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网宇达(002829)
搜索文档
外资三季度调仓路径曝光聚焦高景气与前沿科技赛道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05:06
外资机构第三季度调仓核心观点 - 外资在第三季度展现出积极进取姿态,选股沿业绩高增长、科技及高端制造、基本面反转三大主线布局 [1] - 资金集中流向半导体、通信、高端制造、新材料等代表中国产业升级方向的领域 [1][3] - 多家外资机构连续发表对中国资产的积极态度,尤其关注科技与新能源赛道 [5] 业绩高增长主线 - 外资青睐业绩高增长的景气赛道,多家三季度净利润显著增长的公司获大举买入 [1] - 中材科技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3.47%和234.84%,获阿布达比投资局、摩根士丹利国际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2] - 星网宇达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0%,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16%,获瑞银、摩根士丹利国际、高盛、巴克莱银行抱团买入或增持 [2] - 中策橡胶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涨76.56%,轮胎产品呈现量价齐升态势,获美林证券、高盛、摩根大通证券、摩根士丹利国际联手买入 [2] - 神马电力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6.69%,获摩根士丹利国际增持 [3] - 思源电气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获得摩根士丹利国际增持 [3] 科技及高端制造主线 - 半导体和通信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成为外资共识度较高的领域 [3] - 芯片公司联芸科技第三季度出现外资抱团买入,高盛、瑞银、花旗环球金融新进其前十大流通股东榜,该股第三季度涨幅超过50% [3] - AI算力需求推动下,PCB设备商大族数控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逾95%,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逾280%,股价第三季度涨幅接近130%,瑞银新进其前十大流通股东榜 [3] - 深耕数智化应用市场的初灵信息获摩根大通证券、高盛、摩根士丹利国际、巴克莱银行、瑞银等多家外资机构买入 [4] - 新瀚新材获摩根大通证券和瑞银买入 [4] - 主营合金软磁粉的铂科新材获巴克莱银行、瑞银买入 [4] - 创新医疗因涉及脑机接口等前沿概念,获高盛、法国巴黎银行、摩根大通证券、摩根士丹利国际4家外资机构买入或增持 [4] 基本面反转主线 - 外资展现出前瞻视野,试探性布局可能出现行业拐点的领域 [4] - 负极材料厂商翔丰华第三季度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净利润同比增长26.01%,摩根大通证券新进其前十大流通股东榜 [4] 外资机构观点 -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认为全球电气化浪潮正成为各国竞争新赛道,中国凭借产业政策在能源转型价值链中占据领先地位 [5] -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认为中国内地科技股吸引力上升,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科技生态系统有望进一步强化 [5]
QFII最新调仓路径浮现
财联社· 2025-10-25 20:52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显示,QFII机构持仓路径清晰,190只重仓股分布于29家外资机构持仓组合中[1] - 主权财富基金调仓行为出现分化,部分机构加码重点板块,部分机构减持高位标的,而传统外资大行持仓风格更趋集中,押注高确定性板块[1][3] - 外资机构通过交叉持仓形成“外资共识股”,这些标的集中于先进制造、医疗健康、TMT及军工材料等成长性明确的行业[7][8] 主权财富基金持仓分析 - 阿布达比投资局持有6只A股,总持仓市值17.64亿元,最大持仓为宝丰能源,持股4441.28万股,市值超7.9亿元,环比增持逾685万股,同时减持北新建材224.57万股[3] - 澳门金融管理局持有6只股票,合计市值11.4亿元,新进山金国际、圣农发展、珠江啤酒、高能环境等前十大流通股东,配置风格偏向防御与稳健[3] - 香港金融管理局仅持有承德露露一只个股,持仓929.70万股,较上一报告期减持322.51万股[4] 外资大行持仓动向 - 摩根士丹利国际持有42只A股,总市值28.74亿元,重仓思源电气(1161.87万股)与光环新网(1198.53万股),对思源电气加仓351.20万股[4] - 摩根大通证券持有71只A股,为覆盖个股最多机构,总市值28.85亿元,新进55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对中国西电持仓从5682万股大幅升至1.30亿股,市值达8.77亿元[4] -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持有55只A股,总市值22.21亿元,持仓覆盖TMT、医药、先进制造、材料等多赛道,偏好中小市值成长股[5] - 高盛集团持有19只股票,总市值7.71亿元,重仓盛屯矿业、汇金股份与锌业股份等资源与化工类标的[5] 外资共识股与行业聚焦 - 成飞集成被阿布达比投资局、瑞银、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共同持有,总持仓市值超1.32亿元[7] - 创新医疗获四家外资青睐,法国巴黎银行持仓3716.69万元,巴克莱银行、摩根大通与摩根士丹利分别持有2680.13万元、1623.67万元与1621.30万元[7] - 联环药业被6家QFII机构同时持有,累计市值超1.3亿元,星网宇达被五家外资机构共同持有[7] - 外资共识股广泛分布于先进制造、医疗健康、TMT及军工材料等行业,具备中小市值、成长性明确等特征[8]
