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益客食品(301116)
icon
搜索文档
益客食品(301116) - 2023年4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4-25 16:14
公司经营业绩 - 收入方面,益客抵御行业周期波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谋求更多市场及产业地位 [1] - 利润方面,去年及前年受疫情、地缘等因素影响,消费市场低迷,产品成本走高,行业整体阶段性低迷,公司经营业绩承压 [1] - 今年一季度基于消费恢复和行业周期影响,业绩表现较好,后续较为乐观 [1] 鸭产业产能情况 - 屠宰环节产能无太大变化,产量随行情增减;种禽环节产能变化大,2020 - 2022年鸭苗价格走低,中小规模父母代种鸭产能去化明显 [2] - 2019年行业峰值日出苗量达1300 - 1400万,常规水平在1200万左右 [2] - 鸭苗供给无实质性突破,短期难达峰值,父母代换羽对鸭苗增量影响有限,新补栏父母代半年后形成产能;屠宰端小白条产量弹性大,苗价低于3元时,小白条产量大幅增加拉高苗价,全年鸭苗价格或有波动 [2] - 去年去化的父母鸭产能短期内难以恢复,2023年补栏波动可能源于小规模种禽养殖户,其产能恢复相对较快 [2] - 屠宰产品分分割品、大白条、小白条三类,小白条产量随成本波动,难以说明匹配程度;大白条、分割品产量稳定,整体屠宰产能和养殖产能相对平衡,但养殖端受季节、环保及土地政策等影响,波动较大 [2] 各板块规划 种禽板块 - 以与屠宰配套为原则,部分产能储备陆续投产,产能增长规划逐步落地实施 [3] 屠宰板块 - 今年整体产量持续增长,募投项目未达产,现有产能通过双班制生产等管理探索提高利用效率 [3] - 双班制生产预计在新建工厂试点,增加日产量无需增加固定成本及大部分期间费用,单位成本降低,具备竞争优势 [3] 食品板块 - 调理品和熟食是后续布局重点,疫情后团餐市场作为调理品重要渠道恢复较快,公司将加大营销和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渠道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 [3] 价格及成本相关 - 近期鸭产品价格下降,一是前段时间涨幅大,下游承压,部分客户调整产品结构或寻找替代品;二是近期鸭苗价格回落,毛鸭养殖成本降低,市场预期导致鸭产品价格冲高回落 [3] - 2023年考虑供应端不足、消费反弹等因素,鸭肉整体综合售价仍有走高可能,且鸭肉综合售价比鸡、牛、猪有优势,产品开发空间大,产品创新将拉动售价上涨 [3] - 公司随行就市与养殖户签订合同约定毛鸭采购价格;屠宰板块成本结构中,原料成本最大,其次是人工,再其次是折旧和其它燃动、物料能耗 [4] - 前段时间鸭产品综合售价增幅大,目前鸭苗价格下行,鸭产品售价冲高回落,原料成本未同步调整,鸭屠宰板块毛利收窄,预计五月末低苗价、低养殖成本的原料毛鸭进入回收期后,屠宰端整体成本降低,盈利状况改观 [6] 产量及利润情况 - 公司新增鸭苗产能陆续释放,今年无法满产,明年满产可能性较大 [4] - 今年一季度鸭屠宰利润整体较好,上半年鸭屠宰预计好于鸡屠宰,全年鸭屠宰处于正常毛利区间;六月份起低苗价合同鸭开始回收,下半年整体成本会比一季度有较好控制 [4] - 鸭屠宰一季度供给端鸭苗少,产量低,消费端市场需求复苏;鸡屠宰一季度供给端鸡苗产能去化慢、恢复快,原料充裕,产能利用率高,但消费端需求无明显增长,叠加猪肉低价影响,价格上涨受限 [5] 行业未来趋势 - 消费端未来几年呈增长趋势,重点在于产品场景创新应用,包括餐饮、团膳、休闲食品;价格结构上,鸭肉综合售价较牛羊猪有优势,成本有竞争优势;屠宰端产能不会大幅增长,今年鸭苗产量增加预计不大,明年大概率有一定程度增加,屠宰端产能相应释放 [4][5] 公司其他情况 - 2022 - 2023年一季度公司销售、研发费用同比增加,借助市场复苏和零售起势机会,引进专业人才、销售团队,加大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优化力度,希望在单品塑造、渠道调整、品牌建设上有突破 [3] - 公司定增5亿,目前现金流充足,会在技术、设备、管理、营销上投入,保有资金储备,保障企业转型、盈利结构调整、销售渠道优化、团队建设 [4] - 公司寻求能给战略、业务带来支撑的机会,若有好的、战略契合度高的项目,不排除实施并购 [4] - 公司调熟募投项目刚投产,设计产能大,去年受疫情影响,消费市场萎缩,产能释放受抑制;今年消费市场复苏,公司在营销、研发方面加大投入,优化销售渠道及产品结构,聚焦高毛利单品及自主品牌销量提升 [7] - 公司调熟分为爱鸭休闲食品和调理品,爱鸭终端门店面向C端;调理品预制系列C端占比较低,主要面向B端餐饮,今年会加大零售力度,提高C端占比 [7]
