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水源(300437)
icon
搜索文档
清水源(300437) - 关于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公告
2025-04-28 17:30
证券代码:300437 证券简称:清水源 公告编号:2025-037 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延期披露 2024 年年度报告及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原定于 2025 年 4 月 29 日披露公司《2024 年年度报告》及《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根据目前定期报 告编制工作进展情况,本着审慎原则及对广大投资者负责的态度,为保证信息披 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经公司申请,将公司《2024 年年度报告》及《2025 年第 一季度报告》披露时间调整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 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www.cninfo.com.cn),有关信息均以公司在上述指定媒体披露的公告为准, 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4 月 28 日 公司董事会对此次调整定期报告披露时间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致以诚挚的 歉意,敬请广大投资者谅解。 ...
清水源(300437) - 关于完成公司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
2025-04-24 17:46
会议决策 - 2025年1、2月分别召开董事会和股东会[1] - 审议通过回购股份、变更注册资本等议案[1] 公司变更 - 完成注册资本变更登记及章程修订[1] - 变更后注册资本为2.52422911亿元[1] 公司信息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100001774787121[1] - 成立于1995年6月8日,法定代表王志清[1]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于2025年4月24日[4]
清水源(300437) - 关于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公告
2025-04-21 17:08
报告披露 - 公司原定于2025年4月25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1] - 公司将报告披露时间调整至2025年4月29日[1]
清水源(300437) - 关于补选职工代表监事的公告
2025-04-16 16:26
人事变动 - 原第六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任海洋因个人原因辞职[2] - 公司选举李翠娥为第六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2] 新监事信息 - 李翠娥1977年出生,有相关工作经历,现任子公司质量技术部部长[5] - 截至披露日未持股,无关联关系及不良情形,符合任职条件[6]
4月3日股市必读:清水源(300437)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4-07 05:37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清水源公司展开,包含股价交易信息、董秘对投资者问题的回复以及当日资金流向情况 [1][2] 股价交易信息 - 截至2025年4月3日收盘,清水源报收于7.85元,下跌0.76%,换手率2.57%,成交量4.52万手,成交额3546.38万元 [1] 董秘回复投资者问题 - 对于公司避免被ST的措施,董秘称立案调查尚无明确结论,后续有进展将及时披露 [1] - 针对公司肯定会ST及并购案利益输送问题,董秘表示正配合调查,聚焦业务改善业绩,加强内控,不存在利益输送,已采取法律措施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 [1] - 关于子公司业绩造假未及时发现问题,董秘称已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认定、考核评价并采取惩罚措施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盘,公司股东人数为25985人 [2] 当日资金流向情况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50.55万元,占总成交额7.07%;游资资金净流出146.38万元,占总成交额4.13%;散户资金净流入396.93万元,占总成交额11.19% [2]
清水源(300437) - 关于监事辞职的公告
2025-03-31 19:02
人员变动 - 职工代表监事任海洋因个人原因辞职[2] - 辞职将致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低于三分之一[2] 其他情况 - 任海洋继续履职,不影响公司运作[2] - 截至披露日未持股,无未履行承诺[2]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3]
清水源(300437) - 关于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专项报告
2025-02-28 18:14
业绩总结 - 2016 - 2018年对赌业绩均未完成[12] - 累计调减2016 - 2023年工程施工营业收入9711.96万元、营业成本2078.10万元[13] - 2016年度调减营业收入17523828.01元,调减营业成本10238888.77元[18] - 2017年度调减营业收入39811903.45元,调减营业成本17732334.00元[20] - 2019年营业收入调整后减少3469.81万元,营业成本调整后减少194.17万元[16][22] - 2020年营业成本调整后减少1087.48万元,存货调整后减少5787.64万元[23] - 2021年营业收入调整后增加475.74万元,合同资产调整后减少6107.20万元[25] - 2022年营业成本调整后增加63.71万元,无形资产调整后减少2351.40万元[26] - 2023年营业收入调整后增加310.87万元[29] - 2018年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调整后减少213.36万元[21] - 2019年其他应收款调整后增加967.31万元[21] - 2019 - 2023年其他权益工具累计影响金额均为 - 54197372.48元[30] - 2019 - 2023年未分配利润累计影响金额均为54197372.48元[30]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对2016 - 2023年合并及公司财务报表进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12] - 调增2016年初未分配利润649.89万元,调减2016年收购河南同生形成的商誉649.89万元[13] - 公司将河南同生原管理层应补偿4640186股及其于2018年末公允价值5419.74万元确认为或有对价[15] - 调减无形资产—特许经营权1247.23万元、增值税—进项税转出37.42万元[15] - 2019年支付200万元计入EPC项目施工成本,现调减工程施工成本194.17万元、增值税—进项税转出5.83万元[16] - 公司就2016 - 2018年度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与前任会计师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专项说明于2025年2月28日获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批准[31] 其他事项 - 河南同生原管理层资金侵占款项合计1284.65万元[15]
