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威科技(300007)

搜索文档
汉威科技(300007) - 汉威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1 13:30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300007,证券简称汉威科技,编号2022 - 002 [1]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为西南证券TMT,时间为2022年2月16日15:00 - 17: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肖锋先生和证券事务代表蒋宇辉先生 [2] 分组2:传感器市场前景与公司策略 - 气体传感器早期多应用于工业,未来万物互联时代消费领域应用空间将拓展,公司会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并寻找优质投资标的 [2] 分组3:燃气与安全仪表市场 - 安全仪表渗透率低,受新《安全生产法》影响,市场迎来至少3年爆发期,三年后进入存量更新迭代期,市场需求将向头部企业集中,汉威有优势获取更多份额 [3] - 各地对燃气安全重视提高,公司合作厂家增多,长期合作燃气集团用货量增加,部分高价产品采购量增多 [3] 分组4:国产替代市场 - 国产化替代加速,相关产品迎来市场机遇,高端工业领域部分市场被国外垄断,国产品牌占领约一半市场,具有百亿市场规模 [3] - 公司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及半导体行业项目表现良好,未来国产替代速度加快,市场空间大 [3][4] 分组5:柔性传感器市场 - 柔性传感器市场规模扩大,国内需求明确,能斯达产品已在电动车等产品应用,未来应用方向主要在消费端,当前国内市场处于起步阶段,能斯达与头部企业有合作 [4] 分组6:汽车市场布局 - 公司通过车规级16949体系认证,拿到部分车企定点车型订单,组建汽车事业部拓展市场 [4] - 投资新立汽车电子(台州)有限公司,2022 - 2027年定点产品约3411余万个,包括PM2.5约1277余万个等,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车载空气电子类产品销量有增长空间 [4] 分组7:家电市场开拓 - 家电市场是公司传感器重要投放领域,公司调整力量面向消费端家电市场,与厂家加强研发合作,预计业务量持续提升 [5] 分组8:产品销售模式 - 传感器和仪器仪表类产品多直销,采用“备货 + 订单”或“解决方案 + 产品投标”方式;物联网应用产品以“项目 + 服务”方式销售,部分采用合作伙伴分销模式,物联网解决方案有多种销售模式 [5] 分组9:物联网应用业务展望 - 公司自2012年布局物联网,目前应用布局发力,成熟方案增强客户粘性、获更多订单,净利率从1%左右提高到5%左右,未来将提升标准化水平和净利率 [5][6]
汉威科技(300007) - 汉威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9 10:4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1 年营收 23.16 亿元,同比增长 19.32%;归母净利润 2.63 亿元,同比增幅 28.05%,剔除热电堆事件影响后同比增幅 57.5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76 亿元,同比增幅 45.60%;研发投入将近 1.6 亿元,同比增幅将近 23% [1] - 2022 年一季度营收 5.94 亿元,同比增长 12.27%;归母净利润 5150 万元,同比增长 21.73%,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将近 30% [1] 各业务板块情况 传感器 - 2021 年传统安防、环境领域稳步增长,家电、汽车等消费领域业绩突破,整体增长相对保守;2022 年一季度投资台州新立电子加速汽车市场销售,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引入小米战略入股 [3] 智能仪表 - 2021 年营收 5.61 亿元,同比增长 53.06%,归母净利润将近 6 千万元,同比增长超 200%;2022 年一季度营收 1.9 亿元,同比增长将近 100%,净利润同比增长 180% 左右,预计今年保持高速增长 [3] 物联网 - 2021 年营收 6.84 亿元,同比增长 17.42%,归母净利润将近 2300 万元,同比增幅超 200%;2022 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项目实施、验收延后,但总体保持良好增长 [3][4] 业务展望 - 传感器今年业绩释放,增长回归正常稳定增速;智能仪表订单保有量大,产能扩产近三倍,有望保持高增长;物联网应用处于市场开拓期,净利率提升,有望稳步增长;公用事业板块增速低,后续考虑优化资产 [4] 互动交流问答 疫情影响 - 上海疫情影响收入约 2000 多万;一季度物联网行业应用及公用事业受影响,上海子公司影响约 2000 万收入 [4][5] 业务预期 - 二季度整体业务增长可预期,智能仪表保持一季度增速,传感器延续一季度增长态势 [4][5] 毛利率 - 未来几年行业竞争激烈,但公司品牌树立且加强成本控制,毛利率预计变化不大 [5] 订单需求 - 智能仪表市场需求旺盛;传感器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明显,安防和出口业务增长迅速,家电和汽车领域年内有销售增长 [5] 小米入股 - 小米引入能斯达融资近 2000 万,扩产后预期小米终端产品对业务有较大驱动 [5] 行业节奏 - 仪器仪表市场供需两旺,明后年增长节奏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相近 [5] 需求原因 - 需求增长一方面因居民安全意识提高,另一方面是新安法影响力扩大,市场需求长期增长 [6] 工业场景 - 工业场景仪器仪表增长快,燃气和石油石化领域增速明显,公司市场渗透率提升,未来两三年形势较好 [6] 供应链 - 一季度供应链紧张,公司原材料备货充足,有应对策略和预案保障生产运营 [6] 二季度展望 - 虽有压力,但 4 月有信心,1 - 4 月业绩基础好,5、6 月在手订单多且有大订单落地 [6]
汉威科技(300007) - 汉威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1 08:34
公司战略与发展历程 - 公司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最早做传感器,后向下游拓展至安全仪表和物联网应用,形成完整产业链,过去十年完成产业链升级,构建物联网产业生态圈 [2][3] - 当下时代给予新机遇,公司战略调整资源投入方向,重点在感知环节发力,围绕前端传感器及相关技术铺垫,未来几年传感器在多领域将有好表现 [3] 上半年业绩情况 整体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1.81 亿,同比增长 7.28%,扣除公用事业后营收约 8.5 亿,同比增长 15.9%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率为 1.44 亿,同比增长 3.83%,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为 1.56 亿,同比增长 12.32%,不考虑公用事业业务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 37.28% [3] - 扣非净利润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同比增长约 10% [3] 各业务板块业绩 - 传感器板块:上半年营收 1.31 亿,同比增长近 5%,归母净利润约 3500 万,同比增速 10% [4] - 仪表板块: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4.15 亿,同比增长超 60%,营收占比超 35%,归母净利润 5185 万,同比增幅 151%,净利率提升,归母净利润占比达 35%左右 [4] - 物联网应用板块:上半年实现营收 2.79 亿,同比下降约 15%,归母净利润近 1500 万,同比下降约 20% [4] - 公用事业板块:实现营收 3.32 亿,同比下降,营收占比降至 20%多 [4] 苏州能斯达情况 -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供应链受限,但订单饱满,累计出货量 120 万支左右,实现营收约 1500 万,产品集中在医疗大健康、消费电子、IOT 领域 [4] - 6 - 7 月扩充生产和办公场地,产能提升,下半年销售订单增加,通过新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新市场领域有新应用落地 [4] 问答交流要点 战略调整原因 - 传感器是核心主业,宗旨未变,侧重点随时代机遇动态调整,当下国家注重供应链自主可控,公司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未来重点发力核心技术和传感器 [5] - 公司有技术平台和储备,在安全环保及国产替代市场有需求,家电和汽车领域预计年底和明年有产出,各领域对传感器需求大 [5] 业务板块利润占比及毛利率 - 传感器:上半年营收 1.31 亿,营收占比 11.13%,归母净利润 3495 万元,归母净利润占比 22.39%,同比增长 10.09%,毛利率因新型高端传感器收入占比增加等因素增长 [5] - 智能仪表:上半年营收 4.15 亿,达去年该板块营收 70%,归母净利润 5185 万元,同比增速超 150%,毛利率近 45%,与去年相当,费用率降低,净利水平提升约 2 个百分点 [6] - 物联网应用:上半年营收 2.79 亿,营收占比 23.62%,归母净利润约 1440 多万,归母净利润占比 9.23%,同比下降约 20%,毛利率 26%左右,净利率 5 个点左右,受疫情影响项目滞后 [6] - 整体毛利水平有望在稳固基础上继续改善提升 [6] 柔性传感器应用 - 能斯达布局压阻、柔性压电、柔性温湿度、柔性电容四个核心技术方向,应用覆盖医疗、消费、工业物联网、军工等行业 [6][7] - 在医疗大健康用于辅助临床诊疗和养老监护,消费电子有突破和客户积累,IOT 与九号科技等合作,还开发电池热失控管理柔性压力传感器 [7] 其他业务情况 - 九号科技应用于电动车防飞车功能,能斯达营收虽小但近年基本每年翻倍增长,订单充足且扩充产能 [7] - 炜盛是综合传感器技术平台,气体传感器主力,下游原主要在工业安全和环保,现家电、汽车和智能家居领域应用增加,未来红外光电器件或成新增长点 [7][8] - 智能仪表增长逻辑为国产替代和智慧化,未来三到五年有现实增长,汉威头部效应将显现,各板块未来有增量产出 [8] - 能斯达热失控传感器是整套解决方案,已与电池厂商成立项目组推动应用,与兄弟公司提供更完备方案 [8][9] - 柔性传感器在机器人拟人化和仿生化应用场景明确,能实现刚性传感器无法实现的功能 [9] - 公司车载传感器定位驾驶舱空气质量和新能源锂电池安全监测,已取得吉利、比亚迪等订单,新能源安全监测领域有潜力,与新立优势互补 [9][10]