航天装备板块10月24日涨6.66%,航天环宇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8.9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4 16:29
板块整体表现 - 航天装备板块在10月24日大幅上涨6.66%,显著跑赢上证指数(上涨0.71%)和深证成指(上涨2.02%)[1] - 板块内个股普涨,领涨股航天环宇单日涨幅达11.88%[1] - 板块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93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4.33亿元和4.6亿元[1] 领涨个股表现 - 航天环宇收盘价为24.95元,成交量24.81万手,成交额6.44亿元,涨幅11.88%为板块最高[1] - 中国卫星涨停,涨幅10.01%,收盘价39.12元,成交54.41万手,成交额21.06亿元[1] - 中天火箭同样涨停,涨幅10.00%,收盘价52.69元,成交6.04万手,成交额3.13亿元[1] 个股资金流向 - 中国卫星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6.26亿元,主力净占比高达29.74%,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3.33亿元和2.93亿元[2] - 中国卫通和航天环宇分别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06亿元和1.05亿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4.97%和16.28%[2] - 航天电子主力资金净流出4752.80万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入5607.56万元[2]
聚焦新质生产力!外资巨头QFII与北向资金三季度持仓路线图曝光
环球网· 2025-10-23 11:38
外资布局A股概况 - QFII与北向资金在第三季度共同加仓11只A股,重点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1] - QFII在三季度新进重仓18股,增持11股,合计持仓市值达62.71亿元[1] - 在QFII新进或增持的29只个股中,有11只同时获得北向资金加仓[3] 外资投资偏好与行业分布 - QFII投资偏好清晰指向科技成长股,如锂电池、商业航天、芯片等领域[1] - 两大外资共同加仓的个股中,电力设备行业数量最多,尤其是电网设备细分领域[3] - 外资布局时不仅看重赛道前景,也对公司基本面进行严格筛选,超七成QFII重仓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8股业绩翻倍[4] 重点加仓个股案例 - 铂科新材、大族数控、中材科技成为焦点,北向资金对其持股数量环比增长均超过400%[3] - 以铂科新材为例,获得北向资金868.82%的环比增持,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3] 市场背景与驱动因素 - 外资涌入与我国电网建设持续加速背景高度契合,国家电网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已超4200亿元[3] - 国际顶级投行看多中国股市,预计到2027年底中国主要股指有望上涨约30%[3] - QFII与北向资金的同步增持体现了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前景和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看好[4]
QFII三季度持仓情况出炉:重仓思源电气等,布局新质生产力
证券时报· 2025-10-23 08:14
QFII持仓概况 - QFII在三季度共出现在37只A股的前十大股东中,合计持仓市值达62.71亿元,其中13只个股持仓市值超过1亿元 [5] - QFII三季度新进重仓18只个股,增持11只,减持8只 [5] - QFII重仓股中,有25只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另有1只扭亏为盈,业绩报喜比例超过70% [9] 重点持仓个股分析 - 思源电气是QFII持仓市值最高的个股,达12.67亿元,摩根士丹利在三季度增持后成为其第五大流通股东 [1][5] - 中国西电获QFII增持128.21%,持仓数量达1.30亿股,期末持仓市值为8.77亿元 [1][2] - 海大集团获QFII增持40.13%,持仓数量为0.12亿股,期末持仓市值为7.66亿元 [1][2] - 星网宇达获QFII大幅增持384.97%,持仓数量为0.09亿股,期末持仓市值为2.01亿元,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盈利0.54亿元,环比同比均扭亏 [1][9] QFII新进重仓股 - 新进重仓股中,铂科新材、中材科技、中策橡胶的期末持股市值居前,分别为6.07亿元、4.99亿元和4.62亿元 [5] - 铂科新材主要产品包括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芯及芯片电感等磁元件,应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8] - 新进或增持个股重点覆盖锂电池、商业航天、芯片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例如中材科技(锂电池)、天银机电和星网宇达(商业航天)、联芸科技和铂科新材(芯片) [5] 外资共同看好个股 - 有11只个股在三季度同时获得QFII和北向资金加仓 [2][8] - 铂科新材、大族数控、中材科技获得北向资金持股数量环比增长超400%,且均为QFII新进重仓股,北向资金对铂科新材持股量环比增长高达868.82% [2][8] - 