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大教育(000526)
icon
搜索文档
学大教育(00052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5 00:00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变化历程包括海鲜捕捞、房地产开发、设备采购、教育培训服务[7] - 公司聚焦教育业务,通过创新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助力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全面贯通培养,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升级[17] - 公司在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1,797,614,433.02元,同比下降28.93%,主要来源于教育培训服务、房屋租赁收入和其他方面[2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797,614,433.02元,较上年下降28.93%[9]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10,888,902.87元,较上年增长102.03%[9]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6,428,943.51元,较上年增长348.84%[9] - 公司2022年末总资产为3,181,294,444.20元,较上年末下降8.15%[9] - 公司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35,693,285.10元,较上年末增长2.11%[9]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925元/股,较上年增长101.97%[9] - 公司2022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0925元/股,较上年增长101.97%[9] - 公司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3%,较上年增长101.83%[9] 费用情况 - 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为1.17亿,同比下降42.67%[26] - 公司2022年管理费用为2.57亿,同比下降26.12%[27] - 公司2022年财务费用为6640.12万,同比下降25.61%[28]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2.35亿,同比下降53.41%[29] 现金流量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781,707,744.85元,同比下降16.15%,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565,278,801.34元,同比下降29.23%[31] - 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3,952,300.68元,同比下降97.94%,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08,507,778.50元,同比下降86.57%[31] - 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960,000.00元,同比下降99.76%,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32,524,304.50元,同比下降67.88%[3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6,523,187.70元,同比增加10.46%[3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7人,包括3名独立董事,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67] - 公司监事会成员3人,监事会在2022年度共召开5次会议,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监督[67] - 公司具有完整的业务和自主经营能力,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独立运作[69] 风险控制 - 公司建立了简洁适用、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存在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00][101][102][103]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的比例均为100.00%,未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04][105]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4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处罚及整改情况[145]
学大教育(000526) - 2015年5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9:58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1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280万元人民币 [3] - 201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0.56万元人民币,其中设备租赁业务收入1153.39万元,占总收入的64.33%;物业租赁收入651.71万元,占总收入的34.66% [5] - 设备租赁业务的毛利率为67.01%,物业租赁业务的毛利率为70.56% [7] - 截至201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40,199.94元 [8] 公司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营业务为设备租赁与物业租赁,市场份额较小 [3][5] - 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收购学大教育,计划转型为教育行业 [3][7][10] - 公司未涉足互联网领域,但计划通过与学大教育合作探讨互联网教育 [6] - 公司未涉及传媒业务,也未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 [9][8]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通过投资者热线、互动易平台等渠道及时回复中小股东的诉求 [2] - 公司管理层认为股价应由市场决定,职责是经营好、治理好公司 [2][7][9] - 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具体进展将及时披露 [3][7][9] - 公司未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也未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 [7][8] 公司未来发展与挑战 - 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转型,计划通过收购教育类资产提升盈利能力 [8][10] - 公司未来可能通过业务优化和收购扩展新业务,具体方向将根据重大事项进展决定 [6][10] - 公司暂无在建项目,也未涉及房地产业务的扩张计划 [7][9] - 公司未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也未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7][8] 公司员工与组织结构 - 截至2014年底,公司共有17名员工,其中博士1名,硕士3名,本科11名,大专2名 [9] - 公司积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具体待遇详见2014年度报告 [9] - 公司组织结构详见2014年度报告 [9]