汉威科技(300007)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18 00:0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18.78%;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7.62亿元,同比增长10.82%[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84.14万元,同比增长22.3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30亿元,同比增长10.05%[5]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2.06万元,同比增长119.76%[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62.9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6.5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46%[5] - 2022年年初到报告期末营业总收入为17.62亿元,较上期的15.90亿元增加10.82%[33] - 2022年年初到报告期末营业总成本为15.75亿元,较上期的13.86亿元增加13.65%[33]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62亿元,上年同期为2.53亿元,同比增长3.80%[34]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0亿元,上年同期为2.09亿元,同比增长10.05%[34]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71元,上年同期为0.70元,同比增长1.43%[35]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2.06万元,上年同期为 -5069.99万元,同比增长119.76%[37]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84亿元,上年同期为 -1.89亿元,同比增长2.64%[37]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34.36万元,上年同期为3.96亿元,同比下降83.26%[37]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85亿元,上年同期为13.28亿元,同比增长19.31%[36]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0.02亿元,上年同期为8.81亿元,同比增长13.72%[37]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62亿元,上年同期为3.09亿元,同比增长17.15%[37]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27亿元,上年同期为0.97亿元,同比增长31.60%[37]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18.91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为6790.55万元[7] 资产负债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700万元,较期初减少80.04%,主要系结构性存款减少[9]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512.68万元,较期初减少80.75%,主要系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9] - 存货期末余额5.30亿元,较期初增长53.59%,主要系销售增长且材料供应紧张增加储备[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3.32亿元,较期初增长180.78%,主要系短期借款增加[9]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13.14亿元,较1月1日的14.15亿元减少7.16%[29] - 2022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700万元,较1月1日的3507.21万元减少80.04%[29]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0.61亿元,较1月1日的8.44亿元增加25.74%[29] - 2022年9月30日存货为5.30亿元,较1月1日的3.45亿元增加53.60%[30]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62.94亿元,较1月1日的59.47亿元增加5.82%[30] - 2022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为3.32亿元,较1月1日的1.18亿元增加180.78%[30] - 2022年9月30日预收款项为5893.61万元,较1月1日的157.62万元增加3639.11%[30] 股东相关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8,086,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1] - 任红军持股比例16.30%,持股数量52,879,243股,质押19,590,000股[11] - 钟超持股比例4.67%,持股数量15,154,280股[11] - 限售股份期初总数75,262,202股,本期解除限售31,364,349股,本期增加750股,期末总数43,898,603股[13]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情况 - 2020年8月26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议案[14] - 2020年9月11日,公司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相关议案[14] - 2020年9月16日,公司收到深交所受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通知[15] - 2020年12月2日,深交所认为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符合发行、上市和信息披露要求[15] - 2021年1月14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同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批复12个月内有效[15]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价格为19.13元/股,是发行底价的1.10倍,募集资金总额599,999,996.37元,净额590,819,463.97元[17]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31,364,349股,上市时间为2021年9月6日,限售期六个月[18] - 2022年3月7日,向特定对象发行的31,364,349股股份解除限售上市流通[19]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情况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600.00万股,首次授予530.00万股,授予价格11.95元/股,激励对象102人[22] - 2021年9月17日为首次授予日,向102名激励对象授予530.00万股限制性股票[24] - 2022年9月9日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11.87元/股[25] - 2022年9月9日为预留授予日,授予20名激励对象40.0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6] - 截至2022年9月9日,30.00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作废失效[26] - 2022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中,1名激励对象离职,3万股限制性股票作废;因个人绩效考核,22.24万股限制性股票作废,合计作废25.24万股;93名激励对象第一个归属期可归属188.56万股[27] 募投项目变更情况 - 募投项目“MEMS传感器封测产线建设”、“新建年产150万只气体传感器生产线”增加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19] - 募投项目“MEMS传感器封测产线建设”实施地点变更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梧桐街南、石楠路西(汉威物联网科技产业园南地块)”[20]
汉威科技(30000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6 00:00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 - 6月,上年同期为2021年1 - 6月[15] - 所有董事均出席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5]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承担法律责任[4] - 本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实质承诺[5] - 投资者应注意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详见报告第三节相关部分[5] - 报告中数据尾数之和差异系四舍五入造成[7] - 备查文件包括载有相关人员签名的报告文件原件、财务报表等[12] - 备查文件置备地点为公司证券投资部办公室[12]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8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汉威科技,代码300007,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任红军[20] - 董事会秘书为肖锋,证券事务代表为蒋宇辉[21] - 联系地址为郑州高新开发区雪松路169号,电话0371 - 67169159,传真0371 - 67169196,电子信箱hwdz@hwsensor.com[21] - 公司注册地址、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网址、电子信箱报告期无变化[22] -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报告期无变化[23] - 