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rm plc(ARM)
icon
搜索文档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9日(周三)全球主要科技与互联网公司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09 11:00
全球科技与互联网公司市值变化 市值排名前列公司 - 台积电以11818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 但单日下跌057%至22786美元[3] - 特斯拉市值9592亿美元 单日上涨132%至29781美元[3] - 甲骨文市值6586亿美元 单日上涨096%至2345美元[3] - 腾讯市值5805亿美元 单日微涨019%至6398美元[3] 显著上涨公司 - 英特尔单日暴涨723% 市值达1028亿美元[5] - 联发科(Media Tek)单日上涨591% 市值737亿美元[6] - CoreWeave单日上涨517% 市值766亿美元[6] - 新思科技(SYNOPSYS)单日上涨279% 市值855亿美元[5] - 美光科技单日上涨375% 市值1392亿美元[4] 显著下跌公司 - FICO单日暴跌891% 市值455亿美元[7] - Shopify单日下跌358% 市值6191亿美元[4] - Robinhood单日下跌234% 市值824亿美元[6] - Block单日下跌226% 市值426亿美元[7] - 台积电单日下跌057% 市值11818亿美元[3] 中概股表现 - 阿里巴巴单日上涨162% 市值2576亿美元[3] - 京东单日上涨212% 市值471亿美元[7] - 美团单日上涨057% 市值945亿美元[5] - 网易市值843亿美元 无单日涨跌幅数据[6] - 中芯国际(SMIC)单日下跌12% 市值285亿美元[7] 芯片与半导体公司 - ASML阿斯麦单日上涨115% 市值3122亿美元[3] - AMD单日上涨224% 市值2234亿美元[3] - 应用材料单日上涨221% 市值1564亿美元[4] - 拉姆研究单日上涨172% 市值1276亿美元[4] - 东京电子(TEL)单日上涨092% 市值842亿美元[6] 云计算与软件公司 - 赛富时单日上涨143% 市值2616亿美元[3] - ServiceNow市值2144亿美元 但单日下跌116%[3] - Snowflake单日下跌101% 市值753亿美元[6] - Datadog单日上涨425% 市值526亿美元[7] - 甲骨文单日上涨096% 市值6586亿美元[3]
Has ARM's 16% Decline Over a Year Created a Buying Opportunity?
ZACKS· 2025-07-07 22:21
股价表现与行业对比 - ARM股价在过去一年下跌16% 同期半导体行业整体上涨16% 表现显著落后 [1] - 股价疲软引发市场关注 投资者在评估当前是否具备抄底机会 [1][3] 移动计算领域优势 - ARM凭借低功耗芯片架构在移动计算领域保持领导地位 其设计被苹果、高通、三星等巨头采用 [4] - 苹果M系列芯片、高通骁龙系列及三星Exynos芯片均基于ARM架构 凸显其在移动生态中的核心地位 [5] AI与IoT领域增长潜力 - ARM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快速崛起 其架构因高效能效比成为AI模型部署的关键基础设施 [6] - 主要客户正将ARM技术扩展至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及云端数据中心等新兴场景 [6][8] 中国市场风险 - 中国作为ARM第二大市场增长乏力 主因RISC-V开源架构的快速普及 [9] - 中国政府即将出台政策推动RISC-V技术发展 可能进一步削弱ARM的市场份额 [9][10] CPU战略的潜在冲突 - ARM计划自主生产CPU可能扩大市场规模 但会与现有客户形成直接竞争 [11] - 从客户处挖角人才的行为加剧合作紧张关系 硬件业务还可能显著压缩毛利率 [12] 财务与估值压力 - 近60天内分析师对2025财年Q1盈利预测下调5次 共识预期下调15% [13][14] - 当前估值水平远超行业:前瞻市盈率82.54倍(行业平均33.55倍) EV/EBITDA达120.3倍(行业平均21.16倍) [15] 综合评估 - 尽管在移动和AI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但中国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客户关系风险及估值过高构成多重压力 [16] - 盈利预期持续下修与行业估值差距扩大 显示短期上行空间有限 [14][15][16]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7日(周一)全球主要科技与互联网公司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07 11:03
