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华化学(301518)

搜索文档
长华化学(301518)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20 17:56
2024年业绩情况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84.64万元–6581.2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61% - 43.30%[2]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849.83万元–5927.5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29% - 47.80%[2] 业绩影响因素 - 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使POP产品盈利空间受影响[4]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同比增加,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研发资源保障[5] - 全资子公司“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稳步建设,阶段性成本费用增加[5] 2025年发展规划 - 2025年公司将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加强内部管理和成本管控,优化产品结构[5] 业绩预告说明 - 业绩预告相关财务数据未经审计,与会计师事务所无重大分歧[3] - 业绩预告是财务部初步测算结果,未经审计机构审计[6] - 2024年年度具体财务数据将在年报中详细披露[6]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1月20日[8]
长华化学(301518) -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定期现场检查报告
2025-01-20 17:56
公司治理 - 公司章程和治理制度完备合规且有效执行[2] - 按规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并设部门[2] - 审计委员会至少季度开会并报告内审工作[3] 资金管理 - 内审部门至少季度审计募集资金存放使用[3] - 建立防占用资金制度且无占用情形[3] - 募集资金到位一月内签三方监管协议并执行[4] 检查结果 - 现场检查对应2024年度,2025年1月8日进行[2] - 已披露公告与实际一致无重大未披露事项[3] - 业绩无大幅波动,与同行比无明显异常[4] - 现场检查未发现重大问题[5]
长华化学(301518) -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培训情况报告书
2025-01-20 17:56
培训基本信息 - 东吴证券为长华化学2024年度持续督导培训保荐机构[1] - 培训时间为2025年1月8日,地点在长华化学三楼会议室[1] - 培训主题为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关注要点,讲师是陈勇[1] 培训流程 - 培训前东吴证券制作讲义要求人员了解内容[2] - 培训时通过课件展示等讲解相关内容[2] - 培训后东吴证券提供讲义课件及学习资料[2] 培训效果 - 培训加深人员法规认识,助于提高规范运作和信息披露水平[3]
长华化学(301518) - 关于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与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更正公告
2025-01-20 00:00
业绩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4.61亿元,上年同期11.52亿元,同比增长26.85%[4][22][2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7.79万元,上年同期4441.26万元,同比下降43.08%[4][22][2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更正后为2077.60万元,上年同期4312.76万元,同比下降51.83%[4][14][2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364.35万元,上年同期1900.41万元,同比下降487.51%[4][22][2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6.52亿元,上年度末17.29亿元,同比下降4.43%[4][23][2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01亿元,上年度末14.46亿元,同比下降3.06%[4][23][24] - 2024年1 - 9月营业收入21.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44%[30] - 2024年1 - 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39.0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97%[29][30][34] - 2024年1 - 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788.5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4.94%[30][34] - 2024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876.0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2.15%[29][30][3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65.71%[29][30][34]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0.24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65.71%[29][30][3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6.4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58%[30]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4.1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48%[30] 非经常性损益 - 《2024年半年度报告》原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由714.04万元调整为144.90万元[3] -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本报告期原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由635.40万元调整为52.55万元[3] -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年初至报告期期末原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由1349.44万元调整为197.45万元[3] - 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33.96万元[10]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50.19万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320.41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44.90万元,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369.00万元等[17][21] - 年初至报告期期末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50.53万元[28][33] 变动原因 - 主要会计数据变动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销售规模扩大致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增加等[29][30][34]
