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创达(300496)

搜索文档
中科创达(300496) - 2018年4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5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众多,包括三井住友资产管理公司、上海沱水资产管理等多家机构人员 [1] - 活动时间为2018年4月27日下午15:00 - 15:30,地点为电话会议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财务总监、董秘冯娟鹃和副总裁王焕欣 [1] 减持情况 - 本次减持涉及三位个人(一位董事、两位高管)和一位投资机构者(越超公司),机构减持为正常退出安排,个人减持为资金需求 [2] 业务数据及展望 智能手机业务 - 公司人脸识别技术在日本市场落地,在日本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增大,2018年在台北、马来西亚和印度市场将有不错营收 [2] - 智能手机业务受公司重视,能带来持续增长的营业收入、较高利润率和稳定现金流,商业价值高 [2] 智能汽车业务 - 智能汽车业务全面展开,2017年收购Rightware后,Kanzi使IVI产品进入欧美市场 [2] - 全球采用公司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的客户超70家,中国超30家,多款产品已量产或逐渐量产,将带来爆发式业务增长,但因保密惯例,实际量产项目开发不能对外披露 [2] 业务数据拆分 - 公司技术 + 业务的矩阵式业务结构,核心技术嵌入交叉业务,难以简单拆分不同板块详细数据 [2] 现金流情况 - 公司在中国市场积累优质客户、严格保证回款,2017年全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经营净现金流积累较好 [2] - 智能物联网行业有坏账风险,但公司核心客户多为国内外优质客户,现金流和回款不错 [2]
中科创达(300496) - 2018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24
财务指标 - 2018 上半年营业收入 5.78 亿元,同比增长 23.61% [3] - 2018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6106 万元,同比增长 5.64% [3] - 2018 上半年扣非净利润 5509 万元,同比增长 41.84% [3] - 2018 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量 7645 万元,同比增长 99.9% [3] 业务情况 各业务营收及增长 - 智能终端软件业务营业收入 3.77 亿元,增长 5.07% [3] - 智能硬件业务营业收入 8400 万元,增长 94.57% [3] - 智能汽车业务营业收入 1.07 亿,增长 92.81% [3] 客户分类营收占比 - 2018 年上半年直接来自芯片厂商营业收入 1.3 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 22% [3] - 2018 年上半年直接来自终端和元器件厂商营业收入 2.91 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 50% [3] - 2018 年上半年直接来自软件和互联网厂商营业收入 5580 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 10% [3] 业务问答 车载业务增长原因 - 国产车液晶仪表盘渗透率快速提升,汽车厂商以其为切入点提升用户体验,且公司利用 Kanzi 产品打开合作大门 [3] 不同车厂需求差异 - 国产车厂、外资车厂和合资车厂需求旺盛,合资车厂更突出,国产车受制于成本新产品推广慢,但市场对智能化产品有需求 [3] 芯片支持情况 - 公司 2014 年进入智能汽车领域,支持高通、瑞萨、英特尔、TI、NXP 等车载芯片平台 [3] 智能车载业务销售形式 - 操作系统 +kanzi+ 智能视觉技术形成完整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kanzi 收入约占智能汽车业务 1/3,其余为 IVI 及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收费模式有 NRE 和 royalty [3][4] 智能车载业务市场分布 - 智能汽车业务目前国外业务多且实现高端化,公司针对国内市场特点推出匹配产品 [4] 销售费用人工费用上升原因及招聘计划 - 2018 年上半年在印度和马来西亚成立营销和研发中心,在欧洲和日本招聘销售人员建立营销网络 [4] 技术服务毛利率提升原因 - 2017 年智能硬件业务面向消费级市场,定制化程度高致毛利率不佳,2018 年 IOT 业务向工业级智能硬件设备发展且集中于高端客户,带来毛利率提升 [4]
中科创达(300496) - 中科创达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7:01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活动时间为2019年1月9日下午15:00 - 15:45 [3] - 活动地点为电话沟通,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裁常衡生和证券部王利国 [3]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安信证券、榜样投资、北信瑞丰基金等多家机构 [2][3] 汽车业务进展 - 公司有两款核心产品,即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和以Kanzi为生态建立的三款赋能产品 [3] - 与高通的合资公司宣布拓展产品及解决方案赋能汽车行业,发布基于第三代Qualcomm®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的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ThunderComm TurboX Auto [3] - ThunderComm TurboX Auto提供完整集成化产品,包括芯片模组、中间件、定制化算法及参考实现 [3][4] 汽车业务商业模式 - 从过去纯粹收开发费转变为开发费加版税的形式,提升利润率、节省客户时间、扩大市场份额 [4] - 基于智能驾驶舱平台及kanzi平台,采用收取开发费加版税是主要合同模式 [4] 智能汽车平台技术 - 平台技术从集中在中控部分发展到整个智能驾驶舱 [4] - 单一芯片上有多个OS相互协作,形成整体智能驾驶舱 [4] - 平台包含收购Rightware公司提供的工具链和开发的智能化测试工具 [4] 智能驾驶舱技术需求 - 技术已落地,人工智能在汽车上想象空间大,能使汽车品牌产生差异化 [4] - 中国车厂在软件技术方面有优势,汽车行业对软件人才和业务需求大 [4] - 未来几年软件在车内所占成本会持续提升 [4] 智能手机和智能物联网业务情况 - 传统智能手机业务定义为智能软件业务,战略是拓展优质客户、保持市场占有率、开拓新兴市场 [5] - 智能物联网、智能硬件业务方面,随着下游应用场景成熟,SoM产品出货量增加 [5]
