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触媒(688267)
搜索文档
中触媒(688267)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4 21:25
营业收入相关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99,025,698.6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5%[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99,025,698.64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98,918,280.83元增长0.05%[20] 净利润相关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12,852.3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10%[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807,026.6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4%[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0,712,852.31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35,065,569.57元增长16.10%[21] 每股收益相关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3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5.00%[4] - 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股,2024年为0.20元/股,增长15.00%[22] - 2025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23元/股,2024年为0.20元/股,增长15.00%[22] 净资产收益率相关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8%,较上年同期增加0.16个百分点[4]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关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500,012.27元,上年同期为 -20,378,711.16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500,012.27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20,378,711.16元[25] 研发投入相关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合计12,374,259.8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22%,较上年增加0.43个百分点[5] 资产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992,229,907.33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6%[5]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214592994.5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3585972.28元减少[16] - 2025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88100000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00000000元减少[16]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254883175.2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0645251.84元增加[16] - 2025年3月31日预付款项22175151.5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409321元增加[16] - 2025年3月31日存货326319649.3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43731087.09元减少[16]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1864856101.9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02527537.25元增加[16] - 2025年3月31日固定资产843895238.51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20998590.73元增加[16] - 2025年资产总计2,992,229,907.33元,较之前的2,920,528,436.51元增长2.46%[17] - 2025年在建工程为116,187,618.51元,之前为239,828,607.77元,下降51.55%[17] 所有者权益相关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774,751,731.5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0%[5] - 2025年所有者权益合计2,774,751,731.59元,较之前的2,733,844,386.36元增长1.50%[18] 股东数量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428,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9] 股份回购相关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回购专户持有3079019股,占总股本1.75%[11] 控股股东增持相关 - 2025年3月6日,控股股东拟12个月内增持3000 - 5000万元公司股份[12] - 截至2025年4月24日,控股股东已增持1719054股,金额42471333.98元[13] 营业成本相关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137,856,129.58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49,843,278.78元下降8.00%[21] 负债相关 - 2025年负债合计217,478,175.74元,较之前的186,684,050.15元增长16.50%[18] - 2025年应付账款为117,788,278.00元,较之前的86,188,038.76元增长36.66%[17]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相关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34,605,865.4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54,253,024.34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3,005,370.11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052,667.38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0,941,019.65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62,943,409.42元[25]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相关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6,441,007.38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83,322,120.58元[25]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555,775,002.76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30,000,000.00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20,314,086.16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07,467,692.38元[26]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258,695.15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4,938,033.14元[26]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2,411.58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7,132,801.18元[2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关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1,007,022.2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2,510,623.98元[26]