全球科技与互联网公司市值变化 市值涨幅显著的公司 - 台积电市值达12177亿美元 单日涨幅051% 股价2348美元 [3] - 甲骨文市值6665亿美元 单日涨幅319% 股价23732美元 [3] - ServiceNow市值2164亿美元 单日涨幅346% 股价104469美元 [3] - CrowdStrike市值1281亿美元 单日涨幅363% 股价5141美元 [4] - 铿腾电子市值892亿美元 单日涨幅51% 股价32681美元 [5] - 新思科技市值851亿美元 单日涨幅49% 股价54874美元 [5] - CoreWeave市值792亿美元 单日涨幅885% 股价1652美元 [6] 市值跌幅明显的公司 - 美团市值909亿美元 单日跌幅323% 股价1489美元 [5] - Robinhood市值833亿美元 单日跌幅365% 股价944美元 [6] - 阿里巴巴市值2593亿美元 单日跌幅182% 股价1087美元 [3] - SK海力士市值1341亿美元 单日跌幅166% 股价19439美元 [4] 高市值头部公司表现 - 特斯拉市值10157亿美元 微跌01% 股价31535美元 [3] - 腾讯市值5793亿美元 微跌034% 股价6357美元 [3] - 阿斯麦市值3141亿美元 下跌064% 股价7945美元 [3] - 英特尔市值981亿美元 上涨279% 股价2249美元 [5] 中市值公司动态 - 小米市值1918亿美元 上涨352% 股价74美元 [4] - Shopify市值1512亿美元 上涨152% 股价11652美元 [4] - 英伟达未列榜单 但Arm Holdings市值1642亿美元 上涨03% [4] - 拼多多市值1470亿美元 股价10359美元 未披露涨跌幅 [4] 特殊波动案例 - Datadog股价单日暴涨1492% 市值数据未明确显示 [7] - 美团与Robinhood成为跌幅超3%的头部公司 [5][6] - 半导体设备商拉姆研究市值1263亿美元 几乎持平 [5] 区域性公司表现 - 台积电领涨亚洲科技公司 市值突破12万亿美元 [3] - 腾讯与阿里巴巴市值分化 后者落后前者54% [3] - 索尼市值1232亿美元 上涨051% 股价2558美元 [4] - 中芯国际市值579亿美元 上涨091% 股价565美元 [7] 注:所有数据单位为亿美元 股价除特别标注外均为美元 表格中符号"↑"和"+"均表示上涨 [3][4][5][6][7]
Why Arm Holdings Stock Soared 30% in June
The Motley Fool· 2025-07-03 04:32
行业趋势 - 半导体行业整体看涨趋势推动Arm Holdings股价上涨30% 同时带动英伟达和AMD等同行 [1] - 人工智能(AI)概念交易回归 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关税和潜在衰退担忧缓解 [1][4] - 中东紧张局势缓和 5月通胀保持温和 关税未对价格产生显著影响 推动Arm股价在6月最后一周飙升 [7] 公司表现 - Arm股价6月持续稳步上涨 表现远超标普500指数 [2] - 公司6月最佳单日表现源于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苹果宣布iOS软件和Apple Intelligence新功能 带动苹果股价单日上涨4 1% 并创当月第二高成交量 [6] - 古根海姆发布看涨报告 维持买入评级 将目标价从147美元上调至187美元 [7] - 7月初股价回落 因估值偏高 市销率达41倍 反映市场已消化较高增长预期 [9] 业务优势 - Arm以高能效CPU架构著称 与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深度合作 广泛覆盖科技行业 [4] - 通过架构授权模式运营 对经济周期敏感 美国经济韧性数据提振业务表现 [5] - 技术优势体现在能效领域 形成强大竞争壁垒 [9]
Arm服务器出货,激增70%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1 09:03
服务器市场增长预测 - 2025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660亿美元,同比增长44.6% [1][6][7] - 2025年第一季度服务器市场规模达952亿美元,同比增长134.1% [1][2] - 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在三年内增长两倍 [1][4][6] Arm服务器市场表现 - 基于Arm的服务器2025年出货量预计增长70%,占全球总出货量的21.1% [1][4][7] - Arm原定目标为2025年占据数据中心CPU销售额的50%,但实际份额低于预期 [1] - 大型机架配置(如Nvidia DGX GB200 NVL72)推动Arm服务器需求 [1][4] x86与非x86服务器增长 - x86服务器2025年预计增长39.9%,市场规模达2839亿美元 [2][3][6] - 非x86服务器(包括Arm)预计增长63.7%,市场规模达820亿美元 [2][3][6] AI服务器需求 - 配备GPU的AI服务器预计增长46.7%,占2025年市场总价值的近50% [1][4][6] - 超大规模客户和云服务提供商加速采用AI服务器 [1][4][6] - 