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发控制(000738)
icon
搜索文档
航发控制: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说明
2024-03-26 19:18
证券代码:000738 证券简称:航发控制 公告编号:2024-008 中国航发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募集资金 2023 年度存放与使用情况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1.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资金到位时间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中国航发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 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2807 号)核准,公司采用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 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169,541,652 股,每股面值 1 元,共募集资金人民币 429,788.09 万元,其中资产认购金额为 92,805.59 万元,现金认购金额为 336,982.50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 867.88 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现金为 336,114.62 万元。上述募 集资金已于 2021 年 10 月 8 日全部到位,存入公司设立的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中审众 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此次非公开发行的实际募集资金情况以及新增注 册资本实收情况出具了众环验字(2021)0800007 号《验资报告》。 截至 2023 年 ...
航发控制: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4-03-26 19:18
中国航发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3 年,公司董事会积极贯彻中央和上级机关决策部署,严格遵守《公司法》《证 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认真落实股东大会各项决 议,勤勉履职,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围绕 公司战略和年度重点任务,持续聚焦主责主业,自主研制和批产交付稳步推进;积极深 化成本工程,降本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规范完善治理体系,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为公司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提供决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切实维护了公司和股 东的利益,提升了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2023 年,公司获得了国务院国资委、 深交所、中上协等多方认可和优秀表彰。 第一部分 2023 年工作回顾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2,405万元,同比增长7.74%;实现利润总额84,464万 元,同比增长6.31%;实现归母净利润72,658万元,同比增长5.55%。截止2023年末,公 司净资产为1,220,304万元,同比增长6.23%。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持续优化治理体系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公司持 ...
航发控制系统龙头,看好高壁垒特征&利润弹性
广发证券· 2024-02-25 00:0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我国航发控制系统领军企业,背靠中国航发集团,全方位参与国内全谱系在研在役型号的研制生产,军品占营收比超过90%[1] - 公司主要产品为军品,占比90%以上,客户主要为航发集团系统内主机厂所,下游广泛分布于军队、军工集团和海外知名航空企业等[6] - 公司历史可分为三阶段:发展初期、资产注入时期和快速发展时期,2016年更名为“航发控制”,2021年完成42.98亿元定增[8] - 公司实控人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49.89%[9] 业绩展望 - 预计2023-2025年公司EPS分别为0.60、0.76、0.97元/股,给予公司24年35倍的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26.65元/股,维持给予“增持”评级[1] - 航发控制系统龙头地位显著,受益于新机列装叠加换发需求,民用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维修受益于保有量上升和实战化训练消耗,有望在未来形成新增量[1] 财务表现 - 2022年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营业收入占比86.31%,毛利占比87.37%[8] - 公司2018-2022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呈现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82%和27.64%[13] - 公司2018-2022年净利率和毛利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盈利能力稳步增长[16] 技术发展 - 公司在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15%,有效专利数量不断增加,技术人员数量持续上升[22] - 公司产品标准化和技术通用性带来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有助于进一步实现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24] 市场前景 - 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随着需求增加,批产和科研交付持续增加[64] - 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中,民用航空占据主导地位,未来20年全球将交付约42595架飞机,其中单通道窄体飞机占76%[69]
航发控制(000738)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0-26 00:00
中国航发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第三季度报告 会计政策变更 证券代码:000738 证券简称:航发控制 公告编号:2023-043 中国航发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第三季度报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 的真实、准确、完整。 3.