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良信股份(002706)
icon
搜索文档
良信股份(00270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8 19:15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2023年度以112312502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80781255元(含税)[129] - 每10股派息2.20元(含税),分配预案股本基数为1,084,619,720股,现金分红金额为238,616,338.40元[130] - 以其他方式现金分红金额为250,036,150.30元,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为488,652,488.7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130] - 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30%[144] 年度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42.38亿元,较2023年的45.85亿元减少7.57%[1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亿元,较2023年的5.11亿元减少38.92%[1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9亿元,较2023年的4.44亿元减少41.61%[1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6亿元,较2023年的6.28亿元减少27.31%[16] - 2024年末总资产55.06亿元,较2023年末的58.20亿元减少5.39%[16]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9.77亿元,较2023年末的41.35亿元减少3.81%[16] - 2024年营业收入42.38亿元,同比减少7.57%;工业收入42.38亿元,同比减少7.57%[45] 季度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9.42亿元、10.67亿元、11.15亿元、11.13亿元[20]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90亿元、1.47亿元、0.74亿元、0.01亿元[20]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0.87亿元、1.12亿元、0.70亿元、 - 0.09亿元[20]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484.93万美元,2023年为-590.75万美元,2022年为-298.72万美元[22]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461.58万美元,2023年为5902.56万美元,2022年为4949.40万美元[22] - 2024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724.29万美元,2023年为1370.86万美元,2022年为454.20万美元[22] - 2024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99.56万美元,2023年为933.89万美元,2022年为591.92万美元[23] - 2024年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79.39万美元,2023年为10.16万美元,2022年为709.10万美元[23] - 2024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59.33万美元,2023年为49.83万美元,2022年为93.33万美元[23] - 2024年所得税影响额为757.76万美元,2023年为991.17万美元,2022年为950.02万美元[2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281.45万美元,2023年为6685.38万美元,2022年为5549.21万美元[23] 业务产品研发与创新 - 2024年公司低压元件产品执行超160项产品开发和提升计划,完成84款产品开发及提升,发布新产品19款,性能提升与功能拓展产品52项,获国际领先认证产品13款[31] - 公司推出Magic Link Power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用于智能建筑、智慧园区等领域,有云端和本地部署形式[31] - 2024年公司开发并上市LEM系列仪表和电能质量治理产品[32] - 2024年11月1日公司举办智能楼宇可持续发展大会并发布天启良信数字家庭综合箱[35] - 公司环氧密封型直流接触器最大电流可达300A,电压最高DC1000V;陶瓷密封型最大电流可达600A,1000A产品正在开发中,电压最高DC1500V,2000V产品正在开发中[35] - 公司PX配电专家产品聚焦提升电力系统应用安全和运行效率,EX智慧能碳产品投入试运行[32] - 良信云居平台是公司自主开发面向多业态智慧人居应用场景的开放生态平台[32] - 公司主要研发项目PX配电专家系列软件项目、NEA系列智能品牌柜项目已上市,源网荷储MX微电网项目、源网荷储充电桩平台项目待上市[57] - 基于数据中心2.5MW电力模组用主框架断路器减小体积、减小宽度研发项目,待上市产品可使体积减少35%,宽度减少三分之一[58] - 2025年公司将聚焦开发全新一代LAZZEN低压元件系列产品[84] 业务市场拓展与合作 - 2024年公司250R产品在头部车企客户实现重大突破并批量供货,储能市场覆盖行业头部客户,充电桩市场直流接触器产品进入前列[36] - 公司营销系统下设4大BU、6大区域,国际业务系统下设6大区域开发部及国际贸易部[37] - 2024年公司围绕“两智一新”战略推出适配多场景高端解决方案并拓展重点客户[38] - 公司获得维谛技术“卓越供应商”、阳光电源“优秀伙伴”等多个奖项[39]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配电电器收入27.59亿元,占比65.11%,同比减少1.76%;终端电器收入8.35亿元,占比19.71%,同比减少23.89%;控制电器收入4.58亿元,占比10.81%,同比增加3.89%;智能电工收入1.56亿元,占比3.68%,同比减少29.26%;其他业务收入0.29亿元,占比0.69%,同比增加67.12%[45] - 国内销售41.34亿元,占比97.55%,同比减少7.47%;国外销售1.04亿元,占比2.45%,同比减少11.54%[45] - 经销收入26.96亿元,占比63.61%,同比减少15.12%;直销收入15.42亿元,占比36.39%,同比增加9.45%[45] 