从聊天机器人到推理模型的演进需要更高处理能力,尤其是推理需求 [2][4][7] 区域市场表现 - 美国服务器市场2025年预计增长59.7%,占全球总收入的62% [2][5][9] - 中国服务器市场预计增长39.5%,占全球季度收入的21%以上 [2][5][9] -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增长7%,拉丁美洲增长0.7%,加拿大因大额交易下降9.6% [2][5][9] - 日本和亚太地区(除日本)预计分别增长33.9%和10.8% [5][9] 行业动态与投资 - "星际之门"项目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以推动AGI发展 [4][7] - DeepSeek的R1推理模型引发对基础设施投资必要性的讨论 [4][7] - 高效模型将减少资源使用,提升多用户环境扩展性,推动高级推理和AGI发展 [5][7]
Are These Volatile AI Stocks Worth Buying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6-28 18:00
人工智能驱动半导体行业增长 -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推动半导体行业强劲增长 但芯片需求具有周期性 导致相关股票波动性较大 [1] - 股价剧烈波动并不反映企业长期发展方向 波动性可能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以吸引人估值买入具有竞争力公司的机会 [1] 美光科技(MU)投资分析 - 美光科技受益于AI基础设施投资浪潮 高带宽内存和固态存储需求激增带来重大机遇 [4] - 尽管内存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和供应周期性波动 但过去10年持有美光股票可获得540%回报 [5] - 2025年美光营收创纪录增长 上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7% 高带宽内存产品季度环比增长近50% [6] - 数据中心销售额同比翻倍 当前市盈率仅16倍(2024年)和10倍(2025年) 显示市场低估其增长持续性 [7] - CEO预计2025财年将实现创纪录营收和稳健盈利 SSD业务市场份额升至行业第二 [8] - 数据中心年支出预计从2023年2600亿美元增至2029年1万亿美元 美光有望持续创收 [9] Arm控股(ARM)投资分析 - Arm在CPU设计和授权领域领先 全球99%智能手机采用其芯片设计 数据中心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11][12] - 上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亿美元 主要来自芯片设计授权和版税收入 [12] - 英伟达、亚马逊、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均采用Arm架构芯片 其Grace Blackwell数据中心CPU基于Arm设计 [13] - 预计今年50%新服务器芯片将采用Arm架构 其能效优势在算力需求激增背景下具有增长潜力 [14] - 当前市盈率达88倍(2024年) 估值明显高于英伟达、AMD和台积电等同业公司 [15][16] - 股价自2024年7月188.75美元高点后未创新高 需更长时间消化高估值 [16]
ARM Holdings' Valuation Running Ahead of Fundamentals Amid AI Hype
ZACKS· 2025-06-28 03:01
公司估值与财务表现 - ARM当前远期12个月市盈率高达85倍 显著高于半导体行业平均33倍 [2] - 2024财年总收入40亿美元 其中20亿美元来自专利授权 平均每颗芯片收入约13美分 专利费仅6.5美分 [3] - 尽管年芯片出货量达300亿颗 但单位货币化能力较弱 需提升短期变现能力 [4] 市场定位与行业优势 - ARM架构支撑从智能手机到AI设备的广泛芯片应用 在AI革命中占据核心地位 [1] - 凭借低功耗设计和庞大生态系统 公司在AI 物联网和移动计算领域具备长期优势 [4] - 股价年内上涨28% 远超行业11%的涨幅 但盈利预期过去60天持续下调 [9][10] 同业比较与替代选择 - 英伟达(NVDA)远期市盈率32倍 在AI加速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GPU需求推动业绩增长 [5] - 高通(QCOM)市盈率仅13倍 业务覆盖智能手机 汽车和物联网 AI边缘设备布局深化 [6] - 两家同业相比ARM展现出更强的创新变现能力 [6] 盈利预测趋势 - 当前季度(2025年6月)每股收益预期0.34美元 与7天 30天前持平 但较60天前的0.40美元下降 [13] - 2026财年每股收益预期1.72美元 较60天前的2.00美元显著下调 [13] - 2027财年预期从2.72美元降至2.32美元 反映增长预期减弱 [13]
Is China's RISC-V Pivot Undermining Arm's Growth Prospects?
