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信股份(002706)
搜索文档
良信股份(002706) - 2020年6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10:32
公司基本面 - 公司目前产能恢复情况良好,产能达到去年的1.5倍 [1] - 订单情况较为充足 [1] 下游行业增速 - 今年下游通讯行业增速较快,主要受益于5G基站建设 [1] - 房地产行业预计会有不错的增长 [2] - 电力、工建、公商建行业投入较多资源开发产品和客户,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替代外资品牌 [2] 未来行业增长 - 未来2-3年,预计在地产、通信、电力市场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 公司战略 - 公司将专注于高端低压电器领域,成为智能化高端低压电气系统解决方案专家 [2] - 围绕主业进行组织变革和管理,加大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投入,实现销售收入持续有效增长 [2] 海盐基地建设 - 海盐基地定位为生产制造基地,未来将建设装配车间和部分关键零部件生产车间 [2] - 致力于将海盐基地建设为国内一流的数字化工厂,提升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满足客户差异化定制需求 [2]
良信股份(002706) - 2017年9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10:01
市场概况与竞争格局 - 国内低压电器市场容量约为700-750亿元 [2] - 市场按定位划分为S1、S2、S3市场,其中S1、S2市场约占50%份额 [3] - S2市场为国产品牌高端市场,预计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 [3] 销售模式与产品差异 - 公司采用BtoB销售模式,主导市场开发,代理商负责物流和配送 [3] - 公司产品与国外品牌价格存在差异,但不同应用场合差异幅度不同 [4] - 国内低压电器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品牌影响力、研发能力等方面仍有差距,但差距正在缩小 [4] 海外市场与房地产调控影响 - 公司已在瑞典、印度尼西亚、美国设立海外办事机构,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4] -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主要影响民用住宅类建筑,对公司整体业务影响不大 [5] 原材料成本与成本控制 - 公司产品制造成本中原材料成本约占80% [5] - 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长期来看会对公司制造成本带来影响,但公司通过采购专家团和双供方选择等方式控制成本 [6] 未来发展与战略规划 - 低压电器市场涉及建筑、电信、电力、新能源等十大行业 [6] - 公司未来三至五年战略是专注于高端低压元器件研发、制造,拓展智能电工及智能家居业务 [7] - 公司目标是成为国内低压电器高端市场的领导者 [7]
良信股份(002706) - 2017年9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58
公司概况 - 国内低压电器行业高端市场领先者,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26.03% [2] - 主导产品终端电器销售收入和数量在高端市场名列前茅,多次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产品符合 RoHS 指令要求,获 CCC、CE、TÜV 和美国 UL 认证 [2] - 2005 至今为高新技术企业,2016 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 - 主导产品有终端电器、配电电器、控制电器三大类,近期收购上海良信智能电工有限公司,拓展智能电工及智能家居业务 [2] - 核心高管团队成员有 30 年以上行业及专业经验,大部分是创业股东,倡导“分享”理念 [2][3] - 有 800 余人专业化研发、营销、管理团队(不含生产人员),06 年开始实施“WIN 计划”,每年招聘 30 - 50 名储备干部 [3] - 产品定位 3.5 代,掌握第三代核心技术并延伸,研发第三代最先进技术及第四代技术 [3] - 拥有专利 330 项,其中发明 44 项,实用新型 224 项,外观设计 62 项 [3] 市场情况 - 低压电器市场总容量约 700 - 750 亿元,中高端市场约占 50%,良信公司占比仅约 3% [3][4] - 国内低压电器市场充分竞争,按定位分为 S1、S2、S3 市场,S1、S2 市场约占 50% 份额,良信公司占比约 3% [4] - 主要客户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区域,包括电信、房地产、电力等行业客户 [5] - 业内部分同行靠代理商销售,良信市场开发由公司主导,代理商负责物流配送和货款回笼 [5] 业务影响 -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侧重民用住宅类建筑,公司在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业务拓展较快,整体影响不大 [5][6] - 上半年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产品制造成本中原材料成本约占 80%,但因采购零部件,价格传导有时间差 [6] - 公司有采购专家团,通过设计端优化和多供方选择控制采购成本,上半年成效较好 [7] 毛利维持举措 - 把控产品价格,不参与恶性竞争;扩大采购规模,实施物料成本优化方案;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新产品,提升销售份额 [7] - 聚焦目标行业高端客户,快速响应满足差异化需求,寻求进口品牌替代,获取高附加值 [8] - 希望原材料市场价格平稳,通过研发推出新产品和差异化产品,提升附加值和销售份额,提升组织管理能力,降低管理成本 [8] 未来规划 - 深度挖掘现有客户资源,开发新需求,加大对新能源、电力等行业新客户的开发力度 [9] - 未来三 - 五年集中资源,专注高端低压元器件研发制造,完善产品系列,拓展智能电工及智能家居业务,提升研发和装备能力,成为国内低压电器高端市场领导者 [9]
良信股份(002706) - 2017年8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54
公司概况 - 国内低压电器行业高端市场领先者,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6.03% [3] - 主导产品终端电器销售收入和数量在高端市场名列前茅,多次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产品符合RoHS指令要求,获CCC、CE、TÜV和美国UL认证,2005年至今为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3] - 主导产品有终端电器、配电电器、控制电器三大类,近期收购上海良信智能电工有限公司,拓展智能电工及智能家居业务 [3] - 核心高管团队成员均有30年以上行业及专业经验,大部分是创业股东,倡导“分享”理念 [3] - 有800余人专业化研发、营销、管理团队(不含生产人员),06年开始实施“WIN计划”,每年校园招聘30 - 50名储备干部 [4] - 产品定位3.5代,掌握第三代核心技术并延伸,研发第三代最先进技术及第四代技术 [4] - 低压电器市场总容量约700 - 750亿元,中高端市场约占50%,公司占比仅约3% [4] - 近三年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超5%,拥有专利330项,其中发明44项,实用新型224项,外观设计62项 [4] - 营销立足于高端客户集中行业,主导市场开发,在房地产、电信、新能源等行业成效明显 [4][5] 交流环节 原材料价格影响 - 产品制造成本中原材料成本约占80%,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长期会影响制造成本,但传导有时间差 [5] - 注重成本控制,有采购专家团规划物料成本优化方案,采购规模增大议价能力增强,设计端优化物料工艺,选择双供方或多供方设定降本目标,上半年成效较好 [6] 客户分布与销售模式 - 主要客户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区域,包括电信、房地产、电力等客户 [6][7] - 同行多靠代理商销售,市场和客户开发由代理商负责;公司主导市场开发,代理商负责物流配送和货款回笼 [7] 产品价格与企业差距 - 产品与国外品牌价格差异因应用场合而异 [7] - 国内低压电器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品牌影响力、研发能力等方面有差距,但差距在缩小 [7] 毛利率可持续性 - 把控产品价格,不参与恶性竞争;扩大采购规模,优化物料成本;加大研发投入,升级产品,提升新产品销售份额 [8] - 聚焦目标行业高端客户,快速响应满足差异化需求,寻求进口品牌替代,获取高附加值 [8] - 外部希望原材料价格平稳,内部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新产品和差异化产品,提升附加值和销售份额,提升组织管理能力,降低管理成本 [8][9] 房地产调控影响 - 建筑市场业务分民用、公共、工业建筑,调控侧重民用住宅,公司在公共和工业建筑业务拓展快,整体影响不大 [9] 未来行业介入 - 低压电器市场有十大行业,高端产品需求和市场份额将增大 [9][10] - 深度挖掘现有客户资源,开发新需求,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开发新能源、电力等行业新客户 [10] 其他活动 - 参观终端生产线、配电生产线、工控生产线、实验站 [10]
