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300024)

搜索文档
加码机器人投资,股价涨逾12%,首程控股值得高看?
金融界· 2025-04-14 19:35
4月14日,港股的首程控股(00697.HK)再度大涨12.06%,报1.58港元/股,实现5连涨,累计涨逾 30%,年内涨51.21%。 从消息面看,今日首程控股股价走强,或源于一则利好公告。 4月14日,首程控股发布公告,近日,集团所属首程资本旗下公司所管理的北京机器人基金投资云鲸公 司,进一步促进被投企业的产品的迭代升级,提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据悉,云鲸公司是一家立足家用机器人领域、致力于研发革命性科技产品的公司,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 造高性能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是全球智能清洁机器人龙头企业;。 公告称,此次投资将有助于云鲸公进一步加大家用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为全球用户带来更迭代、 更全能的智能清洁与服务体验。首程控股还表示,公司未来将坚定不移地持续加大在机器人产业的投资 布局。 政策层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纳入国家战略。这标志着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已成 为中国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 随着市场持续升温,中航证券研报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正式进入量产元年。中信证券亦指出,全球 及中国主流科技及制造巨头正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该板块增长趋势已十分明确,2025年出货量将显著 ...
卖英伟达股票创业,被DeepSeek带火,浙江校友冲刺IPO,要托举国产机器人
36氪· 2025-04-14 18:47
"杭州六小龙"首个IPO:打造物理世界模拟器,助攻具身智能训练。 顶着"杭州六小龙"的名号,那个隐藏在"酷家乐"背后的低调公司,在今年开年一举闻名天下知。 2010年,黄晓煌进入英伟达CUDA团队。15年后,他带着自己创办的群核科技,作为英伟达Inception Startup中的少数中国企业代表参展英伟达 GTC大会,跟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谈笑风生。 GTC期间,群核科技展示空间智能平台,开源空间理解模型,分享其产品如何让机器人完成从认知理解到行动交互的完整闭环训练。 这与英伟达押注物理AI的战略布局,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微妙共振。 在其招股书中,AI、云、GPU、空间智能、AIGC、智能机器人、AR/VR、具身人工智能、合成数据……这些当前科技热词都高频出现。 对于群核科技来说,2025年显然是格外特别的一年。2月14日,群核科技刚刚迈出赴港上市的关键一步——正式递表港交所,向"空间智能第一 股"发起冲刺。 黄晓煌与黄仁勋合影(图片来源于黄晓煌朋友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计,群核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空间设计平台;按2023年收入计,群核科技是中国最大的 空间设计行业软件提 ...
民企出口工业机器人一季度增长67.4%
中国经营报· 2025-04-14 15:00
文章核心观点 国产机器人加速“出海”,2025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表现突出且发展质量提升 [1][4] 分组1:2025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体情况 - 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 [4] 分组2:民营企业进出口情况 - 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创历史同期新高,规模接近1万亿元,保持最大进出口主体地位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5.8%,快于全国整体进出口增速4.5个百分点,占比提升到56.8% [4] - 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达45.5万家,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占同期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总数的86.1% [4] 分组3:民营企业进出口产品情况 - 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67.4%,高端机床增长16.4% [2] - 进口高端装备增长25.6%,手术机器人增长47.5% [2] 分组4:民营企业进出口市场情况 - 对全球近180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都实现了增长 [5] - 在新兴市场,对东盟、非洲、拉美进出口分别增长7.4%、9.6%、5.2% [5] - 在传统市场,对欧盟进出口增长7.1%,对日本增长4.8% [5] 分组5:海关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及效果 - 海关深化改革,创新监管制度,加大对重点领域民营企业AEO认证培育力度 [5] - 第一季度获得海关AEO认证的民营企业增加116家,达到2670家 [5] - 一季度获AEO认证的民营企业出口、进口分别增长8.6%、8.5%,比民营企业整体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1.6和5个百分点 [5]
养老机器人遭遇数据困境 当前只会跳舞、翻跟斗?
