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导纳米(688147)
搜索文档
微导纳米(688147)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9 17:45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转债代码:118058 转债简称:微导转债 证券代码:688147 证券简称:微导纳米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 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 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 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 | 本报告期比 | | 年初至报告 | | --- | --- | --- | --- | --- | | 项目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增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期末比上年 | | | | 减变动幅度 | | 同期增减变 | | | | (%) | | 动幅度(%) | | 营业收入 ...
微导纳米:第三季度净利润5613.45万元,同比下降47.98%
新浪财经· 2025-10-29 17:27
公司季度业绩 - 第三季度营收为6.72亿元,同比下降11.31%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5613.45万元,同比下降47.98% [1] 公司累计业绩 - 前三季度营收为17.22亿元,同比增长11.48% [1] - 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48亿元,同比增长64.83% [1]
光伏设备板块10月27日涨0.97%,阿特斯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9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7 16:25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7日光伏设备板块整体上涨0.97%,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18%,深证成指上涨1.51%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阿特斯以6.10%的涨幅领涨,微导纳米和弘元绿能分别上涨5.85%和5.23% [1] - 部分个股出现下跌,中来股份跌幅最大为-6.17%,*ST沐邦和晶盛机电分别下跌-4.85%和-4.59% [2] 领涨个股交易情况 - 阿特斯收盘价12.88元,成交量为103.15万手,成交额达13.18亿元 [1] - 微导纳米收盘价56.46元,成交量为11.93万手,成交额为6.59亿元 [1] - 通威股份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达112.60万手,成交额25.83亿元,股价上涨3.24% [1] 资金流向分析 - 光伏设备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6.92亿元,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3.15亿元和3.77亿元 [2] - 微导纳米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6196.24万元,主力净占比达9.41%,但散户资金净流出6486.47万元 [3] - 通威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5699.10万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出6126.70万元 [3] - 帝科股份、TCL中环、天合光能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过4000万元,分别为5059.15万元、4891.36万元和4784.15万元 [3]
存储芯片板块午后延续强势
第一财经· 2025-10-27 14:06
公司股价表现 - 江波龙股价上涨超过12%并创下新高 [1] - 大为股份与时空科技股价此前出现涨停 [1] - 德明利、精智达、微导纳米股价跟随上涨 [1]
微导纳米股价涨5.16%,银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352.11万股浮盈赚取96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3:27
公司股价与市场表现 - 10月27日公司股价上涨5.16%,报收56.09元/股,成交额达3.88亿元,换手率为7.07%,总市值为258.66亿元 [1] - 银华基金旗下银华中小盘混合基金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一,其二季度增持16.3万股,当前持有352.1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3.48% [2] - 基于股价上涨,银华中小盘混合基金当日浮盈约968.3万元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25日,于2022年12月23日上市,专注于以原子层沉积(ALD)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微、纳米级薄膜沉积设备的研究与产业化 [1] - 公司为光伏、集成电路、柔性电子等半导体与泛半导体行业提供高端装备与技术解决方案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光伏设备占比76.54%,半导体设备占比18.43%,配套产品及服务占比3.07%,其他业务占比1.89% [1] 主要机构投资者动态 - 银华中小盘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67.52%,在同类8226只基金中排名第368位;近一年收益率为63.47%,在同类8099只基金中排名第453位;自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达890.98%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为32.66亿元,由张萍、李晓星、杜宇三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2][3] - 基金经理张萍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01.07亿元,李晓星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61.44亿元,杜宇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08.08亿元 [3]
光伏行业或从“内卷”走向“破卷”,光伏ETF易方达(562970)助力布局板块盈利预期修复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5:32
行业表现 - 新能源板块延续涨势,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1.7% [1] - 指数成份股中,微导纳米、阳光电源、科华数据涨幅超过7% [1] 行业事件与趋势 - 第七届未来能源大会在苏州举办,议题聚焦能源转型、光伏、储能、动力电池及清洁低碳 [1] - 大会主题呼应全球能源发展大势,标志新能源产业加速向新质发展阶段全面跃迁 [1] -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供给侧改革推动下,光伏行业从“内卷”走向“破卷” [1] - 预计2026年将迎来供需关系改善拐点,产业链价格企稳推动企业盈利水平回升 [1] 指数与投资工具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股票作为样本 [1] - 指数成份股覆盖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支架等高纯度环节 [1] - 光伏ETF易方达(562970)跟踪该指数,有助于把握“反内卷”背景下的盈利预期回升机遇 [1]
微导纳米股价涨5.07%,银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352.11万股浮盈赚取887.3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0:33
公司股价与市场表现 - 10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5.07%,报收52.22元/股,成交额达1.79亿元,换手率为3.44%,总市值为240.82亿元 [1] - 公司于2022年12月23日上市,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 [1] 公司业务与收入构成 - 公司以原子层沉积(ALD)技术为核心,专注于先进微、纳米级薄膜沉积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1] - 公司为光伏、集成电路、柔性电子等半导体与泛半导体行业提供高端装备与技术解决方案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光伏设备占比76.54%,半导体设备占比18.43%,配套产品及服务占比3.07%,其他业务占比1.89%,其他(补充)占比0.07% [1] 主要机构投资者动态 - 银华基金旗下银华中小盘混合基金(180031)位列公司十大流通股东,该基金在二季度增持公司股票16.3万股 [2] - 截至统计日,银华中小盘混合基金持有公司股票352.1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3.48% [2] - 基于10月24日股价表现,测算显示银华中小盘混合基金当日浮盈约为887.31万元 [2] 相关基金业绩 - 银华中小盘混合基金(180031)成立于2012年6月20日,最新规模为26.38亿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58%,同类排名423/8154;近一年收益率为52.33%,同类排名573/8025;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为834.63% [2]
微导纳米:公司是行业内率先为新型存储提供薄膜沉积技术支持的设备厂商之一
新浪财经· 2025-10-23 21:34
微导纳米在互动平台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助力国内半导体 产业的发展。公司是国内首家成功将量产型High-k原子层沉积设备(ALD)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前道生 产线的国产设备厂商,是国内首批成功开发并进入产业链核心厂商量产线的硬掩膜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CVD)国产厂商,也是行业内率先为新型存储提供薄膜沉积技术支持的设备厂商之一。 ...
微导纳米股价跌5.24%,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60.32万股浮亏损失434.4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0:24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7日公司股价下跌5.24%至49.00元/股,成交额1.44亿元,换手率2.83%,总市值225.97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以ALD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微、纳米级薄膜沉积设备,服务于光伏、集成电路等半导体与泛半导体行业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光伏设备76.54%,半导体设备18.43%,配套产品及服务3.07%,其他业务占比合计约1.96% [1] 主要流通股东动态 - 华泰柏瑞基金旗下光伏ETF(515790)位列公司十大流通股东,该基金在二季度减持2746股后持有160.3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58% [2] - 基于10月17日股价下跌,光伏ETF(515790)当日浮亏约434.48万元 [2] 相关基金产品表现 - 光伏ETF(515790)最新规模为99.84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7.52%,近一年收益率为28.81%,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为-3.3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