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科技(000901)
icon
搜索文档
航天科技(000901)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31 00:00
财务数据概述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9%[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5.9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86%[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71.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09%[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7.99%[11] - 基本每股收益0.0329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28.02%[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1%,较上年同期增加0.15%[1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88.1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29%[11]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3.6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6%[1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54.09万元[13][14]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0.78亿元,同比增长9.29%,营业成本25.23亿元,同比增长7.12%[28] - 研发投入2.31亿元,同比增长20.19%,主要受航天应用和境外汽车电子业务经营投入增加影响[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4亿元,同比减少287.99%,流出同比增加[28] - 航天制造业收入2.28亿元,占比7.41%,同比下降55.74%[29] - 汽车电子制造业收入26.49亿元,占比86.04%,同比增长32.61%[29] -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收入1.96亿元,占比6.37%,同比下降38.71%[29] - 汽车电子制造营业收入26.49亿元,同比增长32.61%,营业成本22.52亿元,同比增长31.84%,毛利率14.98%,同比增加0.50%[31][33] - 航天应用产品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下降55.74%,营业成本1.63亿元,同比下降63.43%,毛利率28.43%,同比增加15.05%[31][33] - 境内营业收入7.17亿元,同比下降35.32%,营业成本5.26亿元,同比下降38.70%,毛利率26.64%,同比增加4.04%[33][34] - 境外营业收入23.67亿元,同比增长36.48%,营业成本20.00亿元,同比增长31.81%,毛利率15.50%,同比增加2.99%[33][34] - 投资收益140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2.69%,主要为确认参股企业分红产生[35]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96.39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6.89%[35]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16.38亿元,占总资产18.58%,较上年末比重增加3.84%,主要因境外汽车电子业务及航天应用业务所致[35] - 存货期末金额19.54亿元,占总资产22.16%,较上年末比重增加1.16%[35]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2.31亿元,占总资产2.62%,较上年末比重增加0.92%[35] - 境外股权资产规模48.89亿元,占公司净资产43.89%,2023年1 - 6月净利润4820.39万元[36]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为2770.12万元,变动幅度-100%[39] - 衍生品投资期末投资总额27709.84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6.06%[40] - 汇率远期(欧元/美元)合约已确认损失1084.35万元,浮动收益92.56万元;汇率远期(欧元/日元)合约已确认损失128.33万元,浮动损失107.20万元[40] - 开展衍生品业务规避了6980万美元和8.41亿日元的汇率波动风险敞口,规避价值变动折合2828.86万元[40] - 2020年配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85629.72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使用60468万元,账户余额28309.60万元[48][50]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830,923,755.21元,较1月1日的1,086,466,924.80元减少[12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票据为159,047,966.99元,较1月1日的511,924,830.44元减少[12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638,449,128.56元,较1月1日的1,234,469,688.79元增加[129]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1,954,086,319.66元,较1月1日的1,759,144,848.49元增加[12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5,178,918,483.08元,较1月1日的4,964,566,363.39元增加[129]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0.78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28.16亿元,同比增长9.3%[133]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30.51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28.32亿元,同比增长7.7%[133]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计88.18亿元,2023年1月1日为83.75亿元,增长5.3%[130]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42.42亿元,2023年1月1日为38.91亿元,增长9.0%[131] - 2023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45.76亿元,2023年1月1日为44.84亿元,增长2.0%[131]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46.16亿元,2023年1月1日为45.19亿元,增长2.1%[132]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负债合计3.26亿元,2023年1月1日为1.98亿元,增长64.6%[133]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42.90亿元,2023年1月1日为43.21亿元,下降0.7%[133] - 2023年6月30日开发支出1.74亿元,2023年1月1日为1.20亿元,增长45.3%[130]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开发支出4310.67万元,2023年1月1日为2124.35万元,增长102.9%[132]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4244.14万元,2022年同期为2286.26万元[134]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3208.62万元,2022年同期为2607.21万元[134]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5.97万元,2022年同期为2053.83万元[135]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0329元,2022年同期为0.0257元[135]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收入2.07亿元,2022年同期为2.30亿元[136]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利润亏损1526.64万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1018.31万元[137]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561.14万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841.58万元[137] - 