共同加仓股中,电力设备行业个股数量最多,共3只,包括中国西电、神马电力和思源电气,均属于电网设备细分领域 [8] 行业与宏观背景 - 中国股市第三季度表现强劲,上证指数上涨超12%,深证成指涨幅近30% [4] - 海外资金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高盛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 [4][6] - 电网建设持续加速,国家电网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8.1%,2025年全年投资规模有望突破6500亿元 [8]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永鼎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29亿元,同比增长474.3%,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对联营企业东昌投资的权益法投资收益达3.17亿元 [9] - 星网宇达研发的光纤、MEMS等系列化惯性导航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检测、智能交通、机器人、无人采煤机等多个场景 [9] - 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个股中,永鼎股份、光庭信息、圣农发展等8只个股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9]
QFII三季度新进重仓18股 大举布局新质生产力板块
证券时报· 2025-10-23 01:52
中国股市表现及驱动因素 - 第三季度上证指数上涨超12%,深证成指涨幅近30% [1] - 上涨受益于中国经济强劲韧性、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及消费市场企稳回升 [1] - 海外资金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 [1] QFII持仓概况及变动 - 截至10月22日,37只股票三季报前十大股东中出现QFII,合计持仓市值62.71亿元,其中13股持仓市值超1亿元 [2] - QFII在三季度新进重仓18股,增持11股,减持8股 [2] - 新进重仓股中铂科新材、中材科技、中策橡胶期末持股市值居前,分别为6.07亿元、4.99亿元、4.62亿元 [2] - 摩根士丹利第三季度增持思源电气,期末持股市值达12.67亿元 [2] QFII重点投资领域 - QFII持续青睐科技股,新进或增持股重点覆盖锂电池、商业航天、芯片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2] - 锂电池板块关注中材科技、北纬科技,商业航天板块关注天银机电、星网宇达,芯片板块关注联芸科技、铂科新材 [2] 外资机构观点 - 高盛预计中国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主要由12%的趋势性盈利增长和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 [3] - 高盛判断基于政策窗口开启、经济加速增长、市场低估值及海外资金再配置四大理由 [3] - 摩根士丹利认为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是大势所趋 [3] QFII与北向资金共同加仓 - 11只股票在三季度同时获得QFII和北向资金加仓,其中铂科新材、大族数控、中材科技获北向资金持股数量环比增长超400% [4] - 北向资金对铂科新材持股量环比增长868.82%,使其成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东 [4] - 共同加仓股中电力设备行业数量最多,有3只,包括中国西电、神马电力、思源电气 [4] 电网设备行业投资 - 电网设备细分领域公司获外资加仓,今年以来中国电网建设持续加速 [4] - 国家电网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8.1%,2025年全年投资规模有望突破6500亿元 [4] QFII重仓股业绩表现 - 37只QFII重仓股中,25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星网宇达扭亏,整体报喜比例超70% [5] - 净利润同比增长个股中,永鼎股份、光庭信息、圣农发展等8股实现同比翻倍 [5] - 星网宇达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0.38亿元,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0.54亿元,环比同比均扭亏 [5] 重点公司业务动态 - 星网宇达IMU产品可运用于民用领域,其光纤、MEMS等惯性导航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检测、智能交通、机器人等领域 [6] - 永鼎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474.3%,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对联营企业东昌投资的权益法投资收益达3.17亿元 [6]
航天装备板块10月22日跌1.26%,航天环宇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23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2 16:26
