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源复材(002529)

搜索文档
海源复材(00252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7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海源复材,股票代码:002529,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7] - 公司中文名称: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海源复材[7] - 公司法定代表人:甘胜泉[7] - 公司注册地址: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开发区新城大道行政服务中心3楼388室[7] - 公司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铁岭北路2号[7] - 公司网址:www.haiyuan-group.com[7] - 公司电子信箱:hyjx@haiyuan-group.com[7] - 公司主营业务由液压成型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变更为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新型智能机械装备及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7] - 公司控股股东由海诚投资变更为江西赛维电力集团有限公司[8][9]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投资部[5]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为363,941,898.54元,同比增长43.32%[1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626,403.26元,同比下降31.76%[1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8,997,463.79元,同比下降70.44%[1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017,381.16元,同比增长1,902.87%[11]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755元/股,同比下降31.75%[11] - 2022年总资产为1,274,157,566.09元,同比增长20.58%[1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94,730,317.92元,同比下降20.11%[11]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357,722,170.25元,同比增长55.01%[14]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881,855.30元[17]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246,700.11元[17]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363,941,898.54元,同比增长43.32%[39] - 光伏业务收入为127,358,191.02元,同比增长333.55%[39] - 国内销售收入为344,361,701.74元,同比增长50.03%[39] - 2022年公司生产量同比增长96.21%,销售量同比增长50.33%[4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253,828,577.31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69.75%[44]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10,329,095.76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0.39%[45] - 销售费用为11,803,599.51元,同比下降21.30%[45] - 管理费用为52,083,983.97元,同比增加66.62%[46] - 财务费用为6,961,751.65元,同比增加73.53%[47] - 研发费用为20,993,051.92元,同比增加10.18%[48] - 研发人员数量为79人,同比增加43.64%[50] - 研发投入金额为20,993,051.92元,同比增加10.18%[5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017,381.16元,同比增加1,902.87%[5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854,582.13元,同比减少19,322.61%[52] - 报告期投资额为8.61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7.31亿元,变动幅度为17.78%[59] - 货币资金受限情况为800.32万元,主要用于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使用受限的银行存款[59] - 应收票据受限情况为1.56亿元,主要为未终止确认的已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59] - 固定资产受限情况为1.69亿元,主要用于借款抵押的房屋建筑物[59] - 无形资产受限情况为1.43亿元,主要用于借款抵押的土地使用权[59] - 新余赛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持股比例100%,本期投资亏损192.60万元[60] - 苏州海源供应链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持股比例100%,本期投资盈亏为0[61] - 滁州赛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持股比例100%,本期投资盈亏为0[61] - 南平赛维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持股比例100%,本期投资盈亏为0[62] - 珠海宇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公司出售云度新能源11%股权,交易价格为2200万元,贡献净利润2028.02万元,占净利润总额的13.55%[68] - 2022年度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为386.93万元[109] - 董事长兼总经理甘胜泉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3.71万元[110] - 董事、副总经理兼原财务总监张忠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0.48万元[110] - 