2023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7757.61万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5051.22万元[135]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1.10亿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2444.02万元[135]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亏损482.37万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46.49万元[137]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 -2043.51万元,2022年同期为888.07万元[138]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0196,2022年同期均为0.0105[13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3.94亿元,2022年同期为27.23亿元[13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5.99亿元,2022年同期为27.75亿元[13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4亿元,2022年同期为 -0.53亿元[13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742.78万元,2022年同期为1408.80万元[13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09亿元,2022年同期为1.51亿元[139]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124.49万元,2022年同期为 -1.37亿元[139]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44亿元,2022年同期为6.34亿元[139]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8.07亿元,2022年同期为5.31亿元[139]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较上年变动,如部分项目变动金额为49514元,变动比例8.4%[143]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部分,部分项目金额为27701元,变动比例0.0%[143] - 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中,部分项目金额为23946元,变动比例2.1%[143] - 2023年上半年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部分,部分项目金额为42078元,变动比例0.46%[144] - 2023年上半年专项储备本期使用部分,部分项目金额为45818元,变动比例0.95%[144] - 2023年上半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部分项目余额为14012992元等[144] - 2022年半年度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部分项目余额为14714478元等[142]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部分项目较上年期增减变动金额,如部分项目为27701元等[143]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部分项目金额为19625元等[14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变动部分项目金额为30798元等[144] - 2023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320957613.26元,期末为4290260559.12元[145]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823656.09元,利润分配为10376542.41元[145] - 2023年专项储备本期提取658672.68元,本期使用544127.86元[146] - 2022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332840252.79元,期末为4315731369.40元[146] - 2022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64885.70元,利润分配为23946042.18元[147][149] - 2022年专项储备本期提取903242.64元,本期使用701906.82元[150]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2] 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聚焦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产业,涉足军工、汽车等多领域,区域覆盖我国东部经济带、欧洲区域和线上线下营销网[16] - 航天应用业务压缩低端配套产品规模致收入同比下降,增加集成部件销售提升毛利率[16] - 2023年1 - 6月国内商用车产销分别为196.7万辆和197.1万辆,同比增长16.9%和15.8%,公司商用车汽车仪表销量同比上涨49.9%,部分产品受芯片短缺影响产销量下滑[16] - 2023年1 - 6月全球汽车销量达4243万台,同比增长11%,公司乘用车汽车电子传感器销量同比上涨37.39%,电子控制产品业务单元销量同比上涨36.32%[16] - 公司AIRIOT物联网平台在多领域成熟应用,软件产品向多领域扩展[19][20] - 车联网业务基于北斗大数据开发监管平台,在山东等多地有竞争优势并在多省份布局[20] - 物联网业务逐步退出低毛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毛利率提升[21] - 航天应用产品采购、生产、销售分别采用自行采购、定制化研制生产、直销模式[16] - 汽车电子业务仪表盘类和传感器类产品采购、生产、销售模式各有不同,经营模式未变[16][18] - 物联网业务采购采用自行采购,生产以定制化为主,销售以直销为主结合长短合作模式[20][21] - 公司业务包括航天应用精密制造、汽车电子、物联网等多个领域[22][23] - 车联网建立了山东北斗数据分中心,完成贵州北斗综合应用示范专项项目[23] - 油气生产物联监控平台实现整装油田上万数据点并发的感知数据接入服务[23] 公司荣誉与优势 - 公司凭借党建与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融合,获第十八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公司治理特别贡献奖[24] - 公司在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有成熟技术、较强研发团队和领先市场地位[24] - 公司电子制造能力全球领先,安全级汽车电子制造资质和质量控制水平获广泛认可[24] - 公司持续推进大学支撑计划,与多家高校和行业龙头建立合作联系[24] - 公司在国内高电压试验领域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世界先进水平[24]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专利24件,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航天科技:关于举行2023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8-30 18:31
一、业绩说明会召开的时间、方式 本次业绩说明会将于 2023 年 9 月 6 日(星期三)15:00-16:00 在 上 海 证 券 报 · 中 国 证 券 网 " 路 演 中 心 " (https://roadshow.cnstock.com/)在线召开。 二、参会人员 证券代码:000901 证券简称:航天科技 公告编号:2023-临-046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 2023 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公司全体董事会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存在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8 月 31 日披露了《2023 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为了便于广大投 资者更深入全面了解公司经营管理、发展战略、行业前景等情况。公 司定于 2023 年 9 月 6 日(星期三)15:00-16:00 举办 2023 年半年度 网上业绩说明会,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 1.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9 月 6 日(星期三)15:00-16:00 通过网 络 平 台 上 海 证 券 报 · 中 国 证 ...
