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发致新(301584)

搜索文档
C建发致获融资净买入4714.25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0:01
公司上市首日表现 - 股票代码301584的C建发致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首日收盘上涨418.58% [2] - 上市首日换手率高达83.19%,成交额为14.77亿元 [2] - 上市首日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4.50亿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入2.17亿元,大单净流入2.33亿元 [3] 融资融券交易情况 - 上市首日融资买入额为5356.14万元,占全天交易额的3.63% [2] - 最新融资余额为4714.25万元,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56% [2] - 上市首日融券余额为0.00万元 [3] 龙虎榜交易数据 - 上市首日龙虎榜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1.40亿元,买入成交额1.04亿元,卖出成交额3603.01万元,合计净买入6833.08万元 [3] - 有2家机构专用席位上榜,合计净卖出1022.38万元 [3]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 [3] - 公司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 [3] 近期新股上市表现对比 - 在近期上市新股中,C建发致418.58%的首日涨幅高于多数新股,但低于三协电机(785.62%)和鼎佳精密(479.12%)等 [3][4][5] - C建发致2.56%的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处于中等水平,高于锦华新材(1.17%),但低于C联合动(5.59%)和影石创新(8.82%) [3][4][5]
建发致新9月25日登陆创业板 开启医疗器械供应链服务新篇章
全景网· 2025-09-26 09:31
建发致新董事长余峰在致辞中谈到,未来,公司将以上市为契机、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继续秉持"专 业创造价值,为生命健康提供更有品质的服务"这一企业使命,聚焦产业链痛点,深耕医院场景,积极 拥抱智能化时代,主动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以更好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回馈社会。 9月25日,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建发致新,股票代码:301584)新股 发行上市仪式成功举行。厦门市国资委主任王良睦,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海明,中信证券 投行委联席主任程杰,建发致新董事长余峰出席今日的上市仪式并发表致辞。 厦门市国资委主任王良睦在致辞中表示,建发集团是厦门市属国有龙头企业,长期聚焦"服务实体经 济、服务社会民生"两大发展方向,深耕供应链运营、城市建设与运营、旅游会展、医疗健康以及新兴 产业投资等五大板块,连续多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作为近年来建发集团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 主业,建发致新敏锐洞察医疗器械供应链赛道的发展机遇,以"深化医改协同、保障产业链安全"为战略 定位,聚焦行业痛点难点,以创新为引擎、以数智化为动能,已成长为全国医疗器械供应链服务领域的 头部新势力。 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 ...
建发致新9月25日获融资买入5356.14万元,融资余额4714.2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6 09:31
股价与市场表现 - 9月25日公司股价单日大幅上涨418.58%,成交金额达14.7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5356.14万元,融资偿还额为641.89万元,实现融资净买入4714.25万元 [1] - 截至9月25日,公司融资融券总余额为4714.25万元,其中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56%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25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1万户,较上一统计期显著增加301860.00% [2] - 当期人均持有流通股数量为3339股,较上期无变化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29亿元,同比增长12.18%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亿元,同比增长42.34%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30日,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直销与分销,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血管介入类产品占比最高,为55.61%,其次为外科器械(21.46%)和检验试剂(13.05%) [1]
建发致新:深耕医疗器械流通领域 多元布局筑牢“护城河”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9:01
上市表现与市值 - 公司于9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收盘股价36.56元/股 当日涨幅418.58% 总市值154亿元 [1] 业务定位与核心战略 - 公司是全国性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 专注于医疗器械流通业务 产品覆盖血管介入类、外科器械、体外诊断(IVD)及医疗设备等多个品类 [1] - 公司坚持以专业化为基石 全国一体化为关键支撑 数字化为重要驱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1] 业务模式与网络覆盖 - 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 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 [1] - 直销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超过3300家终端医疗机构 提供上万种规格型号产品 分销业务建立辐射全国的网络 [1] 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0年 以血管介入类产品为切入点 深耕该赛道 成长为血管介入器械流通行业龙头企业 [2] - 2023年公司在血管介入器械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16.47% [2]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8.82亿元、154.43亿元、179.23亿元 [2] - 同期血管介入器械收入分别为75.83亿元、92.05亿元、99.67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3.90%、59.72%、55.73% [2] 产品多元化布局 - 公司秉持多元化布局理念 将血管介入领域的成功经验延伸至IVD、外科、眼科等多个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4] - 创新医疗器械分销是增长较快业务 公司助力创新医疗器械实现商业化 [4] 供应链合作与一体化管理 - 