良信股份(002706) - 2017年8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46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公司是国内低压电器行业高端市场的领先者,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6.03% [3] - 主导产品终端电器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数量在高端市场中已居于前列 [3] - 低压电器市场总容量约700-750亿元,中高端市场约占50%,目前公司占比仅约3%,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5]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导产品有终端电器、配电电器、控制电器三大类,近期收购上海良信智能电工有限公司,准备拓展智能电工及智能家居业务 [4] - 低压电器产品发展至今经历了四代,公司产品定位是3.5代,已掌握第三代核心技术,并集中力量进行第三代最先进技术及第四代技术的研发 [4] - 公司研发体系护航长期技术优势,近三年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均超过5%,目前拥有专利330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224项,外观设计62项 [5] 客户与销售模式 - 公司主要客户分布在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主要客户有电信客户、房地产客户、电力和二次电力客户、工控客户、新能源客户等 [6] - 公司营销采用BtoB的销售模式,公司主导市场开发工作,代理商负责物流和配送以及后期的货款回笼 [6] - 公司产品与国外品牌产品价格方面存在差异,但不同应用场合差异幅度有所不同,国内低压电器企业与外资企业相比在品牌影响力、研发能力、技术积累、资金积累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来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7] 研发与未来方向 - 公司拥有一支300人左右的研发及技术团队,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均在5%以上,其中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7.13% [8] - 未来研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智能结构与材料、通讯与网络、仿真与设计、可靠性与检测、电子与电路优化、系统集成等方面 [8] - 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8] 毛利率与市场策略 - 直接影响毛利率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产品售价、制造成本、销售结构,公司目前对产品价格有着严格的把控,通过产品品质和优质服务提升竞争力,不参与价格恶性竞争 [9] - 公司主要聚焦于目标行业的高端客户,企业能力与产品定位相配称,通过快速响应以便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在目标行业和目标客户上寻求进口品牌替代,通过差异化服务获取相对较高的附加值 [9] - 要长期保持较高的毛利率,从外部环境来看,寄希望于未来原材料市场价格能够平稳,不要有大的波动;从公司内部来看,更主要的是通过公司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及差异化产品,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新产品销售的份额,从而力争保持较高的毛利率 [9] 未来市场拓展 - 低压电器市场有十大行业,比如建筑、电信、电力、新能源、石化、冶金、轨交、工业自动化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端产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市场份额也会越来越高 [10] - 未来公司将对现有的客户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不断开发现有客户新的需求,同时,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加大对新能源、电力、冶金、工控、数据中心等行业新客户的开发 [10]
良信股份(00270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00:00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10.82亿元,同比增长3.26%[6] - 2022年1-9月营业总收入29.63亿元,较上年同期28.24亿元增长4.9%[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1.34亿元,同比下降5.99%[6] - 公司净利润为3.49亿元人民币,较上期3.46亿元略有增长[2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438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3411元[32] 成本和费用 - 2022年1-9月营业成本20.35亿元,较上年同期17.99亿元增长13.1%[26] - 财务费用较上期减少117.56%,主要因货币资金利息收入增加[1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1.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4.65%[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亿元人民币,较上期3632.66万元大幅增长244.7%[3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1.42亿元,较上期22.58亿元下降5.1%[33]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01亿元,较上期1.65亿元增长21.6%[3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6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购建长期资产支付3.37亿元及支付其他投资活动5亿元[3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期增加918.86%,主要因非公开发行股票[1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4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15.05亿元[3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81亿元,较期初5.87亿元增长101.2%[3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96.02%,主要因非公开发行股票所致[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12.06亿元,较2021年末6.15亿元增长96.1%[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达5.00亿元,2021年末该项为0元[20] - 应收账款为5.99亿元,较2021年末5.37亿元增长11.6%[20] - 存货为5.62亿元,较2021年末5.07亿元增长10.8%[20] - 流动资产合计35.22亿元,较2021年末25.04亿元增长40.7%[20] - 在建工程8.44亿元,较2021年末6.04亿元增长39.7%[23]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56.9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94%[6] - 资产总计56.97亿元,较2021年末44.18亿元增长28.9%[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8.80亿元,较上年度末大幅增长75.85%[6] - 资本公积较期初激增574.78%,主要因非公开发行股票所致[10]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5,403户[13] - 