益客食品(301116)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1 00:00
财务表现 - 益客食品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1.62亿元,同比增长42.76%[5] - 益客食品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增长239.19%[5] - 益客食品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亿元,同比增长216.47%[5] - 益客食品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同比增长236.84%[5] - 益客食品2023年第一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81%,同比增长10.65%[5] - 益客食品2023年第一季度总资产为50.37亿元,同比增长2.74%[5] - 益客食品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0.72亿元,同比增长5.98%[5] - 益客食品2023年第一季度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为4.62亿元,同比增长39.23%[8] - 益客食品2023年第一季度资产负债表中预付款项为6.29亿元,同比增长70.76%[8]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112股,持股比例最高的股东为江苏益客农牧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0.11%[10] 股东持股情况 - 公司股东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股份7,749,615股,占比1.73%[12] - 公司股东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8,367,347股,占比4.09%[10] - 公司股东青岛运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12,711,864股,占比2.83%[10] - 公司股东宿迁久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9,718,610股,占比2.16%[10] - 公司股东宿迁丰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7,987,360股,占比1.78%[10] - 公司股东广州越秀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7,346,939股,占比1.64%[10] - 公司股东宿迁鸿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1,770,597股,占比0.39%[10] - 公司股东中信证券-中国银行-中信证券益客食品员工参与创业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1,754,385股,占比0.39%[10] - 公司股东金石坤享股权投资(杭州)合伙企业持有1,644,905股,占比0.37%[10] 公司财务状况 - 江苏益客食品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流动资产合计为2,431,289,009.99元,较年初有所增长[17] - 公司固定资产达到1,487,399,741.45元,占非流动资产的一大部分[17] - 营业总收入达到5,161,637,070.11元,同比增长明显[18] - 营业总成本为5,006,073,657.30元,营业利润为144,293,484.32元[19] - 净利润为143,677,155.11元,公司盈利能力较上期有所提升[19] - 江苏益客食品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26元[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381,840.91元,较上期增加245,021,681.85元[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5,224,406.07元,较上期减少117,662,821.68元[20]
