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华化学(301518)
icon
搜索文档
长华化学:公司将于10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4:17
股东信息 - 公司最近一期股东人数信息对应日期为9月30日 [1] - 9月30日股东人数已在公司声音栏目公布 [1] - 公司将于10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其中将包含股东人数信息 [1]
陶氏、阿朗新科、英力士、盛禧奥,再集体关停!
DT新材料· 2025-10-10 00:05
欧洲化工巨头关停潮 - 陶氏、阿朗新科、盛禧奥、英力士等多家化工巨头宣布关停欧洲部分生产设施,涉及环氧树脂、聚醚多元醇、顺丁橡胶、丁苯橡胶、MMA、丙酮氰醇等多种产品 [2] - 关停举措是各公司欧洲战略重组计划的一部分,主要归因于高成本、严苛监管、能源及碳排放成本高企、全球市场失衡以及来自亚洲等地的廉价进口产品竞争压力 [3][6][7] 陶氏欧洲业务战略重组 - 陶氏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末关闭比利时Tertre年产能9.4万吨的聚醚多元醇工厂,此举为欧洲战略重组开端 [3] - 公司后续计划包括:2027年底前关闭德国伯伦的乙烯裂解装置及施科保的氯碱和乙烯基资产;2026年中期前关闭英国巴里的基础硅氧烷工厂 [3] - 陶氏声称关停不影响客户,因公司在荷兰Terneuzen拥有53万吨/年、西班牙Tarragona拥有6万吨/年的聚醚多元醇产能作为补充 [3] 欧洲聚醚多元醇市场现状 - 欧洲聚醚多元醇市场疲软,汽车、家电、建筑和软体家具等关键终端领域需求不振 [4] - 产能过剩及进口增长削弱欧洲生产商竞争力,2020至2024年间年均进口量达28.6万吨,2023年创纪录达32.3万吨,主要来自中国、韩国、沙特阿拉伯 [4] 中国聚醚多元醇行业现状与展望 - 2024年国内聚醚行业产能集中度提升至48%,总产量约555万吨,国内消费量约408万吨同比小幅增长,出口量约168万吨持续增加,进口量约28万吨持续减少 [4] - 行业处于成熟期,应用广泛涵盖汽车、家居、建筑业、日化品、纺织印染、农业、工业、医药、包装、风电等领域 [4] - 基础聚醚利润微薄,盈利增长点集中于头部企业的高附加值产品如高分子量聚醚、接枝聚醚及特种聚醚 [5] - 国内企业持续扩张并延伸至高端产品,2025-2029年中国聚醚多元醇新增产能预计在400万吨/年以上,涉及万华化学、隆华新材等多家企业 [5] 英力士欧洲工厂关停与裁员 - 英力士计划关闭德国莱茵贝格两家工厂,涉及环氧树脂关键成分及氯的生产,造成175个岗位流失,原因包括能源和碳排放成本高企及缺乏关税保护 [6] - 公司同时将裁减英国赫尔乙酰基工厂20%的员工,归咎于廉价高碳进口产品冲击 [6] - 英力士另计划于2026年关闭德国科隆的环氧丙烷和丙二醇生产装置,并退出欧洲化工理事会相关工作组 [6] 阿朗新科与盛禧奥业务调整 - 阿朗新科计划停止法国热罗姆港合成橡胶基地运营,该基地年总产能14万吨,产品包括钕系顺丁橡胶和溶液聚合丁苯橡胶,关停原因为成本上涨、全球市场失衡及监管压力导致持续亏损 [7] - 盛禧奥将于年底前永久关闭意大利Rho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业务及Porto Marghera的丙酮氰醇生产业务,此后将从第三方采购MMA原料 [7]
长华化学:厦门创丰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减持公司股份约417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21:00
股东减持 - 公司特定股东厦门创丰及其一致行动人厦门昕锐、宁波创丰已完成股份减持计划 [1] - 股东通过两个有限合伙企业共减持公司股份约417万股 [1] - 此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份比例为3%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普通聚合物多元醇,占比65.34% [1] - 高活性聚合物多元醇业务收入占比为26.68% [1] - 软泡及CASE类聚醚多元醇业务收入占比6.8%,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18%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51亿元 [1]
长华化学(301518) - 关于股东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成的公告
2025-10-09 20:46
股东减持 - 特定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曾持股6,180,837股,占总股本4.44%[2] - 计划2025年9月10日后3个月内减持不超4,174,154股,占3%[2] - 合计减持股数4,174,069股,占总股本3.00%[4] 减持后持股情况 - 厦门创丰减持后持股为0,原占2.60%[6] - 厦门创丰昕锐减持后持股不变,原占0.92%[6] - 宁波保税区创丰昕汇减持后占0.52%,原占0.92%[6] - 减持后合计持股2,006,768股,占1.44%[6] 减持方式及均价 - 集中竞价减持均价34.97元/股,减持股数1,391,300股[4] - 大宗交易减持均价32.50元/股,厦门创丰减持股数2,225,435股[4] - 大宗交易减持均价32.50元/股,宁波创丰减持股数557,334股[4]
长华化学(301518)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10-09 20:46
回购计划 - 拟用1000 - 2000万元自有资金及不超1400万元专项贷款回购股份[1] - 回购实施期限自2024年11月11日起不超12个月[1] 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计回购1039718股,占总股本0.74%[2] - 最高成交价18.69元/股,最低16.04元/股,成交总金额18208981.10元[2] - 回购价格未超上限24.83元/股,符合规定[3][4] 后续安排 - 后续继续实施回购计划并履行披露义务[4]
长华化学(301518) - 关于变更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2025-10-09 17:06