中触媒(68826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21:25
财务报告合规与责任声明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负责人李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黄元玲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王子国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人员承担个别和连带法律责任[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进[15]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辽宁省大连普湾新区松木岛化工园区[15] - 公司主要从事特种分子筛及催化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化工技术、化工工艺服务,应用于环保、能源化工等行业[33][36] - 公司拥有1家全资子公司中海亚和1家参股公司中催技术[166]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总股本176,200,000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3,079,019股,可参与利润分配股数173,120,981股,拟派发现金红利60,592,343.35元(含税),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41.64%,2024年度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5] - 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666,608,839.13元,较2023年增长21.23%,主要因巴斯夫订单量增加及新产品推广[20][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524,820.74元,较2023年增长89.21%,因产品销量增加、成本下降等[20][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3,823,677.63元,较2023年增长130.63%,原因同净利润增长[20][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7,713,885.27元,较2023年增长75.99%,因销售回款增加[20][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33,844,386.36元,较2023年末增长3.73%[20] - 2024年末总资产2,920,528,436.51元,较2023年末增长0.38%[2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85元,较2023年增加93.1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40%,较2023年增加2.51个百分点[21]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94%,较2023年减少1.70个百分点[21]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98,918,280.83元、197,029,831.91元、127,155,587.92元、143,505,138.47元[25]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1,597,687.19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4,262,431.62元,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23,549,083.42元[27]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66,660.88万元,同比增加21.2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552.48万元,同比增加89.2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12,382.37万元,同比增加130.63%[33] - 2024年度公司研发费用4,625.45万元,占营业收入6.94%,占比同比减少1.70个百分点[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929,000,000.00元,期末余额900,000,000.00元,当期变动-29,000,000.00元,对当期利润影响22,952,756.07元[30]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2,580,000.00元,期末余额7,925,853.60元,当期变动5,345,853.60元,对当期利润影响-684.59元[30] - 非经常性损益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分别为-644,729.91元、-85,799.25元、1,033,006.57元;所得税影响额分别为3,867,954.83元、4,565,551.94元、4,213,905.10元;合计分别为21,701,143.11元、23,222,177.82元、23,643,510.96元[28]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46,254,495.48元,上年度为47,534,946.67元,变化幅度为-2.69%[84] - 本年度研发投入合计46,254,495.48元,上年度为47,534,946.67元,变化幅度为-2.69%[84]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94%,上年度为8.64%,减少1.70个百分点[8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6,660.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23%,净利润14,552.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9.21%[11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9.04%,较上年度增加6.21个百分点[104][115] - 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0,064.53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为30.10%,周转率为3.12次,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70.28%[105] - 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34,373.11万元,存货周转率为1.16次[106] - 2024年营业成本40,635.89万元,较上年度增加10.01%[113][115] - 2024年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25.91%,管理费用减少18.60%,研发费用减少2.69%[11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加75.99%,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加[113][114] - 2024年销售费用12671868.51元,较2023年增加25.91%;管理费用52067989.82元,较2023年减少18.60%;研发费用46254495.48元,较2023年减少2.69%[13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87713885.27元,较2023年增加75.99%;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262316459.24元,较2023年有所增长[132] - 本期期末应收票据1735.50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48.85%;应收款项融资792.59万元,较上期期末增加207.20%[134] - 本期期末预付款项740.93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58.53%;其他应收款84.22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32.45%[134] - 本期期末其他流动资产6506.12万元,较上期期末增加1534.97%;递延所得税资产1562.72万元,较上期期末增加37.68%[134] - 本期期末短期借款51.05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99.01%;应付票据2.20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99.86%[134] - 