任思龙持股比例为9.44%,持股数量为106,064,33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79,548,247股,质押股份26,184,780股[1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81%,持股数量为98,981,364股,无限售条件股份98,981,364股[13] - 丁发晖、陈平、樊剑军持股比例均为5.14%,持股数量均为57,698,550股左右,有限售条件股份均为43,273,912股左右[13] - 任思荣持股比例为4.56%,持股数量为51,202,328股,无限售条件股份51,202,328股,质押股份8,906,000股[13] - UBS AG持股比例为3.73%,持股数量为41,936,520股,有限售条件股份24,760,601股[13] 非公开发行股票 - 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调整后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20.5百万元(152,050万元)[16] - 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03,824,730股(含本数),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20%[16] - 非公开发行股票决议有效期延长至2023年7月19日[16]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智能型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16] 其他财务数据 - 投资收益较上期减少162.00%,主要因无理财产品到期确认收益[10] - 信用减值损失为166.59万元,较上期-2524.94万元改善明显[29] - 资产减值损失为-328.88万元,较上期-261.68万元扩大25.7%[29]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0元,总股本基数1,119,625,020股[19]
良信股份(002706)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30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18.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5%[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1%[26] - 基本每股收益0.2142元/股,同比增长5.26%[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2%[26] - 营业收入为18.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5%[4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6%至18.29亿元人民币[170] - 净利润同比增长5.5%至2.15亿元人民币[167] - 基本每股收益增长5.3%至0.2142元[169]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0.1%至2.39亿元人民币[173] - 公司营业总收入从2021年半年度177.61亿元增长至2022年半年度188.17亿元,同比增长5.9%[16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为12.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6%[41] - 销售费用为1.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84%[41] - 财务费用为19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65%,主要因银行贷款利息减少及汇兑损益收益增加[41] - 研发投入为1.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19%,主要因疫情封闭期间研发费用减少[4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3.9%至12.79亿元人民币[16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9.2%至1.19亿元人民币[167]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2.9%至1.51亿元人民币[167] - 所得税费用同比大幅增长333%至4256万元人民币[167]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14.6%至-643万元人民币[167]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9%至223万元人民币[16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460.46%[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460.46%[4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4.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1年上半年的-3533万元改善至2022年上半年的1.27亿元[17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7.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174]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0%[17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2.22亿元有所改善[17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6%[17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177]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50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2689万元显著改善[181]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73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526万元有所扩大[181]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0%[181] 业务线表现 - 配电电器产品收入为10.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4%,占总收入57.21%[44] - 终端电器产品收入为5.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78%,占总收入30.80%[41][44] - 国外销售收入为6969.5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99%[4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至5.88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42%至13.50%[45] - 应收账款增加至6.30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30%至14.46%[45] - 存货增加至5.93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12%至13.61%[45] - 在建工程增加至7.45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44%至17.12%,主因海盐基地建设投入[45] - 长期借款增加至4.09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00%至9.39%,主因海盐基地建设贷款增加[48] - 短期借款减少至1.21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47%至2.80%[45] - 货币资金为5.88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2.68%[150] - 应收账款为6.30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7.27%[150] - 存货为5.9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6.82%[150] - 在建工程为7.45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3.41%[153] - 短期借款为1.21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35.33%[153] - 