公司构建"全国一体化医疗器械流通枢纽" 与微创医疗、美敦力、泰尔茂等众多生产厂商及全国3300余家重点医院深度合作 [5] - 全国垂直一体化管理是公司独特优势 通过自研核心业务系统实现资金、信息、物流和工作流程的统一管理 [5] 医院服务与SPD业务 - 公司为终端医院提供SPD服务 基于智信链智慧医用耗材管理软件开展业务 已签约60家医院 其中三级医院近30家 医疗耗材管理规模超100亿元 [6] - 公司面临个性化定制挑战 通过一体化管理和专业化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目标是成为中国医院高品质SPD服务首选 [6] 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 - 公司注重信息化管理 构建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形成以医疗供应链操作云平台为核心的多工具数字化生态环境 [7] - 公司应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管理 通过原码解析技术实现一物一码管理 解决传统流通中的"一物多码"问题 [7] 募集资金用途 - 上市募集资金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拟投入1.40亿元)、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拟投入1.04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40亿元) [8] - 通过募投项目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提升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 强化产业链服务属性 目标是成为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流通服务商 [8]
建发致新:深耕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多元布局筑牢“护城河”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6:16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建发致新于9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收盘价为36.56元/股,当日涨幅达418.58%,总市值约为154亿元 [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国性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业务涵盖医疗器械直销、分销及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 [1] - 公司为全国31个省区市超过3300家终端医疗机构提供上万种规格型号的直销服务,并建立了辐射全国的分销网络 [1] - 公司是血管介入器械流通行业的龙头企业,2023年在血管介入器械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16.47% [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118.8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9.23亿元 [2] - 血管介入器械收入从2022年的75.8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9.67亿元,但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2022年的63.90%下降至2024年的55.73% [2] 产品与业务多元化战略 - 公司以血管介入类产品为起点,已将业务拓展至外科器械、体外诊断(IVD)、医疗设备、外科、眼科等多个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1][3] - 创新医疗器械的分销是公司增长较快的业务,公司致力于陪伴创新企业成长并助力其实现商业化 [3] 运营模式与核心优势 - 公司构建了“全国一体化医疗器械流通枢纽”,实行全国垂直一体化管理,与微创医疗、美敦力等众多生产厂商及全国3300余家重点医院深度合作 [3][4] - 全国垂直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得益于公司自研的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了资金、信息、物流和工作流程的统一管理 [4] 数字化与信息化能力 - 公司将信息化管理作为立足市场的独门利器,构建了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6] - 公司形成了以“医疗供应链操作云平台”为核心,多个信息化管理工具为支撑的数字化生态环境 [6] - 公司率先应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管理,通过原码解析技术实现一物一码管理,解决了“一物多码”问题 [6] 医院服务与SPD业务 - 公司为终端医院提供SPD服务,基于自研的智信链智慧医用耗材管理软件,已签约60家医院的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其中三级医院近30家,医疗耗材管理规模超100亿元 [4] 未来发展战略与资金用途 - 公司未来将坚持以专业化、全国一体化和数字化为驱动力,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流通服务商及医院高品质SPD服务的首选 [1][5][7] - 本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拟投入1.40亿元)、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拟投入1.04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40亿元) [7]
上市首日涨逾400%!建发致新登陆创业板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3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9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首日股价收盘报36.56元/股,较发行价上涨418.58%,总市值达到约154亿元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国性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业务从专攻血管介入类产品扩展至外科器械、体外诊断(IVD)、医疗设备等多个品类 [2]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 [3] - 在直销业务中,公司为全国31个省(区、市)超过3300家终端医疗机构提供上万种规格型号的直销服务 [3] - 在分销业务中,公司以血管介入类产品为切入点,与超过100家国内外知名高值医疗器械生产厂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 [3] - 公司是血管介入器械流通行业龙头,2023年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6.47% [3] 财务业绩与收入构成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8.82亿元、154.43亿元和179.23亿元,呈现持续增长 [4] - 血管介入器械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4年该业务收入分别为75.83亿元、92.05亿元及99.6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63.90%降至55.73%,显示业务多元化趋势 [4] 发展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战略是巩固发展高值医疗器械业务,在保证血管介入类核心产品增长的同时,扩大在IVD、外科、口腔、眼科等领域的销售规模 [5] - 公司秉持多元化布局理念,将血管介入领域的成功经验延伸至其他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4] - 创新医疗器械的分销是公司增长较快的业务,公司致力于陪伴创新企业成长并助力其实现商业化 [4] 运营模式与核心优势 - 公司构建了“全国一体化医疗器械流通枢纽”,其最独特之处在于全国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6][7] - 垂直一体化管理得益于公司自研的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了资金、信息、物流、工作流程的统一管理,提升了盈利能力和管理精度 [7] - 公司积极推动信息化管理应用,并为终端医院提供SPD服务,目前已签约60家医院的SPD服务,其中三级医院近30家,医疗耗材管理规模超100亿元 [8] 技术与数字化建设 - 信息化管理是公司的核心优势,公司运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了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11] - 公司形成了以“医疗供应链操作云平台”为核心的多个信息化管理工具,其控股子公司共拥有50余项已登记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1] - 公司率先应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管理,通过原码解析技术实现一物一码管理,解决了“一物多码”问题 [11] - 公司计划深挖实时、动态、准确的交易数据价值,探索数据价值转化的合规业务方向 [12] - 本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拟投入1.40亿元)、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拟投入1.04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40亿元) [12]
[新股]建发致新9月25日登陆创业板 开启医疗器械供应链服务新篇章
全景网· 2025-09-25 20:32
上市仪式概况 - 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5日成功举行新股发行上市仪式 [1] - 公司股票简称为建发致新,股票代码为301584 [1] - 上市仪式有厦门市国资委主任、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信证券投行委联席主任及公司董事长等出席并致辞 [1] 公司背景与战略定位 - 建发致新是建发集团近年来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主业 [1] - 建发集团是厦门市属国有龙头企业,连续多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 [1] - 公司战略定位为“深化医改协同、保障产业链安全”,聚焦医疗器械供应链赛道 [1] - 公司以创新为引擎、以数智化为动能,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难点 [1] 行业地位与业务模式 - 建发致新已成长为全国医疗器械供应链服务领域的头部新势力 [1] - 公司是全国医疗器械流通行业的头部企业 [2] - 业务模式聚焦医院场景,深耕医疗器械供应链运营 [1][2] 上市意义与未来展望 - 此次成功上市是市场对公司多年来专注主业、锐意创新的高度认可 [2] - 上市将开启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2] - 公司未来将借助资本市场力量,秉持“专业创造价值,为生命健康提供更有品质的服务”的企业使命 [2] - 公司将积极拥抱智能化时代,以更好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和社会 [2] 市场表现与合作伙伴关系 - 建发致新首日开盘上涨410.64%,报36元/股 [2] - 截至收盘,公司股价为36.56元/股,涨幅达418.58% [2] - 此次上市标志着中信证券与建发集团的长期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 [2] - 合作将为双方在产业链整合、投融资服务、创新孵化等多个维度实现更深入协同奠定基础 [2]
62只A股筹码大换手(9月25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8:29
市场指数表现 - 沪指收盘3853.30点 下跌0.34点 跌幅0.01% [1] - 深成指收盘13445.90点 上涨89.75点 涨幅0.67% [1] - 创业板指收盘3235.76点 上涨50.19点 涨幅1.58% [1] 个股换手率特征 - 62只A股单日换手率超过20% [1] - 锦华新材换手率91.23% 位列榜首 [1] - C建发致换手率83.19% 排名第二 [1] - C联合动换手率74.57% 排名第三 [1] 高换手率个股价格表现 - C建发致收盘价36.56元 单日涨幅418.58% [1] - 锦华新材收盘价42.29元 单日涨幅133.00% [1] - C联合动收盘价30.90元 单日涨幅147.60% [1] - 波长光电收盘价124.96元 换手率40.96% 跌幅2.15% [1] - 神宇股份收盘价48.62元 换手率40.51% 涨幅12.52% [1] 换手率超30%个股明细 - 力星股份收盘19.29元 换手38.69% 涨7.05% [1] - 壹连科技收盘103.50元 换手38.36% 涨14.11% [1] - 初灵信息收盘24.50元 换手38.02% 跌8.41% [1] - 向日葵收盘9.00元 换手37.67% 涨5.02% [1] - 中电鑫龙收盘13.79元 换手37.02% 涨9.97% [1] - 山大电力收盘54.06元 换手36.39% 涨4.71% [1]
16只创业板活跃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8:14
创业板指数表现 - 创业板指上涨1.58%至3235.76点,全日成交额6630.5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09.45亿元 [1] - 399只创业板个股上涨,其中涨幅超10%的有13只,2只涨停(哈焊华通、耐普矿机),43只涨幅在5%-10%,977只下跌 [1] 换手率分布 - 创业板平均换手率为4.35%,31只个股换手率超20%,133只在10%-20%,294只在5%-10%,866只在1%-5%,64只不足1% [1] - 换手率最高个股为新股C建发致(83.19%)、C联合动(74.57%),非新股中波长光电(40.96%)、神宇股份(40.51%)、力星股份(38.69%)居前 [1] 高换手率个股特征 - 31只换手率超20%个股中,电子行业占6只,机械设备与计算机行业各占5只 [2] - 高换手率股中20只上涨,涨幅居前为壹连科技(14.11%)、太龙股份(13.46%)、壹网壹创(12.73%),跌幅居前为*ST东通(-9.26%)、初灵信息(-8.41%)、美利信(-7.69%) [2] 龙虎榜机构动向 - 8只高换手率个股上榜龙虎榜,7只出现机构身影 [3] - 力星股份获4家机构净买入1.13亿元,神宇股份获2家机构净买入1732.55万元,壹连科技获3家机构净买入601.13万元 [3] - 中威电子遭2家机构净卖出749.51万元,C建发致遭2家机构净卖出1022.38万元 [3] - 深股通净买入神宇股份5238.38万元、壹连科技3478.45万元,净卖出波长光电2592.70万元 [3] 资金流向 - 16只高换手率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C联合动(10.22亿元)、C建发致(4.50亿元)、神宇股份(2.14亿元)流入居前 [4] - 长川科技(-7.13亿元)、向日葵(-4.35亿元)、江丰电子(-2.33亿元)净流出居前 [4] 业绩预告 - 3只高换手率个股发布前三季业绩预告,均为预增类型 [4] - 长川科技预计净利润中值8.52亿元,同比增幅138.39%;C联合动预计增幅44.16%;C建发致预计增幅35.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