清水源(300437) - 2024 Q3 - 季度财报(更正)
2025-02-28 18: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70,965,608.73元,同比减少11.96%;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835,772,082.74元,同比减少3.69%[5] - 营业总收入8.36亿元,较上期8.68亿元下降3.69%[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净利润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0,654,224.40元,同比减少2,435.15%;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 54,867,408.67元,同比减少552.81%[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0,545,443.46元,同比减少254.09%;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 16,652,724.63元,同比减少40.46%[5] - 净利润亏损5271.52万元,较上期亏损747.03万元扩大605.67%[2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486.74万元,较上期亏损840.48万元扩大552.79%[22] - 少数股东损益盈利215.22万元,较上期盈利93.45万元增长130.30%[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股收益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 - 0.0416元/股,同比减少2,411.1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 0.2125元/股,同比减少555.86%[5] - 基本每股收益为 - 0.2125元,上年同期为 - 0.0324元[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权益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602,687,393.61元,较上年度末减少5.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429,158,558.34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53%[5]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资产总计26.03亿元,较年初27.58亿元下降5.62%[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513,491.28元,同比增加720.54%[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02584466.33元,上年同期为557537237.11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513491.28元,上年同期为5546750.51元[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79405.21元,上年同期为40987040.71元[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6679788.29元,上年同期为 - 117819192.26元[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1368942.86元,上年同期为 - 70299009.09元[25]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86043628.23元,上年同期为237280794.52元[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74674685.37元,上年同期为166981785.43元[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本报告期为 - 60,618.31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为346,592.19元[6]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本报告期为114,982.74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为214,982.74元[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7,579,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1] - 前10名股东中王志清持股比例37.06%,持股数量95,270,000股[11] - 王志清持有人民币普通股23,817,500股,段雪琴持有4,200,000股,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持有2,501,053股等[12] - 王志清期初和期末限售股数为71,452,500股,宋颖标为7,000,000股,钟盛为2,800,000股,合计81,252,500股[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诉讼情况 - 公司与李万双股权转让纠纷诉讼胜诉,李万双需支付各期股权转让款合计24,646万元及对应利息[16] - 公司与李万双、胡先保业绩补偿款诉讼一审判决,李万双、胡先保需支付业绩补偿款36,874.75万元,二人已上诉[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项目余额 - 2024年9月30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80,710,689.94元,期初余额为396,108,445.43元[18] - 2024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105,594.11元,期初余额为1,112,971.06元[18] - 2024年9月30日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117,421,459.83元,期初余额为170,506,175.34元[18]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38,928,640.84元,期初余额为313,201,592.52元[18] - 2024年9月30日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31,842,367.61元,期初余额为37,069,273.61元[18] - 2024年9月30日存货期末余额为103,870,626.14元,期初余额为115,403,514.54元[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负债情况 - 流动负债合计7.65亿元,较年初8.57亿元下降10.67%[19] - 非流动负债合计3.95亿元,较年初3.93亿元增长0.51%[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成本 - 营业总成本8.40亿元,较上期8.55亿元下降1.76%[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综合收益 - 综合收益总额为 - 52738707.36元,上年同期为 - 7399774.60元[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 - 54890898.61元,上年同期为 - 8334277.86元[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资产项目 - 合同资产7715.60万元,较年初4076.50万元增长89.27%[19] - 长期应收款192.56万元,较年初790.04万元下降75.63%[19]