益客食品(30111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1 00:0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为4,785.5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7.24%[2]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187.15亿元,同比增长14.01%[8]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7亿元,同比下降55.83%[8]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亿元,同比下降229.54%[8]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同比下降58.62%[8] - 公司2022年资产总额达到49.03亿元,同比增长23.24%[8] -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政府补助、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等,合计金额为19,175,294.65元[10]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司所处行业为禽类屠宰及加工、饲料生产及销售、商品代禽苗孵化及销售、熟食及调理品生产与销售,禽肉产量稳步增长,行业整体规模快速增长[12] - 报告期内禽类行业受消费市场低迷、成本走高等因素影响,禽肉消费量增长市场空间巨大,规模化养殖比例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一体化成为行业发展重要方向[13] - 随着食品安全关注度提升,禽肉消费量增长市场空间巨大,鸭肉消费量将进一步提高,规模化养殖比例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一体化成为行业发展重要方向[14]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禽类屠宰及加工、饲料生产及销售、商品代禽苗孵化及销售、熟食及调理品的生产与销售等四大业务板块[15]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肉鸭及肉鸡的屠宰与分割,鸭产品主要包括鸭脖、鸭头、鸭掌、鸭翅等,鸡产品主要包括鸡胸、鸡腿、鸡翅等[16] - 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禽类屠宰板块,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益[17] 销售情况 - 公司2022年直销营业收入为72.08亿元,同比增长9.31%[23] - 公司2022年经销营业收入为71.57亿元,同比增长16.10%[23] - 公司2022年鸡产品营业收入为57.66亿元,同比增长17.42%[24] - 公司2022年鸭产品营业收入为26.19亿元,同比下降14.23%[24] 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新品研发和饲料配方研发,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饲料安全性[46][47] - 公司数字化系统研发旨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信息化支持,对公司整体运营具有重要意义[48]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逐年增长,2022年达到0.14%,研发投入持续提升[51] 环保责任 - 公司2022年环保治理和保护相关的投入金额为3,986.63万[144] - 公司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公司环保治理能力[145] - 公司通过全员的共同努力,实现企业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45]
益客食品:关于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0 20:54
