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同创(301387)

搜索文档
光大同创(301387) - 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的公告
2025-04-28 19:39
限制性股票数量 - 2名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第一类限制性股票1.9656万股,占总股本0.02%[3] - 激励计划拟授予两类限制性股票合计不超152.00万股,占股本总额2.00%[5] - 首次授予126.75万股,占股本总额1.67%,占权益授予总额83.39%[5] - 预留授予25.25万股,占股本总额0.33%,占权益授予总额16.61%[5] 解除限售与归属比例 -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三个解除限售期比例分别为40%、30%、30%[6] - 首次授予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三个归属期比例分别为40%、30%、30%[8] - 2024年9月30日前后预留授予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归属期比例均为50%、50%[8] 授予价格 -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26.27元[10] - 首次授予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26.27元[11] 营收考核目标 - 2024 - 2026年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考核,2024年营收目标值不低于13.20亿元,触发值不低于11.88亿元等[18] - 2025 - 2026年预留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考核,2025年营收目标值不低于19.00亿元,触发值不低于17.10亿元等[18] 可归属比例规则 - 公司层面营收A≥目标值Am,可归属比例X = 100%;触发值An≤A<Am,X = 90%;A<An,X = 0%[18] - 激励对象绩效考核分四级,对应个人层面可解除限售/可归属比例分别为100%、80%、60%、0%[21] 重要时间节点 - 2024年2月2日召开相关会议审议议案[22] - 2024年2月5 - 15日公示激励对象姓名和职务[22] - 2024年2月22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24] - 2024年3月11日披露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公告,第一类限制性股票3月13日上市[24] - 2025年1月15日召开会议审议调整授予价格及数量和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议案[25] -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为2025年3月12日至2026年3月11日[26] - 2025年4月28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29]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2266534561亿元,满足触发值,公司层面可解除限售比例为90%[27] 激励对象情况 - 2名激励对象2024年度个人绩效考核等级为“C”,可解除限售1.9656万股[28] - 不可解除限售1.6744万股,回购价格18.569元/股[28][30] - 2名其他核心员工获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9.1000万股,本次解除限售占授予总量21.60%[36] 相关意见 - 监事会同意为2名激励对象办理1.9656万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事宜[33] -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认为本次解除限售等事项符合规定,公司需继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37] - 深圳市他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认为相关事项已履行必要程序,公司需申请手续并及时披露信息[38] 公告情况 - 公司发布监事会核查意见、法律意见书、独立财务顾问报告[40]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4月29日[41]
光大同创(301387) - 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公告
2025-04-28 19:39
激励计划授予情况 - 本激励计划拟授予股票数量合计不超过152.0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00%[4] - 首次授予168.35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67%,占权益授予总额的83.39%[5][28] - 预留授予35.35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33%,占权益授予总额的16.61%[5][28]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共计60人[5] - 授予价格为18.41元/股(调整后)[39] 业绩考核目标 - 2024年第一类和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归属目标营业收入值不低于13.20亿元,触发值不低于11.88亿元[16][19] - 2024 - 2025年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累计营收目标值不低于32.20亿元,触发值不低于28.98亿元[19] - 2024 - 2026年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累计营收目标值不低于57.00亿元,触发值不低于51.30亿元[19] - 2025年预留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营收目标值不低于19.00亿元,触发值不低于17.10亿元[19] - 2025 - 2026年预留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累计营收目标值不低于43.80亿元,触发值不低于39.42亿元[19] 归属比例规则 -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完成情况对应可归属比例:A≥Am,X = 100%;An≤A<Am,X = 90%;A<An,X = 0%[19] - 个人层面绩效考核结果分A、B、C、D四个等级,对应可解除限售/归属比例分别为100%、80%、60%、0%[22] 时间节点 - 2024年2月22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25] - 2024年3月11日披露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公告,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上市日期为2024年3月13日[25] - 2025年1月15日调整激励计划授予价格及授予数量[26][28] - 2025年4月28日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等议案[26] - 2025年4月28日审议通过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议案[29] - 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为2025年2月24日至2026年2月20日[31] 归属结果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2266534561亿元,公司层面可归属比例为90%,不可归属比例为10%[33] - 14名激励对象已离职,其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58.8020万股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34][36]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中,考核等级为“A”的6人,个人层面可归属比例100%;“C”的39人,可归属比例60%;“D”的2人,可归属比例0%,考核不达标对应18.5244万股不得归属[34] - 符合资格的45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可申请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共计27.2948万股,77.3264万股不得归属由公司作废[34][36] - 董事会秘书占梦昀获授5.6000万股,可归属1.2096万股,占比21.60%[39] - 公司(含子公司)其他44名核心员工获授105.0000万股,可归属26.0852万股,占比24.84%[39] - 首次授予合计获授110.6000万股,可归属27.2948万股,占比24.68%[39]