航天科技(000901) - 2023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16 15:14
公司业务结构 - 航天应用业务占总收入比重约为16% [2] - 汽车电子业务占总收入比重约为71% [2] - 物联网业务占总收入比重约为13% [2] 一季度业绩情况 - 汽车电子业务订单复苏,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 - 航天应用业务及物联网业务收入及利润同比下降,原因是部分订单延缓以及上年同期有重点项目交付 [2] 公司各领域发展规划 航天应用领域 - 加强研发、生产等能力建设,围绕“两地两中心”布局,在北京(京津冀)强化建设航天应用配套产品研发生产中心,在哈尔滨建设航天应用精密制造和先进加工中心 [3] 物联网领域 - 建设的AIRIOT物联网平台有自主知识产权,已在油气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成熟应用,在其他工业场景也有相关应用 [3][4] 子公司及收购公司情况 山东航天九通车联网有限公司 - 主营业务是北斗车联网服务,以保障安全生产为核心,提供行业领先解决方案,支持个性化定制,服务对象涵盖多种营运车辆及其他移动目标,在营运车辆安全管理方面,处于山东省内领先地位,是国内该领域头部企业 [3] 深圳航天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营业务为研制生产光纤传感环圈及其生产设备,产品用于惯性导航产品的光纤陀螺配套,主要应用于航天惯性导航等领域 [4] 公司业绩及股价相关 2022年度业绩 - 营业收入57.4亿,净利润4415.5万 [3] 股价情况 - 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坚持发展方针,打造“一核两擎三元 + 一带一网一区”发展格局,将积极开拓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强与投资者沟通 [3][4] 公司其他政策及布局 薪酬政策 - 制定的薪酬分配遵守以岗定薪、业绩导向、公平性、激励性原则,激发员工积极性,提供晋级机会 [2] 市场布局 - 车联网业务在山东、贵州、江西市场有竞争优势,在云南、广西等省份进行布局 [3]
航天科技(000901) - 关于参加黑龙江辖区上市公司2023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3-05-11 17:49
分组1:公司公告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000901,证券简称为航天科技,公告编号为2023 - 临 - 032 [1] -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参加黑龙江辖区上市公司2023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 分组2:活动举办相关信息 - 活动由黑龙江证监局、黑龙江省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2] - 活动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参与途径为登录“全景路演”网站(http://rs.p5w.net)、关注微信公众号“全景财经”或下载全景路演APP [2] 分组3:活动时间及交流内容 - 活动时间为2023年5月15日(周一)14:00 - 16:30 [2] - 公司高管将在线就公司2022年度业绩、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等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与投资者沟通交流 [2]
航天科技(000901) - 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09 18:58
公司业绩与财务 - 2022年营业收入57.4亿,净利润4415.5万 [2]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3.63亿元,目前尚无再融资计划 [5] - 车联网板块去年营收占比4.17%,在山东、贵州等市场有竞争优势并在多省份开展业务布局 [4] - 公司在航天科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余额不超过6亿元,年利率0.55% - 3.25%;贷款发生额预计1亿元,年利率3.2% - 4.275%;综合授信额度不超过10亿元 [7] 公司业务布局 航天应用 - 以惯性导航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测试测控设备、专用电源为主要业务方向,惯控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应用广泛且助力国家重点工程 [3] 汽车电子 - AC公司是全球领先汽车电子制造商,从事汽车行业电子控制模块制造服务;IEE公司传感器自主研发,在细分领域领先,AC公司制造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在欧洲同行业领先 [5][6] 物联网 - AIRIOT物联网平台是自主知识产权低代码平台,已在油气物联网、智慧城市等多领域成熟应用 [5][8]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十四五”聚焦“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产业方向,转让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100%股权以聚焦主责主业 [3] - 加强市场推广,巩固航天传统市场,拓展兵器、航空等领域,稳固商用车市场,拓展汽车智能座舱创新产品及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 [3] - 大股东中国飞航技术研究院与公司在航天应用领域协同发展 [3][4] 公司管理与发展 - 薪酬分配遵守以岗定薪、业绩导向等原则,通过薪酬设计方案激发员工积极性 [3] - 关注海外经营单元效能,预计今年国际化收入比2022年有所提升 [3] - 董事会关注高管薪酬激励,通过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修订薪酬管理机制激励高管热情 [4] - 尚无股权激励计划 [8] 公司其他事项 - 新办公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6号院2号楼,仅供公司及所属子分公司使用 [6] - 境外员工约4000余人 [7] - 目前业绩基本保持平稳 [7] - 与航天科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有利于拓展融资渠道等,存款利率不低于央行基准利率,贷款利率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同类贷款利率 [7][8]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高度重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8]
航天科技: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09 18:58
业绩数据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57.4亿,净利润4415.5万[2] - 2022年车联网板块营收占比4.17%[9]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3.63亿元[10] - 投资AC公司22.43亿元[10] - IEE公司总资产44亿,AC公司投资22亿,公司总资产88亿,境外公司占公司总资产75%以上[11] 业务布局 - 公司转让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100%股权以聚焦主责主业[4] - 公司车联网业务在山东、贵州等市场有竞争优势,并在多省份开展业务布局[9] - 公司航天应用产品以惯性导航加速度传感器等为主要业务方向[2] 未来展望 - 预计今年公司国际化收入将比2022年有所提升[6] 新策略 - 公司将完善市场营销体系,优化产业格局分工,提升产品服务质量[7] - 大股东与公司在航天应用领域开展业务,促进协同发展[8][9] - 公司按《公司章程》约定履行分红规划,保障现金分红稳定性[9] - 公司董事会通过实行高级管理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等激励高管热情[10] 其他信息 - 境外员工约4000余人[11] - 在航天科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余额不超过6亿元,存款年利率范围为0.55%至3.25%[12] - 在航天科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贷款发生额预计为1亿元,贷款年利率范围为3.2%至4.275%[12] - 在航天科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授信额度不超过10亿元[12] - 境外公司在国内子公司企业所得税按15%税率征收[12] - 卢森堡按净资产价值的0.5%征收财产税[12] - 公司建设的AIRIOT物联网平台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在油气物联网等多领域成熟应用[29] -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产销量情况详见《2022年度报告全文》相关内容[30]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长期高度重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31] - 公司尚无股权激励计划[32]