公司注册情况报告期无变化[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1.81亿元,同比增长7.28%[25][33][107]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3.83%[25][33]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2.32%[25][33]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3亿元,同比减少30.65%[25][108]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60.8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3%[2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6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81%[25]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1.68万元[29]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481.92万元[29] - 本报告期营业成本7.92亿元,上年同期7.34亿元,同比增长7.88%[107] - 本报告期销售费用7112.26万元,上年同期6237.40万元,同比增长14.03%[107] - 本报告期管理费用9696.44万元,上年同期7329.32万元,同比增长32.30%,主要系计提股权激励费用所致[107] - 本报告期财务费用746.78万元,上年同期1690.07万元,同比下降55.81%,主要系借款规模及借款利率下降所致[107] - 所得税费用为27,886,916.50元,同比下降5.09%[108] - 研发投入为77,605,316.60元,同比增长27.76%[108] - 其他收益为81,571,469.9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1.39%[113] - 应收账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976,833,785.47元,占总资产比例16.05%,比重较上年末增加1.86%[115] - 存货本报告期末金额为485,373,487.77元,占总资产比例7.98%,比重较上年末增加2.18%[115] - 短期借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275,262,979.86元,占总资产比例4.52%,比重较上年末增加2.53%[115] - 报告期投资额为182,727,534.3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49%[119] - 公司各项投资合计金额为363000000元[123]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59081.95万元[125] - 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186.98万元[125]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1214.27万元[125] - 报告期内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0.00%[12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投入募投项目的募集资金212142666.73元[126]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承诺投资金额为100,882万元,已投入金额为59,081.95万元,实现效益为21,214.27万元[128] - MEMS传感器封测产线建设承诺投资20,546万元,已投入14,065.81万元,效益实现率为3.36%[128] - 新建年产150万只气体传感器生产线承诺投资18,212万元,已投入10,467.95万元,效益实现率为17.17%[128] - 新建年产19万台智能仪器仪表生产线承诺投资14,381.24万元,已投入11,845万元,效益实现率为7.97%[128] - 物联网系统测试验证中心建设承诺投资5,621.95万元,已投入4,702.95万元,效益实现率为0.03%[128]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30,000万元,已投入18,000万元,效益实现率为100%[128] - 2021年9月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13,692,356.21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1,067,324.86元,共计14,759,681.07元[129] - 2021年10月公司同意募投项目“MEMS传感器封测产线建设”“新建年产150万只气体传感器生产线”增加炜盛科技为实施主体[129] - 2022年6月公司将“MEMS传感器封测产线建设”实施地点变更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梧桐街南、石楠路西[129] - 2021年10月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3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目前暂未使用[129] - 委托理财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委托理财发生额35,455,未到期余额1,595,逾期未收回金额及已计提减值金额均为0[132] - 炜盛科技注册资本16,000万元,报告期营业收入13,142.87万元,净利润3,451.43万元[137][138] - 汉威公用注册资本10,0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65%,报告期营业收入11,644.70万元,净利润2,013.11万元[137][138][139] - 汉威智源注册资本10,0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65%,报告期营业收入22,288.30万元,净利润5,654.31万元[137][139][1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上半年,热失控安全检测相关市场出货量达30万支以上[36] - 苏州能斯达销售收入大幅增长,订单饱满[37] - 公司智能仪表业务收入、利润、客户数量均大幅增长,工业安全仪表部分产品业绩增长显著,利润贡献明显上升[38] - 公司工商业报警器、家用报警器及控制器订单量同比翻倍增长,激光巡检等智能联网型设备需求大幅增加[39] - 公司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构建并优化多个系统,“三桶油”等集团化客户订单量明显增长[40][41] - 公司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整体发展质量向好,智慧燃气、智慧水务等业务业绩持续增长[43] - 公司智慧燃气业务围绕云监管平台建设和燃气信息化解决方案两方面开展,相关信息化系统未来发展态势良好[44] - 公司智慧水务及热力业务优化全业务链条,智慧河长业务扩展,漏水检测等业务取得较大突破[45] - 公司基于公有云的祥云物联网平台设备接入量稳定增长,物联网私有化平台最大单一客户设备接入量超百万[45] - 公司无线探测终端及采集传输终端产品销售需求旺盛,产品组合扩大市场应用范围[45] - 公司智慧环保业务围绕环境监测和治理展开,打造环保生态圈,实现多领域业务布局和市场开拓[46] - 公司工业安全仪表产品成功入围中海油三年框架,并中标海上平台招标项目,实现“三桶油”全覆盖[38] - 环境治理运营服务业务中标邵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3年运营服务合同[47] - VOCs治理业务中标鲁南制药、以岭药业二期等项目[47] - 垃圾渗滤液业务中标旺能环境湖州南太湖1000吨焚烧发电渗滤液等项目[47] - 居家智能和健康业务夯实空气质量、燃气安全类市场,拓展水质安全类市场[48] - 公司公用事业经济效益稳定增长,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智慧经验[49] - 智能仪表营业收入为414,843,301.81元,同比增长61.20%[109] - 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278,923,440.44元,同比下降15.49%[109] 公司产品信息 - 公司是气体传感器制造商,能生产上百种主流气体传感器,产销量位居国内前列[50] - 公司也是综合传感器制造商,成功自主研发生产出多种技术领先的MEMS、柔性传感器[50] - 公司生产MEMS工艺的热力学流量检测等多种传感器,适用于医疗、环保、工业自动化等领域[56] - 公司依托传感器核心技术,研发生产智能仪表,包括探测器、报警控制器等,应用于多领域[57] - 气体探测器可用于石油石化等行业,采用多种检测技术进行气体泄漏监测[59] - 光学气体探测器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远距离危险气体快速探测,应用于多个行业[59] - 智能感知终端用于燃气、供水等行业的物联网监测监管,具备电池供电和无线传输功能[59] - 火焰探测器采用多种探测技术,用于检测各种燃烧物火焰,具备多种优点[60] -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可采集数据并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适用于多种物联网应用[60] - HGDS1000型可编程控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等特点,通过认证,适用于多领域[60] - 燃气检漏巡检系列用于城市燃气管网等泄漏检测,可接入相关系统[60] - 便携气体检测仪用于检测可燃和有毒气体浓度,实现危险探测和人员安全保护[60] - 公司酒精检测仪有电化学和半导体两种核心传感器,具备高精度等特性,警用级别功能多,民用商用具性价比[62] - 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仪可对水质指标进行快速准确连续在线监测,适用于多场景[62] - VOCs在线分析仪可连续监测有机气体浓度,用于工业污染气体排放源监测[62] - 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可实现对二氧化碳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及分析传输,为政府提供减排建议[62] - 家用气体报警器可检测可燃气体泄漏,避免燃气泄漏爆炸事故,产销规模居行业前茅[62] - 烟雾火灾探测器通过火灾灵敏度Ⅲ级检测,具备高灵敏度等特点,适用于多场所[63] - 祥云物联网平台为物联网行业应用客户提供全方位平台服务,形成物联网生态体系[64] - 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面向多领域工业客户,提供安全管理监控一体化解决方案[65] - 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面向多领域,提供“感知+应用+云平台”物联网解决方案[68] - 公司在智慧安全、智慧城市、智慧环保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理解物联网下游行业[64] - 