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士达(002518)
icon
搜索文档
电池ETF(561910)近两日“吸金”超6000万,机构:全球AIDC景气度共振,产业链全面受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11:26
电池ETF市场表现 - 电池ETF(561910)11月6日上涨1.14%,成分股科士达涨停,孚能科技、厦钨新能等多股跟涨 [1] - 该ETF连续两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超6000万元 [1] 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行业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1] - 2025年9月国内新增储能招标项目总规模达14.8GW/43.6GWh,容量规模同比增长114%,环比增长29% [1] 欧洲储能市场前景 - 欧洲储能项目收益率已提升至10%—15%,2025年有望成为爆发拐点 [2] - 预计2030年欧洲新增装机达165GWh,2024—2030年复合增速40%,对应市场空间1700亿元 [2] 美国储能市场与AI驱动 - 预计2026年美国储能装机达76GWh,同比增近44%,其中数据中心相关贡献34GWh [2] - 预计2030年美国储能超350GWh,年复合增长40-60%,对应电池需求近500GWh [2] - AI行业面临电力不足问题,缺乏足够电力支撑所有GPU运行 [2]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阳光电源成立专门AIDC事业部,将业务战略升维,推动从设备供应商到能源系统服务商的转型 [5] - 科士达数据中心板块增长来自互联网及通信等行业客户,正积极准备AIDC产品研发与全球市场开拓 [5]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成分股如阳光电源、科士达等正在加速布局AIDC产业链 [3] 电池ETF产品概况 - 电池ETF(561910)追踪中证电池指数,覆盖电池材料、电芯制造到设备回收等全产业链 [4] - 前十大成分股包括阳光电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行业龙头公司 [4]
A股拉升,沪指涨0.78%,重回4000点上方;创业板指、深成指双双涨超1%!磷化工、保险、存储芯片板块涨幅居前
格隆汇· 2025-11-06 10:58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上涨0.78%,重回4000点上方 [1] - 创业板指和深成指涨幅均超过1% [1] - 磷化工、保险、存储芯片板块领涨市场 [1] 充电桩板块个股表现 - 中能电气(300062)涨幅15.98%,总市值59.50亿,年初至今上涨81.46% [2] - 通业科技(300960)涨幅15.08%,总市值43.22亿,年初至今上涨69.11% [2] - 摩恩电气(002451)涨幅10.04%,总市值41.56亿,年初至今上涨50.39% [2] - 海陆重工(002255)涨幅10.02%,总市值109亿,年初至今上涨136.48% [2] - 科士达(002518)涨幅10.00%,总市值284亿,年初至今上涨118.54% [2] - 太阳电缆(002300)涨幅9.94%,总市值57.50亿,年初至今上涨51.47% [2] - 伊戈尔(002922)涨幅8.51%,总市值136亿,年初至今上涨83.57% [2] - 麦格米特(002851)涨幅8.10%,总市值455亿,年初至今上涨34.71% [2] - 许继电气(000400)涨幅7.09%,总市值308亿,年初至今上涨11.86% [2] - 特变电工(600089)涨幅6.76%,总市值1301亿,年初至今上涨106.18% [2] - 北京科锐(002350)涨幅6.02%,总市值48.70亿,年初至今上涨18.69% [2] - 思源电气(002028)涨幅6.12%,总市值1161亿,年初至今上涨105.76% [2] - 京泉华(002885)涨幅5.92%,总市值92.55亿,年初至今上涨140.07% [2] - 西高院(688334)涨幅5.81%,总市值70.91亿,年初至今上涨40.86% [2] - 双杰电气(300444)涨幅5.16%,总市值83.06亿,年初至今上涨50.07% [2]
A股充电桩概念股再度集体拉升,摩恩电气、海陆重工等涨停
格隆汇APP· 2025-11-06 10:49
市场表现 - 充电桩概念股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大幅拉升,多只个股涨幅显著[1] - 中能电气和通业科技单日涨幅超过15%,分别为15.98%和15.08%[2] - 摩恩电气、海陆重工、科士达、太阳电缆四只个股涨停,涨幅均约10%[1][2] - 伊戈尔、麦格米特、许继电气、特变电工、北京科锐、思源电气等个股涨幅介于6%至8.51%之间[1][2] 个股数据 - 中能电气总市值59.50亿,年初至今涨幅达81.46%[2] - 通业科技总市值43.22亿,年初至今涨幅为69.11%[2] - 海陆重工总市值109亿,年初至今涨幅高达136.48%[2] - 科士达总市值284亿,年初至今涨幅为118.54%[2] - 特变电工总市值1301亿,年初至今涨幅为106.18%[2] - 思源电气总市值1161亿,年初至今涨幅为105.76%[2] - 京泉华年初至今涨幅最高,达到140.07%[2]
全固态电池行业催化不断,电池ETF嘉实(562880)调整蓄势,成分股科士达领涨超8%
搜狐财经· 2025-11-06 10:25