应付票据为1.29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64.44%[153] - 应付职工薪酬为6895.57万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52.53%[153]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2年初5.45亿元减少至2022年6月末5.30亿元,下降2.6%[159]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2年初5.54亿元增加至2022年6月末6.62亿元,增长19.5%[159] - 公司存货从2022年初4.58亿元增加至2022年6月末5.30亿元,增长15.8%[159] - 公司短期借款从2022年初1.89亿元减少至2022年6月末1.22亿元,下降35.4%[159] - 公司应付账款从2022年初8.56亿元减少至2022年6月末7.88亿元,下降7.9%[159]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从2022年初16.79亿元减少至2022年6月末12.31亿元,下降26.7%[161]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2年初8.86亿元增加至2022年6月末11.01亿元,增长24.2%[156] - 公司长期借款从2022年初3.27亿元增加至2022年6月末4.09亿元,增长25.2%[156]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2年初40.03亿元减少至2022年6月末38.32亿元,下降4.3%[161]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1%,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6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1.56%[26]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含税),总股本11.19亿股[7] - 可分配利润为1,100,663,414.09元[7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含税)[68] - 现金分红总额为223,925,004.00元[68] - 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1,119,625,020股[68] - 公司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实现可供分配利润的30%[80] - 股本本期期末余额为1,019,123,653元,与上年期末余额一致[1][187] - 资本公积本期期末余额为260,532,601.04元,较上年期末增加13,871,604.12元(增幅5.6%)[1][18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库存股减少26,600,223.08元至148,081,661.56元[1][187] - 未分配利润本期期末余额为1,100,663,414.09元,较上年期末增加214,643,128.15元(增幅24.2%)[1][187]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期末余额为2,461,267,866.76元,较上年期末增加255,114,955.35元(增幅11.6%)[1][187] - 综合收益总额为214,643,128.15元,占所有者权益变动总额的84.1%[1]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40,756,311.12元,其中资本公积增加14,156,088.04元,库存股减少26,600,223.08元[1] - 上年同期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34,386,758.50元[18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年初2,301,068,757.89元增长至期末2,580,786,444.39元,增加279,717,686.50元[195][198]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981,278,818.02元增长至期末1,220,533,623.32元,增加239,254,805.30元[195][198] - 资本公积从年初246,318,311.32元增长至期末260,180,969.44元,增加13,862,658.12元[195][198] - 库存股从年初174,681,884.64元减少至期末148,081,661.56元,减少26,600,223.08元[195][198]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40,747,365.12元[195] - 综合收益总额贡献239,254,805.30元[195] - 其他权益工具变动导致资本公积减少284,483.92元[198] - 股本保持稳定为1,019,123,653.00元[195][198] - 盈余公积保持稳定为229,029,860.19元[195][198]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234,386,758.50元[200] 投资和重大项目 - 报告期投资额1.61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6.40%[53] - 海盐基地项目累计投入9.547亿元人民币,进度40.03%,累计亏损0.236亿元人民币[54] - 受限货币资金合计0.371亿元人民币,含保证金0.268亿元及银行保留余额0.103亿元[50]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4,909,653股至212,127,046股,占比降至20.81%[123]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24,909,653股至806,996,607股,占比升至79.19%[123] - 股份总数保持1,019,123,653股不变[123] - 股东任思龙持股10.41%且质押27,584,313股[12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9.14%且报告期内增持11,827,084股[128] - 一致行动人任思龙、樊剑军、陈平、丁发晖合计持股约27.39%[128][132] - 任思荣持股5.02%,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1,202,328股[13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93,169,018股,占比最高[134] - 任思龙与任思荣为姐弟关系,任思龙等四人签订一致行动协议[137] - 上年同期股本增加234,386,758.00元至784,736,895.00元(增幅29.9%)[189] - 上年同期资本公积减少199,450,197.08元至432,430,076.06元(降幅46.1%)[189] - 股本从784,736,895.00元增加至1,019,123,653.00元,增长29.9%[200] - 资本公积从432,430,076.06元减少至232,979,878.98元,下降46.1%[200] - 库存股从110,022,475.64元减少至52,921,712.90元,下降51.9%[200] - 未分配利润从795,579,400.75元减少至778,550,245.53元,下降2.1%[20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085,077,514.61元减少至2,045,884,157.57元,下降1.9%[200] - 综合收益总额为217,357,603.28元[200]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34,936,560.92元[200] -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234,386,758.00元[200] 员工激励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582名员工[73]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的股票总额为8,940,520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0.88%[73] - 15名员工持股对象在报告期内离职[73] - 董事乔嗣健在员工持股计划中报告期末持股数为254,800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0.03%[73] 公司治理和合规 - 报告期未发生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89] - 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90] - 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1年)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83] - 