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因美(002570)

搜索文档
饮料乳品板块8月4日涨0.95%,东鹏饮料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990.8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4 16:29
板块整体表现 - 饮料乳品板块当日上涨0.95%,领涨股为东鹏饮料(涨3.55%)[1] - 上证指数上涨0.66%至3583.31点,深证成指上涨0.46%至11041.56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分化态势[1][2] 个股涨跌表现 - 东鹏饮料收盘价295.17元,成交量3.10万手,成交额9.11亿元,涨幅居首[1] - 新乳业涨2.47%至16.62元,成交6.99万手[1] - 阳光乳业跌幅最大达9.63%,成交41.21万手[2] - 贝因美跌5.38%,成交353.06万手,成交额25.90亿元[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990.86万元,游资净流出1.03亿元,散户净流入1.43亿元[2] - 东鹏饮料主力净流入8084.09万元(占比8.88%),游资净流入2879.04万元[3] - 伊利股份主力净流入5477.07万元(占比6.61%),但游资净流出1602.12万元[3] - 光明乳业主力净流入1803.46万元(占比14.75%),散户净流出1559.06万元[3] 成交活跃度 - 贝因美成交353.06万手,成交额25.90亿元,为板块最高[2] - 东鹏饮料成交额9.11亿元,阳光乳业成交额6.24亿元[1][2] - 西部牧业成交18.99万手,皇氏集团成交31.65万手[2]
贝因美:坚守5%利润底线 所有品项都没有涨价
证券日报· 2025-08-04 13:06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 - 国家公布育儿补贴方案 对符合法规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年补贴3600元 [2] - 各地计划在8月份陆续开发育儿补贴申领渠道 [2] - 政策落地提升社会生育信心 有望带动新生人口回升并催化母婴市场需求 [2] 公司经营战略 - 贝因美将"只赚5%"作为企业主要经营战略 主动将利润让渡给消费者 [2] - 公司坚持在保证高质量产品前提下为消费者省钱 强调赚取"良心钱"而非陷入低价陷阱 [2] - 低利润模式迫使企业严控成本 提升产品效率并加大研发投入 [3] - 5%利润红线体现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视企业良心为珍贵品牌资产 [3] 产品品质管控 - 公司建立"科学配方+国际标准化体系+全球领先智造技术"的全流程管控体系 [3] - 拥有自建奶粉和纸尿裤两大母婴主品工厂 实现自主严格品质掌控 [3] 消费者透明度建设 - 上线"透明成本"查询系统 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看产品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成本构成 [2] - 所有产品品项均未涨价 积极响应国家降低生育成本的政策方向 [2] 行业竞争态势 - 母婴行业存在价格敏感度与品质关注度双高特征 [2] -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企业经营理念决定品牌走向 [3] - 低利润模式有助于建立消费者信任 实现永续经营目标 [3]
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02 12:14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 - 2025年1月1日起全国实施育儿现金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3周岁,政策公布前出生未满3岁婴幼儿可按月折算领取[4] - 按2000万婴幼儿计算,年补贴规模720亿元,假设60%用于母婴消费,行业年消费增量约432亿元[6] - 中央财政设立"育儿补贴补助资金",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中央财政承担约90%[8] - 补贴申领以线上系统为主,部分地区已实现"免申即享"模式,如安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9] 政策影响分析 - 0-3岁婴幼儿年均养育成本约2.5万元,补贴覆盖14.4%直接成本,有望拉动社零增长0.2个百分点[11] - 千亿补贴可带动母婴、医疗、教育等领域3000亿以上消费增量,乳业板块政策次日涨幅显著(骑士乳业+26%,贝因美等+10%)[6][11] - 专家观点分化:乐观派认为政策释放强信号缓解生育焦虑,审慎派认为少子化趋势难因补贴改变[13][15] 母婴行业投资机会 - 基础刚需品率先受益:3600元补贴可覆盖30%奶粉支出,纸尿裤等必需品需求提升[17] - 早教设备与益智玩具需求增长,乐高、布鲁可等品牌受益[17] - 托育服务市场预计2030年达2323亿元,亲子出行等体验式消费增速亮眼[19] - 智能母婴硬件(温奶器、吸奶器等)成为行业新增长点[22] 企业应对策略 - 产品定位:聚焦奶粉/纸尿裤等占养育成本30%以上的必需品,飞鹤/伊利/君乐宝已推出12-16亿元企业补贴计划[20] - 市场分层:下沉市场推小规格包装(如200元/罐奶粉),高线城市推高端/功能性产品[22] - 渠道优化:联合孩子王等母婴连锁强化"门店体验+会员体系",低线城市布点小型母婴店结合即时配送[24] - 服务升级:月子中心/托育机构需提升体验,避免野蛮拉客[24]