独立董事叶志镇、郭华平、刘卫东每人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2万元[110] - 监事钟淑红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07万元[110]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程健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0万元[110] - 财务总监鄢继光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4.29万元[110] - 副总经理杨大谊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4万元[110] - 公司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总额为386.93万元[110] - 2022年公司召开了五次董事会会议,均审议通过所有会议议案,无反对票或弃权票[111] - 公司董事在2022年共参加了12次董事会会议,均无缺席或反对情况[112][113] - 公司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14] - 公司董事对公司有关建议均被采纳,有效保证了公司董事会决策的公正性和客观性[115] - 提名委员会在2022年召开了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财务总监的议案[116][11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2年召开了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管理团队2022年度薪酬考核方案[118] - 战略委员会在2022年召开了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多项涉及公司战略发展的议案,包括延长非公开发行股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全资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设立子公司、转让参股公司股权等[119][120][121][122][123][124] - 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表数据真实、客观地反应了公司2021年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131] - 公司2022年度半年度报告能够概括性地反馈了公司上半年的经营及其他各方面情况[132]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能够更加公允地反映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134]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为737人,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为735人[138] - 公司生产人员468人,销售人员57人,技术人员88人,财务人员23人,行政人员101人[138] - 公司教育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员工4人,本科124人,其他609人[138]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融资提供反担保,主要是为了满足经营发展的需要,财务风险处于公司可控制范围内[133]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主要是为了满足赛维能源经营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全资子公司发展[136] - 公司最近五个会计年度内不存在通过配股、增发、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方式募集资金的情况[135] - 公司本次设立全资子公司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和企业效益将产生积极影响,符合公司的战略方向[127] - 劳务外包的工时总数为77,737小时,支付的报酬总额为1,496,703.05元[141] - 公司严格执行《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1-2023年),未提出现金红利分配预案[141]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及其实施情况[142] - 公司已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得到有效执行,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43]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全文披露日期为2023年04月27日,披露索引为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144]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00%,营业收入占比为100.00%[144]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49]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非财务报告不存在重大缺陷[150]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董事会的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一致[151] - 公司聘请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报告期内支付给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10万元[185] - 2022年,公司因非公开发行股份事项,聘请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担任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保荐机构,报告期内支付给保荐机构保荐费用50万元[185] 行业与市场数据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20] - 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20] - 2022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8.9万亿元,同比增长9.6%[21] - 