指数与成分股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6日10:01,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上涨0.14% [1] - 指数成分股科士达上涨8.15%,阿特斯上涨4.04%,南网储能上涨3.69%,厦钨新能上涨3.05%,上能电气上涨2.26% [1] - 电池ETF嘉实(562880)当日出现下修调整 [1] 电池ETF嘉实概况 - 电池ETF嘉实盘中换手率为1.34%,成交额达1901.76万元 [4] - 该ETF最新规模为14.09亿元 [4] - 截至2025年11月5日,电池ETF嘉实近3年净值上涨3.80% [4] - 自成立以来,其最高单月回报为39.76%,最长连涨月数为6个月,最长连涨期间涨幅达90.2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20% [4] 行业前景与技术发展 - 全固态电池被定位为下一代电池技术重要发展方向,在技术突破、产能落地与商业化订单方面均有进展 [4] - 该技术在包括人型机器人、低空飞行器(eVTOL)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 [4] - 锂电行业历史上大级别周期均由需求周期推动 [4] - 受益于海外能源转型及国内储能政策支持,预计2025-2027年将成为全球能源转型驱动的储能周期 [4] - 预计2026年储能需求增速有望达到50%,储能需求周期有望推动锂电行业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4] 指数权重股构成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为56.8% [4]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阳光电源(权重14.31%)、宁德时代(权重8.95%)、亿纬锂能(权重6.94%)、三花智控(权重6.73%)、先导智能(权重4.24%)、天赐材料(权重3.18%)、国轩高科(权重3.14%)、欣旺达(权重3.10%)、格林美(权重2.68%)、科达利(权重2.36%) [4][6] - 在具体股价表现上,宁德时代上涨1.11%,国轩高科上涨0.74%,科达利上涨0.86%,三花智控上涨0.21% [6] - 同期阳光电源下跌0.41%,亿纬锂能下跌1.27%,先导智能下跌0.40%,天赐材料下跌0.85%,欣旺达下跌0.88%,格林美下跌0.36% [6]
科士达:截至10月31日公司股东人数约4.1万户
证券日报· 2025-11-05 17:39
股东情况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公司股东人数约为4.1万户 [2]
中国工业科技_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大多符合预期,个股涨跌分化;人工智能、ESS 需求及海外扩张为关键亮点-China Industrial Tech_ 3Q25 results mostly in-line with idiosyncratic beats_misses; AI, ESS demand, and overseas expansion key highlights
2025-11-04 09:56
行业与公司概览 * 纪要涉及中国工业科技行业,涵盖多个细分领域,包括激光设备、能源存储系统、数据中心电源、工业自动化、红外传感、电网设备、消费电子设备、测试服务等[1] * 覆盖的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大族激光、科士达、汇川技术、宏发股份、英维克、三花智控、中控技术、宝信软件、中航光电、华测检测等[1][3][6][7][8][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三季度业绩总结** * 行业覆盖公司三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板块平均收入/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8%/17%[1] * 业绩超预期的领域包括:AI应用带动的国内PCB大客户产能建设、电池和消费电子资本支出、AIDC电源/ESS/出口需求组合、液冷渗透、工业自动化板块的韧性市场份额增长、严格的费用控制以及新技术终端市场扩张[1] * 业绩不及预期的领域包括:小规模企业面临规模化与盈利挑战、流程自动化终端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国防订单暂时延迟、贵金属价格高企导致利润率恶化[1] **利润率趋势** * 在通缩环境和价格压力下,小公司更显脆弱,而大公司通过严格的费用控制实现了利润率超预期[2] * 有利的产品组合是利润率改善的关键来源,例如科士达的ESS业务因更高利润的工商业ESS产品组合,其毛利率在1-3Q25提升超过3个百分点[2] * 汇川技术的工业自动化业务毛利率改善,并非因竞争缓和,而是得益于高利润率的PLC和伺服产品组合,使其整体毛利率维持在27.5%[2] **关键投资主题与展望** **AI需求** * 大族激光PCB设备销售因主要客户为NVIDIA供应商的扩产而强劲增长,预计用于GPU/ASIC服务器的超快激光钻孔机等新产品将在2026-27年贡献收入[6] * 科士达对2026年数据中心产品销售实现更高同比增长充满信心,基于国内互联网/超大规模客户订单增加以及北美高功率UPS等新产品的潜在出货[6] * 英维克在全球液冷供应链取得进展,发布基于谷歌规范的新CDU产品,并预计海外液冷销售在2026年及以后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6] * 高盛互联网团队预测中国云服务提供商三季度资本支出将同比增长50%,并推荐云与数据中心子板块[6] **能源存储系统** * 阳光电源预计2026年全球ESS安装量将增长40%-50%,受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电网稳定性需求及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推动[7] * 