各业务线毛利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工业毛利率30.36%,同比减少2.09%;配电电器毛利率30.04%,同比减少2.25%;终端电器毛利率39.88%,同比减少2.34%;控制电器毛利率14.74%,同比增加2.21%[46] - 国内销售毛利率29.94%,同比减少2.17%;经销毛利率32.44%,同比减少1.19%;直销毛利率26.72%,同比减少3.06%[46] 工业产销存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工业销售量6164.99万台,同比减少24.27%;生产量6010.99万台,同比减少26.93%;库存量1530.98万台,同比减少9.14%[47] 工业成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工业直接材料成本25.54亿元,占比86.53%,同比减少2.05%;直接人工成本1.72亿元,占比5.84%,同比减少21.12%;制造费用2.17亿元,占比7.36%,同比减少18.65%;其他成本0.08亿元,占比0.27%,同比增加69.67%[48] - 2024年配电电器营业成本19.31亿元,占比65.42%,同比增1.51%;终端电器营业成本5.02亿元,占比17.01%,同比降20.80%;控制电器营业成本3.91亿元,占比13.24%,同比增1.26%;智能电工营业成本1.20亿元,占比4.06%,同比降29.89%;其他业务营业成本802.85万元,占比0.27%,同比增69.67%[50]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2024年公司打造矩阵式组织架构,以端到端流程型组织思路优化,保障商业成功[42] 公司新设子公司情况 - 2024年公司新设投资全资子公司良信电器(香港)有限公司,认缴注册资本1万美元;新设投资控股子公司良云智慧能源(广东)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认缴2600万元,均纳入合并报表范围[51] - 2024年3月7日公司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良云智慧能源(广东)有限公司[181] - 公司以一万美元自有资金设立全资子公司良信电器(香港)有限公司[181]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1.0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6.01%,关联方销售额占比0.00%[52]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5.8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8.94%,关联方采购额占比0.00%[52] 公司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费用4.03亿元,同比降0.68%;管理费用2.77亿元,同比增11.36%;财务费用 -456.37万元,同比增37.64%;研发费用3.12亿元,同比增10.15%[56] 公司研发投入与人员情况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594人,较2023年的558人增长6.45%,占比25.22%,较2023年的22.03%提升3.19%[59]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324,697,439.09元,较2023年的283,141,027.78元增长14.68%,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66%,较2023年的6.18%提升1.48%[59] 公司现金流量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139,403,662.69元,较2023年的3,319,532,658.27元减少5.43%[6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407,177.54元,较2023年的627,853,104.79元减少27.31%,主要系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61][62]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835,498,601.80元,较2023年的2,183,181,707.84元减少15.93%[61]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1,983,155.41元,较2023年的 - 205,359,814.82元增加16.25%,主要系购建固定资产减少所致[61][62]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0,000,000.00元,较2023年的504,615,266.00元减少86.13%[62]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21,749,478.89元,较2023年的 - 330,457,757.51元减少118.41%,主要系本期借款减少及回购股份所致[62]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436,498,186.78元,较2023年的94,099,801.21元减少563.87%[62] 公司资产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货币资金574,640,580.60元,占总资产比例10.44%,较年初下降7.01%[64] - 2024年末应收账款629,828,562.43元,占总资产比例11.44%,较年初上升2.45%[64] - 2024年末固定资产2,022,392,894.72元,占总资产比例36.73%,较年初上升12.40%[6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351,424,383.56元,本期购买1,650,000,000.00元,出售1,681,424,383.56元,期末数320,345,720.54元[65] 公司投资与项目进展情况 - 报告期投资额254,295,236.35元,上年同期投资额296,587,602.76元,变动幅度-14.26%[68] - 海盐智能型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本报告期投入254,295,236.35元,累计实际投入1,645,851,224.92元,项目进度69.02%[70]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52,050万元,净额150,202.94万元,已累计使用119,474.83万元,使用比例79.54%[75] - 智能型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33,000,调整后投资总额131,152.94,本报告期投入19,750.23,累计投入100,424.83,投资进度76.57%,预计2025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7]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