公司通过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17年2月)[83] - 公司通过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9年4月)[85] - 公司建立六标合一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涵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领域[85]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30%[65] - 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5.96%[65] 担保和关联交易 - 公司为子公司良信电器(海盐)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5亿元,实际担保金额4.5亿元[109]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1.2亿元[109]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45,000万元[113]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8.28%[113] - 报告期末已审批担保额度合计为100,000万元[113] - 报告期内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2,000万元[113] - 公司向上海盛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出租厂房年租金为569.5797万元[107] 其他重要事项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642.09万元人民币[29] - 总资产43.5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37%[26] - 投资性房地产减少至0.26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02%至0.62%[45]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404项,其中发明专利124项[37]
良信股份(002706)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00: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8.0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17.6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175.2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4%[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同比增长16.67%[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7元/股,同比增长16.67%[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0%,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1.58%至801,414,656.66元[25] - 净利润同比增长12.72%至72,176,393.04元[2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2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9.61%至535,492,916.68元[2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9.26%至55,553,303.76元[2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8.53%至81,954,519.36元[25]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24.44%至7,448,245.63元[28]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43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5.5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14,319,238.63元[3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大幅增长122.46%至545,182,262.05元[3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7.30%至669,284,344.26元[3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450.95万元,对比上年同期1.39亿元[34] - 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8450.95万元,较上年同期1.39亿元减少39.2%[34] - 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247.69万元,较上年同期2.92亿元下降99.2%[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96亿元,上年同期减少1.01亿元[3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90亿元,较期初5.87亿元减少50.5%[34] 资产项目变动 - 货币资金从年初6.15亿元减少至3.05亿元,降幅50.4%[14] - 应收票据从年初1.25亿元减少至7285万元,降幅41.8%[14] - 应收款项融资从年初6.49亿元减少至4.47亿元,降幅31.2%[14] - 存货从年初5.08亿元增加至6.01亿元,增幅18.3%[14] - 流动资产合计从年初25.04亿元减少至20.76亿元,降幅17.1%[14][17] - 总资产为40.58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8.15%[3] 负债和权益变动 - 短期借款从年初1.89亿元减少至1.26亿元,降幅33.4%[17] - 应付票据从年初3.65亿元减少至1.69亿元,降幅53.8%[17] - 应付账款从年初9.33亿元减少至7.45亿元,降幅20.2%[17] - 长期借款从年初3.27亿元增加至3.97亿元,增幅21.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2.8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52%[3]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8.86亿元增加至9.58亿元,增幅8.1%[21] 筹资活动相关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70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3.93亿元下降82.2%[34]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6317.07万元[34] - 分配股利及偿付利息支付现金435.24万元,较上年同期112.01万元增长288.6%[3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42.42万元人民币[5] 审计状况说明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35]
