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新材(688707)
搜索文档
振华新材(688707) - 内部审计制度(2025年10月修订)
2025-10-24 18:02
审计机构管理 - 公司建立独立内部审计机构,人员需专业,负责人考核审计委员会参与[4][5] - 内部审计人员遇六种情形应回避上报[5] 工作汇报与计划 - 内部审计机构至少每季度向审计委员会报告一次工作[9] -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经党委前置、总经理办公会审核批准后实施[13] 审计流程 - 实施审计7日前送达通知书,特殊业务实施时送达[14] - 被审计单位对报告有异议5日内提书面意见[14] - 审计报告经主管领导审定后报总经理办公会审议[16] - 被审计单位90日内提交审计整改报告[16] 后续管理 - 审计部门按规定建立审计档案[17] - 出现重大违规和内控缺陷时提处理建议[19] - 内部审计机构提交工作总结报告[19] - 重要事项向中国振华备案或报告[19] - 与其他内部监督部门建立工作机制[19] 人员奖惩 - 对有重大贡献的内审人员表彰奖励,违规者处分或移交司法[21][22] - 保护受打击报复的内审人员,打击报复者依法处理[22] 制度施行 - 本制度2025年11月1日施行,由审计法务部制定解释[24]
振华新材(688707) - 内部控制评价手册(2025年10月修订)
2025-10-24 18:01
内部控制制度修订与施行 - 内部控制评价手册于2025年10月修订,11月1日施行[1][10] 内部控制评价原则 - 评价工作应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以风险为导向和及时性原则[11][12] 内部控制评价组织架构 - 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审定批准报告并承担最终责任[14] - 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听取审议报告并提意见[14] - 内部控制评价领导小组审议计划、报告,决策整改事项[16] - 内部控制评价检查小组确定范围方法,实施评价分析有效性[16] - 内部审计机构归口管理,负责日常管理监督,编写自评报告[18] - 各部门/子公司组织自评,实施自查配合测评[18]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与频率 - 评价涵盖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设计与运行情况[20] - 各部门/子公司至少每年自查一次,重大变动可增加次数[22] 内部控制评价流程 - 各部门/子公司对照手册完成自查底稿并编制报告[23][24] - 内部审计机构复核、分析、汇总自查报告和底稿[26] - 评价工作小组进行现场检查测试[27] - 重点单位和重要流程选取有侧重[28] - 工作小组初步认定缺陷,内部审计机构复核,重大缺陷董事会认定[30] - 公司要求责任部门整改缺陷并跟踪落实[31] - 公司汇总结果编制报告,报送审定后对外披露[33] - 报告以12月31日为基准日,基准日后4个月提交报送[35]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 采用个别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等多种方法自评[36][38][39][40][41][43][44][45][46] - 专题讨论法用于分析执行情况或形成整改方案[46] 内部控制缺陷分类 - 按成因或来源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48] - 按表现形式分为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缺陷[48] - 按影响程度分为重大、重要和一般缺陷[49]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 重大缺陷:利润总额潜在错报≥利润总额5%等[58] - 重要缺陷:利润总额3%≤潜在错报<利润总额5%等[58] - 一般缺陷:利润总额潜在错报<利润总额3%等[58]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 重大缺陷: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含)以上等[59] - 重要缺陷:直接财产损失500万(含) - 5000万元等[59] - 一般缺陷:直接财产损失500万元以内等[59]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性情形 - 缺乏民主决策程序等[60]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定性情形 - 未依照公认会计准则选择应用会计政策等[60] 内部控制缺陷报告与整改 - 公司向董事会等报告内部控制缺陷[62] - 公司要求责任部门整改缺陷并跟踪落实[62]
振华新材(688707) - 关于修订公司部分内控制度的公告
2025-10-24 18:01
公司制度 - 公司拟修订部分治理制度,含内控评价管理等制度[1] - 修订制度无需股东会审议[1] - 修订后制度全文详见上交所网站[1] 时间信息 - 公告发布于2025年10月25日[3]
振华新材(688707) - 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公告
2025-10-24 18:01
机构人员 - 全国设33家分支机构,有39家网络成员所[5] - 截至2024年底,从业人员3945人,合伙人175人,注会1031人[6] 业绩数据 - 2024年业务收入15.75亿元,审计收入13.78亿,证券收入4.05亿[7] - 2024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客户221家,平均资产195.44亿,收费2.82亿[7] 风险保障 - 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和职业风险基金之和超2亿[9] 合规情况 - 近三年受行政处罚5次、行政监管14次、自律处分9次[10] - 41名从业人员近三年受处罚48人次[10] 人员经验 - 拟签字合伙人龚荣华近三年签8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11] - 拟签字注会钟权兵近三年签5份[11] - 拟安排复核人员王文春近三年复核超8家[11]
振华新材(688707) - 关于聘任公司副总经理的公告
2025-10-24 18:01
人事变动 - 2025年10月24日公司聘任周朝毅为副总经理[2] - 周朝毅任期至第六届董事会届满[2] 人员信息 - 周朝毅1988年生,贵大本科学历,天大工程博士在读[5] - 2024年5月至今任公司见习副总经理[5] 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直接持股4000股[5]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通过资管计划持股约20万股[5]
振华新材(688707) -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2025-10-24 18:00
股东会信息 -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11月10日14点召开[2] - 会议地点为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高跨路1号公司一楼会议室[2]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11月10日9:15 - 15:00[2][4] 议案内容 - 本次股东会审议续聘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5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5] 时间节点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0月31日[11] - 授权委托书至少于2025年11月7日提交到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5] - 现场登记时间为2025年11月7日9:00 - 17:00[15] 其他信息 - 现场登记地点为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高跨路1号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5] - 公司邮政编码为550014[16] - 会议联系电话为0851 - 84284089[18]