中科创达(300496) - 2020年11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6:46
公司合作概况 - 公司自2017年华为麒麟970芯片起,与华为在芯片、TBOX、LiteOS、鸿蒙OS及智能座舱领域紧密合作,是华为全球七家专业技术供应商之一和HarmonyOS 2.0首批生态合作伙伴,共建产业生态 [5] 参与单位信息 - 参与投资者关系活动的单位众多,包括建信信托、银华基金、腾讯科技等多家投资机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 [2][3][4] 合作业务问答 收费模式 - 华为与公司是生态合作伙伴,共同赋能车厂,公司面向车厂收费模式为技术开发服务费、软件许可费、软件授权使用费 [5] 合作区别 - 与华为合作时,华为聚焦ICT技术,公司聚焦智能汽车行业通用操作系统技术,共同向车厂提供智能驾驶舱产品;与高通合作未提及具体区别;与传统Tier1厂商相比,同样是华为与公司发挥各自技术优势赋能产业 [5] 芯片选择 - 车厂选择芯片会考虑性能、功能需求、成本定价等因素,注重交付确定性和及时性,会做备份计划,因市场化因素和车厂战略不同,选择不尽相同 [5] 合作程度 - 公司在座舱域积累深厚,与华为在座舱域合作最紧密,在驾驶域合作处于方案探讨阶段 [5] 芯片替代 - 未明确提及华为芯片是否会被高通芯片代替,仅介绍了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 [6] 竞合关系 - 新一代智能驾驶投入大,公司与华为共同赋能产业,帮助车企避免重复性投入,促进健康快速发展,未明确阐述与新势力车厂具体竞合关系 [6]
中科创达(300496) - 2022年11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_英文专场(英文原版)
2022-12-01 18:38
公司活动信息 - 活动类型为投资者关系活动,时间是2022年11月英文场次,形式为线上 [2][5] - 参与公司众多,包括APG Investments、Allianz Asia、Cathay Life Insurance等 [3][4][5] - 上市公司代表为董事长助理兼投资总监Rick Mi [6] 业务增长情况 - 截至2022财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4亿人民币,增长44.23%,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6.39亿人民币,增长41.9% [6] 智能汽车业务进展 业务领域 - 基于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构建了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基于高性能计算的整车操作系统三大产品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解决方案 [6] 自动驾驶合作 - 与NVIDIA深度合作,获得DRIVE和Jetson两个平台的驱动开发和图像信号处理调优权 [6][8] - 与地平线机器人达成自动驾驶战略合作,围绕其汽车级AI芯片提供智能驾驶软件平台和算法服务 [6][8] 子公司成果 - 子公司ThunderX专注于智能汽车域控制器和开放高性能计算软硬件平台开发,首款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基于高通SA8540P平台,具有高可靠性、低功耗和出色实时性能 [6][7] - ThunderX已获高通风险投资和立讯精密战略投资,用于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研发、量产和人才体系建设 [7] 问答环节要点 与芯片厂商合作策略 - 采用“生态系统战略”,与产业链各方紧密合作,以客户为中心发展智能操作系统技术,形成以操作系统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技术体系 [7] 涉足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原因及进展 - 应对自动驾驶发展带来的汽车电子系统和软件增长挑战,重点构建实时中间件平台 - 子公司ThunderX已推出基于高通SA8540P平台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RazorDCX Takla”和中间件平台“RazorWareX” [8][9] 智能座舱增长预期及驱动力 - 最新座舱解决方案发挥芯片性能,实现单芯片多屏智能座舱功能 - 智能座舱是用户体验载体、车企探索运营模式变革基地和元宇宙重要接口,软件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9] 智能汽车业务模式 - 为智能汽车业务客户提供软件服务和软件许可,2022财年上半年软件服务收入7.43亿人民币,软件许可收入1.07亿人民币,增长42.35% [9] 应对客户自建软件开发团队竞争 - 凭借世界领先的全栈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与客户及其开发团队战略合作,加速产品上市 - 与华为、腾讯、江淮等达成合作,行业呈现操作系统开放和生态合作趋势 [10] 软件人才增长规划 - 构建智能组织,包括开放扁平结构、基于试错的组织能力调整、研发系统矩阵式发展、软件产品全球功能联动、基于证据的OKR人才指标和应用“飞书” - 建立全方位人才体系,用于人才发现、职业发展、人才生态建设和创新 [11]
中科创达(300496) - 2022年11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_英文专场(中文翻译)
2022-12-01 18:38
