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证券(000728)

搜索文档
 国元证券: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85809户
 证券日报网· 2025-10-17 18:44
证券日报网讯 国元证券(000728)10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 东人数为85,809户。 ...
 国元证券跌2.03%,成交额4.8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98.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4:45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7日盘中下跌2.03%,报收9.16元/股,总市值399.72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4.86亿元,换手率为1.2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71%,近5个交易日下跌1.82%,近20日下跌0.33%,近60日上涨11.17% [1]   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净流出1998.08万元 [1] - 特大单买入6063.45万元(占比12.47%),卖出6189.34万元(占比12.73%) [1] - 大单买入1.31亿元(占比26.85%),卖出1.49亿元(占比30.70%)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14.05亿元,同比增长40.44% [2]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0.00元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自营业务42.98%,财富信用业务29.39%,其他业务13.47%,国际业务5.24%,期货业务4.65%,投资银行业务2.66%,资产管理业务1.62%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10日股东户数为8.58万,较上期减少0.37% [2] - 人均流通股为50854股,较上期增加0.3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35亿股,较上期增加7837.65万股 [3] -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2880)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4045.07万股,较上期减少411.91万股 [3]   分红历史与行业分类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3.0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07亿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证券Ⅱ-证券Ⅲ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安徽国资、证金汇金、MSCI中国、参股基金、中盘等 [1]
 国元证券(000728) -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2025年付息公告
 2025-10-16 18:06
 债券信息 - 债券余额15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3.00%[3][4] - 每10张面值1000元债券派息30元(含税)[5]  利息支付 - 2025年10月20日支付2024.10.19 - 2025.10.18利息[3] - 债权登记日2025年10月17日,除息和付息日10月20日[7]  扣税情况 - 个人债券持有者利息所得税税率20%[10] - 2021.11.6 - 2025.12.31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利息免税[10]
 国元证券跌2.00%,成交额3.9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27.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3:4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6日公司股价盘中下跌2.00%,报收9.29元/股,总市值为405.39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3.93亿元,换手率为0.9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27.09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2934.56万元,大单净卖出800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上涨13.29%,近5日、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1.20%、4.26%和13.57%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05亿元,同比增长40.44%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数据未在文档中明确列出 [2]   股东结构与分红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61万户,较上期减少1.54%,人均流通股增加1.57%至50665股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3.0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07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35亿股,较上期增加7837.65万股 [3] -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4045.07万股,较上期减少411.91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6日,并于同年6月16日上市,总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1] - 主营业务涵盖证券代理买卖、自营买卖、承销、投资咨询、客户资产管理等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自营业务42.98%,财富信用业务29.39%,其他业务13.47%,国际业务5.24%,期货业务4.65%,投资银行业务2.66%,资产管理业务1.62%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证券Ⅲ,概念板块包括安徽国资、证金汇金、参股基金、MSCI中国、中盘等 [1]
