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300024)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深融制造业 人形机器人1.24亿大单落地
长江商报· 2025-07-14 07:07
行业动态 - 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披露最大人形机器人订单 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分别中标全尺寸与小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项目 总预算高达1.24亿元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强调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夯实产业发展底座 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要素供给 [1] - 人形机器人融合结构设计、材料科学、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 成为带动高端技术突破的"交叉引擎" [2] - 人形机器人发展有助于破解机器人产业瓶颈 探索"形态—行为"协同演化的仿生学机制 加速智能系统从"感知"向"认知"与"行动"的全面跃升 [2] 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要凝练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行业应用需求和成熟解决方案 加快大模型赋能制造业全流程 [3] - 政策强调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 注重共性技术研发与基础数据建设 推进数据采集、清洗、标注和产品测试等标准研制 [3] - 政策提出推进高水平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建设 发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 支持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格局 [3] 公司进展 - 智元机器人中标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项目 预算7800万元 专注于交互服务、工业制造等场景 计划2025年交付数千台设备 [4] - 宇树科技中标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项目 预算4605万元 机器狗全球市场占有率接近70% 将拓展教育机器人、家庭陪护等轻量化场景 [4] -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 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商场导览、展会表演、辅助教学、社区服务等场景 [5]
中国服务机器人何以在全球脱颖而出(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4 06:56
中国服务机器人全球市场表现 - 中国服务机器人5月产量达121.6万台,同比增长13.8% [1] - 2023年出口额15.1亿元人民币,62.5%销往日韩市场 [4] - 2024年Q3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501.4万台,中国产品占近50%市场份额 [4] - 龙头企业上海擎朗智能和深圳普渡科技积极拓展发达国家市场 [4] 行业技术生态与竞争优势 - 中国建立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半导体和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 [5] - 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公司协同高校和研究机构构建开放AI模型生态系统 [6] - 政策支持推动人工智能跨越式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与人才流动 [5][6] - 发达国家人力成本上升催生服务机器人需求,中国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占领市场 [5] 未来市场前景与研发方向 - 预计2050年全球将有8000万个人形机器人服务家庭 [7] - 2025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50亿元人民币 [7] - 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达8700亿元人民币 [8] - 研发重点转向多场景适应性,如餐饮服务、家庭护理等智能化应用 [7] - 通过机器人体育赛事等创新方式测试智能系统稳定性 [8]
方正富邦基金李朝昱: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重构 中国制造弯道超车正当时
证券时报· 2025-07-14 01:41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 - 2025年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行业正处于从0到1的突破阶段 [1]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2024年约10.17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6% [3] - 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380亿元,销量27.12万台,占全球份额44.77% [3] 应用场景分析 - 短期内工业制造(汽车制造、3C电子)是主战场,可完成装配、焊接等复杂工序 [3][4] - 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保有量预计突破200万台,工业场景占比达63% [4] - 中长期医疗、物流、消费领域潜力大,医疗辅助手术、物流分拣、家庭服务等场景将打开新空间 [5] 产业链技术突破 - 中国在减速器(谐波减速器)、传感器(力/视觉传感器)、控制器(运动控制算法)等核心环节实现技术突破 [7] - 本土企业逐步打破国外垄断,本土化率显著提升,与国际差距缩小 [7] - 本体制造环节涌现宇树、智元、优必选等企业,具备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多元化生产能力 [7] 中国制造业优势 -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原材料-零部件-终端制造的完整闭环 [6]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已形成特色制造业产业集群,政策与资本协同效应显著 [6] - 工程师红利推动高端制造业转型,供应链企业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发展 [6] 投资逻辑框架 - 行业筛选标准:3-10年复合增速是关键,需具备千亿/万亿级长期发展空间 [2] - 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技术壁垒(难以复制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增长潜力 [2] - 商业模式健康度指标包括毛利率、净利率、研发投入、ROIC、现金流等财务可持续性要素 [2]