良信股份(002706) - 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说明
2025-03-28 19:14
募集资金情况 - 2022年8月2日公司发行普通股104,001,367股,每股发行价14.62元,募集资金总额1,520,499,985.54元[1] - 扣除相关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502,029,431.14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56,093,410.05元[3] - 2024年度项目支出197,502,337.39元,含直接支付和置换承兑票据支付[4] - 2024年度购买理财产品1,620,000,000.00元,收回1,770,000,000.00元[4] - 2024年度银行手续费4,008.89元,专户利息收入9,161,353.56元[4] - 2022 - 2024年公司分别获批使用不超7亿、5亿、3.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15][17]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部分银行募集资金余额分别为3,963,550.59元、55,801.88元、52,074,057.58元[11] - 报告期内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336093410.05元,部分用于项目建设和买保本理财产品[22] - 2024年度募集资金总额为150,202.94万元,本年度投入19,750.23万元,累计投入119,474.83万元[29] 项目情况 - “智能型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4年12月31日延至2025年12月31日[23][29] - 智能型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承诺投资133,000.00万元,调整后131,152.94万元,本年度投入19,750.23万元,累计投入100,424.83万元,投资进度76.57%[2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及调整后投资均为19,050.00万元,累计投入19,050.00万元,投资进度100%[29] - 智能型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本年度实现效益22,576.45万元[29] 其他情况 - 公司不存在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节余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及超募资金使用情况[20][21] - 报告期内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未发生变更[24] - 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使用、管理及披露不存在违规情形[25] - 报告期内及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均为0[29] - 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29]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实施方式调整情况均不适用[29] - 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无问题或其他情况[30]
良信股份(002706) - 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履职情况评估报告暨审计委员会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2025-03-28 19:14
人员数据 - 2024年末立信合伙人296名,注册会计师2498名,签过证券服务审计报告的743人[1] 业绩数据 - 2023年度立信收入总额50.01亿元,审计业务35.16亿元,证券业务17.65亿元[1] 客户数据 - 2024年度立信上市公司审计客户693家[1] 审计相关 - 2024年续聘立信为审计机构[3][5] - 立信对2024财报及内控有效性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4] - 2024 - 2025年审计委员会与立信多次沟通审计事项[5][6] - 董事会认为立信完成2024年报审计并出具恰当报告[7]
良信股份(002706) -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3-28 19:14
资金管理 - 公司2025年3月27日通过用不超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现金管理议案[1] - 投资额度不超5亿,可滚动使用,期限12个月[2] - 投资保本或低风险理财产品[2] 风险应对 - 针对存放与使用风险建台账,独董和监事会可监督[3] - 针对人员风险,参与人员保密,岗位分离等[3] 其他 - 资金使用不影响业务,利于提高收益[5] - 事项属董事会权限,无需股东大会审议[6]
良信股份(002706) - 关于奋斗者2号员工持股计划第二批归属条件未成就的公告
2025-03-28 19:14
员工持股计划 - 2023年1月3日开会,1月20日股东大会通过奋斗者2号员工持股计划[2][3] - 2023年2月20日12,090,038股非交易过户至专用账户,占总股本1.08%,过户价7元/股[4] - 锁定期12个月,2024年2月21日届满[3][4] 归属条件 - 2023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20%,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5%[5] - 2024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44%,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2%[5] - 2025年营收增长率累计不低于73%,扣非净利润增长率累计不低于52%[5] 归属比例与变现 - 第一批归属比例20%,可变现比例0 - 20%[6] - 第二批归属比例30%(累积可归属50%),可变现比例0 - 50%[6] - 第三批归属比例50%(累积可归属100%),可变现比例0 - 100%[6]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业绩未达考核条件,第二批可归属变现股票为0股[6] 特殊规则 - 若上一年未达条件,加本年度达累计条件,上一年权益仍可100%归属[7] - 第二批可归属变现股票累计至下一年,方案待制定批准[7][8]