科士达目标2025年ESS销售至少翻倍,并对2026年增长乐观,其海外住宅/工商业ESS毛利率分别为25%-30%/30%-40%,而科华数据国内ESS毛利率仅为16%,凸显国内竞争压力[7] **消费电子** * 奥普特预计2026年苹果新款折叠屏产品和2027年iPhone 20将带来强劲需求,其AI相关项目也取得积极成果[8] * 大族激光消费电子设备增长受iPhone 17强劲需求及下一代智能手机设备订单支撑[8] **海外扩张** * 宏发股份在高压直流继电器领域占据全球超50%市场份额,受益于东南亚和欧洲的电动汽车需求及印度的智能电表需求,其AIDC相关收入目标从去年7-8亿元增至近期的20亿元和长期的50亿元以上[10] * 汇川技术计划在海外扩产以支持海外销售增长,重点在泰国和匈牙利工厂生产EV动力总成等产品[10] 其他重要内容 **具体公司要点与投资建议** * **大族激光**:建议买入,因PCB设备销售强劲和消费电子需求,三季度PCB设备销售同比增长96%[12] * **科士达 vs 科华数据**:偏好科士达,因其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指引上调、客户多元化及更好的利润率前景,科华数据面临国内ESS低毛利和北美订单能见度有限的问题[12] * **汇川技术 vs 宝信软件**:买入工业自动化领导者汇川技术,因其韧性增长和出口替代顺风;卖出流程自动化玩家宝信软件,因国内钢铁行业资本支出持续疲软[12] * **国电南瑞与华测检测**:作为防御性配置保留买入评级,国电南瑞近期特高压招标价值较高支撑2026年销售,华测检测三季度业务组合改善且利润率稳定[12] * **三花智控**:人形机器人相关股票可能存在获利了结压力,将三花智控A股评级下调至中性,但维持H股买入评级[12] **风险提示** * 部分公司面临特定风险,如中航光电因军品定价相对固定而贵金属价格上涨导致利润率恶化,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5%[22] * 部分行业资本支出疲软持续,如钢铁行业1-9月25年资本支出同比下降2.0%,影响宝信软件等公司[61]
其他电源设备板块11月3日涨2.48%,海陆重工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8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3 16:43
板块整体表现 - 其他电源设备板块在11月3日整体表现强劲,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48%,领涨股为海陆重工 [1] - 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976.52点,上涨0.55%,深证成指报收于13404.06点,上涨0.19% [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上涨,其中海陆重工(002255)以9.97%的涨幅领涨,收盘价为9.82元 [1] 个股价格与成交 - 海陆重工(002255)收盘价9.82元,涨幅9.97%,成交量24.19万手,成交额2.38亿元 [1] - 西子洁能(002534)收盘价17.39元,涨幅8.55%,成交量39.15万手,成交额6.74亿元 [1] - 露弘股份(300693)收盘价44.50元,涨幅6.38%,成交量23.65万手,成交额10.35亿元 [1] - 欧陆通(300870)收盘价206.41元,涨幅5.85%,成交量6.15万手,成交额12.35亿元 [1] - 上海电气(601727)成交活跃,成交量达522.67万手,成交额为50.97亿元 [1]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其他电源设备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入状态,净流入金额为4.89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出6733.7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21亿元 [2] - 麦格米特(002851)主力资金净流入1.48亿元,主力净占比8.85% [2] - 海博思创(688411)主力资金净流入1.41亿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2.52% [2] - 海陆重工(002255)主力资金净流入1.28亿元,主力净占比达到54.86% [2]
科士达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36.09亿行业排第五,净利润4.48亿行业排第三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07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17日,于2010年12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数据中心关键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储能系统领域的领先企业,核心业务为UPS及配套电池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UPS以及配套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和配套服务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36.09亿元,行业排名5/25,高于行业平均数33.74亿元和中位数10.08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4.48亿元,行业排名3/25,高于行业平均数1.91亿元和中位数3744.54万元 [2] - 东吴证券指出公司2025年Q1 - 