公司活动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活动时间为2022年11月,地点为电话沟通 [5]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长助理和投资总监 [5] 三季报业绩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23%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9% [5] 智能汽车业务进展 产品领域 - 以智能车载操作系统为核心,构建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中央计算的整车操作系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5] 合作情况 - 与英伟达深入合作,获DRIVE和Jetson两大平台的驱动开发和画质调优权限 - 与地平线在自动驾驶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提供智能驾驶软件平台 - 与高通合作,旗下畅行智驾推出基于高通SA8540P平台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 [5][6] 子公司成果 - 畅行智驾推出首款基于高通SA8540P平台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ThunderX,融合多种功能,获高通创投投资 - 推出智能驾驶域控制器RazorDCX Takla,可提供12路相机最高像素8M Pixels接入能力等 - 推出RazorWareX中间件产品,具备多种功能 [5][6][7] 问答环节要点 与芯片厂商合作方式 - 采用“生态战略”,与产业链各方密切合作,基于芯片构建核心基础,形成完整技术体系,“芯片 + OS全栈”有优势,支持多芯片平台 [6]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业务 - 因智能驾驶发展,DCU集成化架构成趋势,公司重点构建软件为核心的实时中间件平台 [6] 智能座舱领域增长 - 公司座舱方案发挥芯片效能,实现多种智能座舱功能及一站式投屏解决方案 [7] 公司管理与人才体系 - 通过组织培养、福利、职业发展机会等,在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方面领先 - 构建全方位人才体系,包括组织形态、能力、研发体系等方面 [8][9]
中科创达(300496) - 2021年3月16日-3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3 15:01
参与单位及人员 - 招商证券周翔宇、同犇投资李明、泰康资产倪辰晖等众多单位及人员参与投资者关系活动 [1][2][3][4][5]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为2021年3月16 - 18日,地点为电话和现场,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秘、财务总监王焕欣,董事长助理、投资总监Rick MI [6] 公司经营情况 收入情况 - 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期增长率达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6亿元,较上年增长 [6] - 智能软件业务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62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的20.24%,较上年同期增长86.61%;智能物联网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的30%,较上年同期增长83.40%;智能网联汽车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的42%,较上年同期增长60.09% [6] 毛利率情况 - 2020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4.22%,2019年毛利率为42.63%,提升1.6个百分点,各项业务毛利率均实现提升 [6] - 智能软件业务收入11.6亿,毛利率超过48%;智能汽车业务收入7.7亿,其中软件收入6.26亿,毛利率超过75%,软件许可等收入1.44亿,毛利率超过25%;智能物联网业务收入6.95亿,毛利率超过48% [6]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智能软件业务收入提升主要来自新的手机机型增加,报告期内来自终端厂商的收入为71,293.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 - 智能汽车业务收入提升主要因为市场占有率持续增加,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200家智能网联汽车客户,与头部车厂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均有提升 [6] - 智能物联网业务中,出货量较大的产品为扫地机器人和智能会议系统 [6] 问答环节 - 2020年度公司智能网联汽车业务收入同期增速为60%,其中IP授权类收入同期增速为40%左右,2020年度IP授权类业务收入占智能网联汽车收入的比例被询问及关注 [6][7] 公司布局 - 公司自2013年开始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业务,确立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以及工具链 + 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布局 [8]
中科创达(300496) - 2021年5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文版)
2022-11-22 11:01
业务增长情况 - 2019 年收入 18.2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5%;2020 年收入 26.2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3.85% [2] - 2019 年智能软件业务收入 9.67 亿元,同比增长 14%;2020 年实现收入 11.62 亿元,同比增长 20.24% [2] - 2019 年智能汽车业务收入 4.81 亿元,同比增长约 72%;2020 年实现收入 7.7 亿元,同比增长约 60.09% [2] - 2019 年智能物联网业务收入 3.79 亿元,同比增长约 13%;2020 年实现收入 6.96 亿元,同比增长 83.40% [2] - 2021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9,052.13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8% [4] - 2021 年一季度,智能软件业务实现收入 3.05 亿元,同比增长约 