良信股份(002706)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
2025-03-28 19:14
业绩数据 - 2024年营收达42.37亿元[36]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32469.7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7.66%[89]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594人,占比为25.22%[89] - 2024年综合能源消耗量为3743.39吨标煤,2023年为3091.86吨标煤[180] - 2024年天然气使用量为47831.00立方米,2023年为53267.1立方米[180] - 2024年蒸汽使用量为2272.82立方米,2023年为2234立方米[180] - 2024年电力使用量为33621.47兆瓦时,2023年为39710.90兆瓦时[180] - 2024年直接能源消耗量为63.62吨标煤,2023年为20.00吨标煤[180] - 2024年间接能源消耗量为3679.77吨标煤,2023年为3071.86吨标煤[180] - 2024年能源使用强度为0.0129吨标煤/产量单位,2023年为0.0189吨标煤/产量单位[180] 研发成果 - 公司研发聚焦智能配电、智慧人居和新能源领域,报告期内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1] - 2024年科研成果显著,包括直流框架等[71] - 2024年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数量为348项,申请数为127项,授权数为207项[91]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两位博士成果显著,相关项目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82] - 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下,研发效率提升30%[87] - 公司在AI领域研发取得两项成果[111] - 软件系统网关侧设备自动识别技术使人工效率提升4倍[100] - 精准负荷预测技术当前模型平均准确度超过91%[101] 生产与工厂 - 良信杭州湾超级工厂获“浙江省未来工厂”认定并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认证[33] - 良信杭州湾超级工厂产品质量PPM下降15.3%,产品平均交付周期缩短18.5%,人均有效生产效率提升20.8%[136] - 2024年良信杭州湾超级工厂完成多条样板线升级[124] - 良信杭州湾超级工厂智能化物流集成11个子系统[118] - 良信杭州湾超级工厂数字孪生业务覆盖多个车间[121] - 良信杭州湾超级工厂成品装配车间采用自动生产线和cell线结合模式[124] - 良信杭州湾超级工厂依据产品特征推进升级精益产线覆盖[125] - 良信杭州湾超级工厂使用包材小火车配送代替人工液压车,开展成品(框架)跨车间入库AGV项目[130] - 2024年良信杭州湾超级工厂获得多项荣誉资质[139] 市场与业务 - 服务网络覆盖全国140多个城市及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46] - 公司在新能源细分领域低压电器市场占比超40%[192] - 公司累计助力新能源发电设备出货量超200GW[192] - 2024年公司在智慧人居方面推出“全屋用电解决方案”等产品[103] 未来规划 - 制定为期三年(2025 - 2027年)研发战略规划,聚焦高电压产品技术等领域持续投入[73] - 2025年将披露《良信股份碳中和白皮书》,制定碳中和目标[153] - 2030年响应国家“碳达峰”,公司碳排放量逐年逐步下降[153] - 2060年响应国家“碳中和”,推动公司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153] 其他要点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覆盖的业务范围达100%[34] - 2024年表彰了41家优秀供应商[51] - 公司开展8次知识产权保护培训活动[91] - 公司对科研项目激励机制全面更新优化[76][77][79][80][81] - 公司设立良信大学,开展专业分享30余场,邀请外部专家举行墨子专家技术分享会6场以上[82] - 公司斥资在嘉兴海盐建设超级工厂以满足生产需求[84] - 公司搭建结构CBB模块和三断一接产品平台[86][87] - 公司细化完善知识产权合规管理规定,新增公司内部各部门知识产权合规自查工作[94] - 公司围绕战略全面推进智能化转型[97] - 智能配电软硬件项目帮助公司从传统低压制造商转型为数字能源服务商[99] - 培训学院组织相关研发人员加强数据保护和隐私保障[113] - 2024年公司更新数字化转型委员会运作机制细节与流程,重新定义数字化项目分类与分级标准[115] - 2024年开展碳排放数据盘查及核查工作,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153] - 公司依据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框架分析与管理气候变化议题,完善管理架构[146] - 公司采取节能诊断、技术创新等举措减少碳排放[157] - 新疆绿发米东区3.5GW光伏项目有多项效益[158] - 2024年第三季度比2023年第三季度生产空调总用电量降低16%[178] - 良信杭州湾超级工厂绿电使用占比为17%[178] - 公司环保投入共计170万元[199] - 公司处置无害废弃物70.56吨,无害废弃物循环利用率100%[199] - 公司在新能源研发秉持特定原则,产品迭代有创新点[188][189]
良信股份(002706) - 关于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公告
2025-03-28 19:14
综合授信 - 公司拟申请不超230,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1] - 有效期自2024年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前[1] - 业务方式含承兑汇票、保理等[1] 额度使用 - 额度不等于实际融资额,可循环使用[2] 授权与审批 - 董事会授权办理申请及签署文件[2] - 监事会同意申请额度[2]
良信股份(002706)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英文