环保大数据管理平台归集数据总量接近7000万条,涵盖生态环境质量数据、环境业务数据以及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精细化管控数据[72]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建立一体化和实时化的ERP/MES/APS/WMS/智能信息管理体系,MES系统涵盖SIM,ANDON、Traceability、WI、ORDER五大功能模块[75] - 公司传感器和仪器仪表类产品多以直销为主,采用“备货+订单”相结合方式及“解决方案+产品投标”方式销售[76] - 公司物联网应用产品多以“项目+服务”方式销售,业务周期相对较长[76] - 公司产品与大部分集团化客户采用直销模式,少量碎片化市场或产品采用合作伙伴分销模式[76] - 公司物联网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和被集成形式,以集成项目和“软件产品+服务”模式销售[76] - 公司近年来通过物联网平台、云端SaaS服务在安全监管和运维服务方面开展业务[76]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为主、适度备货为辅的生产模式,针对部分常规产品适度备货[75] 公司发展机遇与挑战 - 全社会数字化、智慧化使公司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物联网渗透将带动相关产品应用场景和需求增长[77] - 安全成为社会各行业刚需,公司优势领域市场占有率加快提升[78] - 公司在气体传感器等领域处于市场龙头地位,预计未来2 - 3年安全相关产品和方案需求旺盛[79] - “双碳”目标推进将为公司传感器等创造更多市场空间并长期受益[80] - 传感器等关键器件国产替代需求加速释放,公司相关产品迎来更多市场机遇[81] - 消费升级带动公司相关领域传感器等产品需求持续增加[82] - 新冠疫情反复或影响公司业务人员出行、项目实施等,公司为疫情防控白名单企业可闭环运行并储备物资应对[142]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增长迅速,建立了对账及催收机制保障回款[143] - 物联网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将加强研发合作巩固优势[144] - 公司所处物联网行业发展快,将强化研发创新保持技术领先[145][146] - 公司旗下有二十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将完善集团化管控制度增进协同[147] 公司研发情况 - 报告期公司在传感器多领域完成研发及量产[89] - 报告期公司在仪器仪表光学和通讯技术领域完成开发[91] - 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证书70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外观设计专利14项;新增软件著作权证书43项[99] - MEMS阵列传感器开发计划2022年12月完成批量试产,目前样机测试中[93] - 红外气体成像仪计划2022年12月完成样机制作,目前关键器件采购、方案设计中[93] - 中红外激光气体检测平台计划2022年12月完成样机制作,目前方案设计中[93] - 城市垃圾中转站及废水、废气成套工艺、设备开发计划2022年12月完成项目验收交付,目前设备应用调试中[93] - 红蓝光烟感产品化计划2022年10月完成样机,目前方案设计中[93] - 烟感新国标预研计划2022年10月完成样机,目前方案设计中[93] - 混成电位型NH3电化学传感器计划2022年12月完成项目验收,目前样品测试中[93] - 智慧城市空间数字基础设施CIM平台计划2022年12月完成项目验收,目前系统数据对接及补充[93] - 数字基座运维管理平台V1.0计划2022年9月元数据子系统规划完成、泛在接入系统阶段性功能发布,目前概要设计进行中[93] - 2022年3月10日,炜盛科技获得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外观设计专利,有效期15年[100] - 2021年10月
汉威科技(300007) - 关于参加河南辖区上市公司2022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2-05-25 18:01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真诚沟通 传递价值”河南辖区上市公司2022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活动时间:2022年5月30日(周一)15:30 - 17:00 [1] - 活动方式:网络远程 [1] - 参与平台:“全景•路演天下”(http://rs.p5w.net) [1] 公司参与情况 - 参与公司: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 出席人员:公司总经理李志刚先生、财务总监刘瑞玲女士、董事会秘书肖锋先生(特殊情况参会人员可能调整) [1]
汉威科技(300007)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94,344,585.8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7%[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507,035.4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3%[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537,633.0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48%[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0,041,576.2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33%[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5,939,087,571.34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13%[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477,101,223.97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7%[4] - 2022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337523622.65元,年初余额为1415425871.76元[27] - 2022年3月31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75094368.95元,年初余额为843617752.70元[27] - 2022年3月31日存货期末余额为435636996.42元,年初余额为345179285.21元[27] - 2022年3月31日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05441931.84元,年初余额为118294326.63元[28] - 2022年3月31日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128237396.08元,年初余额为230734642.59元[28]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94344585.84元,上期发生额为529411910.74元[31]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539698487.33元,上期发生额为486578042.84元[31] - 2022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5939087571.34元,年初余额为5946993121.88元[2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为4.13亿元,上年同期为3.75亿元[32] - 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258.27万元,上年同期为5741.99万元[3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150.70万元,上年同期为4231.24万元[32]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6元,上年同期均为0.14元[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亿元,上年同期为-1.22亿元[3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75.35万元,上年同期为-8114.70万元[3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亿元,上年同期为1.33亿元[3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686.85万元,上年同期为-7021.59万元[3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23亿元,上年同期为12.64亿元[36] 特定资产与负债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较期初减少42.77%,主要系结构性存款到期赎回[8]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较期初增长73.67%,主要系银行借款增加[8]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2,434[11] - 任红军持股比例为16.30%,持股数量为52,879,243股[11] - 股东余建平合计持有公司3,035,455股[12] 限售股份情况 - 公司限售股份期初总数为75,262,202股,本期解除31,364,349股,期末总数为43,898,603股[14] - 2022年3月7日,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的31,364,349股限售股份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占总股本的9.6688%[20]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价格不低于17.46元/股,最终确定为19.13元/股,是发行底价的1.10倍[17]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599,999,996.37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590,819,463.97元[17]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为31,364,349股,于2021年9月6日上市[18] 对外投资增资情况 - 公司于2022年2月9日以自有资金向新立汽车电子(台州)有限公司增资5,000万元,增资后占其注册资本的18.16%[21] - 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以1000万元对苏州能斯达增资,增资后持股5.21%,公司仍持有苏州能斯达52.88%股权[22] - 公司以2000万元向超晶科技增资,增资后占其注册资本的3.10%[24][25] 报告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37][38]