证券代码:301116 证券简称:益客食品 公告编号:2023-049 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 2022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XX 股份有限公司定于 2022 年 X 月 X 日(周 X)XX:00-XX:00 在全景网举办 2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同日在中国证监会 指定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了公 司《2022 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为便于广大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及经营情况,公司定于 2023 年 5 月 5 日(星期五)15:30 至 16:30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云 访谈"栏目举行公司 2022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以下简称"本次说明会"),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本次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投资者可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互 动易"平台(http://irm.cninfo.com.cn),进入"云访谈"栏目参与本次会议。 届时出席本次说明会的人员有: ...
益客食品(301116) - 2023年3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3-08 12:18
公司基本情况 - 益客食品成立于2008年,是白羽肉禽领域头部企业,打通肉鸡、肉鸭产业链,业务贯穿种禽、饲料、屠宰、食品深加工等多环节 [3] - 2022年三季度以来,白羽肉鸭产业链盈利状况好转,公司经营状况改善 [3] 鸭产业链产能去化情况 - 2019年商品禽苗行情好,2020年初父母代种鸭存栏达高峰,2020 - 2021年产能陆续压缩,2022年上半年中小规模父母代种鸭产能压缩明显,去年三季度以来鸭苗供应量大幅下降 [3][4] - 目前父母代产能较去年去化30%左右 [4] 鸭苗相关情况 - 常规状态鸭苗日供给量1200万羽左右,目前日供给量800万羽左右 [4] - 商品代鸭苗周期约38天,父母代鸭苗短缺一是补缺周期长,二是养殖成本高 [4] - 父母代鸭苗行业集中度较高,除头部企业外,家庭农场农户养殖种鸭多且与企业长期合作,企业回收种蛋孵化 [4] 鸭产品价格及销售情况 - 2023年以来鸭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上升,高于去年,不同部位价格未明显分化,鸭副产价格涨幅略高于主产 [4] - 鸭肉价格每日波动,综合售价趋势向好,整体取决于成本端与消费端 [5] - 行业认为商品代鸭苗价格5元/羽左右合理,下半年预计略回落但仍处较好盈利区间 [5] 公司业务板块情况 屠宰板块 - 公司内部计划今年屠宰量较去年增加,两个募投项目产量比去年增加35%左右,下半年产量会增加 [4] - 目前肉鸭毛利率表现较好且有提高趋势,后续原料成本提高会有一定影响,但鸭肉价格仍呈上涨趋势 [5] 饲料板块 - 公司饲料以产业链配套,销售给合作养殖户为主 [5] 深加工板块 - 公司策略是生转熟、生转调,今年会增加营销端活动和销售费用,加大研发投入 [5] - 首要目标是建立b端销售网络,打通b端进入c端 [5] - 未来规划是增加转熟、转调、转鲜转化率,优化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 [6] 公司市场份额及规划 - 公司鸡、鸭屠宰量属头部企业,但市场份额小,行业集中度低,未来有提升空间 [6] - 公司种禽规划是跟着屠宰做产能配套 [6]
益客食品(301116) - 2023年2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3-01 19:20
鸭苗市场情况 - 2022年三季度以来鸭苗价格走高,因鸭苗供应量下降及消费端复苏拉动需求,后续价格预期向好 [2] - 白羽肉禽产业链行业周期一般3、4年左右,种禽养殖周期一年半左右对产业链周期影响明显 [3] 产能情况 - 随着2022年租赁种禽场陆续投产,公司鸡苗、鸭苗产能将比去年增加 [2] - 今年新建鸭苗项目逐渐投产、达产,后续产能增加匹配鸭屠宰端产能;鸡苗推动近期租赁项目投产、达产,可能通过租赁、合作扩大产能 [3] - 公司募投项目中屠宰产能已投产但未达产,近期推动达产,也可能通过租赁、合作扩充产能 [4] 成本与盈利预期 - 鸡苗、鸭苗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波动但总体变动不大,预计公司种禽版块向好 [3] - 鉴于高苗价、饲料价格导致高养殖成本,预计2023年鸡肉、鸭肉价格可能承压上行 [4] - 猪肉价格下行对鸡肉、鸭肉价格上涨有一定影响,但预计不大,鸡肉、鸭肉价格变动受自身产业因素影响较大 [4] - 公司屠宰板块注重稳定利润区间,盈利能力提高靠增加屠宰量、提高效率和产品结构优化 [4] - 公司依托技术积累及产业链优势,今年在市场布局等方面发力,提高调熟板块盈利能力 [4] 交易与定价情况 - 公司与养殖业主采购合同签订时确定交易价格,是平等交易行为,合作关系长期稳定,养殖户长周期可获稳定平均收益率 [3] - 公司与下游客户交易价格随行就市定价 [4] 销售渠道情况 - 调熟板块主要通过餐饮连锁企业、团膳企业、休闲食品渠道商及加盟连锁门店等出售产品,目前餐饮行业回暖迹象明显 [4]