本期期末合同负债737.49万元,较上期期末增加201.78%;应付职工薪酬2028.65万元,较上期期末增加43.54%[1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受限账面价值101055657.19元,包括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13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其他资产期初数92,900.00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5,200.00万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208,100.00万元,本期计提的减值90,000.00万元[1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系列收入55,832.74万元,较上年度增加27.17%,非分子筛催化剂系列收入9,463.31万元,较上年度增加16.11%,技术收入578.57万元,较上年度减少76.48%[115] - 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业收入6.59亿元,较上年增加20.84%[117][118] - 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系列收入5.58亿元,较去年增加27.17%;非分子筛催化剂系列收入9463.31万元,较去年增加16.11%;技术收入578.57万元,较去年减少76.48%[117][118] - 境内收入2.25亿元,较去年减少21.67%;境外收入4.33亿元,较去年增加68.36%[117][118] - 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系列生产量4748.32吨,较上年增加9.55%;销售量3557.54吨,较上年增加24.90%;库存量2068.16吨,较上年增加51.94%[119] - 非分子筛催化剂系列生产量493.46吨,较上年增加16.60%;销售量631.40吨,较上年增加60.66%;库存量129.04吨,较上年增加214.73%[119] - 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业成本3.98亿元,较上年增加9.33%[117][121][122][123] - 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系列成本3.18亿元,较上年增加7.35%;非分子筛催化剂系列成本8075.33万元,较上年增加17.86%[117][122][12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7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6.84%;其中关联方销售额1086.0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63%[123] - 巴斯夫销售额4.8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2.29%[125] - 兖矿煤化供销有限公司销售额4131.7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20%[125] - 报告期内公司向单个客户销售比例超总额50%,中催技术有限公司为本报告期新进前五大客户[12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1736.7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5.59%,关联方采购额为0[127] - 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所属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游原材料有硅溶胶等,下游应用于环保等行业,价格受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影响[144] - 非分子筛催化剂所属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游原材料为电解铜,下游应用于能源化工及精细化工行业,价格受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影响[144] - 催化应用工艺及化工技术服务所属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游应用于能源化工及精细化工行业[145] - 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设计产能5850吨,产能利用率81.17%;非分子筛催化剂设计产能400吨,产能利用率123.36%[157] - 环保新材料及中间体项目在建产能含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3300吨、非分子筛催化剂3200吨、精细化学品10000吨,预计2026年2月完工,已投资额9367.28万元[157] - 特种分子筛、环保催化剂、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产业化项目在建产能含特种分子筛3000吨、环保催化剂、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1000吨,项目已部分转固,处于试生产阶段,已投资额30949.34万元[157] - 二氧化硅采购量447.19吨,耗用量452.26吨,价格同比变动-12.43%;盐酸金刚烷胺采购量300.00吨,耗用量287.50吨,价格同比变动-24.26%[159] - 硅溶胶采购量9161.15吨,耗用量9835.76吨,价格同比变动-10.65%;电解铜采购量235.19吨,耗用量252.26吨,价格同比变动8.98%[159] - 七钼酸铵采购量55.00吨,耗用量56.26吨,价格同比变动1.48%[159] - 天然气采购量和耗用量均为8650.36吨,价格同比变动-14.11%;电采购量和耗用量均为47411590.20度,价格同比变动0[160] - 蒸汽采购量和耗用量均为3273.00吨,价格同比变动-8.04%;水采购量和耗用量均为1051042.00吨,价格同比变动0[160] - 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业营业收入658746143.47元,营业成本398347549.16元,毛利率39.53%,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20.84%,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9.33%,毛利率比上年增加6.37个百分点[161] - 直接销售营业收入为658,746,143.47元,比上年增减20.84%[163] 公司产品与技术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全资子公司累计获授权专利248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92项,PCT国际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33] - 公司主要产品为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非分子筛催化剂、催化应用工艺及化工技术服务三大类,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是主要收入来源[38] - 移动源脱硝分子筛基于CHA结构分子筛体系开发,已通过巴斯夫、喜星等国际知名化工企业技术认证并实现商业化供应[44][45][46] - 固定源脱硝分子筛可用于工业固定源尾气氮氧化物净化,已完成技术储备及工艺验证并实现商业化应用[47] - 公司在能源化工及精细化工领域有多种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环氧丙烷催化剂、吡啶合成催化剂等已在下游重点客户规模化应用[47] - 分子筛类产品凭借质量优势进入国际知名化工企业供应链体系,性能获广泛认可[47] - 公司CHA结构分子筛用于柴油车等移动源尾气氮氧化物净化,技术性能符合国六标准[44] - 公司依托CHA结构分子筛催化技术,能生产针对工业固定源尾气脱硝场景的分子筛及催化剂
中触媒(688267) - 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4-24 21:24
财务内控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6] 公司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额为8811.5万元[9] 报告相关 - 报告签字日期为2025年4月24日[8]
中触媒(688267)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2025-04-24 21:24
募集资金情况 - 2022年公开发行4405万股,每股41.90元,应募集184569.50万元,实际募集169114.64万元[11] - 2024年度直接投入募集资金项目977.28万元,理财收益及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后2341.15万元,年末余额85913.62万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实际投入相关项目募集资金40316.62万元[18] - 2024年3月8日拟用不超9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及不超40000万元自有资金现金管理,期限不超12个月[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买理财产品余额82000万元[22] 项目进展 - “环保新材料及中间体项目”延期至2026年2月,承诺投资85016.02万元,本年度投入2055.59万元[29][37] -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产业化特种分子筛环保催化剂”承诺投资35636.00万元,本年度投入7321.70万元,投入进度86.85%,部分试生产[37] 其他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与银行及保荐机构签监管协议,开专项账户[13][15] - 报告期内无募投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闲置资金补流、超募资金补流或还贷情况[19][20][23] - 公司按规定使用和披露募集资金,申万宏源认为符合规定[30][31] - 公司注册资本8811.5万元[44] - 公司社会信用代码110102085492787[44]