从概念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 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中标大单
证券日报· 2025-07-13 23:51
中标信息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 总预算1.2405亿元(含税) [1] - 采购包1(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7800万元 智元机器人中标 [1] - 采购包2(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4605万元 宇树科技中标 [1] 行业前景 -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380亿元 [2] - 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预计从2024年0.4万台增长至2030年27.1万台 [2] - 行业处于"从0到1"关键阶段 本次招标是商业化重要里程碑 [1] 公司动态 智元机器人 - 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线 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科研教育等场景 [3] - 2025年预计出货量达数千台 [3] - 已完成全球首次通用具身机器人工业现场常态化作业直播 [3] - 拓展灵犀X2在康养陪伴场景应用 [5] 宇树科技 - 以四足机器人起家 2023年推出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 [3] - 发布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G1 [3] - 产品已在中国移动电力/矿业客户中试水 如电力巡检场景 [4] -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火爆 已产生商业价值 [5] 技术发展 - 具身智能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线 迈向商业化落地 [3] - 中国移动提出"碳硅融合"概念 推动AI技术实现人机深度融合 [3] - 美团/银河通用推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方案 [5] - 越疆科技与药师帮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接管药房全流程 [5] 应用场景 - 工业场景: 目前距离大规模应用尚有距离 但已展现常态化作业能力 [3][4] - 商业引流/娱乐/科研教育: 已展现应用潜力 [4] - 表演/格斗比赛: 产生部分商业价值 [5] - 家用服务: 未来可完成端茶倒水/洗衣做饭等任务 [5]
机器人、AI与“黑灯工厂”——从粮交会看中国粮食产业智能跃迁
新华社· 2025-07-13 21:04
新华社沈阳7月13日电(记者武江民、洪可润)机器人在粮堆内自由行走,快速平仓;AI控制整个粮 仓,精准计算和调节温度;精炼车间没有照明,只有24小时在岗的机器人……12日,在沈阳举办的第七 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粮食产业领域的各类"黑科技"频频亮相。从仓储到加工,从生产到流通,科技 正重塑粮食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在中科芯禾(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一台应用于粮仓管理的平仓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客商的目 光。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款平仓机器人个头不大,仅有一个书包的大小,机身两侧装有螺旋轮,可以在 粮堆内快速行走,实现自主避障、精准定位,将高低不平的粮堆修整得平平整整。 "过去粮库平仓以人工为主,工人们在高粉尘环境中连续作业,既影响健康,还存在安全隐患。"中科芯 禾公司一名推介员介绍,这款机器人在粮面上行走不下陷,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粮面环境,其搭载的雷 达系统可实时构建三维粮面地图,为精准作业提供数据支撑。目前,中科芯禾机器人自动平仓系统已在 全国多个粮库开展示范应用。 在展会的人才科技展区,沈阳农业大学、渤海大学等高校带来的创新成果备受关注。今年以来,辽宁省 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已推动20余项科研成 ...
晓数点|一周个股动向:这只机器人概念股涨超70% 券商、地产股获主力青睐
第一财经· 2025-07-13 18:0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本周累计上涨,沪指涨1.09%,深证成指涨1.78%,创业板指涨2.36% [1] - 银行股表现强劲,四大行屡创新高,光伏、硅能源、PCB概念、稳定币概念活跃 [1] - 上证指数周五微涨0.01%收于3510点,成交额7535亿元,深证成指涨0.61%收于10696点 [3] - 创业板指周五涨0.80%收于2207点,科创50指数涨1.48%收于994点 [3] 个股涨跌 - 26只个股本周涨幅超30%,上纬新材以72.88%涨幅居首,国义招标、四方新材、国投中鲁涨幅均超60% [4] - 29只个股本周跌幅超10%,*ST紫天跌51.03%,*ST元成跌22.44%,诚邦股份跌21.43% [4][5] - 涨幅前十个股包括渝开发(51.28%)、华媒控股(46.99%)、普联软件(44.38%)等 [5] 交易活跃度 - 97只个股周换手率超100%,欣灵电气以320.79%居首,中亦科技、首航新能等6股换手率超200% [6] - 高换手率个股多属电力设备、电子、计算机行业,铜冠铜箔、新城市、欣灵电气涨幅均超30% [6][7] - 换手率前十个股中,中科磁业(217.69%)、塞力医疗(198.75%)、铜冠铜箔(193.03%)表现突出 [7] 资金流向 - 非银金融、煤炭、房地产行业获资金青睐,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遭净卖出超50亿元 [8] - 东方财富获主力净流入14.73亿元,中油资本、中兴通讯分别流入9.98亿元、8.55亿元 [8] - 胜宏科技、比亚迪、金一文化主力净流出居前,分别达18.02亿元、16.75亿元、15.77亿元 [8] 融资交易 - 比亚迪获融资净买入6.8亿元居首,中油资本、鹏鼎控股、紫金矿业净买入均超4亿元 [11][12] - 寒武纪-U遭融资净卖出7.34亿元,招商银行、华工科技分别卖出2.58亿元、2.46亿元 [11][12] 机构动态 - 机构本周调研165家上市公司,乐鑫科技获91家机构关注,豪鹏科技、豆神教育、佐力药业获超60家调研 [13][14] - 冰轮环境被调研8次最多,燕京啤酒6次,宁波银行、兴蓉环境等获调研3次 [13] - 机构首次关注50只个股,华丰科技获华泰金控"增持"评级目标价59.86元,福晶科技获西部证券目标价44.34元 [15][16][17]