长华化学(301518)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5-01-19 15: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9.42%;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1.95亿元,同比增长20.44%[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1.27万元,同比下降76.84%;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339.07万元,同比下降57.97%[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10.93万元,同比下降80.48%;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788.54万元,同比下降64.94%[5]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76.02万元,同比下降382.15%[5]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6元/股,同比下降77.78%;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24元/股,同比下降65.71%[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6.4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4.1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48%[5]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00.34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50.53万元[6]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954,708,602.12元,较期初1,310,905,256.77元有所下降;非流动资产合计694,782,859.29元,较期初417,828,055.96元有所上升[19][20]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2,194,879,391.53元,较上期1,822,441,964.43元增长约20.44%[22]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成本2,174,816,770.22元,较上期1,727,910,819.44元增长约25.86%[22]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利润36,169,245.54元,较上期93,745,759.17元下降约61.42%[23]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润总额36,260,339.67元,较上期91,677,959.55元下降约60.45%[23]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33,407,082.55元,较上期79,509,818.72元下降约58.01%[23]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239,449,536.89元,较期初282,705,726.48元有所下降;所有者权益合计1,410,041,924.52元,较期初1,446,027,586.25元有所下降[21]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固定资产335,095,955.20元,较期初362,997,562.21元有所下降;在建工程201,991,096.87元,较期初7,381,679.01元大幅上升[20]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25,118,165.32元,较上期23,721,060.07元增长约5.89%;管理费用28,277,521.97元,较上期19,495,050.49元增长约45.05%[23]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33,407,082.55元,上期为79,509,818.72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33,390,653.92元,上期为79,444,208.16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16,428.63元,上期为65,610.56元[24]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本期均为0.24,上期均为0.70[2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183,557,262.58元,上期为1,806,745,863.69元[25] - 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30,736,111.01元,上期为12,032,871.51元[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223,149,459.10元,上期为1,823,550,175.88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271,909,672.41元,上期为1,806,268,712.10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48,760,213.31元,上期为17,281,463.78元[25][26]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231,250,000.00元;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本期为4,625,751.38元;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回的现金净额本期为1,564.00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235,877,315.38元[26]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本期为330,129,306.55元,上期为70,828,268.69元;投资支付的现金本期为1,703,000,000.00元,上期为451,250,000.00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033,129,306.55元,上期为522,078,268.69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02,748,008.83元,上期为 - 522,078,268.69元[26]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上期为851,373,382.60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7,000,000.00元,上期为39,000,000.00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7,000,000.00元,上期为890,373,382.60元[26]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27,000,000.00元,上期为52,380,200.00元;分配股利等支付的现金本期为70,627,018.70元,上期为1,620,933.12元;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1,060,642.12元,上期为18,472,297.17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98,687,660.82元,上期为72,473,430.29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71,687,660.82元,上期为817,899,952.31元[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85,296,703.09元,上期为315,042,163.01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370,260,012.45元,上期为114,885,814.54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455,556,715.54元,上期为429,927,977.55元[26]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1921户,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户[12] - 江苏长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5.02%,持股数量6310.72万股[12] - 张家港华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13.52%,持股数量1894.77万股[12] - 张家港泰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2.53%,持股数3,550,000股[13] - 张家港能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1.37%,持股数1,915,000股[13] - 南京凯腾智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三家企业持股比例均为0.91%,持股数均为1,282,051股[13] - 张家港保税区万兴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0.88%,持股数1,240,000股[13] - 上海创丰昕汇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创丰昕辉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7,812,500股[13] - 陈峰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股份481,700股[14] - 顾倩持有高管锁定股29,900股,陈凤秋持有高管锁定股28,000股[17] 限售股情况 - 江苏长顺集团有限公司期初限售股数62,266,851股,期末仍为62,266,851股,拟2027年2月3日解除限售[16] - 上海创丰昕汇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创丰昕辉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期初限售股数7,812,500股,已于2024年8月5日全部解除限售[16] - 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限售股期初股数1,806,530股,已于2024年2月5日全部解除限售[16] - 张家港保税区长鑫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期初限售股数4,990,000股,已于2024年8月5日全部解除限售[16]