3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符合市场预期 [6] - 中金公司指出公司3Q25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5.05%,低于行业平均的42.24%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8.57%,高于行业平均的25.60% [3]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4.46万,较上期减少17.3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27万,较上期增加20.98%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069.0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45.00万股 [5] 业务展望 - 数据中心业务稳步增长,北美业务有突破,计划年底推出800V - HVDC产品,2025年数据中心收入增长有望实现20%以上 [6] - 储能业务下半年发货增长,2025年预计光储收入增长实现50%以上 [6] - 充电桩业务2025年收入预计恢复高增 [6] - 东吴证券上调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9亿元、8.7亿元、12.5亿元 [6] - 中金公司上调公司2025/2026年盈利预测至6.2亿元、9.0亿元,上调目标价至50.0元 [6]
科士达涨2.21%,成交额1.9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350.9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1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31日盘中股价上涨2.21%至44.34元/股,成交额1.98亿元,换手率0.81%,总市值258.1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50.91万元,特大单买入3252.89万元(占比16.40%),大单买入3449.33万元(占比17.39%)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8.83%,近60日涨幅达91.37%,近5个交易日和近20日分别上涨13.40%和15.11%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8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7739.95万元,买入总计1.85亿元(占总成交额17.47%)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6.09亿元,同比增长23.93%,归母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24.9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慧电源、数据中心占比60.04%,光储充产品及系统占比37.16%,配套产品及其他占比较小 [2]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010年上市,主营业务为UPS及配套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02亿元 [3] 行业归属与股东结构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太阳能、逆变器、光伏玻璃、一带一路、储能等 [2] - 截至10月20日,股东户数为4.60万,与上期持平,人均流通股12285股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069.08万股,较上期增加245.00万股 [3] - 多家公募基金产品新进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同时有多只ETF及混合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科士达(002518) - 2025年10月29日-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0 18:42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业务占比已超越国内 [2] - 高功率UPS产品在海外已批量供应 [2] - 积极准备新款HVDC、SST等产品以满足海外客户需求 [2] - 持续渗透欧洲、东南亚等优势市场,并突破北美、澳洲等新市场 [2] - 与澳洲头部光储渠道商OSW达成合作,共同为澳洲、欧洲及全球市场提供能源解决方案 [3] 新能源储能业务 - 欧洲储能市场恢复,户储大客户订单持续交付,业务重新回归增长通道 [3] - 储能业务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3] - 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增长显著 [3] - 储能业务成为公司年内增速最快的板块,成长动能显著 [3] 产能布局 - 当前产能能够满足生产订单需求,公司拥有自有工业园储备 [3] - 数据中心和新能源产品在部分工艺、生产设备及技术原理上存在高度共通性 [3] - 两类产品的部分产能可实现灵活调配与快速切换 [3] - 产能是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实现规模扩张的重要竞争优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