学大教育(000526) - 2015年7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28
公司财务状况与股东权益 - 公司净资产为1.64元,若低于1元将影响送股、转增、分红等决策 [2] - 股东人数为6242人 [4] 收购学大教育进展 - 公司正在与学大教育进行谈判与尽调,进展顺利 [2] - 收购协议签署后,公司将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2] - 收购学大教育旨在整合优质资源,推动公司向教育服务管理产业转型 [3] 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 - 公司正在推进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争取早日完成复牌所需工作 [3][4] - 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将详细披露募集资金投向及募投项目之间的资金分配比例 [5] - 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学大教育集团 [5] 股权转让与审批 - 股权转让事项需获得紫光卓远的主管机构审批 [4] - 深圳椰林湾投资策划有限公司与西藏紫光卓远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交易尚未完成 [4] 投资者关系与沟通 - 公司投资者专线为022-54222877,由董秘负责接听 [4] - 公司未在停牌期间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 [3]
学大教育(000526) - 厦门紫光学大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5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10:2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为厦门市海洋渔业开发公司,1993年11月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 - 1999年起,公司主营业务转变为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物业租赁、文化产业投资等 [1] - 2012年至2015年期间,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设备采购、租赁及物业租赁等 [1] - 2016年6月,公司完成对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学大教育集团的私有化收购,主营业务转型为教育培训服务业 [1] 业务概况 -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教育培训业务,依托学大教育平台,以"一对一"教学辅导为主,为K12范畴学生提供个性化培训服务 [2] - 授课模式包括1对1辅导、个性化小组辅导、艺考文化课辅导等 [2] - 公司积极探索多元发展,布局在线教育业务、素质教育服务、全日制中小学教育服务、留学和游学项目等 [2] - 截至2019年末,学大教育拥有581个教学点,覆盖全国30个省、116个城市 [2]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19年度,公司一对一辅导服务费收入约为219,270万元,占教育培训服务总收入的74.26% [2] - 截至2019年底,公司共有在职员工14,098人,其中教师7,451人,销售人员2,305人,技术人员44人,财务人员286人,行政人员2,227人,学管师1,785人 [2] - 公司教师均为全职教师,2019年度推进全国教研体系建设和教师队伍提升工作 [2] 借款情况 - 为完成学大教育收购,公司2016年向西藏紫光卓远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借款23.5亿元人民币,期限12个月,利率4.35%/年 [3] - 截至2020年4月28日,公司已偿还借款本金8.05亿元,尚余15.45亿元 [3] - 2020年5月22日,公司支付尚余借款本金对应利息6,720.75万元 [3] - 2020年4月29日,公司与紫光卓远签署《借款展期合同(四)》,再次展期借款本金15.45亿元,期限至2021年5月23日,利率4.35%/年 [3] 疫情影响 - 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学大教育线下教学处于停滞状态,对公司2020年春季、暑期课程招生和业绩、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2]
学大教育(000526) - 厦门紫光学大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6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46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教育培训,依托学大教育平台,以"一对一"教学辅导为主,涵盖K12课外辅导、个性化小组辅导、艺考文化课辅导等 [1] - 公司积极探索多元发展,布局在线教育、素质教育、全日制中小学教育、留学和游学项目等业务,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 [2] 财务数据 - 小班组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17年36,826.17万元(占教育培训收入13.27%),2018年47,533.61万元(16.66%),2019年60,734万元(20.57%) [2] - 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接近6亿元,同比下降20.94% [2] - 教育培训业务具有明显季节性周期,第二季度因考试集中,收入相对高于其他季度 [2] 运营情况 - 随着疫情好转,线下培训机构正在陆续开放 [2] - 2020年计划在全国新设不超过80家K12体系内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民办非企业单位、营利性培训学校,投资额度不超过6000万元 [2] 税务情况 - 合并报表所得税费用占利润总额比重较高,主要因合并报表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为母公司及各级子公司加总抵消后的数据 [2]
学大教育(000526) - 紫光学大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8:42
公司概况 - 公司前身为厦门市海洋渔业开发公司,1993年11月1日在深交所上市 [4] - 2016年6月完成对学大教育集团的私有化收购,主营业务转型为教育培训服务 [4] - 主要业务为K12个性化教育培训,包括1对1辅导、小组辅导、艺考文化课辅导等 [4] - 积极探索在线教育、素质教育、全日制中小学教育、留学游学等多元化业务 [4] 教育培训业务 - 采用"六对一"个性化辅导团队模式,从1对1迭代为1对3、1对6小班组课 [4] - 产品矩阵涵盖艺考课程、新高考、国际教育、素质拓展等多品类 [4] - 2019年在线教育收入占总收入1.3% [5] - 推出"雏鹰计划"和"青蓝工程",建立分层级员工培训体系 [5] - 建立强大的信息化体系,提升整体经营效率 [5] 教研战略 - 师资平均司龄近4年,组建专业师范出身的高质量师资队伍 [5] - 实施"教研+"战略,以个性化教育研究院为核心,从教研+教师、课程、平台、评估四个层面提升教学质量 [5] 核心竞争力 - 首创个性化"一对一"教育辅导模式,建立全国学习中心网络 [5] - 拥有领先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研资源平台,核心团队具备十年以上行业经验 [5] - 建立跨境业务管理体系,开发PPTS业务管理系统、BI业务分析系统 [6] - 完备的智能化教学服务系统,实现备课、教学、评价、管理闭环 [6] 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 - 发行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 [6] - 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晋丰文化认购10%-45% [6] - 募集资金不超过11亿元,用于教学网点建设、改造优化、OMO在线教育平台建设及偿还股东借款 [7] - 晋丰文化认购股份限售18个月,其他投资者限售6个月 [7] 未来计划 - 拟使用3.3亿元募集资金偿还股东紫光卓远借款 [7] - 剩余借款将按照《借款展期合同(四)》约定及公司实际运营情况执行 [7]