汉威科技(30000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31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旗下有二十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8] - 公司自1998年创业、2009年创业板首批上市,已走过二十三个春秋[14] - 年度报告为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22] - 报告期为2021年1 - 12月,上年同期为2020年1 - 12月[22] - 备查文件置备地点为公司证券投资部办公室[19] 公司分红情况 - 公司以324,387,155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9] 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 公司面临物联网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市场风险,将加强自主研发及对外合作[6] - 公司面临创新能力不足带来的技术风险,将强化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并实施并购战略[7] - 公司面临集团化经营带来的管理风险,将完善集团化控制度增进业务协同[8] 行业发展趋势 - “十四五”时期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将迎来黄金期,传感器需求将爆发[15] - 2021年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2951.8亿元,保持17.6%的快速增长[42] - 工信部等八部委计划到2023年底推动10家物联网企业成长为产值过百亿的龙头[45] - 国家鼓励政策为气体传感器行业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下游产业发展将推动其稳步增长[43] - 仪器仪表行业迎来国产替代契机,国内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提升[46] - 2021年新《安全生产法》推动燃气等行业对安全仪表需求度快速提升[47] - 国务院安委办等要求提升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带动安全仪表市场需求提高[47] - 数字经济推动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快速发展,“万物互联”时代加速到来[49][50] - 成熟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完善的产业生态是行业发展重点目标[51] 公司发展方针及业务规划 - 公司将坚持“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平台支撑、协同发力”的发展方针[16] - 公司将推进传感器销售转化,强化业务发展并拓宽赛道[16] - 公司将加速安全仪表、物联网市场推广,提升市场份额、增厚业绩[16]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23.16亿元,较2020年的19.41亿元增长19.32%[31]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亿元,较2020年的2.06亿元增长28.05%[31]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6亿元,较2020年的1.21亿元增长45.60%[31]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4亿元,较2020年的5.86亿元下降63.43%[31] - 2021年末资产总额59.47亿元,较2020年末的52.52亿元增长13.23%[31]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25亿元,较2020年末的15.59亿元增长55.52%[31]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为1005.78万元,剔除影响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27亿元,对比上年同期增长32.70%[31]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29亿元、5.71亿元、4.90亿元、7.26亿元[34]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86.76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2亿元[37]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724.31万元[3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6亿元,同比增长19.32%[52]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28.05%,剔除红外热电堆温度传感器影响后同比增长57.58%[52]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23.16亿元,同比增长19.32%,2020年为19.41亿元[143] - 2021年传感器收入2.77亿元,占比11.96%,同比下降13.73%;智能仪表收入5.61亿元,占比24.21%,同比增长53.06%[143] - 2021年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收入6.84亿元,占比29.53%,同比增长17.42%;公用事业收入7.55亿元,占比32.62%,同比增长18.68%[143] - 2021年国内收入22.21亿元,占比95.87%,同比增长19.88%;国外收入0.96亿元,占比4.13%,同比增长7.57%[145] - 2021年物联网行业毛利率33.47%,与上年同期持平;传感器毛利率39.82%,同比下降8.69%[146] - 2021年智能仪表毛利率45.14%,同比下降1.02%;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毛利率29.70%,同比增长0.90%[146] - 2021年公用事业毛利率25.09%,同比增长2.83%;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毛利率50.27%,同比增长1.78%[146] - 2021年智慧环保系统解决方案毛利率25.60%,同比下降2.00%;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毛利率34.92%,同比增长0.49%[146] - 2021年物联网行业原材料成本10.95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1.09%,同比增长1.52%[152] - 2021年销售费用为148,889,529.95元,同比增长14.13%[157] - 2021年管理费用为176,171,198.78元,同比增长5.03%[157] - 2021年财务费用为28,435,671.75元,同比减少29.92%[157] - 2021年研发费用为158,052,519.31元,同比增长22.99%[157]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842人,较2020年的688人增长22.38%,占比32.26%,较2020年的27.00%提升5.26%[160]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158,052,519.3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82%,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160]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310,889,248.63元,同比减少0.93%;现金流出小计2,096,563,271.14元,同比增加20.05%;现金流量净额214,325,977.49元,同比减少63.43%[162][164]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14,914,539.45元,同比增加7,008.97%;现金流出小计609,983,295.87元,同比增加51.99%;现金流量净额-295,068,756.42元,同比增加25.66%[164]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99,403,695.24元,同比增加81.23%;现金流出小计1,151,153,440.76元,同比增加49.54%;现金流量净额148,250,254.48元,同比增加380.69%[164]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66,276,155.02元,同比减少50.58%[164] - 2021年投资收益5,795,638.3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52%;其他收益156,934,197.79元,占比41.03%;信用减值损失-21,569,565.47元,占比-5.64%[167] - 2021年末应收账款843,617,752.70元,占总资产比例14.19%,较年初提升3.29%;固定资产1,308,212,792.13元,占比22.00%,较年初提升2.36%[169] - 2021年末短期借款118,294,326.63元,占总资产比例1.99%,较年初下降4.44%;长期借款526,845,478.25元,占比8.86%,较年初下降4.11%[169] - 2021年报告期投资额246,174,924.92元,较上年同期的397,421,361.42元减少38.06%[173] - 2021年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5.999999963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5.9081946397亿元[17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投入募投项目的募集资金为2.0027290111亿元[177]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传感器业务板块由炜盛科技等子公司组成,在多领域持续投放产品,市场逐步扩大[55] - 实现家电、汽车领域市场突破,入围格力等知名企业供应商名单并批量供货,获车企定点订单[56] - 年产千万支柔性传感器产线投入使用,销售收入持续增长,订单饱满[57] - 工商业安全仪表产品销量大幅增长,中标中石油、中石化年度框架,中石化招标5个标段获2个第一、3个第二[58] - 