中国经营报· 2025-04-14 14:59
"养老机器人研发最缺乏的就是数据。"2025年4月13日,在海南消博会期间,擎朗智能市场部总监陈芊 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大家都认为先把机器人本体做好,再去国外买数据,但实际上国外也没 有养老机器人的数据。" 有消息称,为训练跌倒检测模型,机器人企业需投入数百万元收集并标注数据。 机器人是否需要人形? 据了解,本届消博会首次设置人工智能展示专区,不仅展示技术成果,也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AI社会 实验,多家机器人企业带着最新科研成果亮相。 人数据无法只靠实验室 "目前看到的数据多来自实验室训练,这远远不够。"陈芊表示,"我们一直强调做服务机器人,很多客 户也愿意配合收集数据,只有拥有足够的数据,未来才可能更好。" 目前,擎朗智能机器人年销量超过10万台,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 人形机器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数据不足,没有数据支撑,机器人便无法有效学习和进步。 "数据产生于实际场景,但很多场景目前还不清晰,许多机器人还在工厂中执行基础的搬运工作。"陈芊 表示,"虽然这是很好的数据采集方式,但人形机器人未来的用途是否仅限于工厂生产线,我们目前还 不确定,也许还有更好的选择。" 她以智能驾驶举例:"特斯拉表现优异 ...
探营:人形机器人在训练场住“单间”,提前测试“热身”
新京报· 2025-04-14 13:04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参赛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它们在北京亦庄集结,即将开启"人生"中第一次奔跑 的比拼。4月9日,记者探访人形机器人"跑团"大本营,这里不仅有机器人"单间"宿舍,还有与正式赛道 类似的训练场。当天晚上,机器人们还进行了排位赛,这也是官方组织的比赛前的首个测试赛。 4月9日晚上10点半,机器人"跑团"于朦胧月色中在南海子公园集结,它们将开启排位赛,同时也是官方 的首次测试。按照测试规则,机器人按照此前的跑步成绩确定出发顺序,"天工"第一个出发。在出发准 备区,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如同一位位矫健的跑者跃跃欲试。除了像"天工""行者"这样的大个头机器人, 还有些个头不高、但行动灵活的小个头机器人,比如"旋风小子队"的"N2"机器人。该队算法工程师覃帮 羽介绍,"N2"身高1.2米,体重30公斤,"'N2'身高不高,带来的问题是腿短,但是它的优势是稳定,我 们相信N2在比赛中会有稳定的发挥。" 在出发准备区的靠后位置,身高只有75厘米、体重10公斤的"小巨人"十分可爱,它的研发者是北京科技 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创新团队负责人邱钊鹏和学生们。虽然身高不足1米,但邱钊鹏给机器人 取名"小巨人"非常合适," ...
揭秘人形机器人“跑者”的成长:大小脑更聪明,身体行动更稳健
新京报· 2025-04-14 12:50
当人类马拉松运动员与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跑者"站在同一个赛道、同一时间起跑,人机的互动超越了科 幻大片,变得更加真实和触手可及。在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上,机器人们将各显神通,无论 是通过操作员遥控,还是"看"着领航员身上的信号装置,它们将以稳定、稳健的方式完成这次世界上首 届人形机器人半马。近日,新京报记者多次采访人形机器人"跑团",揭秘机器人训练、比赛后面的故 事。 揭秘1 机器人赛前做了哪些"功课"?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参赛选手"天工"是"跑团"的明星机器人之一,在去年的亦庄半程马拉松上, 天工在起点和终点,为选手"加油打气",成为当天赛事的一大亮点。 在今年的人形机器人半马上,"天工"再次亮相,今年的对手实力不容小觑,"天工"要想取得理想成绩也 需要不断完善自己,让大、小脑更加聪明。 "天工队"技术负责人郭宜劼介绍,人形机器人跑半程马拉松需要在具身智能大、小脑和本体等多个层面 进行准备。今年,在具身智能大、小脑层面,"天工"基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慧思开物"通用具 身智能平台不断优化。 在提高运动速度方面,研发团队在仿真环境中不断训练"天工",探索关节力矩和转速的峰值边界,以提 高运动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将和人类在北京跑马拉松!“峰值时速12公里”
北京商报· 2025-04-14 12:17
人形机器人的赛程赛制并不像人类跑马拉松一样,不仅仅是单个机器人的比拼,更是一个团队的比赛。 北京商报记者丨金朝力刘曼华 人形机器人与人类携手挑战半程马拉松,这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从想象走向现实。 4月9日,在北京智慧电竞中心,来自清华通班队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跑道上进行测试。据了解,为迎接4月19日将在北京亦庄举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 程马拉松赛,部分人形机器人赛队已经到达北京智慧电竞中心进行训练和测试。北京商报记者在现场获悉,此次比赛共有20支左右人形机器人赛队报名。 为了模拟比赛路况,现场设置了长度为1000米的跑道和部分坡道,以及5个户外充电区域,供人形机器人进行能量补给。 两个赛道同时开跑 以"亦马当先,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即将开跑。据了解,此次比赛从南海子公园出发,到国家创信园结 束,全程共21.0975公里。 作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人类与机器人将如何开跑?又如何保障赛事安全?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届时,人形机器人和人类选手将在起点同时起跑,共跑同一路线,但有单独赛道,为确保人机安全,全程采用铁马隔离或绿化带隔 离的方式。 北京经开区管委 ...