学大教育(000526) - 厦门紫光学大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0月13日、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4:56
公司经营与业务恢复 - 新冠疫情对公司线下教育培训业务的影响已逐步消除,全国各地校区已陆续恢复线下教学 [3] - 公司线下教育培训业务曾因疫情停工停课而长时间停滞,但目前已恢复运营,成本和费用控制相对稳定 [3] 教学业务与教研战略 - 公司开展了“1对3”、“1对6”的小班组课模式,属于个性化教学体系,师资可与一对一教学复用 [3] - 天津、昆明、成都、西安、北京、大连等城市的教学网点密度高,规模效应好,利润率较高 [3] - 学大教育实施“教研+”战略,以个性化教育研究院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学研究质量 [3] - 公司建立了符合个性化教育需求的分层级、分岗位的员工培训体系,确保师资储备和教学质量 [3] 资本运作与股东关系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金鑫先生计划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10%至45% [4] - 公司拟使用3.3亿元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偿还对股东紫光卓远的借款 [4]
学大教育(000526) - 厦门紫光学大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0月15日、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4:54
教师与培训体系 - 公司教师主要来自师范专业,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 [2] - 公司拥有分层级、分岗位的员工培训体系,持续输出高质量师资 [2] 业务扩展与收入提升 - 计划未来3年内在全国目标城市增设176家教学网点,配备先进软硬件设施 [2] - 通过OMO在线教育平台实现线上为线下赋能,提升教育培训业务收入 [2] 个性化辅导模式 - 公司采用“6对1”个性化辅导团队,包括教育咨询师、学科教师、学习管理师等 [2] - 通过智能测评、专业咨询、精准规划等六大环节,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辅导方案 [2] 线上线下融合 - 疫情促进了线上教学的普及,公司认为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更符合未来发展方向 [3] - OMO教学模式通过线上赋能增加学员上课频次和科次,提供更多在线交付产品 [3] 行业竞争优势 - 公司在教育行业深耕近20年,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 [3] - 公司已完成全国化布局,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学习中心网络,形成规模化优势 [3] - 公司首创个性化“一对一”教育辅导模式,能根据学生需求定制辅导方案 [3] 获客方式 - 公司主要通过互联网渠道、线下活动推广、口碑转化三种方式获客 [3] OMO模式与纯线上模式区别 - OMO模式是线上对线下的赋能,通过线上赋能增加学员上课频次和科次 [3] - 公司计划对原有在线系统进行重构和新功能开发,打造“教育互联网+”形势下的OMO在线教育平台 [3]
学大教育(000526) - 厦门紫光学大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1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4:44
OMO在线教育平台发展计划 - OMO在线教育平台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为22,951.5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10,000.00万元,建设周期为3年 [1] - 项目计划对原有在线系统进行重构和新功能开发,升级搭建在线业务平台、CRM平台、教师教学系统、学生上课系统、在线营销系统、监课系统等业务模块 [2] - OMO平台建成后,预计将为公司带来相当于2019年教育培训业务板块营业收入10%-15%的提升 [2] 教学网点扩展计划 - 公司计划未来3年内在全国各级目标城市增设教学网点共计176家 [2] - 重点提升现有城市的渗透率,以有潜力的一二线城市为主,对现有城市教学网点进行加密,以开拓新城市为辅 [2] - 未来三年每年增加60家左右的新校区,对现有网点进行加密为主,入驻新城市为辅 [3] 非公开发行事项 - 公司于近日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请做好厦门紫光学大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审委会议准备工作的函》 [2] - 公司与相关中介机构对该函提及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逐项落实,并于2020年11月3日披露了回复报告 [2] - 拟使用部分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用于偿还股东借款,提高公司股本和所有者权益、降低负债规模,降低资产负债率 [3] 业绩情况 - 2020年前三季度教育培训服务业务受上半年疫情影响,营业收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 [2] - 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44.54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55.51% [2] 教师来源和师训体系 - 公司教师的来源主要为师范专业出身的老师 [3] - 公司已基于个性化教育需求,在教师的招聘、培训、考核、晋升、教研方面设有完整体系 [3] - 面向新教师专设了雏鹰计划、青蓝工程,通过分层级、分岗位的员工培训不断输出高质量师资力量 [3] 未来业绩增长策略 - 丰富产品矩阵,增加小组课、小班课等产品,增强服务和教学能力 [3] - 通过OMO模式,通过线上给各个校区赋能,增加单店的效能 [3] - 优化和丰富主要产品结构和方式,满足不同学员、不同阶段的辅导需求,充分挖掘公司师资潜力、发挥单位成本效能,提高人均产能 [3]
学大教育(000526) - 学大(厦门)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11:01
财务与运营 - 2020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中少数股东权益影响约为7万元,主要由于合并范围内非全资子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按股权比例列示 [1] - 2020年公司单体口径与合并口径的财务费用存在差异,主要由于上市公司与全资子公司学成世纪(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之间的借款利息在合并口径中被抵消 [2] - 2020年公司享受的政府税收减免政策延续至2021年一季度,计入“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2] 教师与团队建设 - 2020年公司教师数量减少,主要由于疫情影响线下培训业务,公司加速拓展在线教育并优化人员结构 [2] - 2021年公司计划新设不超过80家K12体系及教育相关业务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投资额度不超过1.2亿元人民币 [2] - 2021年公司教师团队建设计划包括:根据校区运营节奏招聘,提升校招门槛;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优化培训体系 [3] 校区与业务扩展 - 2021年公司新设校区的高峰期预计在3、4季度,一季度因疫情反复放缓新设校区节奏,主要对现有城市教学网点进行加密 [3] - 公司计划通过OMO转型改造教学网点,分批改造网络、摄像头、电子屏等设施,以满足OMO教学要求 [3] 考核与管理 - 2021年公司对教师、学管师、咨询师的考核指标基本不变:教师考核授课质量与数量;学管师考核学生上课计划执行及停课、休学、退费管控;咨询师考核签约数量、转化率及金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