航天科技(000901)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9 00:00
整体财务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29亿元,同比增长8.3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75万元,同比下降78.96%[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亿元,同比增长6.05%[5] - 总资产85.8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0%[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5.29亿元,较上期14.11亿元增长8.36%[15]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35.54万元,较上期1171.48万元下降62.82%[16]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5.75万元,较上期930.49万元下降78.96%[16]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025元,较上期0.0117元下降78.63%[16]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4亿元,较上期 - 1.31亿元有所改善[18]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749.45万元,较上期 - 7423.40万元有所改善[18]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7亿元,上期为88.75万元[18][19]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2.61亿元,较上期 - 2.15亿元有所下降[19] - 2023年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01亿元,较上期期末10.06亿元有所下降[19]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5,067,677,599.02元,较年初4,964,566,363.39元有所增加[1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3,516,491,038.87元,较年初3,410,484,722.99元有所增加[1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8,584,168,637.89元,较年初8,375,051,086.38元有所增加[1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2,504,860,657.33元,较年初2,338,910,249.51元有所增加[1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1,592,585,579.75元,较年初1,551,905,363.87元有所增加[1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4,097,446,237.08元,较年初3,890,815,613.38元有所增加[1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4,486,722,400.81元,较年初4,484,235,473.00元有所增加[1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8,584,168,637.89元,较年初8,375,051,086.38元有所增加[14] 科目变动情况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37.13%,因订单排产需求预付采购款增加[8] - 投资性房地产同比增长53.15%,因出租房产增加[8]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40.23%,因境外公司经营流动资金借款增加[8] - 衍生金融负债同比下降64.35%,因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8]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1,949[8]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持股比例17.32%,为第一大股东[8][9] - 公司前十大股东中,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持股138,229,809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1,393,112股,益圣国际有限公司持股46,273,111股[10] - 牟欣、王育锋、李书敏分别通过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2,729,334股、2,000,000股、1,878,800股[11] 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19]
航天科技:关于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8 19:05
财报披露 - 公司于2023年3月30日披露《2022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1] 业绩说明会安排 - 2023年5月9日15:00 - 16:00举办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1] - 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路演中心”在线召开[2] -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宁等多位人员将出席[3] 投资者参与方式 - 2023年5月9日15:00 - 16:00通过网络平台参加[4] - 2023年5月7日23:59前将问题发至公司投资者关系邮箱[4] 会议内容 - 公司将在业绩说明会上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4]
航天科技(00090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3-31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平西路45号,办公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6号院2号楼[8] - 公司股票简称为航天科技,股票代码为000901,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袁宁,董事会秘书为李一凡,证券事务代表为陆力嘉、朱可歆[8]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投资部,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为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8]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230199712039165H,上市以来主营业务和控股股东均无变更[8] - 公司2022年度报告披露时间为2023年3月31日,报告期为2022年度[1][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798,201,40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3元(含税)[2]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74.03亿元,同比下降1.8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15.97万元,同比下降12.1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00.57万元,同比增长23.30%[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27.43万元,同比下降112.48%[9] - 