益客食品(301116) - 2023年1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1-10 16:50
公司基本情况 - 益客食品成立于2008年,专注肉禽领域,是白羽肉禽领域头部企业,打通肉鸡、肉鸭两条产业链,业务以禽类屠宰为中心,贯穿禽肉产业链多环节 [3] - 2022年经营环境差,行业压力大,公司在市场开拓、产品开发方面有突破,业绩表现不错 [3] 产品价格走势 - 2022年冷冻、冰鲜产品价格不理想,2023年政策引导促进消费端增长,内需扩大,餐饮和休闲消费恢复,供应端产能恢复需周期,短期内供应难大幅增长,鸭产品价格预期理想 [3] - 2022年鸡苗价格较低,受进口受阻影响,2023年鸡父母代存栏量小,鸡苗供应量不大,价格会上涨 [5] 产能与存栏情况 - 2021年父母代鸭存栏量高,2021年底及2022年上半年鸭苗价格低,2022年上半年父母代种鸭产能去化大,3、4季度鸭苗价格回升带动父母代鸭补栏回升,但存栏量未达2020、2021年水平 [3][4] - 2022年屠宰量比2021年增加,因募投项目建成投产,未来几年扩大产能,以促进已投产募投项目达产为主,不排除轻资产运营模式提高产能 [4] - 2022年鸡苗、鸭苗销量达不到屠宰端合作养殖苗需求量的50%,禽苗增长空间大,2022年底以来公司通过合作、租赁等模式提升种禽板块产能 [4] 产品特性与价格关系 - 鸭不同部位单价差异大,鸭胸、鸭腿等主产品单价比鸭舌、鸭头等副产品低 [4] - 鸭产品与原料毛鸭价格正相关,但非完全成正比,受毛鸭养殖周期影响价格传导有滞后,因养殖周期短滞后时间不长 [4] - 鸭苗价格每天波动,导致毛鸭成本和下游产品价格月度波动大,年度平均较稳定 [4] 公司经营模式与相关情况 - 公司养殖环节采用“公司 + 农户”模式,与农户签采购合同收购毛鸡、毛鸭,苗价与行业市场价格一致 [5] - 公司饲料主要销售给合作养殖户,按市场价格交易,毛利不高但盈利稳定,受大宗原材料成本影响,目前饲料产量与合作养殖户需求量匹配度不高,有增长空间 [5] - 屠宰板块募投项目已投产,预计2023年达产 [5] - 基于募投项目投产,公司产能储备充足,受疫情影响餐饮消费不景气,适用于家庭场景的产品销量较好 [5] 鸭苗价格回落原因 - 春节期间屠宰厂放假停产,养殖户为避开出栏减少或停止上苗 [5] - 四季度受疫情影响,终端消费差,产品价格受挤压,毛鸭价格下滑,影响养殖户上苗积极性 [5]
益客食品(301116) - 2022年12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12 15:42
公司与行业概况 - 益客食品成立于2008年,业务以禽类屠宰为中心,贯穿禽肉产业链多环节 [2] - 禽肉产业产品有冻鲜品、调理品、酱卤类休闲食品,公司推动产品向转鲜、转调、转熟发展 [2] - 上半年白羽肉禽行业经营状况不佳,益客食品受影响,三季度以来行业盈利反弹,公司经营改善 [2] 业务数据与展望 - 2022年鸡、鸭屠宰量较2021年基本持平,鸡、鸭苗销售量略有增加 [3] - 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和渠道,通过募投项目满产和合作储备产能,增加下游市场销售与研发投入 [3] - 种禽行情预期较好,公司通过合作、租赁等形式储备产能 [3] 产能规划 - 上游种禽、饲料产能不足,为提高产业链协同度,将扩大产能 [3] - 屠宰板块促进已投产募投项目达产,各板块优先选择轻资产运营模式提高产能 [3] 行业周期 - 白羽肉禽周期分种禽养殖周期和商品禽养殖周期,种禽养殖周期约一年半,对产业链周期影响明显,产业链周期约3年 [3] - 白羽肉鸭、肉鸡周期因产品应用场景和祖代苗源差异不完全一致 [3] 价格走势 - 2019年种禽、禽肉周期处于波峰,2020 - 2022年上半年下行,三季度触底回升 [3] - 上半年苗价低,种禽亏损大,三季度禽苗价格上行,四季度因疫情和春节空栏期回落 [3] - 后期疫情管控放松,餐饮和流动市场禽肉需求增加,种禽、禽肉市场预期向好 [3][4] 养殖户情况 - 公司长期合作养殖户规模较大,短期市场波动对其补栏积极性影响不大 [3] 利润预期 - 下半年禽苗价格上行,疫情管控放松刺激禽肉消费,种禽、禽肉2023年利润预期改善 [4] 销售价格差异 - 公司产品销售给大客户价格不同,主要因产品结构和质量要求不同 [4] 调熟板块规划 - 两个调熟募投项目投产,产能和生产条件提高,产量增加,产品SKU将丰富优化 [5] - 目前销售渠道有流通、餐饮团膳渠道,未来将拓展商超等C端渠道 [5]