第三季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航发控制(000738)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28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7.3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32%[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32%[11]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3419元,同比增长10.33%[11] - 公司总资产为153.87亿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34%[11]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73,423万元,同比增长7.32%[19] - 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4,965万元,同比增长10.32%[20] - 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944万元,同比增加3,318万元[20] - 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占比89.10%,同比增长11.41%[23] - 公司营业收入中,国际合作实现收入16,314万元,同比增加19.61%[19] - 公司营业收入中,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实现收入13,485万元,同比减少39.99%[19] - 公司境内营业收入占比为94.03%,境外为5.97%[24] -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业务毛利率为31.23%,控制系统国际合作业务毛利率为21.51%[24] - 公司销售费用为17,126,874.07元,同比减少26.04%[21] - 公司财务费用为-28,098,797.24元,同比减少26.60%[21]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37,195.65元,同比增加63.06%[21] 子公司业绩 - 中国航发子公司中国航发西控科技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18806万元,利润总额为20425万元[40] - 中国航发子公司中国航发红林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91428万元,利润总额为22186万元[41] - 中国航发子公司中国航发北京航科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41725万元,利润总额为7406万元[42] 风险及对策 - 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大批量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产品交付压力增加和高质量低成本武器装备采购趋势对盈利能力提出更高要求[44] - 公司将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综合能力提升、强化供应商管理与培育、深化成本工程等措施[44] 环保责任 - 公司及子公司严格遵守环保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未发生违反法律法规或被处罚的情形[51] - 公司取得了辐射安全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和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相关要求[52][53] - 公司积极贯彻“国家利益至上,以人为本、依法经营,积极回报股东、回报社会、惠及职工等保障利益相关方权益”的社会责任理念[62] 股权及财务管理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在十八个月内不转让股份,遵守相关规定[63] - 公司资产同意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十八个月内不转让认购的股份,并办理锁定手续[65] - 公司资产将赔偿其他股东因不履行承诺而遭受的损失,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6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68]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69] 财务报表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7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日常关联交易455,500万元,上半年实际发生219,216.31万元,未超出预计金额[77]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7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非经营性关联债权债务往来[81] - 公司控股的财务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不存在存款、贷款、授信或其他金融业务[82]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重大担保情况[88]
航发控制(000738)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6 00: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同比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3.4092341193亿元,上年同期为12.1012604552亿元,同比增长10.81%[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56632397亿元,上年同期为2.1369268240亿元,同比增长13.98%[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0622965786亿元,上年同期为 -2.7375426466亿元,同比下降11.86%[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53.8671412170亿元,上年度末为150.3174849898亿元,同比增长2.36%[4]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3.4092341193亿元,上期为12.1012604552亿元,同比增长约10.81%[16]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10.4694843693亿元,上期为9.4821828455亿元,同比增长约10.41%[16] - 营业利润本期为2.8573155740亿元,上期为2.4847666278亿元,同比增长约14.99%[17] - 净利润本期为2.4444147320亿元,上期为2.1415006372亿元,同比增长约14.14%[17]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1852元,上期为0.1625元,同比增长约14.09%[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3.0622965786亿元,上期为 -2.7375426466亿元,同比减少约11.86%[1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7198500836亿元,上期为0.1854960624亿元,同比增长约827.24%[1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5.8340693822亿元,上期为4.9231148048亿元,同比增长约18.50%[1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4.7527272360亿元,上期为3.5298210927亿元,同比增长约34.64%[18]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3亿元,上期为8亿元,同比减少约62.50%[18] 部分科目金额变动及原因 - 应收账款从108,840.22元增至226,021.68元,变动幅度为107.66%,主要因营业收入增加[7] - 短期借款从2,050.00元降至650.00元,变动幅度为 -68.29%,因本期偿还借款[7] - 应付职工薪酬从15,054.17元增至27,358.24元,变动幅度为81.73%,主要是计提当期工资性费用[7] - 销售费用从1,620.41元降至710.62元,变动幅度为 -56.15%,主要是销售服务费支出同比减少[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1,854.96元增至17,198.50元,变动幅度为827.16%,因本期收回投资净额增加[8] 股东持股情况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8.57%,持股数量为375,810,362股[9]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339,200,662股[11] 资产负债项目期末与年初余额对比 - 