2025-03-28 19:14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423.7亿元人民币[45] - 2024年研发投资金额为3.2469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66%,研发人员数量为594人,占比25.22%[114] - 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9,841.75 tCO2e,清洁能源消费量为4,705.14 MWh[189] 运营成果 -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率达100%[40] - 公司服务网络覆盖全国超140个城市和全球超30个国家及地区[54] - 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超30个子行业[44] - 公司拥有348项应用于核心业务运营的发明专利[79] - 杭州湾超级工厂产品质量PPM下降15.3%[79] - 公司成功完成10个数字化转型项目[79] - 平均产品交付周期缩短18.5%[186] - 人均有效生产效率提高20.8%[180] 技术研发 - 2024年公司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包括DC框架、智能塑壳等[86] - 2025 - 2027年公司将聚焦高压产品技术等领域加强研发[88] - 2024年博士后研究项目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发表2篇EI索引论文[105] - 公司建立优化材料库超800项,技术要求库57类,提升研发效率30%[112] - 公司在AI研发取得两项成果,包括AI波形分析和电气寿命预测软件、基于毫米波和点云AI的人体姿态估计技术[147] - 自动设备识别技术使手动效率提高400%[129] - 精准负荷预测技术平均准确率超91%[131] - 云大数据负荷识别技术识别速度仅需几秒,新设备数据两周内可识别[133] 市场合作 - 公司与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创零碳智能电气生态系统[66] - 公司与斯能在上海总部 inaugurated 联合实验室,探索未来新能源技术[68] 产品认证 - 公司最新产品通过美国UL认证、澳大利亚标准认证和韩国KC认证[70] 工厂建设 - 公司杭州湾超级工厂获浙江省未来工厂认定[56] - 公司杭州湾超级工厂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认证[58] - 2024年工厂完成工业控制311线、电磁泄漏原型线、框架728线和4条塑壳211线升级,提升线平衡和UPPH值[161] - 报告期内杭州湾超级工厂优化电磁泄漏原型线,减少和消除12种不符合精益生产要求的情况[162] - 杭州湾超级工厂集成11个子系统实现自动物料配送,采用小包装列车和AGV项目提升物流效率[177] 数字转型 - 公司成立数字转型委员会,明确职责推动数字化转型[152] - 2024年公司更新数字转型运营机制相关协议和程序,重新定义数字项目分类和分级标准[153] 绿色发展 - 公司获得2024嘉兴绿色工厂、2024浙江省级节水企业等荣誉和认证[183] - 公司积极响应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建立智能能源管理平台优化能源管理系统[188] - 公司采用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作为长期战略方向,致力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减少化石燃料使用[194] - 公司完成2023年基准年的碳盘查和核查,并启动2024年碳盘查项目[196]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推出零碳工厂倡议[196] 风险应对 - 极端天气事件会导致生产中断、固定资产折旧等问题,公司建立气象信息跟踪机制和应急响应计划[197] - 全球变暖影响生产等环节,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公司制定气候变化应急响应计划[197] - 政府对气候变化信息披露要求增加,公司需加强合规管理,优化能源结构[197] - 引入节能设备等存在失败风险,公司持续提高设备效率,建立容错机制[197] - 资本市场等利益相关者关注公司减碳行动,公司监测碳市场政策,实施绿色供应链倡议[197] - 利益相关者关注公司应对气候变化表现,公司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负面舆情监测[197] 目标设定 - 公司设定2024 - 2060年气候变化目标,包括碳盘查、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发布碳中和白皮书等[200] 其他活动 - 公司2024年举办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表彰41家优秀供应商[62] - 公司2024年举办智能建筑可持续发展大会等活动,推出魔方数字家庭集成盒[64] - 广州节能低碳样板房屋顶安装16块BIPV光伏板[142] - 2024年申请主要业务发明专利348件,授予新专利356件,持有专利1779件,商标和注册名称701件,软件著作权60件[119][122] - 公司开展了8次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其中3次针对研发人员,约60人参与[119]
良信股份(002706) - 关于2025年度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公告
2025-03-28 19:14
薪酬方案 - 适用对象为董监高[2] - 适用期限为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 - 独立董事津贴每年10万元/人(含税)[3] - 董监高按制度领薪,高管对标行业定标准[3][4] - 离任薪酬按实际任期计算发放[5] 流程安排 - 薪酬方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5] - 2025年3月27日开会审议,29日公告[1][7]
良信股份(002706) - 关于开展票据池业务的公告
2025-03-28 19:14
票据池业务安排 - 2025年3月27日会议通过议案,待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2] - 拟与兴业、宁波、工商银行开展业务,期限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前[2][4] - 拟使用不超5亿元额度,可循环使用[2][4] 风险管理 - 专人管理和新收票据入池置换保证金控流动性风险[5] - 专人对接银行、建台账跟踪管理控担保风险[6] 授权安排 - 董事会授权董事长等操作决策并签文件[6] - 授权财务部门组织实施、分析跟踪报告[6] 监事会意见 - 认为业务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程序合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