良信股份(00270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9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0.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0%[19] - 营业收入总额为40.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0%[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7%[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股,同比增长13.51%[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93%,同比增长0.48个百分点[19]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1.73亿元人民币[2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15.9万元人民币[23] - 工业营业收入40.27亿元,同比增长33.50%[4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材料成本21.29亿元,占营业成本81.60%,同比增长55.46%[45] - 研发费用3.28亿元,同比增长19.42%[50] - 财务费用1238.8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70.60%[50] - 研发投入金额为3.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42%[5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14%,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53] 各业务线表现 - 配电电器收入为20.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87%[39] - 终端电器收入为13.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9%[39] - 控制电器收入为3.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90%[39] - 智能电工收入为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58%[39] - 配电电器营业收入20.53亿元,同比增长43.87%[42] - 销售量1.13亿极,同比增长28.56%[4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国内销售收入为39.41亿元,占总收入97.87%,同比增长32.94%[40][42] - 公司国外销售收入为8577.1万元,同比增长65.55%[40] 销售模式表现 - 经销模式销售收入28.56亿元,占总收入70.92%,同比增长38.17%[40][42]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68%[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68%[54][5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28%[5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5.83%[55] 研发相关表现 - 研发人员数量为702人,同比下降0.14%[52]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27.59%,同比上升3.96个百分点[52]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为92人,同比增长15.00%[52] - 30~40岁研发人员数量为406人,同比增长10.63%[52] 资产和负债相关 - 总资产为44.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5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5%[19]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为13.92%,同比下降2.87个百分点[57] - 固定资产为7.12亿元,占总资产16.11%,同比增长-6.15%[58] - 在建工程为6.04亿元,占总资产13.68%,同比增长6.71%[58] - 短期借款为1.89亿元,占总资产4.27%,同比增长3.35%[58] - 长期借款为3.27亿元,占总资产7.39%[58] - 应收款项融资为6.49亿元,较期初增加1.75亿元[60] - 合同负债为3915.48万元,占总资产0.89%,同比变化-0.06%[5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清零,期初为5066.65万元[6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853.67万元人民币[26]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438.21万元人民币[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为92.93万元人民币[26]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117.77万元人民币[26]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8.58万元人民币[26]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9.3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3.12%[47][48] 重大项目投资 - 海盐智能型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累计投入7.93亿元,进度33.25%[63] - 智能型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投资总额23.85亿元[114] - 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13.3亿元用于项目投资[114] 公司治理和股东会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8.99%[79]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5.50%[79]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66%[79]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1.91%[79]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7.40%[80] - 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03%[81] - 公司2021年共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100]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100] 董事会决议事项 - 公司于2021年7月2日审议通过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97] - 公司于2021年1月11日审议通过回购公司股份方案[96] - 公司于2021年2月3日审议通过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议案[96] - 公司于2021年3月24日审议通过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97] - 公司于2021年4月23日审议通过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97] - 公司于2021年8月25日审议通过2021年半年度报告及董事会换届选举议案[98] - 公司于2021年10月29日审议通过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98] 委员会活动 - 战略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讨论2021年度工作计划及发展战略[103][104] - 审计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财务决算、内控评价及审计工作计划[104][105] - 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董事会换届选举议案[10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管2020年度薪酬和2021年度分配方案[106] 董事和独立董事作用 - 独立董事建议被公司采纳涉及内部控制、募集资金管理及股份回购等事项[102] - 报告期内董事未对公司事项提出异议[101] - 公司独立董事黄艳年度津贴为8万元[93][94] - 公司离任独立董事葛其泉年度津贴为6万元[94] 监事会和监督 - 监事会在监督活动中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07] 管理层和关键人员持股变动 - 董事长任思龙持股从期初81,587,946股增至期末106,064,330股,增幅30.0%[82] - 副董事长樊剑军持股从期初44,383,494股增至期末57,698,542股,增幅30.0%[82] - 总裁陈平持股从期初44,383,494股增至期末57,698,542股,增幅30.0%[82] - 副董事长丁发晖持股从期初44,383,500股增至期末57,698,550股,增幅30.0%[83] - 财务总监程秋高持股从期初128,550股增至期末167,115股,增幅30.0%[83] - 监事会主席吴煜持股从期初1,872,000股增至期末2,433,600股,增幅30.0%[83] - 副总裁邵彦奇持股从期初2,229,350股增至期末2,898,155股,增幅30.0%[83] - 副总裁李生爱持股从期初177,350股增至期末230,555股,增幅30.0%[83] - 副总裁乔嗣健持股从期初579,350股增至期末753,155股,增幅30.0%[83] - 