光大同创(301387) - 深圳市他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光大同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及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及部分限制性股票作废事项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2025-04-28 19:36
激励计划时间线 - 2024年2月2日召开相关会议审议激励计划议案[11] - 2024年2月5 - 15日公示激励对象,监事会无异议[11] - 2024年2月22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12] - 2024年3月11日披露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公告[12] - 2025年1月15日召开会议审议调整授予价格等议案[14] - 2025年4月28日召开会议审议解除限售等议案[14] 业绩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2.23亿元,满足业绩考核触发值[16][31][36] 权益分派 - 2023年年度以7606.5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5元现金,每10股转增4股[18] - 2024年拟以1.06491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1.5元现金[18] 股票回购注销 - 本次合计回购注销2名激励对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1.6744万股[17]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后回购价格为18.41元/股,2024年为18.26元/股[20] - 本次回购注销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为18.569元/股[24] - 本次拟用于回购注销资金约31.09万元,为自有资金[25] 股票作废 - 14人离职,58.802万股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作废[26] - 本次合计作废第二类限制性股票77.3264万股[28] 股票归属 - 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为2025年2月24日至2026年2月20日[35] - 符合资格的45名激励对象可归属限制性股票27.2948万股[37] - 归属数量为27.2948万股,归属人数为45人[39][40] - 首次授予合计获授110.6000万股,本次可归属27.2948万股,占比24.68%[41] 其他 - 独立财务顾问认为激励计划履行必要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42] - 备查文件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决议及监事会核查意见[43]
光大同创(301387) -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关于深圳光大同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及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2025-04-28 19:36
限制性股票授予 - 2024年2月22日向2名激励对象授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6.50万股,向60名激励对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20.25万股,授予价格26.27元/股[7] 时间安排 - 2024年2月2日公司多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4][5] - 2024年2月5日至15日对激励对象名单及职务进行内部公示,期满无异议[6] - 2024年2月22日公司多会议审议通过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7] - 2024年3月11日披露授予登记完成公告,第一类限制性股票3月13日上市[7] - 2025年1月15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调整授予价格及授予数量的议案[8] 限售期与归属期 -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为2025年3月12日至2026年3月11日,解除限售比例40%[12]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为2025年2月24日至2026年2月20日,可归属比例40%[12] 业绩与考核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2.2266534561亿元,公司层面可归属比例和解除限售比例均为90%[15][22] - 2名激励对象2024年度个人绩效考核等级为“C”,个人层面可解除限售比例60%,可解除限售1.9656万股[18][23] - 14人离职,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58.8020万股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19]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中,6人考核“A”可归属100%;39人“C”可归属60%;2人“D”可归属0%,18.5244万股不得归属[20] 回购与作废 -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符合资格的2名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1.9656万股,1.6744万股由公司回购注销[21]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符合资格的45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可归属27.2948万股,77.3264万股由公司作废[21] - 本次合计回购注销第一类限制性股票1.6744万股[24] - 本次合计作废第二类限制性股票77.3264万股[32] 利润分配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7606.5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5元现金,每10股转增4股[25]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总股本1.06491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1.5元现金,拟派发现金股利1597.365万元[25] 回购价格与资金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回购价格为18.41元/股,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后回购价格为18.26元/股,最终回购价格约为18.569元/股[27][28] - 本次拟用于回购注销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的资金总额约为31.091934万元,资金为公司自有资金[29]
