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标权纠纷
icon
搜索文档
无印良品商标权之争迎最新进展 MUJI、北京棉田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22:57
最高法院裁定结果 - 最高法院驳回MUJI无印良品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画的再审申请,维持北京棉田第24类无印良品商标的合法有效注册状态 [1] - MUJI无印良品表示该裁定仅涉及极个别商品商标问题,不影响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领域继续合法使用"无印良品"商标 [1] - 北京棉田董事长马涛认为这不是案件结束,而是新一轮商业大战的开始,最终目标是划定各自经营边界 [1] 双方经营现状 - 北京棉田目前主要经营家纺领域,拥有近300家线上门店和200多家线下门店,预计2024年无印良品家纺领域规模达40亿元 [1] - MUJI无印良品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经营20年,商品类目涵盖服装、纺织品、家具、美妆、食品等 [3] - 北京棉田旗下品牌在线上使用"无印良品"中文名称,线下部分门店增加"Natural Mill"标识以增强区分度 [4] 消费者混淆情况 - 天猫平台存在四家不同企业运营的"无印良品"相关旗舰店,工商信息和法人代表各不相同 [1] - 微信平台有"无印良品NaturalMill"小程序,运营方为无印良品(杭州)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获北京棉田授权使用24类商标 [2] - 线下商场存在"无印良品Natural Mill"或"无印工坊Natural Mill"快闪店,外观与MUJI无印良品相似,使用红底白字招牌 [2] 商标历史纠纷 - 纠纷始于2000年前后中国商标审查宽松时期,类似案例包括"迈克尔·乔丹"与"乔丹体育"等 [3] - "无印良品"商标(注册号1561046)最早由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2000年注册,2004年转让给北京棉田 [3] - 日本良品计画在中国大多数商标类别注册了"無印良品"商标,但第24类因被抢先注册而未能获得 [5] 官方销售渠道 - MUJI无印良品在中国有10个官方授权线上销售渠道,包括自有商城、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 [5][6] - 官方店铺均使用"MUJI無印良品"名称,与北京棉田旗下使用"无印良品"中文名称的店铺形成区分 [5]
两家纳米公司都看上这个词 长期争执后,细分行业龙头天奈科技一商标被裁定无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5 13:36
商标权纠纷 - 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天奈科技第9482440号"Cnano及图"商标无效宣告,申请人为山东大展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1] - 天奈科技已组织专业团队研究裁定书内容,并计划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诉讼程序预计耗时较长 [2] - 天奈科技在2023年5月一审胜诉大展纳米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法院判决大展纳米停止使用含"cnano"标识的域名和邮箱,并赔偿15万元 [5]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天奈科技主要从事纳米级碳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碳纳米管粉体和导电浆料 [2] - 2022年至2024年,天奈科技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0.3%、46.7%和53.2%,行业排名第一 [2] - 大展纳米成立于2011年,业务与天奈科技部分重叠,同样专注于碳纳米材料研发与应用 [2] 商标争议细节 - 天奈科技于2011年注册第9482440号和第9482413号"Cnano"商标,认为该标识已与公司形成稳定对应关系 [6] - 大展纳米官网域名、邮箱及1688店铺域名均含有"cnano"一词,天奈科技认为此举易导致消费者混淆 [6] - 天奈科技在一审诉讼中提交了104份证据支持其主张 [7] 争议影响评估 - 天奈科技预计即使争议商标最终无效,也不会对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4] - 公司强调下游客户和供应商的选择决策不依赖争议商标 [2]
“无印良品”山寨店泛滥,商誉攀附为何愈演愈烈?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07:10
商标纠纷背景 - MUJI无印良品与北京棉田的商标权纠纷已持续近20年,源自2000年前后中国商标审查宽松时期,北京棉田通过转让获得"无印良品"24类商标(布料床单) [5][13] - 北京棉田自2000-2024年累计申请165个与"无印良品"相关商标,包括无印工坊NATURAL MILL等,目前13个"无印良品"商标为有效状态 [11] - 类似案例包括"迈克尔·乔丹"与"乔丹体育"、"New Balance"与"纽巴伦"的诉讼纠纷 [6][18] 市场混淆现状 - 线上存在"无印良品家纺旗舰店"等非MUJI官方店铺,客服声称获"无印良品(中国)官方授权",实际为北京棉田关联企业运营 [7][8] - 线下出现"无印工坊Natural Mill"等门店,采用红底白字招牌与MUJI高度相似,商品涵盖家纺/服饰/日用品等,部分商品标注"低至3折" [10][12] - MUJI客服部门2023年6月收到近50起关于棉田产品的投诉,消费者因KOL引流至棉田本地生活号产生混淆 [9] 法律诉讼进展 - 最高人民法院终审认定北京棉田批量注册行为构成"以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相关商标被宣告无效 [14] - 北京棉田在24类商标范围外拓展25类服装/21类餐厨等品类,涉嫌违反《商标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 [15][18] - 双方过去十年诉讼案件近百起,MUJI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画拥有3/4/8/21/25类全品类商标 [13][15] 商业扩张动态 - 北京棉田通过子公司无印良品(杭州)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开展招商,计划2026年实现5000家门店、100亿终端销售额 [16][17] - 其"千城万店"战略覆盖家纺/家居/服饰等上千SKU,招商素材中门店设计与MUJI高度相似 [16][17] - 小程序"无印良品NaturalMill"销售超出24类范围的商品,运营主体为棉田授权企业 [12][15] 行业环境变化 - 2001年加入WTO后国内商标抢注现象频发,当前法律已加强对恶意注册的治理 [19] -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等政策推动品牌建设,消费者对山寨品牌容忍度降低 [20] - 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国产原创品牌崛起,显示市场更认可自主创新而非模仿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