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300024)

搜索文档
柴孚机器人携革新储能解决方案亮相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展现中国智造实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11 18:31
文章核心观点 柴孚机器人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展示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彰显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领先地位和新能源储能领域创新实力,产品具技术优势和行业价值,未来将深耕技术创新 [1][17][18] 展会背景 - 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自2012年创办,是全球储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盛会之一 [4] - 本届展会由权威机构联合主办,吸引20多个国家800余家参展企业,含特斯拉等行业巨头 [4] - 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涵盖全产业链技术,设专题活动 [5] 创新产品矩阵 - ClusterPack X集装箱储能电池PACK入簇工作站:采用1.8吨负载6轴工业机器人,70分钟完成1个20尺储能柜装配,配备实时监控系统 [7] - EnerFin变压器散热组件焊接工作站:支持多焊接工艺,焊接不良率控制在0.5%以下,优化焊接能耗 [10] - ALPHTIC系列重载机器人:负载能力500 - 3000kg,核心关节用航空级合金材料,搭载智能驱控系统 [13] 技术优势与行业价值 - 提升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人力成本 [17] - 保障产品质量:高精度控制和实时监测技术确保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 [17] - 推动行业升级:为新能源储能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自动化转型 [17] 关于柴孚机器人 - 是研发与智能制造的工业自动化公司,有全产业链研发和生产能力 [18]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等领域,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理念 [18]
0元复刻!国内首款开源验证人形机器人发布,傅利叶年初已完成8亿元融资|钛媒体AGI
钛媒体APP· 2025-04-11 17:47
国内首款开源验证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 4月11日消息,钛媒体AGI获悉,通用机器人公司傅利叶(FOURIER-Robotics)今天发布首款开源人形 机器人Fourier N1。这也是国内首款开源验证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Fourier N1采用紧凑型硬件架构设计,身高1.3米,体重38公斤,不包含灵巧手,全身拥有23个自由度, 最高奔跑速度达到每秒3.5米,最大关节扭矩96N.m,单次续航超过2小时,支持背插拔电池更换模式。 傅利叶表示,在工程验证环节,N1 已累计完成超过1000小时的户外复杂地形测试,单次连续运行时间 超过72小时,全面验证了其结构设计的稳定性、耐久性与环境适应性。同时,N1可稳定实现15度到20 度坡度斜坡通行、20 厘米楼梯攀爬、及撑地爬起等高难度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傅利叶Fourier N1人形机器人"开源即ready",开发者可实现N1的完整复刻,属于全 面开源。从可直接加工的结构图纸、材料到装配指南教程,从硬件制造体系到基础操作软件代码、通讯 接口封装等,都进行了全方位开源开放,很多信息都放在云盘和GitHub当中,堪称"0元复刻",公司还 透露后续还将开放更多的 ...
人形机器人 ,困在A轮里
36氪· 2025-04-11 16:45
文章核心观点 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融资困难,多数被困在A轮,松延动力是典型代表,公司需解决量产、商业化、资金等问题,随着技术进步未来或有转机 [1][3][23] 行业现状 - 2022年以来成立的13家明星机器人公司普遍在单一轮次徘徊,6家在A轮未晋级B轮,6家在天使轮和Pre - A轮 [3] - 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距离成熟远,缺乏商业化支撑的估值难获认可,VC市场退潮,国资入局压低估值,投融资在A轮阶段被拉长 [12] - 大模型技术进步让人形机器人有更多可能性,美国人形机器人创企Figure AI有技术突破并以400亿美元估值寻求C轮融资 [22] 松延动力情况 融资情况 - 自2024年3月 - 2025年2月完成4次A轮系列融资,累计完成五次融资,仍未进入B轮,最近一次融资超亿元 [1][6] - 投资方包括彬复资本、华强资本等多家机构 [2] 量产与商业化 - 今年3月发布两款机器人,手上订单六百多台,预计下半年月产量达150台以上,今年出货一千台,四季度现金流转正 [7] - 人形机器人N2价格3.99万元,公司称有成本控制能力,该价格仍能盈利,当务之急是制造现金流,按PMF行事走出A轮困境 [11] 团队与成本 - 招聘成本高,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等月薪2万 - 3万元,具身智能算法工程师年薪最高65万元 [18] 智元机器人情况 融资情况 - 经历6轮A轮融资后进入B轮,投后估值150亿元,进入B轮前累计完成8次融资,2023年12月一次融资超6亿元 [7][13] 量产情况 - 2024年12月启动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今年1月累计下线1000台,今年预计出货数千台 [7] 团队扩充 - 2023年8月A2轮融资时研发团队不到50人,2024年9月团队超300人 [20] 其他公司情况 星海图 - 融到A3轮,融资金额累计超8亿元,2月以来三个月完成3次A轮系列融资 [13][21] Figure AI - 结合OpenAI开发Figure 01人形机器人,后发布自研VLA模型“Helix”,以400亿美元估值寻求C轮融资 [22] 行业发展建议 - 企业可采用“小 + 轮”融资模式逐步提升估值,应对市场环境 [12] - 抱紧产业资本大腿,引入产业资本提供落地场景,解决商业化落地难题 [16] - 扩充团队,完成人才储备,提升供应链和工程化能力 [18]
机器人热门股年报未提及人形机器人相关收入 相关公司:客户要求保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1 16:23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客户要求保密,因此未公布人形机器人的相关收入数据 4月10日晚间,翔楼新材披露了2024年年报:去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4.85亿元,同比增长9.74%;扣非净利润达2.03亿元,同比增长12.26%。4月11日,翔楼新 材受到投资者追捧,盘中股价一度大涨超10%。 翔楼新材之所以被投资者看重,是因为其属于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翔楼新材是国内精密冲压材料龙头企业,专注于定制化精密冲压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其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已从精密汽车零部件逐步扩展至轴承、人形机器人材料、传感器材料等领域。 然而在营收结构一栏里,翔楼新材并未提及人形机器人的具体收入。公司营收结构主要分三类: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实现营收12.47亿元,同比增长 10.05%;工业用精冲材料实现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13.76%;其他业务收入为0.73亿元,同比增长2.8%。 资本市场的机器人赛道很火,但"量"是否起来了?这是一个疑问。 最近一段时间,多家机器人热门股披露了2024年年报,包括三花智控(002050.SZ)、肇民科技(301000.SZ)、翔楼新材(301160.SZ)等。但上述3家上市 公司在2 ...