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为837.51亿元,同比增长9.98%[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27.00亿元,同比增长0.65%[9]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53.33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12] - 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9.54万元,为全年最低季度[12] - 2022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315.40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1512.24万元[13]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0365元,同比下降12.26%[9] - 公司2022年现金分红总额为10,376,618.28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138] - 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0,376,618.28元(含税)[138] - 公司2022年可分配利润为16,154,123.38元[138] 业务板块 - 公司通过并购深圳智控100%股权,进入光纤环领域,提升航天应用板块竞争力[17] - 公司航天应用产品中,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在载人航天工程领域占据主导地位[17] - 公司境内汽车电子业务受重卡市场影响显著,2022年重卡销售67万辆,同比下降52%[18] - 公司境外汽车电子业务核心产品包括座椅安全带提醒装置、乘员分级系统等,2022年受全球经济疲软和芯片短缺影响[18] - 公司仪表盘类产品生产采用ERP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传感器类产品采用以销定产模式[18] - 公司航天应用业务板块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继续采用直销方式销售产品[17] -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原材料采购采用统一招标方式,确定合格供应商统一供货[18] - 公司航天应用产品生产模式为定制化研制,业务以独立项目形式管理[17] - 公司汽车仪表产量同比下降58.24%,销量同比下降47.18%,主要受境内重型卡车行业整体下滑影响[26] - 公司汽车电子传感器产量同比增长16.76%,销量同比增长3.72%[26] - 公司汽车电子零部件产量同比下降6.61%,销量同比下降8.18%[26] - 公司物联网业务板块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继续采用定制化解决方案和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22] - 公司车联网业务在山东、贵州、江西、宁夏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并在云南、广西、四川、新疆、陕西、河南、湖南等省份进行布局[21] - 公司建设的AIRIOT物联网平台已在油气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煤矿、水务、热力、电力、城市热能管理等领域成熟应用[20] - 公司车联网业务通过北斗大数据研发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过程监管平台”实现了山东省多部门对危化品道路运输全过程的“联网监管、精准监管、高效监管、协同监管”[21] - 公司物联网硬件设备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单北斗智能视频一体机、磁致伸缩液位仪等,广泛应用于高压电器设备绝缘性能检测、科研院所研究试验、液位测量等领域[26] - 公司汽车仪表类产品年产能为50000套,2022年产量为9857套,销量为9078套,销售收入为6,270,000元[28]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全年累计申请专利101件,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5件,软件著作权授权7件[29] - 公司在汽车传感器细分领域拥有全球领先技术,掌握微型步进电机驱动、液晶显示器驱动、北斗/GPS双模定位等核心技术[30] - 公司搭建了航天智慧车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北斗车辆指挥调度监控系统等多个物联网平台,掌握基于4G视频监控的图像识别、驾驶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30] - 公司客户包括宝马、大众、克莱斯勒等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以及一汽集团等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30] - 公司在国内高电压试验检测设备行业中已成为领军企业,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德国等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30] - 公司旗下AIRIOT物联网平台入选2022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工业物联网平台,并获取多个行业奖项[30] - 公司参研项目涉及海陆空天各细分领域,实现多个项目的批产交付[30] - 公司研发的手离方向盘监测系统获得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创新大奖[30] - 公司研发的儿童遗忘光学传感器系统获得卢森堡企业联合会创新大奖[30]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362,771,563.3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32%,较2021年下降1.74%[52] - 公司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207人,较2021年增加19.98%,研发人员占比为18.90%[52] 风险与挑战 - 公司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供应链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和资产减值风险[2] - 公司面临航天应用业务量迅速增长带来的产能不足风险,计划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校企合作来应对[84] -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多产品降价,公司产品销售收入规模和利润水平将受到一定影响,计划通过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和优化供应链来应对[84] - 全球芯片短缺将影响公司汽车电子产品交付周期及产品成本上涨,公司计划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节奏和增加供应商来应对[84] - 公司业务涉及全球多个国家,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将通过金融衍生品业务规避汇率及利率波动风险[85] - 公司每年会根据资产状况进行减值测试,包括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以防范资产减值风险[85]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2022年度报告包含重要提示、公司简介、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责任、重要事项、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优先股相关情况、债券相关情况和财务报告等章节[3] - 公司2022年董事会换届,袁宁被选举为董事长,李艳志、郭琳瑞、魏学宝等被选举为董事[97] - 