清水源(300437) - 2023 Q4 - 年度财报(更正)
2025-02-28 18:1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437,法定代表人为王志清[19]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2年5月变更为河南省济源市虎岭高新区科工路与文博路交叉口西100米[19] - 董事会秘书为成举明,联系电话0391 - 6089342 [20]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 [21]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在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赛特广场5层[22] - 签字会计师为李光宇、王玉恒[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13%[6]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0.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48%[6] - 报告期内,公司对安徽中旭环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45%股权重新计量产生损失 - 3253.66万元[6] - 2023年营业收入11.35亿元,较2022年的18.05亿元减少37.13%[2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5582.67万元,较2022年的 - 4245.99万元减少31.48%[23]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62.35万元,较2022年的1.78亿元减少61.94%[23] - 2023年末资产总额27.58亿元,较2022年末的30.68亿元减少10.11%[23]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97亿元,较2022年末的15.29亿元减少2.11%[23]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88.61万元,2022年为27.62万元,2021年为 - 25.03万元[29]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422.07万元,2022年为332.24万元,2021年为803.03万元[2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 2644.13万元,2022年为609.87万元,2021年为690.33万元[30]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13%;营业成本10.1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84%;营业利润-0.4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9.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4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1.94%[64] - 2023年销售费用为26,729,175.48元,同比增长8.19%;管理费用为72,215,194.80元,同比下降19.75%;财务费用为8,613,764.12元,同比增长634.90%;研发费用为12,648,796.08元,同比下降43.14%[81]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88人,较2022年的112人下降21.43%,占比为10.07%,较2022年的12.29%下降2.22%[83]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2,648,796.0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1%,2022年分别为22,245,941.70元和1.23%,2021年分别为27,652,086.01元和1.69%[83]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33,618,903.52元,同比减少12.90%;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65,995,424.09元,同比减少1.7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7,623,479.43元,同比减少61.94%[85]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7,089,468.20元,同比减少37.22%;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6,612,299.86元,同比减少89.0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477,168.34元,同比增加120.02%[85]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58,589,788.19元,同比减少35.38%;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07,934,671.53元,同比减少33.4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344,883.34元,同比增加8.60%[85]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48,762,833.71元,同比增加291.75%[85] - 2023年投资收益9,871,686.94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8.5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2,556,223.28元,占利润总额比例61.16%;资产减值-24,227,498.7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5.51%[88] - 2023年末货币资金396,108,445.43元,占总资产比例14.36%,较年初比重减少1.45%;应收账款313,201,592.52元,占总资产比例11.36%,较年初比重增加1.29%[90] - 2023年末短期借款163,105,128.23元,占总资产比例5.91%,较年初比重减少9.54%;长期借款357,986,444.60元,占总资产比例12.98%,较年初比重增加7.30%[90] - 2023年末无形资产623,245,733.25元,占总资产比例22.60%,较年初比重增加10.59%;其他非流动资产230,644,591.71元,占总资产比例8.36%,较年初比重减少5.72%[9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48,999,464.6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19,601.61元,期末数1,112,971.06元;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155,277,544.1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32,536,621.67元,期末数122,740,922.49元[91] - 截至报告期末,货币资金受限账面余额合计111,965,118.20元,受限类型包括保证金、专用资金等[92]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合计金额为138,122,754.72元,较上期的133,696,252.47元有所增长[9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水处理剂行业收入9.75亿元,占比85.97%,同比下降41.21%;环保工程行业收入1.59亿元,占比14.03%,同比增长9.33%[69] - 