归属比例:第一个归属期35%,第二个归属期35%,第三个归属期30%[27] - 若预留部分在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后授予,归属比例:第一个归属期50%,第二个归属期50%[27] - 2025 - 2027年业绩考核目标涉及净利润率和半导体业务新签订单金额增长率[37] - 个人绩效评价分七个等级,归属比例不同[41] - 股权激励计划需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51] 回购情况 - 2024年2月27日,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不超过6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51元/股[6] - 截至2024年5月1日,累计回购803658股,占总股本0.18%,支付资金30005892.84元[7] - 2024年11月14日,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4000万元,不超过8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42.76元/股[8] - 2025年6月25日起,2024年第二期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调整为不超过42.72元/股[9]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2901842股,占总股本0.63%,支付总金额79526891.92元[9] 费用与测算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32.76万股,预计摊销总费用8746.65万元,2025 - 2028年分别摊销902.06万元、4915.44万元、2176.32万元、752.83万元[64] - 2025年9月23日对首次授予的332.76万股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进行预测算[62] - 首次授予日收盘价假设为2025年9月23日收盘价49.68元/股[62] - 对首次授予高级管理人员的4.35万股限制性股票因限制性因素带来的折价进行预测算[62] 其他规定 - 公司董事和高管任期内和期满后6个月内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所持总数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29] - 激励对象授予和归属条件有相关要求[32][34] - 激励对象各批次限制性股票归属前需连续任职12个月以上[35]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情况对限制性股票授予/归属数量和价格有调整规则[45][47] - 公司应在股东大会审议前5日披露监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对激励名单审核及公示情况说明[51] - 股权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公司应在60日内授予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未完成则终止计划,3个月内不得再审议[54] - 预留权益的授予对象应在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明确,否则失效[55] - 若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或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激励计划终止[71] - 若上市后最近36个月内出现未按规定进行利润分配情形,激励计划终止[71] - 公司控制权变更或出现合并、分立情形,激励计划正常实施[71] - 激励对象离职、退休、丧失劳动能力、身故等不同情况对限制性股票处理有规定[75][76][77] - 激励计划未规定情况由公司董事会认定处理方式[77] - 公司与激励对象争议先协商、调解,60日内未解决可向法院起诉[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