板块整体表现 - 航天装备板块在10月22日整体下跌1.26%,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07%)和深证成指(下跌0.62%)[1] - 板块内8只样本股中,仅2只上涨,6只下跌,领跌个股为航天环宇,跌幅达2.30%[1]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4233.0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827.16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5060.16万元[1] 个股价格表现 - 星网宇达为板块内涨幅最大个股,收盘价26.11元,上涨3.98%,成交额8.29亿元[1] - 中天火箭微涨0.25%,收盘价48.79元,成交额2.28亿元[1] - 中国卫星跌幅为1.40%,收盘价36.68元,但成交额最高,达20.25亿元[1] - 航天电子跌幅为1.95%,收盘价11.06元,成交额5.02亿元[1] 个股资金流向 - 星网宇达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03亿元,主力净占比达12.48%,但散户资金净流出1.12亿元[2] - 中天火箭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522.55万元,主力净占比11.08%[2] - 中国卫星遭遇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1.14亿元,主力净占比-5.64%,同时游资净流出6076.55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1.75亿元[2] - 中国卫通主力资金净流出4046.56万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入3480.67万元[2] - 航天环宇尽管股价领跌,但主力资金仍为小幅净流入65.23万元[2]
220家公司公布三季报 32家业绩增幅翻倍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1:09
已披露三季报公司整体业绩概况 - 截至10月22日,共有220家公司公布2025年三季报,其中147家净利润同比增长,73家同比下降 [1] - 155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家公司同比下降 [1] - 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同时增长的公司有125家,利润收入均下降的公司有43家 [1] - 业绩增幅翻倍的公司有32家 [1] 高增长公司业绩亮点 - 新强联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达到1939.50%,营业收入为36.18亿元,同比增长84.10% [1] - 光华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1233.70%,营业收入为20.44亿元,同比增长11.50% [1] - 万辰集团净利润为8.55亿元,同比增长917.04%,营业收入高达365.62亿元,同比增长77.37% [1] - 仕佳光子净利润同比增长727.74%,营业收入为15.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3.96% [1] - 寒武纪-U营业收入同比激增2386.38%,达到46.07亿元,净利润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321.49% [1] 其他显著增长公司表现 - 神通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584.07%,营业收入为13.02亿元,同比增长34.65% [1] - 永鼎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474.30%,营业收入为36.30亿元,同比增长22.13% [1] - 圣农发展净利润为11.59亿元,同比增长202.82%,营业收入为147.06亿元,同比增长6.86% [1] - 中材科技净利润为14.80亿元,同比增长143.24%,营业收入为217.01亿元,同比增长29.09% [2] - 大族数控净利润为4.92亿元,同比增长142.19%,营业收入为39.03亿元,同比增长66.53% [2]
航天装备板块10月21日跌0.5%,中国卫星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8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1 16:30
航天装备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21日航天装备板块整体下跌0.5%,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上涨1.36%)和深证成指(上涨2.06%)[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中国卫星领跌,跌幅为2.23%,收盘价37.20元,成交额22.28亿元[1] - 航天环宇涨幅居前,上涨1.86%,收盘价23.04元,成交额6439.87万元[1]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航天装备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2.85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11亿元和1.75亿元[1] - 中国卫星遭遇最大主力资金净流出,净流出金额为2.65亿元,主力净占比为-11.88%[2] - 星网宇达获得主力资金和游资净流入,主力净流入2215.38万元(占比2.76%),游资净流入2780.63万元(占比3.46%)[2] 个股交易活跃度 - 中国卫星交易最为活跃,成交量达58.81万手,成交额22.28亿元[1] - 航天电子成交量36.69万手,成交额4.1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34.38万元[1][2] - 中国卫通成交量24.37万手,成交额5.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92.88万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