振华新材(688707) - 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10-24 18:00
会议安排 - 公司于2025年10月17日发第六届董事会二十八次会议通知,24日下午召开[2] 会议出席情况 - 应出席董事7人,实际出席7人,全体高管列席[2] 议案表决结果 -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等五项议案均7票赞成通过[3][8][11][14][16]
振华新材(688707)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4 17:5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5,393.06万元,同比下降27.32%[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06,674.32万元,同比下降26.90%[3]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67亿元,较2024年同期14.59亿元下降26.9%[16]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43.63万元[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286.80万元[3]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亏损3.91亿元,与2024年同期亏损3.90亿元基本持平[16] - 净利润为-3.33亿元,与去年同期-3.31亿元基本持平[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5元/股,去年同期为-0.66元/股[17] 成本和费用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14.07亿元,其中营业成本12.29亿元[16]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2,645.66万元,同比增长43.29%[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48%,同比增加6.23个百分点[3]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40亿元,同比下降5.5%[19] 现金流表现 - 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55.76万元[3]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37.49万元[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亿元,较去年同期-16.74亿元大幅改善[1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3.00亿元,同比下降34.1%[1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2.72亿元,同比下降63.4%[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4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9.00亿元[19][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10.50亿元[20]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2.49亿元,同比增长102.8%[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51亿元,较期初减少30.4%[2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682,430.38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2.62%[4] - 2025年9月30日资产总计68.24亿元,较2024年末78.10亿元下降12.6%[13] - 2025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15.58亿元,较2024年末22.32亿元下降30.2%[12] - 2025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00亿元,2024年末该项目无余额[12] - 2025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4.02亿元,较2024年末6.99亿元下降42.6%[12] - 2025年9月30日存货为7.64亿元,较2024年末9.86亿元下降22.5%[12] - 2025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为5.50亿元,较2024年末8.00亿元下降31.2%[13] 所有者权益变动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08,586.98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7.53%[4] - 2025年9月30日未分配利润为3.75亿元,较2024年末7.08亿元下降47.0%[14]
振华新材: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1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7:39
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为3.54亿元,同比下降27.32%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15亿元 [1] 前三季度累计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10.67亿元,同比下降26.90% [1] -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亏损3.33亿元 [1]
1-8月中国锂电池三元正极出货量TOP10企业排行榜
起点锂电· 2025-10-05 15:00
行业活动信息 - 固态电池及钠电行业重要展会CINE2025将于2025年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活动规模包括200家以上展商、2000家以上参会企业及20000名以上专业观众 [1] - 展会同期将举行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及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1] - 首批参展及赞助商包括茹天科技、金钠科技、海四达钠星、融捷能源等超过30家企业 [1][10] 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数据 - 2025年1-8月中国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达45.6万吨,同比增长10.8%,增长主要受动力电池及小动力电池出货带动 [1] - 南通瑞翔凭借中镍产品性价比优势及与宁德时代的深度绑定,自2024年起稳居行业出货量第一 [2] - 容百科技因高镍技术及绑定宁德时代与海外头部客户,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巴莫科技因海外客户需求恢复,位列第三 [2] - 广东邦普因深度绑定宁德时代,市场份额提升2.3个百分点;当升科技稳定行业前五,预计后续份额随SK On、LG新能源订单兑现而提升 [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排名前十依次为:南通瑞翔、容百科技、巴莫科技、邦普循环、当升科技、厦钨新能源、长远锂科、宜宾锂宝、天力锂能、振华新材 [3] - 行业技术路线涵盖磷酸铁锂、三元、NCA、钴酸锂等主流正极材料,相关白皮书已对性能及技术对比进行系统分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