益客食品(301116) - 2022年12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2 18:32
鸭苗与鸭肉价格相关 - 今年第三季度及10月初鸭苗价格较高,原因是2018 - 2019年鸭苗价高致父母代种鸭存栏增加,2021年起大量淘汰,且今年夏季高温影响生产性能,鸭苗供应量下降,同时粮价走高使饲料成本增加 [3] - 鸭苗及饲料价格上涨已使今年三季度毛鸭价格整体偏高,推动鸭肉价格上升 [3] - 鸭苗价格回落,但父母代种鸭补栏形成产能需周期,饲料价格高,鸭肉成本一段时间内处高位,综合售价将保持相对高位 [3] 鸭副产品与熟食板块情况 - 鸭副产品单位价格相对鸭腿、鸭胸等主要产品高,今年鸭头、鸭脖价格处于高位,因新兴消费形式和创新产品增加需求 [3] - 公司熟食加盟门店主要产品为锁鲜酱卤鸡鸭肉产品,OEM代工客户有百草味、来伊份、王小卤等休闲零食渠道商 [3] - 公司熟食加盟门店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安徽等生产基地周边区域,投资回收周期受店铺选址、加盟商经营能力等因素影响,门店有差异 [3] 产业链周期对比 - 白羽肉鸭周期分种禽养殖周期(一年半左右,对产业链周期影响明显)和商品禽养殖周期(较短,影响不明显),产业链周期一般3年左右,与白羽肉鸡周期因产品应用场景、祖代苗源差异并不完全一致 [4] 公司费用与合作模式 - 公司今年销售费用提升,一是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开发北方区域市场;二是调熟版块营销投入增加,推出预制系列产品使市场推广费用增加 [4] - 公司与养殖户合作模式为合同采购模式,签订年度框架合同,按批次下订单确定采购数量、价格 [4] 调理品与募投项目情况 - 公司调理品销售渠道有流通渠道(如批发市场、商超)和餐饮团膳渠道(如单位食堂、餐饮企业等),募投项目投产使销售渠道向商超等C端倾斜,餐饮团膳渠道收入占比较高,各渠道毛利差异因产品结构不同,同一单品各渠道毛利差异不明显 [4] - 屠宰板块募投项目已投产但未达产,未来屠宰板块重点转调、转熟、转鲜,不限于募投项目,会以控股、参股、资产租赁等多种合作形式发展 [4]
益客食品(301116) - 2022年2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3:30
公司概况 - 益客食品是禽类食品企业,收入主要源于禽类屠宰业务,业务贯穿家禽全产业价值链 [2] - 受疫情及饲料价格等因素影响,禽类食品行业处于恢复阶段 [2] 价格波动应对 - 毛鸭及鸭肉价格变动属正常市场波动,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生产计划,降低价格波动影响 [2][3] - 公司通过提高对养殖环节掌控力、帮助养殖户扩大规模等方式,缓解产品、成本等价格波动影响 [6] 供应链合作 - 公司采用养殖合同采购模式,在人员配置、技术、管理三方面深化与养殖户合作,形成稳定供应链 [3] 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在数字化基础上推进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前向拓展调熟板块,后向引入自养模式 [4] 产品结构 - 肉鸭制品分为生食、调理品、熟食三大类,目前生食制品占比较高,调理品和熟食制品占比相对较低 [4] - 预制菜以禽肉食品为原材料,在公司占比较小,但部分品种在同行业领先 [5] 销售渠道 - 生食主要销售渠道有传统流通渠道、B端大批发渠道、B2C渠道,B2B类占比较大,B2C类占比偏低 [4][5] - 未来针对B2B以稳定增长为经营方针,针对B2C视情况推动物流与冷链项目发展 [5] 定价与订单 - B端大批发渠道主要定价模式是随行就市,根据客户要求一般提前2天或7天确定订单,部分客户要求提前更长时间 [5] 价格周期与关联 - 禽类价格存在波动,与猪肉价格有一定关联,波动特点是波段短、频率高 [6] - 禽肉与猪肉价格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具有一定替代性 [6] 行业竞争格局 - 禽类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是发展趋势,中国禽类行业集中度提升有发展空间,但需要较长周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