水处理剂及衍生产品收入9.70亿元,占比85.50%,同比下降41.01%;工程施工设计收入0.54亿元,占比4.74%,同比增长156.41%;环保设备及配件收入0.08亿元,占比0.71%,同比下降71.14%;运营服务收入0.91亿元,占比7.99%,同比下降1.67%;其他产品收入0.12亿元,占比1.05%,同比下降37.18%[69] - 国内收入8.27亿元,占比72.89%,同比下降37.90%;国外收入3.08亿元,占比27.11%,同比下降34.99%[69] - 水处理剂行业毛利率8.08%,同比下降7.10%;环保工程行业毛利率28.67%,同比下降4.99%[71] - 水处理剂及衍生产品毛利率7.89%,同比下降7.14%;国内毛利率11.98%,同比下降3.07%;国外毛利率8.26%,同比下降12.98%[71] - 水处理剂(不含衍生品)产量154296.6362吨,销量133640.765吨,收入8.85亿元,下半年较上半年均价下降11.55%[74] - 水处理行业(不含外购产品)销售量235397.33吨,同比下降6.49%;生产量262756.38吨,同比下降2.29%;库存量4246.03吨,同比增长19.31%[75] 公司业务相关信息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水处理剂及衍生品生产、研发、销售等,所属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4] - 公司是国内水处理剂龙头企业之一,具备年产27万吨水处理剂设计产能[39] - 国内产能万吨以上的水处理药剂生产企业约10 - 20家,泰和科技和清水源为上市公司且具规模优势[37] - 到2025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重点用水行业水效提升,力争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4%左右[36] - 水处理剂主要原材料为黄磷、液氯、冰醋酸等基础化工产品,国内供应充足[42] - 水处理剂产品直接下游为水处理服务商,最终下游为工业与民用、市政领域用户[43] - 水处理服务上游包括水处理剂生产、设备制造等行业,下游是工业和民用、市政领域[43] - 公司将推进新项目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发展绿色环保新型水处理剂产品[40] - 公司组建了专家、技术骨干和研发队伍,形成技术平台并建立研发制度和流程[41] - 公司将关注产业政策和行业动态,推进研发、生产、销售工作,巩固行业优势[40] - 公司将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和人才储备,通过绩效激励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41] - 同生环境拥有8家污水处理厂及相关资质,提供多领域环保服务[46] - 公司重新梳理水处理剂各产品的产能规划和布局,围绕主业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65] - 公司未来发展坚持“高科技培育,轻资产运营,高质量发展”方向,围绕以水为核心的产业链创新发展[104] - 2023年公司将深耕水处理剂赛道,扩大产品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105] - 2024年公司推进清源水处理项目迁建,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106] - 2024年公司以水云踪互联网平台为抓手,打造智能化运维新格局,开拓客户市场[107] 原材料采购信息 - 黄磷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61.40%,上半年平均价格24,070.12元,下半年平均价格22,940.57元[54] - 甲醇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6.26%,上半年平均价格2,138.52元,下半年平均价格2,113.19元[54] - 顺丁烯二酸酐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6.00%,上半年平均价格6,480.62元,下半年平均价格6,257.64元[54] - 液氯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1.31%,上半年平均价格74.21元,下半年平均价格207.23元[54] - 亚磷酸二甲酯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5.18%,上半年平均价格15,930.31元,下半年平均价格11,542.73元[54] - 2023年黄磷采购均价23,460.28元,较2022年的31,034.00元下降24.40% [55] - 2023年液氯采购均价145.6元,较2022年的612.00元下降76.21% [55] - 公司主要产品水处理剂及衍生品原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率为78.78% [55] -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公司原材料成本每下降1%,营业成本下降0.79% [55]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56] 产品产能及资质信息 - HEDP设计产能140000吨/年,产能利用率43.35%[57] - ATMP设计产能32000吨/年,产能利用率37.03%[57] - HPMA设计产能16000吨/年,产能利用率45.19%[57] - DTPMP设计产能16000吨/年,产能利用率47.49%[57] - 氯甲烷设计产能130000吨/年,产能利用率26.04%[57] - 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证有效期为2023年1月3日 - 2028年1月2日,许可三氯化磷100000吨/年(限自产自用)等多种产品[57] - 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2023年2月9日 - 2026年2月8日,许可三氯化磷100000吨/年等产品[57] -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备案证明有效期为2023年3月23日 - 2026年3月22日,经营盐酸80000吨/年[57] - 济源虎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区)产品种类有水处理剂、三氯化磷等[57] - 公司危险化学品登记有效期至2025年3月19日,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4年9月16日等多项证书有对应有效期[58] 公司优势及发展举措 - 公司及下属企业有3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1家通过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认证[59] - 公司目前具备水处理剂设计产能达到27万吨[60] - 公司是国内较早的水处理化学品研发、生产、销售厂家之一,深耕该领域近三十年[60] - 公司围绕以水为核心的环保产业链创新发展,业务涵盖多个板块[59] - 公司组建了由博士后、博士等组成的技术骨干和研发队伍,并与多所高校和企业共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59] - 公司通过参加行业展会等推广自身理念,与多家国内外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60] - 公司重视产品质量,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水处理剂产品取得美国NSF认证和欧盟REACH认证注册[62] - 2023年公司全体员工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在多方面持续发力[63] - 公司依托自身优势保证对下游客户供货的及时性和稳定性,赢得国内外客户信赖[60] 子公司相关信息 - 河南同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期末资产总额85,875.36万元,收入11,268.66万元,净利润1,791.56万元[100][1
