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振华新材(688707)
icon
搜索文档
振华新材:第六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3-08-16 16:16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8 月 9 日以 通讯方式发出第六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通知,该次监事会于 2023 年 8 月 14 日上 午以现场和通讯相结合方式召开。会议由监事会主席田云女士召集和主持,会议 应出席监事 3 人,实际出席监事 3 人。本次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 文件及《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会议决议合法有效。 证券代码:688707 证券简称:振华新材 公告编号:2023-030 经与会监事审议,做出如下决议: 审议通过《关于放弃红星电子增资优先认购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表决结果:2 票同意;0 票反对;0 票弃权。 本议案涉及关联交易,关联监事潘敏嫦进行了回避表决。 特此公告。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具体详见公司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
振华新材:关于放弃参股公司增资优先认购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3-08-16 16:16
证券代码:688707 证券简称:振华新材 公告编号:2023-029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放弃参股公司增资优先认购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交易简要内容: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新材" "公司")的参股公司贵州红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电子")拟 实施增资,红星电子现有注册资本为 6,850 万元,计划新增资本 8,150 万元,增 资完成后红星电子注册资本为 15,000 万元。公司同意红星电子本次增资事项, 并放弃对红星电子同比例增资优先认购权。 本次放弃对参股公司的增资优先认购权,构成关联交易。本次增资完成 后,公司持有红星电子的的股权比例将从现有的 34%下降至 15.53%。 本次交易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过去 12 个月内公司与红星电子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均为日常关联交易, 2022 年 8 月至 2023 年 7 月实际发生关联交易金额为人民币 3.76 亿元,未超出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预计金额。 一、关联交易 ...
振华新材: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3-08-16 16:16
证券代码:688707 证券简称:振华新材 公告编号:2023-031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8 月 9 日以 通讯方式发出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通知,该次董事会于 2023 年 8 月 14 日下 午以现场和通讯相结合方式召开。会议由董事长侯乔坤先生召集和主持,会议应 出席董事 7 人,实际出席董事 7 人。本次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 件及《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会议决议合法有效。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与会董事认真审议本次会议相关议案,以书面记名投票表决方式,形成如下 决议: (一)审议并通过《关于放弃红星电子增资优先认购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针对该议案,与会董事表决如下: 6 票赞成;0 票反对;0 票弃权。 表决结果:通过。 独立董事已 ...
振华新材:独立董事关于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2023-08-16 16:16
我们同意《关于放弃红星电子增资优先认购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并同意 将该议案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以下无正文,接独立董事签字页) 1 (本页无正文,为《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关于公司第六届董事 会第十次会议有关事项的独立意见》签署页)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董事关于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有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贵州 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贵州振华新材 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公司制度文件的相关规定,我们作为贵州 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独立董事,本着对全体股东和公司 负责的原则,对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有关审议事项进行了认真审查,并 发表如下独立意见: 1. 《关于放弃红星电子增资优先认购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经核查,我们认为:公司放弃对参股公司红星电子的增资优先认购权是基于 自身发展定位和整体发展战略规划而做出的审慎决策,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规 划。同时,本次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涉及到关 ...
振华新材:独立董事关于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相关事项的事前认可意见
2023-08-16 16:16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董事关于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有关事项的事前认可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等法律、法规 及规范性文件,《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公司制度文件的相关规 定,我们作为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独立董事,本着 对全体股东和公司负责的原则,基于独立、客观判断的原则,现发表事前认可意 见如下: 1. 《关于放弃红星电子增资优先认购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1 (本页无正文,为《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关于公司第六届董事 会第十次会议有关事项的事前认可意见》签署页) 独立董事签字: 程 琥 梅 益 范其勇 公司拟放弃红星电子增资优先认购权暨关联交易是出于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考虑,公司本次放弃红星电子增资优先认购权的关联交易是按照公平、公正以及 诚实守信等原则开展,不存在损害公司利益和其他非关联董事、非关联股东的利 益的情形,符合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 因此,我们同意将该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 (以下无正文,接独立董事签字页) 贵 ...