郭琳瑞于2022年8月2日被聘任为总经理,并于2022年9月26日被选举为董事[97] - 徐涛因工作变动于2022年1月24日辞去董事、董事长职务[97] - 韩广荣、赵连元、赵安立、于永超等董事因任期届满于2022年5月26日离任[97] - 程黎、宋立建、李瑜等被选举为监事,刘远东、王莉、苗延云等监事因任期届满或工作调动离任[97] - 郭禄鹏于2022年8月2日被聘任为副总经理[97] - 李瑜于2023年2月8日被聘任为总法律顾问,张妮因职务调整不再担任董事会秘书,李一凡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97] - 冯国新因工作调动于2022年2月21日辞去副总经理职务[97] - 袁宁现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具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机械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97] - 郭琳瑞现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具有清华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101] - 由立明现任浙江中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国航发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03] - 栾大龙现任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北京京城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04] - 王清友现任第十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第十一届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委法律专家库成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主任[105] - 程黎现任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二级专务、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106] - 宋立建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资产运营部副部长、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董事、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苏州)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107] - 李瑜现任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总法律顾问[108] - 柯文娣现任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部长、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监事[110] - 张妮现任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111] - 司敬现任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12] - 钟敏现任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113]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度报酬总额为441.10万元[117] - 公司董事袁宁2022年度税前报酬为77.34万元[118] - 公司董事郭琳瑞2022年度税前报酬为12.45万元[118] - 公司独立董事由立明2022年度税前报酬为8万元[118] - 公司职工监事李瑜2022年度税前报酬为76.69万元[118] - 公司高管张妮2022年度税前报酬为75.47万元[118] - 公司高管司敬2022年度税前报酬为59.9万元[118] - 公司高管钟敏2022年度税前报酬为45.54万元[118] - 公司高管郭禄鹏2022年度税前报酬为63.8万元[118] - 公司董事袁宁2022年度出席董事会13次,其中现场出席7次,通讯方式出席6次[120] 员工与培训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为6,386人,其中母公司员工1,104人,主要子公司员工5,282人[134]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中,技术人员占比最高,达到3,085人,其次是生产人员2,814人[134]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大学专科占比最高,达到2,550人,其次是大学本科1,764人[134] - 公司2022年共完成各类培训273项,培训课时累计34,826小时,培训人员6,706人次,人均培训5.19课时[137] - 公司薪酬政策遵循按劳分配、以岗定薪、业绩导向、公平性和激励性原则[134][135][136] 内部控制与审计 - 公司2022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均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100%[143] - 公司2022年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均未发现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47] - 公司2022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认为,公司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147] - 公司2022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非财务报告无重大缺陷[148] - 公司完成《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修订,增加“持有百分之一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和“投资者保护机构”为征集主体[149] 社会责任与环保 - 公司积极履行环保责任,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日常生产经营,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150] - 公司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保障职工权益,开展困难职工救助、加班职工慰问等活动[151] - 公司以诚实守信为基,建立健全采购制度与监管体系,保障供应商和客户权益[152] - 公司智慧楼宇业务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节能减排[152] - 公司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优先采购云南东川地区农副产品,助力当地收入增长[153] 关联交易与承诺 - 公司实际控制人航天三院承诺避免与公司产生同业竞争,并保证遵守公司章程,平等行使股东权利[154] - 航天三院承诺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交易遵循市场公平原则,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55] - 航天三院承诺保证公司独立性,包括人员、资产、机构、业务和财务的独立[157] - 科工集团承诺避免与公司产生同业竞争,并保证遵守公司章程,平等行使股东权利[158] - 科工集团承诺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交易遵循市场公平原则,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60] - 公司保证航天科技人员独立,高级管理人员专职在上市公司任职并领取薪酬,不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兼任除董事外的任何职务[161] - 公司保证航天科技资产独立,拥有完整的经营性资产,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不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资产及其他资源[161] - 公司保证航天科技业务独立,拥有独立开展经营活动的资产、人员、资质,具备独立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能力[162] - 