燃气监测、巡检产品订单量大幅提升,产销量创历史新高,产品服务对象延伸到省级管网公司[59] - 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围绕三大领域构建物联网安全产品生态,集团化客户订单量明显增长[60][61] - 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在智慧燃气、智慧水务等领域收入、回款、利润均大幅增长[62] - 智慧燃气业务主导编写团体标准成功贯标,软件产品功能优化,SAAS化应用落地[63] - 智慧水务及热力业务优化全业务链条,轻量化GIS平台、管网监测SaaS化云平台上线[64] - 水厂VR系统实现水厂三维数字化运维与管理,提升公司在智慧城市相关领域竞争力[64] - 公司智慧环保业务围绕环境监测和治理展开,打造环保生态圈[66] - 嘉园环保垃圾渗滤液业务在餐厨沼液废水处理取得成果,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67] - 嘉园环保VOCs治理项目在多行业规模复制,在半导体行业实现业绩突破[67] - 公司供水、供热强化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经济效益稳定增长[69] - 公司祥云物联网平台设备接入量增长迅速,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持续迭代升级[65] - 公司持续加大无线产品研发投入,推出多款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65] - 第二代智能物联网主机研制成功并在项目中应用[65] 公司产品技术相关 - 公司能生产上百种主流气体传感器产品,产销量位居国内前列[70] - 公司持续拓宽多门类传感器,成功研发MEMS、柔性等传感器并获市场认可[71] - 旗下独立式双光路烟雾火灾探测报警器成三大运营商推广智能家居主力产品[68] - 热导式气体传感器适用于0~100%VOL量程,检测不依赖于氧气[77] - 公司依托传感器核心技术,研发生产智能仪表,包括探测器、报警控制器等门类[80] - 工商业仪器仪表中的气体探测器可采用多种气体传感检测技术进行气体泄漏监测[82] - 热线型气体传感器可实现ppm至LEL量程可燃气检测[77] - 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适用于高温、高湿严酷环境下O2、CO2、H2S、NH3等气体检测[77] - 红外(NDIR)气体传感器适用于多种气体检测,以可燃气体为主,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价格偏高[77] - 激光气体传感器气体选择性好、高精度,价格高[77] - 光离子(PID)气体传感器适用于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及毒性气体检测[77] - 红外(NDIR)CO2气体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寿命长、稳定性好等优点[77] - 激光PM2.5传感器是基于激光散射原理的环境颗粒物检测传感器[77] - 光学气体探测器采用TDLAS等技术,可实现远距离危险气体快速探测[84] - 智能感知终端可采集多行业压力、流量等数据,具备电池供电和无线传输功能[84] - 火焰探测器采用多种探测技术,适用于多种燃烧物火焰检测[84] -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可将多种数据采集、融合并上传至云端物联网平台[84] - HGDS1000型可编程控制系统通过南德TUV认证,适用于SIL2等级安全功能要求[84] - 便携气体检测仪可对城市燃气管网和户内用气环境进行巡检,实现信息采集与回传[85] - 工业安全个人防护系列产品可检测可燃和有毒气体浓度,保障人员安全[85] - 酒精含量检测仪核心部件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高精度等特性[85] - 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仪可对市政供水等水质指标进行快速准确监测[85] - 环境水质监测仪可监测水体常规5参等多种参数[85] - 公司VOCs在线分析仪用于多行业污染气体排放监测[87] - 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可实现大气环境分布式监测并为政府提供减排建议[87] - 家用气体报警器产销规模位居行业前茅[87] - 烟雾火灾探测器通过火灾灵敏度Ⅲ级检测,具备多种功能[87] - 祥云物联网平台为物联网行业应用客户提供全方位平台服务,形成物联网生态体系[88] - 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面向多领域工业客户,提供安全管理监控一体化方案[90] - 企业安全风险预警指挥管控平台(HSSE)可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91] - 安全监测预警云平台可帮助企业补齐信息能力建设短板[91] - 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面向多领域,提供“感知+应用+云平台”物联网解决方案[94] - 智慧燃气管控一体化平台可实现城市燃气输配管网数据汇集管理[95] - 环保大数据管理平台归集数据总量接近7000万条,涵盖生态环境质量数据、环境业务数据以及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精细化管控数据[98] - 公司智慧环保系统解决方案依靠“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云应用+治理+运维服务”整体方案,提供一体化环保服务[97] 公司生产、销售模式 - 公司建立一体化和实时化的ERP/MES/APS/WMS/智能物流信息管理体系,实现信息互联互通[100][101] - 公司MES系统涵盖SIM,ANDON、Traceability、WI、ORDER五大功能模块,可提供信息服务并实施闭环式生产[101]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为主、适度备货为辅的生产模式,针对常规产品适度备货[101] - 公司传感器和仪器仪表类产品多以直销为主,采用“备货+订单”相结合方式,部分
汉威科技(300007)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7 00:00
营业收入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89,874,335.11元,同比增长10.94%;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590,371,668.14元,同比增长17.89%[3] - 2021年公司年初到报告期末营业总收入为1,590,371,668.14元,较上期的1,349,030,873.72元增长[23] 净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55,246.77元,同比增长35.65%;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09,089,032.78元,同比增长19.18%[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512,197.16元,同比增长93.7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51,300,557.89元,同比增长29.32%[3]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53亿元,上年同期为2.12亿元,同比增长19.1%[24]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0,699,953.15元,同比下降113.99%[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70万元,上年同期为3.62亿元,同比下降114.0%[28]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5,860,831,982.9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341,639,399.8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0.20%[3] - 2021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1,503,816,157.43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347,225,775.69元有所增加[19] - 2021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为781,606,391.63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68,776,964.50元增长[19] - 2021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为361,216,161.85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27,541,938.19元增加[19] - 2021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为5,860,831,982.91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252,332,809.52元增长[20] - 2021年9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为262,351,708.34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35,457,195.78元减少[20] - 2021年9月30日公司应付账款为635,768,790.28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03,756,310.57元增加[20] - 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从24.209906841亿元降至24.2093136506亿元,减少59319.04元[30] - 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从28.3134212542亿元增至28.3348954117亿元,增加2147415.75元[31] - 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1日,公司资产总计从52.5233280952亿元增至52.5442090623亿元,增加2088096.71元[31] - 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1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保持14.0861435233亿元不变[31] - 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从17.3702317713亿元增至17.3911127384亿元,增加2088096.71元[31] - 