振华新材(68870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06 00:00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223175.29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951256.75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620914.35元,所得税影响额为24409.83元,合计为-917242.72元[2] 净利润及每股收益变动比例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变动比例为-79.3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变动比例为-78.85%,基本每股收益本报告期变动比例为-79.37%,稀释每股收益本报告期变动比例为-79.37%[2] 股东持股情况 - 舟山鑫天瑜成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7958053股,国投(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4396049股,泰州鑫泰润信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9300500股等[4] -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25亿股,持股比例28.31%[28] - 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878.68万股,持股比例6.50%[28] 2023年第一季度利润相关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税费用为12412653.63元,净利润为70641478.89元,持续经营净利润为70641478.89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641478.89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595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0.1595元/股[9]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支付的现金为500000000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2642329.68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717116.58元[11]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80000000元,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01825640.41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81825640.41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80000000元,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9230532.85元,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34391331.47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33621864.32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203776.09元,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6723.37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41153653.19元[11]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97671850.61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56518197.42元[11] 本报告期关键财务指标变动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0.0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21%[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4.1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9.37%[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78亿元[13]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595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79.37%[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1%,较上年减少9.34个百分点[13] - 研发投入合计3730.0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05%[13] 货币资金变动情况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9.9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99亿元[15] 业务线销售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累计销售数十吨[21] 2023年与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成本、利润对比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0.06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25.79亿元[34]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18.91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21.94亿元[34]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8589.82万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3.88亿元[34] - 2023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为8305.41万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3.91亿元[34] 本报告期末与上年度末资产、权益对比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02.00亿元,上年度末为110.72亿元,减少7.87%[40]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1.60亿元,上年度末为40.89亿元,增加1.73%[40] 本报告期末与上年度末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对比 - 本报告期末无形资产为2.15亿元,上年度末为2.16亿元[46] - 本报告期末长期待摊费用为220.23万元,上年度末为71.53万元[46] 本报告期末与上年度末负债对比 - 本报告期末流动负债合计为48.06亿元,上年度末为57.09亿元[46] - 本报告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2.34亿元,上年度末为12.74亿元[47] 2023年与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对比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19亿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6.61亿美元[51]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776.87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760.71万美元[51]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27亿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6.69亿美元[51] - 2023年第一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8.75亿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6.68亿美元[51] - 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6626.40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5863.60万美元[51] - 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的各项税费为4961.59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1549.50万美元[51] - 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353.43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1868.84万美元[51]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05亿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7.60亿美元[51]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78亿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 -9176.02万美元[51] 2023年第一季度收回投资现金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5亿美元[51]
振华新材(688707) - 关于参加“2022年度贵州辖区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3-05-05 16:38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召开时间为 2023 年 5 月 17 日 15:30 - 17:30 [1] - 召开方式为网络远程方式 [1] - 出席人员有董事长侯乔坤先生、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王敬先生、总会计师刘进先生 [1] - 参与方式是投资者登录 http://rs.p5w.net 进入专区页面参与交流 [1] 投资者问题提前征集 - 提问通道自公告发出之日起开放至 2023 年 5 月 15 日截止 [2] - 提问方式是通过微信关注“贵州资本市场”公众号,发送关键词“提问”进入专区提问 [2] - 公司将在业绩说明会上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2] 其他信息 - 公司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披露《2022 年年度报告》 [1] - 公告由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日期为 2023 年 5 月 6 日 [3]
振华新材(68870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9 00:00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223175.29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951256.75元,其他营业外收支为-620914.35元,所得税影响额为24409.83元,合计-917242.72元[5] 净利润及每股收益变动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变动比例为-79.3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变动比例为-78.85%,基本每股收益本报告期变动比例为-79.37%,稀释每股收益本报告期变动比例为-79.37%[14]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4.15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79.37%[32]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595元/股,较2022年同期下降79.37%[32] - 净利润为70,641,478.89和342,439,942.24[48] - 持续经营净利润为70,641,478.89和342,439,942.24[4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641,478.89和342,439,942.24[4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95和0.7731元/股[4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595和0.7731元/股[48] 资产项目对比情况 - 无形资产为214733744.69元(对比值216052202.25元),长期待摊费用为2202254.92元(对比值715281.89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9773264.84元(对比值24902734.31元),其他非流动资产为179517524.49元(对比值102831732.32元)[22]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022669788.02元(对比值2877020668.94元),资产总计为10200149004.30元(对比值11071740496.25元)[22]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990,542,476.47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99,131,035.92元[42]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7,177,479,216.28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94,719,827.31元[42] - 2023年3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为61,653,177.43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398,788.47元[42] - 