公司保荐 - 首次公开募股保荐机构为东吴证券,原定督导至2026年12月31日[1] - 2025年以简易程序发行股票,保荐和主承销商为东亚前海证券[2] - 东吴证券未完成督导工作由东亚前海证券承接[2] 会议情况 - 2025年7月30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2] - 2025年8月18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2] 保荐代表 - 东亚前海证券指派方伟和白宁宇担任保荐代表人[2] - 方伟任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白宁宇任业务董事[3] 督导期限 - 持续督导为发行上市完成后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两个完整会计年度[2]
长华化学现6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9044.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1 05:11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30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6笔成交,合计成交量278.27万股,成交金额9044.00万元 [1] - 所有成交价格均为32.50元,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13.68% [1] - 交易涉及机构专用席位参与 [1] 股价与市场表现 - 当日收盘价为37.65元,上涨9.58% [1] - 日换手率达到33.51%,成交额为6.87亿元 [1]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926.65万元 [1] - 近5日累计上涨29.83% [1]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为9696.18万元 [1] - 近5日融资余额增加587.03万元,增幅为6.44%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26日 [1] - 注册资本为14017.8204万人民币 [1]
长华化学现6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9044.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22:42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30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6笔成交,合计成交量278.27万股,成交金额9044.00万元 [2] - 所有交易成交价格均为32.50元,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13.68% [2] - 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全部6笔交易的买方或卖方营业部中,合计成交金额9044.00万元,净买入9044.00万元 [2] 二级市场表现 - 当日收盘价为37.65元,上涨9.58%,日换手率为33.51% [2] - 当日成交额为6.87亿元,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926.65万元 [2] - 近5日累计上涨29.83%,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5311.89万元 [2]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为9696.18万元,近5日增加587.03万元,增幅为6.44%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26日 [3] - 注册资本为14017.8204万元人民币 [3]
长华化学:公司持续围绕市场及客户需求,在分子结构设计及材料合成方面创新创造
证券日报网· 2025-09-30 17:14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持续围绕市场及客户需求进行创新创造 重点在分子结构设计及材料合成方面 [1] - 公司目前尚无规划开展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方面的技术合作 [1]
长华化学换手率33.51%,机构龙虎榜净买入4426.63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7:02
股价及交易表现 - 公司股价今日大幅上涨9.58%,交易活跃,换手率达33.51%,成交额为6.87亿元,价格波动幅度为16.55% [2] - 近半年公司股票累计9次登上龙虎榜,上榜后次日股价平均上涨0.50%,上榜后5日股价平均亦上涨0.50% [2] - 近5日主力资金整体呈净流入状态,净流入金额为5311.89万元,但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26.65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2725.73万元 [2] 龙虎榜机构资金动向 - 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席位今日净买入公司股票4426.63万元,而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3559.75万元 [2] - 上榜的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1.79亿元,买入成交额为9405.52万元,卖出成交额为8538.64万元,合计净买入866.88万元 [2] - 当日共有6家机构专用席位现身龙虎榜,合计买入金额为9389.70万元,卖出金额为4963.07万元,净买入4426.63万元 [2] 关键席位交易明细 - 买入金额最大的五个席位均为机构专用,买入金额分布在1566.98万元至2321.98万元之间 [2] - 卖出金额最大的席位为中信建投证券上海华灵路营业部,卖出2087.96万元,其次为开源证券西安西大街营业部,卖出1487.60万元 [2] - 部分机构席位同时出现在买卖双方,例如买二/卖三席位(机构专用)买入2025.34万元并卖出1308.57万元,买一/卖四席位(机构专用)买入2321.98万元并卖出1222.71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