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星科技(301252)

搜索文档
同星科技(301252)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4 17:54
整体业绩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28.9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39.73万元,同比增长53.18%[4]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78亿元,较上期2.16亿元增长约29%[20] - 第一季度净利润3939.73万元,较上期2571.96万元增长约53%[21]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01.57万元,同比增长1005.7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2023年1 - 3月增长1005.73%,因高信用等级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增加[1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2023年1 - 3月减少183.69%,因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增加[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58,900,023.87元,上期为177,149,004.31元[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21,884,308.92元,上期为173,801,363.07元[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7,015,714.95元,上期为3,347,641.24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6,000.00元,上期为34,861.81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4,806,675.36元,上期为7,328,682.27元[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4,800,675.36元,上期为 - 7,293,820.46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5,493,150.97元,上期为33,058,952.79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9,482,133.11元,上期为16,343,139.89元[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3,988,982.14元,上期为16,715,812.90元[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18,226,057.45元,上期为12,769,633.68元[25] 资产与权益情况 - 2024年3月31日总资产17.5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5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1.9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47%[4] - 2024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50,580,090.42元,期初余额为640,377,138.88元[17] - 2024年3月31日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205,409,000.49元,期初余额为152,195,670.74元[17] - 2024年3月31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32,613,279.87元,期初余额为287,813,339.64元[17] - 2024年3月31日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78,505,869.04元,期初余额为153,879,831.88元[17] - 2024年3月31日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3,710,538.12元,期初余额为2,052,137.80元[17] - 2024年3月31日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1,946,945.92元,期初余额为821,187.84元[17] - 2024年3月31日存货期末余额为126,118,440.09元,期初余额为114,975,187.29元[17] - 流动资产合计13.99亿元,较上期13.53亿元有所增长[18] - 非流动资产合计3.50亿元,较上期3.37亿元有所增长[18] - 流动负债合计5.54亿元,较上期5.34亿元有所增长[18] - 非流动负债合计573.63万元,较上期536.36万元有所增长[19] - 长期股权投资5108.79万元,较上期5058.83万元略有增长[18] - 投资性房地产1420.00万元,较上期1446.04万元略有下降[18] 财务科目变动原因 - 应收票据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34.96%,主要因未到期电子财务公司承兑汇票增加[8] - 应收款项融资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48.98%,因未到期高信用等级银行承兑汇票减少[8] - 研发费用较2023年1 - 3月增长39.88%,因研发人员及项目增加[11] - 财务费用较2023年1 - 3月减少388.09%,因存款利息收入增加[11] - 其他收益较2023年1 - 3月增长286.43%,因政府补助收益增加[11]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263人[15] - 新昌县同星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6.00%,持股数量为28,800,000股[15] - 张良灿持股比例为15.45%,持股数量为12,360,000股[15] 每股收益情况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49元,上期为0.43元[22] 费用情况 - 研发费用991.44万元,较上期708.80万元增长约40%[21]
同星科技:关于举行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4-18 18:58
财报披露 - 公司于2024年4月15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1] 业绩说明会 - 公司定于2024年5月10日15:00 - 17:00在全景网举办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1] - 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投资者可登陆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或公司路演厅参与[1] - 出席业绩说明会人员有董事长等[1] 问题征集 - 公司提前向投资者公开征集问题,可于2024年5月9日前访问指定页面或扫码进入专题页面[2] - 公司将在业绩说明会上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2]
同星科技: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跟踪报告
2024-04-15 16:14
合规与监督 - 公司信息披露文件审阅及时,未及时审阅次数为无[3] - 督导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规章制度[3] - 查询公司募集资金专户3次,进展与披露一致[3] - 列席公司三会各3次[3][4] - 现场检查1次无问题,报告按规报送[4] - 发表专项意见6次无非同意意见[4] 其他事项 - 2023年12月26日对上市公司培训1次[4] - 公司及股东各项承诺均已履行[7] - 2023年9月1日保荐人国信证券整改[9] - 报告期内保荐代表人未变更,无重大事项[9]
同星科技: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
2024-04-14 15:40
公司治理 - 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下设四个委员会完善治理结构[3] - 制定多个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绩效考核体系[4] - 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监督检查内部控制[6] 业务管理 - 完善销售与收款业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10] - 规范采购与付款业务,降低采购风险[11] - 规范关联交易内部控制,关联交易遵循原则无损害情形[12] - 严格控制对外担保,除对子公司外无其他担保[13] 内控评价 - 2023年12月31日开展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评价工作[18] - 明确财务与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定量标准[18][20] - 报告期内无财务与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重要缺陷[22][23] - 保荐人认为2023年度重大方面保持有效内部控制[27]