2023年第一季度末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347,803,034.96元,年初余额为3,502,714,129.94元[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00,000,000元,年初余额为400,000,000元[1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260,216,754.01元,年初余额为1,088,402,243.45元[13]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1,252,545,966.89元,年初余额为10,909,755,790.47元[13]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2,472,807,928.86元,年初余额为2,511,791,366.87元[13]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5,386,714,121.70元,年初余额为15,031,748,498.98元[14]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2,689,225,379.91元,年初余额为2,583,414,778.18元[14]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3,645,831,474.13元,年初余额为3,544,685,195.76元[14]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1,740,882,647.57元,年初余额为11,487,063,303.22元[15]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625万美元[19]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为1400万美元和1.5亿美元[19]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现金为128.67万美元和252.93万美元[19]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现金为692.75万美元和134.30万美元[1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221.42万美元和1.5387亿美元[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221.42万美元和 - 1.1762亿美元[19]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79.41万美元和 - 45.10万美元[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5725.29万美元和 - 37327.79万美元[19]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5.05亿美元和28.49亿美元[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3.48亿美元和24.76亿美元[19]
航发控制(00073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3-29 00:00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2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3元(含税)[2] - 公司2022年向股东分配利润总额为69,704,752.05元,每10股派息0.53元(含税)[102][103] - 公司2022年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02] - 2022年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0.45元(含税),分配利润总额为5,918.33万元[126] 财务报告与审计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的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由公司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2]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备查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原件及公开披露文件[4]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 - 公司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176] - 公司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机构为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76] - 公司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签署日期为2023年3月28日[176] - 公司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文号为众环审字(2023)0800016号[176] - 公司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注册会计师为黄丽琼、李茜[176] - 公司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177] 公司地址与注册信息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的注册地址为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刘闾路33号[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办公地址为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792号[6] 营业收入与利润 - 2022年营业收入为49.42亿元,同比增长18.88%[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8亿元,同比增长41.18%[13]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1.8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亿元[16]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94,164.19万元,同比增长18.88%[23] - 公司2022年实现利润总额79,448.77万元,同比增长33.37%[23]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8,839.63万元,同比增长41.18%[23] - 公司2022年营业总收入为494.16亿元,同比增长18.89%[191]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6.92亿元,同比增长34.41%[193] - 公司2022年营业利润为7.91亿元,同比增长31.84%[192] - 公司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8亿元,同比增长41.17%[193]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2元,同比增长30%[193] 现金流量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89亿元,同比下降11.73%[13]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8,924.05万元,同比下降11.73%[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89亿元,同比下降11.73%,主要由于上年度收到大批量订货预付款[3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1.96亿元,主要由于本期结构性存款及大额存款净收回6亿元[3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34.79亿元,主要由于上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收到33.6亿元资金,同时本年净偿还债务1.5亿元[38] - 2022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58.21亿元,同比增长10.24%[197] - 