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1日,公司负债合计从31.4563752946亿元增至31.4772562617亿元,增加2088096.71元[31] - 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保持21.0669528006亿元不变[32] - 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1日,公司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从52.5233280952亿元增至52.5442090623亿元,增加2088096.71元[32] 应收票据、账款及存货变化情况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2,472,741.32元,较期初增长79.21%,因收到商业承兑汇票增加[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781,606,391.63元,较期初增长37.42%,因业务增长[6] - 存货期末余额361,216,161.85元,较期初增长58.75%,因销售增长且部分材料供应紧张增加库存储备[6]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1 - 9月为 -189,276,522.66元,较2020年1 - 9月增长36.98%,因投资建设管网等长期资产减少[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9亿元,上年同期为-3.00亿元,同比增长36.9%[28]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1 - 9月为396,337,076.05元,较2020年1 - 9月增长2526.65%,因实施定向增发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增加[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6亿元,上年同期为1509万元,同比增长2526.4%[28]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6,664名[9] - 前10名股东中,任红军持股比例16.30%,持股数量52,879,243股;钟超持股比例4.67%,持股数量15,154,280股等[9] 限售股份情况 - 限售股份期初总数43,897,853股,本期增加31,364,349股,期末总数75,262,202股[12] 股票发行情况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价格为19.13元/股,为发行底价的1.10倍,募集资金总额599,999,996.37元,净额590,819,463.97元[13][14]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共计发行31,364,349股,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由293,022,806股增加至324,387,155股[1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资金及已支付发行费用共计14,759,681.07元[15]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情况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600.00万股,授予价格11.95元/股,首次授予激励对象102人[15] - 2021年9月17日公司以11.95元/股的授予价格向102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530.00万股限制性股票[16] 基本每股收益情况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70元,上年同期为0.60元,同比增长16.7%[25] 销售商品、劳务现金情况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3.28亿元,上年同期为13.16亿元,同比增长0.9%[26] 成本及费用情况 - 2021年公司年初到报告期末营业总成本为1,386,176,929.21元,较上期的1,184,005,968.76元增加[23] - 2021年公司年初到报告期末营业成本为1,038,947,186.85元,较上期的871,985,838.97元增加[23] - 税金及附加为1355万元,上年同期为1227万元,同比增长10.4%[24] - 销售费用为9600万元,上年同期为8500万元,同比增长12.9%[24] - 研发费用为1.01亿元,上年同期为7939万元,同比增长27.4%[24] - 财务费用为2412万元,上年同期为2810万元,同比下降14.2%[24] 准则执行与审计情况 - 公司2021年起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不追溯调整前期比较数据[33] -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33]
汉威科技(300007)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7 00:00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1年1 - 6月,上年同期为2020年1 - 6月[17]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及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 所有董事均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5] - 本报告中涉及数据尾数之和如有差异,系四舍五入造成[11] - 备查文件置备地点为公司证券投资部办公室[15] - 公司股票简称汉威科技,代码300007,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3]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85]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 - 公司计划2021年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52] 公司组织架构 - 公司旗下有二十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8] 公司面临风险及应对措施 - 物联网行业竞争加剧,公司面临市场风险,将加强自主研发及对外合作[6] - 公司所处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带来的技术风险,将强化技术研发创新能力[7] - 公司通过“内生增长 + 外延并购”构建产业生态集团,存在集团化经营带来的管理风险,将完善集团化控制度[8] - 公司面临物联网行业竞争加剧、创新能力不足、集团化经营带来的管理风险[144][145][146] - 公司应对竞争风险将加强自主研发及对外合作[144] - 公司应对技术风险将强化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并实施并购战略[145] - 公司应对管理风险将完善集团化管控制度[14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1.0049733303亿元,上年同期9.0746281973亿元,同比增长21.27%[28]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93378601亿元,上年同期1.2371635981亿元,同比增长12.30%[28]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0.9878836073亿元,上年同期0.8988592430亿元,同比增长9.90%[28]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0.7876294337亿元,上年同期1.3869977884亿元,同比下降156.79%[28]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47元/股,上年同期0.42元/股,同比增长11.90%[28]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0.47元/股,上年同期0.42元/股,同比增长11.90%[28]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55%,上年同期8.81%,同比下降0.26%[28]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52.6120965988亿元,上年度末52.5233280952亿元,同比增长0.17%[28]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8062203737亿元,上年度末15.5900939589亿元,同比增长7.80%[28] -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0,497,333.03元,同比增长2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933,786.01元,同比增长12.30%,对比上年同期剔除红外热电堆温度传感器影响后同比增长61.55%[36]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100497333.03元,上年同期907462819.73元,同比增长21.27%[120] - 本报告期营业成本733843460.72元,上年同期589107168.38元,同比增长24.57%[120] - 本报告期销售费用62374024.79元,上年同期53370937.32元,同比增长16.87%[120] - 本报告期管理费用73293225.25元,上年同期70601136.99元,同比增长3.81%[120] - 本报告期财务费用16900650.11元,上年同期19068237.57元,同比下降11.37%[120] - 本报告期所得税费用29382993.43元,上年同期26990810.22元,同比增长8.86%[120]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60742177.72元,上年同期45709539.61元,同比增长32.89%,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力度[120]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8762943.37元,上年同期138699778.84元,同比下降156.79%,主要系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加[120] - 