长华化学(301518)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5-01-19 15:35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上年同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5]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9] 公司风险 - 公司面临安全生产、人才流失、环境保护、项目管理、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4] - 公司存在人才流失、环境保护、项目管理、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111][112][113] 备查文件信息 - 备查文件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3]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长华化学,代码301518,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4.61亿元,上年同期11.52亿元,同比增长26.85%[26]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27.79万元,上年同期4441.26万元,同比下降43.08%[26]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7364.35万元,上年同期1900.41万元,同比下降487.51%[2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6.52亿元,上年度末17.2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43%[2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4.01亿元,上年度末14.4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06%[26] - 营业收入为14.61亿元,同比增长26.85%[77] - 营业成本为14.01亿元,同比增长30.90%[77] - 研发投入为6439.29万元,同比增长60.10%[77]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为6.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7.68%,较上年末比重增加16.24%[83]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为1.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0.72%,较上年末比重增加2.08%[83] - 存货期末金额为2.0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2.60%,较上年末比重增加3.85%[83] - 报告期投资额为13.03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5292.82万元,变动幅度为2361.70%[88]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4.61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11.52亿元,同比增长26.85%[189][190][193]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14.43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11.01亿元,同比增长31.08%[190] - 2024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2812.03万元,2023年半年度为5075.07万元,同比下降44.59%[190] - 2024年半年度利润总额为2822.01万元,2023年半年度为5078.12万元,同比下降44.43%[190] - 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为2529.47万元,2023年半年度为4445.37万元,同比下降43.09%[191]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7.79万元,2023年半年度为4441.26万元,同比下降43.08%[191] - 2024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2023年半年度为0.42元,同比下降57.14%[191] - 2024年半年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18元,2023年半年度为0.42元,同比下降57.14%[191] - 2024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收入为14.61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11.52亿元,同比增长26.85%[193] - 2024年半年度母公司净利润为2791.94万元,2023年半年度为4468.73万元,同比下降37.52%[193] - 2024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4.51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11.34亿元[197][199] - 2024年半年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657.87万元,2023年半年度为577.21万元[197]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85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11.41亿元[197]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5.59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11.22亿元[198]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364.35万元,2023年半年度为1900.41万元[198] - 2024年半年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6.91亿元,2023年半年度无此项数据[198][200] - 2024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6.95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20万元[200] - 2024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3.03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5292.82万元[198] - 2024年半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500万元,2023年半年度为3900万元[198][200] - 2024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50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 -4856.12万元[1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合并资产总计16.52亿元,较期初17.29亿元下降4.42%[183][184] - 合并流动资产合计10.92亿元,较期初13.11亿元下降16.67%[183] - 合并非流动资产合计5.59亿元,较期初4.18亿元增长33.63%[184] - 合并流动负债合计2.22亿元,较期初2.59亿元下降14.35%[184] - 合并非流动负债合计0.28亿元,较期初0.23亿元增长21.58%[184] - 母公司资产总计16.55亿元,较期初17.30亿元下降4.34%[186][187] - 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0.29亿元,较期初13.11亿元下降21.45%[186] - 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6.27亿元,较期初4.20亿元增长49.20%[186] - 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2.25亿元,较期初2.63亿元下降14.57%[18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320.41元[30]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44.90万元[30]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相关损益369.00万元[30]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50.19万元[31] 公司业务产品信息 - 公司为聚醚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企业,现有聚醚年产能44万吨[34] - 公司产品涵盖软泡用聚醚、CASE用聚醚及特种聚醚,软泡用聚醚为主要产品[34] - 公司拥有超200个牌号的聚醚产品[41] - 公司POP产品202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24.79%,国内排名第二[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POP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5.04%、销量同比增长31.98%[51] - 