2022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亿元,较2021年的-33.03亿元大幅改善[198] - 2022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37亿元,较2021年的34.43亿元大幅下降[198] - 2022年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5.03亿元,同比增长22.96%[198] - 2022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4亿元,较2021年的-28.81亿元大幅改善[200] - 2022年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98亿元,同比增长78.34%[200] 资产与负债 - 2022年总资产为150.32亿元,同比增长6.04%[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1.68亿元,同比增长5.95%[13] - 公司2022年末货币资金为35.03亿元,较年初增加22.93%[185] - 公司2022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4亿元,较年初减少84.62%[185] - 公司2022年末应收账款为10.88亿元,较年初增加30.11%[185] - 公司2022年末存货为13.64亿元,较年初增加24.29%[185] - 公司2022年末流动资产合计为109.10亿元,较年初增加6.69%[185] - 公司2022年末固定资产为25.12亿元,较年初减少1.04%[185] - 公司2022年末应付票据为8.14亿元,较年初增加36.98%[185] - 公司2022年末应付账款为8.49亿元,较年初增加37.28%[185] - 公司2022年末合同负债为5.94亿元,较年初减少31.72%[185] - 公司2022年货币资金为10.98亿元,同比增长78.38%[189] - 公司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为4亿元,同比下降84.62%[189] - 公司2022年其他流动资产为17亿元,同比增长2851.83%[189] - 公司2022年流动负债合计为25.83亿元,同比增长3.13%[187]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负债合计为9.61亿元,同比下降2.70%[187] - 公司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1.68亿元,同比增长5.95%[187] - 公司2022年未分配利润为30.08亿元,同比增长25.24%[187] - 公司2022年长期股权投资为49.01亿元,与2021年持平[189] - 公司2022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4.87亿元,同比增长7.53%[187] 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18,474.95万元,同比增长21.63%[24]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为1.85亿元,同比增长21.63%,占营业收入的3.74%[34][35] - 公司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169人,占总员工数的15.79%,其中硕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7.48%[35] - 公司2022年拥有有效专利数502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50项[21]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1.85亿元,同比增长21.63%[192]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1,839万元,其中自筹资金投入18,475万元[126] - 2022年公司共申报专利154项,其中发明专利143项,获得专利授权65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126]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作为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主要制造商,正加速推进自主创新和数字化转型[19] - 公司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国际合作业务和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三大业务[20] - 公司2022年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收入为4,264,978,265.36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6.31%,同比增长20.47%[26] - 公司2022年境内收入为4,704,125,413.36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5.19%,同比增长20.05%[26] - 公司2022年制造业毛利率为27.76%,同比下降0.48%[27] - 公司2022年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毛利率为28.11%,同比下降1.51%[27] - 公司2022年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营业成本为30.66亿元,占营业成本的85.90%,同比增长23.05%[29] - 公司2022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45.0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91.25%,其中关联方销售额占比76.52%[31][32] - 公司2022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4.3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0.88%,其中关联方采购额占比4.12%[3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至募集资金使用完毕[12] - 公司2022年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包括副总经理夏逢春、总会计师权森虎、董事杨晖等因工作原因离任[74] - 公司新任董事蒋富国于2022年4月25日经股东大会选举产生[74] - 公司新任董事会秘书崔莉和财务总监闫聪敏于2022年7月19日经董事会聘任[74] - 公司现任董事长缪仲明具有丰富的航空工业背景,曾任中航工业动控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等职[75] - 公司现任总经理朱静波为博士研究生,曾任中航工业贵州红林董事长、总经理[75] - 公司董事邓志伟现任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75] - 公司董事牟欣现任中国航发资产管理部部长,兼任航发动力监事会主席[75] - 公司董事杨先锋现任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执行董事、党委书记[75] - 公司董事蒋富国现任中国航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76] - 公司独立董事赵嵩正自2017年11月起任职,现任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77] - 公司独立董事津贴为人均6万/年(税后)标准,均摊到每月支付[8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依据2018年5月11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确定[83]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年薪方案综合考虑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评价结果和经营管理难度等因素[8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方案需经董事会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审议并报董事会批准[83] - 公司现任监事会主席韩曙鹏曾任中国航发党组巡视组组长[78] - 