副总裁张广智持股从期初70,520股增至期末91,676股,增幅30.0%[83] 高管薪酬 - 公司董事长任思龙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8.33万元[94] - 公司董事兼总裁陈平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2.74万元[94] - 公司副董事长樊剑军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2.61万元[94] - 公司副董事长丁发晖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2.6万元[9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薪酬总额为1569.36万元[95] 高管外部任职 - 公司董事何斌在君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并领取报酬[92] - 公司监事万如平在苏州光华实业集团担任常务副总裁并领取报酬[92] - 公司独立董事黄艳在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担任合伙人并领取报酬[92] - 公司董事沈育祥在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担任常务副主任并领取报酬[92] 员工构成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2544人,其中母公司2212人,主要子公司332人[108] - 生产人员884人,销售人员694人,技术人员702人[108] - 员工总数2,544人,其中博士2人(0.08%),硕士155人(6.09%),本科1,336人(52.52%),专科407人(16.00%),专科以下644人(25.31%)[109] 劳务外包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5,589,276小时,支付报酬总额143,346,114元[112] 利润分配政策 - 2021年度未进行现金红利分配,因处于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期间[113][114]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规定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30%[127] - 公司未分配利润用于满足智能型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先期投入[113] 员工激励计划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304人,持有股票总额20,941,320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2.05%[117] - 7名持股对象在报告期内离职导致持股资格丧失[117] - 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在0.01%-0.02%之间[118] 内部控制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20] -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覆盖公司合并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的100%[122]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错报金额小于税前利润5%为一般缺陷,5%至10%为重要缺陷,超过10%为重大缺陷[123] - 资产相关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错报金额小于资产总额0.5%为一般缺陷,0.5%至1%为重要缺陷,超过1%为重大缺陷[123] - 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23] - 公司2021年度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23] 环保与质量体系 - 公司及子公司不属于环保部门重点排污单位[126] - 公司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29] - 公司已通过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29] - 公司建立六标合一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涵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领域[129] 承诺与保证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依法回购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133][134] - 公司承诺若因招股说明书问题导致投资者损失,将在赔偿责任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34] - 公司实际控制人任思龙、杨成青等承诺若因招股说明书问题导致投资者损失,将在三十日内依法赔偿,否则将限制投票权和分红领取权[135]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若因招股说明书问题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否则将限制薪酬领取和股份转让[136][13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在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后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输送利益,不损害公司利益[13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对职务消费行为进行约束,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害[137]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管理层相关承诺自2013年12月20日起长期有效且正在履行中[133][134][135][136][137] - 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承诺自2021年07月02日起长期有效且正在履行中[137]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且不侵占公司利益[139]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严格遵守关联交易披露及决策程序避免利益输送[141][142]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避免与公司发生同业竞争行为[143] - 公司承诺将薪酬制度及股权激励行权条件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38]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若违反相关承诺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139][140][142]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将根据证券监管机构最新规定及时补充承诺内容[138][140]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除已披露关联交易外目前不存在其他应披露未披露关联交易[141]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关联交易将按市场公认合理价格确定并履行回避规定[141][142]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利用控制人地位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合法权益[142] - 相关承诺自2021年7月2日及8月1日起长期有效且正在履行中[139][140][141][142][143] - 实际控制人承诺自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维持控制权[146] 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 - 公司报告期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48] - 公司向上海盛汩出租厂房年租金为5,695,797元[175] 担保情况 - 公司对子公司良信电器(海盐)担保额度为50,000万元[177] - 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发生额为33,000万元[177] - 公司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100,000万元[177] - 