2022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均超过55%[22] - 2022年国内主流企业P型PERC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2%,N型TOPCon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5%[22] - 2022年单晶硅片(P型+N型)市场占比约97.5%,其中P型单晶硅片市场占比降至87.5%,N型单晶硅片占比增长至10%[23] - 2022年182mm和210mm尺寸硅片合计占比由2021年的45%迅速增长至82.8%,未来其占比仍将快速扩大[23] - 2022年156.75mm尺寸硅片占比由2021年的5%下降为0.5%,预计2024年或将淡出市场;166mm尺寸占比由2021年的36%降至15.5%,且未来市场占比将进一步减少[23] - 2022年年底美国UFLPA扣押组件开始放行,德国宣布取消2023年光伏VAT及所得税,2023年国内组件出口或将持续放量[23] - 2022年6月初发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强调了光伏产业在不同地区、场景的建设和运用[22] - 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为230GW,同比增长35.3%[80] - 2022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大幅增长59.3%[79] - 2022年182mm和210mm硅片尺寸市占率合计占比由2021年的45%迅速增长至82.8%[79] - 预计2023年末N型电池产能将达到350GW,出货规模将超120GW[79] - 预计2023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95-120GW[80] - 预计2025年PERC电池市占率降低至40%,TOPCon、HJT、XBC电池市占率分别提升至35%、15%、9%[79] - 2022年,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超过688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76] - 2022年,新能源汽车新车的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提前完成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的2025年发展目标[76] - 预计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780万辆,占当年新车销量的比例将接近50%[76] - 2023年2月,欧洲议会通过《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到2030年,所有新上市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碳排放量要比2021年分别减少55%和50%,到2035年均减至零[76] - 2023年1月以来,已有包括河南、上海、浙江、北京、四川、黑龙江等数十个省市出台相关政策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76] - 液压成型装备制造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环境,公司是产品门类最广、规格最多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77] - 2023年的机械工业的外需挑战将有所加剧,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通胀预期延续、发达经济体对产业链安全诉求提升、大国间在关键领域的博弈加剧等复杂因素都将使机械工业外贸市场面临下行压力[77] - 光伏行业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和应用市场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的行业[77] - 发展光伏产业是调整能源结构、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77] 公司业务数据 - 2022年公司汽车轻量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4,857,021.17元,较上年同期上涨26.68%[24] - 2022年公司机械装备业务营业收入为64,461,776.99元,同比上涨11.25%[24] - 2022年公司光伏组件业务实现营收127,358,191.02元,同比上涨333.55%[25] - 公司汽车轻量化制品产量589,146,同比增长27.17%;销售量555,568,同比增长26.84%[33]
海源复材(002529) - 2014年9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5:56
行业情况 - 国内复合材料企业多,但技术含量低,多为人工制造,液压行业的复合材料企业全球数量不多 [2] - 国内复合材料行业属新兴行业,性价比优势不明显 [2] 公司业绩 - 部分主营业务产品下游市场增长缓慢,受宏观经济和客户资金紧张影响,部分客户延期提货,销售收入确认推迟 [2] - 今年半年度销售收入为7千多万 [3] - 房地产行业与公司主营业务无直接联系,对业绩影响不大 [3] 产品应用 - 子公司目前的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建筑模板 [2] 政策扶持 - 公司享受政府财政政策扶持,体现在税收优惠及相关技术研发补贴方面 [3] - 政府对复合材料行业的扶持未具体到子公司业务范围,对子公司影响不大 [3]
海源复材(002529) - 2015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0:22
非公开发行股票情况 - 发行对象为上银瑞金慧富 15 号和上银瑞金慧富 16 号 [3] - 上银瑞金慧富 15 号由公司实际控制人等出资设立,以 20,120.00 万元认购 2,000.00 万股 [3] - 上银瑞金慧富 16 号由无关联第三方认购,以 40,240.00 万元认购 4,000.00 万股 [3]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60,360.00 万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部件两项目 [3] 新能源汽车碳纤维应用情况 - 制约新能源汽车应用瓶颈是续航里程,欧美关注车身轻量化,宝马 i 系为标志 [4] - 近几年碳纤维快速成型工艺突破,成本下降,应用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5] 公司优势及发展战略 - 公司以液压技术为核心优势,是液压成型技术和装备供应商之一 [6] - 2012 年开发成功复合材料模压机,掌握核心复合材料模压工艺 [6] - 公司在复合材料部件设计等方面有人员和技术储备,与相关企业保持合作 [6] - 公司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车身轻量化整体解决方案,定位为产业“联发科” [7] 产品使用领域及海外市场情况 - 公司 HF 压机生产的承重砖用于高层底层和中低层建筑,北方及三线城市销量好 [8] - 2014 年公司增强国际市场营销投放,建立销售网络,国际市场销售占比从 10.67% 提高到 13.46% [8][9]