控股股东重整或动摇贝因美控制权 昔日行业龙头转型遇困
中国经营报· 2025-08-02 05:14
控股股东债务危机 - 控股股东小贝大美控股因流动性紧张向法院提交预重整申请,法院已受理[2] - 控股股东持有公司12.28%股份,其中98.85%处于质押或冻结状态[2] - 重整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或从12%稀释至5%以下[3] - 控股股东实控人谢宏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存在交叉管理[4] - 2021-2022年控股股东曾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4785万元[4] - 2024年6月控股股东资产负债率高达92.98%[4]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强调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目前经营正常[2][4] - 2011年上市时市场份额8.2%,2013年营收达61亿元峰值[5] - 2016-2017年连续亏损18.38亿元,市值蒸发逾200亿元[5] - 2024年营收27.73亿元,净利润1.03亿元,未达预期目标[5] - 2025年一季度末短期借款11.09亿元,流动负债23.08亿元占总负债97.84%[6] 多元化转型战略 - 2018年提出"母婴生态圈"战略,后转向"全家营养"概念[5] - 涉足宠物食品领域,2024年推出四大系列宠物产品[5] - 2018年获批国内首个特医食品注册证书,但市场份额已被超越[6] - 2024年奶粉业务贡献90.43%营收,新业务占比不足10%[6] - 管理层变动频繁,2021年4位高管相继离职[7] 行业竞争格局 - 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集中度提升,面临头部企业强力挤压[2] - 新生儿出生率下滑导致市场规模缩水,行业进入存量竞争[7] - 飞鹤投入12亿元生育补贴,伊利、君乐宝投入16亿元[7] - 高端奶粉市场竞争激烈,需面对国际品牌主导地位[8] - 公司提出"只赚5%"低利润率战略,通过性价比扩大份额[9] 专家建议 - 建议聚焦200-300元价格带高性价比产品[9] - 利用特医资质切入过敏、早产等细分市场[9] - 将过剩产能改造为营养品柔性产线出口东南亚[9] - 需加强市场研究,打造市场认可度高的拳头产品[9]
龙虎榜揭秘:3股获机构亿元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21:46
市场表现 - 8月1日沪指下跌0.37%,机构现身35只个股龙虎榜,合计净买入2.09亿元,其中净买入16只,净卖出19只 [1] - 机构净买入个股平均上涨4.27%,涨幅强于沪指,东杰智能、科拓生物等涨停 [3] - 近一个月机构净买入个股次日上涨概率为46.54%,上榜后3日上涨概率为39.94% [3] 机构净买入个股 - 天府文旅获机构净买入1.52亿元,收盘涨停,换手率25.38%,成交额23.01亿元,资金净流入1.72亿元 [2][5] - 深桑达A获机构净买入1.04亿元,收盘涨停,换手率6.83%,成交额17.98亿元,资金净流入2.70亿元 [2][5] - 亚太药业获机构净买入1.02亿元,收盘涨停,换手率41.49%,成交额22.01亿元,资金净流入2.08亿元 [2][5] - 新恒汇获机构净买入7762.80万元,涨幅14.37%,换手率50.77% [5] - 华森制药获机构净买入4635.90万元,涨幅10.03%,换手率12.37% [5] 机构净卖出个股 - 北方长龙遭机构净卖出1.08亿元,换手率60.47%,资金净流出9381.93万元 [3][6] - 可川科技遭机构净卖出7288.38万元,换手率30.38%,资金净流入6464.73万元 [3][6] - 金陵体育遭机构净卖出3515.56万元,跌幅17.42%,资金净流出1.27亿元 [4][6] 业绩表现 - 机构净买入个股中,5只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3只预增,亚太药业预计净利润中值1.05亿元,同比增幅1817.74% [3] 深沪股通动向 - 深沪股通现身13只个股龙虎榜,捷佳伟创获净买入1.72亿元,贝因美获净买入7640.23万元,双良节能获净买入6860.80万元 [7][8] - 易点天下遭净卖出7359.36万元,长城军工遭净卖出4728.00万元,金杯电工遭净卖出3439.72万元 [7][8]
龙虎榜 贝因美上涨2.09%,一线游资东财拉萨团结路第一卖出4214.78万元
金融界· 2025-08-01 18:20
股价表现与交易活跃度 - 8月1日公司股价上涨2.09%并登上龙虎榜 日换手率达20% [1] - 一线游资参与当日交易并呈现卖出态势 [1] 资金流向与营业部交易 - 买入前五营业部合计买入4.11亿元 卖出前五合计卖出2.80亿元 净买入额1.31亿元 [1] - 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15438.70万元同时卖出7798.50万元 实现净买入7640.2万元 [2] - 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一营业部买入5306.46万元并卖出4214.78万元 净买入1091.68万元 [2] - 中信建投重庆龙山路营业部买入4368.94万元仅卖出131.47万元 净买入4237.47万元 [2] - 东方财富证券拉萨金融城南环路营业部卖出4776.48万元同时买入3933.07万元 净卖出843.41万元 [2] 主要卖方营业部 - 东方财富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二营业部卖出4185.20万元同时买入3785.15万元 净卖出400.05万元 [2] - 东方财富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一营业部卖出3791.68万元同时买入3751.61万元 净卖出40.07万元 [2]