清水源(300437) - 2022 Q4 - 年度财报(更正)
2025-02-28 18:1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437,法定代表人为王志清[21] - 2022年5月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河南省济源市虎岭高新区科工路与文博路交叉口西100米[21] - 董事会秘书为成举明,联系电话0391 - 6089342[22]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23]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4] - 签字会计师姓名为李光宇、王玉恒[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8%[5] - 2022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8.83%[5] - 转让安徽中旭环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50%股权,剩余股权重新计量产生利得计入投资收益,影响利润总额为-1.38亿元[5] - 2022年营业收入18.05亿元,较2021年增长10.18%[2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46万元,较2021年下降148.83%[25]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8亿元,较2021年下降45.59%[25] - 2022年末资产总额30.68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12.32%[25]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29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1.58%[25]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7.62万元,2021年为-25.03万元,2020年为-10.10万元[31]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32.24万元,2021年为803.03万元,2020年为1033.71万元[31] - 2022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196.25万元[32]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09.87万元,2021年为690.33万元,2020年为524.95万元[32] - 2022年度公司营业成本15.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60%[58] - 2022年度公司营业利润-0.2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5.25%[58] - 2022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59%[58] - 2022年销售费用24706608.80元,同比增长28.35%[73] - 2022年管理费用89982351.02元,同比下降4.81%[73] - 2022年财务费用1172098.15元,同比下降98.11%[73] - 2022年研发费用22245941.70元,同比下降19.55%[73]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57,115,363.63元,较2021年的884,335,050.73元增加8.23%[79]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79,461,824.48元,较2021年的557,797,780.20元增加39.74%[7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7,653,539.15元,较2021年的326,537,270.53元减少45.59%[79]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0,929,651.30元,较2021年的12,287,364.11元增加640.03%[79]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43,192,754.06元,较2021年的62,578,077.04元增加288.62%[79]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2,263,102.76元,较2021年的 -50,290,712.93元减少202.77%[79]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09,721,668.56元,较2021年的1,043,083,229.33元减少31.96%[79]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63,707,450.48元,较2021年的1,378,332,108.87元减少44.59%[79] - 投资收益为 -138,498,713.88 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389.12%[8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197,964.60 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0.56%[82] - 资产减值为 -49,939,989.00 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140.31%[82] - 2022 年末货币资金 485,008,985.34 元,占总资产比例 15.81%,较年初比重减少 0.43%[84] - 2022 年末应收账款 309,001,788.61 元,占总资产比例 10.07%,较年初比重增加 0.40%[84] - 2022 年末合同资产 88,419,351.43 元,占总资产比例 2.88%,较年初比重减少 2.92%[85] - 2022 年末存货 112,707,969.14 元,占总资产比例 3.67%,较年初比重减少 2.24%[85] - 报告期投资额为 0 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 17,945,157.17 元,变动幅度 -100.00%[90] - 期末受限资产合计账面价值 339,906,962.15 元,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8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 48,999,464.60 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97,964.60 元[8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05亿元,同比增长10.18%,水处理剂行业收入16.59亿元,占比91.93%,同比增长37.27%[63] - 水处理剂及衍生产品2022年收入16.44亿元,占比91.12%,同比增长36.90%,营业成本13.97亿元,同比增长49.33%,毛利率15.03%,同比下降7.07%[63][65] - 国内市场2022年营业收入13.32亿元,占比73.79%,同比增长13.59%,营业成本11.31亿元,同比增长22.20%,毛利率15.05%,同比下降5.99%[63][65] - 国外市场2022年营业收入4.73亿元,占比26.21%,同比增长1.62%,营业成本3.73亿元,同比增长5.53%,毛利率21.24%,同比下降2.92%[63][65] - 