海源复材(002529) - 201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0:16
业绩相关 - 2015年一季度公司整体利润下滑,原因是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放缓、建材机械产品需求不振、部分客户延期提货 [2][3] - 房地产行业与公司主营业务无直接联系,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 [3] 产品相关 - 公司在去年宝马展首秀“建筑3D打印机”,是近期新研发大型3D打印设备,能自动化打印建造住房,结合多种技术,相比传统建造工艺有成本、人力、周期等优势,且保证安全同时增加建筑美感 [3] - 公司与科达机电在HF压机产品销售模式不同,科达机电销售整线设备,公司以压机单机为主,压机是整线核心,公司有先发优势,在工艺技术、品牌、售后服务等方面经验丰富,竞争形势有利 [4][5] 政策扶持相关 - 公司享受政府财政政策扶持,体现在税收优惠及相关技术研发补贴方面,复合材料扶持未具体到子公司业务范围,对子公司影响不大 [4] 募投项目相关 - 公司募投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轻量化相关项目,依托自身液压装备技术,已储备核心装备技术,具备整合国际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及资源的能力,全资子公司具备复合材料汽车部件批量生产条件 [4]
海源复材(002529) - 2015年5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0:01
非公开发行股票情况 - 发行对象为上银瑞金拟设立的上银瑞金慧富 15 号和上银瑞金慧富 16 号 [2] - 上银瑞金慧富 15 号由公司实际控制人等出资设立,以 20,120.00 万元认购 2,000.00 万股 [2] - 上银瑞金慧富 16 号由与公司无关联第三方认购,以 40,240.00 万元认购 4,000.00 万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60,360 万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部件相关项目 [2]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氏三兄弟通过相关公司间接持有公司 43.03%股份 [3] 3D 打印成果及研究 - 公司整合形成 3D 数据建模等四位一体综合技术平台,并开发系列商业化产品 [3] - 研究开发 3D 打印成型技术市场应用项目,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和金属材料应用 [3]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有 710 名员工,生产人员占 46.90% [4] 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优势 - 与传统模板相比,具有质量可靠、省工节材等优势,符合产业政策导向 [4] - 比使用木材降低三分之一成本,拆卸简易、可重复使用,缩短周期 [4] - 硬度是钢铁 8 倍,质量轻,在欧美替代钢铁用于汽车部件 [4]
海源复材(002529) - 2015年8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32
公司产品 - 公司产品包括HF系列墙体材料全自动液压压砖机、HP系列陶瓷砖全自动液压压砖机等多种压砖机,还有海源全自动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 - D)模压生产线及建筑模板等复合材料制品 [2]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6036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部件生产工艺技术及生产线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部件生产示范项目 [2] 碳纤维车身项目进展 - 2013年开始关注国际上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大批量快速成型工艺开发情况,同年与国内外企业和机构探索研发,依托自身装备开发优势进行大量测试验证 - 正在对新能源汽车采用碳纤维车身后关键指标提升进行进一步验证,同时与下游客户探讨商业化模式 [3][4] 3D打印成果及研究 - 已整合形成3D数据建模技术、3D打印材料、3D打印工艺、3D打印智能机器四位一体综合技术平台,四个方面分别建立自主研发子平台并开发系列商业化产品 - 研究开发3D打印成型技术市场应用项目,主要应用研究方向集中在建筑行业应用和金属材料3D打印成型技术,对应研究产品试验与工艺按规划进展 [4] 增发项目进展 - 6月份中国证监会受理公司定增申请,目前尚在审核中 [4] 海外市场开拓 - 2014年增强国际市场营销资源投放,参加国外展会、发展代理商,在多个空白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销售网络,国际市场销售占比从2013年的10.67%提高到13.46% - 2015年上半年受国际环境影响,国际市场销售略有下降 [5] 实际控制人任职情况 - 实际控制人李良光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生产经营管理;李祥凌及李建峰任公司董事,通过公司第一大股东福建海诚投资有限公司、公司股东海源实业有限公司间接持股 [5]
海源复材(002529) - 2015年6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22
产品介绍 - 公司产品包括HF系列墙体材料全自动液压压砖机、HP系列陶瓷砖全自动液压压砖机等多种压砖机,以及海源全自动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 - D)模压生产线和建筑模板等复合材料制品 [2] 3D打印成果及研究 - 公司整合形成3D数据建模技术、3D打印材料、3D打印工艺、3D打印智能机器四位一体的综合技术平台,各方面建立自主研发子平台并开发系列商业化产品 - 研究开发3D打印成型技术市场应用项目,应用研究方向集中在工业应用,包括建筑行业应用和金属材料3D打印成型技术,研究产品试验与工艺按规划进展 [2] 碳纤维车身相关 - 定增项目采用大批量碳纤维快速成型工艺生产碳纤维车身,国内已有较大碳纤维原料产能,公司不考虑往上游发展 [3] 增发项目进展 - 公司正在准备定增申报文件,近期将向证监会递交 [3] 海外市场开拓 - 2014年公司加强国际市场营销资源投放,参加国外展会、发展代理商,在多个空白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销售网络 - 2014年国际市场销售占比从2013年的10.67%提高到13.46%,为国际市场销售增长打下基础 [3]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车身轻量化整体解决方案,包括部件开发、模具设计、装备提供和制品加工等,产业竞争格局变化带来历史性机遇 [4]