ZACKS· 2025-06-20 02:26
中国对RISC-V架构的加速转向 - 中国正加速转向RISC-V架构以减少对西方技术的依赖 这导致Arm Holdings在中国面临增长放缓的风险 [1][2] - 中国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 占2025财年总销售额的19% 但来自中国的收入同比仅增长7.5% 远低于市场预期 [1][7] - RISC-V架构具有成本优势和设计灵活性 无需支付许可费 这符合中国在持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的战略需求 [2] 中国RISC-V生态系统快速发展 - 阿里巴巴云 华为 腾讯和中兴等主要科技公司都是RISC-V国际组织的核心成员 [3] - 阿里巴巴的玄铁和芯来科技是国内领先的RISC-V芯片供应商 [3] - 睿思智芯近期推出的高性能凌御服务器芯片展示了中国在RISC-V创新方面日益增强的能力 [3] 对其他半导体公司的影响 - NVIDIA在AI硬件和数据中心领域面临风险 如果本土RISC-V替代方案规模化成功 [4] - AMD的EPYC服务器芯片直接与中国新型凌御RISC-V服务器芯片竞争 市场份额可能受到侵蚀 [5] - 两家公司都面临创新和地缘政治壁垒的双重挑战 需要重新评估区域战略 [5] Arm Holdings的市场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18% 显著跑赢行业5%的涨幅 [6] - 远期市销率达到31.5倍 远高于行业平均的8.1倍 价值评分为F [8] - Zacks共识盈利预期在过去60天内持续下调 目前股票评级为卖出 [10][11]
Is ARM's 22% Plummet Over a Year Offering a Fair Price for the Stock?
ZACKS· 2025-06-18 02:26
股价表现 - ARM股价在过去一年下跌22% 而行业同期增长4.3% [1][7] - 当前股价为73.36倍前瞻市盈率 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0.64倍 [17] - 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达103.73倍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9.24倍 [17] 技术优势 - 公司凭借高能效芯片架构在移动计算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3] - 苹果M系列芯片 高通骁龙系列 三星Exynos芯片均采用ARM架构 [4] - 芯片设计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3] 新兴领域布局 - 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快速崛起成为基础架构提供商 [5] - 苹果 高通 三星的AI创新均依赖ARM灵活高效的架构 [5] - 芯片设计正支持从可穿戴设备到云数据中心的各类AI应用 [8] 中国市场风险 - 中国市场增长乏力 第二大市场面临风险 [9] - RISC-V开源架构在中国加速普及 获政府政策支持 [9] - 中国战略减少对外国芯片架构依赖 可能长期影响公司增长 [10] 业务战略风险 - 计划自主开发CPU可能使公司与主要客户形成竞争关系 [11] - 从客户处挖角人才可能加剧合作关系紧张 [12] - 硬件业务可能压缩毛利率 增加制造成本 [12] 财务前景 - 分析师60天内5次下调2025财年一季度盈利预期 [13] - 共识盈利预期下降15% 反映收入或利润率承压 [16] - 当前估值过高 风险因素可能限制上行空间 [18]
6月16日电,费城半导体指数涨超3%.
快讯· 2025-06-16 22:35
费城半导体指数表现 - 费城半导体指数(SOX)当日上涨3 00%至5265 73点 涨幅达153 49点 [1] - 指数最高触及5265 83点 最低5178 35点 振幅1 71% [1] - 当日成交量为1 27亿股 平均成交价为5222 09点 [1] 成份股涨幅 - 美国超微公司(AMD)领涨成份股 单日涨幅8 11%至125 585美元 [1] - Coherent(COHR)上涨5 85%至81 895美元 [1] - Monolithic Power(MPWR)上涨5 34%至708 950美元 [1] - 迈威尔科技(MRVL)上涨5 30%至70 750美元 [1] - 安森美半导体(ON)上涨5 11%至53 625美元 [1] 指数历史表现 - 52周最高点为5931 83点 最低点为3388 62点 [1] - 当日开盘价为5178 41点 前收盘价为5112 24点 [1]