光大同创(301387)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19: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47,329,633.5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16%[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61,824.5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88%[5] - 营业收入本期发生额347,329,633.58元,较上期增长51.16%,主要系本期将重庆致贯科技有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8] - 公司营业总收入3.47亿元,较上期2.30亿元增长51.16%[18] - 公司营业利润2133.39万元,较上期1201.73万元增长77.52%[19] - 公司净利润1782.98万元,较上期1093.40万元增长63.07%[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761,824.56元,上期为11,394,326.11元[20] - 综合收益总额为18,457,024.17元,上期为11,658,167.65元[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69元,上期为0.1071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1660元,上期为0.1071元[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本期发生额268,664,542.84元,较上期增长59.21%,主要系本期将重庆致贯科技有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8] - 所得税费用本期发生额3,462,963.82元,较上期增长958.70%,主要系利润增加所得税费用增加[8] - 公司营业总成本3.28亿元,较上期2.22亿元增长47.62%[19] 其他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602,635.1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4.32%[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385,031,475.76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69%[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02,057,800.05元,较期初增长55.10%,主要系本期理财产品到期[8]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12,042,710.39元,较期初减少83.61%,主要系基金赎回在途款已入账[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291,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0] - 公司编制2025年3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13] - 公司资产总计23.85亿元,较上期23.23亿元增长2.69%[15] - 公司货币资金4.02亿元,较上期2.59亿元增长55.10%[15]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1.80亿元,较上期2.41亿元下降25.14%[15] - 公司应收账款6.16亿元,较上期6.18亿元下降0.43%[15] - 公司存货2.14亿元,较上期1.69亿元增长26.68%[15]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6.48亿元,较上期5.96亿元增长8.55%[1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53,084,014.52元,上期为277,635,002.70元[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02,635.14元,上期为33,498,742.03元[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372,640.24元,上期为 - 21,533,092.18元[2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502,236.62元,上期为 - 4,237,763.81元[23]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70,566,044.88元,上期为1,257,392.97元[23]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45,826,666.60元[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78,268,016.89元,上期为282,873,462.24元[24] 股东信息 - 前10名股东中,深圳汇科智选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持股比例28.12%,持股数量29,942,465股;张京涛持股比例21.12%,持股数量22,485,743股[10]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深圳钰禧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11,060,554股[10] - 马增龙与张京涛为一致行动人,马增龙是深圳汇科智选和深圳同创智选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深圳同创智选是员工持股平台[10] - 截至报告期末,黎百泉持有公司股份526,100股,其中信用账户持有526,100股;游涛持有241,620股,普通账户130,600股,信用账户111,020股[10] 激励计划调整 - 2025年1月15日,公司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由26.27元/股调整为18.41元/股[11] - 2025年1月15日,公司首次授予数量由120.25万股调整为168.35万股,预留授予数量由25.25万股调整为35.35万股[11] - 2025年1月15日,公司向13名激励对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35.35万股,授予价格18.41元/股[11] 其他重要内容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36,999.31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74,663.79元[6] - 相关公告内容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12]
机构风向标 | 光大同创(301387)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50.79%
新浪财经· 2025-04-22 09:11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22日光大同创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介绍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公募基金变化及外资态度变化 [1][2] 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21日,27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光大同创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5413.61万股,占总股本50.84%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深圳汇科智选投资等,合计持股比例达50.79%,较上一季度下跌0.29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情况 - 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21个公募基金,包括德邦福鑫A等 [1] 外资态度情况 - 本期较上一期持股增加的外资基金为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持股增加占比达0.20% [2] - 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外资机构为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2]
光大同创2024年报解读:营收增长背后,净利润为何暴跌82.16%?