公司保证航天科技财务独立,拥有独立的财务会计部门、财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独立在银行开户并独立作出财务决策[162] - 公司承诺避免与航天科技产生同业竞争,未来若出现同业竞争情形将采取合法有效措施予以规范或避免[163] - 公司承诺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遵循市场公平原则与上市公司发生交易,避免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要求违规担保[164] - 公司承诺严格履行关联交易协议,不向上市公司谋求超出协议规定以外的利益或收益[165]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68] - 公司于2022年5月30日完成对深圳航天智控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171][172] - 公司2022年度财务审计机构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为286.5万元人民币[173] - 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为35万元人民币[173] - 公司与北京航天爱威电子技术的关联交易金额为1769.92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18%[178] - 公司与北京航天工业学校的关联交易金额为109902.91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10.99%[178] - 公司与北京航天海鹰贸易的关联交易金额为115044.25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11.5%[178] - 公司与北京航天华盛科贸发展的关联交易金额为3082297.53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6%[178] - 公司与北京航天华盛幼儿园的关联交易金额为340000.00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1%[178] - 公司与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的关联交易金额为2830.19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28%[178] - 公司与北京市航云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关联交易金额为719999.00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1%[178] - 公司2022年采购商品/劳务总额为174.8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0.03%[179] - 公司2022年采购商品/劳务总额为29.4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0.58%[179] - 公司2022年采购商品/劳务总额为83.04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0.00%[179] - 公司2022年采购商品/劳务总额为17.92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0.00%[179] - 公司2022年采购商品/劳务总额为66.03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0.00%[179] - 公司2022年采购商品/劳务总额为18.35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0.00%[179] - 公司2022年采购商品/劳务总额为4.07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0.00%[179] - 公司2022年采购商品/劳务总额为840.1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0.02%[179] - 公司2022年采购商品/劳务总额为7.146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0.14%[179] - 公司2022年采购商品/劳务总额为52.23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1.02%[180] -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2022年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总额为337,133.72万元,占公司总采购的0.01%[181]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2022年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总额为46,034.6万元,占公司总采购的0.00%[181] -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2022年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总额为218,821.89万元,占公司总采购的0.00%[181] - 京航计算通讯研究所2022年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总额为646,264.63万元,占公司总采购的0.01%[181] -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2022年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总额为197,819.79万元,占公司总采购的0.00%[181] - 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2022年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总额为1,895,361.4万元,占公司总采购的0.04%[181] - 振兴计量测试研究所2022年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总额为18,868,573.86万元,占公司总采购的0.37%[181] - 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2022年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总额为20,047,886.79万元
航天科技(000901) - 2023年2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2-06 18:12
经营情况 - 2022年公司整体经营稳中向好,但受疫情影响,部分汽车电子业务订单同比减少,利润有所下滑 [1] - 公司2022年预算完成情况预计与年初预算有一定差距 [1] - 2023年1月公司二级市场涨幅达15.8%,但股东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化 [4] 汽车电子业务 - 境内汽车电子业务克服疫情、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稳固了一汽集团、中国重汽、东风集团等核心客户 [1] - 境外汽车电子业务稳中有进,IEE公司在亚洲市场取得突破,与蔚来、尼桑等客户签署新合同 [1][2] - 公司已开始获得新能源汽车动力部分电子控制单元订单 [2] 航天应用业务 - 航天应用业务确保传统市场订单落地,同时推进业务转型升级 [2] -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产品成功应用于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等国家重点工程 [2] - 公司与航天三院等合作研发的航天应用产品正在进行市场拓展 [4] 物联网业务 - AIRIOT平台已应用于智能电力试验系统,覆盖石油、电力等多个领域 [2] - 车联网业务依托公司平台优势成功拓展市场 [2] - 地灾监测系统成功预警多个滑坡灾害,中标多个水利行业示范项目 [4] 境外业务 - 欧盟2030年退出燃油车生产政策未对公司境外业务造成显著负面影响 [3] - 公司在手订单量未受欧洲局势影响,目前处于上升阶段 [3] - 公司欧洲经营场所所在国局势稳定,未出现罢工等不利因素 [3] 投资与合作 - 公司投资4680万元与航天三院等合作研发航天应用产品 [4] - 公司未掌握大股东资产注入事项的情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