中触媒(688267)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的专项审计报告
2025-04-24 21:24
审计情况 - 审计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出具中触媒公司2024年度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 - 审计公司核对汇总表与财报,未发现重大不一致[3] 资金往来 - 其他关联资金往来年初余额24176.93万元,2024年发生7406.77万元,年末余额31583.70万元[9] - 中海亚环保其他应收款数据同上述一致,与公司为非经营性往来[9]
中触媒(688267) -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核查意见
2025-04-24 21:24
关联交易 - 2024年向中催技术销售产品实际1086.02万元,占比1.95%[3][4] - 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获多部门通过[11][12] 中催技术情况 - 公司持有中催技术49%股权[7] - 中催技术2024年末总资产5452.21万元等[7] - 中催技术注册资本5000万元[5]
中触媒(688267) -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关于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注销股票期权等相关事项之法律意见书
2025-04-24 21:24
激励计划会议 - 2022年11月7日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激励计划事宜[12] - 2025年4月23日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通过调整行权价格和注销议案[12] - 2025年4月24日董事会、监事会会议通过调整和注销议案[13] 行权价格调整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由31.80元/份调整为31.34元/份[13] 股票期权注销 - 注销已授予但未行权的643.00万份股票期权[13] - 11名离职、1名身故激励对象的219.00万份期权将注销[17] - 39名激励对象多期未达条件及自愿放弃的期权注销[19][21]
中触媒(688267) - 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4 21:24
业绩总结 - 2024年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系列、非分子筛催化剂系列产品收入为65296.04万元,占营业收入97.95%[8] - 2024年度营业收入6.78亿元,2023年度为5.58亿元[45] - 2024年营业利润为166,463,432.51元,2023年为89,976,173.91元[33] - 2024年净利润为145,524,820.74元,2023年为76,912,012.58元[3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85元/股,2023年为0.44元/股[33]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180.25亿元,2023年为184.05亿元,同比下降2.06%[26]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11.50亿元,2023年为106.89亿元,同比增长4.31%[26]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12.74亿元,2023年为21.31亿元,同比下降40.21%[26]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5.93亿元,2023年为6.08亿元,同比下降2.42%[26] - 2024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273.38亿元,2023年为263.55亿元,同比增长3.73%[26] - 2024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0元,2023年为92.90亿元[26] - 2024年12月31日合同负债为7374.82万元,2023年为2443.76万元,同比增长201.79%[26] - 2024年12月31日未分配利润为4.94亿元,2023年为3.98亿元,同比增长24.02%[2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20,110,202.62元,2023年为604,078,668.25元[3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7,713,885.27元,2023年为106,663,602.39元[35]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270,661,353.51元,2023年为2,074,470,642.93元[35]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62,316,459.24元,2023年为 - 553,301,426.21元[35]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20,000.00元,2023年为51,441,348.64元[35]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2,273,383.22元,2023年为 - 130,850,156.88元[35]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16,192,815.88元,2023年为 - 576,348,409.03元[35] 审计相关 - 审计认为公司2024年财报在重大方面按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4] - 审计将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系列、非分子筛催化剂系列产品收入确认列为关键审计事项[8] - 审计针对产品收入确认实施向治理层和管理层询问等多项审计程序[9] - 审计将应收账款减值列为关键审计事项[12] - 审计针对应收账款减值实施评估测试内部控制等多项审计程序[13] 公司运营 - 公司原注册资本为13215万元,股本总数13215万股[51] - 2022年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新股4405万股,发行后注册资本变更为17620.00万元[51] 会计政策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或业务,编制合并报表时视同合并后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点起一直存在[74][75][7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或业务,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不调整期初数,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纳入购买日至报告期末数据[77] - 处置子公司或业务,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不调整期初数,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纳入期初至处置日数据[78] - 子公司持有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视为库存股,在合并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减:库存股”列示[79]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个别报表按支付对价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报表差额调整资本公积等[81] 金融工具 - 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99] - 金融资产满足条件之一终止确认,金融负债义务解除终止确认[100][101] - 公司按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分类,初始确认后一般不重分类[103] - 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按分类不同处理,如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等[104][106][107] - 公司将金融负债分类,后续计量取决于分类[108][109] 资产相关 - 固定资产折旧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次月起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3 - 4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2.375 - 31.67%[178]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3 - 1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9.50 - 31.67%[179]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4 - 1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9.50 - 23.75%[179] - 电子及其他设备折旧年限3 - 1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9.50 - 31.67%[179] - 在建工程按建造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全部支出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81] - 无形资产按取得时实际成本入账[187] - 土地使用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非专利技术和专利权为10年,软件为2 - 10年[188] -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残值通常视为零[189] -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每年复核使用寿命,有证据表明有限则进行摊销[189]
中触媒(688267) -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4-24 21:24
业绩总结 - 2024年营业收入666,608,839.13元,较2023年增加21.23%[19][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45,524,820.74元,较2023年增加89.21%,扣非后净利润增加130.63%[19][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7,713,885.27元,较2023年增加75.99%[19][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2,733,844,386.36元,较2023年末增加3.73%,总资产2,920,528,436.51元,较2023年末增加0.38%[19] - 2024年末基本每股收益0.85元,较2023年末增加93.1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40%,较2023年增加2.51个百分点[20][2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9.04%,产品毛利率存在波动风险[12] 财务风险 - 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0,064.53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为30.10%,周转率为3.12次,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70.28%,存在坏账风险[12] - 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34,373.11万元,周转率为1.16次,存在跌价和周转率低风险[12]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94%,较2023年减少1.70个百分点[20] - 2024年度研发支出为4625.4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9%[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合计拥有248项专利,其中192项国内发明专利,3项PCT国际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31] - 公司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平均从业年限超过十年[23] - 公司与巴斯夫就下一代移动源脱硝催化剂开展联合研发[26] 募集资金 - 2022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84569.5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169114.64万元[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40316.62万元,累计理财收益和利息净额为7204.46万元,募集资金余额为85912.62万元[35] - 2024年募投项目支出金额为93772823.89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00000000元[36]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3,211.22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集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38] - 2024年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39] 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进、刘颐静合计控制公司股份总数的35.60%[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进直接持有公司1,148.50万股股份[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刘颐静直接持有公司520.70万股股份[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进、刘颐静通过中触媒集团间接控制公司4,603.10万股股份[40]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初和年末持股总数均为28,407,315股[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离任董事刘岩股份质押1,038万股[43] 其他 - 申万宏源承销保荐负责中触媒2024年上市后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报告[2] - 2024年中触媒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需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等事项[3][4][5] - 报告期内无对中触媒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7] - 公司移动源脱硝分子筛产品对巴斯夫存在依赖风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或影响相关产品中长期需求[10][15] - 公司获评2024年度辽宁省省长质量金奖[29] - 公司构建了涵盖化工全产业链的技术集成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27] - 公司已通过ISO9001等多项管理体系认证,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28] - 公司各类存款及收益凭证合计金额为859,136,213.50元[38] - 截至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45]
中触媒:2024年报净利润1.46亿 同比增长89.61%
同花顺财报· 2025-04-24 19:37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 85元 同比增长93 18% 较2022年的0 90元略有下降 [1] - 每股净资产15 52元 同比增长3 74% 略高于2022年的14 98元 [1] - 每股公积金11 63元 同比微降0 26% 但较2022年的11 56元有所提升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2 80元 同比增长23 89% 连续两年保持增长 [1] - 营业收入6 67亿元 同比增长21 27% 尚未恢复至2022年6 81亿元水平 [1] - 净利润1 4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9 61% 接近2022年1 52亿元水平 [1] - 净资产收益率5 40% 同比提升86 85个百分点 但低于2022年6 61%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3345 78万股 占流通股37 84% 较上期减少116 95万股 [1] - 王婧为第一大股东 持股1038 08万股 占比11 74% 持股未变动 [2] - 桂菊明持股547 30万股 占比6 19% 持股稳定 [2] - 杨志龙减持11 15万股至368 10万股 魏永增减持46 19万股至319 31万股 [2] - 胡冬艳新进前十大股东 持股184 89万股 占比2 09% [2] - 南京力合进成创业投资退出前十大股东 原持股200万股占比2 26% [2] 分红方案 - 拟实施10派3 5元(含税)分红方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