本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2846680.72元,上年同期21596891.56元,同比下降437.30%,主要系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增加[120] - 本报告期末货币资金1,035,735,757.19元,占总资产比例19.69%,较上年末比重减少5.96%[128] - 本报告期末应收账款759,027,347.24元,占总资产比例14.43%,较上年末比重增加3.60%[128] - 报告期投资额147,970,014.38元,上年同期投资额200,786,652.29元,变动幅度 -26.30%[132]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公司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0,145,425.28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52,094.99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2,760,914.96元,其他营业外收支为 -292,070.91元,所得税影响额为9,363,029.20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12,908,294.58元[3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公司传感器业务在多领域产品持续投放,市场逐步扩大,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销量大增,VOCs等传感器销售突破,热释电传感器打入华为等供应链,柔性传感器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年产千万支产线已投入使用且订单饱满[38][39] - 报告期公司智能仪表业务中工商业安全仪表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工业安全仪表在中石化招标表现优异,燃气监测等产品市场需求和订单量突增[41] - 报告期公司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围绕相关系统构建物联网安全产品生态,集团化客户订单量明显增长[43] - 报告期公司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在智慧燃气、智慧水务等领域收入、回款、利润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44] - 公司智慧燃气业务相关软件产品功能优化,SAAS化应用落地,燃气地理信息全国一张图项目复制推广效果明显[45] - 公司智慧水务及热力业务优化全业务链条,打磨智慧管控一体化平台,水厂VR系统实现三维数字化运维与管理[46] - 公司智慧环保业务围绕环境监测和治理展开,打造环保生态圈,实现多领域业务布局和市场开拓[49] - 嘉园环保垃圾渗滤液业务在餐厨沼液废水处理取得成果,VOCs治理项目推动规模复制,项目及客户数量增加[50] - 公司公用事业强化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经济效益稳定增长[53] - 传感器营业收入126,300,230.39元,同比减少24.69%,毛利率42.49%,同比减少15.63%[122] - 智能仪表营业收入257,342,189.73元,同比增加58.45%,毛利率41.48%,同比减少4.90%[122] - 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营业收入330,051,375.26元,同比增加55.74%,毛利率30.39%,同比增加2.35%[122] - 公用事业营业收入368,204,154.00元,同比增加5.58%,毛利率26.20%,同比增加3.63%[122] - 其他业务营业收入18,599,383.65元,同比增加11.66%,毛利率50.96%,同比增加6.40%[122] 公司产品及平台介绍 - 公司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气体传感器制造商,能生产上百种主流气体传感器,产量占国产气体传感器的70%[54] - 公司旗下独立式双光路烟雾火灾探测报警器成为三大运营商推广智能家居的主力产品[51] - 公司持续加大无线产品研发投入,推出多款无线探测器及采集传输终端产品,第二代智能物联网主机研制成功[48] - 公司拥有电化学、催化燃烧式等多种类型气体传感器,应用于工业、环保等领域[60] - 公司有红外(NDIR)CO2、激光PM2.5等多种环境相关传感器,用于暖通、消费电子等设备[61] - 公司的柔性压力、压力等传感器适用于智能穿戴、医疗等领域[62] - 公司依托传感器核心技术研发生产智能仪表,包括探测器、报警控制器等[63] - 公司智能仪表广泛应用于工业安全、市政监测等领域[63] - 气体探测器可用于石油石化等行业进行气体泄漏监测,拥有自主传感器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66] - 光学气体探测器采用先进技术,可实现远距离危险气体快速探测,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等行业[66] - 智能感知终端可采集燃气、供水等行业相关设施数据,具有电池供电、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可接入物联网平台[66] - 火焰探测器采用多种探测技术,适用于制药、发电站等场所,具备可靠、响应迅速等优点[66] -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可将各种数据采集、融合、上传至云端物联网平台,HGDS1000型可编程控制系统通过南德TUV认证,适用于SIL2等级安全功能要求[69] - 便携气体检测仪适用于城市燃气输配管路等场所,可实现巡检信息现场采集与回传,工业安全个人防护系列可检测可燃和有毒气体浓度[69] - 酒精含量检测仪核心部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警用级别仪器功能多样,民用商用级别极具性价比[69] - 公司提供水质监测、环境监测、家居安全等仪表产品,产销规模位居行业前茅[71] - 祥云物联网平台为物联网行业应用客户提供全方位平台服务,形成物联网生态体系[72] - 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面向多领域工业客户,由硬件和软件构成安全管理监控平台[73] - 企业安全风险预警指挥管控平台以双重预防为核心,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74] - 安全监测预警云平台面向中小企业等,提升安全生产数字化水平[75] - 智慧园区综合服务平台采集园区多业务信息,建设一体化管理平台[75] - 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安全生产要素实时监控等创新模式[75] - 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面向多领域,提供“感知 + 应用 + 云平台”物联网解决方案[76] - 智慧燃气管控一体化平台实现城市燃气输配管网数据汇集管理和辅助决策[77] - 环保大数据管理平台归集数据总量接近7000万条,涵盖生态环境质量、环境业务及企业主体责任管控数据[80] - 公司有政府燃气安全管理、智慧水务等多种系统解决方案[78] - 公司祥云物联网平台累计新增接入量超过10万家[48] 公司生产、销售及采购模式 - 公司建立一体化和实时化的ERP/MES/APS/WMS/智能物流信息管理体系,MES系统有五大功能模块[82]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为主、适度备货为辅的生产模式,对部分常规产品适度备货[82] - 公司传感器和仪器仪表类产品多直销,采用“备货+订单”结合或“解决方案+产品投标”方式销售[83] - 公司物联网应用产品以“项目+服务”方式销售,通过招投标开展业务,周期较长[83] - 公司产品与大部分集团化客户采用直销模式,少量用合作伙伴分销模式[83] - 物联网解决方案以集成项目和“软件产品+服务”模式销售,近年开展云端SaaS服务[83] - 公司制定严格科学的原材料采购制度,与重要供应商结成战略同盟[81] 市场机遇 - 全社会数字化、智慧化使公司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物联网渗透将打开业绩向上空间[84] - 新《安全生产法》9月1日实施,驱动安全刚需,公司燃气监测传感器领域市场空间广阔[86] - “双碳”目标推进为公司传感器、环保仪器、物联网智慧化带来更多商机并长期受益[87] - 国产化替代加速,公司相关工业安全、检测分析领域产品迎来更多市场机遇[88] - 消费升级带动公司相关领域传感器、物联网智能终端产品需求持续增加[89] 公司业绩增长原因 - 公司围绕三大平台优势,促进报告期内业绩较好增长[91] 公司研发进展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红外气体光热等传感器研发定型,优化多种车载传感器技术性能[98] - 公司工业、家用产品线全系列安全仪表面向新国标完成升级换代并获认证[100] - 公司持续优化激光遥测等产品技术指标,烟感项目输出申请8项专利,含2项发明专利[101] - 公司推出多款低成本NB模组,新推出CAT.1模组,降低设备成本[102] - 新一代北斗、5G模组、低功耗短距离无线数据采集模组等完成定型[102] - 水质检测传感器等多个研发项目进展不同,如水质检测传感器样机制作完成,API网关项目已完成并正常使用[103][105] 公司营销及管理举措 - 公司加强全集团品牌整合营销,开展全员品宣和线上营销,提升市场竞争优势[106] - 公司通过新媒体矩阵强化企业及产品推广,线上订单量逐步提升,线下活动与线上营销联动推动业绩增长[107] - 公司持续深化集团化管控,推进关键岗位管理干部专业化、年轻化,运用激励措施提高管理效能[108] - 公司梳理三年战略框架,启动内部流程再造探索,试点打造面向客户的高效组织模式[108] - 公司以产品和业务管理体系为重点,整合平台资源,加强产业链与价值链协同[108] - 公司积极推进管理要素建设,利用多种系统提升管理效益,探索建立集团级BI体系[109] 公司业务生态及技术优势 - 公司形成以传感器为核心的完整物联网生态圈,各业务品类相互支撑、促进[110] - 公司打造出全流程的传感器核心技术平台,掌握多种核心工艺,稳居气体传感器领域龙头地位[111] - 公司拥有领先的物联网系统技术,将持续完善物联网技术平台,构建物联网产业超级生态圈[112] 公司知识产权成果 - 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证书2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新增软件著作权证书15项[113] 子公司经营情况 - 炜盛科技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69.31万元,净利润3,059.87万元,注册资本10,000万元[139][140] - 汉威智源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951.85万元,净利润7,026.98万元,注册资本10,0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65%[139][14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