公司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33,000万元[177] - 报告期内审批担保额度合计为10亿元人民币,实际发生担保额为3.3亿元人民币[178]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为3.3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4.96%[178] 对外投资和委托理财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及委托贷款情况[179][180] - 公司无证券投资及衍生品投资[64][65] - 公司无重大资产出售及股权出售[67][68]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2021年1月1日租赁负债为人民币18,635,427.06元[153] - 2020年12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中重大经营租赁尚未支付的最低租赁付款额为人民币20,585,941.11元[153] - 公司使用2021年1月1日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加权平均值4.85%对租赁付款额进行折现[152] - 公司会计政策变更适用新租赁准则,不调整可比期间信息[150] - 公司对首次执行日前经营租赁采用简化处理,不追溯调整租赁变更[151]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对使用权资产影响金额为18,998,282.69元[154]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对租赁负债影响金额为14,399,318.87元[154]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对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影响金额为4,236,108.19元[154]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对预付账款影响金额为-362,855.63元[154] 审计费用 - 公司年度审计费用为90万元[160] 股本变动 - 公司股份总数从784,736,895股增加至1,019,123,653股,变动数量为234,386,758股[186][189] - 基本每股收益从0.5439元下降至0.4189元,减少0.1250元[189] - 稀释每股收益从0.5371元下降至0.4149元,减少0.1222元[189]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从2.81元下降至2.16元,减少0.65元[189] - 有限售条件股份期末数量为237,036,699股,占总股本23.26%[186] - 无限售条件股份期末数量为782,086,954股,占总股本76.74%[186] - 公司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3股[186][189] - 公司总股本从784,736,895股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变更为1,019,123,653股,转增比例为每10股转增3股[194] - 2020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3.0元人民币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3股[194] 股东结构 - 任思龙持股106,064,330股,占总股本10.41%,其中质押股份24,280,813股[19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1,341,934股,占总股本7.98%,报告期内增持45,688,991股[195] - 丁发晖持股57,698,550股,占总股本5.66%,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43,273,912股[195] - 陈平持股57,698,542股,占总股本5.66%,其中质押股份17,521,500股[195] - 樊剑军持股57,698,542股,占总股本5.66%,其中质押股份10,487,228股[195] - 任思荣持股51,202,328股,占总股本5.02%,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95] - 杨成青
良信股份(002706)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30 00: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年初至报告期末达28.24亿元,同比增长31.76%[3] - 营业总收入从21.43亿元增加至28.24亿元,增长31.7%[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46亿元,同比增长8.82%[3] - 净利润为346,370,784.96元,同比增长8.8%[29] - 营业利润为352,439,933.95元,同比增长1.4%[2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460元,同比增长10.5%[3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3439元,同比增长10.2%[32]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从12.40亿元增加至17.99亿元,增长45.1%[26]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793.84%,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9]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08.17%,主要因应收账款规模扩大[9] - 信用减值损失为-25,249,415.04元,同比增加108.1%[29] - 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33.83%,主要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91.91%至3632.66万元[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326,588.35元,同比下降91.9%[3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257,911,973.18元,同比增长38.2%[3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4.03%,主要因海盐基地建设投入增加[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6,463,302.23元,同比增加34.1%的净流出[3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950,180.02元,同比由负转正[39]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54.56%,主要因销售增长所致[6] - 应收账款从3.56亿元增加至5.51亿元,增长54.6%[19] - 存货较期初增长30.72%,主要因销售增长所致[6] - 存货从3.55亿元增加至4.64亿元,增长30.7%[19] - 应收款项融资从4.74亿元增加至6.38亿元,增长34.5%[19] - 在建工程从2.27亿元大幅增加至4.97亿元,增长118.7%[19] - 货币资金从5.48亿元减少至3.15亿元,下降42.4%[19] - 短期借款较期初激增694.77%,主要因海盐基地投入资金需求增加[6] - 短期借款从3003.3万元激增至2.39亿元,增长695.1%[22] - 应付票据从2.16亿元增加至3.82亿元,增长77.0%[22] - 应付账款从4.55亿元增加至7.74亿元,增长70.0%[22] 股东结构和持股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0,834名[10] - 任思龙持股比例为10.41%,持股数量为106,064,330股[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02%,持股数量为71,556,548股[10] - 丁发晖持股比例为5.66%,持股数量为57,698,550股[10] - 陈平持股比例为5.66%,持股数量为57,698,542股[10] - 樊剑军持股比例为5.66%,持股数量为57,698,542股[10] - 任思荣持股比例为5.02%,持股数量为51,202,328股[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71,556,548股[10] 融资活动 - 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8亿元[15] - 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03,824,730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