 金融大模型落地证券业!如何布局?怎样监管?五大券商建言
 券商中国· 2025-10-16 12:03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重塑证券行业生态,多家券商已积极布局并在具体业务场景中取得应用进展,行业未来将向智能化、AI原生化和决策自动化方向演进 [1][2][5]   大模型布局与应用进展 - 山西证券将大模型与文字生成、合规检索、情感分析等场景结合,在固收业务中应用债券交易机器人,将交易响应速度从30秒提升至3秒,效率提升10倍 [5][7] - 国元证券构建六层AI技术架构,从算力、数据、模型等基础设施到能力、业务和应用层,并为投行项目提供“读查问写”等大模型工具 [7][9] - 华福证券在三年数字化规划中单列AI子规划,每年新增IT投入约25%用于AI相关领域,并将AI作为直接绩效考核指标,设立“含智量”指标考察项目AI使用情况 [9][11] - 西南证券设立由董事长和总裁挂帅的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已落地智能知识库、智能编码助手(代码采纳率约30%)、智能投顾助手和智能投研助手等应用 [11][13] - 国泰海通证券提出“All in AI”战略,在经纪业务中推出“投顾助手”和对客服务的AI大模型系统,并通过举办AI大赛推动全员参与 [13][15]   行业监管建议 - 建议建立证券行业“AI金融服务能力分级认证制度”,明确全自动化与人机协同场景,并制定AI服务责任界定、数据使用规范及技术标准化要求 [16] - 建议对基于大模型的客户服务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行业共建共享通用知识中心和数据平台,并建立风控标准以明确风险事件处理机制 [16][17] - 期望建立具备标准SLA质量体系的公有算力白名单机制,保障数据隐私安全,提升行业算力建设效率 [17]   技术演进与行业展望 - 未来一两年大模型应用将进入幻灭期,市场不切实际的期望将被证伪,体系化生产关系的适应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关键 [18] - 大模型未来价值将体现在“智能决策”上,通过抽象逻辑主体和导入市场环境变化算法,使其具备行业专属逻辑理解能力,成为决策工具 [19] - 券商APP将越来越AI原生化,国产异构算力使用比重将快速提升并远超其他算力类型 [19] - 未来一两年可能形成完整的AI智能体矩阵,实现自我管理和进化,显著改变业务模式和工作伦理,多模态场景将优化客户体验和交互效率 [19]
 证券业大模型布局渐入佳境 建立AI能力分级认证制成共识
 证券时报· 2025-10-16 06:39
 大模型应用落地进展 - 山西证券将大模型应用于文字生成、合规检索、情感分析等场景,并研发债券交易机器人,将交易响应速度从30秒提升至3秒,效率提升10倍 [2] - 国元证券构建六层AI赋能体系,为投行项目承做提供智能核查、辅助撰写、法规问答等大模型能力工具 [2] - 华福证券每年新增IT投入中约25%用于AI相关领域,并在财富管理APP、投资信评、中后台“AI百宝箱”等方面取得算法应用备案 [3] - 西南证券已落地智能知识库、智能编码助手、智能投顾助手和智能投研助手等应用 [3] - 国泰海通证券在经纪业务领域推出“投顾助手”对内服务系统,并于7月份发布AI大模型对客服务的问答系统 [3]   行业监管框架建议 - 建议建立证券行业“AI金融服务能力分级认证制度”,明确全自动化与人机协同场景的界限 [4] - 呼吁监管明确AI服务的责任界定和披露要求,并制定数据使用规范以保障客户隐私与数据安全 [4] - 建议推动AI技术标准化,鼓励使用可解释性高的模型 [4] - 提议对基于大模型的客户服务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并对投资建议等高风险服务的模型评审和备案提供监管指导意见 [4] - 建议由行业牵头共建共享通用知识中心和数据共享平台,以解决单一机构数据质量不足的问题 [5] - 期望建立具有白名单机制的公有算力标准规范SLA质量体系,以保障数据隐私安全 [5]   技术演进与未来业态研判 - 未来一两年大模型应用可能进入幻灭期,但其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价值在于推动生产关系体系化适应能力 [5] - 大模型未来的价值最大化将体现在从效率工具演进为具备逻辑思考能力的“智能决策”工具 [6] - 观察到证券APP正趋向AI原生化发展,且国产异构算力的使用比重预计将快速提升并远超其他算力 [6] - 预计未来一两年可能形成完整的AI智能体矩阵,实现自我管理和进化,从而深刻改变券商业务模式和工作方式 [6] - 多模态场景的增多将为客户体验优化和智能体交互效率带来重大提升 [6]
 国元证券跌2.09%,成交额4.6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419.6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0:5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5日盘中下跌2.09%,报9.38元/股,成交额4.62亿元,换手率1.11%,总市值409.3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19.60万元,特大单净卖出2876.52万元(买入2812.76万元,卖出5689.28万元),大单净卖出500万元(买入1.08亿元,卖出1.13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4.39%,近5个交易日上涨2.74%,近20日上涨4.92%,近60日上涨14.39%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14.05亿元,同比增长40.44%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自营业务42.98%,财富信用业务29.39%,其他业务13.47%,国际业务5.24%,期货业务4.65%,投资银行业务2.66%,资产管理业务1.62%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3.0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07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8.61万户,较上期减少1.54%,人均流通股50665股,较上期增加1.5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35亿股,较上期增加7837.65万股 [3] -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2880)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4045.07万股,较上期减少411.91万股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证券Ⅱ-证券Ⅲ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证金汇金、安徽国资、参股基金、金融科技、参股新三板等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