33% [4] - 2021 年一季度,智能汽车业务实现收入约 2.36 亿元,同比增长约 91% [4] - 2021 年一季度,智能物联网业务实现收入约 2.5 亿元,同比增长约 182% [4] 公司介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自 2008 年创业以来,聚焦于提供领先的智能设备操作系统和方案 [2] - 公司全球化布局,遍及全球 30 多个城市,拥有 8000 多人的团队和研发中心,可提供高效及时的当地服务 [2] - 公司与全球技术头部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包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研发成本等 [2][3] - 公司形成了从 SOM 到硬盘驱动器等的综合技术系统,通过投资和收购保持领先地位,如 2016 年收购 Rightware 等 [3] 业务模式 - 为客户提供软件开发、技术服务(基于 NRE 收费)、软件许可、商品销售等业务模式 [3] - IOT 业务以 IOTOS 为核心,提供端边云分布式 OS 一体化和全场景解决方案,有一站式解决方案及差异化产品,还提供垂直行业解决方案 [3] 智能汽车领域情况 - 为客户提供软件服务和软件许可,2020 年智能汽车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收入 6.26 亿元,占比 80%;软件许可收入 1.44 亿元,占比 20%,同比增长 39.95% [4] - 拥有 200 多家智能网联汽车客户,包括主机厂、Tier1 厂商等 [4] - 2021 年将利用现有客户基础,整合全球销售渠道,拓展市场,扩大智能驾驶舱优势,创新突破自动驾驶,构筑车云一体操作系统 [4] 竞争优势及业务增长引擎 - 竞争优势体现在与芯片厂商战略合作、深入的 OS 先进技术等方面,全球没有完全类似的公司 [3] - 智能软件业务增长靠全栈式操作系统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先性,受益于 5G 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和中高端机型渗透,以及与全球头部厂商合作 [4] 合作案例 - 2020 年 3 月与广汽研究院成立联合创新中心 [4] - 2020 年 9 月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零束软件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中科创达(300496) - 2021年5月19日-5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11:01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众多,包括交银施罗德、国投瑞银、海富通等多家机构及相关人员 [1][3][4][5][6][7][8][9][10][11][12][13] 公司概况 - 全球领先的全栈操作系统技术公司,拥有30多个操作系统研发中心,有超3000名操作系统工程师,聚焦操作系统技术,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物联网、智能手机行业赋能,构建网状生态系统,位于产业链战略卡位 [14] 业务收入情况 智能网联汽车业务 -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09%,5年(2016 - 202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02% [15] 2021年一季度整体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79,052.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80% [15] 2021年一季度各业务情况 - 智能软件业务实现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约33%,收入提升主要来自手机品牌厂商收入快速增长 [15] - 智能汽车业务实现收入约2.36亿元,同比增长约91%,收入提升因市场占有率持续增加,与头部车企合作深度和广度提升 [15] - 智能物联网业务实现收入约2.5亿元,同比增长约182%,出货量较大产品为机器人和摄像头等视觉相关产品 [15] 业务模式 - 主要分为软件开发、技术服务、软件许可和商品销售四种业务模式 [15] - 以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为例,2020年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收入6.26亿元,软件许可等收入1.44亿元,软件许可收入占比20% [15] 人才布局 - 截至2021年3月31日,人员数量超过8500人,公司将加大人员培养和投入 [16] 三大主营业务情况 智能软件业务 - 2020年来自终端厂商收入为71,293.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58%,客户覆盖全球智能手机知名头部厂商 [16] - 持续快速成长动力:操作系统技术稀缺;与终端客户形成紧密合作和高客户粘性;5G手机和技术渗透带动;中高端机型开发需求扩大;全球化布局可提供全方位服务 [16] 智能汽车业务 - 全球拥有超200家智能网联汽车客户 [16] - 合作情况:2020年3月与广汽研究院成立联合创新中心;2020年9月与上汽零束软件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3月与华人运通成立合资公司;2021年4月成为上汽零束SOA开发者平台重要生态伙伴 [16][17] 竞争对手与合作关系 - 与产业链内公司多为合作关系,具有垂直整合优势,客户资源优质丰富,行业领先地位将持续提升 [17] 与华为合作 - 华为是公司客户和合作伙伴,具体以华为官方信息为准 [17] 自动驾驶领域布局 - 2013年进入智能汽车业务领域,形成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综合产品和技术布局,2021年收购辅易航提升自动驾驶领域优势,2021年将稳固客户基础,扩大智能座舱优势,突破自动驾驶 [17] 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业务 - 智能汽车主要收入来自智能座舱,2021年巩固和扩大智能座舱优势;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处于前期研发阶段,公司将借助优势创新突破 [18] 智能汽车产品(以Kanzi为例) - 是面向智能汽车驾驶舱的HMI开发工具集,可降低开发成本、加快产品上市时间,全球超50 + 品牌首选,赋能车型超100个,超3000万辆车使用 [15][18] 高通汽车芯片平台合作 - 与高通保持密切合作,TurboX Auto解决方案历经迭代,已助力3000万辆汽车量产上市,未来将基于第4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发布新方案 [18] VR产品业务 - 为客户提供软硬一体方案和定制化软件开发服务,2020年第三季度起VR/AR业务快速增长,2021年一季度及全年出货呈较高增长趋势 [19] 物联网业务 业务模式 - 以IOT OS为核心,建立端、边、云分布式OS一体化和全场景解决方案,还提供Thundercomm TurboX™智能核心平台等 [19] 芯片影响 - 积极应对芯片短缺及提价问题,目前供应链问题未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9] 爆款产品预测 - 2021年一季度热门产品包括机器人、Camera、AR/VR、智能穿戴设备等,公司具备平台技术能力整合和延伸优势 [19] 垂直行业情况 - 与战略合作伙伴在具体行业场景做成功案例,再推进细分行业拓展,如与施耐德电气和亚马逊云服务联合发布融合智能工业视觉平台,在工业质检领域应用效果好 [20]
中科创达(300496) - 2021年5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英文原版)
2022-11-22 10:58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 300496,股票简称 ThunderSoft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 HSBC 8th Annual China Conference - Virtual,时间为 2021 年 5 月 18 日 10:00 - 11:00(香港标准时间),地点为线上 [2][3] - 公司代表为董事长助理/投资总监 Rick Mi [3] 业务增长情况 整体业务 - 2019 财年营收 18.27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25%;2020 财年营收 26.28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43.85% [3] 各业务板块 - 智能软件:2019 财年营收 9.67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4%;2020 财年营收 11.62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20.24% [3] - 智能汽车:2019 财年营收 4.81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72%;2020 财年营收 7.7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60.09%,2016 - 2020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102% [3] - 智能物联网:2019 财年营收 3.79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3%;2020 财年营收 6.96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83.40% [3] 2021 年第一季度 - 总营收 7.9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78.8% [6] - 智能软件营收 3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33% [6] - 智能汽车营收 2.36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91% [6] - 智能物联网营收 2.5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82% [6] 公司概况 - 自 2008 年成立以来,专注于提供智能设备操作系统、产品解决方案及相关增值服务,业务覆盖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和物联网领域 [4] - 全球拥有超 8000 名工程师,在超 30 个城市设有研发中心 [4] - 与芯片、组件、运营商等科技公司及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具有垂直整合优势 [4] - 多年研发投入形成从 SOM 到云的综合技术体系 [4] - 通过投资并购保持 IP、产品和技术领先,2016 年收购 Rightware,2017 年收购 MMS Solution,2021 年收购 Forvision [4][5] 业务模式 - 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模式,基于 NRE 产生收入 [5] - 软件许可模式,授权客户使用公司软件产品和知识产权并收取许可费 [5] - 商品销售模式,向客户销售软硬件集成产品 [5] 各业务问答 物联网业务 - 核心竞争优势在于 IOTOS 分布式操作系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和技术 [5] - 提供 Thundercomm TurboX™ 智能核心平台及差异化产品,为垂直行业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5] 竞争优势 - 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和物联网领域,与领先芯片厂商战略合作,拥有增强的操作系统技术、专业知识和开发经验,具备全球网络支持客户,拥有 Kanzi、MMS Solution 等领先技术 [6] 智能汽车业务 - 提供软件服务和软件许可,2020 财年软件服务营收 6.26 亿人民币,占比 80%;软件许可营收 1.44 亿人民币,占比 20%,同比增长 39.95% [6] - 拥有超 200 家客户,包括汽车 OEM、一级供应商等 [6] 智能软件业务增长引擎 - 受益于 5G 智能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和中高端机型快速普及,与顶级 OEM 厂商合作加强 [8] 业务拓展 - 利用现有客户基础,整合全球销售渠道,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发力,扩大智能座舱优势,突破 ADAS,构建车云一体化操作系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