贝因美换手率38.47%,深股通龙虎榜上净买入7640.23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7: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公司股价单日上涨2.09%,成交额32.66亿元,换手率38.47%,振幅13.23% [2] - 近半年累计22次登上龙虎榜,上榜后次日股价平均涨1.10%,5日内平均涨1.92% [2]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8511.49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入9554.08万元,但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62亿元 [2] 龙虎榜交易明细 - 深股通为最大多空方,买入1.54亿元同时卖出7798.50万元,实现净买入7640.23万元 [2] - 前五大营业部合计成交6.92亿元,买入总额4.11亿元,卖出总额2.80亿元,净买入1.31亿元 [2] - 东方财富证券旗下营业部频繁现身买卖双方,拉萨团结路第一营业部买入5306.46万元同时卖出4214.78万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深股通与营业部席位形成合力,合计净买入1.31亿元,其中营业部席位净买入5436.37万元 [2] - 特大单资金呈现积极流入态势,但大单资金净流出1042.59万元,显示资金分歧 [2] - 高频交易特征明显,单日换手率38.47%触发龙虎榜披露条件 [2]
饮料乳品板块8月1日涨0.45%,贝因美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8208.2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1 16:27
板块表现 - 饮料乳品板块当日上涨0.45% 跑赢上证指数(跌0.37%)和深证成指(跌0.17%)[1] - 贝因美以2.09%涨幅领涨板块 收盘价7.81元 成交415.49万手[1] - 东鹏饮料涨幅1.33% 收盘价285.05元 成交2.06万手[1] 个股涨跌 - 海融科技上涨1.05%至26.05元 泉阳泉上涨0.69%至7.33元[1] - 伊利股份微涨0.36%至27.51元 成交34.74万手 成交额达9.54亿元[1] - 板块内10只个股实现上涨 涨幅区间为0.36%-2.09%[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8208.22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9111.6万元 游资净流出1.73亿元[1] - 伊利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761.69万元 占比8.13% 但遭游资净流出6061.87万元[2] - 东鹏饮料主力净流入7666.34万元 占比13.09% 游资净流出2062.48万元[2] - 贝因美主力净流入5384.89万元 占比1.65% 游资净流出4241.84万元[2]
贝因美: 关于公司非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26
公司人事变动 - 董事陈玉泉因达法定退休年龄辞去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 [1] - 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且未持有公司股票 [1] - 辞职不影响董事会正常运行 公司将尽快完成董事补选工作 [1] 公司治理结构 - 辞职未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 符合公司章程及法律法规要求 [1] - 陈玉泉原定任期至第九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1] 董事任职评价 - 陈玉泉在任职期间恪尽职守勤勉尽责 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 - 公司及董事会对陈玉泉任职期间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1]
国家育儿补贴出炉 贝因美等12只婴童概念股三连涨
新京报· 2025-07-31 21:58
政策内容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将于2025年1月1日实施 补贴对象为符合法规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直至年满3周岁 [1] 股市反应 - A股婴童概念板块共150只股票中 7月29日至31日期间有124只股票曾出现收盘上涨 [1] - 12只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上涨 包括贝因美和阳光乳业等企业 [1] - 阳光乳业连续三日收盘涨停 总市值累计增长约12.74亿元 [1] 行业影响分析 - 现金补贴形式将增加育儿家庭可支配收入 直接利好婴幼儿配方奶粉消费规模提升 [1] - 当前原奶价格已持续下探至较低位置 预计随着产能去化和喷粉存量消化 原奶供给过剩局面将改善 [1] - 育儿补贴政策带动人口改善预期 有望提升乳品需求并优化乳品供需结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