水处理剂(不含衍生品)产量157993.64吨,销量147229.34吨,收入14.50亿元,下半年较上半年均价下降23.97%[67] - 水处理行业(不含外购产品)2022年生产量268905.47吨,同比增长13.77%,销售量251734.45吨,同比增长14.03%,库存量3558.72吨,同比下降26.72%[68] - 水处理剂产品及衍生品2022年原材料成本11.59亿元,占比82.95%,同比增长47.79%;人工工资4386.27万元,占比3.14%,同比增长97.53%;制造费用1.41亿元,占比10.12%,同比增长59.81%[69] - 水处理剂产品及衍生品营收52932378.17元,占比3.79%,同比增长29.93%[70] 市场规模与行业情况 - 2018年全球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为344.60亿美元,预计2023年达465.60亿美元,年均增速6.20%[41] - 2018年全球工业/生产水处理的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为116.75亿美元,预计2023年达162.30亿美元,年均增速6.80%[41] - 2018年电力、油气等行业市场需求分别为5.52、5.22等亿美元,预计2023年分别达8.00、7.35等亿美元[41] - 国内产能万吨以上水处理药剂生产企业约10 - 20家,泰和科技和清水源截至2021年底产能分别为33.2万吨/年和27万吨/年[42] 公司产能与产品情况 - 公司目前具备年产27万吨水处理剂产能[42] - HEDP设计产能140000吨/年,产能利用率34.16%[50] - ATMP设计产能32000吨/年,产能利用率42.70%[50] - HPMA设计产能16000吨/年,产能利用率50.86%[50] - 氯甲烷设计产能130000吨/年,产能利用率30.39%[50] - 公司水处理剂设计产能达27万吨,三氯化磷设计产能16万吨[53][54] 原材料采购情况 - 水处理剂主要原材料为黄磷、液氯、冰醋酸等基础化工产品[44] - 黄磷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为66.77%,上半年平均价格32,577.62元,下半年平均价格28,958.84元[48] - 甲醇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为5.35%,上半年平均价格2,463.20元,下半年平均价格2,340.74元[48] - 2022年黄磷采购均价31,034.00元/吨,较2021年的25,684.00元/吨增长20.83%[49] - 2022年液氯采购均价612.00元/吨,较2021年的1,258.00元/吨下降51.35%[49] - 公司主要产品水处理剂及衍生品原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为82.95%[49]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49]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规划 - 公司将清源水处理清源厂区部分产品生产迁建至虎岭厂区,并变更年产10万吨五氯化磷项目实施地点[59] - 公司终止清源水处理纤维素醚项目的投资建设[59] - 2023年公司将围绕水处理剂研发生产和水处理工程,延链补链、科技创新、降本增效[99] - 2023年公司将做优做强主业,扩大水处理剂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102] - 2023年公司将推进清源水处理项目迁建和五氯化磷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链布局[102] - 2023年公司将以水云踪互联网平台为抓手,打造智能化运维新格局[103] - 2023年为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年,将培养6种能力打造人才梯队[104] 公司风险与应对策略 - 公司面临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将调整采购和销售策略应对[105] - 公司新项目建设存在不及预期风险,受审批、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105] - 公司出口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出口业务主要用美元结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影响出口产品盈利能力[108] - 公司将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制定催款方案,将应收账款纳入营销人员考核指标[109] - 公司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强化项目管理以降低项目风险[106] - 公司将强化管理团队及生产人员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到人到岗[107] - 公司将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行业走势,调整市场和经营管理策略增强抗风险能力[108] - 公司将完善岗位职责,整合子公司资源,推进集团化管控,降低管理风险[10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设立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115] - 公司监事会设立监事5人,其中职工代表2人[116] - 公司指定《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为信息披露报纸,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指定网站[121] 公司人员情况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12人,较2021年的117人减少4.27%,占比12.29%,较2021年的12.16%增加0.13%[77]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22,245,941.7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23%,2021年投入27,652,086.01元,占比1.69%,2020年投入25,538,831.59元,占比2.06%[77] - 报告期末母公司在职员工51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860人,在职员工合计911人,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911人,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3人[156] - 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517人、销售人员76人、技术人员151人、财务人员30人、行政人员101人、管理人员36人[156] - 员工教育程度方面硕士及以上24人、本科251人、大专336人、高中及以下300人[156] 公司会议与决策 - 2022年3月14日公司通过全景网向全体投资者介绍生产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展望[110] - 2021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3月29日召开,出席比例为39.04%[128]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年11月14日召开,出席比例为37.25%[128] - 2022年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分别于1月13日、3月7日、4月10日、4月25日、8月15日、10月16日、10月26日召开[146] - 董事王志清、韩光武、成举明、敬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