同星科技: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吕滨)
2024-04-14 15:40
公司治理 - 2023年8月22日开始担任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4] - 2023年度召开4次董事会,独立董事均亲自出席[5] - 2023年度未召开股东大会[3] 议案审议 - 2023年8月23日通过资金占用及关联交易相关议案[7][8] - 2023年8月22日通过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议案[9] 未来展望 - 2024年独立董事将履职促进公司业绩提高[11]
同星科技:关于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度薪酬的确认及2024年度薪酬方案的公告
2024-04-14 15:40
董监高薪酬 - 董事长张良灿2023年税前薪酬80.57万元[2] - 董事、总经理张天泓2023年税前薪酬40.39万元[2] - 董事汪根法2023年税前薪酬36.63万元[2] 独立董事薪酬 - 2023年吕滨、徐俊、张绍志薪酬均为5万元[2] - 2024年独立董事每年津贴10万元(含税)[4] 监事会薪酬 - 监事会主席吴兆庆2023年税前薪酬25.33万元[3] - 监事徐六阳2023年税前薪酬33.09万元[3] - 职工代表监事陈丽萍2023年税前薪酬14.23万元[3] 薪酬方案 - 2024年董监高薪酬与经营指标及个人绩效挂钩[4]
同星科技: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徐澜)
2024-04-14 15:40
会议与议案 - 2023年召开3次股东大会,独立董事均出席[2] - 2023年召开4次董事会,独立董事除一次委托表决外均出席并赞成[2][3] - 2023年3月15日二届八次董事会通过多项议案[6][7][8] - 2023年8月5日二届十次董事会通过换届选举议案[8] 独立董事 - 审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独立董事均按要求出席[3] - 独立董事任期于2023年8月22日届满6年离任[3] - 2023年任职期间对公司现场检查并关注经营[4]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3年5月25日上市,离任日前未披露定期报告[7]
同星科技: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高明裕)
2024-04-14 15:40
会议召开情况 - 2023年召开3次股东大会,独立董事均出席[2] - 2023年召开4次董事会,独立董事均出席并赞成所有议案[2][3] - 战略等委员会应出席1次,独立董事实际出席1次[3] 议案审议情况 - 2023年3月15日审议通过确认2022年度关联交易等多项议案[6][7][8] - 2023年8月5日审议通过董事会换届选举等议案[8] 其他情况 - 2023年5月25日上市,离任前未披露定期报告[7] - 预计2023年度有经常性关联交易,定价公允[6] - 2023年度无其他需重点关注事项[9]
同星科技:关于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的公告
2024-04-14 15:40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119,411,654.09元[2] - 2023年度母公司净利润100,092,258.48元[2] 利润分配 - 每10股派现7.5元,派现60,000,000元[3] - 每10股转增4.5股,转增36,000,000股[3] 股本情况 - 2023年末总股本80,000,000股[3] - 转增后总股本116,000,000股[4]
同星科技:2023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4-04-14 15:40
业绩数据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980,065,534.42元[6] - 2023年末流动资产合计13.53亿元,期初为6.39亿元,增长约111.74%[19] - 2023年末流动负债合计5.34亿元,期初为4.40亿元,增长约21.30%[19] - 2023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3.37亿元,期初为2.80亿元,增长约20.19%[19] - 2023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536.36万元,期初为1019.15万元,下降约47.37%[19] - 2023年末负债合计5.40亿元,期初为4.51亿元,增长约19.62%[19] - 2023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1.50亿元,期初为4.68亿元,增长约145.60%[19] - 2023年末资产总计16.90亿元,期初为9.19亿元,增长约83.89%[19] - 2023年末短期借款6.40亿元,期初为7251.85万元,增长约782.99%[19] - 2023年末应收账款2.88亿元,期初为1.95亿元,增长约47.37%[19] - 2023年末股本8000万元,期初为6000万元,增长约33.33%[19] - 本期营业总成本为722,298,067.75元,上年同期为846,242,837.33元[22] - 本期营业成本为745,763,923.07元,上年同期为634,825,419.40元[22] - 本期税金及附加为5,109,781.53元,上年同期为5,249,737.47元[22] - 本期销售费用为19,669,528.48元,上年同期为15,822,329.80元[22] - 本期财务费用为 - 6,681,494.90元,上年同期为324,727.23元[22] - 本期其他收益为10,241,058.33元,上年同期为8,671,049.05元[22] - 本期投资收益为3,070,579.53元,上年同期为3,240,334.33元[22] - 本期营业利润为138,375,881.44元,上年同期为94,690,968.90元[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本期为119,411,654.09元,上年同期为84,315,000.27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本期均为1.67元,上年同期均为1.41元[22] - 本期营业收入为694,101,469.16元,上年同期为831,450,528.32元[24] - 本期持续经营净利润为71,250,736.29元,上年同期为100,092,258.48元[24] - 本期利润总额为111,840,550.17元,上年同期为78,212,241.62元[24]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05,144,957.31元[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为17,331,617.67元[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87,813,339.64元[9] 审计相关 - 审计认为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2023年12月31日财务状况及2023年度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3] - 因营业收入是关键业绩指标,可能存在管理层不恰当确认收入风险,将收入确认列为关键审计事项[6] - 因应收账款金额重大且减值测试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将应收账款减值列为关键审计事项[9] 公司运营 -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制冷相关产品销售及制冷系统管组件受托加工服务[6] - 公司股票于2023年5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34] 税收政策 - 公司2023 - 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减按15%税率计缴[142] - 天津汉亚公司和合肥同星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按20%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至2027年12月31日[142] - 增值税税率为13%、9%、6%、5%,出口退税率为13%[145] 项目进展 - 冷链物流系统环保换热器及智能模块产业化项目预算13,789.23万元,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38.8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