机器人指数ETF(159526)冲击4连涨,近6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新规模、份额均创成立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4-14 12:13
流动性方面,机器人指数ETF盘中换手5.16%,成交2851.11万元。规模方面,机器人指数ETF最新规模达6.20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份额方面,机器人指 数ETF最新份额达5.23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机器人指数ETF近6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7614.46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14亿元。 机器人指数ETF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中证机器人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以及其 它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上市公司中机器人相关证券的整体表现。 截至2025年4月14日 11:27,中证机器人指数强势上涨1.37%,成分股步科股份上涨5.74%,奥普特上涨4.96%,派斯林上涨4.32%,奥比中光、瀚川智能等个 股跟涨。机器人指数ETF(159526)上涨1.18%, 冲击4连涨。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机器人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大华股份、中控技术、双环传动、大族激光、机器 人、巨轮智能、拓邦股份,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95%。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观 ...
聚焦机器人与先进制造等产业 武创院发布三大创新枢纽
第一财经· 2025-04-14 12:04
以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枢纽为例,该创新枢纽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会长、中关村智 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牵头,围绕武汉技术、人才、产业等优势,迁移融合北京科创高质量孵化创业优 势,对颠覆性创新、国产替代、产业共性技术等重大创新技术进行主动深度孵化与关键性支持,重点推 动AI工业垂类模型、专用场景数据生成、端侧芯片、具体应用场景的具身智能载体(陆、江、空)等 AI+机器人与先进制造方面的孵化创业融合,聚集一批具备原始创新能力的科学家和专业服务机构, 搭建全周期产业生态体系,打造武汉未来产业科创体制优化升级的试验田。 王田苗表示,创新枢纽绝非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通过人才、创新、产业、资金四链的深度融合,释 放"1+1>3"的双城协同效应,将武汉制造业的"成本洼地"转化为"价值高地"。 武创院院长李锡玲表示,产业创新枢纽是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拉动下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范式。 4月13日下午,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下称"武创院")召开2025年创新生态伙伴大会,并发布三大 产业创新枢纽,聚焦机器人与先进制造、生物技术与转化医学,以及激光应用与高端装备。 何谓"产业创新枢纽"?武创院院长李锡玲表示,枢纽更 ...
人形机器人“跑团”就位 即将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赛
新京报· 2025-04-14 11:49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介绍,4月19日上午7点半,人形机器人"跑团"将从起点位置南海子公园起 跑,途经泡桐大道、文博大桥等风景优美的亦庄打卡点。同时,赛道沿线还有京东、京东方等国内外企 业代表,本次比赛的终点位于北京经开区国家信创园。"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道沿线非常精彩,既 体现了人文赛道的美丽景色,也体现了科技和产业的特色。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道和人的半程马拉松赛 道并行,两个赛道同时举行。" 在赛程安排方面,梁靓介绍,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不仅仅是单个机器人的比拼,"机器人的后面 还有工程师、机器人操控员、领队等。因此在赛道上,我们会看到不同型号的机器人,同时还有配合机 器人奔跑的领队、操作手、工程师,他们组成团队在赛道上一起奔跑。本次比赛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 的起点,人和机器人共同奔跑,也象征着科技、产业融入人类生产、生活中。" 在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中,机器人能跑多久十分受关注。对此,梁靓表示,本次比赛是对机器人技术和 综合交叉技术融合集成的比拼,其中包括动力电池、关节耐热性、通信保障、材料等的一次挑战,同时 也是对参赛领队、工程师的一次挑战。在比赛过程中,设置有多个"补给站",供机器人更换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