公司采用连续法工艺制造POP系列产品[56] - 公司开发出POP产品CHP - 2150(固含量50%)、CHP - H45C/H45G(固含量45%~47%)[66] - 公司制备的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单羟基摩尔当量>2000g/mol,超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单羟基当量3,000~10,000g/mol[67,70]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中国聚醚多元醇新产能释放产销全面增长,但价格涨少跌多利润大幅缩水[37] - 2024年上半年聚醚需求涨幅放缓,出口大幅增长及下游新能源汽车消费带动增长成亮点[37] - 聚醚行业主要原材料中环氧丙烷占比最大,其价格变化多引起聚醚成本变化[41] - 2024年聚醚、环氧丙烷市场活力降低,价格围绕成本线波动[42] - 2024年二季度前半段主原料环丙强势,聚醚跟涨不足且较早滞涨,毛利大幅压缩[42] - 预计2024年下半年环氧丙烷处于快速增量放量阶段,全产业链探寻成本底线[42] - 2024年上半年中国聚醚多元醇总产量255万吨,同比增量15.91%[42] - 2024年聚醚总供应增量评估为15.63%[42] - 2024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35.2%,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44] - 未来五年聚醚下游需求预计维持6%左右增速缓慢发展,海绵及制品行业增速或维持2% - 4%[45] - 预测明年汽车销量增幅将保持在4%至5%[46]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基于“以销定产”生产、“以产定采、合理库存”采购、“直销”销售、“独立研发”研发模式建立供应链解决方案[58] - 公司结算方式以电汇为主,报告期内以订单客户为主[60] - 公司客户类型分为终端厂商和贸易商,终端厂商是主要销售群体[61]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生产模式,营销部、生产部、采购部每周召开生产平衡会[61] - 公司实行“以产定采、合理库存”采购模式,原材料采购以合约采购为主、订单采购为辅[62] - 公司研发内容来自生产工艺改进、行业前瞻、下游客户需求三方面[63] 公司研发激励与成果 - 公司为鼓励研发人员,明确创新奖金激励建议、奖励专利发明人、助力人才成长[6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获自主发明专利证书28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4项[66] - 公司开发及迭代有机醇盐类、DMC催化剂等技术取得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211067980.8[69] - 公司采用四级闪蒸残留单体脱除工艺制备POP产品的技术取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分别为ZL202011094511.6和ZL202022277986.0[69] - 公司降低聚醚多元醇中VOC含量及气味的精制方法取得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940203.2[70] - 公司自行开发5项废水治理技术并取得发明专利,污水站处理后的废水90%以上回用至生产装置,排放水质COD≤200mg/L,优于化工园区三级排放标准COD≤500mg/L[71] 项目投资与建设 - 2024年1月公司全资子公司在连云港徐圩新区购入土地659亩,拟建设“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75] - 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期)-连云港新设工厂本报告期投入4878.67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5611.60万元,项目进度为1.87%[90] -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000万元,期末投资进度为15.32%[96]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承诺投资4634.5万元,期末投资进度为7.71%[9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7100万元,期末投资进度为100%[98]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承诺投资1.2亿元,期末投资进度为100%[98] - 扩建18万吨/年聚合物多元醇项目承诺投资8000万元,期末投资进度为85.94%[98] - 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期)承诺投资3.173354亿元,期末投资进度为0.05%[98] - 2023年公司使用超募资金1.5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9] - 2023年公司使用超募资金8000万元用于支付扩建18万吨/年聚合物多元醇项目的剩余投资资金[99] - 2024年公司将扩建18万吨/年聚合物多元醇项目结项,节余募集资金1820万元用于投资建设连云港全资子公司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99][100] - 2024年公司终止原募投项目“研发中心建设”,使用该项目全部募集资金4382.24万元及剩余超募资金29913.54万元用于建设“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99] - 2023年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有资金12134.75万元[99][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将节余募集资金1820万元转出至连云港全资子公司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的募集资金专户[100] - 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期)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36,115.78万元,实际投入19.20万元,累计投入19.20万元,投资进度0.05%,预计2025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本报告期实现效益0.00万元[102] - 公司终止原募投项目“研发中心建设”,使用该项目全部募集资金4,382.24万元及剩余超募资金29,913.54万元用于“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建设[102][103] - 公司将扩建18万吨/年聚合物多元醇项目结项,节余募集资金1,820.00万元用于投资建设连云港全资子公司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103] - 公司全资子公司长华化学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阶段预计总投资331,377.00万元,二阶段预计总投资254,872.00万元,合计预计总投资586,249.00万元[158][159] - 项目一阶段建设投资266,671.00万元,二阶段建设投资170,581.00万元,合计建设投资437,252.00万元[159] - 项目一阶段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9.70%(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5.77年(含建设期,税后)[159] - 项目二阶段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7.67%(税后),
长华化学(301518)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1-03 16:30
回购计划 - 拟用1000万 - 2000万元回购股份,专项贷款不超1400万元[1] - 回购实施期限自2024年11月11日起不超12个月[1]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3] 回购进展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回购847,538股,占总股本0.60%[2] - 最高成交价18.69元/股,最低成交价16.06元/股[2] - 成交总金额15,022,269.50元(不含交易费)[2] 合规情况 - 回购价格未超拟定上限25元/股[3] - 未在特定重大事项期间回购股份[4] - 委托价格等符合相关要求[4] 未来展望 - 将在回购期限内继续实施回购计划并履行信披义务[4]
长华化学:首次回购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携手陶氏共推聚氨酯新材料发展