2023年3月31日固定资产为2,367,065,666.67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67,042,668.20元[42] - 2023年3月31日在建工程为167,724,154.98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9,077,261.50元[4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02.00亿元,较上年度末的110.72亿元下降7.87%[33] 负债项目对比情况 - 短期借款为719677861.12元(对比值719634250.00元),应付票据为1964585699.15元(对比值2574035669.22元),应付账款为748339422.58元(对比值1205720952.87元)[22] - 合同负债为18816547.69元(对比值37883682.42元),应付职工薪酬为28223221.65元(对比值42918601.27元),应交税费为20906717.56元(对比值48019207.21元)[22] - 其他应付款为1114379.46元(对比值828054.20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306886597.20元(对比值266885711.72元),其他流动负债为997703269.45元(对比值812706404.64元)[22] - 流动负债合计为4806253715.86元(对比值5708632533.55元),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234356243.78元(对比值1274210396.93元),负债合计为6040609959.64元(对比值6982842930.48元)[22][23] 所有者权益情况 - 实收资本为442934810.00元,资本公积为2127420593.05元,其他综合收益为9225.09元,盈余公积为49404942.68元[23] - 未分配利润为1539769473.84元(对比值1469127994.95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159539044.66元(对比值4088897565.77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159539044.66元(对比值4088897565.77元)[23]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1.60亿元,较上年度末的40.89亿元增长1.73%[33]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数据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0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5.79亿元下降22.21%[25][32]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78亿元[29][32] - 2023年第一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1%,较2022年减少9.34个百分点[32]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3730.01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39.05%[32]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6%,较2022年减少0.51个百分点[32]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8589.82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3.88亿元大幅下降[25] 股东持股情况 -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25,380,000股,持股比例28.31%[36] - 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8,786,812股,持股比例6.50%[36] - 舟山鑫天瑜成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7,958,053股,持股比例4.05%[36] 股东关系情况 -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控制的企业[37] 所得税及综合收益情况 - 所得税费用为12,412,653.63和49,012,804.02[48] - 综合收益总额为70,641,478.89和342,439,942.24[4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70,641,478.89和342,439,942.24[48] 业务线销售情况 - 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持续出货,累计销售数十吨[38] 报告基本信息 - 这是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51] - 报告于2023年4月28日发布[53]
振华新材(68870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8 00:00
财务业绩 - 公司2022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310,054,367.00元(含税),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4.37%[5]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524,524.98万元,同比增长48.91%[10] - 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2,212.08万元,同比增长48.91%[10]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为159,524.9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6.32%[10]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3.94亿元,同比增长152.69%[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亿元,同比增长208.36%[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亿元,同比增长1107.25%[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09亿元,同比增长39.68%[12] - 总资产为11.07亿元,同比增长59.26%[12] 产品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0] - 公司在贵州、江苏等地建有多个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包括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10] - 高镍8系三元正极材料收入为5.08亿元,同比增长143.3%[12] - 超高镍9系三元正极材料实现十吨级以上出货[13] - 中高镍6系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2.31%提升至15.85%[12] - 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国内头部电芯客户达成全面深度合作,累计出货数十吨[13] 行业分析 - 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545.9GWh,同比增长148.5%[25] - 2022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出货量190万吨,同比增长68%[25] - 2017年至2022年,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复合增长率达43.28%[25] - 国内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市占率CR5从2018年的48%提升至2022年的61%,年均提升约2-3个百分点[26] - 正极材料厂商纷纷扩产,面临产能过剩风险[26] -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存在行业规范壁垒、品质认证壁垒和工艺技术壁垒[26]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已掌握一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高镍及超高镍一次颗粒大单晶三元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28] - 公司2022年三元材料产量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七,市场占有率7%;大单晶三元材料产量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三,占比17%[28] - 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应用推广进展顺利,与国内头部电芯客户达成全面深度合作[28] - 公司专注于正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2009年在国内外较早完成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一次颗粒大单晶材料的研发及生产[31] - 公司成功研发并形成一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31][32] - 公司生产的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指标优于市场平均水平,已实现数十吨销售[32] - 公司已获授权17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32] 研发创新 - 公司进一步充实研发团队、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开展研发活动[33] - 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已形成初步专利布局[32] - 公司已掌握多元素协同掺杂、晶体结构调控、低pH值及低游离钠控制、形貌尺寸及颗粒粒径调控等多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核心技术[38] - 公司已实现数十吨级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销售,充分保障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的领先优势[38] 质量管理 - 公司自2016年10月通过ISO/TS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18年通过IATF16949:2016换版审核[38] - 公司正极材料产品质量及良品率处于较高水平,获得下游国内电池生产龙头企业的认可[38] 可持续发展 - 公司通过工业智能化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率、能源管理效率,提高了生产库存管理能力,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和交付[39] - 公司布局废旧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回收产业,加强对三元前驱体等原材料成本的控制能力[39] - 公司持续推动可持续发展与日常生产经营的融合,义龙生产基地已通过SGS碳中和认证,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39]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需求可能面临替代风险的技术更新迭代风险[40][41] - 公司在研项目存在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41] - 公司面临关键技术流失的风险[41]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及锂盐供应链脆弱的风险[42] - 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波动较大,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44][45][46]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存在一定偿债风险[46] - 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高,存在坏账损失加大的风险[46] - 公司存货金额较大,存在存货跌价的风险[46] - 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波动会影响公司业绩[47] - 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48] 公司治理 -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制度履行信息披露义务[74] - 中国电子已出具承诺将振华新材作为中国电子正极材料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74] -
振华新材:关于召开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5 16:20
证券代码:688707 证券简称:振华新材 公告编号:2023-010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4 月 26 日(星期三)至 5 月 5 日(星期五)16:00 前登 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公司邮箱 zec@zh-echem.com 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 回答。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将分别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及 2023 年 4 月 29 日发布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及 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 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2022年年度及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成 果、财务状况,公司计划于 2023 年 5 月 8 日上午 09:00-10:00 举行 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一、说明会类型 本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