公司现任财务总监闫聪敏曾任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副部长[79] - 公司现任副总经理李平曾任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79] - 公司现任副总经理杜鹏杰曾任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兼科技委主任[79] - 公司现任副总经理李晓旻现任中国航发红林总经理,党委副书记[79] - 公司现任副总经理杨卫军现任中国航发西控科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78] - 公司董事缪仲明和朱静波在2022年分别获得税前报酬64.69万元[84] - 公司董事刘浩、吴贵江、马川利分别获得税前报酬71.97万元、67.16万元、71.61万元[84] - 公司独立董事赵嵩正、蔡永民、由立明、邸雪均分别获得税前报酬7.14万元[84] - 公司监事会主席韩曙鹏获得税前报酬71.61万元[85] - 公司副总经理杨卫军、李晓旻、杜鹏杰分别获得税前报酬71.97万元、67.16万元、71.61万元[85] - 公司财务总监闫聪敏和董事会秘书崔莉分别获得税前报酬45.57万元[85] - 公司2022年董事会共召开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在内的多项议案[86] - 公司董事在2022年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且未对公司有关事项提出异议[87][89] - 公司董事会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在2022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了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及薪酬[90]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航发,持股比例为51.00%[17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发,持股比例为51.00%[172] -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173]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从169,549,602股减少至72,112,658股,占比从12.89%降至5.48%[161] - 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从1,145,634,399股增加至1,243,071,343股,占比从87.11%升至94.52%[161] - 中国航发期末限售股数为36,609,700股,限售原因为非公开发行限售,解除限售日期为2023年4月24日[163] - 中国航发资产期末限售股数为35,502,958股,限售原因为非公开发行限售,解除限售日期为2023年4月24日[16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4,651人,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1,770人[165] - 中国航发持股比例为28.57%,报告期末持股数量为375,810,362股[165] - 中国航发资产持股比例为6.55%,报告期末持股数量为86,131,429股[165] - 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2.10%,报告期末持股数量为27,613,412股[165] - 国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78%,报告期末持股数量为23,384,139股[16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64%,报告期末持股数量为21,584,804股[165]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25%,报告期末持股数量为16,480,342股[165] - 中航融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20%,报告期末持股数量为15,779,092股[168] 员工与培训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为7,404人,其中母公司12人,主要子公司7,392人[97]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为生产人员3,854人,销售人员35人,技术人员2,476人,财务人员122人,行政人员917人[97]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500人,大学本科3,363人,大学专科1,850人,中专及以下1,691人[97] - 2022年公司完成各类培训5,676项,培训课时累计76,523小时,培训人员110,105人次,人均培训48课时[99] - 公司2022年工资总额与科研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紧密挂钩,实施"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分配机制[98] - 公司在重点型号、重大任务、战略需求的领域建立专项工资总额支持计划,加大差异化薪酬分配力度[98] - 公司持续优化薪酬分配模式,合理调整各类人员薪酬水平,控制辅助工人及其他服务保障人员工资增长幅度[98] - 公司2022年培训计划围绕战略发展需求、生产效能提升、加速员工成长"三条主线",开展管理、技术、技能三类人员培训[99] - 公司培训内容涵盖AEOS建设、质量体系文件解读、技术管理、制度宣贯、现场技能操作、新员工入职培训及岗位行业资格取证等[99] - 2022年公司安置就业230人,其中接收毕业生和退役军人202人[128] - 2022年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签订和履约率达100%,未发生劳动争议与仲裁[128]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中国航发西控科技2022年新增噪声治理设施1套,涂漆间废气治理设施1套,环保治理设施总数达50套[117] - 中国航发西控科技废水排放COD浓度为30mg/L,氨氮浓度为3.76mg/L,六价铬浓度为0.004mg/L,总铬浓度为0.01mg/L[114] - 中国航发红林2022年申请排污许可证变更,证书编号9152011421440502XP001S,有效期至2027年10月10日[113] - 中国航发长春控制电镀生产线产生的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后回用,不外排[118] - 中国航发北京航科2022年新增废气净化设备5套,废气净化设备总数达20套[118] - 中国航发西控科技2022年完成1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重新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113] - 中国航发红林电镀废水处理站1座,配备7套酸雾净化塔和5套旋风布袋+UV光解废气治理设施[117] - 中国航发长春控制含铬废水处理采用还原槽加酸和还原剂将Cr6+还原成Cr3+[118] - 中国航发北京航科表面处理废水70%净化水回用至生产线,30%废水排放至园区污水管网[118] - 中国航发西控科技投入145.63万元用于厂房降噪和废气治理,74.50万元用于废水及废气治理设施维护,90.65万元用于厂区照明系统节能改造[121][122] - 中国航发红林2022年支出153万元用于污水处理站改造,270万元用于铸造厂房废气治理改造(二期)项目[121][123] - 中国航发北京航科2022年环境保护投入120余万元,其中60余万元用于危险废物转移无害化处理,40万元用于昌平厂区净化设备改善[121] - 中国航发长春控制2022年环保投入累计221万元,其中110万元用于表面处理废气治理系统改造项目[121][123] - 中国航发西控科技淘汰53台套高风险老旧设备设施和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122] - 中国航发红林淘汰25台高风险老旧设备和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123] - 中国航发西控科技因堆场土方未全部覆盖被罚款5万元[124] - 中国航发西控科技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认证,证书注册号为01420E10286ROL[125] - 中国航发北京航科通过华夏认证中心的环境管理体系监督审核,证书注册号为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