喜讯!云迹科技斩获“医疗机器人创新技术领先企业”、“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综合竞争力企业”殊荣
财富在线· 2025-04-11 16:05
文章核心观点 云迹科技凭借领先的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研发技术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展现出强大实力,其复合多态机器人“UP”具有创新设计和多场景应用能力,为医疗领域创造价值并将探索更多应用潜力 [1][4][7] 行业动态 - 4月10日,“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在深圳益田威斯汀酒店举行 [1] 公司荣誉 - 云迹科技获“医疗机器人创新技术领先企业”和“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综合竞争力企业”两项大奖 [1] - 医疗机器人创新技术领先企业TOP10中有微创机器人、天智航、云亦科技等 [2] - 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综合竞争力企业TOP10中有博世、意法半导体、汇顶科技等 [2] 公司产品 - 云迹科技推出复合多态机器人“UP”,采用“一机多能,分时复用”理念,具备多功能集成与灵活调度能力,可在多场景多任务执行 [4] - 在医院中,“UP”凭借模块化设计与自适应控制技术,能应对不同任务,还具备智能调度与协作能力,可与医院信息系统及医疗设备互联互通 [4] 公司应用案例 - 复合多态机器人“UP”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有物资运送、自动呼叫电梯、避让行人、营养液配送等应用 [6][8] 公司发展规划 - 云迹科技将复合多态机器人多场景融合能力延伸至医疗领域,助力医院数智化升级 [7] - 未来将深化与医疗机构协同创新,探索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在手术辅助、康复训练等更多场景应用潜力,构建生态闭环,推动医疗资源高效配置与服务质量升级 [7]
第91届CMEF揭秘三大技术趋势,AI+脑科学+机器人重塑康复医疗新未来|2025智·未来
华夏时报· 2025-04-11 15:13
文章核心观点 - 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与外骨骼机器人技术成焦点,领先企业携突破性成果推动康复医疗迈向“智能决策”,中国智能康复设备全球市场份额提升,为人类健康带来新可能 [2][13] 聚焦AI与机器人融合 - 安杰莱科技展示“AI + 脑科学 + 机器人”智能康复装备,康复机器人矩阵涵盖多种设备,通过BCI采集患者运动意图结合AI分析数据驱动协同运动,降低治疗师工作强度,提升患者训练主动性和康复效率 [3][5] - 程天科技展出外骨骼机器人矩阵,构建数字化康复体系,悠扶UFU站立辅助机器人医疗场景适配性获赞,是国内首家获神经康复外骨骼NMPA注册证企业,设备可动态调整训练强度,累计服务超50万人次 [6][7] 突破脑机接口临床壁垒 - 依瑞德集团携全系列无创脑机接口(BCI)产品亮相,技术涵盖输入式与输出式BCI,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CCY型经颅磁刺激仪销量破万台,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是国内首台获批脑检测设备,fNIRS - TMS联用系统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产品服务全球5000余家医疗机构 [8][10] - 河南翔宇医疗“脑机接口上下肢训练系统”受瞩目,脑卒中患者使用后步速提升156%,Fugl - Meyer运动功能评分优化58%,自主研发的SunnLink无线脑电采集系统突破屏蔽室限制,可在社区、家庭应用 [10][11] 领航国产替代与全球化 - 程天科技外骨骼机器人核心元器件100%国产化,成本降低93.2%,产品进入全球1200多家机构,覆盖4000万残障人群,“康养进社区”模式落地30余个养老社区 [12] - 安杰莱科技产品应用于多家三甲医院和养老机构,智能化设备可缓解康复资源短缺问题,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 [12] - 河南翔宇医疗凭借1512项授权专利和30余项行业标准成为脑机接口领域“规则制定者”,我国智能康复设备全球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5%跃升至35% [13]
肇民科技(301000):业绩强劲增长 机器人零部件量产在即
新浪财经· 2025-04-11 14:37
文章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业绩稳健成长,机器人零部件业务获得突破,维持“增持”评级 [1][6] 业绩情况 - 收入端:全年7.6亿元,同比+27.9%;Q4收入2.3亿元,同比/环比+42.0%/+22.1% [4] - 利润端:全年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37.3%,增速高于收入增速;扣非净利润1.29亿元,同比+46.1%;Q4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环比+9.7%/+34.0% [1][4] - 毛利率:全年毛利率33.8%,同比+2.1pct,预计持续保持高位;Q4毛利率32.5%,同比/环比-1.2pct/-0.2pct [1][4] - 净利率:全年归母净利率18.8%,同比+1.3pct;Q4归母净利率16.1%,同/环比-4.7pct/+1.4pct [5] - 费用率:全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合计13.5%,同比-1.2pct;Q4合计13.2%,同比/环比-1.6pct/-2.1pct [5] - 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2元(含税),全年合计分红0.97亿元,分红率达68% [5] 业务发展 - 公司凭借特种工程塑料领域卡位优势,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延伸,积极与人形机器人客户共同开发新品,预计下游客户产品量产后,机器人零部件业务将实现突破 [5] 评级与预测 -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5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1.76亿/2.17亿/2.66亿元,同比+24%/+23%/+23%,对应50.9x/41.4x/33.8x 2025 - 27E P/E [6]
深圳市长覃伟中: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快讯· 2025-04-11 14:25
智通财经4月11日电,以"具身智能 生态赋能一共塑未来产业新图景"为主题的具身智能产业化发展座谈 会4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座谈会上指出,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 人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是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的产业新赛道。深圳将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 动,全力全速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 瞻布局具身智能未来产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发挥最大优势、汇聚最优资源,推动具身智能科技创新 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广大企业和机构在深布局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打造全球 具身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 深圳市长覃伟中: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机器人“打拳击”!宇树科技将开启直播,功夫机器人让美媒惊叹
证券时报· 2025-04-11 14:09
在电影《铁甲钢拳》中,人类拳击被机器人拳击取代,拥有模仿能力的陪练机器人"亚当"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冠军拳击机器 人"宙斯"。 如今,这样的场景正在从科幻大片走进生活,人形机器人正在从模仿开始学习拳击和功夫。4月10日晚,宇树科技官方账号 在微博宣布,将于最近一个月左右开启机器人格斗直播,并放出了机器人和人类、机器人和机器人进行拳击格斗的视频。 宇树科技方面还表示,宇树将在最近一个月左右开启机器人格斗直播,敬请期待,机器人正在学习更多技能中。 如今,格斗和功夫成为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展示的重点能力。此前在2月25日,宇树科技展示了其UnitreeG1人形机器人表 演中国功夫的全过程。视频中,机器人不仅完成了出拳、扭腰转身等动作,还实现了空中回旋踢等高难度动作。官方称随 着算法升级,"任意动作任意学"。 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技术和感知技术是其性能关键,机器人无论是打拳击、练功夫, 还是此前的侧空翻、后空翻,都是在展现其运动控制技术和感知技术的实力。 宇树科技展示机器人"拳击赛" 在宇树科技4月10日晚放出的机器人打拳击视频里,人形机器人带着头盔和拳击手套,和真人进行格斗。通过视频可以看 ...
专访擎朗智能CEO:我们希望机器人不仅仅是跳个舞,而是能干活
搜狐财经· 2025-04-11 13:35
智通财经记者 | 李如嘉 智通财经编辑 | 文姝琪 近日,服务机器人企业擎朗智能正式发布了其第一个人形机器人产品XMAN-R1。成立于2010年的擎朗智能已经在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经营十余年,累计部 署超10万台配送、清洁等专用型机器人,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超600个城市及地区。 每天下午,装满机器人的集装箱都会从擎朗的工厂出发,运往世界各地。这些机器人不仅是服务助手,也是数据入口,每天产生数亿条环境感知数据、数千 万次人机交互记录。 大脑之外,数据是目前人形机器人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大模型的数据来源于虚拟世界,但机器人的训练需要物理世界的数据,而没有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就 很难收集到物理世界的数据。"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李通说。 基于这些挑战,擎朗提出了"机器人岗位化"的概念。李通表示,"我们不指望一下子就让机器人能洗衣、做饭、带孩子,这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我们 更多是想让它做一些比如倒酒、炸薯条这些近期就能完成产业化的事情。" 对应岗位规范化流程,具身服务机器人的工作内容可以被精确的描述,结果可以被标准化评估,这将更有利于在商业环境形成机器人能力的闭环。通过不断 复制"岗位化"工作模式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