东吴证券· 2024-12-31 10:51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长华化学与陶氏公司签署战略合作理解备忘录,共同推动高性能、可持续环保型聚氨酯新材料的发展,合作重点包括利用捕集的二氧化碳替代部分石化原料,并加速相关研发成果向产品的转化,拓展全球知名车企厂商市场[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8亿元(同比+3.6%),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57.7%),扣非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65.5%)[1] - 2024Q3实现营业收入7.34亿元(同比+9.4%,环比-8.2%),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76.8%,环比+149.2%),扣非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94.1%,环比+155.9%)[1] - 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资金总额1000-2000万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人民币普通股(A股),其中专项贷款金额不超过1400万元[8] 公司业务与战略 - 长华化学专注于聚醚产业链,通过"核心技术、优质客户、持续创新"三重优势,推动业务协同,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2] - 公司深耕聚醚领域,在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方面开发了多项核心技术,同时结合环氧丙烷价格下降和新增POP项目投产,构建了从聚醚生产到下游应用的完善产业链[2] - 公司产品具备稳定质量、低气味、低VOC等特点,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结合与陶氏合作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推动高性能环保型聚氨酯新材料的产业化[2] - 公司与大型汽车主机厂、跨国化工企业及知名家居品牌等优质客户建立了稳定合作,客户忠诚度高,品牌认可度强[2] - 新增18万吨POP项目已于2024年9月完成竣工验收,进一步提升供货能力,与陶氏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拓展绿色环保材料的市场空间,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2] 财务数据 - 2024E营业总收入预计为34.11亿元(同比+25.80%),2025E为38.05亿元(同比+11.55%),2026E为38.95亿元(同比+2.37%)[8] - 2024E归母净利润预计为0.52亿元(同比-55.17%),2025E为0.58亿元(同比+12.38%),2026E为0.61亿元(同比+4.19%)[8] - 2024E每股收益预计为0.37元/股,2025E为0.42元/股,2026E为0.43元/股[8] - 2024E P/E预计为44.69倍,2025E为39.77倍,2026E为38.17倍[8] - 2024E资产负债率预计为7.67%,2025E为12.92%,2026E为9.50%[5] - 2024E ROE-摊薄预计为2.86%,2025E为3.11%,2026E为3.14%[5] 股价与市值 - 收盘价为16.59元,一年最低价为12.60元,最高价为25.29元[11] - 市净率为1.65倍,流通A股市值为886.82百万元,总市值为2,325.56百万元[11]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由于聚醚行业供给偏过剩,公司产品价格价差表现较弱,且短期内公司无新增产能投放,下调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2、0.58亿元(此前预计1.51、1.53亿元),新增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0.61亿元[9] - 考虑到公司产品质量优异,在聚醚细分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二氧化碳聚醚项目持续推进中,维持"买入"评级[9]
长华化学: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的公告
2024-12-30 20:58
关联交易金额 - 2025年度公司与关联方预计日常经营性关联交易不超4525万元[2] - 2025年向关联人销售产品预计4000万元,2024年1 - 11月发生1502.67万元[4] - 2025年向关联人租赁房屋预计150万元,2024年1 - 11月发生95.09万元[4] - 2025年向关联人采购产品/服务预计375万元,2024年1 - 11月发生53.63万元[4] 销售情况 - 2024年1 - 11月向江苏赛胜销售产品实际发生511万元,占预计金额比例19%,差异 - 48.90%[6] - 2024年1 - 11月向江苏长能销售产品实际发生991.67万元,占预计金额比例36%,差异 - 33.89%[6]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长顺集团总资产126692.64万元,净资产81587.01万元[9] - 2024年1 - 9月,长顺集团营业收入9956.52万元,净利润6153.64万元[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江苏长能节能新材料总资产14174.58万元,净资产4201.60万元;2024年1 - 9月,营业收入6036.79万元,净利润 - 1320.29万元[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科福兴新材料科技总资产2048.82万元,净资产 - 754.47万元;2024年1 - 9月,营业收入707.38万元,净利润 - 1400.52万元[1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江苏长顺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总资产8046.94万元,净资产704.01万元;2024年1 - 9月,营业收入118.49万元,净利润 - 904.45万元[1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某公司总资产31955.17万元,净资产13856.51万元;2024年1 - 9月,营业收入7328.66万元,净利润816.58万元[11] 公司注册资本 - 江苏赛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313万元[10] - 长顺集团注册资本10000万元[8] - 江苏长能节能新材料注册资本15000万元人民币[12] - 科福兴新材料科技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15] - 江苏长顺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注册资本9500万元人民币[16] 股权结构 - 江苏长能节能新材料主要股东中,长顺集团持股83.1867%,顾磊持股1%,顾倩持股1%,张家港能盈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2.9667%,张家港能胜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6.0133%,张家港能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5.8333%[13] 交易相关决策 - 2024年12月26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4年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的议案》[23] - 独立董事同意《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的议案》并提交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24] - 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事项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联董事回避表决[25] - 公司全体独立董事已召开专门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事项[25]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符合经营与业务需要,定价公允[25] - 保荐机构同意公司2025年度预计日常关联交易事项[25] 备查文件 - 备查文件包含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26] - 备查文件包含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4年第二次会议决议[26] - 备查文件包含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的核查意见[26]
长华化学: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2-30 20:58
证券代码:301518 证券简称:长华化学 公告编号:2024-045 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如下议案: 1、审议通过《关于制定<舆情管理制度>的议案》 为提高公司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妥 善处理各类舆情对公司股价、公司商业信誉及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切 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 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制定本制度。与会董事认真审议了公司制定的《舆 情管理制度》,一致认为该制度内容符合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规定, 也符合公司舆情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1、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 会议的会议通知已于2024年12月26日通过邮件的方式送达至各位董事,通知中 包括会议的相关材料,同时列明了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 2、本次董事会于2024年12月30日在公司4楼会议室,以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