新浪财经· 2025-04-22 07:5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光大同创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大幅下滑,公司发展面临挑战,需应对多方面问题以提升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投资者应关注公司应对措施及未来业绩 [1][11] 营收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3亿元,较2023年增长21.47%,四个季度营收逐季上升,业务拓展有成效 [2] - 防护类产品收入5.82亿元,占比47.64%,较上年增长11.30%;功能类产品收入5.99亿元,占比49.04%,同比增长36.84%,是营收增长重要力量 [2] - 境内收入10.76亿元,占比88.01%,增长26.59%;境外收入1.47亿元,占比11.99%,下降6.33%,境内市场是营收增长主要动力 [2] 利润情况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46.03万元,与2023年相比大幅下降82.16%,受新增产能、市场竞争、费用提升、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44.22万元,相较于2023年下降80.94%,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受冲击 [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922元/股,与2023年相比下降83.65%,因净利润下滑和股本增加 [5]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为3940.57万元,较2023年增长19.28%,因薪酬、折旧摊销等增长 [6] - 管理费用1.34亿元,同比增长44.23%,源于薪酬、折旧摊销及股份支付费用增长 [6] - 财务费用为 -416.63万元,2023年为309.39万元,同比下降234.66%,得益于汇兑收益增加及利息费用减少 [6] - 研发费用7753.16万元,较2023年增长47.83%,因薪酬费用、研发材料投入及股份支付费用增长 [6]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7753.1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34%,较2023年有所提升 [7]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143人增加到167人,增长16.78%,占比从10.61%提升至11.37%,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增加 [7] - 多个研发项目取得进展,如笔记本电脑外壳轻量化研发已提交样品,手机碳纤维复材配件应用研发已完成并量产 [7]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832.22万元,较2023年增长12.14%,核心经营业务现金创造能力增强 [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680.68万元,与2023年相比亏损大幅减少82.39%,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均有增长 [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271.79万元,2023年为6.25亿元,同比下降103.63%,筹资规模下降 [9] 管理层薪酬情况 - 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增龙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86.95万元,副总经理王辉为109.14万元,财务总监马英为144.15万元 [1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依据公司盈利等情况考核确定,但在净利润大幅下滑背景下,薪酬水平与业绩匹配度值得关注 [11]
光大同创(301387) -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光大同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4-21 22:28
监管与培训 - 未及时审阅公司信息披露文件次数为0次[3] - 现场检查次数为1次[4] - 发表独立意见次数为8次[4] - 向交易所报告次数为0次[4] - 培训次数为1次,日期为2025年4月18日[4]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盈利水平下滑[6] - 新增产能等致综合毛利率下降[6] - 募投项目等使阶段性费用上升影响净利润[6] - 对重庆致贯投资计提减值影响净利润[6]
光大同创(301387) -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光大同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现场培训报告
2025-04-21 22:28
培训信息 - 东方证券于2025年4月18日对光大同创进行持续督导现场培训[2] - 参加人员为公司实控人、董监高[3] - 保荐代表人是郑睿和刘俊清[7] 培训内容与效果 - 培训内容含证券期货法规修订及违法案例[4] - 培训获公司配合,达预期效果[6]
光大同创(301387) -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深圳光大同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定期现场检查报告
2025-04-21 22:28
公司治理 - 公司章程和治理制度完备合规且有效执行[2] - 三会相关记录和决议规范,董监高履职合规[2] - 公司人员等方面独立且无同业竞争[2] 内部控制 - 按规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和部门[3] - 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按季度开展相关工作[3] - 对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按季度审计[3] 信息披露 - 已披露公告与实际一致、内容完整[3] - 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3] - 信息传递等流程符合制度规定[3]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及时刊载[3][4] 保护公司利益 - 建立防占用制度,无占用情形[4] - 关联交易和对外担保审议程序合规、价格公允[4] - 无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情形[4] 募集资金使用 - 到位后一个月内签订三方监管协议且有效执行[4] - 无第三方占用等违规情形,使用与披露一致[4] - 项目无重大风险[4] 其他 - 业绩大幅波动有合理解释,与同行比无明显异常[5] - 公司及股东完全履行相关承诺[5] - 公司完全执行现金分红制度并如实披露[5] - 大额资金往来有真实背景和合理原因[5] - 重大投资或合同及生产经营环境无重大变化或风险[5] - 现场检查未发现问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