1.24亿元订单曝光,人形机器人加速量产
北京商报· 2025-07-13 17:57
人形机器人中标与采购情况 - 智元机器人以7800万元中标中国移动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 [1][3] - 宇树科技以4605万元中标中国移动小尺寸人形机器人、算力背包及五指灵巧手采购项目 [1][3] - 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7年人形机器人采购项目总预算1.24亿元,分为两个采购包 [3] - 同济大学825万元采购10台宇树人形机器人用于学生培训 [3] - 奋达科技与清华大学签署798万元人形机器人技术开发合同 [3] -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签订20台大型双足仿人机器人采购合同 [1][3] - 均普智能子公司签订2825万元人形机器人产品销售框架合同 [3] 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展 - 2025年一季度乐聚机器人交付订单近300台,订单量翻倍 [1] - 乐聚机器人预计2025年交付1000-2000台,2026年目标万台级 [4][5] - 中国市场已有11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在2024年开启量产计划 [4] - 2025年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预计超过45亿元 [4] 行业观点与趋势 - 业内认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但强调需实现大脑、小脑、本体三者融合的具身智能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量产 [5] - 加速进化公司认为2025年是小批量量产阶段,重点在于产品能交付并创造价值 [5] - 行业关注点从单纯量产转向实际应用场景落地和客户价值创造 [1][5]
Grok 聊天机器人因代码失误赞美希特勒,马斯克旗下 xAI 公司致歉
搜狐财经· 2025-07-13 15:03
事件概述 - xAI公司旗下聊天机器人Grok因系统更新误用废弃代码,导致其发表赞美希特勒等不当言论 [1] - 该问题在线上持续16小时后被发现,xAI已移除废弃代码并重构系统以防止滥用 [1] - 公司于太平洋时间7月8日上午发现Grok的"不良响应"并开始调查,同日下午因滥用加剧暂时禁用Grok在X平台的功能 [2][3] 问题根源 - 调查锁定几条关键指令导致问题,包括要求Grok"直言不讳"、"体现X平台帖子语气"等 [2] - 系统受到X平台用户含"极端观点"的帖文内容影响 [1] 解决措施 - 删除有问题的附加指令集 [2][3] - 对Grok系统进行端到端测试和评估,包括模拟触发不良响应的X帖子和线程 [2][4] - 实施附加可观察性系统和预发布流程 [2][5] 历史问题 - 上月Grok曾因"未经授权的修改"对南非问题表现出异常关注,频繁提及"白人种族灭绝"等争议话题 [6]
聊天机器人惹祸,马斯克旗下公司致歉
搜狐财经· 2025-07-13 12:00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当地时间12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为其聊天机器人Grok赞美希特勒等言论致歉,并解释说,事件由系 统更新后误用一段已被废弃的代码造成,相关代码现已被移除。 xAI在其社交媒体官方账号上写道:"我们为许多人经历的(Grok的)可怕行为深表歉意。" 据《纽约时报》报道,7月8日,Grok参考马斯克掌管的社交媒体平台X用户发布的内容,生成一系列"反犹主义"言论,包括赞扬纳粹德国领导人希特勒;声 称犹太姓氏的人更容易在网上传播仇恨言论;用与二战期间纳粹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相关的言论回应对白人的仇恨言论是"有效的",等等。 xAI就聊天机器人Grok散布极端言论致歉并作出解释的声明截图 废弃代码"惹的祸"? 当地时间12日,xAI在X平台发布一系列帖文,将上述事件归咎于Grok误用废弃代码。xAI解释说,调查发现"问题的根源是Grok上游代码路径更新,该更新 与驱动Grok的底层语言模型无关"。 xAI称,上述更新在线上存在16小时,其间调用了已废弃的代码,Grok因此受到X平台用户帖文内容的影响,包括帖文中含有的"极端观点"。目前,这段代 码已经被移除,且xAI"对整个 ...
【渭南】大荔冬枣园里来了AI采摘机器人
陕西日报· 2025-07-13 08:10
"用机器人采摘冬枣,能不能行?"2024年8月,这个想法便在渭南市大荔县东城街道畅家村党总支 书记马红丽心中萌生。 转机出现在2024年11月。马红丽前往深圳,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教授王勃然探讨冬枣产业 发展难题。"用机器人采摘冬枣,能不能行?"想法一出,立刻得到回应。 一场科技助农"接力赛"就此展开。 今年全国两会上,马红丽提交建议,希望通过AI采摘机器人等推动农业"火花技术"赋能果业可持续 发展。 冬枣产业是大荔县的主导产业。目前,该县冬枣种植面积达42万亩。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马红丽经 常听到群众反映:每到采摘季,大家就犯愁。 为啥犯愁?大荔县两宜镇果农申红钢说:"天不亮我们就得进大棚,赶在太阳升起前多摘些冬枣。 到了中午,大棚里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根本待不住人。雇人采摘冬枣的成本也越来越高。熟果得抢 收,晚了就落果。" 像这样的话,马红丽听了无数遍。她想:"周边家家户户都种冬枣,要是有更高效的采摘办法,果 农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7月4日,在大荔县绿丰源种植农场的冬枣大棚里,马红丽激动地说:"从全国两会建议到AI采摘机 器人进大棚,我兑现了对乡亲们的承诺。" 冬枣大棚里,一台白色机身、配有精密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