海源复材(002529) - 2016年11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6:44
新业务情况 - 依托液压装备技术优势向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领域拓展,应用于建筑和汽车轻量化领域 [2] - 建筑轻量化产品为复合材料建筑模板,有安全环保等优点,已用于多领域,还拓展了管廊施工应用 [2] - 汽车轻量化业务开发制造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上半年通过多家用户认证或招标,下半年批量供货,2015 年 9 月验证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装备及工艺技术,电池盒业务进展较大 [2] 装备优势与技术团队 - 掌握动态瞬间四角调平技术、模内涂装等核心技术,2010 年开发高性能热塑型复合材料模压机填补国内空白,2012 年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LFT - D 模压生产线,是全球第二家掌握该核心工艺的装备企业,国内唯一具备研发及大规模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套装备基础的企业 [3] - 自身有研发团队,前期引进欧洲先进技术及品牌,与欧洲和国内多家企业、研究机构开展合作 [3][4] 碳纤维车身项目优势 - 碳纤维快速成型工艺以液压技术为核心,液压是公司核心技术优势,公司是全球产品门类最多、规模最大的液压成型技术和装备供应商之一,液压产品研发走在行业前沿 [4] - 2012 年国内首先开发成功复合材料模压机,上市后对下游复合材料制品产业延伸,进行了相关人员和技术储备 [4] - 关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轻量化,相关装备研发投入大,与国内外碳纤维制品企业保持多年密切合作 [5] 海外市场开拓 - 增强国际市场营销资源投放,参加国外展会,发展代理商,在多个空白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销售网络 [5] - 今年与台湾客户签订两年不少于 20 万平米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千万量级供货合同,装备积极拓展东南亚、印度、非洲等海外市场 [5] 业绩情况 - 2016 年度业绩预告盈利 800 - 1000 万 [6] 3D 打印成果及研究 - 整合形成 3D 数据建模技术、3D 打印材料、3D 打印工艺、3D 打印智能机器四位一体的综合技术平台,各方面建立自主研发子平台并开发系列商业化产品 [6] - 研究开发 3D 打印成型技术市场应用项目,应用研究方向集中在工业应用,包括建筑行业应用和金属材料 3D 打印成型技术,研究产品试验与工艺按规划进展 [6]
海源复材(002529) - 2016年11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6:44
公司业务交流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包括广州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长信基金、安信证券等 [1] - 时间为2016年11月9日,地点在福建闽侯县荆溪镇铁岭北路2号海源机械公司会议室 [1] - 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刘嘉屹 [1] 产品优势与应用 - 复合材料建筑模板比传统模板质量可靠、省工节材等,符合“以塑代木,以塑代钢”政策,成本降低三分之一,可重复使用上百次,已应用于房地产、地铁等领域,参股子公司与中铁系统合作,进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应用 [2] 传统机械装备业务 - 机械产品分为HE、HF、HC、HP系列全自动液压压机 [2] - 2015年着手资源整合,2016年上半年完成销售和售后服务队伍重组,重新配置资源,投向高端复合材料液压装配产品线,拓展海外市场 [3] 子公司设立 - 10月拟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福建省海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建材机械等,目的是便于智能装备板块独立运作,优化经营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 [3] 海外市场开拓 - 增强国际市场营销资源投放,参加国外展会,发展代理商,在多个空白国家和地区建立销售网络,今年与台湾客户签订两年不少于20万平米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千万量级供货合同,装备拓展东南亚、印度、非洲等海外市场 [4] 营业收入增长原因 - 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产品换型完成,汽车轻量化制品订单下半年批量供货 [4] 3D打印产品情况 - 公司本部研究大型建筑3D打印技术,参股子公司海源三维主要是桌面打印机,在教育、医疗等行业3D运用有一定市场影响力 [5]
海源复材(002529) - 2016年11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6:38
分组1: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优势及应用 - 与传统模板相比,具有质量可靠、省工节材等优势,符合“以塑代木,以塑代钢”政策导向,成本降低三分之一,拆卸简易,可重复使用上百次 [2] - 参股子公司与中铁系统多家公司合作,应用于房地产、地铁等多个施工领域 [2] 分组2:传统机械装备业务发展 - 2015年着手资源整合,2016年上半年完成销售和售后服务队伍重组 [3] - 重新配置资源,重点投向高端复合材料液压装配产品线,拓展海外市场 [3] 分组3:汽车轻量化业务情况 - 前期投入质量体系认证和合作开发,今年上半年通过宇通等用户认证或招标,下半年批量供货,预计成新利润增长点 [3] 分组4:压机市场地位 - 各系列压机产品国内领先,部分国际领先,参与制订相关标准 [4] - 2010年研发成功HET - 2000吨高速复合材料压机,2012年研发成功LFT - D生产线,是全球第二家掌握核心复合材料模压工艺的装备企业 [4] 分组5: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原因 - 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产品换型完成,汽车轻量化制品订单下半年批量供货,制品收入增长在三季度体现 [4] 分组6:合作的葡萄牙IP公司情况 - 有超40年汽车轻量化部件行业经验,拥有复合材料制品技术和生产工艺 [5] - 服务大众等众多客户,客户集中在欧美,积极尝试进入中国市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